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端午節(jié)的散文

時間:2024-06-13 12:02:36 端午節(jié) 我要投稿

端午節(jié)的散文(熱門)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散文嗎?散文對作者主觀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體中僅次于詩歌的。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寫散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散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的散文(熱門)

端午節(jié)的散文1

  前些時候,是木棉花由盛轉衰的過渡期。眼看著木棉花一朵朵飄落,落在城市的底層,“零落成泥輾作塵”。儲蓄了一年的力量,如今卻被踐踏,我想,這不是它想要的。

  沒由來的,很自然地想到了早已離開塵世的人。正如木棉花一樣,在釋放過光彩后,離開所依存的世界。無論在過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是贊揚還是鄙視,都是未知。

  忽然,好像看見了空中的'亡靈。此時。我能做的,只是握一握他們虛無的手。是安慰,也算是祭拜吧。

  驀然醒悟,原來人生不過如此。既然死后的,是不能決定的,那么,就只有像木棉一樣,綻放畢生的含蓄。

  想著,陽光就透過薄薄的云層釋放出來,我仿佛看見了光束,澄明,純凈。可此時的天空,怪誕得出奇——云塊很薄很淡;天空的顏色模糊且朦朧,些許暗淡,些許明朗;陽光刺眼,卻找不到根源。

  此時的天空正如我的心情,復雜、混亂,唯一感知到的,是那么點感傷與憂郁。

端午節(jié)的散文2

  每年過了端午節(jié),家鄉(xiāng)的小麥就要開鐮,我和五弟也會考慮向單位告假,回老家?guī)湍赣H割麥子。母親屬虎,今年72歲高齡了,還領著我大哥,艱難地耕種著承包多年的土地,春種秋收,忙得不亦樂乎。如今還好,端午節(jié)放假三天,趁此機會回家,再東拼西湊,拖延幾日,便能滿足母親的心愿。

  四月麥黃,五月麥香。幫父母割麥,是我多年的必修課程。因為每年麥收時節(jié),往往正值學校放假,當學生也好,當老師也罷,都能有一段寬裕的時日。前些年,家鄉(xiāng)人種植的冬小麥,都要到農歷的六月初,才能收割。最近幾年,或許小麥品種換優(yōu)了,或許古老的節(jié)氣前移了,反正麥收時間也有了變更。一進入五月,家鄉(xiāng)的小麥,就都熟透了;馃岬奶柕紫拢恋榈榈柠溗,平展展鋪滿山前山后的田地,放眼望去,一片金黃,微風拂過,遍地芬芳。

  最早幫父母種地,是上初中的時候。那是八十年代初期,家鄉(xiāng)剛剛推行責任制,人們也才真正成為土地的主人。那時候,父母也還年青,勁頭十足,信心百倍,再苦再累也不計較。不過,他們種得實在太多,真是忙得天昏地暗。麥收時,父親帶著母親和大哥,天不明就上地,趁著夜里那點濕潤,一刻不停的割麥打捆,要趕在太陽朗照之前,割完一塊地。然后,頂著酷熱,一回回往家里背運。我們那兒都是山地,干活出門就上山爬坡,而且路程都比較遠,最少也得三五里地。

  這樣吃苦受累的活兒,父親原本是不叫我和弟弟們干的,怕我們流汗,也怕把我們曬黑。五六月里的太陽,要多毒辣有多毒辣,小孩子的皮肉嫩,一會兒就曬得發(fā)紅,發(fā)黑,要破皮。父母親最擔心的,還是下雨。已經成熟的麥子,遇上一場暴雨,就完蛋了。如果拖延幾天,還會出芽,小麥出芽快,一出芽就成了麥糠。眼看著天要下雨了,父母便動員我們早早晚晚也上地去,幫幫他們,畢竟,多個人手,多份力量啊。

  我割麥子最怕扎把,就是割一小把,就要用麥秸稈扎住,便于后面打捆。早上還好點,太陽出來一曬,麥秸稈一折就斷。扎把的時候,要稍稍吐點唾沫,濕潤一下,還要用大拇指把麥秸稈折進去,才能弄牢靠?墒窃谔柕紫拢谥懈煽,連多余的唾沫星子都沒有,再加上我手上沒有勁兒,往往把麥秸稈折不進去,反復多次,就弄得手指甲底下紅絲絲地滲出血來,還麻酥酥地痛。還有就是打捆,把遍地散亂的小把麥子集中起來,打成一人兩手圍起來那樣大的麥捆。當然這事都是父親或者大哥來完成,我試過幾次,很吃力。因為打捆的時候,正是要收工的時間,太陽就像火球一樣。

  農家的孩子,大都吃得了苦,懂得生活的艱辛。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每年幫著父母割麥子的時候,我都會想起“心憂碳賤愿天寒”的句子,天越晴朗,太陽越辣,割麥的人越高興。就這樣,體味到勞動的艱苦,品嘗到太陽的炙烤,面對著生活的無奈,農家的孩子就過早地成熟了,懂事了。至于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理解,對把東山的日頭背到西山的感悟,也最為深刻。其實,真正的農民,沒有一個感受到勞動的快樂的,有過切膚的體驗,才有真實的感受。也許,當麥子長勢喜人的時候,當別人夸贊說自己打得最多的時候,當孩子們香甜地吃著新麥面饃饃的時候,在父母的臉上,掠過過一絲苦笑,但那樣的笑,也太沉重了。這樣苦笑的前前后后,充滿著無盡的辛酸,充滿著無盡的勞累。

  及至到讀完師范,當起老師的時候,我才更加理解了父母。一個農民家庭,就指靠著幾畝薄地,維持生計,供孩子上學,真的.比登天還難啊。20xx年的6月初,剛剛收完麥子的父親,突患腦溢血,離開了我們。我四弟說我嘴太甜了,天天哄得父親高興,他才那樣不肯放棄勞作。想想這話,說得很在理,我也默認了。當老師那些年,每年放假都幫著父母割麥。我還跟父親說過,種地其實最好,思想單純,身子骨硬朗,倉廩實則心安啊。曾經下四川跑陜西討過生話的父親,最愛聽這樣的話,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勞動得更勤快了。

  如今,母親還是這樣,只要腿腳還能動彈,就是不愿放棄種地。母親對糧食有著更深的感情,每天吃了飯,要是不下地,就心急火燎,好像缺一點什么,很不自在。其實要是算賬的話,如今種地,已經入不敷出,得不償失了,可我們再怎么勸她,我五弟甚至賭咒,不許母親再耕種,她都不理不聽。逼得急了,她還會大發(fā)雷霆,罵我們忘了根本。在母親眼里,除了糧食,什么都是次要的。家里沒糧就心慌,養(yǎng)大過5個孩子的母親,從那樣艱難的歲月里走過來,對糧食的熱愛程度,是無法形容的。

  其實也好,母親種地,我們每年就得按照節(jié)令,常常回家,總不能真正不管不顧。清明前后,點瓜種豆。小麥上場,核桃有瓤。過了九月九,小蒜香破口。常;丶,就能記住這些農諺,因為城里是不知季節(jié)變換的。常;丶遥覀兙湍芾^續(xù)體會那份勞動的辛苦,就能和土地經常保持聯(lián)系。常常回家,還能聞見五月的麥香,還能跟父老鄉(xiāng)親們保持零距離。

  其實,勞動是快樂的,真正理解,需要站在一種高度。

端午節(jié)的散文3

  而今,我雖然過上了小時候向往的城市生活,也看遍了城市里的節(jié)日盛宴。但對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我情有獨鐘。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沒有粽子、也沒有賽龍舟,更沒有現(xiàn)代人的漂洋過海和萬水千山。但我們可以壘高高山、掛荷包、栓花花繩、吃花饃饃等,那種最原始的味道和最淳樸的歡笑里隱藏了中國最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氣息。就像北方的大山一樣,溝壑縱橫卻最具有生活原始的風貌。端午節(jié)是自春節(jié)過后最隆重的一個節(jié)日,是告別嚴寒迎接夏日的分界點,也是準備收麥的季節(jié)。端午節(jié)在家鄉(xiāng)又叫五月五,五在農村是一個吉祥的數(shù)字,代表著五福臨門,也預示著有個好收成。所以家鄉(xiāng)的端午,寫滿了故事,印滿了記憶。

  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的第一項活動就是點高高山。點高高山也叫壘高高山,全村人在端午節(jié)前夕會貢獻出一些枝條、樹桿、麥稈等,在山頂堆成一個小山丘,哪個村里的高高山壘的高,就說明哪個村的收成好。

  相傳,這項活動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期晉國忠臣介子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因朝廷內斗流亡在外十九年。后來,在介子推和一些忠臣良將的保護下,他東山再起,統(tǒng)一了國家。但在歸途中,介子推被敵方偷襲而死。重耳為了厚葬介子推,當時就焚燒了一片森林作為陪葬。后來就被人們流傳下來,成了當今的高高山。

  點高高山的時辰也很有講究,聽村里老人講,在五月五凌晨12點整點燃最好,凌晨12點是陰氣高漲的時間,所以在這一刻點燃火焰,可以辟邪,也會保佑村里人全年平安,也預示著全村人的生活紅紅火火。當火焰燃燒著木柴噼里啪啦的響時,大人們和孩子們會圍著火堆跳舞祈福。

  看完高高山后,興奮了一天的孩子們回家倒頭就睡。在孩子未睡醒前,父母偷偷地把荷包掛在孩子脖子上,花花繩拴在手腕上和腳腕上。荷包,又名香包,里面放有薄荷、香草等,既驅邪又祈福。花花繩,又叫五彩繩,防五毒。

  端午節(jié)前后,天氣漸暖,雜草叢生,這個季節(jié)也是蛇出洞的季節(jié),聽老人說,拴上花花繩,蛇會繞道而行。等到第一場大雨時,解開荷包和花花繩,扔到水渠里,讓水沖走,連同一年的晦氣沖走。我想這也是父母為孩子祈的福,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

  烙花饃摸,又叫存干糧,更是家鄉(xiāng)端午的一大特色,端午節(jié)前幾天,村里的媳婦們就開始烙花饃饃了。發(fā)面、揉面、捏花型等。為什么對烙花饃饃特別講究呢?

