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評課稿(精選22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評課稿,評課有利于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jīng)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怎么樣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評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評課稿 1
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是“以生為本,優(yōu)化課堂教學”。這一主題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新理念。事實上,教師在教學中立足“以生為本”,才能真正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轉變,促進教學方法不斷優(yōu)化。但怎樣才能在教學中做到“以生為本”呢?本節(jié)課中丁老師就給我們做了一個良好的示范。她在教學過程中擺脫“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傳統(tǒng)思想,處處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學得愉悅而教,為學生自主學習、學會學習而教,為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完踐、善于創(chuàng)新而教。那么具體地說,主要有以下幾點:
以激發(fā)興趣為前提。“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習本身是一項艱苦的勞動,是一件辛苦的事。只有激發(fā)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才能讓他們有動力參與到課堂中來。本節(jié)課中,丁老師才用QQ農(nóng)場闖關的游戲以及精美的幻燈片吸引著學生們的注意力,使他們自覺自愿地參與到學習之中,主動積極地探究,忘卻學習的艱辛,體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
以明確目標為基礎。學習目標是學習行為的向導,目標明確可以使學習更加高效。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共同研究確定學習的目標,使他們接受目標、理解目標,增強解決問題的責任心和積極性,成為“學習的主人”。本節(jié)課一開始,接著的課學生們就帶著了然的心參與到學習中。
以民主氛圍為平臺。“以生為本”的課堂氛圍是和諧的、是安全的、是民主的,是相對自由自在的。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主體才算得到了充分的賞識和尊重,他們才敢于大膽的想象和思考,才敢于自主實踐和表現(xiàn),才敢于釋放自己的個性和才能。丁老師的課上,學生積極舉手,大膽發(fā)言,不怕生,不怕錯,這足以說明丁老師的課堂是相當開放相當民主的。
教學評課稿 2
本節(jié)課我重點關注了目標的達成情況,本節(jié)課張老師制定了三個目標:
1、能用圓潤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xiàn)彝族兒童嬉戲的情景和歡快的情緒。
2、在多樣的音樂活動中,感受民族音樂的`優(yōu)美旋律和鮮明節(jié)奏,感受和理解音樂之美。
3、進一步感知民族音樂的風格,激發(fā)對生活和我國民族大家庭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學會用歡快活潑的歌聲和歡樂的音樂情緒,來歌頌、贊美新生活的能力。
教學難點:
。1)掌握正確地歌唱技巧,使歌聲更加圓潤明亮、歡快活潑。
。2)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舞臺表演。
這節(jié)課張老師能夠緊緊圍繞目標展開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欣賞歌曲讓欣賞充分體會歌曲的情緒為完成目標1做了很好的鋪墊,接下來教師通過分析歌曲、節(jié)奏練習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鮮明的節(jié)奏,很好地達成了目標2,有效地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教學中張老師多次指導學生正確的坐姿和唱歌技巧,注重了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從這節(jié)課學生的表現(xiàn)看,教學效果良好,但如果有學生的創(chuàng)編活動和個人展示就更完美了。
教學評課稿 3
聽了由謝老師執(zhí)教的一節(jié)英語課。授課內容為譯林版四下U5 Seasons(story time)。聽后感受如下:
一、緊扣話題,整體教學
Story time板塊,作為第五單元的開篇之作,它極好地保留著語篇的獨立性。在教學中,謝老師緊扣話題,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完整的情景,教學生學習了完整的語言,成為完整的學習者。帶領學生走進文本,學生們在語篇中感受到四季絢麗多姿的生活畫面。當學生們看到語言的整體,便能認識到語言的本質。
二、品悟詩歌,聚焦語用
語言教學應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特點上,謝老師通過圖片、音樂、語言描述的熏陶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詩篇,使他們加強對朗讀語氣的揣摩能力,尋找它韻律的`美。學語言的用處不僅是為了可以做語言游戲,更是為了達到交際的目的。本節(jié)課,謝老師設定了學生能根據(jù)已有生活經(jīng)驗和新舊語言知識,描述不同季節(jié)的氣候特征以及人們從事的不同活動,并能通過反復品讀,初步運用小詩歌的創(chuàng)作技巧進行表達。
通過最簡單的方式,帶領學生還原語言在生活中的真實面目,使學生能夠在詩歌的創(chuàng)作中實現(xiàn)真正的語言交流。
教學評課稿 4
我評說的是李老師上的六年級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Story time教學,這節(jié)課主要是對國慶假日旅行地點的教學。
聽了李老師的英語課,覺得自己又收獲了一把。課堂很精彩,教學設計安排合理、能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手段,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就具體對李老師這節(jié)課說一說我的個人體會,不當之處,請多指教。
一、注重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
李老師教態(tài)自然、語調親切,并能不斷地鼓勵學生,給學生以勇氣。以無私的愛心包容學生,使學生在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推動了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fā)展,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注重創(chuàng)設真實貼切的教學情境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都非常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將學生帶入到真實貼切的情境中,將每個詞組在一定的情境中引出,而不是生硬地把它搬到學生面前。
三、注重形成色彩明朗的.視覺刺激
從教師的課件到板書,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李老師是花了一番心思的。在課件中出現(xiàn)的地點單詞時,教師就根據(jù)不同特征,設置不同的顏色,給學生形成明朗的視覺刺激,從而為教學服務。
四、注重培養(yǎng)英語學習的應用能力
教師設計了對話練習,聽力練習題等,要求學生操練所學單詞,運用所學語句。這些活動設計一方面能鞏固所學,培養(yǎng)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促進生生之間的交流,增進同學之間的情誼。
探討之處:
1、本課時的知識目標達成較好。通過操練,學生能夠正確聽、說、認讀這幾個單詞,但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好像單詞的練習形式過于簡單,主要采取了領讀,似乎操練不夠,齊讀等,是否可豐富訓練形式,多加些小游戲?
