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國學經(jīng)典故事21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過典故吧,中華上下五千年,產(chǎn)生了無數(shù)故事。當你說出一個典故的時候,知道它背后那段風起云涌、波瀾壯闊的歷史嗎?你知道經(jīng)典的典故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學經(jīng)典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1
在我校第七屆“星光杯”教學競賽中,我選擇參加競賽的教學內(nèi)容是五年級第二學期17課《古詩四首》中的一首古詩——《少年行》。經(jīng)過課堂教學實踐,我不僅實現(xiàn)了本課的教學目標:1.查字典、看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2、想象本首詩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在這少年英雄的身上寄寓的詩人早年的理想、豪情。3、有感情的誦讀課文而且也突破了本課時的重難點。本課時教學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本課時教學難點: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整體說來,我對此次教學基本滿意。我在教學中進行了這樣的嘗試:
一、課堂上注重行師生交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采取了學習小組交流合作交流詩意的策略,在生生交互的同時,我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去,做合作者、傾聽者、點播者,促進小組協(xié)作的有效性。
在小組展示匯報,全班交流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注意傾聽,找出發(fā)言內(nèi)容的異同,以平等為原則用商量的語氣,引導學生們合理運用注釋,關(guān)注表達的合理性,選擇正確的解釋,既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理解,又不偏離詩句的本意。
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的引領(lǐng)都是隨機點播,順承學生的思維方向進行提升的。例如:當學生在自己評價概括這是一位什么樣的少年的時候,學生說這是一個本領(lǐng)強的少年時,老師點播她用更恰當?shù)恼Z言概括為“騎射本領(lǐng)強、武藝高超”。又如:當學生沒有品悟出少年的“機智”這一特點的時候,我并不急于講解,而是利用填空“這個少年既()又()!币龑W生從不同角度審視這個少年,恰恰有一個學生說出了“聰明”一詞,老師就追問:還可以用哪個詞來概括,從哪看出來的?巧妙地挖掘了文本內(nèi)容,豐富了學生的認知內(nèi)容。
當學生對于作者的寫作意圖理解不全面的時候,我沒有急于解讀,而是選擇了讓學生自主介紹資料內(nèi)容,作為傾聽者、評價者和啟發(fā)者的角色和孩子們一起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二、采取信息技術(shù)應用于課堂教學,努力提高課堂實效。
首先,剛一上課我就出示了本課的主題圖,把孩子們帶到古代的戰(zhàn)場,通過語言的引導,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王維寫的《少年行》,起到了入境的作用。
接著我出示了這首詩的內(nèi)容,要求學生讀正確、讀“響”古詩,這使得學生復習鞏固了字音,整體感知了回味了古詩內(nèi)容。之后在學生們熟知注釋并在課前查了字典的基礎(chǔ)上,我組織他們進行了小組內(nèi)和班內(nèi)交流,這時學生就基本上掌握了每句詩的表面意思。在這種情況下,我引導同學再次看屏幕上的古詩,把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起,共同回顧了同學們沒有解決的問題。同學們?yōu)榱伺遄髡叩膶懽饕鈭D,進而先想到了解作者筆下的少年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以此為突破口我引導學生在熟知句意的基礎(chǔ)上,聯(lián)系上下文想象畫面并結(jié)合重點注釋先后分析出了少年是“勇敢的”、“武藝高強的”、“力大無窮的”,然后我又出示了填空“這個少年既()又()!蹦康氖菐蛯W生梳理少年的形象,滲透作者行文的精妙,較為有效地使得學生初步感知一個較為豐滿的'少年形象,又結(jié)合本冊的教學目標,訓練學生運用關(guān)聯(lián)詞語“既……又……”進行表達的訓練,提高了學生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事實證明這一課件的使用是有效地,學生不僅填寫出了已經(jīng)感知的內(nèi)容,還說出了前面沒說出的“聰明”這一詞語,進而回歸課文體會到少年的“機智”。
之后,我又出示了填空“作者王維妙筆生花,寥寥數(shù)筆就使我們見到了一位——、——、——的少年英雄!边@樣就使得學生把對少年的認識綜合概括在一起,對于作者筆下的少年有了全面的認識。
雖然此時學生們對作者寫少年行的目的有了一方面的認識,但是對另一方面的認識卻很淡薄,于是我隨機的引導同學們介紹王維寫的《少年行》的另外三首,學生雖然都在網(wǎng)上搜集了資料,但是內(nèi)容紛雜,無序,而由三個小組代表準備的課件,是按照規(guī)定內(nèi)容提煉、加工的便于集體有效閱讀,這樣的整合不僅擴大了課外閱讀量,更為課內(nèi)內(nèi)容作了有效的補充,尤其是由學生操作、介紹資料,其他同學一邊傾聽一邊跟著閱讀之后還進行評價提出建議,學生們讀書的興趣被激發(fā)了出來,也增強了口語交際能力,也正是這一內(nèi)容的有效補充,學生領(lǐng)悟到作者既是對是對殺敵報國的少年英雄的贊美,也是詩人自己向往建功立業(yè)的英雄主義理想的表述。
當學生對古詩的內(nèi)容,作者的情感有了較為深刻的感悟的基礎(chǔ)上,又想象了少年當時神態(tài)、動作,在豐富了畫面的基礎(chǔ)上,我適時的加入了樂曲“琵琶行”,聲聲入耳的悲壯的琵琶聲相較于古箏更能把學生融入到古代充滿硝煙的戰(zhàn)場,更好的為學生的情感朗讀服務,使學生讀出了氣勢,促使學生能入情入境的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最后,用演示文稿出示的分層作業(yè),既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又使得學生意識到《少年行》不止一個人寫,有多個詩人以它為題,這是一個老詩體!靶小笔且环N體裁。加大閱讀量,課內(nèi)向課外有機延伸,激發(fā)學生閱讀傳統(tǒng)文化作品的興趣。
