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報告【匯總15篇】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使用的次數(shù)愈發(fā)增長,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歷史研究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歷史研究報告1
一、問題的提出:
中國歷史博大精深,姓氏也分成了百家姓,流傳至今。老師為了讓我們了解自己的姓氏,以及歷史上有什么人物與我們的姓氏相同,讓我們做了這篇研究報告,專門來調查關于王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
二、研究方法:
1、上網查閱。
2、查閱書籍和報刊。
3、問問其他人。
4、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來源:
王姓,是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少數(shù)民族及一些其他民族改姓,把自己的姓改變?yōu)椤巴酢毙铡?/p>
“王”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還有人,一豎貫通天、地和人。據(jù)說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哲學”呢!上古時期夏、商、周三代,最高統(tǒng)治者都被稱為“王”!巴酢弊鳛樾帐希磥碓从凇巴酢边@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就是“王”姓始祖。
歷史人物:
鬼谷子王詡;戰(zhàn)國杰出的軍事家王翦;西漢初年大臣王陵;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漢朝皇帝劉家后代,篡奪皇位的王莽;是明代哲學家,軍事家的王陽明;詞人王安石;詩人王勃……都是王姓的人。
現(xiàn)狀:
根據(jù)政管研究中心20xx年1月公布的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20xx年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1.015億人,為全國第一大姓。
王姓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海南、陜西、甘肅、新疆16個。▍^(qū)、市)第一大姓。國家北方,姓王的人偏多;而南方,姓王的人則偏少。資料顯示,暫時陳”姓,是南方的第一大姓。
四、研究結論:
1、“王”姓,是中國的.第一大姓。
2、“王”的三橫代表天,地,人,那一豎則代表貫穿其間,所以古代皇帝都稱“王”。
3、20xx年數(shù)據(jù)表示,王姓在全國已到達1.015億人。
4、北方姓王的人偏多。
5、男方姓王的人與北方相比,相對偏少;姓陳的人與北方相比,相對偏多。
6、東周時期的“姬晉”,就是“王”姓的始祖。
歷史研究報告2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課外班上有很多姓王的同學,今天,老師讓我們寫關于自己姓氏的研究報告,于是我對王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上網
2、查閱書籍
三、內容
1、王姓名人:“書圣”王羲之,“詩佛”王維,“縱橫家鼻祖”鬼谷子,王守仁等等。
2、王姓來源:王姓是一個源頭眾多、族派紛繁的`姓氏。具體地說,有出自周朝姬姓之王,有出自虞舜媯姓之王,有出自商朝子姓之王,還有少數(shù)民族中的王姓及賜姓、冒姓王氏。它們的共同點在于多數(shù)是以爵為氏的。
3、現(xiàn)狀:王姓為中國第一大姓,大約有9928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7.25%。
四、研究結論
王姓源自原來的周朝,大概在今天的甘肅、陜西西安一帶,后來的主要分封地區(qū)在現(xiàn)在的山東省。根據(jù)考證,福州王氏發(fā)源于山東王氏,以王審之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歷史研究報告3
一、問提的提出
我們家一家六口,除了媽媽和奶奶之外,我家的全部人都姓唐,我們家鄉(xiāng)的村子里也幾乎都是姓“唐”!疤啤毙帐窃趺磥淼哪兀繗v史上關于“唐”姓究竟在我國姓氏中占怎樣的位置,帶著這些問題我對“唐”姓的`歷史和發(fā)現(xiàn)做了一些調查。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唐”姓來源:皇帝軒轅氏的六世孫帝堯,姓依祁,最初被封于陶,后來遷于唐,到周武王時,唐侯作亂被成王所滅,原來帝堯的后裔則遷杜國,稱唐杜氏。
“唐”姓氏史名人:唐順之,江蘇武進人,明朝散文家,觀至右金都御史、化鳳陽巡撫!疤扑闻伞比宋镏弧
“唐”姓現(xiàn)狀:當代唐姓人口已達1010余萬,為全國第二十五位大姓,大約占人口的0.65%從明朝至金600年中唐姓人口由51萬激增到1010余萬,約19倍。
四、研究結論
1、唐姓起源很早,傳說,舜帝最初被封于陶,后來遷于唐,說以被稱為陶唐氏。
2、“唐”姓是中國姓氏排行25位大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0.65%,唐姓遍布天下。
3、今唐姓以四川、湖南、貴州、山東、安徽、廣西等省區(qū)居多,這6省唐姓占全國唐姓人口60%。
歷史研究報告4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姓周的人很少,周圍的人也不是姓周,周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姓周的名人多嗎?現(xiàn)在的周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少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詢問身邊的人。
