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理健康方向模塊課的人格心理學教學改革的論文
。摘要]根據心理健康方向模塊課《人格心理學》課程性質和培養(yǎng)目標,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提出人格心理學教學改革和優(yōu)化的幾點做法:優(yōu)化教學內容,構建合適的教學內容體系;改革教學方法,采用練習法、討論法、實驗法、實習作業(yè)法等;改革課程評價,強化過程評價,重點考核學生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心理健康;人格心理學;教學改革
在當代心理學體系中,人格心理學是一門從整體上探討人的心理活動的學科。它充分關注個體內部功能及個體間的差異,在解釋社會行為時,重在探討個體差異———致使一個人異于其他人的人格層面。因為它能系統(tǒng)深入地解釋人類心理活動的豐富內涵,所以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對于教育學專業(yè)的本科生來說,學習人格心理學,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學生個體的自我修養(yǎng),完善個人人格,促進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則有助于學生將所學廣泛應用到未來工作,如心理咨詢與治療、人才測評與選拔等。河南科技學院教育學專業(yè)在第6學期,將人格心理學作為心理健康方向的模塊課開設,其實際的教學組織和開展過程,更要突顯人格心理學的豐富內涵,強化其服務于實際生活的應用性。而圍繞這學以致用的應用性的教學目標,目前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仍存在諸多問題,所以,如何通過實際教學讓學生掌握和應用人格心理學的知識,本文試圖進行初步探討。
一、課程內容的優(yōu)化
當前教育學模塊課人格心理學的教學內容還聚焦在六大人格學派理論知識,缺乏一些應用內容,致使學生缺乏必要的應用人格心理學于心理咨詢與治療人才測評等領域的技能。在課程教授方面,教師過分強調了人格理論的重要性,注重人格理論的學習而輕視或者忽視了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此外,人格心理學的教學內容主要以西方人格理論及應用為主,缺少對中國人格理論及應用探討,這勢必使教育學模塊課的人格心理學的教學停留在理論階段,停留在國外階段。為此,筆者做了以下優(yōu)化:
(一)教材選擇及其內容處理。
筆者指定的教材是葉亦乾編著的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的《人格心理學》。此教材編寫采用的是“大理論和相關研究”的結構體系,系統(tǒng)論述了各大學派的基本理論和相關的最新科學研究成果;運用新的科研成果闡述了人格形成和發(fā)展中的各種因素復雜的交互作用;介紹了心理咨詢的理論和方法以及40種人格測量問卷和投射測驗。指定一本教材是讓學生對當前人格心理學的全貌有個整體認識,但也同時引導學生閱讀其他參考書。教育學專業(yè)模塊課人格心理學(心理健康方向)周學時3,筆者主講緒論和本論。在講授本論時,為更好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試著引導學生找到每一人格理論代表人物的對人格“3D”———人格表現、人格動力、人格發(fā)展———的認識。
(二)設置專論內容。
為更好地促進人格心理學的應用,筆者還特別重視加強以下專論的引導:(1)人格與生活———這部分主要包括人格與幸福、人格與人際關系、健康人格與職業(yè)發(fā)展等;
(2)人格培養(yǎng)也稱人格塑造,包括人格的形成、人格發(fā)展和人格改變的方法等;
(3)人格的評估,這部分主要包括人格評估方法、人格評估量表的使用等。并將以上三部分作為幾個獨立的章節(jié),布置給學生讓其自主學習,以學生小組討論、大組分享、教師答疑解惑的方式進行學習。
(三)拓展其他輔助資料。
增加一些視頻資料,為課程錦上添花,如中央教育電視臺的“師說”節(jié)目之妙用性格(性格關系學學者張勤老師運用獨特的“紅、黃、藍、綠”四色性格分類法,分析每種性格的利弊得失,明確每種性格的局限和提升空間,引導學生妙用性格,獲得幸福完美的生活)、山西衛(wèi)視的“老梁故事會”中有關焦慮癥、強迫癥、對中國人不同區(qū)域的人的人格分析、北京衛(wèi)視養(yǎng)生堂有關性格和健康的等等。利用課堂的時間,適當的給學生介紹和播放,開拓學生視野。
二、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
傳統(tǒng)上,對教育學模塊課的人格心理學的教學主要是課堂講授。雖然老師采用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和互動式教學,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并不高。首先,人格心理學課程本身理論性很強,教育學專業(yè)學生未學習心理學史,直接學習人格心理學就更顯抽象和枯燥。其次,建構主義學習論認為,學生并不是被動地吸納知識,而是以自己的知識經驗主動建構知識。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必須改變以傳統(tǒng)填鴨式傳授法為主的教學方法,而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理論興趣,拓寬理論視野,撞擊理論思維,提升理論境界。讓人格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服務于心理健康的實踐。為此,筆者進行了以下教學方法的改革.