說實在的,在這節(jié)課上學生們很忙,他們在忙著思考寥寥數(shù)語之后深刻的內(nèi)涵,;他們在忙著想象詩中描繪的一幅幅動人的畫面;他們在忙著結(jié)合拓展內(nèi)容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他們在忙著、、、、、、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學生們不覺得累,因為我在他們臉上看到了興奮,聽到他們說為有王維這樣的愛國詩人而自豪,為能學習到這樣的傳統(tǒng)美文而愉悅。我自然也樂在其中,為能夠把我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在的教學新理念結(jié)合而高興;為能夠把我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整合而愉快;更為把我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傳播給我的學生,讓他們和我一樣的喜歡國學美文而興高采烈。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2
分針指到了數(shù)字2,時針指到了4多一點,國學課開始了。
今天國學課要考背誦《琵琶行》,這是誰都知道的,已經(jīng)布置了兩周,有充分的時間去背,但這時候真正鎮(zhèn)定的同學只占了極少數(shù)。
國學老師站在前面,給全班施了一種無形的威壓。有的同學慌忙地翻出資料,想臨時抱佛腳;有的則低著頭,似乎在躲避著老師的目光;還有的則是東張西望,不知道該干什么。
我其實并不緊張,因為前一天早已經(jīng)背得很熟練了,我更多的是興奮和期盼,想被老師先抽到,成為一大片同學中第一個坐下的,我自己也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想。
但事與愿違,我的.簽藏得很深,老師抓到第二把才抽到我,而在這之前已經(jīng)有幾個通過了,我一次次覺得下一個就會叫到我,但又一次次失望。
就在這盼望與失望之間,老師終于叫到我了,我興奮地站起來。開始背誦起來。剛開始的時候不知怎的,原來的期盼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緊張。它勢力宏大,把興奮和期盼一并趕出了我的地盤。
背誦我自然是通過了,但后半節(jié)課耳邊卻一直響著心臟跳動的聲音,這種緊張的情緒環(huán)繞著我,很久都無法消散。
下課后,王老師讓沒被下來的每人抄三遍,我很慶幸自己背了,又覺得這是努力的回報。初次嘗到了做事不拖沓甜頭,下次肯定我還會繼續(xù)努力的!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3
三令五申
春秋時侯,有一位著名軍事家名叫孫武,他攜帶自己寫的“孫子兵法”去見吳王闔(hé)閭(lǘ)。吳王看過之后說:“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過了,是不是拿我的軍隊試試?”孫武說可以。吳王再問:“用婦女來試驗可以嗎?”孫武說也可以。于是吳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宮中美女,請孫武訓練。
孫武將她們分為兩隊,用吳王寵愛的兩個宮姬為隊長,并叫她們每個人都拿著長戟(jǐ)。隊伍站好后,孫武命搬出鐵鉞(yuè)(古時殺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們申誡。說完便擊鼓發(fā)出向右轉(zhuǎn)的號令。怎知眾女兵不單沒有依令行動,反而哈哈大笑。
孫武見狀,又將剛才一番話詳盡地再向她們解釋一次,再而擊鼓發(fā)出向左轉(zhuǎn)的號令,眾女兵仍然只是大笑。孫武便說:“解釋不明,交代不清,是將官的過錯。既然交代清楚而不聽令,就是隊長和士兵的'過錯了!闭f完命左右隨從把兩個隊長推出斬首。吳王見孫武要斬他的愛姬,急忙派人向?qū)O武講情,可是孫武說:“我既受命為將軍,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將兩女隊長斬了,再命兩位排頭的為隊長。自此以后,眾女兵無論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復雜的動作都認真操練,再不敢兒戲了。
“三令五申”,即反復多次向人告誡的意思。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4
古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曾經(jīng)就是一個不屑掃一屋卻想掃天下的主兒,父母從小就跟我說,你只要把學習學好就行,其他的不用你管,從小到大干的家務活并不多,后來大學畢業(yè),踏上社會因不會干活吃盡了苦頭。
學習了傳統(tǒng)文化后,才明白干活習勞的重要性,才猛然回頭,原來灑掃應對進退這些看起來很小的事,真的很重要。來明珠國學上師資班是我人生的一個重大轉(zhuǎn)折點,讓我感受最深的倒不是學了多少知識,長了多少本事,而是學會了干活。干活,干活,會干才能活。在學校我經(jīng)歷了人生太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包****,第一次種土豆,第一次刷馬桶,第一次洗碗,第一次種樹等等。習勞才知感恩,感到父母養(yǎng)育自己這三十多年真的很不容易,真要好好孝順父母。
在擔任小學生活老師近三年的過程中,我看到很多在家不會干活的孩子,在學校班主任、生活老師的幫助下,一個個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由一個個小****、小公主變成主動做家務的行家能手,內(nèi)心感到生活習勞教育的.可貴和必要!當一個人地都不會掃,桌子都不會擦,水也不會倒,飯也不會做,被子也不會疊,他的生活會幸福嗎?經(jīng)常看到這樣的報道,家長只重視孩子學習成績,平時不讓孩子干任何家務,結(jié)果培養(yǎng)出一個高分低能的孩子,獨自在外上學根本沒法適應學校的環(huán)境,沒辦法繼續(xù)學習只能退學。
宋朝理學家朱熹在他所寫的《大學章句序》中寫道:“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jié),禮樂射御書數(shù)之文!蔽覀兠髦閲鴮W學校董事長張媽媽和侯校長對培養(yǎng)孩子灑掃、應對、進退這些能力非常重視,并常抓不懈,能來這里學習的孩子真有福氣。
蔡禮旭老師曾講過,曾國藩先生很有治家的智慧,他雖然權(quán)位已經(jīng)到達四個省的總督,在清朝幾百年的歷史中,從來沒有一個漢人擁有這么大的權(quán)位,但是曾國藩先生要求他所有的子孫,基本的生活,衣服也好,一些家務活也好,都不能給底下的人干,都要親自做,這樣他的子孫才不會好逸惡勞,真乃深謀遠慮。
一二年級內(nèi)務
