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

時間:2023-01-08 16:41:36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精選18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心得吧。怎樣寫讀書心得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精選18篇)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 篇1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這是尹建莉的第二本書,第一本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已經銷量超過600多萬冊,堪稱家庭教育方面里程碑式的書籍,這兩本書理論扎實可靠、案例詳實可操作,讀來令人信服,如沐春風,當真是萬千家長和孩子的福音,下面就簡單總結幾點感受,我們該給孩子的3個禮物:

  一、深情而又無條件的愛。

  孩子6歲之前的人格已經基本形成,尤其3歲之前是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時期,這個時候孩子還沒有和外界建立清晰的認知,他最依賴的人就是母親,母親即世界,世界即母親,母親對待他的態(tài)度,就是這個世界和他自己對待自我的態(tài)度。這個時期,母親和孩子怎么親密都不為過,及時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允許他親自動手、動腳嘗試這個世界,允許犯錯,親自照顧他的衣食起居,以孩子的需求為中心。很多人說這樣會慣壞孩子,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這正是父母之愛應該有的深度,讓小嬰孩時刻感知到自己是被呼應的,他對這個世界自然是感覺安全的,自我認知也得到強化。如果這個時刻錯失了,孩子終生內心都有一處深深的“心靈黑洞”,那種不安全感會深深影響日后的人際交往。愛之深,情之切,很多父母往往陶醉在這種“給予”的幸福中,殊不知他們又進入另一個極端,變成了“替代”父母,剝奪孩子鍛煉的機會,替他決策人生的交友、學習、游玩等事項,這就是“溺愛”,本質是父母愛自己的“偉大”與“奉獻”。無條件的愛就是不因為孩子是什么,是否聽話,是否滿足我們的要求而去愛他,而是尊重他的本來面目,允許他按照意愿發(fā)展自己的人生,我們只需用目光溫情相送。

  二、最豐盛的饋贈是不羈絆和自由。

  做了父母的我們,總是想教孩子這個,指導那個,殊不知孩子有無限的可能,如果操作不當,孩子終生在我們劃定的圈圈里打轉,無法發(fā)展、成就自己的人生。雖然“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可是如果為了某一個規(guī)則和事件,整天呵斥、糾結、改正,父母和孩子之間豈不成了“貓抓老鼠”,那孩子的某一個缺點恰恰得到強化,孩子怎么能跟我們敞開心扉,彼此形成對立沖突關系。生命可以很輕松,比如一件很小的事情,可以大化小,小化了,如果揪住不放,孩子每天就戰(zhàn)戰(zhàn)兢兢,整天花費能量在考察你的目光上,沒有時間和精力發(fā)展自己。放平心態(tài),孩子是普通人,開心、快樂、自由、健康最重要,其他的都是驚喜,沒有必要為了面子、權威意識、規(guī)則,而讓雙方糾纏不清,彼此敵對,這就失去了生命的意義。書中提到,近期有專家發(fā)現(xiàn),自閉癥孩子很多都出生在高知識分子家庭,從小父母就寄予厚望,要么父母忙于事業(yè)學業(yè),將孩子托付給長輩,喪失了最寶貴的親子時刻,要么從小對孩子各種“嚴格要求”,代價就是失去了親密的關系和內心的自由。著名教育學家孫云曉說過,親子教育的前提就是親子關系,沒有好的依戀關系,父母只靠權威管教孩子,終有一天將發(fā)生巨大的叛逆,也有可能孩子的自由意志被深深壓制,終身陷入自我封閉的枷鎖中,人生的幸福大打折扣。

  三、最大的平等是信任。

  還有什么比信任孩子更能讓孩子內心升華起自我的榮耀感和愉悅感,當我們每天都質疑、否定孩子的.動作、思想、言行的時候,孩子怎么能自信,這樣的質疑其實就是在剝奪孩子成長的力量,自己設定一個“法則”,孩子為了取悅父母,終身糾結困頓其中,而失去了自我發(fā)展的動力。雖然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卻不要總把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灌輸給孩子,這樣就是取代孩子成為他靈魂的主人。簡單說,時刻記得自己和孩子是平等的,不要以父母的身份自居,高高在上的教導與訓誡,一旦失去了這種平等,孩子就很難和父母交心。對于孩子合理合份的要求,要慷慨地給予,不要質疑孩子的動機,處處為難,甚至指責“奢侈”、“虛榮”,讓孩子以“乞討”的姿態(tài)出現(xiàn),更不能在孩子有求父母的時候,趁機換條件,只會讓孩子自尊心受挫,失去對父母的信任和依賴。

  最美的往往是最簡單的,我們只需擁有一顆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煉自己,孩子有無限的人生可能,往往會帶給我們無可限量的成長空間。祝福每個孩子都生活在愛和自由之中。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 篇2

  讀完了尹建莉老師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案例呈現(xiàn)在眼前,滲透著智慧與愛,順其自然,不著痕跡,美得不可方物。方才明白,這美麗的教育并不簡單!

  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個人的生命成長中,沒有比家長更重要的老師了。作為父母,如果我們只留給孩子一些物質財富或金錢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給孩子留下一些生產性的、可持續(xù)的財富才是真正對他負責。

  一、好習慣越早培養(yǎng)越好

  記得我兒子剛剛出生時,因為種種原因,無人給我搭手,我不僅要一個人帶他,還要自己做飯,收拾家務,家里的一切都得我去操辦。所以,凡是我收拾屋子或者洗衣服做飯時,他都是一個人躺在床上自娛自樂。對面的鄰居總認為他很聽話,實際上僅僅是他習慣了一個人的娛樂。轉眼間就到了兒子上幼兒園的時間,我們把他送到班上時,看見很多孩子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他卻高興地給我們說再見,讓我們放學后去接他。之后,我們慢慢培養(yǎng)他自己洗臉、洗腳、洗澡、洗頭等。開始自己洗不干凈,我們再給他洗一遍,順便教他怎么做才能洗干凈。慢慢的,不用我們幫忙,他都能自己完成。通過這些小事讓孩子懂得了,做任何事情只有自己不膽怯,方法正確,堅持下去,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自己。

  二、教育贏在細節(jié)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簡單地告知與被告知的事情。有時候需要給孩子灌輸一種正確的理念,并讓它根植孩子的大腦中!币驗槿说拇竽X具有加工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兒童比成人更加敏感,如果我們只在意自己說了什么話,不考慮孩子聽后的感受,就很容易讓孩子捕捉到弦外之音。

  有的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yè)時,孩子寫到一半,不想寫了。這時候,爸爸或者媽媽走到孩子跟前:“乖,趕快寫,你看,你已經寫了這么多,再堅持一會兒就寫完了。作業(yè)完成后,我們出去玩。”這句話看著沒有任何問題,孩子作業(yè)寫完了,就有時間帶他們出去放松了,勞逸結合嘛!可是,孩子聽到這段話,可能就不是這個意思了。你的一個“乖”,給孩子傳達的`信息是:“要是我不寫完作業(yè),就不是一個乖孩子了!边@樣,孩子可能會為了迎合父母做一個乖孩子而寫作業(yè);蛘吆⒆訒耄骸澳愫逯野炎鳂I(yè)給你寫完,才帶我出去玩,我不想出去玩,也不想給你寫作業(yè)了。”然后孩子繼續(xù)在那里磨磨唧唧,家長也在那里生悶氣。如果孩子一放學,你就告訴他:“寶貝,今天飯后,我想出去逛逛,你想去嗎?”“去,我也想去!薄澳呛冒,你先把你的作業(yè)寫完,我等你。”如果孩子不想去,可以和他說:“其實我很想陪你出去走走的,既然你不想去,那你就在家先寫作業(yè)吧,需要帶什么嗎?我回來給你捎上!边@樣的話,會讓孩子首先知道,作業(yè)是自己的,必須要完成的,而且完成之后,才可以自由安排時間;其次,大人也有大人的事情,他們在做自己的事情時,也給了自己足夠的尊重。

  生活中有萬千細節(jié),和孩子相處的每個細節(jié)中都有教育,所以我們應該時刻注意和孩子說話的方式方法,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并不是說我們和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要小心謹慎,都要去設計,而是要不斷觀察孩子,經常反思自己,從觀念上提升自己。因為我們說話大多不是理性思考的結果,而是下意識的表達。我們的意識提升了,語言自然也就到位了。

  三、藝術教育應該是甜的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是埋在每個生命中的寶藏。學藝術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修養(yǎng),讓他活得更高雅。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上的興趣班五花八門,也讓很多家長眼花繚亂,于是就出現(xiàn)了跟風的現(xiàn)象。有人說學這個好,家長趕快給自家孩子報這個興趣班,有人說那個好,又去給孩子報那個,結果是孩子的興趣班一大堆,都不是孩子喜歡的,又給孩子增加很多負擔。所以我們在為孩子選擇時,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愛好,再去考慮它的實用價值。

  當時給我兒子選擇報跆拳道時,就有很多人反對。有的說,他本來就好動,要是讓他學跆拳道,一定會更好動;也有的說,男孩子學跆拳道不好,要是以后長大了,大人管不住了,愛打架咋辦。包括孩子的爸爸也不愿意。不過,在孩子的強烈要求和我的堅持下,孩子還是如愿以償了。記得他上第一節(jié)跆拳道課時,是那么興奮,看什么都很稀奇,看著大孩子翻跟斗,他也跟著一起翻,結果不小心把腰閃了,我看著他難受的樣子,讓他回去休息幾天等好了再去,他怎么都不愿意。他學得一絲不茍,只要教練教的動作,他都認真按要求去做。那一刻,他是自由的,也是快樂的;那一刻,我看到的不僅是他技藝的進步,更看到他為自己的選擇而負責的態(tài)度。這不正是我們做家長的期望看到的狀態(tài)嗎?

