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散步莫懷戚教案
教學目標:
一、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學會通過語音、語調(diào)、語速、重音的變化表達情感;
二、概括文章內(nèi)容,品味欣賞精美雋永語言;
三、體會親情之美,培養(yǎng)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感。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散步本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出來散步,卻并不多見。你和全家人一同散步過么?能否說說全家人一同散步的故事?(幾個人一起?在哪散步?開心么?)
鼓勵學生大膽、主動的表達。
師:聽了大家剛才說的的散步故事,在孩子們看來確實很有意思。那么,在成年人看來,散步是否也很有意思呢?讓我們一起同當代作家莫懷戚一起散步去!
二、誦讀
(一)自由讀。
要求:聲音洪亮,讀準字音,注意把握好停頓、重音、語速、語調(diào)。
(二)分角色讀。
數(shù)名學生依次有感情地朗讀1-8段。讀完后師生共同評價字音、停頓、語調(diào)等是否恰當?shù)乇磉_了情感。
(三)通過剛才的朗讀,我們可以了解到:
1.一家人有哪幾個?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散步?
明確:一家四口。母親、我、妻子、兒子。在南方初春的田野散步。
2.你可以感受到一家人去散步時怎樣的心情?說說你是從那些文字感受到的。
明確:一家人散步很高興,從“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币约懊枥L春景生機勃勃的景象可以感受到一家人高興的心情。一家人去散步心情很愉快。從文中的景物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可以體會到。
景物描寫如: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起一樣東西——生命。
細節(jié)描寫如: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小家伙忽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蔽覀兌夹α。
可見一家人和諧相處,在春意盎然的田野散步,其樂融融。
三、解讀
(一)讀分歧
1.一家人在一起,總會有一些矛盾、分歧!拔摇币患宜目谝矔小_@次散步有什么分歧?
明確: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分歧的解決由誰決定?為什么?
明確:分歧的解決由我決定,因為“一切都取決于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3.分歧最終怎樣解決的?為什么采取這樣的辦法?
明確:最后,我決定委屈兒子,走大路。但母親又改變主意了,說走小路。
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母親改變主意,是因為關愛孫子,寧愿委屈自己也要讓孫子開心。
4.通過這個分歧的解決,你發(fā)現(xiàn)這一家四口人各有怎樣的特點?
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如:我——沉著果斷
妻子——賢惠
母親——慈愛,疼愛孫子,信賴兒子
孩子——乖巧、聰明活潑
(二)鮮花送給誰
我們常把鮮花送給最可敬的人。這里只有一束鮮花,如果是你,你會把這束鮮花送給這家人里的哪一個?你送鮮花給他時,能否說出送她鮮花的理由?
學生討論交流。
師集中學生的意見。一般學生都集中在把鮮花送給母親或“我”。因此教師適時把學生分為兩組。
有哪些同學要把鮮花送給母親?請你來說說送母親鮮花的理由。
有哪些同學要把鮮花送給“我”?請你來說說送“我”鮮花的理由。
歸納學生的理由:
母親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寧愿委屈自己,順從孫子的心愿;母親能聽從兒子的勸告來散步等,可見母親很善良、無私、關愛家人。而且培養(yǎng)出了這樣懂事、負責任的兒子——“我”,所以把鮮花送給母親。
“我”作為一家之主,能帶著一家人出來散步,能正確決策,選擇母親想走的大路,而且到了一處,就主動蹲下來,背起母親,可見“我”既是一位嚴格的父親,是一家之主,又是一位孝子,團結妻子一同承擔了贍養(yǎng)老人、撫養(yǎng)教育孩子的重大責任。所以鮮花應當送給“我”。
其實,文中的“我”的妻子也有可敬之處——能顧全大局,能理解、信賴、支持丈夫(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能和丈夫齊心協(xié)力,共同承擔贍養(yǎng)老人、撫養(yǎng)教育孩子的重大責任,卻是一位賢妻。
四、美讀
(一)不知大家是否發(fā)現(xiàn),這一家四口如此和睦相處的秘訣是什么?他們雖然年齡不同,身體狀況不同,有過矛盾、分歧,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正是這個共同點使分歧順利解決,你能否用一個字來概括這個共同點?
明確:這個共同點就是每個家庭成員都懷有對家人真誠的——關愛。
(二)你從哪些文字體會到他們之間真誠的關愛?有感情地朗讀這些文字,說說你的體會。
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如:第三段“天氣很好。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品析:
兩個“太遲”,看似重復、啰嗦,其實是有用意的,正因為春天來得太遲,才會有一些老人挺不住,才會有春來后的慶幸“我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一個“又”字,包含了欣喜;一個“熬”字,只有在“煎熬”“熬藥”中用到,一般是指在漫長的痛苦中掙扎才用“熬”字,可見母親在冬天多么難受,終于盼到春天了,又多么欣喜!看似平常的一段話,其實蘊含了兒子對母親、對老年人很真摯很深沉的關愛之情。因此這四句話,前兩句讀春天太遲讀得較為沉重、緩慢,最后兩句讀出春天來了,母親熬過來了的欣喜,要讀得輕快、昂揚。
(三)齊讀最后一段,邊讀邊想像、思考:
1.“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睘槭裁础拔液推拮佣际锹兀(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
明確:我和妻子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都是盡力想讓背上的母親、兒子更穩(wěn)當、更舒適。
2 .如何理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問題分解:
(1)“我”背上的是誰?妻子背上的是誰?僅指這兩個人的軀體么?
明確:我背上的是母親,妻子背上的是兒子。不只是兩個人的軀體,而是說我和妻子承擔了贍養(yǎng)老人、撫養(yǎng)教育孩子的重任。
(2)為何說這兩樣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贍養(yǎng)老人、撫養(yǎng)教育孩子就是中年人的神圣使命。因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諧幸福直接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對于一個中年人來說,他首先要解決好的問題就是照顧好自己的家,贍養(yǎng)好自己的老人,撫養(yǎng)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這就是中年人的整個世界。這一點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也就是中國人做得最好。有培根的名言為證: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yǎng)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shù)中國人做得最好。
五、拓展延伸
我們通過這一篇《散步》,感受到家庭之美,親情之美,同時,也感受到中年人肩上沉甸甸的責任感,使命感。作為中學生的你,是否感受到你肩上的責任?
【散步莫懷戚教案】相關文章:
散步莫懷戚閱讀答案08-04
莫懷戚《散步》閱讀題及答案08-04
散步優(yōu)秀教案設計07-04
輕乳酪戚風蛋糕的做法08-08
莫言語錄07-03
莫把“品位”當“品味”07-04
龍應臺「散步」07-09
散步龍應臺07-09
散步說課稿07-09
家樂福為什莫賣N97那莫便宜?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