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應如何與家長溝通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fā)展,家長的素質與教育能力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加上中國多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更加重視。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教師應如何與家長溝通,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教師應如何與家長溝通 1
案例一:金口難開的家長
分析:這類家長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言談,因此他們不大會積極主動與老師交流。其實,他們很想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只是不知該如何說起。
對策:主動
對于這類家長,老師應該主動。主動與家長建立朋友關系,剛開始老師可以和家長拉拉家常,談一些與教育無關的事,比如家里的情況、最近看的電視劇等等;老師還可以在家長接送孩子時與他們談談彼此共同關心的事,使家長覺得于老師交往很輕松,逐漸建立朋友般的關系。在此基礎上,老師再慢慢的與家長交流孩子的情況,由于家長何老師已經建立了朋友般的關系,在交流孩子問題上自然而然地主動了。
合適的方式
針對家長的不善言談,老師還可以采取讓家長看孩子的活動錄像、活動照片等方式進行溝通。這種方法特別適合托板、小班剛入園的孩子,由于是剛入園,家長對于老師比較陌生,剛開始他們對老師還處于不相信的狀態(tài),如果此時老師能用實際行動證明孩子的進步,那就會消除老師與家長之間的隔閡,從而增進了解,成為朋友。
對于不善言談的家長來說,或許不善于說,但比較善于寫,所以成長檔案、便條也是與這類家長溝通的有效的途徑。
案例二:工作繁忙的家長
分析:這類家長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向老師了解孩子的情況。
對策:現(xiàn)代化聯(lián)系方式
工作繁忙的家長老接送孩子的機會較少,他們對孩子信息的了解都是間接的,如通過老人、保姆的轉達,不是內容不詳,就是內容不符,甚至于不傳達。因此,一些現(xiàn)代化的聯(lián)系方式就派上用場了。
1、短信。短信是向家長傳達通知最有效的方式。以短信的形式向家長發(fā)通知,不但能夠讓家長及時、細致地了解幼兒及班里的情況,又可以防止家長遺忘通知上的重要內容。
2、論壇。細致很多幼兒園都有自己的網站以及班級論壇。在論壇里,老師可以上傳一些孩子的活動照片。這樣即使家長工作再忙,無法來幼兒園,但還是可以抽空上論壇看看孩子在園的情況的。
3、QQ群聊。老師可以給自己班里的家長建立QQ群,聊聊孩子在園。在家的情況,促進老師與家長間的溝通。同時,家長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育兒經驗。
4、電子郵件。對于難得上網,工作又確實忙得不得了的家長,老師可以定期向家長發(fā)郵件,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
老師運用這些現(xiàn)代化的聯(lián)系方式,能及時消除家庭與幼兒園在溝通過程中的矛盾,使工作更有實效性。
案例三:過度熱情的家長
分析:這類家長積極、熱情地關心幼兒園,達到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活動,小到關心幼兒園的門窗的否安全,是否會傷到孩子。這類家長能積極配合老師做好幼兒園的各項工作,當然是非常受老師歡迎的家長。但是,有時候連一些雞毛蒜皮的事他們也要管,所以也會給幼兒園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對策:請其做家委會成員
老師可以請這些家長來做委員的成員,讓他們來班級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親子活動等出謀劃策。當老師與其他家長溝通遇到麻煩時,也可以借助家長來做家園工作的橋梁,請他們代表老師跟其他家長溝通,幫助老師做好其他家長的思想工作。因為有時候家長間的交流比老師的苦口婆心要有效的多。所以老師珍惜這些不可多得的幫手。
案例四:全權委托的家長
分析:這類家長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老師的身上。他們認為自己既不會教孩子學繪畫、音樂,也不懂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沒有能力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