  作為父母,對于孩子學的藝術類興趣班,我們更多的應該是理解,不逼迫。無論孩子選擇什么,都應該給予正確引導和支持,這樣,會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的快樂和幸福。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很有可能成為他減壓的一種方式。

  四、有些知識不全在課堂和書本上

  讀萬卷書還需行萬里路,很多東西還得孩子親自去實踐。只有讓孩子把讀書的領悟和親身實踐有機結合,在實踐中提高認識,再回到書本上升華,使孩子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和潛質。

  最簡單的途徑,抵達最豐富的可能。教育孩子的路很長很長,只要我們擁有一顆平常心,修煉自己,信任孩子,就會給孩子無限的成長空間,孩子就有無限的成長可能。正所謂“時光不語,靜待花開。”

  祝福天下所有的孩子都生活在愛和自由中!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 篇3

  朋友推薦了一本書——《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作者尹建莉。一放寒假,便在網上訂購了一本。

  不上班的日子是安逸的。每天做完家務,捧起書本,與孩子一道,讀讀書,發(fā)現(xiàn),讀書比上網有意思的多。不知不覺,一本近400頁的書,十幾天就讀完了。

  書讀完之后,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時候聽過的一個民間故事。說的是有三位父親,經常到廟里為兒子祈福,天長日久,感動了菩薩。有一天,他們被菩薩同時請了去,允許他們從眾多寶物中挑選一件,送給兒子。第一位父親挑選了一個鑲嵌著寶石的銀碗,第二位父親挑了一輛包滿黃金的馬車,第三位父親挑了一副鐵鑄的弓箭。得了銀碗的兒子,每天熱衷于吃喝,得了金馬車的兒子喜歡到街上招搖,得了弓箭的兒子每天到山野間狩獵。多年后,三位父親去世,愛吃喝的兒子坐吃山空,最后不得手端銀碗去討飯。愛招搖的孩子最后沒了招搖的資本,只得用金馬車上的金片換糧食度日,會打獵的兒子練就了一身狩獵的好功夫,經?钢C物回來,一家人有酒有肉,有吃有喝,一輩子不發(fā)愁。這個樸素的故事寓意是深刻的:作為父母,如果我們留給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財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給孩子留下一些生產性的、可持續(xù)性的'財富,才是真正對他們一生負責。

  是啊,時代發(fā)展到今天,什么是我們能送給他們、可保障他們一生幸福的最可靠的寶物呢?尹建莉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用具體的案例,就像講故事一樣,讓我們明白了我們應該送給孩子什么樣的寶物。

  第一件寶物是:閱讀。閱讀不但可以塑造一個孩子的智力,還可以塑造他的心理品質。因為任何一本書,只要是一本好書,往往充滿真善美的情懷,這會對孩子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第二件寶物是:自由。給孩子自由,不是對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著你必須給孩子"三權",選擇權,嘗試權,犯錯誤權。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有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

  第三件寶物是:良好的表率。給孩子做出表率,不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樣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處時是什么樣子。和孩子如何相處,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材,你能教給孩子的,全在這里面了。家長和家長的差別,不是身份、地或文化程度的差別,而是教育理念決定的教育手段的不同。手段的不同,區(qū)分出你給孩子的到底是銀碗、金馬車,還是一副良弓。

  不是會生孩子就會做父母。一個人,沒有辦法選擇自己有什么樣的父母,但可以選擇自己成為什么樣的父母。愛孩子,就讓我們把這三件寶物送給他們:閱讀,自由,良好的表率!因為這是生命中最美的饋贈。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 篇4

  小時候很喜歡一個人靜靜地讀書,因為不善言談,暢游在書海里汲取知識常常讓我愜意非凡。不記得何時眼里只有工作,只有學生和孩子,經常覺得自己忙,忙得忘記了自己的提升,忙得忘記了讀書的快樂,買回來的書有時候一年半載還讀不完。今年有幸加入了丁玉海名師工作室,在丁老師和工作室里的很多老師的帶動下,我也積極參與到讀書的活動中來,堅持線下精讀,線上打卡,參與交流會的分享,收獲頗多,我又重新找到了讀書的樂趣。

  這本書采用案例寫作的方法,堅持雅俗共賞的風格。每篇文章的切入口或核心案例很小,陳述的道理卻比較大。理性分析較多,有著統(tǒng)一的邏輯和價值觀,它的一切論點都建立在經典教育學和心理學基礎之上。讀完這本書之后,以下幾個觀點讓我深有感觸:

  一、兒時不競爭,長大才勝出

  “兒時不競爭,長大才勝出。童年的任務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內積累。一個人內在力量強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來才有可能處理好自己和世界的關系,在人生事務中獲得主動權,——這才是培養(yǎng)競爭力的正常順序和邏輯!痹缭绲匕押⒆油迫敫偁幍暮榱鲿魅鹾⒆觾仍诘牧α,還會造成以下幾方面?zhèn)Α5谝粫茐暮⒆拥暮献髂芰,第二會培養(yǎng)病態(tài)的奮斗者,第三會損壞身體健康。

  這段話深深地震撼到了我。一直以來,我們的習慣是崇尚競爭,競爭能給人帶來成就感,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確實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所以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所以我有點迷茫了,我們小學老師的課堂用小組競爭的手段或小紅花等獎勵措施,激勵學生從比賽中勝出,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呢?

  解除競爭壓力,制度當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要靠意識來解決,成人要反思自己,反思競爭的尺度和意義,成人淡定了,孩子才能淡定。打鐵還需自身硬,面對一個弱小而又有無限潛力的孩子,與其著力培養(yǎng)其“競爭意識,”不如培養(yǎng)他的良好品格。每一種好品格都可以催化出面對世界、面對困難的能力和勇氣,好品格本身就是競爭力。

  二、自由的人才是自覺的人

  一個沒我機會進行自我掌控的的孩子,不可能學會自我控制。一個不被信任的孩子,很難發(fā)展出誠信、自尊的品質。糖筒的故事告訴我們,家長要下放權利,把管理糖筒的權利把信任還給孩子,喚起孩子內心的自尊感和責任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失去自由,不能成人”。被嚴厲管理,過度控制,失去自由的孩子最終可能會出現(xiàn)心里失序,懦弱膽小,逆反暴躁,謊話連篇,刻板狹隘等等癥狀,。在教育中,自由就是空氣,看不到摸不著。你可以不關注它,甚至可以不承認它,但絕不能缺少它。沒有自由就沒有教育,一個人必須首先是自由的,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自由不是信馬由韁,自由是一種可以舒展的空間,是一種能夠托舉的力量,它讓孩子有能力去選擇,并且有能力抵抗生活中的一切虛假和脆弱。

  三、嚴厲教育是危險教育

  所謂嚴厲教育,指以打罵、懲罰和羞辱為主要手段,對未成年人進行強制改造的一種行為。目標雖好,但是不體恤兒童身心發(fā)育特點,不符合人性,是一種破壞行為,對兒童身心傷害極大。兒童是脆弱的,成長只需要鼓勵,不需要懲罰,一切嚴厲的對待都隱藏著某種傷害。父母應該放下手中的棍棒,更要放下心中的棍棒,心中無棍棒比手中無棍棒更重要,家長需要用寬容和富有智慧的愛去陪伴和教育孩子。

  四、接納孩子的與眾不同

  在理論上人們都承認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樣的,但在實踐中,人們往往害怕孩子與眾不同,特別是孩子的行為與主流價值取向不同,或和父母的設計路徑不同時,很多家長就會憂心忡忡,力圖改造孩子。文化程度偏高的父母有時會陷入偏見或思維定勢中,最典型的是經常會有意無意地設計孩子的未來,以自己對生活的理解,規(guī)劃孩子的人生這反而有可能降低孩子的前程高度,束縛他的發(fā)展,使其“泯然眾人以”。家長希望孩子有卓越的能力,有美好的前程,就越要減少干涉和限制,在空間上和時間上給孩子自由。養(yǎng)孩子正確地財富觀

  五、寄宿制是個壞制。

  很多人認為寄宿制學校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和集體意識——且不說這樣的目標本身很自私很偽善,推論很淺薄——把孩子和父母隔絕開來,就可以鍛煉出很強的自理能力;把孩子早早送入集體生活中,他就可以有很好的集體意識,善于和人合作——按照這樣的邏輯,孤兒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應該是最好的'。孩童時期內孤兒院的孩子們的自理能力可能確實比一般孩子強,可是大多數(shù)人成年后并不出色,反而因為從小缺少家庭氣氛滋養(yǎng),缺少和親人的情感及語言交流,以至于成年后在心理及能力方面表現(xiàn)出永久的缺憾。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反對孩子上寄宿制學校,他認為孩子長時間和父母分離會使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壞。