曾國藩先生說看這個家族會興還是會敗,看三個地方。第一個,子孫睡到幾點,假如他都睡到太陽都已經(jīng)不知道照得多亮的時候他才起來,那代表這個家族會慢慢懈怠下來,所以第一個看他睡到幾點;第二個,看子孫有沒有干家活,勤勞、勞動的習慣影響一輩子;第三個,看后代子孫有沒有在讀圣賢的經(jīng)典,“人不學,不知義,不知道”。
三四年級內(nèi)務
干活,干活,活里藏著寶。從明珠學會了習勞,又在學校做了近三年孩子們的生活老師,我真的很感謝明珠園教我會干活了。自己也看到不少像我一樣不會干活的孩子,但幸運的是,他們來明珠了,學校為孩子安排了專門的生活老師和班主任們一起都在提醒、幫助、引導孩子們整理內(nèi)務、習勞。再加上家長們積極的配合,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孩子一定會學會受益終身的生存能力。我來明珠園學習時,都三十歲了,都有非常大的改變和提升,相信孩子們在這么好的環(huán)境里,從小學做起,前途未來不可限量。
五六年級內(nèi)務
孩子們的內(nèi)務整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比起我小的時候,孩子們做得真是太好了。父母的觀念是孩子的起跑線,多希望我小的時候能多接觸這方面的教育啊,不過現(xiàn)在明白也不晚。我們生活老師和孩子們在一起成長!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們教會了我很多,真心感謝這些純真可愛的孩子們!愿你們健康成長,成為父母的好孩子社會的好公民!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5
我出生在邊疆雪城,從兒時到高中畢業(yè),沒出過遠門,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子,我很好奇。高中畢業(yè)那年?我以略高本科錄取線的分數(shù),考上了省城的一所高校,正當因為要出去讀大學而興奮的時候,爸爸卻突然宣布兒子,我希望你能去嘗試留學生活。去哪兒?俄羅斯。
就這么簡單,從沒有離開過家門的我,一下子就跨出了國門,走到那么遠的俄羅斯去。
因為我沒有一點語言基礎(chǔ),所以,我先要進行預科學習。我永遠記得預科開學第一天的情況。我們的語言老師是個很慈祥的俄羅斯人。她首先要求我們每個人起了一個俄國名字,我決定自己的名字叫伊萬。學俄語可真是我這一生經(jīng)歷過的最艱苦的階段。剛開始,真是什么都聽不懂,但是我們的俄語老師,每天非常耐心、細致地一一教授我們班的每個人,而她用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課堂上與我們每個人進行對話練習。她是莫斯科大學俄語系的高才生,有很好的英語基礎(chǔ)。但是,不到萬不得已,她與我們從來不用英語交流,她說,這樣做才能迫使我們盡快學會俄語。
我們俄語老師起初制定的學習計劃,讓我們聽起來好像近于天方夜譚。她不斷地在我們耳邊重復:我希望你們3個月后就能聽懂俄語,并且可以進行簡單的交流;6個月后,我希望你們就能用俄語自如地打電話。我們當時總是覺得她的計劃是沒有任何根據(jù)的,而且我們這些沒有任何俄語基礎(chǔ)的孩子們可能會讓她失望?墒,我們誰也不愿意讓老師的愿望破滅。
大家開始拼命地學習,好像要和時間進行一場決賽。在那3個月的語言學習期間,我們每個人幾乎每天晚上都認真學習語言到凌晨1時。在時間的推移下,我們也明顯體會到自己俄語水平長進的事實,我們語言老師的臉上幾乎每天都洋溢著美麗的笑。經(jīng)過一年的艱苦的俄語預科學習后,我們?nèi)喽家匀珒?yōu)的成績順利通過了預科考試,語言成績合格了,所以我們理所當然地正式進入了大學,開始攻讀自己選擇好的專業(yè)。
其實,后來我總是想自己的俄語水平為什么能進步那么快呢?我想能使我順利通過語言關(guān),除了語言老師的督促與授課方式好外,周圍環(huán)境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那時,住在我隔壁的是一對夫妻和一個寶寶喀秋莎。這對夫妻都是大學五年級的學生。在俄羅斯,大學學生是可以結(jié)婚的,并且學校也會提供給大學生夫妻單獨的房間。
因為住得近,我和他們一家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平日里,我喜歡到他們那里聊天,節(jié)假日他們經(jīng)常邀請我到他們家里共度晚餐,他們總是鼓勵我慢慢用俄語和他們交流,就這樣,我的俄語越講越流利。
留學經(jīng)驗?沒有語言基礎(chǔ)就得上一年預科。
想到俄羅斯讀本科的人,如果你有俄語基礎(chǔ)的話,可以到俄羅斯參加一種俄語一級水平測試考試,這個考試的作用就相當于去英國、澳大利亞讀書要考雅思,去美國考托福一樣。如果通過了語言水平考試,你就可以順利進入俄羅斯的大學學習。如果你沒有俄語基礎(chǔ),錄取你的大學一般都會安排學一年的預科,通常,大學的預科班為保證語言學習的效率,都安排5到8個人一起上課。如果到俄羅斯是讀碩士學位,有些課程用英語授課,沒有俄語語言基礎(chǔ),你也是照樣可以申請的.。
俄羅斯風味早餐:羊膻味撲鼻而來。
那是一個秋天的日子,我告別了家人,開始踏上了自己的留學征程,去到一個我完全陌生的國度,開始了我新的學生生活,與我同行的一共37名中國學生。
那天,我們先是乘坐火車,從中國境內(nèi)的綏芬河一直坐到了一個叫格城的小鎮(zhèn),據(jù)說這里是前蘇聯(lián)和中國的交界。也許是學校代表事先已經(jīng)通知邊防局的緣故,我們37人都非常順利地通過了海關(guān)。
為了留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海外的留學生活,輕松的學習該國的語言,希望以上的介紹對留學生有所幫助。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6
【張閏無私,八世同居。共織互乳,縉紳不如!
原文
元,張閏,八世不異爨。家人百余口,無間言。每日使諸婦女聚在一室為女工,工畢,斂貯一庫,室無私藏。幼稚啼泣,諸母見即抱哺,不問孰為己兒,兒亦不知孰為己母?N紳之家,自謂不如。至元中,旌表其門。
唐有張公藝九世同居,宋有陳凳三世同居,共織一室,不為私蓄,互乳其子,令人欽佩無已。
翻譯
元朝時候,有個叫張閏的人,他家已經(jīng)八代同居而沒有分家了。所以家里人口一百多,但從不見有不和睦不友愛的。每日,只見他家的所有婦女都會齊聚一室,大家有說有笑,愉快地一齊做著女紅,做完活后,大家又把東西齊齊放在另一倉庫,從不見有人私自拿了東西藏在自家的。而家里的嬰幼兒,一旦有啼哭的,則每位哺乳期的婦女,都會抱起哭著的孩子給他喂奶,從不會先仔細辨認是不是自己的親生孩子,所以,這些母親們,誰也不會計較哪個才是自己的親生孩子。而孩子們,也不知哪個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了。那個地方的縉紳之家、世襲之家,人人都自嘆不如,認為自家遠遠不如張閏家,對張閏家十分敬重。所以到至元年間,皇上下令一定要好好旌表他家。
唐時有張公藝九世同居,宋時有陳昉十三代同居,都是共處一室,不為私蓄,共乳其子,令人欽佩無已!