  相傳伏羲年代,有一次伏羲重病,為了治好她的病,走訪百家名醫(yī)。也未見好轉。一天夜里,經過一個村莊,伏羲因重病再加上路途勞累暈厥了。女媧的哥哥以為餓暈了,就把家里的干糧喂給伏羲。后來伏羲醒了,病也好了。伏羲就和女媧哥哥結婚生子,制造了人類。

  人們?yōu)榱思o念人類的神祖,每年端午節(jié),都會去伏羲廟祭拜伏羲,村里的媳婦也會將自己做的'花饃饃作為貢品獻上。誰做的花饃饃很好看,就說明誰家媳婦心靈手巧。所以烙花饃摸成了當?shù)囟宋绲奶厣椖俊?/p>

  又因為端午節(jié)前后,離收麥還有一段時間,播種的早已完成,所以農民比較清閑。多烙點花饃饃,存點干糧,大家既可以敬神,又可以看戲帶著吃。在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一定要唱戲(又叫耍社火)敬神的,各個村里的人都會集中到一個地方去看戲,有時候懶得回家吃飯,就會在戲場吃點花饃饃接著看二臺戲。

  從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里,能嗅到濃濃的迷信氣息。而我卻不認為是一種迷信,而是一種濃濃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在這個同質化的高速社會里,眼花繚亂的事物著實讓人著迷,但這幾千年的歷史,能存活下來,必然有它的道理可在。這樣的節(jié)日氣息是凝聚著一個地方的人文習慣和文化特色,也是當?shù)厝藗儗γ篮蒙畹南蛲途窦耐。而這樣的一種過節(jié)方式,卻是我整個童年最美好的記憶。無論我在哪里,每當端午節(jié),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氣息充斥著我的整個腦海。

端午節(jié)的散文4

  兩千多年前的農歷五月初五,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飲恨汨羅江 。為了悼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在詩人離開一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炎黃子孫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人們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吃包子等用各種方式表達對詩人的崇敬與懷念 。

  又是一年端午時,五月的空氣中,到處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那是端午節(jié)的味道。還記得小時候的端午節(jié),當母親揭開鍋蓋的一瞬,粽子和著艾草的清香在廚房里漂浮·彌漫,沁人心脾,那是讓人陶醉的味道。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從母親那里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年的端午味道對我而言是收獲的味道。又一年的五月初五龍舟賽,我作為一名啦啦隊成員,看著一條條龍舟像一支支離弦的箭,拼力向前沖,湖中濺起的水花伴隨著鼓手的節(jié)拍以及岸邊觀眾的喝彩聲,場面熱烈而精彩,那一次我經歷了激動的味道。

  雖然各地端午節(jié)的習俗有很大區(qū)別,但都以粽子為主打。粽子的食材因各地的習俗不同而五彩斑斕,這其中有糯米·綠豆·紅棗·花生·蝦米·紅糖·蛋黃·炒香五花肉等。無論是什么食材,不同的人吃在嘴里會品嘗出不一樣的味道,漂泊在外的游子品嘗出的是思念的味道,親人之間的團聚品嘗出的是甘甜和幸福的味道。但無論你從事什么職業(yè),身處何方,在五月初五這天我們都會品嘗出同一種共同的味道——那就是端午節(jié)的味道。因為我們有著共同的根——生存在長城腳下;有著共同的魂——炎黃子孫。

  五月初五,是一個記載時間的名詞,它承載的是永恒的歷史與記憶,同時也把這遠古的習俗,在龍子龍孫的熱情里代代相傳。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這也粽香,那也艾香,華夏處處飄清香。

端午節(jié)的散文5

  又到一年端午節(jié),走在街上,賣粽子吆喝聲聲聲入耳,看著那黃燦燦、又光又亮的竹葉粽葉,吃著那涼絲絲、甜蜜蜜、粘揪揪的粽子,勾起我無限美好的回憶,因為那醇厚粽香和濃濃愛意摻合的味道已積淀在我內心深處。小時候家里常常缺少糧食,一年只能吃上一次粽子,所以對粽子有一種特別的感情。一粒粒的被牙齒磨出吱吱的響聲,糯米沾著白糖或者一勺勺黑糖漿拈香拈香,紅棗蜜甜蜜甜,那種味道讓我們回味無窮。

  那時,我們村有個大竹園,端午節(jié)包粽子的粽葉都是在竹園里拾的。每到新竹葉落的時候,家長就會讓孩子們去拾些竹葉拿回來,挑選、洗凈、曬干、疊好后便保存起來,到五月端陽節(jié)來時便拿出來用。小時候吃的粽子,都是自己家里做的因為家鄉(xiāng)粽子是素的,粽葉捆粘米夾紅棗而已。

  我家包粽子的不是母親,而是父親,母親說因為父親包的粽子放米適度,煮熟后特別好吃。大約在端陽節(jié)前三五天吧,我們姊妹四人便會纏著讓他們包粽子。第二天上午母親會在嗔怒中把一把把干粽葉放進大大桶里,用石頭壓實泡上大半天再撈出來到河里一片片漂洗。有時候,我也會被命令漂洗粽葉,那葉片摸在手上,嫩滑嫩滑的,像摸在緞子上,舒服極了。午飯后再洗凈準備的紅棗,掏上兩升糯米,把糯米用水浸泡一段時間的。一切準備好后,父親便開始包粽子了。至今父親包粽子的情形我仍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父親那雙粗大的雙手竟能包出那么精巧的粽子。父親往往先選粽葉,大葉片一片包一個粽子,小葉片兩片包一個粽子。父親先把那葉片卷成一個漏斗狀用左手拿好,右手在盛水的米盆里旋轉著(為了篩沙子)把米倒進“漏斗”里,一半時在中間放上兩個紅棗,然后再在紅棗上面放些糯米(離“漏斗”口還剩一小點距離),再把上面的葉片翻過來,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把粽葉捏一個小棱(為了多留些空間),把葉片頭扎好最后還要捆粽子,捆的`“繩子”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家用的是藨草,父親是把粽葉撕成一綹綹當“繩子”,說是免得有異味。

  捆包粽子可是門技術,記憶中,父親兩手齊上還不夠,最后還要用牙齒幫忙。有時候鄰居們會湊在一起包粽子。小時候頑皮像男孩兒的我也會上去湊湊熱鬧,包、捆,可總是出不了“產品”,或者所出“產品”怪模怪樣。父親和鄰居們包出的粽子,個個都是標準的圓錐體,秀氣可人,尤其是牢固,十個結成一束后,怎么煮都是煮不散的。母親把父親包好的粽子整齊地排在廚房的大鐵鍋里,待水沒住粽子后,再放上竹篦,用磚頭壓在上面,然后就開始燒火,待到粽子的清香隨著白騰騰的蒸汽彌漫開來,米棗香味飄出來時,粽子就熟了。這一幕刻在了我記憶的深處。

  端午節(jié)的早上,天剛剛亮,我們姐弟四人起床后做第一件事就是爭著往廚房里沖,此時廚房熱氣騰騰,彌漫著粽子淡淡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這時,我們就顧不上洗臉漱口了,毫不猶豫的從那熱氣騰騰的鍋里提出一兩個小粽子。濕漉漉的粽子燙得我們不斷的把它從左手換到右手,又從右手換到左手。一下了沒辦法吃的,我們只得雙手捧著粽子不斷吹氣。母親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xiàn)在我們的身后,看我們那副猴急的神態(tài),便會給我們一人一個碗,口里說著“不急不急,慢慢吃!”我們能不急嗎?盼星星,盼月亮,就盼望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粽子稍冷后,我們便迫不及待的剝開粽葉,用一支筷子對著那雪白晶瑩的粽肉扎入,把粽子放在盛有白糖或是蜜糖的碗里輕輕一滾,然后將其高舉過頭,昂首慢慢的咬,口舌生津,不膩不粘,香氣泌入心間。那時,我們感到再也沒有什么比這一刻更幸福了。

  端午節(jié)的早上,父親和鄉(xiāng)鄰們一樣,忙著插在山邊割來的艾蒿,懸艾虎。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戴在身上,驅蟲避邪,保以安康。艾葉還可以治病,農村缺醫(yī)少藥,一直以來偏方盛行,收藏好的枯艾葉常?梢耘缮嫌脠。譬如受了風寒引起頭痛腦熱,用艾葉煮水喝下來,悶頭睡上一覺,出身臭汗就會好;譬如眼睛紅腫,用艾葉煮雞蛋,把雞蛋剝了皮,用細布裹上,在眼睛上滾上幾滾,包括見效;天熱的時候,洗上一次艾葉所煮的熱水澡,疔癤會生得少……。

