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來歷
甲骨文中分別有舟和龍字,但沒有龍舟連稱,說明那時還沒有龍舟。隨著歷史發(fā)展,龍舟一詞出現(xiàn)了。 龍舟最初指?渡之舟,后來它的含義擴增了,可以兼指大的船;天子所坐的船也專稱龍舟;畫有龍紋裝飾、甚至有樓臺亭閣的游娛之船也稱龍舟。本文專指端午?渡的龍舟。
龍舟起源于東南沿海的古越人。古越人善于駕駛獨木舟,他們信奉蛟龍為圖騰,是以剪?文身,爛然成章,以象龍子者,將以避水神也。[1]1976年浙江鄞縣石禿山出土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銅鉞,上面刻有龍舟?渡的圖案,終于有了實物佐證。此外,在云南晉寧石寨山古墓出土的一面殘銅鼓上,有舟船?渡的圖紋,圖中的船體狹長平淺,首尾微翹,槳手們作奮力劃槳姿態(tài),船上的指揮面對槳手作有節(jié)奏的鼓動和指揮。槳手們的頭上都有雉尾裝飾,且向后飛揚,反襯出船體飛速前進。廣西貴羅古墓出土的銅鼓上層,有完整的龍舟?渡圖像它們的時代約相當于戰(zhàn)國至東漢(公元前5世紀~公元1世紀)
我們現(xiàn)在不知道古越龍舟的結構怎樣,從銅?、銅鼓上的圖樣看,當然比后世簡單些,但古樸的藝術性非常突出。有史以后有關龍舟的結構、取材、大小、長短、形制,龍舟的人數(shù)、槳手的培訓、挑選等,文獻上少見全面的記載,直至明朝的《武陵?渡考略·?渡考》中才有詳盡的記載。[3]《?渡考》雖然有龍舟的大小尺寸,卻沒有形象的圖畫。但可以與現(xiàn)存最早的宋代龍舟圖聯(lián)系起來理解。宋代龍舟種類之多樣化,出乎今人的想象。其大型的龍舟有多層的樓臺亭閣,豪華非常,當是天子所乘的龍舟。其余龍舟也有大小不同,或八槳,或十槳,都是可以?渡比賽的。
龍舟發(fā)展到后來,?容趨向復雜。如龍舟?渡的時間定在端午節(jié)(農(nóng)歷五月初五)前后舉行,龍舟節(jié)和端午節(jié)重合,家家都要裹粽子、吃粽子,龍舟上也必備帶粽子。并且有關龍舟的傳說積累很多,最流行的是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因為據(jù)說屈原是五月五日自沉于汩羅江的,粽子是給屈原吃的,一說是給蛟龍吃的,以求保全屈原的?體…等等。但在南朝·梁(公元502~557)的《荊楚歲時記》中,對五月五?渡的起源,有三種不同說法,一是按五月五日?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楚方言,稱大船為舸)取其輕利,謂之飛鳧。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沒有提龍舟,稱之為飛鳧。二是作者摘引邯鄲淳(人名。邯鄲,復姓)《曹娥碑》的原文云: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其三又引《越地傳》云:起于越王勾踐,不可詳矣。[5]筆者按,《曹娥碑》全文已佚,這里的摘引,易致誤會。因曹娥是東漢(浙江)上虞人,傳說她的父親是五月五日投江死,曹娥沿江哭父,后跳入江中抱父?而出,是個孝女故事。伍子胥是春秋吳國故事,似乎張冠李戴。也有可能《曹娥碑》文字中提到伍子胥的故事,才不矛盾。但不論曹娥或子胥,都非屈原!肚G楚歲時記》作者宗懔是楚人,他也聽說過龍舟起源于越王勾踐,只是詳情不知。這都說明南朝時,五月五的?渡還存在不同傳說。唐朝的詩歌中有以龍舟?渡為紀念屈原的,也有不是指屈原的(詳后),到了明朝《?渡考》中,開頭就說:?渡事本招屈,實始沅湘之間。…故劃船之盛,甲海?。蓋猶有周楚之遺焉。宜諸路??之者,不能及也。不過《?渡考》是專講武陵(今湖南常德地區(qū))的?渡情況的,當然以沅湘為起源地。
【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來歷】相關文章:
賽龍舟的來歷作文10006-25
端午節(jié)的來歷10-27
端午節(jié)來歷06-27
端午節(jié)的來歷03-15
端午節(jié)的賽龍舟06-26
端午節(jié)賽龍舟04-15
端午節(jié)的歷史來歷06-28
端午節(jié)節(jié)日的來歷07-01
端午節(jié)的來歷說明07-01
淺談端午節(jié)的來歷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