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順的歷史典故 推薦度:
- 孝順的歷史典故 推薦度:
- 孝順的歷史典故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孝順的歷史典故集合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jù)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孝順的歷史典故作文材料,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孝順的歷史典故1
關(guān)于孝順的歷史典故1: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關(guān)于孝順的歷史典故2:黃香溫席
漢朝的時候。因為天氣太冷,冷風颼颼,蘆花飛出來,徑直跑上前來,叩頭請罪,歸里牧羊兼種田。讓我們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而且還想到兄弟和家庭的和樂,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y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藉以承歡滋養(yǎng)母,有一個叫黃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內(nèi))人。年紀剛剛九歲。一氣之下,就拿起鞭子抽打閔子騫。我們時時處處想著“德未修”,就編了一個竹籠,使蚊蟲避開。一年,母親染病思歸故里,他總是揀風和日麗的好天,且雙目都患有眼疾。父母親老人想吃鹿乳,剡子身披鹿皮想混入鹿群取鹿乳,能時時提起關(guān)照,之后再買回母親愛吃的食物。他還喂了一群羊,每天擠奶給母親喝,請母親坐在籠中。上官再三挽留。他說,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zhàn),而給他的兩個弟弟做的是棉衣;到了寒冷的冬天,孝更絕倫足可矜,所以很生氣。剛好他父親帶他外出,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jǐ)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xiàn)身走出?”上官被他孝感動,便允他辭官;氐郊亦l(xiāng)后,他母竟病愈了:“我若是貪戀榮華富貴,不肯聽從母意,讓枕頭和席子更清涼爽快,抬轎難行,鮑出思慮再三,那算什么兒子呢,所以",小子騫覺的不能因為這么一件小事就休掉后母,于是他跪下來對自己的父親說:“父親,請你不要趕后母走。一年冬天,后母用蘆花給他做衣服,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讓他駕馬車。在他精心護理下。
關(guān)于孝順的歷史典故3:單衣順母
《單衣順母》,父親娶了繼母,又生了兩個弟弟。繼母對他不好,抄起一把刀就不顧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殺了十幾個賊人,終于追上了劫掠他母親的強盜,遠遠看見母親和鄰居老嫗被綁在一起。鮑出顧不上追敵,奮力上前。眾賊見他來勢兇猛。家中貧窮,他就耕田種菜賣菜,好讓父母睡起來暖和。他的母親去世比較早。一次取乳時;氐郊依,當下就要把他的后母休掉。
可是子騫對后母并不記恨,反而有些同情后母,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關(guān)于孝順的歷史典故4:籠負母歸
鮑出,字文芳,是后漢時新豐人,天生魁偉,又稱為《蘆衣順母》。父親看了以后很生氣,“親憎我,孝方賢”,將她背回家鄉(xiāng)。后人有詩贊曰。因此,黃香的事跡流傳到了京城,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黃香侍奉父母的故事反映出一個孩子細致;感未至”,真誠就能永不忘失,越山肩負步兢兢,因為畢竟還有兩個小弟弟呀!有母親在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寒冷,親自攙扶母親來林中賞花游樂。希望全體軍民保衛(wèi)家鄉(xiāng)!贝蠹疑钍芨袆樱l(fā)誓要奪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云英找到父親的尸體、并盡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孝行,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致使家庭從此幸福和樂。所以。蘆花做衣服看起來很蓬松,孝敬父母。
孝順的歷史典故2
1.老萊娛親
春秋時,楚國有位隱士,名叫老萊子。這個老萊非常孝順父母,對父母體貼入微,千方百計討父母的歡心。
為了讓父母過得快樂,老萊特地養(yǎng)了幾只美麗善叫的鳥讓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經(jīng)常引逗鳥兒,讓鳥兒發(fā)出動聽的叫聲。父親聽了很高興,總是笑著說:這鳥聲真動聽!老萊見父母臉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興。
老萊其實也不小了,也年過70。一次,父母看著兒子的花白頭發(fā),嘆氣說:連兒子都這么老了,我們在世的日子也不長了。
老萊害怕父母擔憂,想著法子讓父母高興。他專門做了一套五彩斑斕的衣服,走路時也裝著跳舞的樣子,父母看了樂呵呵的。
一天,他為父母取漿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他害怕父母傷心,故意裝者嬰兒啼哭的'聲音,并在地上打滾。父母還真的以為老萊是故意跌倒打滾的,見他老也爬不起來,笑著說:萊子真好玩啊,快起來吧。
這個成語形容子女想盡辦法讓年事已高的父母心情舒暢。
2.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于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yǎng)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jīng)》等儒家經(jīng)典,后世儒家尊他為宗圣。
3.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里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哪!
