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歷史《百家爭鳴》教案優(yōu)秀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歷史《百家爭鳴》教案優(yōu)秀,歡迎大家分享。
七年級歷史《百家爭鳴》教案優(yōu)秀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貢獻,知道“百家爭鳴”中的主要派別及代表人物。
過程與方法:
本課教學以學生活動為主,通過分組活動這一形式,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性;通過假設歷史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發(fā)其歷史學習的興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了解老子的哲學思想,培養(yǎng)辨證看待事物的能力;學習諸子百家在社會大變革時期,敢于獨立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性探索的勇氣和精神,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孔子的政治主張和教育成就,老子的哲學思想;主張如何認識、理解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家學派的思想。
【導學過程】
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
【情景導入】
展示各家學派代表人物的圖片進入新課的學習。
【自主預習】
展示曲阜三孔的圖片指導學生自主預習課文內容
。ㄒ唬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ɑ顒樱赫埥o孔子先生做一個名片,那我們該如何介紹呢?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中國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歷史文化名人。
。▽W生討論):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張和學說是什么?
(主張恢復西周的奴隸制度,提出“仁”的學說。)
(講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最高的道德準則
什么是“仁”?包含一切美德
“仁者愛人”統(tǒng)治者要體察民情,愛惜民力,反對苦役和任意刑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ǘ 思想家老子
讓學生閱讀教材中有關內容,并指導學生歸納出以下內容:老子是春秋時期人,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著有《道德經》一書。
由教師或學生講述塞翁失馬的故事,通過對失馬、得馬、傷人到避戰(zhàn)禍的關鍵內容的分析,體會到老子思想中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即各種事物都有對立面。
。ㄈ 百家爭鳴
學生結合課文及課見圖片,總結了解各學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張。
【合作探究】
1、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是什么?你最喜歡的是哪家的學說?為什么?
2、哪家的學法更適合當時社會的需要?
3、如果你是一校之長,一班之長你認為應該如何治理學校、班級?
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識。
【小結提升】
以學生為主總結各學派的代表人物、著作、主要思想,完成表格。
七年級歷史《百家爭鳴》教案優(yōu)秀2
一、課前引導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在科技文藝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學生回答之后,教師指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在思想方面也有重大成就,出現了孔子、老子等思想家和百家爭鳴的局面。這些對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新課教學
。ㄒ唬┛鬃觿(chuàng)立儒家學派
采用故事法,讓學生講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然后提問:這個故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學生回答:反對暴政或提倡“仁”的思想。
教師進而提問:“仁”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學生從人際關系和人格方面去理解。教師指導學生看課后的暢想天地中的漫畫,引導學生將孔子的“仁”的外延擴展到政治領域。同時引導學生展開開放性討論,聯(lián)系當前我們所提倡的“以德治國”和“以法治國”,暢談對“仁”的作用的看法,以培養(yǎng)學生從歷史的角度關注現實問題的能力。
提問:孔子除了在思想政治領域的貢獻之外,還在哪些領域有重大成就?學生回答后,教師依照重點分析整理書本內容。
最后采用討論法討論課中思考題:“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w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你認為這句話對嗎?”
學生分析討論之后,教師視討論情況作啟發(fā)性的小結,以此結束這一小目的學習。
(二)百家爭鳴
1、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
教師首先要向學生明確:孔子是春秋時期的人物,百家爭鳴的局面是在戰(zhàn)國時形成的。然后提問:什么是百家爭鳴?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指戰(zhàn)國時期儒、墨、道、法、兵、陰陽、縱橫等諸子百家對激烈的社會變革提出不同的看法,紛紛著書立說,在政治、學術上展開各種爭論,從而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
提問:百家爭鳴的局面是怎樣形成的呢?
學生看書,可以得出是社會發(fā)生急劇變化的結果。教師進而幫助學生回顧社會大變革的具體表現:在經濟上,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廣,使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在政治上,商鞅等的變法使封建制度得以確立。思想文化領域的激烈碰撞正是政治經濟大變革的反映,使學生初步了解一定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初步理解“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哲學觀點。
2、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張
教師指導學生填寫下表:
學生填寫此表后,教師應指出:
、俚兰覍W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老子;老子“無為”的思想和他的辯證法。
、诳裳a充介紹春秋時期的杰出軍事家孫武和《孫子兵法》。
、垡龑W生比較各派思想主張的。相似和不同之處,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
三、思考題點撥與活動提示
1、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彼w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你認為這句話對嗎?
提示:體現了孔子“仁”的思想。對這句話的理解可以是多角度的:
、龠@句話是對的。自己喜歡的和不喜歡的,都不要強加給別人,因為強加于人的行為是侵犯他人的人權。
②孔子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提出這一主張,有反對統(tǒng)治者向百姓施暴的一面,因此有進步性。
、墼陔A級社會,要求統(tǒng)治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無法實現的。
、苋绻媒^對化的觀點看待這句話,它也有不對的一面。例如,一個人喜歡自強,不喜歡別人資助他,但他經常資助一些有困難的人,你能說他不對嗎?
2、你能談談本課所舉各家主張的對立之處嗎?
提示:從立言之旨來看,儒法兩家是站在統(tǒng)治者的角度,而道墨兩家則傾向于被統(tǒng)治者。從治國的手段來看,儒家反對苛政,主張實行“仁政”,法家主張嚴刑峻法、“法治”,儒法兩家是對立的;道墨兩家雖都傾向被統(tǒng)治者,但就“治”的方法來看,也有消極和積極的區(qū)別。
【七年級歷史《百家爭鳴》教案優(yōu)秀】相關文章:
百家爭鳴歷史教案11-03
中考歷史百家爭鳴知識點12-11
七年級歷史下教案06-07
七年級歷史教案11-25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案12-26
七年級歷史下冊復習教案08-02
七年級上冊歷史《多姿多彩的藝術》教案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案04-02
七年級歷史試卷分析優(yōu)秀10-01
七年級上冊歷史《商鞅變法》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