  端午節(jié)的早上,母親總忘不了給我們戴香包、系五彩絲線!跋惆鼟煨亟,長大福隨身”!笆植毕滴宀,娃娃惹人愛!苯o孩子戴香包和在手腕上系上五彩絲線,這也是家鄉(xiāng)的風俗。香包是用棉織品和絲線繡成的,包里除了裝些雄黃、蒼術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彩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后來到了離家十幾里的鄉(xiāng)里去上中學,每到“端午節(jié)”,母親便會送來粽子和雞蛋。后來又考上了師范,三年畢業(yè)后,在離家鄉(xiāng)一百多里的縣城工作、成家。每到“端午節(jié)”,母親便會捎來糯米和粽葉(熟粽子容易變質)讓我自己學著包粽子,可是我包的粽子根本吃不出小時候那種味道來。于是還得上街去買粽子吃,賣的粽子米粒里夾著肥肉、蛋黃、火腿,油油的,又是咸味,又是甜味,還很膩,吃不慣。越是這樣,越發(fā)想吃家鄉(xiāng)的粽子,特別是父親包的粽子。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年年歲歲端午節(jié),歲歲年年故鄉(xiāng)情,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如今,我參加工轉眼二十年多了,歲月的流逝慢慢地養(yǎng)成了依賴與懶惰,端午節(jié)時,很少自己親自包粽子,但一種樸素的思想,一縷純潔的情愫,一種濃濃的情意油然而生。那濃濃的情,蜜蜜的意,那清泉、那艾草、那涼糕、那五色符,嵌在心間,仿佛又見父親包粽子的身影,又見到父老鄉(xiāng)親過節(jié)時的喜慶和甜蜜!

端午節(jié)的散文6

  今天早上我推開五號病室的房門,看見她像一朵被秋霜洗過的玫瑰一樣,萎靡的卷縮在床上,灰暗而蒼白的臉上沒有一絲血色,全身已布滿了黃染,一雙美麗的大眼睛也失去了往日的風采,變得黯淡而呆滯,兩條臂膀像兩條被秋風剝蝕后的老樹枝一樣無力的垂在了床邊。

  此時她的父親坐在床尾,正用一雙手輕輕的為她按摩腿部,而她的丈夫則半蹲在床邊,用毛巾小心翼翼的為她擦拭著身子?吹接腥诉M來,她費力的抬起眼皮瞟了一眼,就在我和她對視的那一刻,我的心緊縮了一下,就再也不忍心看她那迷茫而無助的眼神,于是就急忙走出了病房。我在心里預測,這個女人活不過明天,要是想挺過后天的端午節(jié)簡直就是一種奢望。果不其然,就在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夜里,她帶著微笑和不舍離開了人世,年芳才三十九歲。正是一個花開的季節(jié),一朵盛開的玫瑰就這樣在端午節(jié)前夕凋謝了。

  她出身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里,父母祖祖輩輩都是以種地為生。家里生養(yǎng)了她和弟弟兩個孩子,從小她就是一個聰明而懂事的女孩,雖然她和弟弟只差一歲,但許多時候弟弟都是由她來哄的,因父母總有干不完的農活。到了升學的年齡,為了更好地照顧弟弟,父母就讓她們同一年上學。她和弟弟的成績都很好,初中畢業(yè)后一起考入了高中?墒,貧窮是一座永遠難以攀越的高山,父親為了公平起見,就把他們姐弟叫到面前說:“孩子!爹知道您們學習都很好,也比較懂事,可咱家的條件你們也都知道,就那么幾畝地,你母親又體弱多病得需要長期吃藥,供一個學生都困難,要是兩個都念書,爹就是出去要飯也供不起!”聽了父親的話后,懂事的她就主動說:“爹!您別為難了,就讓弟弟去讀高中吧!弟弟是個男孩子,也是家里的頂梁柱,將來還要養(yǎng)家糊口呢!我比弟弟大,就讓我?guī)湍黄鸸┑艿茏x書!彼艞壛俗约旱膶W業(yè),而是在親戚的幫助下來到了縣城打工。

  十八歲的她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兒一樣,美麗而芬芳。她不但人長得漂亮、溫柔可愛,而且還勤勞能干,可以說是這村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美人。因此來家里提親的媒婆絡繹不絕,可都被她婉言拒絕了。因為她覺得自己年齡還小,她還不想過早地涉入婚姻,她還要幫助父親把弟弟供出大學。工廠里是計件算錢,因此,她從不舍得耽誤一天班,而是加班加點的干,每個月開了工資后,她除了留一點的生活費以外,其余的錢都交給了爹。就這樣她在工廠里一干就是五年,不僅幫弟弟讀上了大學,而且家里的日子也變得好了起來。

  二十三歲的她,在農村可以說已經是一位大齡女了,因此急壞了父母二老。每天圍著她轉的男孩子也不少,可她一直都沒有中意的,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他(她現(xiàn)在的愛人),她才找到了依靠。她和他的相遇還有一段傳奇的色彩。記得有一次,她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幫社會上的小青年圍住糾纏不清,這時他出現(xiàn)在她的面前替她解了圍。那以后愛情的種子便在兩個年輕人的心里悄悄的發(fā)了芽,他們一見傾心,從此墜入愛河,相處半年后便結了婚。

  他是一名機關單位的司機,父親去世得早,母親一個人把他和姐妹三人撫養(yǎng)成人,姐姐結婚走了,家里還剩一個妹妹沒有成家。本來婆婆對這門婚事不是很滿意,嫌她是農村人,可是兒子堅持要娶,婆婆也只好作罷。因為買不起房子,因此結婚后的她就和婆婆擠住在一起。小兩口的感情一直都很好,他對她也體貼關懷,只是婆婆和小姑總是挑她的刺,不是說菜做咸了,就是說衣服沒洗凈,盡管她竭盡全力的去做,可是依舊得不到婆婆和小姑的待見。特別是年節(jié)一家人團聚的時候,都是她一個人在廚房里忙前忙后,沒有一個人來幫她的忙,有時他心疼她,就背著婆婆偷偷的跑到廚房里幫忙,可是剛走進廚房,就被小姑們喊出去玩。等她一個人把做好的飯菜端到桌上的時候,人家才出來吃,而且吃完飯撂下飯碗就走,娘幾個嘻嘻哈哈的回到臥室里閑聊。只有她自己一個盤,一個碗的往下收拾,有時她的心里也難免會生氣抱怨,沖他嘮叨、發(fā)脾氣,可一看到他夾在婆婆和自己中間那難受的樣子,她的心就軟了,心想畢竟婆婆一個人把孩子們撫養(yǎng)大也不容易,況且他對她好,有這個她就滿足了。

  結婚兩年后她生下了一個男孩,兒子的到來不僅給這個家增添了很多樂趣,同時也讓婆婆對她的態(tài)度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這時的小姑也出嫁了,因此她們的小日子變得溫馨快樂起來。兒子五歲的時候,婆婆一場重病離開了人世,而在婆婆病重的日子里,她白天黑夜的都守在婆婆身邊,跑前跑后的伺候著,直到婆婆去世的那一天。小姑子兩口子結婚后一直沒有房住,因此她和他商量就把房讓給了她們,而自己則是去外面租房住。搬出來的她精打細算的過日子,經過幾年的努力,兒子十歲的時候,她們終于靠緊衣縮食積攢下來的錢,買了一間屬于自己的平房。夫妻倆恩恩愛愛的,日子雖然過得也不寬裕,但她卻過得開心快樂,幾十平米的小屋也常常回蕩著歡樂的笑聲。

  近一年來她經常感覺上腹部不適,所以每次犯病的時候,她都自己吃點藥就挺過去了?墒谴汗(jié)過后,她的癥狀越來越明顯,并且總有一種飽脹的感覺,吃藥也無濟于事。于是就在老公的陪同下做了胃鏡檢查,結果被確診為晚期胃癌,急需手術治療。當醫(yī)生打開腹腔的那一刻都驚呆了,因她的癌腫已經長滿了整個腹部,并已轉移到了肝臟,無法手術切除,只能是簡單的做了一下疏通手術,已解決吃飯的問題。并且預計她最多只能活三個月,聽到這個噩耗,她的丈夫雖然不敢相信這個事實,但依舊一直堅持為她治療。

  術后她只回家呆了十天就又回來進行化療,每一個療程下來都得幾千元錢的藥費,而且她的.反應也特重,藥物反應把她折騰的死去活來,好在她的丈夫和父母每一次都陪伴在她的身邊,給予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愛。狀態(tài)好的時候,她的老公就會陪她在走廊里遛彎,每一次路過我們身邊的時候,她都會送給我們一個甜甜的微笑。而狀態(tài)不好的時候,夫妻二人就會手拉著手相互依偎在床邊,那一幅親昵的樣子,常常會引來同室病友們的羨慕。如果不是知道她的病情,沒有人會想到,這就是一對即將面臨生死離別的夫妻,就這樣她在親人的呵護下又活了三個月。最后還是走了,她是帶著微笑走的,因為在她短暫的生命里,得到了親人們的無限關懷和陪伴,所以她知足了。

  她雖然只活了三十九歲,但她是知足的,因為她是躺在老公的懷里走的。她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個愛她的老公和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她走了什么也沒給他們留下,甚至還留下了許多外債,但他不后悔,因為他把全部的愛都給了妻子,至少他沒有給自己留下遺憾,也讓妻子帶著溫馨的笑容走的,所以他的心是坦然而欣慰的。