  孩子上寄宿制學校,可能會造成親子關系的疏遠,因為孩子要是上了寄宿制學?梢哉f是一周甚至一個月才見一次孩子,可能一開始還會想念孩子,孩子還會想家,但是慢慢的孩子融入壞境中也就習慣了,父母和孩子一個月見一次,之間也沒的聊的話題,再加上父母不知道如何和孩子溝通,那么可以說是父母和孩子幾乎沒有話題了,親子之間的關系就這樣越來越遠了!因此孩子上寄宿制學校,對家長來說是個考驗。孩子上了寄宿制學校并不是代表自己就可以放松了,而是更加需要關心孩子。

  六、潛臺詞是最重要的臺詞

  潛臺詞往往是最能說到人心里的無言之語,把潛臺詞說好了,并不是說每句話都要小心謹慎,都要去設計;而是要不斷觀察孩子,經常反思自己,從觀念上提升自己。因為潛臺詞經常不是理性思考的一個結果,而是下意識的表達。意識提升了,話語自然也就到位了。

  教育不是一件簡單的告知與被告知的事情,因為大腦具有對信息進行處理和加工的能力,兒童之所以對潛臺詞比成人更敏感,在于他的意識尚未收到世俗社會的浸染,處理和加工系統(tǒng)還沒有被過分擾亂,所以能敏銳地捕捉到成人話語中的弦外之音。所以如果家長們總是在意自己說了什么話,不考慮孩子加工出來的是什么信息,這反映的其實是成年人在孩子面前的不成熟。

  七、藝術教育應該是甜的

  藝術教育不是藝術技巧教育,一個人縱使熟練掌握一門技藝,如果不包含熱愛,也不過是個普通匠人。藝術教育原本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修養(yǎng),讓他活得更高雅,那么就不要帶著他徑直往匠人的方向奔去。而且,每個人天賦不同,一個孩子擅長或不擅長某種才藝,在某個特長方面表現(xiàn)得強還是弱,這并不影響他的人生觀和幸福感。孩子將來能在某種才藝上有成就,這固然是件好事,但純粹地玩,并不是件壞事,快樂就是最大價值。從目標到手段,藝術教育不應該是苦的,應該是甜的。

  八、沒脾氣才會有教育

  家長脾氣大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我們大約可以這樣描述:輕度后果,孩子逆反、消沉、多疑;中度后果,孩子成年后牌氣暴躁,愛抱怨或抬杠,為人苛刻;重度后果,嚴重抑郁癥,性變態(tài),神經病人格。

  脾氣與脾氣的對峙就像拔河賽,對方的屹立不倒是以你的堅持為前提的。

  如果想讓對方不再堅持,最好的辦法是放開手中的繩子—家長心中沒怒火孩子的脾氣就發(fā)不起來。這一點小小的改變,對孩子的未來影響巨大。

  在改善壞脾氣的路上,家長要經常盡量問自己幾個問題:我的孩子不如別人的孩子好,是不是我做得不如別的家長好?或者是我沒看見自己孩子的好?在和孩子相處中,我原諒過他什么錯誤?對他的什么缺點能一笑了之?給孩子做個好榜樣重要,還是我出口惡氣重要?比起那些天生殘疾或生大病住院的孩子我的孩子四肢齊全,身體健康,這是不是他給我的回報呢……這些問題不妨常在心里想想,就是對壞脾氣的不斷降解。

  如果克制脾氣對自己來說是件特別困難的事,試試下面幾種方法:

  半小時效應。給自己立個規(guī)矩,不管有多憤怒,都不馬上發(fā)作,告訴自己等半個小時,一切等半個小時后再說。在這半小時里嘗試做點別的事情。

  紙條儀式。在特別想改變壞脾氣時,寫兩張紙條。一張描摹自己的壞脾氣,第二張寫下自己改變壞脾氣的愿望,以及有提醒作用的一兩句話。

  意念疏散。當火氣一下子起來時,趕快把意念投注向自己身體內部,將意念集中到那個不舒服的地方,最好伴有深呼吸,將濁氣呼出去。

  九、母愛是個逐漸分離的過程

  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母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

  全心全意關愛孩子,并不意味著需要丟失自己。愛孩子的媽媽也可以穿得漂亮,吃的優(yōu)雅,玩的愉快。不愿分離的媽媽往往會以一個苦情媽媽的形象出現(xiàn),從年輕到老都活得苦兮兮的,這會讓孩子內疚,對他的成長和幸福沒有好處。只有媽媽活得幸?鞓罚⒆硬拍苷嬲腋?鞓。

  育兒的路上我跌跌撞撞,尋尋覓覓,我一直想尋找一本能夠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育兒指南,幫助我和孩子變得更優(yōu)秀。讀完這本書,我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教育對象和被教育對象都是不一樣的,怎么可能用一樣的教育方法呢。身教重于言教,讀完這本書我想說《最美的教育最簡單》這本書的作者最想傳遞給我們的是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作為家長要有不求完美的勇氣,勇于接受人與人的差異。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可以一笑了之,坦然地說一句:沒什么大不了……孩子才可以成長為一個身心和諧的有用的人,才有那能力獲取幸福,這才是家長能夠給予孩子的生命中最美的饋贈。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 篇5

  金老師給我推薦了兩本非常值得一看的書,我先看了《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赐旰,我感觸很深。

  我很自責地檢討了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屬于書中所說的“很多家長的愿望和努力,不但沒有轉化成為生產力,反而變成了破壞力”,越是對孩子要求多,規(guī)定多,約束太多,對孩子的教育越限制越出問題。壓抑了孩子的正面激情,刺激出了孩子負面情緒,使他出現(xiàn)叛逆以及自我封閉。這樣,孩子整天就會想著咋樣解脫這種約束,就不會和家長去深刻交談,導致矛盾重重無法教育。這就是所謂的嚴格的父母往往教育不出如意孩子的深層原因吧。

  是的,只有自由的人才是自覺的人。我發(fā)現(xiàn)我的教育是失敗的,對孩子太啰嗦,什么都管,生怕他什么都做不好,代勞太多,缺少和孩子的互動溝通,所以我的'孩子不愿和我交流,想逃離我的視線。孩子其實是一個很優(yōu)秀、聰明的的孩子,正是我的教育和對他的關注出了問題,才導致今天的結局。

  說到這,我想起可能是我在孩子幼小的時候對孩子的內心關注和耐心太少(因為孩子爸爸長期在外地工作,我要上班,負責孩子,還要做家務等,真正用到和孩子談心聊天的時間不多),只注重了他的衣食住行,沒有真正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現(xiàn)在回想起來真是虧欠孩子太多。

  曾經孩子不止一次對我說過,在他小學的時候僅僅因為我的一句話讓他傷心一晚甚至自殘。寫到這我眼淚已經濕潤了眼眶。是的,我虧欠與孩子心靈之間的溝通以及對他內心真正的需求和了解。我疏忽了太多的細節(jié)問題,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靈。

  我有時是一個細心的媽媽,有時又是一個很大不咧咧的媽媽,現(xiàn)在說啥也沒用。非常感謝金老師介紹的這本書,我深感對孩子的教育存在太多的失敗、疏忽,影響了孩子的性格和行為。我的心已被深深地刺痛,現(xiàn)在有什么可以彌補嗎?我想現(xiàn)在我只能通過一點點地改變自己,重新讓孩子一點點地接納我,讓我一步步地走進孩子的心里,就像書中作者所說“在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中,孩子才有面對自我的時間和空間,才有機會學習適應和調整,才能聚集起自我成長的力量”。

  孩子,媽媽的教育方式有問題,在這我真誠地給你道歉:對不起,希望你能原諒媽媽!同時我也希望你能改掉那些不好的行為習慣,把你的聰明才智用到實處,為了你有個美好的未來,孩子,咱們一起努力加油吧!