2、在板書設計中過緊湊,建議:簡化課題,釋放空間,讓重點的句子更加醒目。
總之,李老師的這節(jié)英語課上得是成功的,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也會不斷學習優(yōu)秀老師的先進經(jīng)驗,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學評課稿 5
上午,韓老師的本色作文導寫課,洋溢著人文氣息的新理念,深深地滌蕩我的心懷。她那精巧的教學流程,充滿青春活力的課堂,富有人情味的評價……讓我深深地震撼。我品味著,思索著,努力使自己也成為一棵會思考的蘆葦。
下面,我就韓老師的課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發(fā)掘“材”源,獨具匠心
寫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話要說,有情要抒,有事要敘。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內容為生活,形式為生活,終極目的為生活。離開了生活便沒有了作文!靶抡n標”在習作目標中指出:“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其目的.在于讓學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為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氣息的習作?墒,城市的學生生活并不豐富,他們每天奔走于學校及各種特長班,日程單調,生活空間狹小,缺乏豐富的生活源泉。學生怕寫作文,總感到寫不好,主要癥結在于沒素材可選,于是只好拼湊或抄襲。針對這些情況,韓老師根據(jù)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興趣愛好,為學生提供了形象生動,充滿童趣的作文題材。把寫作內容生活化,具體化。精心設計了一次特殊的默寫——默寫一同聽課的同學的名字,整堂課中,學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讓學生“心動”、“口動”、“筆動”,解決了“作文難”的問題。學生皆情趣盎然,真是“童心之下萬物皆活”。
二、優(yōu)化指導,激活思路
學生的習作內容具體、生動,有文采,有個性化,這取決于教師點拔的技巧與藝術。這次作文前導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韓老師潤物細無聲的指點。這次自由寫作的重、難點是“怎么樣才能抓住場景特點”,整節(jié)課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的著力點放在了這一重、難的突破上,在韓老師不著痕跡的親切引領下,學生對自己剛開始默寫時的心理,默寫中遇到的困難,身邊同學的表現(xiàn),以及老師欣賞同學作品時的神情等,由點到面,娓娓道來,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氣氛融洽,學生輕輕松松地收獲了習作素材和習作方法,課堂效果好。
這次作文導寫之所以能如此成功,還得益于教師成功地引進口語交際。韓老師這堂課先口語交際,再習作,融口語交際、習作為一體,激發(fā)了學生寫作興趣,開拓思路。說和寫相互配合、滲透。口語交際有效地提升了習作質量。我們知道,說話是從內部語言到書面語言的橋梁。加強學生對口頭語言的訓練,是保證由句列段的過渡乃至完成小學作文教學任務的需要。口頭語言傾瀉于筆端,便是生動的文章。
總之,韓老師的課處處以人為本,充滿生命活力,令苦思有效作文教學而未得的我豁然開朗,是一堂難得的好課,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教學評課稿 6
這次在我校舉行的“小學數(shù)學課內比教學活動”采取了隨即抽內容、現(xiàn)場備課、當場講課的形式,使課堂教學更多的回歸自然,更好的體現(xiàn)了教師的自身修養(yǎng)和教學功底。昨天和今天的8位教師的授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獲也挺多的。下面我就這幾位教師的課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尊重學生的知識體驗,找準學生新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我們都知道數(shù)學是一門系統(tǒng)性很強的學科,它是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基礎來展開教學的,昨天的幾位教師的教學導入,都注重了抓住新知的生長點設計新課導入,為新知的教學打下基礎。例如: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教學,教師以復習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有關知識為切入點;正方體的認識以復習長方體的有關知識為切入點;圓錐體的認識以復習圓柱體的有關知識為切入點;加法的`運算定律則以能湊整十、整百的整數(shù)計算為切入點等,為新知的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注重開展自主學習,教師定位不再“指手畫腳”
我們知道自主學習的理念是現(xiàn)今提的最響的、研討的最熱鬧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在我們這幾位教師的課堂上,較以前相比,更多的體現(xiàn)了自主課堂的理念,更多的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是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對于每一個知識點的探究和生成都是放手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構建新的知識體系,進而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實現(xiàn)了由單一被動式接受學習向自主探究式學習的轉化,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群體的積極性。例如:兩節(jié)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教學中,1~20的自然數(shù)分類、質數(shù)與合數(shù)概念的形成、100以內質數(shù)的尋找都是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完成的;正方體的特征教學中教師也是讓學生通過一定的實物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細心觀察,自行尋找答案。加法交換律的得出、圓錐高的測量、其特點的找尋等等,教師都是通過放手,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讓他們在數(shù)學活動中、在群體的互幫互學中形成新的數(shù)學知識體系。
三、注重數(shù)學思想的滲透
數(shù)學思想的滲透和培養(yǎng)也是我們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在這幾節(jié)課中,都或多或少的滲透了一定的數(shù)學思想,例如:在教學加法交換律時,教師在得出結論時,要求學生再舉例來驗證驗證這個定律是否正確,滲透了驗證的數(shù)學思想,在幾節(jié)幾何課中,很多地方教師都是讓學生猜一猜,再來證明證明所猜測的對不對,這不僅滲透了驗證的數(shù)學思想,還滲透了猜想的數(shù)學思想。這都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當然一節(jié)課要想做到“踏雪無痕”幾乎是不可能的,每一節(jié)課多多少少都會留下一些遺憾,看花容易繡花難啦!下面幾個觀點,純屬“一己之見”,提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1、我們在教學中,要更注重挖掘教材,拓展所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新的教材的編排更具有開放性,它給了我們教師更多的發(fā)展和挖掘教材的空間,作為我們教師如何更好地對教材進行更好的選擇、組合、再造,使學生在有限的40分鐘內學到更多更有效地知識,進而體現(xiàn)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便更顯得有探討價值。例如在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教學中,是不是也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知識呢?
、20以內連續(xù)的合數(shù)有哪些?
、100以內所有質數(shù)的和、積是多少?
、酆蠑(shù)中最小的奇數(shù)是多少?
、茏钚〉暮蠑(shù)與最小的質數(shù)的商是多少等等。
這樣做對于進一步鞏固學生對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概念的理解和鞏固是不是有一定的幫助呢?在圓錐的教學中,我們學習了觀察物體,能不能讓學生從不同的側面去觀察這個圓錐它分別是什么形狀?在用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旋轉成一個圓錐時,最少旋轉多少度可得一個圓錐?他們的各個部分分別作圓錐的哪個部分?這樣為后面學習椎體的體積計算打下一定的基礎。在教學正方體認識時,它是建立在對長方體認識的基礎上,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既然是特殊的長方體,它就有很多長方體的特征,可以說是一節(jié)新而不舊,舊而不新的課,教師在教學中能不能再大膽的放一放手,讓學生對其特征進行自主探討,在把一個長方體變成一個正方體時,是不是隨意變就可以得到一個正方體呢?它按什么規(guī)律變才能得到一個最大的正方體呢?這里面所蘊含的知識點是不是也應該把它挖掘挖掘呢?在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更牢固的掌握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我們是不是先讓學生掌握好每個面面積的計算方法后,再掌握6個面的表面積,掌握好6個面的表面積后,能不能隨機的讓學生再掌握特殊的5個面的表面積。4個面的表面積?這所有的問題在此提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探討。
2、在教學中,更注重一點語言的準確,精煉,使其更具親和力和兒童性。
3、教師平時要做到通覽小學數(shù)學教材,進而更好地把握教材,提高自身課堂的調控能力。