  在這個端午節(jié)的前夕她就像一朵凋謝的玫瑰一樣隨風飄去,可她們恩愛的故事卻留在了我們的記憶里,也不僅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在我們面對那些患有絕癥病人的時候,假如我們的金錢不能買來她們生命的長度,那么我們何不用溫情去增加生命的寬度,這樣就可以讓她們在有限的生命里享受最暖的關懷和呵護,即使他們飛往天堂的時候,也要讓他們帶著滿意的微笑離去。

端午節(jié)的散文7

  每年端午節(jié)的頭一天,老伴兒都要親手為家人包制一鍋粽子。

  老伴兒始終認為,吃粽子,還得是親手包制的才好吃,才最有端午節(jié)的味道。

  農歷四月底,五月初。老伴兒就把包粽子所需的各種材料都給買了來。有米粒飽滿糯米,紅紅的新疆大棗和顏色不一,酸甜不等的葡萄干兒,再買來上好的五花肉。當然,濃綠新鮮的棕葉,又寬又長的馬蓮,更是不可缺少。

  老伴兒包制的`粽子個兒大,三角形狀周正,捆得結實,且味道存正。若是涼透了再吃,糯米QQ的,大棗、葡萄干兒的酸酸甜甜;紅燒肉的滿口留香,稱得上是我家的第一美食。

  我家包粽子時,老伴兒絕不會讓我伸手。她會一個人蹲在廚房里包上個把小時。然后再用炆火把剛剛包好的粽子煮上。一會兒的功夫,滿屋彌漫著濃郁的棕香,讓人急不可耐。

  當然,我也不閑著。老伴兒包粽子時,我就找出早就備好的五色亮光紙,自己疊紙葫蘆。這手藝還是小時候跟奶奶學的。盡管手工疊制的葫蘆,趕不上機制的精致,卻充滿了返璞歸真的端午節(jié)味道。

  端午節(jié)這天,我必須起個大早,騎上自行車,去離家有一公里遠處的機場上,把頂著露水的艾蒿薅回來,傳說只有此時的艾蒿才能起到除災去病的作用。

  艾蒿采回來了,便摘一些艾葉兒泡在洗臉盆里用來洗臉,掐一枝艾尖夾在耳朵縫里,或者信手將其插在發(fā)間,剩余的艾蒿就用一根細繩兒綁好后懸掛在門框上。在配上疊好的紙葫蘆,端午節(jié)的氣氛便營造好了。

  吃早飯時,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吃粽子,吃茶葉蛋。在濃濃的艾香中送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散文8

  記得小時候,端午節(jié)前兩天,媽媽就開始買粽葉、粘米、大棗等等,然后就開始烀粽葉,泡粘米……端午節(jié)頭一天下午,我放學后就能看到媽媽坐在臺階上包粽子, 旁邊放著桌子、盆、水桶等等,于是我也按捺不住跟媽媽學包粽子的心情,開始湊趣。只見媽把兩三片粽葉瞬間就卷成漏斗型,然后用右手在盆里撈起粘米放到粽葉 里,再在里面放上大大的甜棗,然后把水撩在上面把粘米鋪均勻,接著我是怎么也學不會了。我包好的粽子幾乎都是漏的,而且形狀也不對,于是媽媽重又教我,可 是笨笨的我怎么也學不會,于是我索性不學了,坐在那里看著媽媽包,媽媽手疾眼快,那么多粽子媽媽包了幾個小時,終于包好了,就在大鍋里煮,聞著粽香味,我 和弟弟心里饞饞的,可也只能等到時間到了才可以吃到嘴,媽媽說將煮好的粽子要用涼水多泡一會,吃著才好呢!

  第二天端午節(jié),早上爸爸很早就起了床,在家里的大門上都插上了艾葉,據(jù)說端午這天插艾葉可以避邪,也許這些都是風俗習慣,或者迷信吧。媽媽將頭天晚上煮好 的粽子放到涼水里,煮雞蛋、鴨蛋、鵝蛋,有咸的也有淡的,粽子一盆蛋一盆,吃粽子撤上白糖,吃完之后我和弟弟美美地去上學。

  老家的端午是北方的端午,也是少年時代的端午,也是貧窮困苦的端午,也是快樂天真的.端午;新家的端午是南方的端午,也是我中青年后的端午,也是生活進步的端午,更是思念感悟的端午!棒兆酉,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不知不覺我已經多年沒有在端午時節(jié)看到麥兒黃了。

  兒時的印象里,看見一群婦女、姑娘圍著賣貨郎嘰嘰喳喳購買五彩絲線和繡香囊用的料子時,便知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村里的孩子全都一樣的被那五彩的靈物庇護起來,撒歡野性地滿村里跑著。

  那時的端午節(jié)總是趕在麥口,五月的麥垅早已呈現(xiàn)黃澄澄的氣象。含我在內的一群小冤家總喜歡聚在地頭,各自在麥地中挑選幾穗,蹲下來小心地用力搓著,吹去麥 芒和硬殼白膜的胞衣,剩下一小捧飽滿黃綠的麥粒,填進自己的嘴里,香甜的肉感連同新鮮的漿液讓人滿口生香。生產隊里看麥的“禿大辮”(我們村上的一個光棍 男人)出現(xiàn)在離我們五十米開外時,我們立刻一哄而散,那感覺如山高似水長。

  姐憶的不是端午,是快樂;吃的不是粽子,是心情。

端午節(jié)的散文9

  今年的端午節(jié)如期而至,家家戶戶都準備了艾蒿、菖蒲及時插在大門的兩邊。還將事先備齊的粽子、餑餑子、蒜子、包子、油果子等用五個盤子裝畢放在飯桌上,按時放炮插香,鞠躬祭拜,祝福本年風調雨順,萬事如意。端午節(jié)的習俗曾經是為了更好地紀念蒙冤受屈投江而亡的大詩人屈原,現(xiàn)在則引申為祈禱新年吉祥、事業(yè)興旺、前程光明之意。并以雄黃浸白酒全家喝,或涂抹在太陽穴上,能醒腦除菌,提氣消炎。晚飯后以艾葉燒水洗澡,防蚊驅蟲、祛痱潤膚、清熱解毒。

  小時候家住農村,端午節(jié)前一、二天,我用禾刀到村中小江、水塘邊割好艾蒿、菖蒲放進竹籃里及時帶回家,五月初五的上午把它們各一枝分別插在大門口的兩端。母親(或長大后的妹子)也在節(jié)前一天將粽葉、粽繩洗凈涼干,以浸濕的糯米用粽葉、粽繩包扎成一個個生粽子放入鍋里用水煮熟,又將生雞蛋、蒜子煮熟,并以糯米粉浸水搓成圓圓的油果子放進油鍋中燙熟。但包子一般是用面粉做好后蒸熟或到街上飲食店買幾個就可以了。等到端午節(jié)那天,母親用五個盤子分別裝妥放至飯桌上,待燃香放炮、舉盤祭拜等敬神完畢,則及時吩咐我們全家人同桌吃中飯,享用“五子”登桌和雄黃浸酒的美味。

  現(xiàn)在我家住縣城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五子”上桌的種類也五花八門起來。以前的粽子都是糯米做的,如今還有肉糯米粽、蛋糯米粽等。油果子也有圓形的',還有扁狀的。蒜子一般是多子的,不能用獨蒜子,象征著多子多福、后繼有人。餑餑子,即雞蛋,以前多是用水煮蛋,現(xiàn)在的人文化高,素質好,不信迷信,也可用茶蛋、咸蛋代替。包子以前是純面粉或米粉做成,現(xiàn)在也可用肉包子、糖包子了。

  以前過端午節(jié),都是母親或妻子親手包粽子,煮餑餑子、蒜子,燙油果子等。如今超市、小飯店都有買,再不需要家人如此辛苦勞累了,出點錢就可以買到。艾蒿、菖蒲街上也有買,也不必我親自去割。因現(xiàn)在家人少,房子小,端午節(jié)中需要的用品數(shù)量也很少,但“五子”登桌,門口插艾蒿、菖蒲的習俗不能滅,且大有發(fā)揚光大,愈演愈烈之勢。

  兒子今年在家過節(jié),我已經預備了“五子”中的四子,并打算在端午節(jié)的清早買點新鮮的包子?商O果、香蕉、葡萄、西瓜等我已經買好,如果還像以前過節(jié)時只吃些粽子、雞蛋、油果子等之類,也許顯得太寒磣、太落伍了吧。當然我也不提倡攀比和浪費現(xiàn)象,適當?shù)母纳粕钸是必要的。有錢人家購買的過節(jié)用品五花八門,樣樣齊全,但數(shù)量不多。因天熱容易壞,且離街近,吃掉了可以再去買,方便得很!拔遄印钡姆N類現(xiàn)在有所改變,但大門口插艾蒿、菖蒲的習俗還是不能少。有的人家大門口為水泥墻,艾蒿、菖蒲根本就插不進去,只好將其放在地面上,但總不可能用其他的東西來替代吧。

  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雄黃有毒,不可多食用,取少量浸酒喝,有殺菌消炎、清熱解毒的作用。所以用白酒浸雄黃的村俗,已經消失了。但艾葉燒水洗澡的辦法,現(xiàn)在有人仍會采用,確實能起到防蚊驅蟲、祛痱潤膚的作用。