4.聞雷泣墓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yè),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5.臥冰求鯉
王祥,瑯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
兩條鯉魚。繼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隱居二十余年,后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nóng)、司空、太尉。
6.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qū)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7.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只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于放下父親跑掉
8.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nóng)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jīng)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孝順的歷史典故3
閔子的簡介
閔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閔損,字子騫,尊稱閔子,世以字行。生于魯國蕭邑,孔子高徒,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并稱,為七十二賢之一。
閔子為人所稱道,主要是他的孝,作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稱贊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元朝編撰的《二十四孝圖》中,閔子騫排在第三,是中華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賢人物。
1074年,濟南太守李肅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蘇轍撰文、蘇軾書寫《齊州閔子祠記》的石碑,敘述了修建祠堂的經(jīng)過。到明代,經(jīng)歷城人劉敕發(fā)集,捐資重修了閔子騫墓和祠,并在殿后修起了“講學堂”的東西廂房“齋”和“蘆花館”。
閔損蘆衣救母的故事
周朝的魯國,有個姓閔名損,字子騫的人。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就不幸過世了。父親娶了后妻,后妻又連續(xù) 生了兩個弟弟。
人都有私心,因為不是自己親生的,所以后母對待孩子就有很大的差別,平時對子騫很不好。
嚴冬,后母給自己親生的兩個孩子穿著保暖的棉花做的棉衣,兩個小孩子就算是在戶外玩耍小臉也是紅撲撲的,可憐的'子騫卻裹在件單薄的蘆花做成的衣服里。
數(shù)九寒天,寒風刺骨,子騫經(jīng)常被凍得四肢僵硬,臉色發(fā)紫。
在一個嚴寒的冬天,子騫的父親外出辦事,要子騫駕車。冰天雪地,子騫身上蘆葦做的衣服哪里能抵擋住冬天的嚴寒?雙手被凍僵了,嘴唇凍紫了。一陣寒風吹過,子騫劇烈抖動的身體實在沒法抓緊韁繩,一失手,駕車的轡鞍就掉了,這導致了馬車發(fā)生很大的震動 。
坐在后面的父親身體猛晃,很是生氣,心想:這么大了連馬車都駕不好,便要下車教訓。正要斥罵時,突然發(fā)現(xiàn)子騫臉色發(fā)紫,渾身顫抖,很是奇怪,便上前拉開子騫的衣襟,頓時臉色大變,眼睛濕潤。原來,子騫的“棉衣”里全都是一絲絲的蘆葦絮,沒有一片棉花的影子。
這樣寒冷的天氣,怎么能忍受的了呢?讓孩子在三九天里受這樣的冷凍這樣的苦,是自己沒有做到作父親的責任!父親更沒想到,同床共枕的妻子竟然這樣惡劣,居然對一個孩子都如此狠毒。當即決定把妻子趕出門去。
子騫聽后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含淚抱著父親說:“母親在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寒冷,可是如果母親不在了,家里的三個孩子都要受涼挨餓了”, 他的這番話使父親非常地感動,于是就不再趕他的后母了。
看到閔子騫一點都不懷恨于心,并為自己勸解,后母深受感動,她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相當?shù)暮蠡冢撕蟀炎域q當成自己的小孩一樣愛護。這便是著名的二十四孝中的蘆衣救母。
孝順的歷史典故4
一些蚊子進來……”是我看的一篇文章中母親在夏天對孩子說的一句話。每當惹人嫌惡的蚊子叮咬時,我便會想起這句話,想起這篇文章。
文章是寫“我”從外地趕回家的第一晚,把涼席鋪在父母的臥室里,打算與他們聊天,聊著聊著“我”便睡著了,可半夜被那可惡的蚊子吵醒,叮得睡不著。母親這時從床上爬起來,撩開蚊帳,用兩端的帳鉤掛了起來。父親問母親正在干什么!澳銢]聽見蚊子在要兒子嗎?咱們把蚊帳打開,分一些蚊子進來,讓兒子少受罪……”母親壓低聲音,語調(diào)中竟有幾分興奮,而“我”早已感動得淚流滿面。
每天,媽媽總是早早的起來為我們準備早點,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叫我們起床。而我們不是抱怨起來早了,就是埋怨早點不好吃。我們從沒有想到在我們早早睡去的'時候,還有幾桶衣服等著媽媽去洗。我們從沒想到,我們的早點里藏著一個雞蛋,而媽媽卻沒有。這些我們認為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甚至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事,同樣也夾雜著濃濃的母愛。那么,我們的母親又與文中的母親有多大的差別呢?
我從小睡覺就愛和媽媽睡在一起,有一次,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發(fā)現(xiàn)媽媽正輕輕地給我蓋被子。直到那次我才知道,原來,每個晚上的溫暖都是媽媽為我營造的。今天我想了很久很久。在婦女節(jié),我想對媽媽說:“謝謝您!”想在屬于媽媽的節(jié)日里給她捶捶背,揉揉肩,送她一張婦女節(jié)賀卡。雖然這只是些小小的心意,卻包含了我對媽媽的愛。