教學評課稿 7
一提到數(shù)學這個詞,大家都覺得只是“題”是“數(shù)字”,學生學數(shù)學只要做題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我逐步體會到了,數(shù)學它本身不只是“數(shù)字符號”,它有更豐富的內涵,它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數(shù)學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一種思考、描述、刻畫、解釋、理解,其目的是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世界中所蘊藏的一些數(shù)與形的規(guī)律,為社會的進步與人類的發(fā)展服務。
田老師的教學特點如下:
1、教學設計好,教學流程清楚,環(huán)節(jié)緊湊、流暢,由易到難,層次分明,知識梳理清晰,既有對集體備課形成的教學案的使用吸收,又有個人的創(chuàng)新、獨到之處,注重了基本數(shù)學方法的培養(yǎng)與基本數(shù)學思想的滲透,從待定系數(shù)法到數(shù)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從一般到特殊的思考方法,讓學生從整體、系統(tǒng)的角度領悟復習要求,從整體上處理教材復習內容,從系統(tǒng)上把握復習要求,整個設計把教學過程變成學生對知識的回顧過程,變成了學生自己探索提升的過程,讓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教學定位非常準。一是從教學設計上看,僅課前熱身環(huán)節(jié)的7個小題,就涉及到本節(jié)內容九個考點的五個考點、七個不同的考查形式,復習了待定系數(shù)法,運用了數(shù)形結合思想,有效的喚醒了學生的記憶;二是通過例題的教學,進一步夯實了雙基,明確了各知識點的能力要求,熟練了通性通法,再加上各例解決后的總結,讓學生的思維品質有了提升;三是每個例題后的拓展補充題,不僅加強了學生對所復習的知識運用、對常用解題方法的深刻理解,而且更讓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提高,大家都知道上好復習課,選題是關鍵。一節(jié)課下來我們可以感受到,徐老師這節(jié)課的題選的非常的好,特別是從例2的的'第三小問的補充,由學生交流討論后給出的三種解決方法都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設計都落在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3、田老師雖是年青教師,但上課不慌不忙,教態(tài)自然,表現(xiàn)非常老成;上課語言語調好,板書清楚有條理,個人基本功非常扎實;上課能與學生的有效溝通,雖說上這節(jié)復習課時間緊,復習內容和知識點多,但她上課舍得把時間給學生去板演作圖過敏、去交流思考思路、去講解解決問題過程;她不僅自己板書示范,還讓學生板書解題過程,徐老師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口,老師只引導點撥,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在潛移默化中領悟知識,使學生完全成為課堂主人,達到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yǎng)的統(tǒng)一,說明她善于啟發(f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
這節(jié)課也讓我們感受到田老師鮮明的教學風格,每一道題呈現(xiàn)出來之后都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思考、交流、探討的過程,最后教師點評,她及時簡單中肯定的評價,給予了學生莫大的鼓勵,較好的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這也是復習課應該達到的目標。
我的二點思考:
1、本節(jié)課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回顧、歸納、運用、構建知識網(wǎng)絡的過程。理解一次函數(shù)的代數(shù)與幾何意義,體會b,k對一次函數(shù)圖像的影響,體會數(shù)形之間的相互轉化,了解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與一次函數(shù)的內在聯(lián)系,并能在具體的問題中運用解決問題。同時,滲透多種數(shù)學思想方法,通過這節(jié)課的復習,起到了把舊的知識、遺忘的知識重新建立起來,把沒有掌握的知識補上來,使新的意義確立和鞏固,從而在全面了解的基礎上開始學習,更加深化新學的知識內容,達到經(jīng)過多次反復,逐步提高認識的層次。特別是讓學生議、說、畫、寫,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改變了復習課變成習題課、復習課成了題目評講課的現(xiàn)狀,值得借鑒。
2、本節(jié)課是一次函數(shù)的第一節(jié)復習課,應以教材知識梳理、考點知識回顧為主,以基本題開型和基本方法熟練為抓手,徐老師這節(jié)課已對一次函數(shù)常見9個考點的六個考點進行了復習,內容豐富,稍感不足的是一次函數(shù)與方程(組)、一次函數(shù)與不等式這一重要考點用力不夠,是否可以把橫向綜合性比較強、能力要求比較高的例2放在下節(jié)課,再在本節(jié)復習重點“三個一次”上縱向再深入點、多花點時間呢?
教學評課稿 8
今天有幸聽了3節(jié)縣優(yōu)質課,題目都是《厘米的認識》,下面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節(jié)是張老師執(zhí)教。張老師導入得十分自然,從猜謎語入手,然后導入故事。整節(jié)課前半部分十分流暢,各個環(huán)節(jié)銜接得也很好。教師教態(tài)自然,親切,能很好地調動整個課堂氣氛。從認識幾厘米開始,課堂秩序稍微有點混亂,在認識幾厘米時,可以用課件展示一下尺子,讓學生在上面找出不同的幾厘米。在自主練習環(huán)節(jié),測量練習本的長和寬時,師應稍微點一下課本的長和寬,這樣孩子們就不容易混淆了。一堂課總結完后,時間已到,然后再出示拓展練習,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
第二節(jié)是左老師執(zhí)教。左老師的導入別出心裁,直接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度量工具量一量課桌的桌面有多長。(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探索測量方法,可能有的用尺量,有的用“拃“量,有的用數(shù)學書量,有的用鉛筆量,還有的用文具盒)通過討論使學生感受到統(tǒng)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從而導入新課。中間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帶著尺子在講臺上展示怎樣測量物體的長度,這個地方次序有點混亂。最后展示各種各樣的尺子,可把此環(huán)節(jié)放到認識尺子這個地方。一堂課下來,幾乎沒看見教室的`笑臉。我覺得,親切自然的教態(tài)對孩子們的互動也起著很好的作用。
第三節(jié)課是劉老師執(zhí)教。本課的教學讓學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是個難點,厘米是個抽象的概念,小學生的形象思維還未成熟,抽象思維還未形成,來看看劉老師是怎么做到讓學生認識1厘米的。在學生認識尺的時候,先是讓學生說說在尺上看到了什么?認識1厘米時,先是讓學生找一找尺上的1厘米,老師再講解0到1是1厘米,1到2也是1厘米,然后讓學生在尺子上找找,還有幾刻度到幾刻度之間的長度也表示1厘米的?這也是一個開放式的提問,結果學生思維活躍,有說2-3.4-5.6-7等等,學生的答案多種多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1厘米的認識。緊接著,劉老師出示1厘米長的小棒,告訴學生,這個小棒的長度是1厘米,再讓學生用食指和拇指“掐”小棒,讓學生說一說,兩指間的距離是多長。
接著劉老師讓學生輕輕地抽出小棒,再讓學生觀察兩指間的距離,并相互說一說這是長1厘米。這個充滿創(chuàng)意的設計讓厘米這個抽象的概念先是很形象地讓學生初步感知1厘米有多長,抽出小棒后,學生對1厘米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1厘米這一表象在學生腦海中有了深深的烙印。劉老師沒有就此止步,而是讓學生動手,再找一找生活中長1厘米的物體,通過這樣一個動手操作的過程,學生對厘米的認識不再停留在1厘米上,而是更加豐富了學生對厘米的認識。尤為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學生所有對厘米的認識都是在學生親自參與的過程中學習到的。這樣習得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是不容易忘記的。教學效果較好,學生積極投入學習。以上三節(jié)課都有各自的教學特點,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也很多,博采眾長,才會有更好的提高。
教學評課稿 9
沿著五月槐花的香氣,我從龍河來到了大嶺。各位好,我是來自龍河小學的吳婷,對于剛畢業(yè)出來工作的我來說,今天的聽課讓我有太多的感悟,所以忍不住第一個跑了上來。
聽徐老師的《槐鄉(xiāng)五月》不由得感慨,槐花可以這么想、這么美,就像徐老師的課一樣令人回味無窮。
這樣一篇清雅雋永的美文,徐老師在指導第一段槐花狀態(tài)描寫時,將課文分成了對比的兩個部分。不是一首詩,卻有著詩一般的語言,孩子們也化身小詩人仿照句式,自由創(chuàng)作,有效的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性。
其次,我要給徐老師一個贊,贊她會抓關鍵詞來品賞課文,朗讀訓練中,形式多樣,有范讀,有引讀,有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等各種形式。
講讀槐花“香”的部分,徐老師抓住一個“浸”反復地品讀,這一品,品出了韻味,品出了情調,品出了孩子靈感的火花。
最后,徐老師特別關注語言運用,切合了本次教學主題詞“指向語用”,課標上也指出了,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總之,徐老師的課別出心裁,讀書形式多樣化,這樣的課,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誰會不喜歡上呢?