2、上網查閱資料。
三、資料整理。
1、來源。在5000年前的黃帝時期,“姬”和“周”同音,當時的周文王姬昌帶領一部分人民鑿井引水,使那一部分人民的田地年年大豐收。后來“姬”和“周”區(qū)分開來了,周文王變姓周,后代為了紀念周文王,所以全改姓為周。
2、歷史名人。三國時期的名將周瑜、北宋著名的'哲學家周敦頤、北宋著名的詞人周邦彥、周德清是元代著名的昔韻學家。
3、現(xiàn)狀。據(jù)數(shù)據(jù)表明20xx年全國姓氏人口排行榜周姓排第九,占全國人口的2.03%,大約有2,500萬人,主要分布在湖南,四川,江蘇,湖北。其中,湖南周姓人口最多的。
四、研究結論。
1、黃帝時期,姬和周同音,后來區(qū)分開來,后代為了紀念周文王改為周。
2、姓周的歷史名人都為當時這個領域里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3、20xx年全國人口排行榜中,周姓排第九。
歷史研究報告5
一、問題的提出
在我們班里只有三個同學姓張(包括我),上網一查關于張姓的資料,我嚇了一跳,張姓的人口還不少呢!是我國排名老三的姓氏,于是,我對張姓有了興趣,便對張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做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上網瀏覽
2、查閱書籍
3、通過問父母,掌握關于張姓的名人及故事。
四、結論
1、在歷史的長河中,張姓人才輩出。有漢初大臣張良、唐朝名相張九齡、晉代文學家張翰、清代詩人張問陶、現(xiàn)代國畫家張大千、清代詞畫家張子祥、宋代詩人張耒、西漢外交家張騫、東漢科學家、文學家張衡。
2、張姓出自皇帝之后代揮。得姓始祖:張揮。黃帝少昊青陽氏第五子,自幼聰明過人,愛動腦筋。他從星星的組合中得到了啟發(fā),發(fā)明了弓。于是黃帝封揮為制造弓的官叫“弓正。”
3、20xx年,我國戶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李”姓排在第二,其次是“張”姓。根據(jù)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對中國戶籍人口的.統(tǒng)計分析顯示,張姓人口在中國姓氏中排在第三位,有近1億人,占中國人口總數(shù)的7.1%
活動五:漢字字體的演變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演變,前后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行書—草書。這七種字體。被稱為“漢字七體”。
活動六、制作漢字印章
漢字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流傳下來的不可多得的一份遺產。作為漢字文化發(fā)展過程中的一部分,我們更應該了解漢字,把漢字當作真正的中華民族的瑰寶來傳承。
漢字千年,它是我的身軀,是我軀殼中的血管,是我血管中奔騰的血液,是我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脊梁。
漢字的奇妙在書法家的手中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一點、一橫、一豎、一撇在書法家手中變成了小精靈或舞者躍動的優(yōu)美舞姿。
我愛漢字!
歷史研究報告6
一、問題的提出
要說姓氏,我們班姓劉的同學最多。于是,我和媽媽對劉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開展了一次調查。
二、研究方法
1、上網查閱劉姓的來源。
2、確定有代表性的劉姓人物作為具體研究對象。
3、搜集與劉姓人物的相關資料。
4、了解劉姓人口和分布情況。
5、整理搜集到的資料。
三、資料整理
來源
1、劉姓的由來劉姓最古老的發(fā)源地在今河北唐縣,劉姓有“王者氣象”。
2、漢王朝構成中華文明的第一個高潮,自此中華民族之主體。被稱為漢人、漢族,中國的語言文字被稱為漢語、漢字。
3、上帝對劉姓實在太垂清了,他把奠基中華文明基礎的.重擔交給了劉姓子孫。高揚巨斧――劉姓的最原始根蒂桐有根,水有源。
歷史名人
1、書籍教科歷史上的劉姓漢高租劉邦、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劉備、劉耀、劉淵、劉少奇、劉伯承……
2、劉姓人物的介劉邦:即漢高祖,江蘇沛縣人。于公元前211年建國稱帝。國號漢,定都洛陽,后遷都長安,史稱西漢。
3、劉向:江蘇沛縣人,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
4、劉備:即圓漢昭烈帝,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曾投事普操。
5、劉禹錫: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所著《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具有唯物主義思想,及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
現(xiàn)狀
1、劉氏族語上海文化館保存看15卷108米長的劉氏族譜。
2、劉姓是現(xiàn)代中國人口比較多的姓氏,當代中國大陸地區(qū)劉姓,有約645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5.4%。在姓中排名第4。
四、研究結論
1、劉姓源遠流長,是世界上第4大姓,占全國人數(shù)的5.4%,大約有六千萬左右的人姓劉。
2、在歷史長河中,劉姓人才輩出,有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劉備、劉耀、劉淵、劉少奇、劉伯承……
3、我國劉姓源遠流長。相傳,唐堯是遠古祁姓部落陶唐氏的領袖,名放勛,他賢達善良,后成為部落聯(lián)盟首領,被尊為五帝之一。據(jù)傳說唐堯出身在順平縣的伊祁山,伊祁山就又稱作堯山,堯因地名而為祁姓,其第九子源明被封在劉國,子孫遂以國名為氏,世代相傳為劉氏,史稱劉氏正宗
我為“劉”姓祖先的輝煌感到自豪!