  金老師,非常感謝您推薦給我這兩本書。我現(xiàn)在只看完了《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有時間我還會返回去再看,第一遍看了還不是很深入?赐,我感觸很深刻,也好好反省自己,我們的教育確實存在很大的問題,F(xiàn)在只能慢慢改變自己,一下子想改變孩子不是很容易的,只能先從自我做起。金老師謝謝您推薦的好書真是受益匪淺。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 篇6

  時間一天天飛逝,國慶也過了一個又一個,多少熱血之志已隨歲月模糊,多少青春美好已無法觸摸,失去終究已無法再挽留,得到的才更需要自己去發(fā)現(xiàn)?粗墒斓淖约,看著已長大的孩子,漸漸明白,眼前更值得自己珍惜。

  根本無法想象,孩子對于自己,是如此的重要,自己竟會因孩子開心而開心,也會因孩子苦惱而苦惱。四十而不惑是對的,看事已不再看一面,人生也不再單單只有自己,會把家庭放在首要的位置,會把家庭教育當成自己日常的事情。

  我的家庭教育觀源于上一代父母對我的影響,我把它簡單地傳承了下來,基本上認為給孩子吃飽穿好,告訴孩子正確的觀念道理,盡可能的讓孩子上好一點的學校,學多一點技藝,那就是教育的全部?煽粗䴕q的大女兒,庸懶而不對時間進行規(guī)劃,事情做得隨意而不愿太多思考,我明白,我離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所需的能力還差得比較遠。

  與大多數(shù)父親一樣,我在這個家庭的角色,是從做好經濟支持開始的,認為為家里提供無憂的經濟來源,就已經完成自己最大的家庭責任。在一整天的大多數(shù)時間里,我都是在思考著如何做好業(yè)務項目,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團隊?赡芟氲么蠖嗔,可能認為這個事重要無比,難免會把公司的角色帶回家,會把工作的思維帶回家,會把工作上的溝通方式帶回家。于是,我很自然地把“講道理”作為家庭教育的常用方式,在孩子做錯的時候,總是把一大堆生硬難懂道理講給孩子,總是會說老爸從前如何如何,別人好孩子又是如何如何,希望她能改正。當然,這正如書上所說的,小孩的思維與成人不一樣,她聽不懂,也根本改正不了。如此進入惡性循環(huán),下一次重犯時,我又說了一遍,又是一次無用功,于是我開始有點火,進入更差的教育方式。

  也許是從農村出來的緣故,我從不認為對孩子發(fā)點火是錯誤的,我甚至認為這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小時候,在我做錯事時,父親會對我一頓訓斥,我會由此帶來警醒,不敢再犯。所以,在我面對自己孩子時,我也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很多時候,孩子真的氣得你怒從心燒,于是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來一頓訓斥,以解心中之憤。陪著孩子長大,真的.有太多讓自己發(fā)脾氣的時候了:重復講過的事可以重復地秒忘;拿著手機可以什么事都不干;睡懶覺可以睡到十點……。很多時候,我都把她們罵哭了?墒牵瑹o論我怎樣發(fā)脾氣,這些缺點只會越來越嚴重,而且,每一次發(fā)脾氣后,她們會反擊得我更厲害,無論我所說的還是我所做的,她們都會拿來作為下次反擊我的利器。這種情況重復的多了,在罵聲中,在孩子的眼淚中,除了留下了對她們的傷害,我還真感覺不到留下了什么。

  我開始在孩子的教育中感覺到越來越迷茫。

  在這需要學習的階段,非常感謝老師讓孩子給我?guī)Щ貋淼臅,這本《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書里,有不少觀點上我受益。我上述的兩點常犯錯誤,就作了詳細的分析。讀完之后,思想家盧梭說過的那句話: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路理、發(fā)脾氣、刻意感動!久久不能讓我平靜。通過這一次學習,讓我又一次警醒了自己,是要改正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了,是要學習提高一下自己的水平了。

  我也明白,很多時候,是自己總沒抽出足夠的時間來陪孩子,是自己沒太認真地了解孩子,是自己總想以簡單粗暴的方式來結束問題,才會導致自己在家庭教育上總做得不好。

  喜歡書上說的,在選擇上進行教育,在活動中教育,在學習中教育?蛇@表明,在開始你就已知道孩子要做什么,給他選擇上的已經進行必要的干預了,這明顯比在孩子做錯了的時候發(fā)表點觀點難得多,花費的精力多得多,但誰叫他是我們的孩子呢?!

  其實也明白書上所說:“適合自己孩子的最好”,但做起來真不容易。當孩子身邊的人都在學三五項技藝傍身,就會總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當三五家孩子一起參加集體活動,就總怕自家孩子會的少。正如書上所說的,簡單的人言也言的做法,虛榮的家長跟風心態(tài)這時候就來了,就不由自主地將成人的主觀意識強加在孩子身上了。是啊,我們這時候得好好想想了,我們是否真的認識自家孩子,那一些技藝適合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看得清楚這些技藝給孩子人生帶來真正的影響。

  其實也想給孩子自由,給孩子更大空間。改正不斷給孩子規(guī)范的壞習慣吧,你給孩子規(guī)范只不過是為了眼前的簡單了事?扇绻牒⒆诱嬲砷L,你就必須給他自由,也許剛開始你得花更大的心力,但從此你的孩子將會自己翱翔于天空。是的,你得給她平等。你不能以家長的身份說事,平等表示孩子也可以批評你,你不再高高在上,你不再是能人,你不再擁有家長的權力。這個,其實是很多家長不由自主的接受不了的。是的,你得支持他。支持就得明白,明白他所做的,欣賞他做好的,寬容他做的不好的。明白就是個難事,就得自己也不斷學習。所以,我認為書面上那首詩寫得很好的,你得給孩子自由,你得作弓彎身。

  謙卑地彎身當弓,作為家長,多難而偉大的事情!愿自己不斷學習!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 篇7

  請停止對孩子嘮叨!

  看了尹建莉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其中關于嘮叨的一篇文章讓我印象深刻,有很多共鳴。

  一

  什么是嘮叨

  尹建莉說,家庭生活中,并不是說話多就叫嘮叨。而是那些隨口而出的、不斷重復的、總給人帶來負面情緒的話語,既沒用又不中聽。

  為了更形象地說明什么是嘮叨,她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奶奶帶著剛學會走路的小孫子在一塊空地上玩,孩子一邁步,奶奶就在旁邊連聲說"慢點慢點,別摔跤"。

  尹建莉說,這樣的話對一個剛學走路的幼兒是沒有意義的,學走路摔跤很正常。奶奶的話不是要鼓勵孩子走得更好,而是降低孩子邁步的信心,給孩子帶來羞愧。這就是嘮叨。

  上面這個例子,是不是很平常?我們是不是都經歷過?并且不以為然?仔細想想,嘮叨其實在我們生活無處不在:孩子不刷牙、孩子沒穿鞋在地上跑、孩子不好好吃飯、孩子不愿意睡覺、孩子要玩電子產品、孩子畫畫沒畫好、孩子忘了做作業(yè)、孩子沒有好好練琴……在這些時候,我們是不是都習慣性地嘮叨上兩句?怎么還不刷牙?要穿鞋,不能光著腳!吃飯了,快來吃飯!飯都要涼了!該做作業(yè)了,都幾點了?要好好寫作業(yè),認真看題,好好寫字。該練琴了,昨天少練了半個小時,今天要補上。今天要練哪首哪首曲子,每首曲子至少彈10遍……

  如果我們每天都置身在被別人指著說做這個,做那個,并且反復地被說的環(huán)境中,我們感覺如何?聽得進去嗎?還是很厭煩?很抵觸?想逃離?

  二

  嘮叨的'負作用

  尹建莉說,嘮叨的特點是負面、無效、重復、這些特點被加到被嘮叨者身上,就是自我體驗不斷被干擾,心理不斷受阻。所以,我們會觀察到一種現(xiàn)象,一個人在什么事上被嘮叨得越多,往往這方面做得越差。

  嘮叨的人總以為別人需要他這幾句話,其實只是他自己需要。也就是說,嘮叨帶有逼迫的性質,會破壞孩子的興趣、積極性。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每次都被嘮叨著去看書、去練琴,久而久之,他自己還能主動去看書、練琴嗎?他還有興趣嗎?還能做得好嗎?

  尹建莉又舉了一個她自己親身經歷的一個情境:北京和天津剛有D字頭火車的時候,有一天她乘坐這種火車去辦事。她旁邊是一位姥姥和媽媽,帶著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

  小男孩可能也是第一次乘坐這樣的火車,對車上的一切充滿好奇,從一上車就想動動各種東西。前后調節(jié)一下座椅、弄一下窗簾、打開靠背上的小桌子等等。但不管他干什么,媽媽和姥姥全部都是阻攔和訓斥,不停地說"你動那個干嗎?別動!""這有什么好看的?乖乖坐著!"

  火車啟動后,小男孩安靜地坐了一會兒,好奇地看著窗外,看了一會兒,扭過頭問媽媽,怎么他覺得不是火車在走,是外面的樹在往后移。媽媽一臉不耐煩地說:"行了行了,那是你看花眼了,整天就你問題多。"男孩沮喪地把頭轉向窗外。

  過了片刻,男孩說想上廁所,姥姥一臉懷疑地說,你不是剛在車站上過了嗎?怎么又要上?媽媽不滿地站起來,"你整天就是這樣搗鼓人,我都不能安穩(wěn)地多坐一會兒。"男孩說我自己去,你不用去。媽媽說:"你自己怎么能行,你又沒上過這樣的廁所,門你都打不開。"男孩說我能打開,媽媽一臉不屑,"你覺得你自己啥都能干呢。"邊說邊站起來,在前頭走,男孩無可奈何地在后面跟著。

  從廁所回來時,媽媽對姥姥說,我就知道他沒有尿,他是想看看這廁所什么樣,廁所有什么好看的?男孩嘟噥著辯解說,我看看和飛機上的一樣不一樣嘛。媽媽和姥姥都白孩子一眼,嗔怪的說"就你事多",孩子灰溜溜地坐下來了。

  在半個小時的車程中,媽媽和姥姥的嘴一直沒閑著,絮絮叨叨,卻幾乎沒說一句有用的話。

  嘮叨沒有惡意,卻是一種惡習,是對"控制"別人的不知不覺的上癮。上面的那個例子中,姥姥和媽媽對孩子幾乎沒有說一句正面的、有用的話。她們對男孩的態(tài)度、話語和行為,好像都是在說男孩犯了什么大錯誤似的。

  不難想象,男孩長期在這種氛圍下,男孩的自信心、好奇心、責任感、判斷力將受到極大的傷害。男孩到了青春期或者更大以后,心理就會有產生反抗和厭惡。而且,嘮叨對改變孩子的行為有用嗎?通常都是沒用的。

  三

  如何減少嘮叨

  家長如何發(fā)現(xiàn)自己是不是愛嘮叨?經?纯春⒆拥姆磻椭懒,如果孩子常常為你的某些言語或指令不愉快,那就要注意了。

  如何減少嘮叨,尹建莉給出了三條建議:

  孩子的某個或某些缺點,是不是真的不能容忍?