“百善孝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又是和諧文化,中國特色文化。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理應承繼這份道德遺產(chǎn),發(fā)展這份優(yōu)良傳統(tǒng),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倫理精神與道德規(guī)范。
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國人品德形成的基礎(chǔ)。我國孝道文化包括敬養(yǎng)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兩全、緬懷先祖等,是一個由個體到整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體系。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7
從入學開始,我就接觸國學,從通俗易懂的《三字經(jīng)》,到朗朗上口的古詩,再到稍難一些的文言文,都是一個有趣的過程,里面有很多故事。
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教我《三字經(jīng)》,一小句只有三個字,我讀起來可容易了,讀熟了也會背了。每三個字的意思也是很明確,通俗易懂。上學后,我們開始學習古詩,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表達詩人們不同的感情,反應古代人們不同背景下的日常生活,詩人們的愛國情懷等,真是千姿百態(tài)。再大一些,就有專門的國學課了,來學習一些經(jīng)典。它們蘊藏著哲理,告訴我們做人基本的原則和禮儀。
到了三、四年級,我們有了以國學為主題的活動,我們班又以《明日歌》為主題來表演。班主任為我們煞費苦心排練,還準備了道具、服裝等。我們女生穿裙子,男生穿短袖、短褲,統(tǒng)一顏色是白色,還戴白手套。我們充分利用休息、音樂課、午休時間認真地排練。終于在表演那天發(fā)揮的非常出色,那整齊的著裝、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的手勢,讓人耳目一新,至今還歷歷在目。我們表演《明日歌》是為了告訴大家:要珍惜時間,把握今天,今天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做,這樣拖下去,既不能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又將錯過許多好時機。
每一次的國學課,國學老師都讓我們背一些結(jié)合實際、蘊含哲理、通俗易懂的句子,并摘抄下來。這樣,在每天的午間和放學隊時,我們就可以背誦了,用來加強記憶,從而明白其中的道理,因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的意思并不是一定要讀一百遍,而是讀熟并理解它的真正內(nèi)涵。
再大一點,我們就開始學習并背誦文言文。文言文也就是用一個故事來突出一個道理,語言也十分精練,不容易明白。有時它的每一個字,都有每個的意思,不是指讀一讀就能明白的,要在老師指導下細讀,認真理解,才能讀懂這個故事,明白它的意思。這些故事往往反映某個人或某事物的性質(zhì),它所蘊含的`道理也非常深刻,它們會告訴你以后要怎樣做。比如《守株待兔》中的耕田者,只想得到,卻不付出,最后什么也沒有收獲。他因偶然而得到一只兔子,卻以為還會再有兔子撞到樹樁上,而不耕田,不種地,只等著食物自己送上門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我們應該用雙手去努力,自己創(chuàng)造生活來源,因為只有付出,才有可能得到;如果不付出,就一定不可能有收獲。這就是這個故事給我的啟迪。國學中的故事、文言文、句子都給了我許多啟發(fā),使我明白很多人生的道理,少走彎路。
國學是我們一生都應該學習的經(jīng)典,它的人生哲理使我們更懂得禮儀,而且告訴我們?nèi)绾巫鋈、做事,國學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啊!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8
每每翻開我那飽經(jīng)風霜的《國學經(jīng)典誦讀》,總能讓我從中領(lǐng)悟出不同的人生哲理。它就像一個無聲的導師,為我開辟一條條人生道路。
在我讀《國學經(jīng)典誦讀》的時候,有許多詩句和論語深深的刻印在我的腦海中。正是因為這些詩句和論語,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記得在四年級的時候,我和楊越超是同桌。一開始我們相處得挺好的,但有一天上早自習,我跟楊越超開了一個小玩笑,沒想到他當真了,他板著臉。我連忙解釋道:“ 你別當真了,我說得只是個玩笑!彼孟癫]有聽我解釋,便氣沖沖地跑出了教室。
過了一會兒,他回來了,身邊圍著幾個男生。他來到我桌子前踢了我的桌子,并說道:“ 叫你開玩笑!碑敃r是我很生氣,也想跟他痛快地吵一架,但我沒有,因為我想到了《國學經(jīng)典誦讀》中的“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教室里的人都圍了過來,我隱約聽到有人小聲地嘀咕著:“ 你看洪燭平,竟然還在忍,真是膽小!”頓時我變得熱血沸騰,攥緊了拳頭,并時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忍住。
“丁零零,丁零零”就在這時上課了,我心想:“ 謝天謝地,在這關(guān)鍵時刻老天爺還是選擇幫助我!”這節(jié)課是數(shù)學課,楊越超忘記帶了尺子,到處借也沒借到,只好向我借,他拍了我一下,說:“ 對不起啊!蔽疫呅χf邊把尺子遞給他:“ 沒事,我們是朋友嘛!