歷史研究報告7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歷史課堂已經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但是,由于教師觀念、教學理論以及策略研究的不足,歷史課堂教學仍然無法擺脫陳舊的教學模式,存在以下問題:
1、教學內容單一:部分教師意識到了教學改革的重要性,但在選擇教學內容時仍傾向于傳統(tǒng)的歷史事件和人物介紹,缺乏多元化的教材和資源。
2、學生參與度低:由于課堂仍然以講授為主導,學生參與度偏低,缺乏積極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3、教學方法過于死板:部分教師仍然依賴傳統(tǒng)的講授和記憶式教學方法,缺乏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的能力,無法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
4、缺乏實踐與體驗:歷史課程本身具有豐富的實踐性和體驗性,但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未能充分利用相關資源,使學生缺乏對歷史知識的實踐和體驗。
5、評價方式單一:仍然存在傳統(tǒng)的筆試和考試為主要評價方式,缺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評價。針對以上問題,我們需要加強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培訓,提高他們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意識。同時,鼓勵教師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的教學策略,如合作學習、項目制等,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此外,還應加強與社會資源的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培養(yǎng)他們對歷史的實際運用能力。最后,評價方式也應更加多樣化,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評價,促進他們全面發(fā)展。
1、學生的主體地位依舊沒有得到真正確立,課堂上還是以老師講為主。
2、教學內容與學生脫節(jié),課堂上只見內容不見學生。
3、課堂上或是學生沒有生成,或是老師對于學生的生成置之不理、蜻蜓點水、束手無策。
4、教室里,學習的氛圍應該超越僅僅停留在預設課程內容的層面,而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創(chuàng)造性思考。教師不應僅僅以學生是否完成預設任務來評判課堂的成功與否。
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師生教與學的熱情,從而使初中歷史教育的時效性大大降低。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如何讓教學中的教師更多一些創(chuàng)造性,讓歷史課堂充滿智慧,真正把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角色落在實處,葉瀾教授提出的生成性教學為我們提供了新思路。生成性教學即是通過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在新的情景下推動教學的進程。
生成性的課堂教學具有以下特征:
1、課堂的生動可變性!吧伞币辉~的提出是相對于課前“預設”來說的,以往我們的課堂教學強調的是詳盡的課前預設,和課堂上對教案的圓滿落實。而生成性教學則強調教師在課堂上充分關注學生思想動向,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和教學行為,重視課堂上的新生成的資源并給以有效利用。顯然生成性教學更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2、課堂教學之所以充滿生動與真實,是因為它具有很強的變化與靈活性。雖然我們承認教學也有一定的規(guī)律,但在師生共同的課堂現(xiàn)實中卻存在著許多無法預測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知識差異、性格和習慣的差異等,我們必須正視并展現(xiàn)這些差異,以還原學習的真實面貌,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的開展和學生的成長。生成性教學模式鼓勵我們勇于面對意料之外的情況,使課堂呈現(xiàn)師生真實的生活場景。
二、課題的界定
生成是相對于預設而言的,所謂預設即事先的規(guī)劃與設計。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會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等進行預先的思考和籌劃。而生成,則是指在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中產生積極的課堂體驗。通過與課本或其他學習材料的對話,學生們能夠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激發(fā)出涌動的靈感。
生成性:是對教學過程生動可變性的'概括,是對以往強調過程的預設性、計劃性、規(guī)定性的一個重要補充和修正。
生成性教學:是指教學過程表現(xiàn)出適度自主和開放,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在預設的教學設計基礎上,根據(jù)課堂教學過程的實際進展及時調整教學設計,并且引導學生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
初中歷史課堂生成性教學:教師結合歷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初中學生勇于參與的特點設置恰當?shù)慕虒W目標、內容及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生成,并且使課堂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前預設,而是依照師生的活動及時調整教學進程,使學生體驗歷史,感知生活,使歷史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1、《國家課程標準》強調了教學應該是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成長的過程。這一理念告訴我們,一個真實的課堂教學過程是由師生以及其他因素之間動態(tài)互動推進的過程。這些互動因素非常復雜,因此導致了課堂教學過程存在多種可能性。鑒于這種多樣性,我們在課堂教學前設計一些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目標、內容和方式,可以不斷生成新的形式,并影響下一步的教學過程。
