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孝順的歷史典故:閔損蘆衣救母
閔子的簡介
閔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閔損,字子騫,尊稱閔子,世以字行。生于魯國蕭邑,孔子高徒,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并稱,為七十二賢之一。
閔子為人所稱道,主要是他的孝,作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稱贊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元朝編撰的《二十四孝圖》中,閔子騫排在第三,是中華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賢人物。
1074年,濟南太守李肅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蘇轍撰文、蘇軾書寫《齊州閔子祠記》的石碑,敘述了修建祠堂的經(jīng)過。到明代,經(jīng)歷城人劉敕發(fā)集,捐資重修了閔子騫墓和祠,并在殿后修起了“講學堂”的東西廂房“齋”和“蘆花館”。
閔損蘆衣救母的故事
周朝的魯國,有個姓閔名損,字子騫的人。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就不幸過世了。父親娶了后妻,后妻又連續(xù) 生了兩個弟弟。
人都有私心,因為不是自己親生的,所以后母對待孩子就有很大的差別,平時對子騫很不好。
嚴冬,后母給自己親生的兩個孩子穿著保暖的棉花做的棉衣,兩個小孩子就算是在戶外玩耍小臉也是紅撲撲的,可憐的子騫卻裹在件單薄的蘆花做成的衣服里。
數(shù)九寒天,寒風刺骨,子騫經(jīng)常被凍得四肢僵硬,臉色發(fā)紫。
在一個嚴寒的冬天,子騫的父親外出辦事,要子騫駕車。冰天雪地,子騫身上蘆葦做的衣服哪里能抵擋住冬天的嚴寒?雙手被凍僵了,嘴唇凍紫了。一陣寒風吹過,子騫劇烈抖動的身體實在沒法抓緊韁繩,一失手,駕車的轡鞍就掉了,這導致了馬車發(fā)生很大的震動 。
坐在后面的父親身體猛晃,很是生氣,心想:這么大了連馬車都駕不好,便要下車教訓。正要斥罵時,突然發(fā)現(xiàn)子騫臉色發(fā)紫,渾身顫抖,很是奇怪,便上前拉開子騫的衣襟,頓時臉色大變,眼睛濕潤。原來,子騫的“棉衣”里全都是一絲絲的蘆葦絮,沒有一片棉花的影子。
這樣寒冷的天氣,怎么能忍受的了呢?讓孩子在三九天里受這樣的冷凍這樣的苦,是自己沒有做到作父親的責任。「赣H更沒想到,同床共枕的妻子竟然這樣惡劣,居然對一個孩子都如此狠毒。當即決定把妻子趕出門去。
子騫聽后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含淚抱著父親說:“母親在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寒冷,可是如果母親不在了,家里的三個孩子都要受涼挨餓了”, 他的這番話使父親非常地感動,于是就不再趕他的后母了。
看到閔子騫一點都不懷恨于心,并為自己勸解,后母深受感動,她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相當?shù)暮蠡,此后把子騫當成自己的小孩一樣愛護。這便是著名的二十四孝中的蘆衣救母。
【孝順的歷史典故:閔損蘆衣救母】相關文章:
關于沉香救母的歷史典故12-19
關于沉香救母的歷史典故02-19
孝順的歷史典故04-23
關于孝順的歷史典故08-04
[精]孝順的歷史典故07-19
趙云救阿斗的歷史典故04-27
掘地見母的歷史典故12-18
關于孝順的歷史典故集合04-21
關于孝順的歷史典故12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