還有一次,我們家大掃除,媽媽負責家具清潔,我負責掃地和拖地,爸爸負責擦窗戶。過了一會兒,爸爸和媽媽做好了,只有我自己還在慢吞吞地掃地。我瞧見爸爸媽媽早做完了,就剩我一個人了,我頓時氣泄了一半兒,我坐在沙發(fā)上休息時,我想到:“ 要不,我不掃了,一會兒爸爸媽媽會掃的!笨墒俏矣窒氲搅艘痪湓挕板浂簧,金石可鏤”這是我在《國學經(jīng)典誦讀》里學到的。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我還是覺得只有堅持不懈,才會有收獲。于是,我把地掃完了,并且地板上干干凈凈,連一點灰塵也沒有。我果然得到了爸爸媽媽的.表揚,我的心里喜滋滋的。
書是我們的知心朋友,它可以引導我們奮力前進,更進一步。多讀好書,會使我們脫離庸俗,脫離無知,走到哪里仿佛都有一種屬于書的清香伴隨著我們。所以,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9
孺(rú)子可教
據(jù)傳說,有一天,張良在橋上漫步,適遇一年邁老人。只見老人故意把鞋扔下橋底,慢慢地對張良說:“小伙子,下去給我拾鞋!”張良感到太突然,想上前教訓老人,但礙于老人的年紀,不忍下手,只好下橋取鞋。取鞋后,老人又令張良給他穿上,張良膝跪于前,小心幫老人穿鞋。事畢,老人非但不謝,反而大笑而去。片刻老人又返回,對張良說:“孺子可教也,五日后的黎明,與我會此!倍螘,皆因張良遲到而散,第三次張良夜半赴約,先老人一步,老人才授給張良一本書,對他說:“讀此書則為王者師。后十年天下會大亂。十三年后你會見我于濟北谷城(今山東平陰西南),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說完就很快走了。張良很奇怪,次日天明一看書,方知書名為《太公兵法》(太公,即姜太公,周武王的軍師)。張良就日夜誦讀此書,終于成為一個深明韜(tāo)略、足智多謀、文武兼?zhèn)涞?“智囊”。十年后果然陳勝起義爆發(fā),十三年后張良去谷城,山下確有黃石一尊,老人的預言神奇般地得到應驗。這個故事雖屬后人虛構(gòu),但他贊揚了張良的聰慧過人。
成語“孺子可教”,后來常指年輕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傳授給他。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10
明鏡高懸
傳說,劉邦攻入秦都咸陽,進入咸陽宮,巡視秦王室存放珍寶的倉庫,只見其中金銀珠寶,不可勝數(shù)。但是其中最令劉邦驚異的,卻是一面長方形的鏡子。它寬四尺,長五尺九寸,反正兩面都能照人。如果用平常姿式走近它,能照出人的倒影。如果用手捂著心口走近它,就能照出人的五臟六腑(fǔ)。如果有病的`人捂著心口去照它,就會從中看到自身疾病所在的部位。如果女子的心術(shù)不正,被它一照,就會發(fā)現(xiàn)她的膽特別大,心臟跳動也異于常人。據(jù)說秦始皇怕人懷有異心不忠于他,所以經(jīng)常讓宮女們照這面鏡子,發(fā)現(xiàn)誰的膽特別大,誰的心臟跳得特別,就殺掉誰。
后來,就用“明鏡高懸”比喻官吏能明察秋毫,光明正大,執(zhí)法嚴明,判案公正。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11
周朝的魯國,有個姓閔名損,字子騫的人。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就不幸過世了。父親娶了后妻,后妻又連續(xù)生了兩個弟弟。人都有私心,因為不是自己親生的,所以后母對待孩子就有很大的差別。后母平時對子騫很不好。嚴冬,后母給自己親生的兩個孩子穿著保暖的棉花做的棉衣,兩個小孩子就算是在戶外玩耍小臉也是紅撲撲的。可憐的子騫卻裹在一件單薄的蘆花做成的衣服里。數(shù)九寒天,寒風刺骨,子騫經(jīng)常被凍得四肢僵硬、臉色發(fā)紫。
在一個嚴寒的冬天,子騫的父親外出辦事,要子騫駕車。冰天雪地,子騫身上蘆葦做的衣服哪里能抵擋住冬天的嚴寒!雙手被凍僵了,嘴唇凍紫了。一陣寒風吹過,子騫劇烈抖動的.身體實在沒法抓緊韁繩,一失手,駕車的鞍轡就掉了,這引起了馬車很大的震動。
坐在后面的父親身體猛晃,很是生氣,心想:這么大了連馬車都駕不好!便要下車呵斥。正要斥罵時,突然發(fā)現(xiàn)子騫臉色發(fā)紫,渾身顫抖。很是奇怪,便上前拉開子騫的衣襟,頓時臉色大變,眼睛濕潤:原來,子騫的“棉衣”里全都是一絲絲的蘆葦絮,沒有一片棉花的影子!父親火冒三丈,沒想到同床共枕的妻子竟然這樣狠毒,當即決定把妻子趕出門去。子騫聽后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含淚抱著父親說:“母親在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寒冷。可是,如果母親不在的時候,家里的三個孩子就都要受涼挨餓了!
父親非常感動,不再趕妻子了。看到閔子騫一點都不懷恨于心,后母感到后悔,后來也把子騫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12
1、孔子學琴
從前,孔子跟從師襄子學琴。師襄子教了一首曲子后,孔子每日彈奏,絲毫沒有厭倦。過了十天,師襄子說:“這首曲子你彈得很不錯,可以學新曲子了。”孔子說:“我雖學會了曲譜,可還沒有掌握一些高難度的技巧。”
又過了許多天,師襄子說:“你已掌握了彈奏技巧,可以學新曲子了。”孔子說:“我還沒有品味出這首曲子的神韻!
又過了許多天,師襄子說:“你已領(lǐng)會了這首曲子的神韻,可以學新曲子了!笨鬃诱f:“我還沒體會出作曲者是怎樣一個人,尚未深入他的內(nèi)心世界!
又過了很多天,孔子莊重地向遠處眺望,說:“我現(xiàn)在知道作曲者是什么人了。這人長得黑,身材魁梧,胸懷大志,要統(tǒng)一四方,一定是周文王!睅熛遄勇牶,立即離席行禮,說:“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
2、書讀百遍,其義自見(xiàn)
三國時期,魏國有一個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貧苦,整天為了生活而奔波。
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閑時間,就坐下來讀書學習,所以知識很淵博。他的哥哥譏笑他,他卻不在乎。
天長地久,他寫出了兩本書,引起了轟動,別人問他讀書有什么竅門。
他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xiàn)!
人們很佩服他,他的名聲也越來越大。
附近的人紛紛前來求教,并問他是如何學習的。
董遇告訴他們說: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學習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種的空余時間: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
人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就是要通過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讀書學習,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3、三人行必有我?guī)?/strong>
大教育家孔子是個善于學習的人,他勤思好學,不恥下問。
有一次,孔子和學生們正在趕路,忽然一個小孩子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原來,這個小孩子正在路上用磚瓦石塊壘一座“城池”呢。
孔子叫那個小孩讓路,而小孩卻說:“這世上只有車繞城而過的,還沒有把城池拆了給車讓路的!
孔子想:確實不能把這孩子擺的城池當成玩具。我這樣想,可孩子不這樣想啊。我倡導禮儀,沒想到讓孩子給問住了。
孔子十分感慨地對他的學生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孩子雖小,卻懂禮儀,可以做我的老師了!