2、建構主義的理論觀點。瑞士認知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是在與周圍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構建起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fā)展。生成性課堂教學設計能使學生把外部環(huán)境中的有關信息直接整合到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去的過程,同時又可以使認知結構發(fā)生重組與改造,產生新的生成。
3、“新基礎教育理論”是葉瀾提出的一個觀點。他認為,新基礎教育并不是要強制推行一種新的教育模式,而是要使原本就充滿內在生機的教育回到它本來的狀態(tài),擺脫傳統(tǒng)教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可以說,這是一種教育上的“生態(tài)工程”,旨在讓教育重新回歸樸素和真實。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開展課題研究,可以提升教師對教學理論的認識水平,從而促使其教學觀念發(fā)生徹底改變,實現(xiàn)真正成為學生心聲傾聽者、學習引導者和促進者的目標。
2、通過研究小組的共同努力使教師能夠設計出有利于課堂生成的教案,為生動可變的課堂提供可行性預設
3、通過研究營造適合歷史學科特點的課堂氛圍,使課堂真正被學生喜歡,成為學生探究社會變遷,提高學生心智的愉快殿堂。
4、通過研究與實踐使學生在課堂上自覺的不斷生成新的教育資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課題研究策略
1、做好具有生成性潛力的預設
、佟⑽覀冎荚趧(chuàng)建具有生成性的教學目標,這些目標能夠靈活適應不同的教育對象,并隨時根據(jù)其變化生成新的目標。我們將努力構建開放性的目標,并隨時準備兼容新的信息、加入新的內容以及注入新的要求。
、谶x擇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內容,恰當?shù)剡x擇、組織和呈現(xiàn)學習材料,從學生的實際經驗出發(fā),提高學生的積極參與程度,以達到促進課堂創(chuàng)造力的目的。注重基于生活的教學內容,善于抓住教材中的關鍵點。在教材中的空白處、矛盾之處、重復之處等地方進行多角度解讀,引導學生在與教學環(huán)境、教材文本、教師以及同學平等對話和思維碰撞中,激發(fā)新的思想和言論。
③在充分理解知識的外延和內涵,并且對學生思維做出必要預測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一種生成性的教學過程板塊式教學設計。該設計將各個知識點的教學內容劃分為若干個板塊,并將它們分布在教學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中。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情況,這些板塊可以進行靈活的移動。同時,我作為教師也愿意傾聽學生的“發(fā)現(xiàn)”,并根據(jù)學生的思維實際及時調整課堂教學,以確保生成性教學的有效實施。
2、組織生成性的學習方式。
為了滿足新課程標準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關注生命和發(fā)展的要求,我們需要組織一種開放式、民主式的學習方式。為了研究生成性學習方式,我們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個體觀察法:通過觀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行為,了解他們的興趣、需求和潛力,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
2、小組討論法:鼓勵學生在小組內分享和交流想法,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維,從而促進彼此之間的互動和共同學習。
3、問題驅動法:通過向學生提出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激發(fā)他們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4、實踐體驗法:引導學生參與實際的實踐活動,讓他們親身體驗和應用所學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5、資源整合法:通過整合多種資源,如圖書、網絡、實物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和信息,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以上方法將幫助我們更好地實施生成性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并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批判思維能力。
、佟⒑献魇。“合作式”是師生、生生情感交流、培養(yǎng)“合作意識”的一種教學形式,我們將依據(jù)學生的需求,對于需要合作學習才能更好理解的課文內容,從互補性出發(fā)設計合作學習。
②、質疑式!百|疑式”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必要形式,我們要限度地為學生開辟質疑的時空,把學生的“質疑”融化到每個歷史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讓學生在質疑中拓展思維空間。
、邸Ⅲw驗式學習是傾注重心于學習者的直接親身經歷。通過實地參觀和觀賞影視劇,我們能夠促進深度學習的發(fā)生,使學習更加生動有趣。
、、討論式。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積極思考,相互交流、探討,以求得知識的深化,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智慧,讓學生在思想的交流和交鋒中促進語文課堂的生成。
3、提高教師的課堂上的引領策略。
生成性課堂教學是否成功的關鍵是老師的引領,如何把這些原生資源轉化為更為有價值的資源,源于老師的引領策略。我們計劃從以下兩個反面進行研究實踐:
、佟τ趯W生生成的資源,老師需要進行有效選擇和甄別。學生生成的資源通常是原始的、零散的、片面的、模糊的,因此老師需要有能力篩選出那些有利于實現(xiàn)目標、培養(yǎng)學生認真學習習慣以及促進學生實踐的資源。
、、能對信息進行整合轉化,把個別學生有價值的生成資源轉化為大家的資源,把特殊問題轉化為普遍存在的問題,使課堂在老師的引領下呈現(xiàn)生機勃勃的師生互動的場面。
六、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通過對身邊教育情況的觀察反思,設計有關生成性教學狀況的問題,通過對學生和教師的現(xiàn)狀調查,來發(fā)現(xiàn)情況,提出問題,找到研究的切入口。
文獻法:文獻法是一種利用教育文獻研究教育現(xiàn)象,深化教育認識,解決教育問題的非接觸性方法。文獻法的操作方式是收集、閱讀、整理、記錄、分析。在本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要查找各種國內外對于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及關于支持本課題的理論知識。
觀察法:研究者在比較自然的條件下通過感官在一定時間、一定空間進行的有目的的、有計劃的考察并描述教育現(xiàn)象的方法。在本課題的研究中,我們將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觀察法,觀察學生的生成情況來反思我們的教學設計。