  每年的端午節(jié)皆是在夏天度過的,如今物質豐富,生活富裕。炎熱的端午節(jié)中適當購些降溫散熱的飲料、啤酒、水果等放在冰箱里,待人享用,比“五子”更有益人們的身體健康。但“五子”登桌是舊規(guī),不可取消,只能是少買點做個樣子應付而已。

  我的母親和妻子都很相信迷信,如果端午節(jié)中少了一樣東西,她們是很會計較的。因此,為了不讓妻子在節(jié)中嘮叨不斷,我就按時買齊節(jié)中所需用品,一樣不缺的準備好這些東西。要在初五節(jié)這天買齊,的確很不容易,做起來真的十分困難。今年端午節(jié)時,就少了一樣包子,我于早上七點多鐘到街上兩個小飯店都沒買到它,因急需包子的人太多,人家可能是早晨六點多鐘就起床搶購一空了。還好,今年少了一樣包子,妻子沒有過多的責怪我,也許是看在兒子回家過節(jié)團聚的緣故吧。

  其實這些東西要在節(jié)中配齊,也許是一種迷信。隨著生活和消費的提高,我們也可以用其它的東西來替代。這等小物,多數(shù)店主不愿較多的制作出來,肯定會有短缺的時候,因此希望各用戶在端午節(jié)中千萬不能因小失大,吵吵鬧鬧,應以和為貴,過個開心快樂的節(jié)日。完全齊備固然最好,但萬一少一、兩樣也沒啥不妥,同樣是大吉大利,平平安安的!懊孕挪荒苋,但不可不信”的說法,我們不要當真。作為有文化、明事理、信科學的國家工作人員或共產黨員則更要帶頭遵守,反對迷信,崇尚科學。

  今年的端午節(jié)在熱烈祥和,幸福安康中剛離去,明年、后年……的新節(jié)照樣而來,也許全國56個民族的端午節(jié)的習俗不盡相同,但希望我們的祖國強盛發(fā)達,同時祝福以后的節(jié)日更加繁榮、詳和、平安!

端午節(jié)的散文10

  當黃梅細雨還沒有訴盡纏綿,第一曲蟬音還沒有引起共鳴,我就想起了端午節(jié),思念媽媽的味道。清晨,當?shù)谝豢|暖陽輕輕撥開薄霧,微風吹來陣陣粽香,我滿街尋找著和媽媽包的形狀相似的粽子,終于在西街尋到,買了幾個,里面的配料豐富多樣,可是松松垮垮的,味道也比媽媽做的差遠了。在這個思念的季節(jié),我又想起了媽媽包的粽子,又想起了兒時的端午節(jié)。

  媽媽不識字,不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歷,更讀不懂我文字里的憂傷。媽媽只知道清明節(jié)后就開始為端午節(jié)準備,因為每年端午節(jié)除了包粽子,媽媽還要給我們買一斤肉和幾塊方糖,媽媽還要買一些雄黃沿墻邊灑,因為我家住在半山腰,毒蛇常出沒。為了讓端午節(jié)過得富足些,媽媽提前就得多攢一些錢。三月,媽媽上山采茶葉和金銀花賣;四月,媽媽上山去挖草藥。到了端午節(jié)那天大清早,媽媽早早地泡好大蒜酒,就去山上砍艾葉草,砍回來后插幾枝在門上,其余的鋪在屋前的坪里曬,媽媽說用艾葉熬水洗頭洗澡夏天能少生痱子。媽媽說用艾葉來熏蚊子既省了蚊香錢,又不用聞蚊香的氣味。春夏季節(jié),是山里多蚊蟲的季節(jié),小時候,我們只覺得去山上好玩,可是,多年以后,卻忘不掉皮膚易過敏的媽媽癢得難受的`表情。

  端午節(jié)前一天,勤勞的媽媽去山上采了一大捆粽葉回來,選了一些長一點寬一點的,一片片洗凈,圈圍著放在盆里泡。媽媽連同還采了一些棕葉,也用水泡著。媽媽取了一把干稻草,燒成灰,等灰冷了后,倒在一個貼了紗布的篩子里,下面放一個臉盆,過濾的水就是用來包粽子的堿水,然后把泡過一個多小時的糯米泡在堿水里。大約一個小時后,媽媽把糯米和粽葉端出來放在門口,準備包粽子,引來村里小朋友的圍觀,幾個年輕媳婦搬了小凳子坐在了對面。媽媽把一朵扇子般的棕葉架在椅背上,撕成細條。媽媽取了兩片粽葉疊加,圍成漏斗狀,舀了一些米放進去,用手壓緊,再加一些米,再壓緊,然后左手稍微彎曲,彎成山狀,然后把米團稍加擠壓形成三角狀,數(shù)次翻轉,接著兩邊手指再往內壓,讓中間圓突起,最后裹緊,用棕繩扎緊。一串粽子包好了,就像十幾個三角形大青果,干凈清爽,像翡翠,又像一群圍著媽媽的小朋友。包好了的粽子放進水里,冒氣了小泡泡,透過水,粽子在水里晶瑩閃亮。媽媽一邊包,一邊講解,然后手把手教村里的年輕小媳婦。村里的女人都習慣了來我家門前包粽子,媽媽也習慣了一家家查看。媽媽還幫不會包的人家包,一包就是一整天,忘記了時光。包好后媽媽和媳婦們把家里的大鍋搬出來,架在臨時灶上,然后添滿了柴;鹈缣蛑伒,映紅了小朋友的臉。煮了一陣后,就用小火慢慢燜,大家都睡了,留下媽媽守著。媽媽一邊看著鍋子,一邊給我們做布鞋,時不時側著身子聞聞、聽聽。熬到半夜,粽子煮好了,媽媽才睡,她自己卻舍不得先嘗一個。

  第二天,院子里彌漫著粽子的芳香,沁入一縷粽香,我如癡如醉。在那個時候,幾乎全院子的人都吃到了香噴噴的粽子。媽媽拿了一個粽子,拈了拈,壓了壓,小心翼翼地解開棕繩,輕輕地褪去粽葉,晶瑩剔透的粽團就露出來了,一陣香氣撲鼻而來,媽媽微笑著聞了聞,輕輕地咬了一口,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后把粽子遞給了我。我咬了一口,酥酥軟軟的,又很緊致,油而不膩,糯而不滑,糯米的香味里已浸入粽葉和棕繩的香味。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我還在上初中的時候,家里半年都要靠吃紅薯和土豆度日,我常常餓得心慌,端午節(jié)包粽子算是打牙祭?墒菋寢寘s大方地送出去,她自己卻舍不得吃完一個,我們姐妹還可以連續(xù)幾天吃粽子。

  從初三起我開始寄宿,媽媽每年端午節(jié)都托人帶一串粽子給我,常常被同學們搶光了,媽媽也不在乎。其實我上小學四年級起媽媽每逢過節(jié)心情都不好,因為爸爸出外做生意虧了,很多年里很少回家,媽媽只好一個人獨自撐起整過家,三姐常常生病,為了給三姐買藥,為了給三姐增加營養(yǎng),本來就不夠吃的稻谷還被媽媽賣了不少。媽媽總是在紅薯鍋里放一個盆子蒸飯給姐姐吃,我和妹妹忍住不吃,偶爾改善伙食的時候,米飯媽媽只吃一點點,連過節(jié)時肉和魚媽媽都不吃。為了給我們湊學費,媽媽常常挑豆子和蔬菜去七八里以外的集市上賣。三姐最后還是微笑走了,去世前她說此生無憾,因為遇到了一個好媽媽。我想她的靈魂永遠都不會忘記那個情景:在她摔斷腿的那幾個月里,媽媽常常獨自一人背她去十幾里外看醫(yī)生,還每天背她上下學?墒菆詮姷膵寢審牟辉谖覀兘忝煤痛謇锶嗣媲傲鳒I和抱怨,只是我有時半夜聽到媽媽偷偷哭。每逢過節(jié)媽媽就會很開心、很熱心地教村里人做好吃的,并大方地把自己做的送人。光陰婆娑,歲月不待人。現(xiàn)如今媽媽兩鬢現(xiàn)在已添了不少白發(fā),腿也有風濕,但依然精神很好。媽媽帶大了我們姐妹,帶大了姐妹的小孩,還照顧過村里不少小孩和老人。

  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可是我們又離媽媽很遠。媽媽依然保持每年端午節(jié)包粽子的習慣,一到端午節(jié),媽媽說她就和嬸嬸伯母一起包粽子,送給不包粽子的老人和留守兒童。每年暑假我們回去,媽媽都要包粽子,還要親自磨豆腐,因為在媽媽眼里,兒女回家就是過節(jié),因為在媽媽眼里,家鄉(xiāng)的味道最好。其實媽媽包的粽子里依然什么配料也沒有,媽媽說村里老人還是喜歡吃堿水粽。我和老公,還有兒子也都吃得津津有味。我也學過幾次包粽子,可總是包不出媽媽包的粽子的精致形狀和純純的味道。

  除了端午節(jié)包粽子,其他時候媽媽也帶村里人做很多好吃的。比如黃雀肉、夫子肉、夫子辣椒、貓耳朵、米豆腐、豆腐等。媽媽還會給大家唱上幾段花鼓戲,年輕的時候,媽媽身段和聲音都很有韻味。如今老態(tài)龍鐘了,聲音還是沒變。沒上過學的媽媽還喜歡用成語,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媽媽的成語有太多用得不貼切的地方,但在農村,給大家?guī)砹嗽S多樂趣。哪有有媽媽,哪里就笑聲陣陣。其實,這些小吃里面都沒有肉,但在那個年代、在我們兒時,這些帶著媽媽味道的小吃,吸引著我們的味蕾,如同一股股暖流穿過我們的心田。

  在這個思念的季節(jié),我想起了媽媽那熟悉的笑容,想念兒時母親的疼愛,那些歲月,我將窮極一生去銘記、感恩。光陰流轉,歲月更迭,哪怕光陰老去,還可以感動自己。經年里的那些溫暖,我都將銘刻心底!