4、管寧割席
《世說新語》中有這么一則故事:管寧和華歆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同桌吃飯、同榻讀書、同床睡覺,成天形影不離。
有一次,他們在田里鋤草。管寧挖到了一錠金子,但他對此沒有理會,繼續(xù)鋤他的草。華歆得知后,丟下鋤頭奔了過來,拾起金子摸來摸去,愛不釋手。管寧見狀,一邊干活,一邊責備他:“錢財應該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一個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貪圖不勞而獲的財物。”華歆聽了,不情愿地丟下金子回去干活,但不住地唉聲嘆氣。管寧見他這個樣子,不再說什么,只是暗暗地搖頭。
又一次,他們兩人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這時一個大官在窗外經(jīng)過,敲鑼打鼓,前呼后擁,威風凜凜。管寧對外面的喧鬧充耳不聞,好像什么都沒發(fā)生一樣。華歆卻被這種排場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連書也不讀了,急急忙忙跑到街上去看熱鬧。
管寧目睹了華歆的.所作所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等到華歆回來后,就當著他的面,把席子割成兩半,痛心地宣布:“我們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樣了。從今以后,我們就像這割開的草席一樣,再也不是朋友!”這即是歷的“管寧割席”。
5、周處除三害
三國時有個人叫周處,他在義興非常出名。當然他出的不是美名,而是惡名。因為他個子比較高,從小就死了父親,沒有讀書的機會,人很野蠻,動輒就用拳頭打人,老百姓都害怕他。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只白額虎,再加上周處,這三者一起危害百姓,當?shù)胤Q之為“三大禍害”。
后來有人想了個辦法,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希望三個禍害通過內(nèi)戰(zhàn)互相殘殺。于是周處立即殺了猛虎,又下河去斬蛟龍。周處同蛟龍一起搏斗,三天三夜都沒有出來,當?shù)匕傩斩颊J為他死了,高興地對此表示慶賀。結(jié)果周處殺死蛟龍后,從水中出來了,聽說鄉(xiāng)人為自己已死而慶賀,方知大家把他當作禍害,因此有了悔改之意。后來他尋訪有修養(yǎng)的名人陸云,聽從他的教導,洗心革面、改過自新,最終成了非常了不起的忠臣,為老百姓做了很多有利的事情。
6、三人成虎
魏國大夫龐恭,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zhì),臨行前對魏王說:“假如一個人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不相信!
龐恭說:“如果兩個人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將信將疑!
龐恭又說:“倘若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相信了。”
龐恭就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可經(jīng)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老虎了。現(xiàn)在趙國離魏國比這里的街市遠多了,議論我的又不止三個人,如果我走后有人說我壞話,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有分寸!
后來太子結(jié)束了人質(zhì)的生活,但魏王果真聽信了小人讒言,沒有再召見龐恭。
7、王獻之學書
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為了繼承家學,向父親王羲之學習書法。學了一段時間后,他覺得差不多了,就寫了一篇字,拿去給父親看。
王羲之看后,什么話也沒說,在他所寫字中的一個“大”字下面點了一個點。王獻之看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就拿去讓自己的母親看。王獻之的母親也是書法家,看了王獻之所寫的字后,指著王羲之在上面的那一點,對他說:“這一點寫得不錯。”王獻之聽了,才知道自己和父親的書法還相差很遠,從此一心練字,后來也成了書法名家。
8、孟母擇鄰
孟子,名軻,是戰(zhàn)國時期知名的思想家,相傳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承擔了教育孟軻的職責。孟母為了教育他,曾經(jīng)三次搬家。
起先,他家住在一座山下,山上有很多墳墓,他便經(jīng)常學著上墳人的樣子,又燒紙又跪拜。孟母怕兒子誤入歧途,就把家搬到人多的集市上,可是他家的鄰居是個屠戶,孟軻又學著吆喝賣肉。孟母十分擔心,又把家搬到一個靠近學堂的地方,他每天聽到的是讀書聲和先生的教導,學堂里瑯瑯的書聲吸引了孟軻,他漸漸地學著念起書來。孟母終于滿意了。
在孟母的努力下,孟軻終于找到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后來,他拜孔子的孫子子思為師,最后成為偉大的思想家,被人們譽為“亞圣”。
9、學無止境
蘇東坡從小就喜歡讀書,他天資聰明、過目不忘,每看完一篇文章,便能一字不漏地背出來。經(jīng)過幾年苦讀,他已是飽學之士。一天,他乘著酒興,揮筆寫了一副對聯(lián),命家人貼在大門口。上面寫到:“讀遍天下書,識盡人間字!
過了幾天,蘇東坡正在家看書,忽聽仆人通報門外有人求見。他出來一看,是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太太。老太太指著門上的對聯(lián),問他:“你真已讀遍天下書,識盡人間字了嗎?”
蘇東坡一聽,心里很不高興,傲慢地說:“難道我能騙人嗎?”
老太太從口袋里摸出一本書,遞上前說:“我這里有本書,請幫我看看,上面寫的是什么?”
蘇東坡接過書,從頭翻到尾,又從尾翻到頭,書上的字竟一個也不認得。他不禁羞愧萬分,覺得自己說的大話太丟臉,伸手想把門上的對聯(lián)撕掉。
老太太忙上前阻止:“慢!我可以把這副對聯(lián)改一下。”于是在每句前面各添兩個字,改成:“發(fā)憤讀遍天下書,立志識盡人間字,”并諄諄告誡:“年輕人,學無止境啊!”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13
一鳴驚人
戰(zhàn)國時期,齊威王繼承王位已有三年了,可是他整天飲酒作樂,不理朝政。
大臣淳(chún)于髡想了個激勵齊威王的辦法。他說:“大王,臣聽說齊國有一只大鳥,三年來不飛也不叫……”他故意停頓一下,試探地問:“大王知道這是一只什么鳥?”齊威王知道淳于髡在暗喻自己,不由得大笑起來。笑過一陣后,他才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從那以后,齊威王就到各地去視察?吹椒Q職的`大夫,就給予獎勵;發(fā)現(xiàn)一個破壞生產(chǎn)的大夫,就扔進油鍋處死。接著,他又嚴格整頓軍隊,打敗了入侵的魏國軍隊。齊威王“一鳴驚人”,使各國君主都感到震驚。
成語“一鳴驚人”比喻平時默默無聞,突然干出一番驚人的事業(yè)來。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14
曹沖稱象
曹沖:字倉舒,謚號鄧哀王,東漢末年沛(pèi)國譙(qiáo)人。是曹操的三兒子,曹沖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沖病重不治而去世,年僅十三歲。
【漢字】曹沖稱象
【拼音】cáo chōng chēng xiàng
【釋義】“曹沖稱象”在中國幾乎是婦孺皆知的故事。年僅六歲的曹沖,利用浮力的物理原理,解決了一個連許多有學問的`成年人都一籌莫展的大難題。也告訴我們,年齡不在大小,關(guān)鍵是遇事要善于觀察,開動腦筋想辦法,小孩也能辦大事。褒義
【出處】取自《三國志》
成語背景
曹沖五六歲時,知識和判斷能力意識所達到的程度,就可以比得上成人了。孫權(quán)曾經(jīng)送來一頭巨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這頭象的重量,向他的下屬詢問這件事,可眾大臣都不能想出稱象的辦法。
曹沖說:“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沒過船痕跡的地方刻上記號,稱實物裝上船,那么比較之下就能知道結(jié)果了!辈懿俾犃撕芨吲d,立刻按照這個辦法實施行動。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15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16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崩掀牌盘痤^,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xù)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么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么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故事點評:一個人無論做任何的事情,都要花費一番心血。只有經(jīng)過無數(shù)血汗、苦淚和功夫磨礪后,你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物。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17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聰明的小孩,名叫曹沖,曹沖的爸爸是個大官。
有一天,外國人送給他一只大象,他很想知道這只大象有多重,于是就對手下的官員說:”你們想辦法把大象稱一稱,我想知道它有多重!