。ńㄗh)對于徐老師的課,我有個小小的建議,現(xiàn)下正值五月,槐花盛開,我們雖然是農(nóng)村孩子,可是現(xiàn)在不比我們小時候,孩子的課余娛樂方式很多樣,應該很少有孩子會去摸摸槐花,嗅一嗅槐花。如果是我上這一節(jié)課的話,我會考慮在課堂上帶來幾束香噴噴的槐花,給學生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再獎勵給表現(xiàn)好的女孩子一朵美美的槐花,估計孩子在上這節(jié)課的時候會更直觀,更有收獲。
再來說說尹華老師《理想的風箏》,尹華老師的批注式閱讀教學給人感覺清新自然而不乏睿智。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生在寫、在讀、在思考、在領悟、在談自己的看法,教師適當?shù)囊龑Ь秃。這樣的課堂,學生不用呆板的聽老師講大道理,教師也樂得輕松自在,看學生的精彩表現(xiàn)。比如在第三個事例中,一個“漾”字,回答問題的那個男孩子,他的所感所悟,是不是讓在座的每一位都出乎意料。
尹華老師的課注重教給學生批注式閱讀教學的方法,比如在第一個事例上,注重對學生的示范引領。第二個事例中,就注重讓孩子自己找重點。第三個事例中,就完全放開,讓學生自主運用批注式閱讀方式。就好比是我們寫字的'時候,描紅、仿影、臨帖,這三個步驟,最后學生學得了方法,孩子的成長在課堂上也是真實看得見的。
尹華老師在細節(jié)的描紅方面,抓住了對關鍵字詞的分析,特別注重六年級高段學生的學習方法,關注文中篇章結構,夾敘夾議,以及文章段落間的過渡,也關注了題目畫龍點睛的作用。細節(jié)上關注了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
我覺得課堂上能夠這樣引導學生說心里話,得益于尹華老師的跟進性評價。
對于初工作的我來說,每一次的外出學習都是我最寶貴的財富。我感謝教育局教研室給我這樣學習的機會,感謝四位老師的精彩課堂。謝謝大家。
教學評課稿 10
今天,按教研組要求觀看了xx市優(yōu)質課評比其中一節(jié)課堂時錄,讓我感受破深,給我一些課堂口語教學的啟示。
一、采用適當?shù)慕虒W模式,做到因材施教。
xxx老師以往承擔低段教學所運用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受到老師們一致地認可和欣賞。她熱情大方的教態(tài),悅耳動聽的韻律歌,活潑有趣的游戲以及美觀新穎的教具都成為她英語課堂牢牢抓住學生注意力和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法寶。而這次聽xxx老師的課,同樣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這堂課里,我感覺xxx老師隨著她的學生年齡的增長,變換了教學模式和方法,增添了些許成熟優(yōu)雅,師生情感和諧發(fā)展。比如,課前的歌曲由兒歌變成了同學們喜歡的流行歌video欣賞;教學設計中少了機械操作的游戲,更多地引導學生連貫流利地用英語表達他們的思想。
二、簡單的形式,豐富的內容。
該老師的這堂課給我以清晰實在的印象。這堂課教學步驟并不多:歌曲之后老師引導學生談論,What can you see?接著引出學生不能說的新授單詞,再著說說what do you like? Why?然后再引入課文。但是,老師卻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口語表達的機會。在她的課堂上,更多地聽到的是學生的聲音,而不是老師的聲音;更多地聽到的是運用英語表達思想的聲音,而不是機械齊讀的聲音。在同學們的口語表達中,也感受到了她的學生有著豐富的詞匯量。這與xxx老師具有新的教學理念以及她平時扎實的教學是分不開的.。
三、夯實基礎知是保持學習興趣的基礎。
色彩鮮艷,新穎美觀的教具是xxx老師吸引學生的法寶之一;而這堂課,xxx老師一個課件一張嘴,同樣也牢牢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引導著學生大量地進行口語表達。我想,此中不僅體現(xiàn)了她有著較高的教學藝術,也反映了她的學生有著扎實的基礎知識。試想一個聽課如天書的學生,是很難在一個沒有游戲,沒有五顏六色的圖片的課堂上保持注意力的。我隨手翻看了兩、三個學生的課本,每課都記著老師補充的同類詞匯,每課都有學生回家朗讀背誦的家長簽字。因為有著每天一步一個階梯的艱辛,才能享受明天登上峰頂欣賞美景的喜悅。
教學評課稿 11
3月31日周二共上了六節(jié)一年級的課,低年級閱讀課的主要任務:一是認字、學詞、積累語言;二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最好還能讀出感情;此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習得初步的讀書方法。
優(yōu)點:
1、課前談話顯示教師親和的魅力。因為是借班上課,所以在課前每位上課的老師都與學生進行了5分鐘左右的課前談話,縮短了因為師生不熟悉而產(chǎn)生的心理距離和隔閡,以較少的時間讓學生接納教師,讓教師走進學生心里。
2、教學設計思路較清晰,課堂教學能根據(jù)教學設計,授課內容準備充分,以謎語、看圖等形式揭示課題,講課耐心細致,循循善誘,教學中強調讀書、寫字姿勢等學習習慣,基本達到教學目的。
3、注重識字教學。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一年級正是識字的高峰階段,學生認的快,忘的也快,它要求我們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應努力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探索識字方法、拓寬識字途徑、提高識字效率。老師們均能采用生動、有趣的形式來學習鞏固生字詞,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學情。例如《美麗的小路》一課,教師在學生認識了生字以后,用馬里奧叔叔的大轉盤的小游戲幫助學生鞏固識字,《兩只小獅子》一課教師采用摘蘋果、青蛙跳傘、走迷宮等多種游戲形式幫助學生鞏固識字,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學習效果很好。
4、注重語言的積累與運用。課文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詞句,這就要求老師們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變通,體會詞語的精妙。例如《四個太陽》一課,執(zhí)教教師讓孩子轉換角色,扮演秋天金黃的落葉去邀請小伙伴品嘗水果,“小朋友們,快來嘗嘗水果吧!”“小猴子,快來呀,葡萄又香又甜,快來品嘗吧!”……學生在親身體驗、在邀請中,體會到了秋天給人們帶來的豐收的喜悅和快樂的心情,感受到落葉的熱情,也很自然地理解了邀請的含義。
5、關注學生。教師語言親切,對全體學生給予關注與尊重,鼓勵與贊賞,激發(fā)了學生思考,使學生始終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而且教師語言富有童趣,符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如《四個太陽》一課,雖然是上午最后一節(jié)課,但學生聽講狀態(tài)就比較好,因為王雪老師時刻提醒學生坐姿端正認真聽講,抓住小學生容易滿足的'特點,夸獎、鼓掌給予學生極大的鼓舞,學生學習積極性非常高。
不足:
1、缺少情境的創(chuàng)設。本次賽課的主題就是“情境教育”主題課堂教學比賽,但這幾堂課情景教學滲透不夠。
2、導入新課時間太長。有三位老師導入環(huán)節(jié)就用了5-7分鐘,有些與課文不相關的內容可以放在拓展環(huán)節(jié)進行。
3、對學生的關注不夠。在學生讀錯字音時,教師要能及時引導學生改正。在學生沒有準確讀出或讀不出字音時,可以請個學生來幫幫他,在幫忙的學生讀后再請他讀一讀,不要放過任何一個能讓學生學會的機會。還有個別學生或注意力始終不在課堂上或沒有跟上教師節(jié)奏,老師都要善于觀察,把他們吸引到你的教學中。
4、有的課堂容量太少,課時劃分不合理。如《兩只小獅子》一課,一節(jié)課只進行了識字、寫字的教學,雖然字詞學得很扎實,但沒有進入課文,這篇課文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并不算短,如果在第一課時不進入課文,那學生在第二課時的學習中學習任務就比較重了。30分鐘的教學,我們應該有個合理的取舍,識字環(huán)節(jié)中三個游戲我們舍去兩個是不是就有時間帶領學生走入課文呢?《識字四》這一課的教學任務就是識字,但識字方式過于單一,如能借鑒《荷葉圓圓》一課中的識字方式,會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5、訓練目的性不強。教學中我們除了教會學生書本上的知識,同時還要訓練學生說話的能力,在訓練時要指導學生說一句完整的話。
6、板書設計欠合理!斗Q象》一課除了課題沒有板書的內容;《美麗的小路》一課是否有必要把識字方法全板書在黑板上呢?我們可以讓孩子用已有的識字方法去講他們是如何記住這些字的,在講到某個知識點時,再由老師順勢指出。如學生在識記“堆”這個字時,學生可能會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也可能會用“換一換”的方法識記,這時老師再讓學生比較換偏旁的這兩個字,告訴他們像這樣相像的兩個字就叫形近字,我們就可以用“形近字換偏旁”的方法識記。
教學評課稿 12
在本堂課中主要引導學生在品詞析句中體會時間的意義,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tài)度,同時這也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時間是個比較模糊的概念,沒有一定的人生閱歷和情感積淀,對于時間的感悟自然也沒有作者林清玄這樣透徹,課文中的許多語言學生較難理解。所以,上這篇課文,對老師來說是個較大的挑戰(zhàn),翁老師的教學中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
一、她抓住“憂傷、哀傷”、“著急、悲傷”、“高興、快樂”三組心理變化的關鍵詞,從詞語積累引入到課文的教學中,讓學生體會作者為什么會有這幾種不同的心情,從詞到句再到段,引導學生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層層深入,循序漸進,讓學生學得扎扎實實。