端午節(jié)的散文11

  當布谷鳥清脆的歌聲飛過門前的皂莢樹,村東頭的山坡上,小麥已是一片金黃,期盼的端午節(jié)就要來了。

  鄉(xiāng)村的五月正是青黃不接的時節(jié),記憶中的端午節(jié)總是在人們的翹首相望中姍姍來遲。 每天放學回家,我和小伙伴們常常相約經過那片麥地,看著笑彎了腰的麥稈,媽媽的話就在我的耳邊響起——麥子熟了,端午節(jié)也就來了!

  村東頭的小麥地里人影匆匆,一浪趕著一浪的金黃在人們的臉上閃爍,生產隊正組織人力在收割麥子。布谷鳥掠過人們的頭頂,叫聲依然那樣清脆。爸爸說,快割吧,你聽,布谷鳥都在吆喝“割麥插禾,割麥插禾”呢!媽媽望著趴在草地上抓蚱蜢的我笑著說,你還不起來,布谷鳥都在罵你“齷齪哥哥,齷齪哥哥”呢!我那時并不知道布谷鳥在說什么,但我只知道等小麥打出來分到各家各戶,端午節(jié)就來了,我就可以跟著端午節(jié),美美地吃上一頓像模像樣的飯菜,還可以揚起媽媽親手蒸出來的饅頭,一邊吃一邊在小伙伴面前炫耀。

  生產隊的倉庫門前人頭攢動,金黃的麥粒把懸著的大鉤秤笑得前俯后仰。家家戶戶都挑著籮筐來分麥子,大人們忙著過秤稱麥,小孩子在人縫中穿梭,我屁顛屁顛地跟著媽媽的身后,看著媽媽將自家分到的麥子倒進籮筐(其實也只有三二十斤),我自告奮勇地抓起扁擔的一頭,讓媽媽將繩子一道道繞在扁擔上,然后,我在前,媽媽在后,將麥子傾斜著歪歪扭扭地抬到村子里的一間大磨坊。

  初四的夜晚,山村一片靜寂,媽媽已經在準備明天的端午節(jié)了。爸爸常年在外為生產隊創(chuàng)收,最早也在第二天上午回來。廚房的香氣誘得我難以入眠,悄悄起來,煤油燈下,媽媽正系著圍腰在悄然忙碌。燈光昏黃閃爍,新出磨的面粉倒在一個大腳盆里,媽媽用水輕輕地調和,一會兒彎腰雙手用力揉搓,一會兒用兩個指頭捏起面團,高高拉起,當面團能拉起一條線的時候,媽媽拿出一塊老面(其實就是酵母)將其碾碎,均勻地撒在面粉上,然后又一次揉搓。昏黃的燈光在跳躍,媽媽額頭上的汗珠滑過臉頰,我伸出小手輕輕地幫媽媽拂拭臉上的汗珠,看見媽媽微笑著將揉和均勻的面團盛在瓷盆里,蓋上簸箕,再用舊棉襖蒙上。“睡吧,明天早上就有饅頭、包子吃了!”我咽下一口唾液,跟著媽媽回到房間,枕著端午節(jié)的饅頭進入了夢鄉(xiāng)。

  也不知什么時候,廚房里傳來叮叮當當?shù)穆曇,揉揉惺忪的睡眼,星星依然在窗口眨眼——媽媽已經準備蒸饅頭了。端午節(jié)的陽光穿過門縫,廚房里正彌漫著濃霧一般的'蒸汽,五雙圓圓的眼睛滴溜溜地盯著鍋里冒著香氣的饅頭。父親一清早就趕著毛驢拉著板車回來了,我們一人舉著一個饅頭小鳥一樣將父親圍成風景,等到父親在板車上取下久違的魚肉,端午節(jié)也就真正來到我們家里。

  端午節(jié)來了!房門頂上的磚縫里插滿了我和妹妹割來的艾草和菖蒲,爸爸蘸著雄黃酒在我們兄妹五人的額頭、手臂依次圈過,新釀的米酒從鍋邊溢出香甜。飯前,媽媽還不忘叫我端送一碗水酒,捎上兩個饅頭給隔壁的“二爹”(二爹是位參加長征的老紅軍,七十多歲了,仍孤身一人)送去。端午節(jié)的午飯比平時豐盛得多,魚肉雖然少,但畢竟屬于我們自己,再也不必擔心哪碗好菜要留給客人,飄著油花的豬肝湯無拘無束地在我們的嘴邊滋滋響?粗覀兝峭袒⒀实貙⒁蛔里埐顺缘镁,媽媽的眼里閃著淚花,她望著父親笑了。

  記憶中的那個端午節(jié)我吃得特多,雖然一個下午肚子都在脹痛,但我依然拉著媽媽的手,快活地追趕著布谷鳥,一遍一遍地聽著“齷齪哥哥——割麥插禾——”

端午節(jié)的散文12

  適逢紅袖,二八之歲,恰遇五月,正值端午,外省歸來,故壇重遊。豈料論壇,沸揚不堪,諸君罔顧,謾罵成風,倒板之風,甚囂塵上,喬君悲憤,怒而抹版,故饗同祭:

  君子之言,不責其俗,以彰其明;君子之行,不貴茍難,以顯其哲;明以趨吉,哲以保身。故君以言,詩之誨之;故君以行,歌之名之。皭然清操,流垂今古。

  蓮出汙水,蟬蛻淖泥,察察之身,哺糟之鼠,歠釃之輩,其可同謂?

  觀諸版主,綁架上墻,用而生疑,諫而受謗,憂壇費事,備受謾罵,屢遭辱沒。富君德者,勸之止之;小人之心,公器私用,刪之毀之,以至途窮,無奈之下,全體死節(jié),親者恨之,仇者快之,滿地雞毛,喬君奈何?

  世之君子,喜德愛美,辭潔信芳,文約旨遠,其情諄諄;天下小人,貪淫好色,汙言穢語,詞不達意,臭鼻惡心。

  斯文猶在,日月同輝。屈子既沒,諸君尚在,企仰大夫,吾等後學,拙語劣文,何足壹哂?

  清烈已去,天下燕安,斯文流芳,斯德千古,不甚希噓。

  戲如人生!

  尚饗!

端午節(jié)的散文13

  一年又一年的端午節(jié)從生命中經過,帶走時光的碎片,留下人生的痕跡,而那些與端午節(jié)有關的往事,卻成了一生的珍藏……

  在我年少時,我們家鄉(xiāng)過端午節(jié)并不包粽子吃,但是我們都知道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那時候我還小,并不知憂愁的滋味,所以我很喜歡過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節(jié)有既好看又好聞的香袋可以佩戴,還有五股線可以佩戴。我那時候佩戴的香袋與五股線,都是母親在農忙中抽時間親手做的。

  記得那時快過端午節(jié)時,村子里就會來一些賣香草與雄黃的人。他們推著破舊的自行車,車把上掛著提包,邊走邊喲喝:“香草,香草,賣香草了。雄黃,雄黃,賣雄黃了!边@時,村子里女人和小孩便會圍攏過來。女人是為了買香草與雄黃,而小孩子只不過是來湊熱鬧的。母親聽到賣香草的也會前去購買香草與雄黃,以便閑時給我們姐弟四個縫香袋。

  縫香袋可是個眼力活,心靈手巧的自然縫的漂亮,眼力差的縫得就有點兒欠缺美觀。而在我的眼中,母親縫的香袋是最漂亮的。母親縫香袋時,會先找來幾種顏色鮮艷和幾種不太鮮艷的碎布,還有雪白的棉花。然后再從大蒜頭上剪下蒜梗,這樣就可以開始縫香袋了。

  母親先把碎布片剪成各種形狀,然后根據(jù)想要縫的香袋形狀來縫線。母親首先會先縫大香袋,大香袋是最漂亮、大氣的,也是縫起來最麻煩的一種香袋?p大香袋要用上三四種顏色的布片,還有多一些的棉花與香草。那些布片在母親的穿針引線下很快就縫成了一個花樣的正方形,不過這樣正方形是雙層的,而且留下一個小口子沒有縫。那個小口子不是母親忘記縫了,是為了好把裹著香草的棉花放進去。母親縫好后就把帶針腳的一方翻到里頭,這樣露在外面的就看不到針腳,會很好看。然后拽一小團棉花,把棉花撕開一個洞將香草倒進去,之后用棉花把洞口堵上,最后塞進縫好的布袋里。此時,母親就會把留下的小口子用最細的針腳縫上?p好小口子,母親會把一根線穿在香袋的最上面,然后拉著線的兩頭一拉將上面的兩個角并在一起縫起來。這時,香袋就縫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給下面的兩個角做花穗子。