個案研究法:個案研究的基礎是探討與某人、某事或某種情況有關的各個方面。在本課題中,主要是研究某一個課堂實例的設計、實施及實效。
行動研究法:是指從實際工作需要中尋找課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行研究,由實際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參與,使研究成果為實際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實施,從而達到解決實際問題,改善社會行為的目的。本課題研究主要側重培訓階段和日常教學過程中,杷本課題研究策略與實際教學相結合,使研究策略為教學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實施、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生成性。
敘事研究法:通過對歷史生成性課堂的教學研究,及時積累教學案例,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并竭力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
七、研究步驟安排
。ㄒ唬┣捌跍蕚潆A段(1~7)
成立課題組,進行課題設計,撰寫開題報告;
。ǘ╅_題論證階段(7~10)
舉行開題會,接受領導論證,完善開題報告;
。ㄈ┤鎸嵤╇A段(10~12)
圍繞開題報告,加強過程管理,重視資料積累,邊計劃,邊實施,邊研究,邊小結;
(四)總結評價階段(1~6)
完成課題研究,撰寫結題報告,申請結題,總結推廣。
八、預期研究成果
時間成果形式責任人
1——12月生成性教學研究開題報告
課堂實錄《中國近代工業(yè)的發(fā)展》
課堂實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陳淑芳楊常剛劉磊
九、本課題的研究基礎與保證條件
邢臺市第二十五中是一所普通學校,我們的課題研究成果也具有廣泛適用性,非常容易推廣。初中部實行小班教學(大約50人左右),這對于開展科研研究非常有利。學校的校園網與互聯(lián)網相連,為我們的課題組提供了便利,我們可以方便地查找資料,了解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并與其他相關課題研究小組進行交流合作。學校校長閻增國非常重視教學研究,他在理論和實踐中給予我們很好的指導和幫助。同時,教務主任苗淑梅除了領導工作外,還積極從事教學研究,并顯示出對研究的鉆研態(tài)度。
我們的研究團隊由教學第一線的歷史教師組成,他們中既有經驗豐富的中年教師,也有充滿熱忱和勇于探索的青年教師。中年教師憑借其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夠為研究提供寶貴的指導和建議;而青年教師則以其積極進取的科研精神為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們深信,中青年教師的結合將推動本次研究的深入開展,并取得預期的成果。
本課題成員曾在20xx年承擔過學校研究課題:探索教師指導下歷史學科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與實踐。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將該課題進一步擴展成為市級課題“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試驗”,并持續(xù)深入開展研究。我作為負責人陳淑芳,擁有歷史教育本科學歷和中級教師職稱,今年37歲。我對教育事業(yè)充滿熱愛,積極從事教學研究工作。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我曾榮獲河北省錄像課比賽初中組一等獎、省級歷史學科說課比賽二等獎等多項市級榮譽。此外,我還發(fā)表了多篇獲獎論文,包括《讓網絡為我們插上成長的翅膀》、《初中歷史教師面臨的困境》、《更新歷史課教學觀念》、《教學三得》、《與青年教師探討的幾個問題》、《中近史巧記速記》、《科技革命中的考試題回顧與展望》和《南北朝時期的石窟藝術》等。這些論文分別在省級和市級中獲獎,并發(fā)表在《中學文科》、煤炭普通教研室發(fā)行的《基礎教育研究》、《邢臺教育》、《少年智力開發(fā)報》和《新課程》等刊物上。
經過前一階段的不懈努力,我們廣泛收集了關于生成性教學的資料,并完成了理論學習階段。通過對現(xiàn)有理論的深入研究,團隊成員的教學觀念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并在彈性預設和教師引導策略方面進行了有效實踐。這些成就為我們進一步展開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生成性思維是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它將貫穿我們整個研究過程,使得研究不斷生成并逐漸完善和改進。
歷史研究報告8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陳,我也有好幾個鄰居也姓陳。陳“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姓陳的名人有哪些?現(xiàn)在的“陳”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陳”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陳”姓的來源和姓“陳”的歷史名人。
2、通過多種途徑搜集“陳”姓的名人,故事和了解“陳”姓人口數(shù)量和分布情況。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陳”姓的來源
“陳”姓最早出自媯(gui)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滅商朝后,豐舜的后人陳胡公如媯滿在陳地,建立陳國,后來他的后人因內亂出奔到齊國,以故國為氏,稱陳氏。
歷史上的“陳”姓名人:
陳勝、陳琳、陳子昂、陳平、陳壽、陳名夏、陳毅、陳貞慧、陳嘉庚……
陳姓人口數(shù)量
據(jù)統(tǒng)計陳姓人口總數(shù)為4550萬,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4.53%,是列全國第5位的.大姓。
陳一性族譜
在湖南韶山保存著一米多厚的陳氏族譜,足足20卷之長。
四、結論
1、我國“陳”姓歷史悠遠,“陳”姓最早出自“媯”姓,是舜離的后裔。據(jù)記載:周武王滅商朝紂王,建立周朝后,找到舜的后人“陳胡公媯滿”,峰他在河南省淮陽縣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胡公滿傳到十世孫媯完,陳國內亂,陳立公的兒子媯完怕株連自己,出奔到齊國,亡國后陳國子孫便以原國名為姓氏,于是是有了陳姓。
2、總覽古今,“陳”姓人在,其家族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春秋時有孔子弟子陳元;,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西漢三國志的作者陳壽;,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還有近代數(shù)學家陳景潤……我為“陳”姓祖先創(chuàng)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3、“陳”姓是中國百家姓排名第五的姓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據(jù)統(tǒng)計,“陳”姓人口,超過4550萬。
