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東北端午節(jié)習俗
1、掛紙葫蘆
每到端午節(jié),東北三省家家戶戶都要懸掛鮮艷多彩的紙葫蘆,祈求自己和家人在一年中健康、幸福、平安。為什么要在端午節(jié)時懸掛紙葫蘆呢?
據(jù)神話傳說,八仙之中的呂洞賓化作賣油郎到一山村中賣油,油價標明后任人根據(jù)所打油的多少而自付油款。于是有好多人都是油多取而錢則少付。有一少年也學著別人的樣子,也是多取了油而少付了錢。這位少年歸家后將大家買油及自身買油情況向母親如實介紹,母親對兒子進行了嚴肅批評,并責令兒子立即把多打的油退回,并前去對賣油郎賠禮。
呂洞賓深感其誠實,于是告訴這位少年,五月初一將有大禍降到人間,在門口掛一個葫蘆則可太平無事,躲過災難。這位心地善良的母親急忙把這一消息轉(zhuǎn)告鄰友,凡是聽到消息的家家戶戶都紛紛在門眉處掛起了葫蘆。果然未過數(shù)日,一場特大山洪卷走了沒有掛葫蘆的人家,而掛葫蘆人家則是安然無恙。從此留下了端午節(jié)前幾天掛葫蘆的習俗。
也有民間傳俗,說的是在某一年的五月初一,藥王爺下凡,見到人間毒蟲橫行,瘟病四起,他就把自己裝神藥的葫蘆掛在一家門口,滅蟲降瘟,普救眾生,留下了這一習俗。
2、系五彩繩
五彩繩,又稱五色絲,另外也有長命縷、續(xù)命縷、辟兵紹、五色縷、朱索等叫法。據(jù)說也是因屈原而起,可以驅(qū)除災害。早在東漢應劭著《風俗演義》中就已經(jīng)記載說把它系在臂上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
端午節(jié)戴五彩線可是很有講究的。五色縷是用五種顏色的線制成。而五種顏色不是隨便用哪五種顏色就行,而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征東、西、南、北、中,蘊涵著五方神力,可以驅(qū)邪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制成的五彩線佩戴時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腳脖。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jié)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端午節(jié)后的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里,也有一種說法說這種彩色絲縷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來,丟進河里讓水沖走。
據(jù)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里,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帶來一年的好運。
端午節(jié)到了,系條五彩繩,讓自己好運不斷吧!
3、戴香草荷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香包中一般裝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等。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nèi)容物幾經(jīng)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qū)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fā)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趨精致,成為端午節(jié)特有的民間藝品。
戴香包頗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并蒂等形狀的,象征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雞趕免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別致的香包,趕在節(jié)前送給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著心上人送給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圍男女的評論,直夸小伙的對象心靈手巧。
4、吃雞蛋、玩撞蛋
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最重要的就是吃蛋了,蛋有雞蛋、茶葉蛋、鵝蛋、咸鴨蛋等。最初的關(guān)于端午節(jié)吃蛋的習俗,應該是為了躲避瘟疫,在這個接近夏至的節(jié)日里,陽氣高漲至正端,陰氣初施,陽氣隆盛,天地氣交,補充蛋白質(zhì)就是最當務的要事了。
在東北地區(qū),每到端午節(jié),人們都會煮茶葉蛋或者用艾葉煮雞蛋。小孩子們還會玩撞蛋,看誰的雞蛋最結(jié)實,撞到最后都不會破掉。
5、吃粽子
端午節(jié)各地風俗不盡相同,但幾乎各地的人們在端午節(jié)的時候都會吃粽子。粽子最早出現(xiàn)在春秋時期,那時叫“角黍”或“筒粽”。經(jīng)過幾千年的演變,粽子的口味也越來愈多。
由于南北口味差異,粽子里面所包的餡料也不相同。北方一般用河塘邊盛產(chǎn)的嫩蘆葦葉來綁粽子,但由于葦葉葉片細長而窄,因此在包裹的時候則需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
東北的粽子一般有兩種,白色的純糯米粽或者是黃色的黃米粽,里面包大棗或者蜜棗。也有將二者摻在一起包的。粽子一出鍋,濃濃的粽香撲鼻而來,再蘸上細白糖,吃起來香郁粘滑,非常享受。東北人管粽子叫“掙子”,寓意來年可以多掙錢。
6、插艾蒿
在東北地區(qū),端午節(jié)那天,太陽出來之前,小朋友們成群結(jié)隊,來到河邊、野外、山坡上,用黎明沒有讓太陽曬過的露水洗一把臉,據(jù)說這樣可以防止生病。然后去野外的山坡上去尋找艾蒿,采摘回來,再栓上五彩線,插在自己家的大門上、窗楣上。自己洗完臉后,還要抬回來一桶清澈的河水,給家里的老人們洗臉用。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jié),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nèi)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它所產(chǎn)生的奇特芳香,可驅(qū)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y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