- 相關(guān)推薦
歷史典故:結(jié)草銜環(huán)
歷史典故:結(jié)草銜環(huán)1
結(jié)草銜環(huán)
【解釋】:結(jié)草:把草結(jié)成繩子,搭救恩人;銜環(huán):嘴里銜著玉環(huán)。舊時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jié)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唐·白居易《贖雞》詩:“莫學(xué)銜環(huán)雀,崎嶇謾報恩!
【示例】: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爺?shù)亩鞯洌,一定會報答你二位的?/p>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四回
【語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
結(jié)草銜環(huán)典故
這句成語是由“結(jié)草”和“銜環(huán)”兩個典故結(jié)合而來的!敖Y(jié)草”見于《左傳·宣公十五年》:“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子疾,命顆(武子的'兒子)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為殉!白,顆嫁之,曰:‘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jié)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余,爾所嫁婦人之父也。爾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報!薄般暛h(huán)”是古代神怪小說上記載的一個故事,見《后漢書·楊震傳》李賢注引《續(xù)齊諧記》。
據(jù)《左傳》記載:春秋時,晉國的魏武子在生病時,曾囑咐他的兒子魏顆,在他死后,把一個沒有生過兒子的妾嫁出去。后來武子病重了,又告訴魏顆,在自己死后讓他這個妾陪葬。武子死了以后,魏顆覺得父親病危時的語言可能是神志不清時的胡言亂語,便依照他以前的吩咐把武子的愛妾嫁出去了。后來,魏顆領(lǐng)兵和秦國打仗,看見戰(zhàn)場上有個老人把遍地的草都打成了結(jié)子,纏住秦軍的戰(zhàn)馬,使秦軍兵將紛紛墜馬,魏顆因此獲勝并俘虜了秦將杜回。當(dāng)夜,魏顆做了個夢,夢見在戰(zhàn)場上結(jié)草的老人自稱是那位出嫁妾的父親,是用此來報答魏顆不把自己女兒拿來陪葬之恩的。
據(jù)古代神怪小說載:東漢楊寶在9歲時,從華陰山北捉了一只受傷的黃雀,楊寶把它帶回家飼養(yǎng),等傷好后把黃雀放了。過后,楊寶夢見黃雀化作一個黃衣童子回來報恩,自稱是西王母的使者,并口銜4枚白環(huán),說楊寶的子孫將來都會像白環(huán)一樣珍貴。后來,楊寶的兒子楊震、孫子楊秉、曾孫楊賜和玄孫楊彪果然都飛黃騰達(dá)。
這是兩個很荒誕的故事,可能是作者杜撰出來的。因為這兩個故事都含有知恩必報的意思,所以后人把它們結(jié)合成一句成語“結(jié)草銜環(huán)”,形容感恩圖報。
歷史典故:結(jié)草銜環(huán)2
結(jié)草銜環(huán):永懷感恩之心
【出處】《左傳·宣公十五年》,《后漢書·楊震傳》。
【釋義】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歷史典故】
“結(jié)草”的典故見于《左傳·宣公十五年》。春秋時,晉國的魏武子有個愛妾。魏武子生病后,對他的兒子魏顆說:“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辈痪梦何渥硬≈,又對魏顆說:“我死之后,一定要讓她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顆沒有把那愛妾殺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給了別人。魏顆說:“人在病重的時候,神智是昏亂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據(jù)父親神智清醒時的吩咐!
后來,秦桓公出兵伐晉,晉軍和秦兵在晉地輔氏(今陜西大荔縣)交戰(zhàn),晉將魏顆與秦將杜回相遇。二人廝殺在一起。正在難分難解之際,魏顆突然見一老人用草編的繩子套住杜回,使這位堂堂的秦國大力士站立不穩(wěn),摔倒在地,當(dāng)場被魏顆所俘,使得魏顆在這次戰(zhàn)役中打敗秦師。
晉軍獲勝收兵后,當(dāng)天夜里,魏顆在夢中見到那位白天為他結(jié)繩絆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說:“我就是你把她嫁掉而沒有讓她為你父親陪葬的那女子的父親。我今天這樣做是為了報答你的大恩大德!”
“銜環(huán)”典故則見于《后漢書·楊震傳》中的注引《續(xù)齊諧記》。楊震父親楊寶九歲時,在華陰山北,見一黃雀被老鷹所傷,墜落在樹下,為螻蟻所困。楊寶憐之,就將它帶回家,放在巾箱中,只給它喂飼黃花,百日之后的一天,黃雀羽毛豐滿,就飛走了。當(dāng)夜,有一黃衣童子向楊寶拜謝說:“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愛救拯,實感成濟!辈⒁园篆h(huán)四枚贈與楊寶,說:“它可保佑君的子孫位列三公,為政清廉,處世行事像這玉環(huán)一樣潔白無瑕!
果如黃衣童子所言,楊寶的兒子楊震、孫子楊秉、曾孫楊賜、玄孫楊彪四代官職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剛正不阿,為政清廉,他們的美德為后人所傳誦。
后世將“結(jié)草”“銜環(huán)”合在一起,流傳至今,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成長心語】
平時,如果別人對自己有恩惠,往往會用“結(jié)草銜環(huán)”來表示要感恩報德。懂得感恩的心靈,是存在于這個世界的'最美的心靈;懂得感恩的生命,是行走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值得敬重的生命。同時,這兩個典故也旨在告誡人們“善有善報”,“勿以善小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