(一)練習法。
筆者在課堂教學中,開展課前五分鐘值日活動,讓學生進行課程的應用性練習。讓學生課前收集有關人格心理學案例、實驗、小游戲等或也可用人格心理學視角解讀當下生活。每堂課正式上課前由1名學生做課前五分鐘值日,與大家一起分享,老師再做簡短的總結或點評。這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而且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膽量,也使學生間相互交流了知識,增加了知識儲備,更使教師了解了學生所思所想,實現了教學相長。
(二)討論法。
針對人格心理學本論部分相對容易理解的內容,如行為主義人格理論,和部分開放性的專論內容,如人格與幸福、人格的形成與塑造、人格障礙與矯正等,安排小組合作討論學習。具體做法為:5-6個學生一組,學生課前看書,然后小組討論、分工查資料、備課、做PPT,然后安排課時請一個或兩個小組推薦成員來主講,在主講講完后,請組內或組外的同學進行補充發(fā)言。接著還可以結合當下社會熱點,引導學生從人格心理學視角進行思考,暢所欲言。此種做法,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增加其壓力,促進其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yǎng)。課程之后教師布置書面作業(yè),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將重難點進行整理,最好用樹狀圖的方式進行層次性勾勒,方便以后的學習使用,如此,有利于鞏固知識,增強記憶,提高效果。
(三)實驗法。
人格心理學中有一些經典的測驗如16PF、EPQ等,組織學生去實驗室上課。做完測驗后,同桌之間互相解讀,教師再點評,并啟發(fā)學生就課程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進行探討。這樣做,一方面使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了自己,同時也加深了對相關理論的理解和掌握,增加了課程興趣。
(四)實習作業(yè)法。
為使課程內容走向生活,筆者強調學生“在做中學”。即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對家人和朋友人格進行分析、評估,開展朋輩心理咨詢活動、職業(yè)生涯輔導、企業(yè)人才測評等此為做。這些實踐活動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課程知識此為學,總之是學以致用。為真正讓學生做起來,筆者定期讓學生在課堂匯報實際做的情況。
三、課程考核評價方式的改革
傳統(tǒng)的課程考核更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而忽視運用能力的考察,使用單一的書面考試方式,為突顯課程的應用性,在課程評價上,筆者采用了多維度的方式,即期末成績只占據總成績30%的比重,而平時成績和期中成績分別提升為30%和40%。將學生的如出勤率、課堂表現、課程參與度、作業(yè)完成情況等平時表現納入到平時成績的考核中。將學生在組內合作程度和組內活動完成的貢獻率等方面確定學生的其中成績。具體做法類似于上文中的討論式教學法,也就是先對學生進行隨機分組,然后由教師敲定小組討論主題,也可以由學生組內商定主題,接下來,學生組內分工合作,查閱資料,做成多媒體課件,每組推薦出代表在課堂匯報;最后教師和同學共同評議。期末考試采用小論文形式。教師結合課程大綱和當下社會熱點,給出小論文的題目。接著需要學生去收集資料,閱讀文獻和論文寫作。論文寫作要求學生盡可能使用學術語言,觀點明確、論證有力、邏輯清晰、語言流暢,格式規(guī)范上也要嚴格參考畢業(yè)論文規(guī)范要求。以上是筆者對課程的初步實踐及探討,目前效果不錯。筆者相信,在相關領導的支持下,在師生共同的積極思索、不懈探索實踐下,最終能夠使人格心理學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葉亦乾.人格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3.
。2][美]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第八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6.
。3][美]阿倫森.社會心理學第七版[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11.
。4]黃希庭.人格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5.
[5]魏昌武.應用心理學專業(yè)人格心理學教學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2(1):317-318.
[6]王爭艷,柳芳.人格心理學教學改革與建設[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增刊):7-9.
[7]郭永玉,張釗.人格心理學的學科架構初探[J].心理科學進展,2007(2):267-274.
。8]尹慧.互動式教學模式在人格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9):128-129.
。9]莫雷.教育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8-82.
。10]吳慶麟.教育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98-100.
【心理健康方向模塊課的人格心理學教學改革的論文】相關文章:
微電子基礎實驗課實踐教學改革研究論文07-03
《認識方向》評課07-31
職校機電技術專業(yè)教學改革論文07-04
汽車專業(yè)教學改革策略分析論文07-03
互聯(lián)網+高校公體武術課教學改革新嘗試論文07-03
思品課教學改革芻議07-03
高師音樂學專業(yè)舞蹈教學改革論文07-04
工商管理教學改革實踐探索論文07-04
多媒體技術在舞蹈教學改革的作用論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