  家長要反思的是,你要的是一個完美兒童,還是可以有些缺點的孩子?是不是對孩子要求有些高了?如果你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有些不足,可不可以接納孩子的這些不足,允許他在某些方面表現(xiàn)不佳而不去嘮叨?

  如果的確有一個問題需要改善,可是說了很多遍,孩子還是依舊,那么再"說"或"提醒"的辦法肯定是不行的。這時候就要改變方法了。

  實在沒有好辦法,那就什么也不做。把問題交給時間、交給孩子自己。不嘮叨至少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最適宜的改善環(huán)境。這其實也是體現(xiàn)了對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相信他能改變。

  我們一定要有這樣的常識,從一大堆沙子抓走一把,不影響沙堆大小;抓去兩把,也不影響;抓去三把,還看不出什么變化……一把一把抓下去,大沙堆一定會變成小沙堆,巨大的反差形成得那樣悄無聲息。

  嘮叨也是這樣,說一句沒事,說兩句也沒事,天天說似乎也沒什么,但傷害早已悄悄發(fā)生。它像一把小刀子一樣,慢慢切割著孩子,不經意間一點一點地把孩子的自覺意識、快樂情緒、自控能力,以及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都切碎了,破壞了。

  嘮叨是教育中最隱秘又極其悲哀的一個錯誤。

  家長們、帶孩子的老人們要特別注意了,請從自己做起,拒絕嘮叨,給孩子一個充滿愛和自由的空間!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 篇8

  最近一直在讀《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作者用很容易讀懂的話語講述了教育的最最珍貴的道理。很多的教育案例都充分說明我們人作為子女或者家長身上存在的問題。正是自身的問題沒有很好的解決和改善而影響了自己的行為方式和處事方式;叵胱约旱耐辏改甘欠裾娴淖龅搅俗詈唵蔚慕逃四,我想肯定是沒有的,多多少少都會有不如意的地方。當自己也成為一名老師的時候,能不能做到最簡單的教育?因此真的需要好好的研究自己了。因為,尹建莉在第67頁引用了一句蒙臺梭利的話就充分的說明了這一點,“教育的真正準備是研究自己”。我們常常無意中阻礙了兒童的發(fā)展,我們很難認識到自己是多么生硬和粗暴,所以我們必須時時刻刻盡可能溫和地對待兒童。 經常被苛責的孩子,學會了苛刻,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學會了仇恨;經常被批評的孩子,很容易變得自卑;經常被限制的孩子,會越來越刻板固執(zhí)……

  “身教重于言傳”是教育中的一條被時間和無數(shù)時間驗證過的真理性的結論,嚴厲教育本身也是一種示范,如果成年人對孩子拿出的是經常性的`批評和打罵,怎么能培養(yǎng)出孩子的友善與平和呢?通過閱讀這部分內容,我覺得要從自身做起,建立鼓勵的常規(guī)方式,用表揚和鼓勵來代替指責和批評,也許課堂上難免會有對事情的批評和指正,但是每個人都是那么的需要被發(fā)現(xiàn)和被關愛。我覺得作者的初衷就是讓每一個教育者明白,教育的最本真的源泉是要回歸,回歸當初的美好,一切的美好。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 篇9

  兒童本身都有豐富的想象力,如果他在生活中很少遇到這個不許動、那個不能那樣做之類的限制,并且他早早地接觸了書籍,能從書籍這扇窗中望出去,看到現(xiàn)實以外的世界,那么想象力就可以得到正常發(fā)展。

  有人說過,兒童是天生的哲學家,我十分相信這句話,只有在一個自由的靈魂中,才能產生真正的自我思考,才能產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種力量,必須在幼兒期萌發(fā)、茁壯,否則就會萎縮。

  經常有人問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其實想象力不用培養(yǎng),不限制就是培養(yǎng)。在教育上,并非家長做得越多越好,有時恰恰相反。尤其在培養(yǎng)孩子想象力方面,“少就是多”是一條黃金法則。檢驗孩子在家中是否獲得了尊重和自由,家庭是否為他提供了一個放飛想象的空間,這里有一道簡單的自我測驗題:當孩子不小心闖了禍,如打了杯子或碰翻電腦,他的第一個反應是為那損壞的東西而難過,出現(xiàn)內疚情緒,還是急于看你的`臉色,出現(xiàn)辯解的行為?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 篇10

  看了這本書,相知恨晚啊,作為這一代人的父母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傳統(tǒng)的,從父母輩開始就是錯誤的,我再沿用這些不正確的方法,也只能讓我的孩子成為我的輪回,或者說也超越不了我很多。

  當初生下這小小的人,看著她慢慢長大,對她的期許從原來的健健康康就行,到更聽話些,更有禮貌一些,學習的能力更強些,或者更出息些。原本希望她有個無憂無慮純玩的童年,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們之間能力之間有所差距,作為父母,我們不淡定了,還是忍不住去與別的孩子做比較。總是想著我的孩子怎么就比別的孩子這方面差?什么原因導致的我的孩子這方面差?

  看了這本書后,我知道,根本不需要去比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不能要求孩子各個方面都優(yōu)秀,成功人士也會在某一方面或者多個方面是弱勢的。她那么癡迷于畫畫,可能耽誤吃飯,就讓她認真的畫完,不要打擾她,“不打擾”是愛的最高境界。雖然這么說,但是一看到因為玩或者因為畫畫而耽誤吃飯,就覺得是耽誤正事了。

  通過讀本書的第二章,終于釋懷,如果是因為背英語課文,因為解一道難題而耽誤吃飯,我們家長是不是就不會去打擾了呢?是啊,換個角度再看此問題,就能理解了。

  家長們傳統(tǒng)觀念并不能認同玩耍是兒童最重要的學習途徑之一,只認為是在浪費時間,耽誤正事。其實,家長們不停地抑制和打壓孩子玩耍的天性,那么被抑制的這個本能就要尋找各種不正當?shù)某雎,那么后果就不堪設想了。所以,回到剛才的話題,不打擾讓她畫畫,既讓她有成就感,還能培養(yǎng)她的專注力,還更尊重她。利遠遠大于弊啊。

  本書作者的一個觀點頗有意義,“不管是最好的管”,不管不是不負責任放任自流,不是對孩子漠不關心,而是無為而治。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不作為,卻是最有效、最有力的一種方法,可謂教育的一種最高境界。也許她短時期內學業(yè)不盡如人意,有些方面與很多孩子有差距,只要我們家長絕對信任孩子,為孩子營造一個友好善意的家庭氛圍,讓孩子無任何負罪感的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孩子有能力慢慢協(xié)調好游戲和學業(yè)的關系。孩子從小能盡情的玩耍而從不被訓斥和鄙視,那么她將來對工作和學習的認真和熱情也會像對待玩耍一樣,投入并富于激情。

  “規(guī)矩太多,難成方圓”,這個論點讓我感受頗深。孩子從幼兒園時期就要遵守各種規(guī)矩,鞋子如何擺放,手怎么洗,連吃飯也要被規(guī)定先吃菜后吃好吃的雞腿或者蝦,回到家,家長規(guī)定站有站相,坐有坐像,東西從哪里拿放回哪去,等等等等。這些規(guī)矩就是約束,也可以理解為瑣碎的管制。媽媽和爸爸應該是孩子一想到就覺得最溫暖、最可靠、最可以放松的那個人,而不應該是眼里的執(zhí)法者和令人壓抑的君主。

  再說孩子的藝術教育,我們孩子雖然是在她的選擇下開始了鋼琴之路,除了一開始幾個月的興奮期過了,之后還是變成被動的了,難度一增加,興趣更加減少了。藝術教育本應該是甜的.,現(xiàn)在被各種宣傳引導,尤其是一些出名的藝術家的成名之路,讓我們家長認為沒有苦哪有甜才是硬道理。我雖然沒有讓我孩子哭著練過琴,但是每次學難曲子,總是讓她咬牙挺過。想想換做是我練一個新曲子難免抗拒、退縮,因為雙手配合不好,怕彈不好聽,大人咬牙都很難熬這種難度較大的曲子,更別提這六七歲,心智尚未成熟的兒童?偸钦驹诩议L的高度去要求孩子、評判孩子,想想孩子還真是委屈。自從看了這本書后,我認為對待學鋼琴這件事,首先不要抱著成才的想法,也不要認為既然學了就一定要學好的想法,也不能說自己沒能實現(xiàn)的愿望要讓孩子來實現(xiàn)。要與孩子在同一個層面看待彈琴這件事,就好像我們是同學一起跟老師學琴。變換這個角度之后,我發(fā)現(xiàn)收效甚好。我不再要求每首曲子必須彈奏幾遍,只要她認為滿意就行,如果我聽著確實差很多,會建議是否再彈一遍,一起再感受下這個程度老師是否滿意,自己聽起來是否好聽。孩子慢慢能夠感受到彈琴不是給媽媽彈的了,彈琴也不是任務了,壓力感雖說還有但是完全在她可承受范圍內了,再也不用催促她彈琴,自己玩夠了,休息好了,自主的去練琴。而且能夠有自己的方法,先練自己順手的曲子,把困難的曲子放在最后。雖說現(xiàn)在還是在藝術之路體會不到甜,但至少不覺得那么苦。