二、“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边@句話是學生理解的難點。翁老師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體會,層層深入。在理解這句話的時候,首先引導學生先讀爸爸的這句話,初步感悟。看看爸爸是怎么理解的:昨天永遠變成昨天,爸爸永遠回不到童年。如果不是一個人的.親身體驗,感受就不會那么深刻。所以我覺得爸爸像是給我說了一個謎。此時翁老師再次引導學生讀這句話,從外祖母的去世感受時間的無情流逝,體會“可怕”的心情,進一步體會爸爸的話。最后引讀6—7段,結合“我”的生活體驗,從“太陽落山,小鳥飛翔”真切地感受到時間的一去不復返。在教學中,翁老師還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身邊哪些事物隨著時間的流逝再也回不來了,再次深刻領會爸爸話里的意味深長。從而也明白了“我”為什么要和時間賽跑。
三、翁老師很注重對學生發(fā)言的評價,不吝嗇,把更多更好的富有激勵性的語言送給他們,不管在說話還是寫話之后,適時、得當?shù)脑u價,使課堂氣氛逐漸活躍,較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使他們的表達日臻完善和投入。
通過這堂課,我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語文即生活,讓學生帶著生活體驗來學習語文,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把抽象的時間觀念化為具體,化難為易,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是以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體驗去解讀教材的。同時,語文教學是一個延續(xù)的過程,我們要在解讀文本和學生的前提下,使自己不斷獲得提升和磨練,只有不斷地在實踐中探索,才能真正獲得提升。
教學評課稿 13
這堂由范老師執(zhí)教的《卵石動物造型》一課內容和形式貼近兒童生活,符合學生心理。
首先,范老師從備課,教具準備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看,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來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教師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終以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感受利用卵石所帶來的形式美感,培養(yǎng)能力為目標,做到教學目標明確。
本節(jié)課的亮點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闖關得卵石
在情境中,通過多媒體圖片的展示,一個卵石不同方向的聯(lián)想,老師的提問和引導,都能讓學生樂于嘗試去想去說,在闖關的同時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了美術的知識和技能,并獲得了豐富多彩的體驗,品嘗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釋放,同時,他們的個性化創(chuàng)意得到了體現(xiàn)和展示,盡管他們的作品還不夠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情感、理想和創(chuàng)造性。
二、 采用“互助互動”的學習方式
“互助互動”的學習,是一種同伴之間為達到一定的教育目標而展開的學習方式,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信息交流,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范老師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無不突出互助互動。第二、根據(jù)重難點,“互助互動”,在抓住制作中的難點展開時,提出問題。第三、結合作業(yè),“互助互動”,每個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xiàn)能力不同。評價時,同伴之間進行借鑒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寬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銳的審美鑒賞力。
三、 樹立學生主體理念,堅持“授之以漁”
課改中非常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我們教育的`對象是有思想、意識、情感、欲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與教育研究的基本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都應該是人,我們不僅要將學生視為教育的主體,更應切實地將他們看作教育過程的平等參與者、合作者。教,關鍵在于“授之以漁”,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應是“魚”,而應該是捉魚的方法。范老師在指導學生制作方法時采用自己示范,并讓學生自己分析思考,獲得制作方法,范老師已經(jīng)改變了原有灌輸現(xiàn)成知識的教學方法,他讓學生拿著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斷找到適合他的“水”,即學會學習,形成一種“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學力。
由于美術課有著不同的活動形式和評價標準,每個老師對美術教育的認識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各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因此,我在賞評這堂課時,認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還有一些缺憾:
美術課的示范教學是指導學生理解制作方法,掌握技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示范教學貴在“活”字,活而得法,往往事半功倍。我認為除了在卵石上直接勾線的方法以外還可以先在卵石上上顏色再勾線,或者可以讓學生說一說還有沒有別的方法,或許會更加精彩。
教學評課稿 14
聽了付老師一節(jié)作文講評課,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習作講評課的做法。我們語文老師都知道,作文講評課側重于作文后的講評,它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習作進行評價,指出學生習作中的優(yōu)點與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見,旨在幫助學生習作水平的再提高。俗話說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痹谝龑W生修改作文的初始階段,教師的指導和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這節(jié)習作講評課,付老師始終都沒有脫離指導和示范的作用,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主要表現(xiàn)在:
1.教師在總結本次習作情況的時候,分成兩類:好的方面和存在的問題,這樣分類分析,也是對學生習作的肯定,明確不足之處。讓學生了解整體習作情況。起到歸納總結的作用。
2.出示優(yōu)秀習作名單,讓這些學生大膽地進行自我介紹,這樣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增強了學生的榮譽感,同時也激發(fā)了孩子濃厚的習作興趣。
3.在佳作回放這一環(huán)節(jié),讓習作者在朗讀自己優(yōu)秀習作之前,教師就明確要求,讓學生帶著任務去聽,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注意傾聽他人說話的好習慣。
4.出示有問題習作,讓學生進行修改,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最大的亮點,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習作講評課。教師要求學生修改習作之前,先明確修改方法,起到了指導引路的作用,學生有了修改的方法顯得不慌不忙。
5.講評課要指導學生自我評價和生生間互評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表達不同角度的思考和獨創(chuàng)性的見解,習作中能夠進行有效合作平等交流。這節(jié)課付老師采取的是小組合作分工的.修改方法,這樣的分工修改節(jié)省時間,每個修改環(huán)節(jié)更能落實到位。學生合作之后,集體指導修改習作,給學生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實實在在交給了學生修改習作的方法,從修改過程看,學生很會修改,說明修改習作的良好習慣已經(jīng)在這個班級里形成了,這是一節(jié)充分體現(xiàn)出評價和修改味十足的習作講評課。
再好的課堂總會有不完美的地方,主要體現(xiàn)在:
1.教師開始進入課堂的時候,有點慌亂,出示了一篇修改后的習作。教師說明,這是二次修改后的習作,讓學生點評此篇文章的修改情況,緊接著就出示了名家贈言。比較突然,我認為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出示,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明確修改的重要性,但是處理的不夠到位,應該讓學生對比地談一下修改前后有什么不同,從而讓學生明白習作修改的重要性,潛意識里明白好作文是改出來的。
2.出示學生習作精彩段落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采取了包辦的方法,出示一個段落學生朗讀之后,教師就及時地總結這是個什么段,這個任務完全可以交給學生們,讓他們去判斷這段是過渡段、精彩開頭段、精彩細節(jié)描寫段、還是精彩結尾段?學生們會聽的更認真。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注意傾聽和動腦的好習慣。
