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項羽的歷史典故(2篇)
關于項羽的歷史典故1
【霸王舉鼎】
秦末,農(nóng)民起義風起云涌,24歲的項羽和叔父項梁在江南起兵。為了擴大力量,項梁派項羽去聯(lián)絡桓楚一起反秦。桓楚趾高氣揚地說:“你能敵萬人,我們就服你,院中有一大鼎,足千斤,你能舉得起嗎?”項羽先讓桓楚手下4名健壯的大漢一起舉鼎,然而大鼎卻像生了根似的絲毫未動。然后,他自己撩起衣襟,大步走到鼎前,握住鼎足,運起力氣大喝一聲“起”!生根似的大鼎被高高舉起,而且三起三落。于是,桓楚滿口答應,合兵從羽起義。
【取而代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經(jīng)過會稽(今江蘇蘇州),項羽也隨眾人前往觀看。觀望中,項羽不禁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語,就表現(xiàn)出項羽的宏偉大志和英雄氣概。
【先發(fā)制人】
陳勝起義后,會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機反秦,他于公元前209年9月召見項羽時說:“現(xiàn)在是滅秦的好時機。我聽說先發(fā)制人,后發(fā)則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點共同起兵!背錾碣F族的項羽豈肯委身于人下,按照計劃,項羽殺死了聲稱“先發(fā)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開樹起了起義大旗。
【破釜沉舟以一當十】
公元前208年,秦將章邯指揮秦軍主力合圍巨鹿,項羽率兵前往解救。為了表現(xiàn)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決心,項羽帶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項羽率軍斷秦軍糧道,與秦軍進行了九次激烈的較量,“楚戰(zhàn)士無不以一當十”。秦損兵折將,項羽乘勝追擊,逼使章邯率其殘部投降。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后,項羽在鴻門(今陜西臨潼附近)設宴招待漢高祖。在宴會上,項羽的謀士——亞父范增幾次示意項羽擊殺漢高祖,但項羽因不忍而不予理會。于是,范增便讓項莊以舞劍助興為名,想借機刺殺漢高祖。漢高祖的謀臣張良看到形勢緊迫,就出外召樊噲說:“現(xiàn)在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常在沛公!庇谑欠畤垘矶苓M入宴會廳,指斥項羽不守信義,項羽被樊噲的.氣勢所折服,漢高祖借機脫離險境。
【沐猴而冠】
滅秦之后,項羽引軍入咸陽,大肆燒殺,咸陽火三日不絕。謀臣勸項羽說:“關中山河四塞險阻,土地肥美,可以作為霸王之都!倍椨鹨浴案毁F不歸故里,如同夜間穿錦綾走路,沒有人知道”為借口加以拒絕。勸他的人感嘆道:“人們說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表椨鹇劼牬搜裕蜌⒘苏f這話的人。
【四面楚歌】
因剛愎自用和性情殘暴而失去謀臣和百姓的支持,項羽最終在“楚漢之爭”中敗下陣來,在垓下(今安徽靈壁南)被漢高祖軍隊圍得水泄不通。夜間軍營四面皆楚歌,項羽大驚,見大勢已去,率眾殺出重圍,逃至烏江邊,因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烏江自刎】
西楚霸王項羽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表椡跣υ唬骸疤熘鑫,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蹦肆铗T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
關于項羽的歷史典故2
破釜沉舟,以一當十
公元前 208 年,秦將章邯指揮秦軍主力合圍巨鹿,項羽率兵前往解救。為了表現(xiàn)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決心,項羽帶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項羽率軍斷秦軍糧道,與秦軍進行了九次激烈的較量,“楚戰(zhàn)士無不以一當十” 。秦損兵折將,項羽乘勝追擊,迫使章邯率其殘部投降。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后,項羽在鴻門(今陜西臨潼附近)設宴“招待”功臣漢高祖。在宴會上,項羽的謀士——亞父范增幾次示意項羽趁機殺掉漢高祖以除后患,但項羽因不忍而不予理會。于是,范增便讓項莊以舞劍助興為名,想借機刺殺漢高祖。漢高祖的謀臣張良看到形勢緊迫,就出外召樊噲說:“現(xiàn)在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常在沛公!庇谑欠畤埑謩﹃J入宴會廳,當面喝斥項羽不守信義,項羽被樊噲的壯士氣勢所折服,因而與其對飲。漢高祖借故脫離險境。
還鄉(xiāng)定都,沐猴而冠
滅秦之后,項羽引軍入咸陽,大肆燒殺,咸陽火三日不絕。謀臣韓生勸項羽說:“關中山河四塞險阻,土地肥美,可以作為霸王之都!倍椨鹨浴案毁F不
垓下之戰(zhàn)
垓下之戰(zhàn)是公元前202年楚漢戰(zhàn)爭中的.最后一場戰(zhàn)役。這場戰(zhàn)役后,劉邦統(tǒng)一了中國,建立了漢朝。在這場戰(zhàn)役中,劉邦將項羽圍困在垓下(今中國安徽省固鎮(zhèn)縣)。項羽在四面楚歌當中率800騎兵突圍,渡過淮河后被漢兵追上,最后項羽只剩下28人。項羽逃到烏江后,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拔劍自刎。劉邦徹底贏得勝利。
漢王四年 (公元前203年)九月,在成皋爭奪戰(zhàn)中,項羽與劉邦議和,以鴻溝為界,東屬楚,西屬漢。不久項羽率軍東歸,劉邦也想退兵。這時,張良、陳平建議說,我們已奪了大半河山,四方諸侯又都歸附,項羽兵疲糧盡,眾叛親離,正是消滅他的大好時機,若放他回去,必然養(yǎng)虎為患。劉邦一聽,立刻改變了主意,決心東進。劉邦率軍追項羽至固陵,本來與韓信、彭越約好合力攻楚,結果二將未至。項羽反攻,劉邦大敗,遂堅壁固守。后用張良計,籠絡手下幾員大將,遣使封韓信為齊王,彭越為梁王,英布為淮南王,又策反了楚大司馬周殷叛楚。
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劉邦、韓信、彭越、英布會師,共約 30余萬人, 由韓信指揮,全力追擊楚軍,在垓(該) 下(今河南鹿邑東,一說今安徽靈壁東南)將 10萬楚軍團團圍住。韓信命各路軍分作十隊,在四面埋伏,連環(huán)接應。韓信出陣挑戰(zhàn),項羽幾次突圍沖殺均被伏兵截擊而回,人數(shù)越來越少。夜晚,韓信命手下士兵唱起楚地歌謠。項羽聽見四面楚歌之聲,以為楚地盡失,遂告別心愛的虞姬,率領 800子弟兵突圍南走,被漢軍追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刎身亡。楚漢戰(zhàn)爭以劉邦全勝而告終。次年二月,劉邦稱帝,建立漢朝,中國重歸一統(tǒng)。
【項羽的歷史典故】相關文章:
關于項羽歷史典故12-20
關于項羽的歷史典故12-17
關于項羽歷史典故05-30
項羽破釜沉舟歷史典故09-22
歷史典故:霸王項羽自刎烏江12-18
關于項羽歷史典故3篇12-22
關于項羽的歷史典故2篇03-06
【推薦】項羽破釜沉舟歷史典故04-13
經(jīng)典歷史典故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