對策:宣傳科學育兒知識
不少家長缺乏科學的育兒知識,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育規(guī)律,在生活中對孩子百依百順。溺愛孩子;在學習上則強要求,高標準,不顧孩子的好惡,強迫孩子學這學那。為了幫助家長提高育兒水平,擴寬育兒知識面、傳遞育兒經驗,老師可以給家長介紹育兒類的書刊,請家長收看育兒的電視節(jié)目等。
定期布置家庭作業(yè)
給家長布置“作業(yè)”也是一個好辦法。老師可以分期發(fā)給家長“親子游戲問卷”,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題目,將做好的“作業(yè)”讓幼兒帶回給老師改。家長通過與幼兒互動學習,對幼兒園的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就能更好的給予理解和支持。
引領家長進行互動
老師不僅要充分關注、了解每個家長得經驗,還要將不同的家長有機地結合與搭配在一起。特別是對于一些不善交流的期望型的家長,更應該把別人好的經驗介紹給他,讓他與別的家長產生互動,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幼兒園的活動。
案例五:喜歡挑剔的家長
分析:這類家長大多經濟條件好、文化程度高。他們的要求很多,包括對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方面的要求,并且有的家長還持有懷疑的態(tài)度。
對策:熱情、真誠、主動
案例:小強剛上幼兒園,每天哭鬧,孩子又認人,只讓他第一眼認識的本班老師抱,其它老師抱她,他就哭。因此,家長提出要這個老師每天來抱小強。
案例:面對家長的要求,該老師是否自己當班,堅持每天早晨迎接孩子,一邊引導孩子認識其它老師,同時主動與孩子的媽媽談心,交流一些讓孩子熟悉陌生環(huán)境的人、事等方面的經驗。漸漸地孩子與其它老師熟悉了,家長也通過接送孩子認識、了解了其它老師,老師終于以真誠和智慧換取了家長的信任。
對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案例:丫丫媽媽不滿意老師給丫丫安排的床位,多次趙老師提要求,一會說孩子個子高,比較好動,愛爬床,一會說幼兒園的床不好,孩子每天中午都誰不著等。
案例:老師先仔細觀察了丫丫午睡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丫丫并不完全像家長說的那樣,于是,老師一邊給家長介紹丫丫的午睡情況,一邊做好調動丫丫床位的準備工作,并用錄像拍下丫丫的午睡情況,讓家長知道孩子睡在這個床位其實挺好的。再告訴家長其實每一個床位都是一樣的,如果家長真的覺得這個床位不合適,老師可以馬上給孩子換個床位。老師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感動了丫丫的媽媽,最后主動提出不調換床位了。
案例六:溺愛孩子的家長
分析:這類家長主要是老年人,F(xiàn)在許多孩子的父母工作都很忙,接送孩子多半是由祖輩家長承擔。這些祖輩家長最關注的還是孩子在幼兒園里吃的怎么樣,睡得怎么樣,玩的是否開心,有無被人欺負等。
對策:談心聊天,表現(xiàn)關心
對于這類家長,老師要充分利用接送時間,通過與其談心、聊天,把自己對孩子的關心表現(xiàn)出來,讓這些家長放心。
案例:有些家長生怕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所以每天接孩子時都會帶來零食。由于隔代的溺愛,使得孩子飲食無規(guī)律,營養(yǎng)過剩。
案例:針對這樣的情況,老師應及時與他們溝通,把幼兒園每天的食譜拿給家長看,同時找來有關資料,讓家長明白營養(yǎng)過剩的害處,是家長明白科學育兒的道理。
案例七:漠不關心的家長
分析:這類家長主要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長,他們對自己的孩子無論是在保育還是教育方面往往抱無所謂的態(tài)度。認為只要孩子在幼兒園沒有發(fā)生意外就行,其它情況他們不很在意。
對策:積極交流、經常溝通
對這類家長,老師要經常積極的與他們交流,把孩子表現(xiàn)講述給他們聽,把孩子的作品展示給他們看,告訴他們,孩子的成就主要來自父母的幫助。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吸引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
教師應如何與家長溝通 2
1、 真誠交往,密切聯(lián)系
