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詩句屈原
《屈原塔》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出自唐朝詩人蘇軾的《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
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
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
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
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
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jié)。
賞析
和劉禹錫一樣,蘇軾也歷經(jīng)貶謫,在一肚子不合時宜的心境中度過人生的大半光陰。不過寫作此詩的嘉祐四年(1059),蘇軾還是意氣風發(fā)的青年才士,兩年前剛以21歲的年齡成為進士。本年冬蘇軾侍父入京,途經(jīng)忠州南賓縣(今四川豐都),看到這個與屈原毫無關系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驚異之余便寫下了上面這首五言古詩。詩分三段:前八句寫端午節(jié)投粽子、賽龍舟習俗與屈原的關系,次八句推測屈原塔的來歷,末八句贊美屈原不茍求富貴而追求理想的節(jié)操。
相比楚地民俗來,更觸動蘇軾的是屈原那深入人心的精神品格,因此他不是在紀實性的敘寫中展開作品,而是付之以精神史的追溯。投飯和競渡不是呈現(xiàn)為娛樂化的熱鬧的民俗場景,而是祭祀與追懷的真正儀式,伴有“悲”、“哽咽”、“哀叫”等強烈的情緒活動。作者一再用反襯的筆法來強化議論的力度,如屈原赴死之決絕與世人眷懷之不絕,如事之無憑與人情之殷切,富貴之短暫與聲名之無窮,世人之澌滅與屈原之不朽,最終以“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jié)”一聯(lián)貫之,屈原持志之高潔與自己的無限景仰之情,都不待言而自喻。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首詩就像是一個預言,宣示了作者未來的志節(jié)和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后來蘇軾畢生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和生活理想,身處逆境而不妥協(xié)茍合,同時保持樂觀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始終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附:
屈原的愛國詩句:
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離騷》)
2,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芷!(離騷)
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離騷)
4,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離騷)
5,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離騷)
6,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 (離騷)
7,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離騷)
8,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 (離騷)
9,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 (離騷)
10,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離騷)
11,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九歌)
12,沅有芷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
13,乘龍兮轔轔,高馳兮沖天。 (九歌)
14,青云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九歌)
15,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后來。 (九歌)
16,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九歌)
17,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九歌)
18,何靈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與吾心同! (九章·抽思)
19,心郁郁之憂思兮,獨永嘆乎增傷。 (九章·抽思)
20,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與列星。 (九章·抽思)
21,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 (九章·懷沙)
22,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九章·涉江)
23,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九章·涉江)
24,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 (九章·涉江)
25,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 (九章·涉江)
26,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漁父)
27,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滄狼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漁父)
28,薄暮雷電,歸何憂?(天問)
29,魂兮歸來! (招魂)
30,目極千里兮,傷心悲。 (招魂)
31,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卜居 )
32,陟陛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xiāng)。仆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離騷)
【端午節(jié)的詩句屈原】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詩句屈原07-01
端午節(jié)詩句屈原寫07-04
端午節(jié)紀念屈原的詩句04-03
關于端午節(jié)的詩句《屈原塔》07-02
端午節(jié),憶屈原,再讀屈原名句07-04
端午節(jié)懷念屈原06-28
屈原與端午節(jié)的關系07-03
屈原與端午節(jié)的故事06-29
端午節(jié)屈原的故事12-11
端午節(jié)屈原傳說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