這可是一件難事,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怎么稱它?手下的官員開始使勁想,沒有那么大的秤,人也沒有那么大的力氣把大象抬起來,這可怎么辦啊!大家都圍著大象發(fā)愁,誰也想不出稱象的辦法。
這個時候,跑出來一個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說:“我有辦法,我有辦法!”
官員們一看,原來是曹沖,大家心里在想:哼!大人都想不出辦法來,一個五歲的小孩子,會有什么辦法!而且大象這么重,他怎么可能想到辦法稱它呢!
可是千萬別瞧不起小孩子,這小小的曹沖就是有辦法。他想的辦法,就連大人也想不出來。
他爸爸就說:“你有辦法快說出來讓大家聽聽。”
曹沖說:“我稱給你們看,你們就明白了!
他叫人把大象牽了過來,跟著他到河邊去。他的爸爸,還有那些官員們都很奇怪,曹沖去河邊干什么呢?大家都想看看他到怎么稱大象,就一起跟著來到河邊。
河邊正好有只空著的大船,曹沖說:“把大象牽到船上去。”
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很多。曹沖說:“在船挨著水的地方畫一條線做記號!庇浱杽澓昧艘院,曹沖又叫人把大象牽上岸來。這時候大船空著,就往上浮起來很多。
大家看著,一會兒把大象牽上船,一會兒又把大象牽下船,心里想:“這孩子在玩什么把戲呀,他這樣怎么能稱出大象有多重呢?”
接下來曹沖叫人搬了很多石塊過來,裝到大船上去,搬了很多很多,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
曹沖看見船上的記號到了水面,就大喊:“行了行了!不要再搬啦!”就叫人把石塊一塊塊搬下船來。
這時候,大家明白了:石頭裝上船和大象裝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個記號的'地方,這時候,石頭和大象是一樣重的;再把這些石塊稱一稱,把所有石塊的重量加起來,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大家都說,這辦法看起來簡單,可是要不是曹沖做給大家看,大人還真想不出來呢。
所有的官員還有曹沖的爸爸都豎起大拇指說:“曹沖真聰明!”
故事點評:曹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小孩,曹沖利用大石頭成功稱出了大象的重量,至此曹沖稱象的故事就廣為流傳了,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讓我們的思維受限制,要多角度思考,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18
戰(zhàn)國時期,趙國得到了一塊楚國丟失的寶玉——和氏璧。
秦王聽說了這件事,也非常想得到和氏璧,便派人給趙王送了一封信,說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趙王想:如果我不答應秦王,他肯定會興兵來進攻;如果我答應他,有可能既丟了寶玉還得不到城池。我到底該怎么辦呢?
正當趙王拿不定主意的時候,藺相如對趙王說:“大王,請您讓我?guī)е褪翔等ヒ娗赝醢伞>退闱赝醪豢嫌檬遄浅貋斫粨Q,我也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帶回來!壁w王知道藺相如是個既機智又勇敢的.人,就同意了。
藺相如到秦國后,秦王在王宮里接見了他,秦王說:“天下人都說這和氏璧是世間難得的寶玉,我倒想見識見識!碧A相如用雙手把“和氏璧”遞給秦王,秦王接過來看了又看,贊嘆道:“果然是塊寶玉。”說完,他又把和氏璧傳給大臣們看。
可是,過了很久,秦王始終不提割讓十五座城池的事情,這時,藺相如終于明白了,其實秦王根本不想用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墒牵褪翔狄呀(jīng)到了秦王手里,怎樣才能拿回來呢?藺相如突然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計策。
藺相如走到秦王跟前,說:“大王,這塊和氏璧雖然看著挺好,可是有一點小瑕疵,讓我指給您看!
“在哪?”秦王趕緊把和氏璧交給了藺相如。
藺相如一拿到和氏璧,便迅速后退幾步,怒氣沖沖地對秦王說:“我認為您并沒有用城池換和氏璧的誠心,現(xiàn)在,和氏璧在我的手里,如果您搶,我就把自己的腦袋和這塊寶玉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說完,藺相如舉起和氏璧,就要撞向柱子。
秦王大驚,連忙擺手說:“大夫不要著急,我說過的話怎么會不算數(shù)呢?”說完,便叫人拿來地圖,假惺惺地指著地圖說:“從這兒到那兒,一共十五座城池,都劃給趙國!
藺相如可沒那么容易相信秦王,他想了想,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聞名的寶貝,如果您要接受這塊寶玉,必須先齋戒五天,然后在朝廷上舉行盛大的接受儀式,到那時,我一定將寶玉奉上!鼻赝跻娝麘B(tài)度如此堅決,只好答應了。
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回到旅店后,馬上讓侍從打扮成買賣人的模樣,并吩咐他把和氏璧藏在身上。隨后,侍從偷偷地走小道,連夜跑回了趙國。
幾天后,當秦王發(fā)現(xiàn)這件事時,和氏璧早已回到了趙王的手里。秦王十分惱怒,可又覺得藺相如機智勇敢,是位難得的人才,便沒有扣押他,讓他回了趙國。
故事點評:我們做事情既要有勇氣也要有智慧,面對強勢,要有勇氣與之抗衡,同時做事情應當靈活,隨機應變,用機智與強勢力抗衡。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19
商朝的末代君主紂王,暴虐無道,荒淫無度,驕奢淫逸,爛殺百姓。紂王手下有個叫姜尚,又名姜子牙的大臣,他見紂王如此胡作非為,便棄官而走,隱居在渭水之濱。
渭河一帶是諸候姬昌的管轄范圍。姬昌就是后來的周文王。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懷大志,求賢如渴,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渭水邊“釣魚”。
一般人用彎鉤釣魚,彎鉤上掛著魚餌,然后把魚鉤放入水中,誘騙魚兒上鉤?墒墙友烙玫聂~鉤是直的,上面不放魚餌,而且離開水面足有三尺高。他一邊高舉釣竿,他一邊釣一邊說:“魚兒呀,愿意的就上鉤吧!”