教師要想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主動熱情地與家長相交,在心理雙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橋梁,以爭取家長的有效合作,例如:我通過家園雙方互相訪問,電話聯(lián)系;召開家長會;家長開放日;親子運動會等,通過這些活動拉近家長與老師的距離,密切孩子與父母的關系。還可定期開展家長個別咨詢活動,幫助家長解決實際問題。比如說:班上的嘉睿、戎騰、樂添、鄭佳等小朋友的生活獨立性較薄弱。那如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獨立性呢?是這些家長們所關注的。因此在于家長的溝通中,我建議家長平時多給孩子一些處理事情的機會:如洗自己的手絹、襪子,自己洗漱,自己收拾玩具、作業(yè)本、小畫書等。隨著孩子常時間的鍛練和培養(yǎng),相信孩子們會逐漸增強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獨立做事的能力。以上這些都是教師可以利用的與家長溝通的途徑。
2、 尊重家長,增進理解
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和家長存在許多不合作現(xiàn)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師對家長尊重不夠或雙方不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師與家長的交往中,一是要尊重家長,尊重他們的感情,尊重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的人格。教師不可擺出一付教育權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對家長進行旁敲側擊,使家長不愿接近。二是要理解家長,并讓家長也理解教師,作為家長,一般都期盼孩子成才,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關心,孩子在學校表現(xiàn)不好,就會覺得臉上無光,教師在與家長接觸,不宜總是向家長指出孩子的缺點、短處,向家長“告狀”,不要用刻薄的語言指責,挖苦學生,應從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角度客觀地交換意見,研究互相配合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對策與辦法。
3、激勵幫助,搞好配合
為了使家長與教師更好地配合,教師應激勵家長樹立教育信心,幫助家長提高教育素養(yǎng),教師應多方面了解學生家長,根據學
生家長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對于后進學生家長來說,應幫助家長指定教育計劃,明確教育方向。例如:我班的宇烽、云逸、兆豐等常有發(fā)現(xiàn)在與小朋友交往中存在侵犯性行為。事后會推卸責任或接受批評表示以后不敢了,但大都不久就又犯了。針對這種情況,我與家長進行反饋和溝通,希望家園共同為幼兒提供一個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間,不要在孩子面前講有攻擊色彩的話語。并建議家長采用“轉移注意”法,給幼兒予較多的關注,比方說: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緒緊張或怒氣沖沖時,可以帶他去跑步打球或進行棋類活動;引導幼兒經常從事這類活動有助于恢復他們的心理平衡,逐漸轉移侵犯性行為。
4、以誠相待,摒棄功利
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往,是教育學生,培養(yǎng)學生成長的需要,不是處于功利目的,例如:有的家長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就是希望獲得老師對孩子多一些照顧和偏愛。因此,百般討好老師,尋找哪一位是班里的“主管”,哪一位比較好說話,就想辦法或利用節(jié)日給老師:“意思意思”。倘若事后沒有對他的孩子照顧好或存在誤解,家長便開始論頭品足,與其他家長結起伴來,言談中表示出不滿足或是做“最后發(fā)難”,使家長和老師不和諧的影子在童心中罩上陰影,本來很快樂的學習生活,隨著成人的議論紛紛而留下傷痕。對于這種情況,我們應堅決反對和杜絕利和交往直接或變相收學生家長的好處的行為,以維護人民教師的形象。
【教師應如何與家長溝通】相關文章:
家長如何跟孩子溝通技巧01-31
幼兒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01-09
幼兒教師如何與家長有效的溝通02-28
如何學會溝通技巧06-08
如何與人溝通技巧03-29
如何提升溝通技巧03-06
優(yōu)秀教師如何和家長愉快溝通03-21
與家長溝通的技巧09-02
如何跟客戶溝通 跟客戶溝通的技巧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