  做花穗子首先得把蒜梗剪成一厘米左右長的小蒜梗,然后把各種顏色的布剪成一厘米左右的小正方形。接下來先把三四個小正方疊在一起用針線穿起來,然后穿一個小蒜梗,之后再穿幾個小正方形花布,再之后又要穿一個小蒜梗。如此這般按規(guī)律穿下去,一會就做成了一個長長的花穗子;ㄋ胱幼龊煤,根據(jù)與香袋相襯的尺過截成三截,然后在香袋下面的兩個角處各綴一個花穗子,再在兩角的距離中間綴一個花穗子,F(xiàn)在,一個漂亮的香袋就做好了,剩下的就是給香袋配五股線了。

  五股線,是用紅、黃、藍(也可黑色)、綠、白,幾種顏色的線做成的。做的.方法就是把五種顏色的線像搓繩子一樣搓和在一起,這就是五股線了。五股線除了用來縫到香袋上便于佩戴到脖子上或衣服上,還要綁到手腕上和腳腕上。母親說,在端午節(jié)那天佩戴香袋和綁五股線可以驅蟲避邪,消災免難。所以母親做起香袋和五股線絲毫不含糊。母親還說,五股線要戴陰歷六月六才能剪掉,剪掉后要扔到流水道口那里。而且那五股線會在流水中變成神奇的小蛇,保佑小孩子不被蟲子咬。

  母親除了縫大香袋,還會縫雞心香袋、小紅辣椒香袋、紫茄子香袋等等。它們的做法與大香袋大同小異,只不過形狀不同而異。總之,母親會變著花樣給我們縫香袋,好讓我們歡喜地佩戴在身上。

  到了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晚上,母親就一個一個的幫我們佩戴香袋和綁五股線。那個晚上,我們姐弟四個可以在母親縫的香袋中挑選喜歡的香袋佩戴。我和二妹、三妹都歡喜的挑選了自己喜歡的香袋,欣喜地放在鼻子上聞香氣。弟弟并不積極挑選,只是站在一旁笑著看我們。母親給我們姐妹仨人佩戴好香袋和五股線,就就拉過弟弟給他綁五股線,然后會挑一個顏色不怎么鮮艷的香袋給弟弟佩戴上。弟弟拿起香袋放在鼻子上聞了聞,就不好意思地把香袋藏到了衣服里。

  端午節(jié)的早上,母親會早早地叫醒我們。我們來到院子里時,小鳥已經在枝頭“嘰嘰喳喳”地叫著。此時,父親已經從地里割回來了艾草,并把艾草捆成一束懸掛在門邊。父親說,艾草可以驅邪,殺菌消毒。我長大后才知道,有一句詩:“手執(zhí)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母親已經煮好了雞蛋與蒜頭,等著我們洗臉刷牙。不過那天洗臉可不是如往常用清水洗臉,而是用兌了清水的煮蒜水洗臉。母親說,用蒜水洗臉好,去毒氣。所以那天,我們洗過臉后都笑自己成了蒜人,因為身上散發(fā)著熟蒜香氣。

  早上吃飯時,母親喜歡給我們幾個小孩子分好雞蛋與蒜頭,每個人的量都一樣,不偏不向。母親說,誰的量誰得一天吃完。父親坐在一邊看著我們,開心地笑。

  我們領了自己的雞蛋與蒜頭后,都會爭先恐后地送給父親一個雞蛋,并說:“爸爸,生日快樂!”。是的,端午節(jié)那天正是父親的生日。所以,端午節(jié)對于我們家人來說,更具有意義。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姐弟四人都會送給父親一個雞蛋。父親見我們如此孝順,自然高興,一一收下“禮物”,并剝了一個雞蛋給我們,我們都不要。父親就會遞給在一旁微笑著的母親,母親接過去,就會把手中剝好的雞蛋遞給父親。其實到了最后,父親與母親也不過各吃了一個雞蛋,而父親收的“禮物”大多又回到了飯桌上。等我們玩餓的時候,就又成了我們的口中食。

  端午節(jié)那天,我最不喜歡吃煮熟的蒜頭,可母親非盯著我吃蒜頭。母親說,吃了煮熟的蒜頭,可以去身上的毒氣,對身體好。無奈在母親的監(jiān)督下,我只好把自己領到的蒜頭吃完,這才能出去玩。

  端午節(jié)吃雞蛋,我們并不會安安靜靜地吃,而是喜歡跟小伙伴們比賽碰雞蛋。當兩個雞蛋同時碰在一起時,誰的雞蛋破了,那就是敗將,誰的雞蛋沒破,那就是將軍。所以,那天的小孩子在早上吃過一個雞蛋后,就會在口袋里裝上兩個雞蛋,去尋覓比賽的對手。有時候,也會幾個小孩子聚在一起一個一個的比賽,只到最后選出將軍。那場面熱鬧極了,又是開心的笑語,又是失落的嘆息。不過,最后都一個個排著坐在一起吃雞蛋。不管是敗將,還是將軍都會進入肚子里。

  中午,母親會親手為父親做長壽面,面自然是母親最拿手的手搟面。而我們幾個小孩子和母親會陪著父親一起吃長壽面。母親說,一起吃,替父親咬災。意思就是把父親所有的災難一起咬沒有了。

  晚上,母親會把兌了酒的雄黃酒端過來,讓我們一個一個的坐著,由母親用雄黃酒給我們幾個抺耳朵、鼻子等。母親說,用雄黃酒抺過之后,小蟲子就不會往耳朵、鼻子里面鉆了。

  后來,我們長大了,知道害羞了,就不愿意佩戴母親做的香袋了,母親也就很少做香囊了。只是端午節(jié),母親依然會煮雞蛋與蒜頭,叮囑我們要吃雞蛋,要用蒜水洗臉,也依然會為我們抺雄黃酒。

  這些年,每年過端午節(jié),我們姐弟幾個大多都會陪在母親身邊。而父親,卻因病去世十多年了,所以現(xiàn)在的端午節(jié)對于我們來說增加了很多的傷感。我們姐弟幾個再也沒有機會送給父親“禮物”了,而母親在端午節(jié)那天再也不做手搟面了……

端午節(jié)的散文14

  還有半個月就到端午節(jié)了,走在車子橫行疾馳的京原路上,腦子里想起家鄉(xiāng)白洋淀勢連天際的水澤、彎彎曲曲的溝渠,滿世界的蘆葦蕩。在這個時節(jié),水鄉(xiāng)人開始摘葦葉,供全中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包粽。記得,每年的這個時候,母親開始為我們準備,甜甜的蘆葦粽子、異香異氣的艾草、油滋滋的油甜炸糕和辟邪的朱砂香囊。白洋淀人自來就沒有節(jié)假日的概念,他們像是寄生在葦子地,生活在船上,每天睜開眼就是織席、打箔、打漁等等。年復一年、月接一月、夜以繼日,在水的世界里勤快的勞作著。盡管如此,端午節(jié)是白洋淀人必須要過得節(jié)日,因為水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有太多的講究和說辭。

  陰歷五月初五,是白洋淀一年中最好看的時候。藍天碧水的倒影交相輝映,宛如仙界里落入凡間的一塊碎寶石。煙花蒙蒙的空中飛翔著各種伶俐的小鳥,在水云間里嬉戲翱翔。藏在墨綠的大荷葉里的稚嫩小蜻蜓。綠綠蔥蔥的蘆葦蕩婆娑搖曳,宛如動態(tài)的長城。端午時節(jié),蘆葦葉子已飽滿成型。

  水鄉(xiāng)人劃著小船隨便鉆入哪塊葦?shù),不費吹灰之力很快就能摘得上等、最好的蘆葦葉。永遠都不會忘記當掀開鍋蓋時,沸水煮熟的蘆葦葉子泛起清香味,令人回味無窮、食欲大開。永遠不會忘記,每年端午節(jié)二妗子送來的江米甜棗小粽子。永遠不會忘記,大胖嬸手把手的教我包粽子;永遠不會忘記二零零一年在家過的最后一個端午節(jié),伙伴們坐在樹蔭下包粽子,在星空下吃粽子的幕幕往昔。聚龍淀不是汩羅江,白洋淀也沒出屈原一樣的名人,可北方水鄉(xiāng),有著他無與倫比的端午節(jié)。

  白洋淀水鄉(xiāng)流傳著吃炸糕不摔跤的老話,每年的.端午節(jié),母親都要買六份糖炸糕。我在蜘蛛網式的巷子里穿梭,給姥爺、二爺爺、南院二爺爺、四爺爺、伯父和姑父送炸糕。那時,慈愛和溺愛我的姥爺,已是病入膏肓、風燭殘年的年紀,他吃力地拄著拐杖仍不能控制自己身體。我把炸糕塞進姥爺嘴里:“姥爺,快點吃炸糕,吃完了你就不摔跤了!薄鞍ィ脤殐。”姥爺笑得很開心,抬起眼,額頭上的皺紋溝壑見證著他傳奇的一生。姥爺把我拉進他懷里,“寶兒,你也吃炸糕,吃了就不摔跤了!彼舶烟鹫ǜ馊M我嘴里,在我毫不知曉時,早把零花錢填進我的口袋……吃炸糕摔不摔跤并重要,這個最美的風俗,是水鄉(xiāng)人心里永遠的期許,永恒的愿望。在二零零六年端午前夕,祈求家人和親人剛健的走下去,永遠都不要摔跤。