總體來看,這是一節(jié)比較成功的習作講評課。教師能聯(lián)系學生作文的具體實際來評論。把學生作文中主要的共同性的問題和訓練的重點呼應起來,掛起鉤來。無論是采用品味優(yōu)秀作文的方法,還是采用分析作文得失的方法,教師都把握住講評的重點,把學生引導到講評的重點上來。
教學評課稿 15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語文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論美》。
評課內容:
潘老師執(zhí)教的《論美》,能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富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活動,突出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學生主體性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寓教于樂,體現(xiàn)了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是新課改下一堂有意義、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態(tài)下真實的佳課?v觀本節(jié)課我認為主要體現(xiàn)了以下五個特點:
1、教學目標明確到位
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制訂比較全面、具體,適宜,充分體現(xiàn)了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及思想情感這三維目標,體現(xiàn)了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從學生熟悉的《紅樓夢》中賈寶玉周歲抓取脂粉釵環(huán)故事入手,到當今社會“整容”熱門話題,引出我們如何認識美的研討,并進行“內在美與外在美,誰更美”小小辯論,直至最后的實踐活動,每項活動設計都能較好體現(xiàn)本課宗旨,緊緊圍繞目標展開教學活動,師生、生生互動和諧,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2、駕馭、處理教材嫻熟自如
評析老師一節(jié)課好與壞,除了看目標完成情況,還要看老師對教材組織和處理“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本節(jié)課潘老師樹立了全新的教材觀,用好用活了教材,真正實踐了“用教材去教知識能力,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可見教者駕馭處理教材能力很強。
3、教學程序清晰流暢
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潘老師的教學思路符合教學內容設計,從學生熟悉的名著故事片斷導入激發(fā)興趣,創(chuàng)設氛圍,到引導學生感知美的豐富性,再到“內在美、外在美,誰更美”的這一關鍵話題,最后達成共識,并對學生滲透思想教育,最后以活動來學以致用,整個教學兼顧了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與教學流程的層次性的統(tǒng)一,學生的能力得到了較好的發(fā)展。
4、教學氛圍融洽和諧
潘老師的課充滿激情,點燃了學生智慧情感的火花,營造了互信互賴的心理空間,師生間關系民主、平等、自由、和諧,整節(jié)課上教者始終微笑教學,和藹可親,運用賞識性語言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讓學生體驗快樂、體驗成功。另外小組學習法不僅僅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探究精神,更讓教師真正成了協(xié)同學生進入課堂的伙伴,學生學習的共同體。
5、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多樣化,效果明顯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潘老師備課充分,構建了新的教學模式,設計問題貼近學生實際,圍繞問題展開教與學,在問題中生成能力與情感。巴班斯基說“分析一節(jié)課,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學效果方面”,本課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正是有效利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擴大了課堂容量,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
本節(jié)課值得商榷的問題:
1、教學目標應體現(xiàn)開放性與生成性。有了既定的教學目標,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但課堂中目標是有變數(shù)的,其內容有很大的不定性,教學時往往教者不能“如愿以償”,因此,駕馭課堂、把握課堂節(jié)奏仍須加強,否則課堂就是教者“作秀”。
2、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應多給學生一點思考空間,這樣才能讓學生體現(xiàn)到學習樂趣,才利于提高課堂活動的有效度。
3、教師還應有更加淵博的知識儲備,本課內容涉及到美的許多知識,雖不必過多向學生傳授,但在學生研討美的話題涉及到相關知識時,教師應做到心中有數(shù),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真的要有一桶水,一桶“活”水才行。
瑕不掩瑜,潘老師執(zhí)教的這節(jié)課,始終把學生當作學習主人,“讓每一位學生都能跳起來摘果實”,使不同程度學生在教學中體驗了快樂,體驗了成功,是一節(jié)比較成功的語文課。
教學評課稿 16
今天有幸聽到黃老師執(zhí)教的《童年趣事》這堂習作課。說句心里話,我的感觸挺深的。不怕在座的各位笑話,雖然說也教了十余年的書,但是對于習作的感覺還是挺模糊的,平時也很少有機會聽到有關習作方面的課例或其他。因此,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的習作教學到底該關注內容還是該關注方法?以至于每次自己上習作教學課的時候,總是非常糾結。所以現(xiàn)在坐在這里要再次感謝一下給予我這次學習機會的黃艷雪老師以及為本次課例的教學提出過寶貴意見的各位聯(lián)盟校同事以及鄭一占老師和張步鈺老師。
聽了黃老師的《童年趣事》一課,讓我似有所悟。這堂課非常清晰地向我們傳達了兩個信息,那就是我們的習作課上,老師帶領學生去做的.,就是“寫什么”和“怎么寫”這兩件事。而本堂課最大的亮點就是黃老師在做這兩件事的時候,始終緊緊結合教材語言以及學生課外閱讀的材料,廣開學生思路,引導學生寫作。
1、片段入手,感受“趣”(寫什么)
在課剛開始時,黃老師就明確告訴學生要來學習寫童年趣事。接著,就出示本組課文中的片段讓學生猜一猜,寫的是誰。從而讓學生非常清晰地知道原來所謂的趣事可以是非?鞓范幸馑嫉,可以是童年時的探索、發(fā)現(xiàn)、刨根問底,也可以是經(jīng)常做的傻事、蠢事,鬧出的種種笑話。于漪老師在談到小學生作文時說:“每個人頭腦里都有一個活倉庫,教師要善于給他們抽個頭,插個路標,啟發(fā)他們到倉庫里找,找自己最熟悉、最有感情的東西!秉S老師正是利用了這些課文片段,給學生抽了個頭,插了個路標,打開了學生生活積累的倉庫,消除了習作的畏懼感。學生的習作素材就會大大豐富,也給那些平日里不善積累、不樂于觀察的孩子一個個鮮活的范例,激起了學生傾訴的欲望,有效地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
2、眾星拱月,表達“趣”(怎么寫)
在指導習作要求及寫法的時候,黃老師用“眾星拱月”來引出本次習作的中心“趣”字,這樣的比喻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讓學生非常形象地知道要用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描寫這些“星星”來拱“趣事”這個“月亮”。我們平時的習作教學也好,語文考試的習作要求也好,很多時候總會出現(xiàn)“用上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等的描寫”這樣的提示,而作文水平再差的學生,如果你問他:“怎么樣才能把文章寫具體生動呢?”我估計90%的孩子都會回答“用上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的描寫”。說實話,這點要求從學生剛寫作文開始,一直到小學畢業(yè),卻總是不斷地反復地強調,足可見它們對于文章表情達意的重要性。而這堂課上,黃老師就是憑借閱讀教材語言以及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所搜集的語言不著痕跡地對學生進行了這四方面的訓練。在語言指導上,黃老師著重訓練的是提示語的位置以及修飾語的運用;動作描寫上,黃老師通過兩個例句動詞數(shù)量的比較,讓學生了解了一連串多的動詞描寫會讓我們在體現(xiàn)人物動作上顯得更加細致;神態(tài)表述上,黃老師讓學生接觸了如高興、悲傷、生氣、不安等不同的神態(tài)體現(xiàn);心理表白上,黃老師提倡學生要真實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獨特感受。非常讓人欣喜的是,在后來展示講評學生習作時,學生已經(jīng)非常有意識地進行了運用。不過,我們不能排除個別學生為了體現(xiàn)“趣”而在習作中有失真實性。
值得一提的是,黃老師對學生所關注的不僅僅是課堂,還不露聲色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積累。這一點在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的語句上可以體現(xiàn)出來。為了讓學生體驗到搜集的成功和樂趣,黃老師還頗具匠心地在相關語句后面標注了學生的姓名。這對于學生以后的課外積累,無疑是一種無聲的肯定和激勵。
末了,我想說一點非常個人的看法,就是黃老師對于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定位是“結合課文和課外閱讀圍繞‘趣’字,真實、完整、具體地敘述一件事”,但是在實際動筆的時候,學生寫的是事件中的某個畫面,事情的完整性并沒有涉及。不過,我們不能抹殺黃老師在本堂課中對學生進行4個方面訓練后所見到的成效。所以這一點教學目標的表述稍作改動是不是會更妥當?