  綜上。我希望我能做到讓孩子的能量從不需要消耗在和家長的爭斗中,不需要浪費在過渡的自我糾結中,而是全部用于自我成長。在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中,孩子才有面對自我的時間和空間,才有機會學習適應和調整,才能聚集起自我成長的力量。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 篇11

  我是一個書癡,如果拿著一本書,不能一口氣把它讀完,我會寢食難安,所以每次我拿起一本新書,我家先生就開始擔心,我又開始了癡迷的狀態(tài)。尹老師這本《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我也是一口氣把它讀完的,越讀越癡迷,越讀越有同感,每讀到一個小章節(jié),我就會回憶,在星星小時候,我是否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我是不是和尹老師一樣的想法,又或者我是不是犯過這樣的錯誤。

  開始時讀到第一章節(jié)——給孩子一面涂鴉墻,我就已經被尹老師對她家圓圓的教育方式深深的震撼到了。我常常抱怨星星對任何興趣班都不感興趣,至今為止能堅持下來的只有拉丁舞,而且這還是我和她無數(shù)次溝通后她勉強答應下來學習的項目,后來我就專門托人給她找了個不錯的老師,但是她還是時不時流露出不愿學的情緒。作為家長,我也覺得很委屈,為了讓她學好拉丁舞,我可是想方設法花了很多心思幫她找好老師,又犧牲自己周末時間陪著她學習,說白了我還不是希望能讓她的體形和氣質更出眾,做家長的哪個不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看到尹老師以現(xiàn)身說法,并且拿她家女兒圓圓來舉例,非常的貼近同是作為家長的我的內心。她對她家圓圓包容和欣賞的教育方式,不禁讓我回憶起自己在星星小時候的做法:我像很多家長一樣,不準孩子在墻上亂畫,不準孩子亂用我的護膚品,不準這樣,不準那樣等等,成了一個標準的"不準"家長,與尹老師相形對比之下,同樣是家長,我這樣的行為著實讓我有些后悔。同時,面對什么都不感興趣而讓我頭痛的女兒,我最近也在不斷反思,是不是我在孩子幼年時期,對她責備和管束過多,造成如今她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不愿學習。

  尹老師能專門為她家圓圓提供一個專門用于畫畫的涂鴉墻,這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即使圓圓并沒有顯露出畫畫天賦,也許圓圓并不會因此提升她的畫畫水平和興趣,但是尹老師就是這樣做了,她用一顆包容的心,為圓圓保留一片屬于她的小小天地,并且為圓圓在上面涂鴉的杰作感到驕傲和自豪。她是以無比的耐性去包容圓圓那些能夠挑戰(zhàn)很多父母忍耐極限的行為,而不是去扼殺圓圓孩子的"天性"于搖籃之中。我在星星小時候禁止她在墻上亂涂亂畫,而且一再責備她這樣的行為,我只是提供了白紙讓她在紙上畫,現(xiàn)在回憶起來,我突然想起自己小時候,特喜歡在四合院的白墻上用鉛筆亂涂亂畫,當我想象自己是嫦娥時,我會用鉛筆將自己畫成我心目中嫦娥的'模樣,并且每每經過這面墻時沾沾自喜。隨后,我還在四合院的白墻上畫上了爸爸媽媽,還有我喜歡的,不喜歡的,想象出來的等等圖像。除了我,還有四合院其它小伙伴們在上面涂鴉的杰作,我們還喜歡互相攀比,看誰畫得更神氣,偶爾我們還喜歡在上面寫些詩意的文字,當然,有時候我們也在上面寫討厭的人的壞話,總之,那面墻承載了我們童年的所思所想,也是我們得意的作品。所以我小時候總喜歡天馬行空的想象,也形成了跳躍式的思維?上М敃r受條件限制,父母對我管束也深,否則,今日會有更高成就也未可知。但是,那面墻,依然深深留在我的腦海中。

  因此,我驚奇自己居然忘記自己童年時也存在的孩子的"天性",正如尹老師所說,難道我指望孩子能夠一生下來就會自我管束?能安安靜靜地聽話?正如老爸常常在我對孩子生氣時勸我的一句話:"如果孩子老老實實呆著那就不是孩子了!"我應該放開對孩子"天性"的管制,雖然我未必要像尹老師那樣,專門開辟一面墻壁給孩子做涂鴉墻,但是,我可以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好好引導并保護孩子的"天性"不被毀滅,培養(yǎng)孩子對書本的熱愛,對學習的熱愛,乃至對生活的熱愛。

  我家女兒,已經是年滿八歲的孩子,正在逐步形成她的世界觀,我更要多多鼓勵她,表揚她,讓她更多地品嘗到學習和生活的樂趣,從而能對我們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興趣,激發(fā)她探索的求知欲和嘗試未知的勇氣。值此十一黃金周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開啟美麗教育之旅吧!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 篇12

  得益于三部舉辦的“你借我讀”讀書分享活動,能夠拜讀到教育學者尹建莉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本書是作者的第二本書,第一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已經成為家庭教育方面里程碑式的書籍。本書也同樣有著扎實可靠的理論、詳實可操作的案例,讀來令人信服,如沐春風。

  封面上有一首紀伯倫的《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屬于你

  他們是生命的渴望

  是生命自己的兒女

  經由你生,與你相伴

  卻有自己獨立的軌跡

  的確每個孩子都應該是真實、獨立的個體,而不應被父母視作自身的延續(xù)或升級。而在國人長輩普遍的觀念中,也一直存在這樣的疑問甚至是擔憂:我能給孩子留下什么?當我要離開這個世界時,孩子能否依舊幸福的生活?作為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而作者也提出來她認為應該交給孩子最好的三個“寶物”:閱讀、自由和良好表率,這三個寶物對我來說也深有體會。

  閱讀不僅可以塑造一個孩子的智力,還可以塑造他的心理品質。任何一本好書往往都是充滿真善美的情懷,對孩子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會讓他受益一生,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也大體就是這個意思。

  作者倡導給孩子自由,給孩子自由,不是對他們放任不管,而是意味著必須給孩子三項權利:選擇權,嘗試權,犯錯誤權。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其中有一個例子印象深刻,有位家長因為孩子喜歡摸市場里的豆腐而發(fā)愁。我讀到這里的時候也在想,是我的話該怎么處理了。作者的辦法是,孩子摸了那一塊,就把那一塊買回家,想辦法做菜吃了,那位家長又問了,那下次去還摸怎么辦,繼續(xù)買,摸,繼續(xù)買。如果孩子實在很有興趣,也不妨借此機會在家中自己和孩子一起研究豆腐是怎么做出來的。說實在的,這個辦法我從來是不會從這方面考慮問題的。我只會陷入煩惱,孩子這個毛病怎么辦?看,區(qū)別就在這里,我已經把他的這種行為定義為“毛病”了,不過是小孩子對不熟悉事物的一種好奇而已,正因為孩子的好奇,如果家長人為刻意去限制,會讓孩子對這個更加好奇,也錯過了就著孩子的好奇點來解釋一件事情的機會。一塊豆腐,哪怕天天買,連續(xù)買一個星期,能費多少錢呢。關鍵還是看待事情的角度和解決事情的思維。

  良好表率是說對孩子的整個學習管理當中,家長都要注意自己的道德示范作用,這個非常重要。給孩子做出表率,不僅是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樣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處時是什么面貌。因為和孩子如何相處,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材,你能教給孩子的,全寫在這里面了。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舉動反映的是父母的言行舉止。

  英國舉辦了一場針對兒童的迷你鐵人三項賽,在臨近終點的時候領先的孩子受傷不能再繼續(xù)比賽,而之后的孩子不是選擇趁機超過,而是攙扶著一起沖過了終點。

  可以想象的到,孩子能如此豁達的做到幫助競爭對手,家長的胸懷也值得我們學習。馬云說過一句話:“一流高手眼睛里面沒有對手,所以我經常說我沒有對手,原因是我心中沒有對手。心中有敵,天下皆為你敵人;心中無敵,無敵于天下”,其中的胸懷也大抵如此吧。

  本書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樣,需要讀者反復品讀、細細體會,每次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再次引用封面的詩作為結尾,與各位家長共勉。“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幸福而謙卑的彎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送往無際的未來”。孩子不能選擇父母是什么樣,但我們可以選擇做什么樣的父母。孩子精彩人生起步道路上需要重要的引路人,那個人就是我們。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 篇13