4、陳嘉庚,福建廈門人。著名愛國華僑,他早年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抗日戰(zhàn)爭時期更是慷慨解囊,解放后,又獨資創(chuàng)辦了廈門大學。
歷史研究報告9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孫,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孫,孫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姓孫的名人有哪些?現(xiàn)在的孫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孫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1、“孫”姓的來源,:孫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的第八個兒子姬叔被封于康,周成王時,被改封到衛(wèi),史稱衛(wèi)康叔,衛(wèi)康叔的第八世孫衛(wèi)武公有一個兒子叫惠孫,惠孫的孫子武仲為紀念祖父,就以祖父的字作為自己的`姓,因此姓孫。
2、“孫”姓的歷史名人:有偉大的民族英雄孫中山先生,唐代著名的醫(yī)學家,道士,被后人尊稱為“藥王”的孫思邈,三國時期,吳國政權奠基者之一,為破虜將軍孫堅長子,吳大帝孫權的長兄孫策……
3、“孫”姓的現(xiàn)狀:20xx年中國大陸孫姓排名第12,約有1800多萬人。
四、研究結論
1、傳說孫姓出自姬姓為周文王第八子衛(wèi)康叔之后。
2、歷史上,孫姓名人輩出,有民族英雄孫中山藥王孫思邈吳國政權奠基者之一孫策……我國為孫姓祖先創(chuàng)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3、20xx年,“孫”姓排名第12。
歷史研究報告10
一、寫調查方法
二、寫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三、寫結論
據(jù)考證,中國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時是母系社會,人們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組成,形象的說明最早的姓跟母親有關。
姓和氏的區(qū)別:
先秦時期,姓和氏含義不同。姓代表血緣關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則是從姓中繁衍出來的分支,是特權和地位的標志,用以區(qū)別貴賤,有氏者為貴。所以,先秦時男子稱氏不稱姓。
姓和氏的融合:
秦代廢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實行郡縣制,氏失去了代表貴賤的`意義,逐漸與姓合用,都成為父系血緣傳承的標識。中國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姓,都是承襲了產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時候寫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單姓408個,復姓30個,一共438個。發(fā)展到后來,總數(shù)據(jù)說有已達5000個,但是實際應用的,只有1000個左右。
后世之姓,大約有以下幾種來源:
1、以氏為姓。
2、以國名為姓氏。
3、以邑名為姓氏。
4、以鄉(xiāng)、亭名為氏。
5、以居住地為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為姓氏。
7、以排行為姓氏。如春秋魯國有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
8、以官職為姓氏。如西周的職官司、司馬、司空后來均成為姓。又如漢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藝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創(chuàng)始者,后世便以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藝為氏。
歷史研究報告11
一、問題的提出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王,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王。王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現(xiàn)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王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三、資料整理
1。來源
王姓的來源很復雜(1)出自媯姓,相傳為古帝虞舜之后;(2)出自姬姓,為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后;(3)出自子姓,為商朝王子比干之后;(4)歷史上的外族姓氏,如王氏高麗(今朝鮮)的開國君主王建,西魏王頻氏之祖王雄,鉗耳氏之祖王季等。(5)王者之子孫多號王氏,常以為姓。(6)賜姓,如漢代燕王丹的玄孫嘉,王莽時被賜姓王;(7)冒姓,如隋代王世充本姓支氏,五代王保義、原名劉去非,皆冒姓王氏,(8)歷史原因,為避仇、逃命而改姓王氏等等。2。歷史名人熱愛書法的王羲之,文學家王勃,四大美女王昭君,詩人王維,王安石。3,F(xiàn)狀據(jù)統(tǒng)計,20xx年1月,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發(fā)布了《二零一八年全國姓名報告》,對20xx年公安機關登記的全國姓氏和新生兒姓名用字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以下是統(tǒng)計表格,這個很權威大家看看吧!據(jù)統(tǒng)計,全國在用姓氏共計6150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百家姓”,占全國戶籍人口總量的近85%。其中,王姓和李姓分別名列前茅,戶籍人口數(shù)量均超過1億。緊隨其后的是張、劉、陳,如果你行走江湖,我相信大家的好友圈當中絕對有前5個姓氏當中的一個。如果沒有,可能就不是中國人。四、研究結論1、在中國河北遼寧山西廣東等也有姓王的人口在這些省內王興君為第一大姓,王姓歷史悠久,名人中國如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書圣王羲之,唐代著名詩人王勃,王維,王昌齡,王之渙……
2、在20xx年4月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過綜合分析,王姓目前是前三名,暫時排名第一,已經超過了李姓。
3、王興是當代中國人第二多的姓氏也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姓氏,我為我們王姓祖先的創(chuàng)造感到自豪。