零七八碎地講了這么多,匯成一句話:感謝黃老師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節(jié)生動的課例,可以說為我迷茫的作文教學之路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謝謝大家!
教學評課稿 17
一、未成曲調先有情
唐老師在導語中為同學們的寫作鋪墊了情感的基調,“同學們,我們生活在美麗的泰禹校園,六年了,校園里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我們成長的足跡,我們歡樂的身影,飄蕩著我們銀鈴般的笑聲。現(xiàn)在我們即將離開母校,為保存這段難忘又美好的回憶,讓我們把它寫下來,為母校獻禮吧!”我看到了學生眼中閃爍著的光。這樣,拉近了學生與作文的距離,讓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一種親近感,產(chǎn)生寫作的'激情。
二、 范文引路得章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何把一處景物寫具體寫生動,唐老師恰到好處地采用范文引路的方法,用我們學過的《索溪峪的“野”》、《彩色的非洲》等經(jīng)典課文中經(jīng)典描寫,讓學生談讀后的感受。學生自悟到要使語句生動,要巧妙地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在學生得法之后,唐老師鼓勵學生在五分鐘之類最少用一種修辭手法選校園的一處景物寫具體。學生自告奮勇地上臺讀自己寫的段落,老師相機指導。段落寫好了,那如何布局謀篇呢?唐老師同樣采用范文引路的方法,讓學生感知段與段的過渡很重要,按參觀的線路寫要有過渡,這樣寫的作文思路會更清晰。段落之間存在著并列關系、總分關系等,并現(xiàn)場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操演,效果很好。
三、“下水”作文鼓勵學生,融洽師生感情
唐老師對文章的開頭和結尾的指導也另我們眼前一亮!傍P頭豬肚豹尾”方能成為一篇優(yōu)秀作文,老師就“鳳頭”和“豹尾”寫了“下水”作文,作為提高作文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她巧妙地讓幾個學生補充“豬肚”,師生合作完成一篇美文,學生倍受鼓舞,這真是一種非常智慧的教學新點子。
四、小組合作,學習氛圍濃
唐老師的習作教學課非常高效還得益于學生的小組合作交流,交流習作、評改、展示,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變得積極活躍,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增加,學生的自主發(fā)展也有了更大的空間。小組合作學習,使每一位學生都有均等的參與交流展示的機會,有利于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使教學過程不僅成為認識過程,而且成為交往過程和發(fā)展過程。
非常感謝唐老師帶給我們關于習作教學的思考!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對學生語文水平影響很大,而且還關系到學生思想品德、人格品質等多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小學生,人生觀和世界觀尚未真正確立,作文對他們的影響更是不可小視。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對于作文教學任重道遠,我們以此為基點,加強研討,爭取使作文教學早日走出困境。
教學評課稿 18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xiàn)了貓的性情,字里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陳老師在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以下四個優(yōu)點:
1、陳老師在教學本文時抓住兩個要點:一是要深入理解作家對貓各方面性情的描述,學習作家的語言技巧;二是要仔細品味文章中蘊涵著的既顯而易見又不著痕跡的感情抒發(fā)。
2、在教學這篇文章時,陳老師力求突出課文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以研究性閱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享有個性化的、自由的發(fā)展空間,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同時也不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訓練,力求兩者的和諧統(tǒng)一。
3、豐富語言積累!缎抡n標》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的,這既是學習語文、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強的針對性。兒童語言貧乏,他們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不斷積累語言的過程。頭腦里的語言材料增多,語言水平自然提高。這是社會交際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認識、發(fā)展智力所必需。說話時“妙語連珠,出口成章”,習作時“文思泉涌,妙筆生花”都在于一個人具有深厚的語言積淀。而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陳老師結合課文的內容,在教學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用“說它……可是……”說話。如果每節(jié)語文課前,我們語文老師都能花上兩三分鐘的時間,做這樣一件事情,相信學生日后將終身受益。
4、重視朗讀,重視整體綜合感知。
過去在閱讀教學中,長期存在煩瑣的內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學程式。使語文教學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墜失了……《新課標》中強調:陳老師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陳老師讓學生去讀寫貓性格古怪的句子,并且說說為什么這么讀?如本文中對“蹭”字的理解,如果僅僅追求字面上的解釋是遠遠不夠的。由于學生已經(jīng)過充分的朗讀,獲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經(jīng)驗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開朗。又如在 理解“閉息凝視”讓學生表演,充分理解詞語的意思。由于語言文字隱喻性很強,許多詞匯可意會不可言傳,可體驗而無法表達,有的是言有盡而意無窮,有的是“盡在不言中”。正是由于語言的模糊性,增強了語言的美感和表現(xiàn)力。使符號化的文字被重新貫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賦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值得探討的地方:陳老師應走下講臺走近學生,教學氛圍更加好。
教學評課稿 19
一、通過問題引領,適時點撥。
本課教學時吳老師抓住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也就是能突顯文章中心的句子,通過問題引領讓學生自學課文,在學生思考、討論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匯報。對于文本吳老師可謂成竹在胸,學生不管說到哪里,老師都能通過適時的點撥讓學生更為深入地學習文本,學生在引導中思考、在朗讀中感悟,發(fā)現(xiàn)美、表達美。吳老師又適時使用信息技術呈現(xiàn)廣玉蘭的圖片,引導學生再想象,在感受語言文字之美的同時,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畫面,他們充盈的心泉在畫面下詩意蕩漾,逐步深入而有效地對文本進行解讀。
二、倡導個性化閱讀,潤物無聲。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苯虒W時,吳老師努力為學生營造個性化的閱讀氛圍,給予學生自主的解讀時空,讓學生“各取所愛”地選擇文字與畫面進行品讀欣賞,學生們的閱讀興致很高,產(chǎn)生了強烈的自主閱讀內驅力,從而動態(tài)生成了許多精彩的個性化閱讀觀點。含羞待放的,剛剛綻放的,完全盛開的,已經(jīng)凋謝的這些不同形態(tài)的'廣玉蘭花,在不同學生的審美情感世界里,各有其惹人喜愛的一面。閱讀對話中,讓學生率性而讀,率性而說,在學生彼此個性化閱讀對話的基礎上,來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文本解讀的“同化”與“順應”,正是因為吳老師注重充分展現(xiàn)學生個性化閱讀的過程,才使閱讀對話顯得如此的多元與立體。