也許媽媽從未想要向我們索要什么,她們只希望我們能好好的,快快樂樂的。婦女節(jié)即將到來了,我們一起和媽媽慶祝慶祝她的節(jié)日把!!
孝順的歷史典故5
一、涌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愿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涌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二、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后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于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jié)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三、埋兒奉母
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nèi)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后,他把家產(chǎn)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yǎng),對母極孝。后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些糧食供養(yǎng)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yǎng)孩子。
四、臥冰求鯉
王祥,瑯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隱居二十余年,后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nóng)、司空、太尉。
五、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qū)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六、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只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于放下父親跑掉了。
七、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y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shù)莖嫩筍。孟宗大喜,采回做湯,母親喝了后果然病愈。后來他官至司空。
八、嘗糞憂心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xiāng);氐郊抑校赣H已病重兩日。醫(y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兇,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婁于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fā)現(xiàn)味甜,內(nèi)心十分憂慮,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后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并守制三年。
九、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jīng)刺血來寫《道德經(jīng)》,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后,決心棄官到陜西尋找生母,發(fā)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于在陜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
十、滌親溺器
黃庭堅,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
十一、拾葚異器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饑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饑。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么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 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斗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十二、扇枕溫衾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嵯臅r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jīng)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民。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
十三、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人稱"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yǎng)婆婆,如此數(shù)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愿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后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十四、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shù),袁術(shù)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shù)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shù)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后,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jīng)》,撰寫《太玄經(jīng)注》。
十五、行傭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zhàn)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欲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yǎng),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后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雇工供養(yǎng)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孝順的歷史典故6
張尚昀,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湛北鄉(xiāng)姜莊村的大學生。2000年,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長春稅務學院。當年10月,他的母親遭遇車禍造成腦震蕩,引發(fā)中樞性硬癱、癲癇等病癥,徹底失去勞動能力。面對生活的`不幸,5年來,他一直堅持一邊打工求學,一邊給身患重病的母親治病,演繹了一個現(xiàn)今社會的“當代孝子”的傳奇。
孝順的歷史典故7
閆景云,山東德州市慶云縣常家鎮(zhèn)胡店村村民。1973年結(jié)婚時,公公已因車禍造成左胯骨軸粉碎性骨折,生活不能自理,婆婆又體弱多病。她丈夫在離家四五十里地基層單位上班。她義不容辭地擔起了家庭的'重任,開始了既要下地干活、照顧孩子,又要照顧公公和婆婆的辛勞生活。而她,35年來無一句怨言。
孝順的歷史典故8
王其高,開封大學退休副校長。11年前退休后,他毅然拒絕返聘,從工作了幾十年的城市回到農(nóng)村洗衣煮飯,侍奉老母親至今。他說:“在母親懷胎六月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只留下了母親和我這個遺腹子,既然母親想回老家,我就得陪她回老家,不能讓她孤獨終老,我要陪她每一天。”
孝順的'歷史典故9
戴永勝,山東濟南市牡丹區(qū)李村鎮(zhèn)劉樓行政村和堂自然村人。2001年底,其母親被確診為卵巢癌,腹腔內(nèi)已經(jīng)大量積水。為了挽救在死亡線上掙扎的母親,他“寧可不找對象也要給母親治病”,從醫(yī)院出來后,連續(xù)奔走十年、行程數(shù)千里,走過12省市。孝心感天動地。如今,母親體內(nèi)的癌細胞已經(jīng)萎縮了60%,創(chuàng)造了醫(yī)學史上的一個奇跡。
孝順的`歷史典故10
程威,湖北襄陽大學生。他把患絕癥的母親背到學校,邊打工、邊服侍母親、邊學習。在母親最后的`日子里,他說:“我要陪母親走完最后一程!睋哪赣H隨時會離他而去,幾天后,他向?qū)W校提出休學。在陪伴母親的日子里,母親提出什么要求,程威都會盡量滿足。
孝順的歷史典故11
奉崇權(quán),四川省蓬安縣興旺敬老院院長。21年來,他憑著一顆敬老愛老的赤子之心,對敬老院的老人生養(yǎng)死葬,再苦再累,從沒有半句怨言;他默默耕耘著敬老院的30多畝土地,把一個雜草叢生、亂石遍地的荒坡,改造成瓜果飄香、豐衣足食的“老人樂園”;他堅守責任、甘于清貧,把無私的.愛獻給了老人,自己卻痛失兩個愛子。
孝順的歷史典故12
1、《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勇敢、孝順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我們要學習子路孝敬父母的好品質(zhì)。
2、《黃香溫席》
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典范。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鉆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后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xiàn)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開心早日康復。黃香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啊。
3、《駱駝媽媽的故事》
在非常遼闊的沙漠上烈日似火。駱駝媽媽和它的.半歲大的孩子在沙漠上走著。它們母子倆都已經(jīng)筋疲力盡,最讓它們痛苦的是它們已經(jīng)有好幾天沒有喝到一滴水了。小駱駝快要挨不下去了。駱駝媽媽一直鼓勵著自己的孩子,它們一步一步地走著。終于又翻過了一個小土丘。忽然,它們喜出望外,原來它們發(fā)現(xiàn)前邊有一個小水池。它們高興極了竭盡全力向前走去,好不容易到了小水池旁邊,
小駱駝迫不及待地伸長脖子起喝水,可水位太低它的脖子又太短夠不著怎么辦?駱駝媽媽也很費力才能喝到一點水。駱駝媽媽看到自己孩子這樣難受的表情它的眼睛里全是心痛的淚水。于是駱駝媽媽作出一個決定它縱身一跳跳下了,小水池水位高了小駱駝終于喝到水?墒切●橊動肋h也看不到自己的媽媽了。
【孝順的歷史典故】相關(guān)文章:
孝順的歷史典故04-23
關(guān)于孝順的歷史典故08-04
關(guān)于孝順的歷史典故12則02-10
孝順的歷史典故4篇05-19
孝順的歷史典故(4篇)05-19
孝順的歷史典故3篇04-23
關(guān)于孝順的歷史典故2篇02-26
關(guān)于孝順的八個歷史典故12-19
孝順的歷史典故:閔損蘆衣救母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