4、雖然王姓目前暫排第一,可是在20xx年國家重新統(tǒng)計了一番,把百家姓定了下來,目前王姓排名第二,李姓現(xiàn)在是第一名。
歷史研究報告12
一、問題提出
姓氏,是一種文化,是一種藝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我的姓氏是“黃”
老師說,姓氏是一種文化,很值得研究。于是,我就對我的姓氏“黃”做了一次調查。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有關姓氏的書籍,了解黃姓的歷史。
2、上網搜索,了解黃姓名人的故事。
3、詢問親朋好友,了解“黃”姓的現(xiàn)狀。
三、資料整理
1、源自嬴姓,以國名為氏。有三種說法:
遠祖可追溯到帝舜時代的東夷部落首領伯益。伯益因治水有功,被帝舜賜姓嬴氏。其后裔中有黃氏者,約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春秋時期,楚國稱霸,只有黃國和隨國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黃國被楚國所滅。亡國后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氏。
遠祖可追溯到五帝時代金天氏少昊。少昊金天氏后裔臺駘,為水官之長,顓頊時受封于汾川。春秋時,臺駘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黃諸國,后來都被晉國滅掉了。其中,黃國公族子孫以國為姓。
遠祖可追溯到遠古掌火之官吳回(祝融)之子陸終。陸終后裔在周代時,被封于黃地,建立了黃國。黃國后來被楚國所滅,其后代子孫分散到了各地,他們以國名為氏,稱黃姓。
2、源自官位,以官職稱謂為氏。有兩種說法:
出自遠古伏羲下屬之官黃龍師。黃龍師,亦稱黃龍、黃師、黃中官、龍師等,是伏羲設置的官名,為中官。黃龍師之后裔子孫,有以先祖官稱為姓氏者,稱黃龍氏,后簡稱為單姓黃氏、龍氏等。
出自遠古黃帝下屬之官黃云。黃云,是黃帝設置的官名,為中官。黃云之后裔子孫,有以先祖官稱為姓氏者,稱黃云氏,后簡稱為單姓黃氏、云氏等。
3、源于改姓而來:
其他漢姓改為黃姓:上古時候,黃、王同音,故有的王姓改為黃姓;還有其他原因改姓黃的:如陸姓、巫姓、吳姓、金姓改黃姓等。
回族改黃姓:今回族黃氏,是少數(shù)蒲氏回族人為避元末“反色目”誅殺之禍而改為黃氏的.。
滿族改黃姓:滿族吳扎拉氏,發(fā)源于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人數(shù)很多,后分衍有四支漢姓,即黃氏、紫氏、紅氏、白氏。
四、結論
1、我國的黃姓源遠流長,傳說起源有三支:
(1)出自贏家
。2)出自金天氏之后。
。3)起源于中國古代南方的蠻族。
為華人十大姓氏之一
2、在歷史長河中黃姓人才輩出。有黃庭堅、黃道婆、黃石公、黃生、黃帝、黃興、黃齊生、黃克誠、黃金榮、黃飛鴻……我們?yōu)辄S姓祖先創(chuàng)造的輝煌感到自豪。3、黃姓是當代中國人口第八多的姓氏,據(jù)統(tǒng)計,目前黃姓人口總數(shù)以超過一億。4、帝舜時代,東夷部落的首領叫伯益,因幫助禹治水有功,又因”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被帝舜賜姓蠃氏。傳說伯益的后裔有14支。其中的黃氏,大約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
歷史研究報告13
一、問題的提出:
我叫齊宸語,在生活中,也有許多姓齊的人。學了第3單元,我們想姓氏是一門文化,于是我就齊姓做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齊姓的書籍和報刊,上網瀏覽。
2、通過網絡,搜集齊姓的名人故事。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齊姓的來源出自姜姓,以國名為氏春秋時衛(wèi)國有大夫名齊子,本為姬姓,其名不可考,齊子為其字。其子孫以祖父之字命姓,成為齊姓一支。歷史上武都氏族有齊氏,如齊萬年即是。上網歷史上的齊姓名人有齊白石,齊牧冬,齊明,齊天覺,齊季若,齊唐齊泰齊已,齊明……上網齊姓的人口數(shù)量齊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上網齊姓的故事齊白石的故事:一次,齊白石精心畫了兩幅畫:一幅是《耕牛圖》,意思是像牛一樣老老實實耕讀在硯池里;一幅是《蘭竹園》,蘭氣飄溢,意思是虛心學習永不驕傲。他將這兩幅畫掛在室內,又寫了一個條幅,上面寫著“甑zeng屋”兩個大字。意思是說可以吃得飽了,不像以前那樣鍋里總是空空的了,心里也踏實了。齊白石61歲定居北京后,為了永遠不忘這段艱辛學畫生涯,他又在自己的住處布置了一間屋,取名“甑屋”,在匾額上寫著:“余未成年時喜寫字,祖母嘗太息曰:‘汝好學,惜來時走錯了人家。俗語云:三日風,四日雨,哪見文章鍋里煮!明朝無米,吾兒奈何!’后二十年,余嘗得寫真潤金買柴米,祖母又曰:‘哪知今日鍋里煮吾兒之畫也。’匆匆余六十一矣,猶賣畫于京華,畫屋懸畫于四壁,因名其屋為甑,其畫作為熟飯以活余年,痛祖母不能同餐也。”這是齊白石賣畫養(yǎng)家的真實寫照。
四、結論:
1、我國齊姓出自姜姓,齊姓始祖為姜太公子牙,是炎帝之后,發(fā)源于山東省營丘(臨淄)。姜太公封齊的故事,流傳很廣。姓姜名尚,字子牙,以國名為姓,稱為呂尚。當時商朝幾代君主不昏即暴,所以,呂尚雖有滿腹經綸,毫無用武之地。呂尚年過七十,仍在尋找顯示才華的'良機。這時,西方周圍的西伯姬昌廣招賢士,呂尚聽說到消息,立即趕去,但他沒有立即去,天天在渭水鉤下釣。有一天,西伯昌外出打獵,進行占卜,說此行將得一位輔國賢才。西伯昌聽說呂尚非等閑之輩,必有天才。于是躬身前往,來到渭水之濱,上前同他攀談。西伯昌聽了呂尚很有見地的談吐很有風度,即恭清呂尚同坐一車,親自執(zhí)鞭駕駛,回到宮中,封為國師,號稱“太公望”。太公望為西伯昌出了許多好主意,使周的實力和聲望大大提高。西伯昌死后,周武王尊呂尚為“師尚父”。對他更是言聽計從。在呂尚的輔佐下,周武王終于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春秋末年,齊國國勢衰危,君權逐漸為大臣田氏所取代,姜姓的后裔有以國為氏,稱為齊氏。
2、在歷史長河中,齊姓人才輩出。有大畫家齊白石等。我們?yōu)辇R姓祖先創(chuàng)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3、齊姓是當代中國人口較多的姓氏,據(jù)統(tǒng)計,齊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總數(shù)的百分之零點一。
歷史研究報告14
一、問題的提出
趙姓是百家姓中第一大姓,我們班也有六七個人姓趙,而生活中見姓趙的人卻很少,趙姓的人數(shù)不多,為什么是大姓呢,于事,我對趙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姓氏的'書籍,上網瀏覽趙姓的來源和趙姓的名人及趙姓為何是百家姓中的大姓。
2、通過網絡,收集趙姓的名人故事和關于趙姓的故事。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上網,查看書籍調查趙姓來源:趙姓來源于造父,戰(zhàn)國時期,趙國為秦國所滅,平民百姓紛紛以國名為姓,稱為趙氏。
2、上網調查趙姓名人:趙峰,趙本山,趙任好,趙佶……
3、上網調查趙姓人口統(tǒng)計:目前全球趙姓人口超過75億。
4、上網調查為什么趙姓在百家姓第一位:因為當時趙國有一個儒生創(chuàng)作百家姓,因為是趙國的時代,所以把趙放在第一位。不然這位老儒可能就會有殺身之禍。
四、得出結論
1、我國老百家姓中,姓氏排列順序不是以人口多少,而是以政治地位為準的。趙姓能排在百家姓的第一位,是因為當時皇帝姓趙。