在水邊釣魚的姜子牙七十歲時,巧遇在渭水河邊出獵的姬昌。姬昌同他交談,談得非常投機,文王了解姜尚確有真才,便讓姜尚與他同車而歸。
姜子牙入朝后,被姬昌封為太公。姬昌曾問姜子牙:“怎么樣才能得到天下呢?”姜子牙說:“王者之國,使人民富裕;霸者之國,使士富裕;僅存之國,使大夫富裕;無道之國,國庫富裕。這叫做上溢而下漏。”
后來,姜子牙連續(xù)輔佐文王、武王,推翻了紂王的統(tǒng)治,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年代最長久的周朝。
“太公釣魚”比喻心甘情愿上圈套。
故事點評:運用逆向思維,有時會更有效地解決問題。比如,要達成某個目標,如果采取正常途徑,非常難;如果從目標到當前任務逆向來看,逐層分析,會很快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20
王守仁出生在一個封建貴族家庭。他父親官至兵部尚書,但是,王守仁似乎一點兒也沒有遺傳到父親的聰明。
他5歲還不能說話,當時大家都以為他是個啞巴,有的人還以為他根本就是一個白癡。但是他父親不這樣看,他覺得王守仁只是生病了,他四處尋訪名醫(yī),只要聽說哪里有名醫(yī),他就派人去請。到王守仁6歲的時候終于把病醫(yī)治好了。
王守仁病好之后,智力卻顯得一般。因為小時候不會說話,也沒有讀過書,因此,比起別的小孩子,他顯得更笨拙一些。有人風言風語:“他這么遲才開始學說話,當然笨啦!也別指望他以后會有大出息。”
小守仁本來就覺得自己比別人笨,現(xiàn)在又聽到別人這樣嘲笑自己,心理更加難受。他跑到父親懷里哭訴:“父親,別人都說我笨,我真的很笨嗎?”
父親聽了他的話說:“孩子,你不笨。為父一定好好教你,你會有出息的。不用在乎別人的.嘲笑,你自己發(fā)憤努力,爭口氣讓那些人瞧瞧,好嗎?”
有人父親的鼓勵,王守仁又有了信心。他始終記得父親曾經(jīng)給他講過的“笨鳥先飛”的故事,并時時提醒自己要努力學習。平時讀書,別人讀一遍,他就讀兩遍、三遍,甚十遍。他抓緊時間,把別人玩耍的時間都花在學習上了。白天他認真聽先生的課,放學后,趁著還沒有吃飯或者吃飯后的時間,他一個人跑進父親的書房,認真讀書,直到家人催促他吃飯、睡覺。年年如此,從不間斷。
父親見守仁如此爭氣,心里很是高興。他也耐心給小守仁輔導功課,有時還請一些大學者給他輔導。家里來了客人,談論天下大事的時候,也讓王守仁站在一邊,向別人學習。母親見了也非常欣慰,更加細心地照顧他。她不僅給他收拾出一間書房,還不許別人去打擾他讀書。
就這樣,在父母的鼓勵支持和他自己的努力下,王守仁的學習成績提高很快,先生的提問,他也回答得很有主見,最后竟成了先生的得意弟子。
就這樣,王守仁憑借笨鳥先飛、刻苦勤奮的精神,長大后,成了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
故事點評:其實,我們大家都是在同一個階梯上的,只是因為自己想不想學習,想不想努力的愿因,如果你稍稍落后于別人,你就要有一種上進的心態(tài),去付出更多,趕上大家的腳步。只要你能努力,笨鳥也能聰明,領(lǐng)先起飛,飛到那遙遠的屬于他的世界。
國學經(jīng)典故事 篇21
春秋時代,有一名琴藝十分高超的樂師,名為俞伯牙。伯牙有一位特別了解他的朋友,名叫鐘子期。
一天,伯牙彈琴給鐘子期聽。伯牙小時候曾拜名師學琴,琴藝原本就很棒,長大后,他開始自己作曲,琴藝又大大提升。凡是聽過他彈琴的人沒有一個不贊嘆不絕。但是很少有人能每次都準確地道出伯牙彈琴的心意,而唯獨鐘子期可以做到這點。
一日,俞伯牙坐在高山之上彈奏《高山流水》這首曲子時,心中想到了挺拔的高山,琴聲就像一座雄偉的山川豎立在聽者耳旁。路過的樵夫鐘子期駐足傾聽,陶醉在其中,聽后拍手贊嘆道:“彈得真是太好了,琴聲慷慨激昂,就好像巍峨挺拔的高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先生志在高山!辈佬闹邢氲搅魉,琴聲猶如一條翻滾著的江水流進了聽者的心中。鐘子期聽后高興地說道:“真是妙極了!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從我面前流過” 。俞伯牙萬分驚訝,于是與鐘子期成為知心好友。他們倆融融洽洽,從來沒有發(fā)生過沖突。連游人也贊嘆道:“鐘子期真是俞伯牙的'知音呀!”
可惜,這件事過去幾年后,鐘子期去世了,伯牙這世上唯一的知音去世了。伯牙泣不成聲,悲痛欲絕。
鐘子期死后,伯牙經(jīng)常自己一個人在屋中彈鐘子期生前最愛聽的《高山流水》。聽著自己彈的曲子,伯牙仿佛又聽到了子期一句句贊賞的話語。伯牙想:“子期死了,誰又能說出我的心意呢?那彈琴又有什么意思呀!”想完,他又愛惜地撫摸著琴,心里暗暗地說:“沒了知音,彈琴還有什么樂趣可求,子期已經(jīng)去世了,沒有人能像子期那樣了解我了,就讓我的靈性隨逝去的琴聲去陪我的知音吧!”說完咬咬牙,長嘆一聲,便把自己心愛的琴“啪”的一聲摔碎,決定終身再也不彈琴。
故事點評:高山流水是俞伯牙和鐘子期的知音故事,這則故事千百年來一起感動著人們,人們不是羨慕俞伯牙的高超的琴藝,而是羨慕他遇到了一個能聽懂他的琴聲的人——鐘子期。這就是后人也說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12
【國學故事】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國學故事06-14
經(jīng)典國學經(jīng)典故事11-29
國學經(jīng)典小故事12-11
國學經(jīng)典五則故事06-23
國學經(jīng)典故事06-22
國學經(jīng)典故事03-17
經(jīng)典國學故事簡短03-22
經(jīng)典國學故事15篇06-08
國學經(jīng)典故事(熱)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