三、關注人文情懷,價值觀點撥
由于學生們的審美情感價值取向往往更側重于含羞待放的,剛剛綻放的,完全盛開的廣玉蘭花,容易忽略已經(jīng)凋謝的,而這一姿態(tài)的廣玉蘭花中所蘊含著的旺盛生命力,恰恰是本文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在上述教學片斷之中,吳老師在充分聽取了學生們個性化的閱讀對話之后,適時地給予文本核心價值的點撥:“大家對廣玉蘭的花是各有所好。那么,有人喜歡凋謝了的廣玉蘭花嗎?”這一點撥既注意到尊重學生上面的種種個性化的解讀,又注意到引導學生全面地審視廣玉蘭的花,從而對廣玉蘭花的不同姿態(tài)做出全方位的評判。吳老師在此時的點撥,目的不是要學生把廣玉蘭的外表美和內在美對立起來,非要爭個高下,而是通過點撥,看到廣玉蘭花的另一面,看到花中蘊含的旺盛生命力。
聽完了吳老師的課才覺得作為一名年輕老師要學習的方面還有很多,學無止境,老教師是我們年輕老師學習的榜樣,是我們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領路人。
教學評課稿 20
今天,我有幸聽取了謝老師的一節(jié)拼音教學課,謝老師獨特的教學風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理解、把握教材準確,課堂生動有趣,為學生營造了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我認為有以下優(yōu)點值得我學習和借鑒:
一、優(yōu)點:
1、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謝老師能充分根據(jù)兒童的特點,并對教材進行潛心地鉆研,恰當?shù)剡x擇了愉快教學法。
一年級的學生十分好動,注意力無法持久,但都非常喜歡聽故事,玩游戲。
謝老師針對這個特點,營造了一個比較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快樂中學”。
謝老師采用的讀法有:教師范讀,同桌相互糾讀,開火車讀等,整個過程生動活潑輕松愉悅,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和集中的注意,并通過反復練讀達到牢固地掌握復韻母認讀的目標。
2、在學習方法的選擇上,謝老師做得也比較好。
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里學習,能做到由教師扶,再到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體會去學習新知,體味成功的樂趣。尤其在學習復韻母ou的發(fā)音這一環(huán)節(jié),謝老師請學生來當小老師教大家認讀,充分相信學生自學能力,合作能力。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學習和借鑒。
二、建議:
1、在教學復韻母aoouiu的發(fā)音時,還應該重點指導aoouiu的`發(fā)音口型,而不是滲透發(fā)音方法。
2、在區(qū)分iu和ui這兩個復韻母時,老師出示順口溜:“小i在前,iuiuiu,小i在后,uiuiui”,是不是應該讓學生反復強化記憶順口溜?比如老師先范讀,接下來讓學生帶讀會不會更好?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如果出示拼音小卡片,讓學生看著老師出示的小卡片配上順口溜,讓學生自己在記順口溜的練習中就很快區(qū)分出iu和ui。
以上評課只是我聽課之后的一點拙見。
總之,謝教師的課上得非常精彩,學生學得也很主動?吹贸鲋x老師課前準備非常充分。課堂效果也很好,教學有效性得到了較好的落實。在課堂教學整體建構的高度和深度上都給我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教學評課稿 21
繪本教學是幼兒園里常見的教學活動,通過引導幼兒解讀畫面,理解畫面,從而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戳思o老師的教學活動,我針對不同優(yōu)缺點,進行評價:
一、優(yōu)點:
本次活動的設計比較好,借“文學作品”為媒介,利用生動的故事調動幼兒社會情感的表達與感受,萌發(fā)情感共鳴。同時以“探究操作”為載體,以情景體驗“大帶小”的方式為橋梁強化感同身受,引發(fā)幼兒思考探究,將情感認知演化為社會行為,積極引導幼兒社會性發(fā)展。
活動的設計意圖中,借用《我做哥哥了》這一故事的情景,配合PPT、故事講述讓幼兒從故事角色的分析中感受到角色的心理變化,增加對社會情感認知的認識,豐富自身經(jīng)驗,從愉快的體驗、感受中獲得哥哥姐姐應該要照顧弟弟妹妹的認知。在環(huán)節(jié)中,注重的是幼兒對“野田”這一角色在面對自己做哥哥后出現(xiàn)的矛盾心理、情緒變化和一次次戰(zhàn)勝自己不斷成熟這一過程的引導。用了更好地突出“野田”的心理變化,用“躲”、“逃”、“送”三個動詞歸納“野田”想要逃跑的方法,而一次次的失敗,讓“野田”的內心起了變化,從而讓幼兒正確理解把握角色“善良、有責任感“的形象特點,大膽的表述自己的猜想,為突破活動重點積累經(jīng)驗。
幼兒講述氛圍也較寬松,能讓幼兒自由講述,調動幼兒講述的積極性,注重了氛圍的創(chuàng)設。
二、缺點:
教師自身的語言素質;顒咏M織者對原有作品內涵的把握,對于她整個活動的'調控,有著很重要的左右性。既然是繪本教學,教師較好地語言素質是不可缺少的,在整個活動中,紀老師的語言總讓人感覺簡短、貧乏、不夠味道。還有語言的緊湊型,教師在活動中一而再出現(xiàn)一些調控班級紀律的詞語,但是過多的這種詞匯反而干擾了幼兒對作品的注意力。
一些細節(jié)的把握。如遮掩文字這個環(huán)節(jié),是不可少的。因為大班孩子有了一定的識字量,第一次自我閱讀時就出現(xiàn)文字,就會干擾幼兒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想像。
教學評課稿 22
《懷念母親》這篇文章,筆觸簡練,感情真摯,讓我感觸頗深。作者季羨林先生生于1911年8月,山東省清平縣人,曾留學德國十年。著名東方學家,梵文學家,中國東方學的奠基人。是我所尊敬的人!
作者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表達了對親身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崇高的敬意和不變的愛意。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作者借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作者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和對祖國的懷念,文章對兩位母親同樣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得酣暢淋漓,首尾呼應,說明了為什么會對兩位母親不變的情懷,使文章渾然一體。
本節(jié)課張老師采用"中心切入法"直接進入季羨林的內心世界。使學生的情緒馬上進入一種沉思憂傷的氛圍當中。通過朗讀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使學生受到感染和薰陶。
特別是對親生母親的感情,重點研讀文章第2自然段。"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聯(lián)系上下文,讓學生感受從六歲離開母親到母親去世,作者有十多年時間不在母親身邊,雖然中間有短暫回歸,但畢竟時間短暫,沒有與母親促膝長談的機會,如今母親逝世,即使想報答養(yǎng)育之恩,也永無機會,因此心中覺得傷心難過:"我的愿望沒能實現(xiàn)。"作者曾經(jīng)暗下決心,一旦大學畢業(yè),找到工作,就立即迎養(yǎng)母親,以彌補長久離開母親的'遺憾。然而沒等作者大學畢業(yè),母親就離開了人世,作者的愿望永遠無法實現(xiàn)了。"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作者覺得,隨著母親的死,生活變得毫無意義,一切都變得空虛和寂寞了,腦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做什么,只有遺憾和悔恨一直充滿心頭。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因為無法盡孝而心存自責,愧疚之情。張老師的做法很到位,讓我很有收獲。
【教學評課稿】相關文章:
教學評課稿05-27
教學評課稿03-10
【優(yōu)選】教學評課稿07-08
教學評課稿15篇04-17
《圓的認識》教學評課稿03-12
初中數(shù)學教學評課稿03-20
語文教學評課稿11-15
小學數(shù)學教學評課稿01-26
英語教學評課稿01-18
教學評課稿(15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