2、趙姓不但來源于造父,另外,戰(zhàn)國時期,趙國為秦國所滅,平民百姓紛紛以國名為姓,稱為趙氏。
3、姓趙的名人不但有宋朝的皇帝趙匡胤,革命烈士趙峰,還有當代名人演員趙本山,中國男子羽毛球運動員趙劍華,女子跳傘運動員趙月英等等,趙姓的名人不計其數(shù)。
4、趙姓目前是我國第八大姓,人口眾多,山西洪洞趙城鎮(zhèn)一帶分布密集,F(xiàn)在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趙姓人口2977萬,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2.29%。
這次研究讓我知道了關于趙姓的知識,解開了我心中的疑問。
歷史研究報告15
研究方法:
1、上網查找
2、查閱書籍
3、詢問父母
“陳”姓的來源:
陳姓人是舜帝的后裔。在舜當天子之前,堯把他的兩個女兒人嫁給了舜,并讓他們居住在媯河邊。于是舜的后代便稱為媯姓。西周初年,周武王滅了商朝以后,他找到當時舜帝的后代媯滿,把大女兒嫁給他,封他在陳,建立了陳國,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陽)。他選賢任能,揚善罰惡,勵精圖治,使陳國強盛了許多年。媯滿死后,謚號為胡公,故又稱陳胡公、胡公滿。他的子孫便以國為姓,稱為陳氏,并尊陳胡公為陳姓的得姓始祖。
據(jù)《通志氏族略》記載:周武王滅商朝紂王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陳胡公媯滿”,封他在陳(今河南淮陽)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胡公滿傳至十世孫媯完,陳國內亂,陳厲公的兒子媯完怕株連自己,出逃到齊國,以故國為氏,稱陳氏。
出自于陳國公族后裔
陳國在媯滿死后,其子孫有以國為氏,即陳氏。陳胡公滿的子孫,除陳完這一支主系外,還有三支(一)陳哀公之子媯留,避居陳留(今河南開封陳留鎮(zhèn))。(二)陳愍公之長子陳衍。避居陽武戶牖(今河南蘭考東北)。(三)陳愍公次子陳全溫之后的陳引奇,居于固始(今河南固始),后因無子,便以潁川陳寔為嗣子,遂融入潁川陳氏。
劉氏改姓
《通志氏族略》記載:廣陵(今江蘇江都東北)陳氏,實為劉氏,春秋時,因魯相無子,以外孫劉矯為嗣。[1 篇7
白氏改姓
《河南官氏志》記載:隴右白永貴,于隋初改為陳氏,此為萬年(今陜西西安)之陳氏。白姓原為龜茲王帛氏,因入仕內地,怕胡人之姓遭受歧視,而改為陳氏,史稱陳永貴。他有孫叫令英,史稱陳令英。[1][5 篇7
侯莫陳氏改姓
據(jù)《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時期鮮卑貴族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孝文帝實行漢化改革,易胡姓為漢姓,于496年把侯莫陳氏改為單姓陳氏。[1 篇7
其他少數(shù)民族改姓或賜姓而來
女真族陳氏:據(jù)陳述《漢姓女真姓的對照和說明》可知女真皇族完顏氏中,有的在金末已改為陳氏。
蒙古族陳氏:據(jù)《續(xù)通志氏族略四》載,陳氏,明太祖朱元璋賜給降明的蒙古貴族的姓。如恰恰賜名陳守忠,哈哈賜名陳元等。
滿族陳氏:有兩種情況。一是后金努爾哈赤統(tǒng)治時,居住在東北的漢族陳氏,被強迫改為滿族陳氏;二是本系滿族姓氏,改為陳氏,仍屬滿族。
姓陳的歷史名人:
1、陳勝,字涉,陽城(今河南登封市東南,一說今河南商水縣西南)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聯(lián)合吳廣率領戍卒發(fā)動大澤鄉(xiāng)(今安徽宿州市)起義,成為反抗暴秦起義的先驅;占據(jù)陳郡稱王,建立張楚政權。后被秦將章邯所敗,為車夫莊賈所害,葬于芒碭山。劉邦稱帝后,追封陳勝為“隱王”。
2、陳湯,字子公,漢族,山陽瑕丘(今山東兗州北)人,西漢大將。漢元帝時,他任西域副校尉,曾經假托圣旨,脅迫西域都護甘延壽出兵,攻殺與西漢王朝相對抗的匈奴郅支單于,為安定邊疆做出了很大貢獻。
官至射聲校尉、從事中郎,封關內侯,在長安去世。王莽掌權后,追謚陳湯為破胡壯侯。
3、陳寔,字仲躬(《陳寔碑》誤作仲弓),潁川許縣(今河南許昌長葛縣古橋鄉(xiāng)陳故村)人。東漢時期官員、名士。
陳寔出身微寒,起家任都亭佐,轉為督郵,遷西門亭長,四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公,再辟大將軍府。司空黃瓊辟選人才,補聞喜縣令,治理聞喜半歲;復除太丘長,后世稱為“陳太丘”。
4、陳琳,字孔璋,廣陵射陽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無確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較年長,約與孔融相當。
漢靈帝末年,陳琳任大將軍何進主簿。何進為誅宦官而召四方邊將入京城洛陽,陳琳曾諫阻,但何進不納,終于事敗被殺。董卓肆惡洛陽,陳琳避難至冀州,入袁紹幕府。
袁紹失敗后,陳琳為曹軍俘獲。曹操愛其才而不咎,署為司空軍師祭酒,使與阮瑀同管記室。后又徙為丞相門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與劉楨、應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陳琳著作,據(jù)《隋書經籍志》載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張溥輯有《陳記室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5、陳霸先,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今浙江長興)長城下若里人,祖籍潁川(今河南禹州),漢太丘長陳寔之后,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557年-559年在位)。
結論:
陳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媯姓及少數(shù)民族改姓等。陳胡公為陳姓的得姓始祖。
據(jù)20xx年1月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數(shù)據(jù)顯示,陳姓在20xx年排名第5位,戶籍人口數(shù)量達0.633億人;據(jù)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陳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4.53%,在臺灣、廣東二省,陳姓約占該省人口10%以上,為省內第一大姓。歷史上陳姓的重要人物有: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勝;西漢名相陳平;南朝陳武帝陳霸先;唐朝詩人陳陶;南宋思想家陳亮;明朝畫家陳洪綬;近代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中華人民共和國元老陳云,元帥陳毅,數(shù)學家陳景潤,歷史學家陳寅恪、陳述、陳垣等等。
【歷史研究報告】相關文章:
歷史研究報告02-21
歷史研究報告[經典]06-04
歷史研究報告06-03
歷史研究報告[必備]06-04
[通用]歷史研究報告06-04
[精]歷史研究報告07-20
【精】歷史研究報告07-20
歷史研究報告15篇02-07
關于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報告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