  看了很多的教育類書籍,也自認為做的還不錯,起碼從親朋對倆孩子的評價上看,自我感覺還是不錯的。昨天看了伊建莉的新書《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感覺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很多地方做不到位,或者說看過了在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忘了。不是曾經看了很多本教育類書籍就可以不再學習了,無論達到任何級別都要邊學邊做,不管是瑜珈,寫作,讀書還是工作都是如此。何況孩子在每個階段所遇到的問題都不一樣,我也為自己的錯誤認識感到羞愧,同時也感恩現(xiàn)在還能及時的發(fā)現(xiàn)。

  昨天早上上學前因為穿衣的問題,還和大兒子爭執(zhí),一件去年還很喜歡的`橙色外套,今年拿出來幾次都不愿意穿,理由是里襯布的顏色不好看。昨天又是今年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僅僅披一件馬甲肯定會受寒。我一直很溫和地說服他,最終他的一句話讓我徹底失控:“那你憑什么今天穿這么好看?你把你這身衣服換掉,我就穿?”我平常都是一件舊黑羽絨服穿來穿去,也沒時間去逛街買新衣,唯一這一件去年過年的新外套今年都還沒露臉呢,想到老公說舍不得穿會過時。沒想到穿出去第一天兒子就這樣說,什么時候媽媽穿衣服還受兒子的干涉?于是我拿起掃把就跑過去狂抽幾下……

  待倆孩子去上學后,我看《最美的教育最簡單》里的沒脾氣才會有教育。我沒有說特別悔動手打了他,但我知道如果換一種方法,給他換一件外套或者換一種溝通方式,就沒必要發(fā)展到動手。每個人都有脾氣,從來都不發(fā)脾氣的人未必就好,我們所要努力的是,能在發(fā)作前提前滅掉冒火的導火線,那充滿硝煙火藥味的戰(zhàn)爭就會少很多。我希望我偶爾爆發(fā)的“戰(zhàn)爭”以后可以不再出現(xiàn),日子充滿感恩,理解,寬容,包容,體貼和善解人意,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寬和的成長氛圍。

  這本書最收益的還是這一段:“一切培養(yǎng)習慣的行為都要首先順應兒童的天性,讓他在愉悅感中慢慢形成。習慣既是一種表達人與人之間差異的相對的行為,又是其普世適用的絕對的價值標準。真正的好習慣,或者說最大的好習慣,是孩子有能力也有興趣安排自己的一切事務。生命是一個宏大工程,精美的裝飾只有在大構造完善的前提下才能最終實現(xiàn),小習慣的價值必須依附大習慣的價值而存在。要養(yǎng)成學習的習慣,而不是在規(guī)定時間內做出學習樣子的習慣;要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而不是在教條中刻板地重復某些行為的習慣;要養(yǎng)成好的品行習慣,而不是見什么人說什么話的世故習慣……面對一個無窮可能的孩子,成年人應該有敬畏感,不要以為自己吃的鹽多,就具有了指點孩子的一切的能力!痹捳f的有點重,卻字字珠璣扣在心頭,于是我馬上整理孩子的衣柜,告訴孩子們以后你們穿衣服自己搭配,媽媽可以建議但不做主。我拿出孩子的計劃本告訴大兒子,以后每天都可以看他最衷愛的電視和玩一會游戲,只是要每天計劃安排好。沒想到兒子情緒出奇的平靜,也非常欣然接受媽媽的放權,他們骨子里是非常有主見的孩子,而我過分的羅嗦緊盯,他只會很被動又抵觸。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 篇14

  教育真是一個說不完的話題。怎么去教育自己的孩子,百人百愛,一家有一家的教育觀念,家長的格局也決定這一個家庭的教育氛圍。我自認是一個急躁缺乏耐心的媽媽,說不了幾句就會像大耳朵圖圖的媽媽一樣頭上頂著三把火。老師推薦的這本書值得大家都來看看。我是一邊看一邊做自我反省。

  作者用最樸實最簡單的話語闡述著一個不簡單的道理。你讀她的書會發(fā)現(xiàn)講的都是我們身邊的事。你的孩子在墻上亂畫,你是怎么辦?是大聲喊“!,還是默默的關注,從另一個視角發(fā)現(xiàn)這是不是對孩子的想象力的一種釋放。當下是個競爭的社會,浮躁的氣候會讓你感到焦慮。我也不例外,總是擔心孩子落于人后,學這個補那個?荚嚂r給孩子說考多少沒關系,關鍵是掌握了多少知識。其實心里還是渴望著100分。書中寫到“生活中最大的敵人不是任何具體的對手,是虛榮和恐懼!边@不是說的我們自己么!

  凡事都有對立面,有時是我們自己想的`太多太復雜,若不按照自己的思想模式走的時候,不如想想書里的話,讓自己的心沉寂下來,換個角度嘗試著改變自己,是不是能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會讓你感到更幸福呢!

  特別是看到“沒有脾氣才會有教育”,覺得就像給自己量身打造一般。非常喜歡這一段:在改善壞脾氣的路上,家長要經常問自己幾個問題:我的孩子不如別的孩子好,是不是我做的不如別的家長好?或者是我沒有看見孩子的好?在和孩子的相處中,我原諒過他什么錯誤?對他的缺點能一笑了之?給孩子做個好榜樣重要還是我出口惡氣重要?比起那些天生殘疾或生大病住院的孩子,我的孩子四肢齊全,身體健康,這是不是他給我的匯報呢……這些問題不妨常在心里想想,就是對壞脾氣的不斷講解!多么淺顯易懂的文字,直抨擊到我的心底。經常有媽媽說“打孩子的時候想想是親生的”不是同一個道理么?往往是最簡單道理越是難付諸于行動。愛孩子不是問題,問題是怎么去愛孩子!

  看了這本書忽然覺得自己就像大海中的一艘船突然看到了燈塔,有了指引的光芒,不會迷失了方向。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 篇15

  帶著探尋的目光和學習的態(tài)度,我讀完了《最美的教育最簡單》這本書。早就從同僚那里聽說過它,說是非常好,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尤其是在與孩子溝通和交流上,很有見地也很有啟發(fā)。但是因為我的孩子早已脫離了兒童時期,已經上了初中,所以一直沒有翻閱。這次帶著任務去閱讀,去思索,去對比,確實覺得,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的確犯了很多當時不覺但已無可挽回的過失。有時讀著讀著,不覺汗顏,一陣慚愧,甚而是后怕,悔不當初。不知道各位老師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是不是和我一樣,也有過類似的想法。

  然而就如同作者在書中說的那樣,每個孩子都不是完美的,每個家長也是如此,教育之道亦然。再合理再科學的教育也一定不會在所有的孩子身上起到相同的效果,再說,即使目前的所謂的好的效果就長遠看,也不一定是對孩子最合適的,即便今天你覺得特別好的方法,過幾年再看看,再想想,還會有其不完美之處。世界就是這樣,生活更是如此,我們不必苛求。因此,我倒覺得,這個世界上本就沒有什么最好的.教育,最美的教育,有的只是最合適某一個或是某一類孩子的教育!昂谩币粋字,很簡單,卻很難以偏蓋全。所以呢,就這本書而言,里面的東西我們可以借鑒,可以學習,但也要有取有合,找尋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大家說是不是呢?

  例如:文中談到競爭,作者如是說:兒時不競爭,長大才勝出。是的,文中作者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但物競天擇,優(yōu)勝劣汰是自然法則,是所有生命在自然社會中所必須經歷的過程。我們人為的去減少這種競爭,“盡量地排除社會環(huán)境中丑陋現(xiàn)象對兒童的影響”就是真正對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力的嗎?不盡然吧!竭盡所能美化我們的生活,剔除競爭的殘酷,那么當孩子真正面臨這嚴苛的社會時,會不會更無法適應,無所適從呢?作為教育者,我們不要擴大競爭,這是對的,但也不能回避競爭,難道我們不應該有運動會,不應該有小測試,不應該有小紅花、小笑臉嗎?難道每一次比賽里,那些努力的汗水,那絞盡腦汁、費盡心思的方案、策略,盡力去尋找到對手的不足和缺陷等等,真的都是沒有意義的嗎?

  不能這樣。回憶我們小時候的學習生活,那些鮮艷的小紅花、小獎狀、還有小筆記本,哪一樣不占據(jù)著我們童年里美好的回憶,即使沒有得過其中的某一樣,但曾垂涎那份獎勵的渴望,曾經無數(shù)次幻想過想要擁有的美夢,曾經為之努力奮斗的歷程,難道不是我們成長中最珍貴的東西嗎?如果少了這些,我想我們的回憶里會少了很多甜蜜的過往,會少了很多值得回憶的瞬間。包括失敗的滋味,那都是生而為人就必須經歷的,少了哪一樣,都是不完整的,都是不美好的。所以作者說的這句話,我很贊同,“要適度,不能失度!边@個不能失度,當然包括不能擴大,不能把競爭當成培養(yǎng)孩子的必要手段,不能擴大競爭的結果,但也包括不能回避競爭,不能怕孩子在競爭中受到打擊,變得無力,就減免競爭。競爭是必不可少的,就如同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陽光雨露,也同樣需要雷鳴閃電,狂風暴雨一樣。

  做為教育人,做為老師和父母,我們應該通過競爭給予孩子什么呢?我覺得是:在競爭中的拼搏精神,坦然面對競爭的成敗,重視競爭的過程、忽略競爭的結果等等……尊重生命中的每一次體驗,正視社會的美好和丑惡,坦然面對生存中的挑戰(zhàn),才能讓孩子獲得真正的成長。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 篇16

  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作品,文章沒寫好,不是紙和筆的錯,而是寫作者的錯!蓖瑯拥牡览,孩子是否成才,父母責無旁貸!}記

  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就是修行的過程!八枷爰冶R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fā)脾氣、刻意感動!钡@三種方法恰恰是我們最熱衷運用的。兒子進入初中后月考屢次失利,我的直覺就是孩子貪玩,管不住自己。為了端正他的學習態(tài)度,我曾和他進行長達4小時的溝通談心,講道理、威脅、談經歷,說得我都要被自己感動了,可是兒子還是滿不在乎的樣子,甚至在我情到深處的時候竟然忍不住笑了。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無奈、無力、無助如影相隨,我也曾苦苦思索,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應該與孩子怎樣交流?