  人有信仰,絕不是無事生非、無中生有,而是情感上的寄托,讓遠方的游子心安。白洋淀端午節(jié)不知道從何時起都有著—用艾草洗臉不生瘡,佩戴紅色朱砂香囊辟邪的說法。艾草長得細長、葉子像菊花葉片、植株有濃郁的香氣。據(jù)說用艾草葉洗臉不生瘡,不招蠅蟲。每個母親都想孩子永遠守在身邊,自己照看著、自己寵愛著。未離家時,每年的端午節(jié)母親都要拔來艾草燒水,叮囑我們洗臉。如今,我常年不在家,母親的惦念更加悠遠久遠了。兒行千里母擔憂,為求得平安順意。母親在廟堂里求來福靈和朱砂,用紅布包成葫蘆形,再燈下一針一線的縫制平安符。在我出門離家前,母親仔細為我配掛在的腰間。伴著她的囑咐、教誨,我乘船離開家鄉(xiāng),去大淀的彼岸創(chuàng)造自己的明天。

  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也不盡相同。在9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一個連彈丸之地都算不得白洋淀,也擁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端午節(jié)。

  也許,她在別人的世界里是空白的?稍谖倚牡资亲钫孀罴、最親最美的財富。出門在外,無時無刻會念著想著,因為白洋淀水鄉(xiāng)有著我無法泯滅的信仰和寄托。

  20xx年5月22日星期日

端午節(jié)的散文15

  前些年,我們縣里在川東第一村洋烈新村水域里搞過兩屆端午龍舟競賽。賽場上,隨著信號槍的一聲令下,鼓點的敲響,十支龍舟船隊像離弦的箭向終點進發(fā),爭奪第一,場面恢弘,鼓聲震天,熱鬧非凡。從那一刻起,勾起了我對端午節(jié)的重新認識,也激發(fā)了兒時過端午節(jié)的思念。

  再過一個多月又是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端午節(jié)了。此刻我想,那時候綠綠的飛絮將和往年一樣,也會悄然隱沒在濃濃的綠蔭中,嫩綠的葉片開始濃重起來。最早的那些花兒也將在幾場漓漓落落的小雨里散盡,接著又是下一場花事繽紛而來。一些果實,也將隱約在枝頭,搖曳著芬芳的五月。記憶里那個五月的節(jié)日,此時就會姍姍而來,川東的端午節(jié)這天,一些地方舉行了龍舟競賽,包粽子,掛艾蒿,掛菖蒲等一些習俗,氣氛濃烈。小時侯的記憶里,出了龍舟的熱鬧,艾蒿、菖蒲這些可以掛在門前驅邪,避災。父母們美好的心愿,在我們幼小的心靈里便有了關于端午節(jié)最初的朦朧的記憶。直到自己長大了,成了父親,又把這些習俗傳教給了孩子,可是孩子們除了覺得這些好玩好奇之外,她們似乎什么也不會想,更不會懂得這樣的節(jié)日對我們這些大人有什么意義。

  五月里的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我們川東南麓前些年比較濃厚。一直是記憶里那個傳統(tǒng)而溫暖,淳樸而幸福的節(jié)日。當早晨的第一道朝霞從對面山尖上冒出來從玻璃窗照射進屋里,亮閃閃的陽光把我從睡夢中喚醒,這天便是端午節(jié)的到來。于是,我和妹妹還有小弟在伸開胳膊時就發(fā)現(xiàn),手腕和腳腕都系上了五彩線繩,這是媽媽頭晚上提前悄悄準備好的,也是在我們的睡夢中悄悄系上的。五彩線繩是這個節(jié)日里幸福的標志。院子里的臉盆里,也早已盛滿了煮沸后的`艾蒿水,用艾蒿水洗臉,可以去邪避災,艾蒿的淡淡微苦的清香涌進鼻孔,清爽,還有那么一絲芬芳。這是媽媽和我天不亮就到山坡上去扯回來的艾蒿,除了在門上插上一把,剩余的就將艾葉放到水里煮沸來洗臉,這是我們當?shù)剡^節(jié)的習俗。端午節(jié)這天中午,爸爸或媽媽還要買回粽子,一家人吃了粽子才吉利,意味著這一年吉祥,幸福,平安。

  早在七十年代初,我們川東的端午節(jié)是從初四開始過的。記得那時爸爸會在一大清早就把編織的竹器挑到街上買了,順便從街上買點肉,買點魚回來。一般來說,那個年代平時是吃不上這些好東西的,也只有過節(jié)這天才能夠奢侈一次,叫打打牙祭。我那時七八歲,這天早早起床,等媽媽忙活好其他家務,一起拿上鐮刀,和媽媽一起去田間地邊或山坡上割些艾蒿、菖蒲回來,下午放學回來用媽媽燒好的艾蒿水洗澡,說用端午節(jié)這天的艾蒿、菖蒲燒水洗澡可以保整個夏天身體健康,不生皮膚病。

  迄今我還依稀記得,那時在農村老家這是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習俗之一。當中最重要的艾蒿和菖蒲之外,當然還有山林、路邊的金銀花,田里的薄荷草等,媽媽把割回來的艾蒿、菖蒲、野草、金銀花、薄荷葉放在我家那口大鍋里,把鍋里放滿了水,再在鍋里放些雞蛋和蒜頭,這些都是必須得有的,這也是端午習俗之一,然后就一直把水燒開。燒開的水,是青綠色的,水燒開了,雞蛋也煮熟了,蒜頭也煮爛了。蒜頭我和妹妹、弟弟不稀罕,我們稀罕的是煮雞蛋。因為平時的雞蛋都要省下來變賣錢補貼家庭費用開支的,只有端午節(jié)這天才能吃到煮雞蛋。水燒開以后,撈出里面的野草,把水舀到洗澡用的木盆里,待半溫半溫后洗澡。

  在我讀高中的時候,我也懂事多了,也看到在老家端午節(jié)的習俗中,院子里的伯伯、嬸嬸在洗完澡的孩子脖子上,手腕上,腳腕上系上了那些五顏六色好看的五彩線,一直要戴到七月七那天才剪下,扔在屋檐上,讓喜鵲銜去為牛郎織女晚上的相會搭建七彩橋。說實在的,我一直都不知道這些習俗是怎么由來的,也沒有聽村上的老人和父母講過。只知道那時家家都這么做。而且我一直奇怪的是那時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村上竟沒有人自己包粽子,但家家卻都熱熱鬧鬧的。即便是農村最忙的時候,也沖淡不了節(jié)日的氣氛。我是直到上了高中才知道端午節(jié)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jié)日。

  時隔三十多年,那些兒時的節(jié)日習俗,也還在老家繼續(xù)保持下來,而且縣城、小鎮(zhèn)里的超市還賣起了粽子。雖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天天都如過節(jié),但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的氣氛還在繼續(xù)延生。家鄉(xiāng)農村的中年婦女和年輕媳婦至今還一如既往地在端午節(jié)這天早上,到山林里割些艾蒿、菖蒲、金銀花插在門上,干了用來燒水洗澡、洗腳。只是不知道,孩子們現(xiàn)在不系花花碌碌的五彩絲線了,牛郎織女沒有喜鵲搭建的七彩橋,他們該怎么相會呢?今天通過百度查找,知道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是我國最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地臘、詩人節(jié)等等。

  端午節(jié)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jié)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于端午節(jié)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lián)系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后,當?shù)厝嗣駛渌,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因此,南方和北方過端午節(jié)是不一樣的,南方有吃粽子,劃龍舟的風俗,而在北方,除了吃荷包蛋,帶香荷包,還要在當天的窗前或者門梁上掛上葫蘆。家家戶戶都飄著五顏六色的葫蘆,似乎沒有人關注是為了紀念什么,他們只是延續(xù)著祖先留下的風俗來過這個節(jié)日的,只是為家人驅邪免災,祈求這一年平平安安,風調雨順罷了。

  如今,到這個節(jié)日還有一個多月,行走在鄉(xiāng)村農戶,徜徉在超市或街邊,均還看不到街上和超市堆著的粽子,還有那滿街艾蒿、菖蒲的影子,那種溫馨的習俗與喜悅在心里淡了,遠了。年紀大了的母親與我在一起,也已經不再親自到山坡野地割艾蒿或菖蒲了。回想著去年端午節(jié)前夕,我們欄目策劃了一期端午節(jié)節(jié)目,看著貨架上廠家做出的粽子很漂亮,那各種的樣式也是手工做不出來的,比手工的更完美更時尚。于是,我卻總覺得少了那么一種親切和質樸,包括那記憶里散發(fā)著淡淡清苦香味的艾蒿,那種香味已經變得有些枯燥和飄浮。

  畢竟,有一些記憶也漸行漸遠,然后淡去消失。歲月的年輪在一年年遞增,而歷經過那種溫暖于我的,已經牽著如自己那時一樣個頭的女兒們,在這個古老的節(jié)日里,懷著心底的眷戀,淡然行走在季節(jié)濃郁的風里,時光靜淌,而我們的溫暖依然在心里。無論季節(jié)遠近,芬芳的節(jié)日依然還會如期而至,疊加在歲月的長河,蜿蜒綿長,靜謐無聲。

  我守在與這個五月相約的路上,用每天的日歷縮短五月的距離,用目光里的能量溫暖掌心的記憶。在一份平淡的相守里,靜靜感受一年一季的淡淡情思,安暖溫婉。

【端午節(jié)的散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的散文06-26

端午節(jié)的散文06-13

端午節(jié)思緒散文06-28

端午節(jié)的思念-散文06-22

端午節(jié)優(yōu)美散文06-27

端午節(jié)的回憶散文06-27

端午節(jié)散文分享06-25

端午節(jié)的聲音經典散文06-22

童年的端午節(jié)散文06-26

端午節(jié)的記憶經典散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