  苦思不得,我們夫婦開始對《我的孩子我來教》、《孩子成長咨詢手記》等家庭教育類書籍情有獨鐘,在這個過程中尹建莉的第二本著作《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是我讀得最投入的,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越讀越有共鳴,越讀越癡迷,每讀一個小章節(jié),就會忍不住在記憶里搜索,兒子成長過程中我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我是不是和尹老師一樣的想法?我是不是犯過這樣的錯誤……

  “如果我早點看到這本書,也許兒子和我的相處就不是這樣的局面了。”這是我讀完此書后最真實的感受。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記下點點讀書感受,除了讓自己引以為戒之外更希望與大家共勉。我覺得為人父母者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該送給孩子“三個最美”:最美的給予是表率。“育兒先正己!备改甘呛⒆拥牡谝蝗卫蠋,言傳不如身教,在教育孩子之前,先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能潛移默化地接受到最美好的教育。“不要老玩游戲!”“電視是看不完的。”家長如此教育兒子,可是自己回到家不是低頭對著手機就是盯著電視,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孩子其實就是家長的鏡子,家長謙虛謹慎,誠信自尊,孩子也會學著說話算數(shù),正直向上。夫妻間互相信任,互相關心,家庭成員間互相關愛,家里的環(huán)境溫馨民主,孩子自然能自信、快樂。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一味訓斥,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慢慢安撫孩子的心,幫助孩子共同戰(zhàn)勝困難。

  最美的禮物是信任。還有什么比信任孩子更能讓孩子內心升華起自我的榮耀感和愉悅感,“你一個人在家里會做作業(yè)嗎?”“這件事你做不了!”當我們每天都質疑、否定孩子的動作、思想、言行的時候,孩子怎么能自信,這樣的質疑其實就是在剝奪孩子成長的力量。反思自己,我總是以父親的身份自居,高高在上的教導與訓誡,記得一次兒子周末回家,興奮地告訴我們他的文章被語文老師推薦給全班同學,“你不是抄來的.吧?”“一次作文寫得好說明不了什么,不要太驕傲。”質疑能力的話我脫口而出,只見兒子的臉瞬間耷拉,轉個身不理我了,F(xiàn)在想來失去平等和信任的溝通,只會讓孩子自尊心受挫,失去對父母的信任和依賴。

  賞識孩子,應該相信孩子的話。當孩子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你的時候,應該懷著賞識的心態(tài),給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勵。

  最美的饋贈是自由!皼]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可是如果為了某一個規(guī)則和事件,整天呵斥、糾結、改正,父母和孩子之間豈不成了“貓抓老鼠”,那孩子的某一個缺點恰恰得到強化,孩子怎么能跟我們敞開心扉,彼此形成對立沖突關系。這讓我想到了兒子學拉小提琴,打、罵、盯戰(zhàn)術讓他學會了小提琴,可是六級考出后至今沒有摸過小提琴,他說小提琴于他就是“樊籠”。同理,他寫作業(yè)的時候我們總是利用送水果、拿東西等理由督察他是否玩游戲、看漫畫、孩子常常拗著來,故意讓我們抓個正著,然后爆發(fā)新一輪的“斗爭”。看了《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恍然明白,我們是普通人,開心、快樂、自由、健康最重要,其他的都是驚喜,沒有必要為了面子、權威意識、規(guī)則,而讓雙方糾纏不清,彼此敵對。給孩子充分的自由時間,有利于孩子學會自主地安排事情,提高生活的獨立決斷力。給孩子更多自由支配的空間,會使孩子更加快樂,學會獨立思考,這些都可以為孩子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親自做出良好的表率、賦予孩子最大的信任、給孩子自由成長的時空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給孩子的財富,也是孩子生命中得到的最美饋贈。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 篇17

  教育家杜威說過,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讀過此書,人會知道許多孩子的道理……兒童都是繪畫天才,也是創(chuàng)意天才。畫畫是兒童的天性,到處亂畫幾乎是一種必然。

  知道了這個,你才知道為孩子準備一面涂鴉墻也多重要,想象力不用培養(yǎng),不限制就是培養(yǎng)。良好的啟蒙教育包括:呵護好兒童好奇心,發(fā)展自由意志,讓孩子有幸福感。

  知道了這個,你才知道過早把孩子競爭洪流,會削弱孩子內在力量,破壞孩子的合作能力,培養(yǎng)出病態(tài)的奮斗者,損害身體健康。

  成人心中有馨香,才能對兒童形成宜人的.熏陶。知道了這個,你才知道讓自己“不生氣、不介入、不怕吃虧”,才會讓孩子學會與同伴相處,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人際關系。

  培養(yǎng)孩子閱讀興趣,是讓其智力不單以加法增長,而是以乘法遞增的最好、最簡單辦法。知道了這個,你才知道從孩子一兩歲開始,就讓其嘗試建立語言和文字的聯(lián)系,不在閱讀之上附加拼音、英語等功能,那樣會破壞閱讀興趣。作者:王宏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 篇18

  在劉老師的推薦下,我讀了一本尹建莉的書——《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對于即將成為人母的我而言,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這本書教會了我如何看待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有些理念也適合應用于小學生教學管理上。

  一、給學生一次犯錯誤的機會

  一個缺少嘗試、不犯錯誤的童年是恐怖的,它并非意味著這個孩子未來活得更正確、更好。也許恰恰相反,由于沒有童年探索的鋪墊,他的認知基礎反而很薄,在未來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費更多的力氣去辨識世界、適應生活;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無趣和謹小慎微中,甚至是自暴自棄的墮落中。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力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如果教師急于以一種自己的思維和標準來規(guī)范學生,很容易壓抑學生的正面激情,使他們的自由意志和創(chuàng)造力停止生長。

  如果在教學課堂上,一個學生舉手發(fā)言說錯了答案,教師在課堂上沒有進行正面的引導和鼓勵,那么這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就會受到抑制;情緒也會變得消極被動。給學生一次犯錯誤的機會不是放縱學生犯錯誤,而是盡可能讓學生有一個自由發(fā)揮的平臺空間。理解學生的嘗試要求,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嘗試機會,給他們一份自信快樂的思維方式,使他們的天賦和潛能在日后成長中充分發(fā)揮出來。

  二、對學生不要進行嚴厲教育

  尹老師提出所謂的“嚴厲教育”,指以打罵、懲罰和羞辱為主要手段,對學生進行強制性改造的一種行為。雖然目標指向是好的希望學生做的更好。但由于它不尊重學生,不符合人性,實際上并無教育要素,知識一種破壞力。

  經常被苛責的學生,學會了苛刻,經常被打罵的學生,學會了仇恨;經常被批評的學生,很容易變得自卑;經常被限制的學生,會越來越刻板固執(zhí)。“身教重于言教”是教育中的一條被時間和無數(shù)時間驗證過的真理性的結論,嚴厲教育本身也是一種示范,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懲罰手段只有批評和打罵,怎么能培養(yǎng)出學生的友善和平和呢?

  學生的情感是脆弱的,成長只需要不斷的鼓勵而不是嚴厲的懲罰,一切嚴厲的對待都隱藏著某種傷害。教師應該放下手中的棍棒,更應該放下心中的棍棒;心中無棍棒是件比手中無棍棒更重要的事。寬容而飽含真誠的教育,總是最美、最動人的,對學生也最有影響力。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一顆平和寬容的心去理解、包容、尊重學生。當我們有了內在的智慧和力量,空間增大了,學生也自然而然地會受到我們潛移默化的感染力,走向更適合他們成長的人生道路。

  三、給予學生一種信任

  還有什么比信任孩子更能讓孩子內心升起自我的榮譽感和愉悅感,當我們每天都質疑、否定學生的動作、思想、言行的時候,學生怎么能自信,這樣的質疑其實就是在剝奪學生成長的力量,自己設定一個“法則”,學生為了取悅父母,終身糾結困頓其中,而失去了自我發(fā)展的動力。雖然我們是學生的教育者,卻不要總把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灌輸給學生,這樣就是取代學生成為他靈魂的主人。簡單說,時刻記得自己和孩子是平等的,不要以教師的'身份自居,高高在上的教導與訓誡,一旦失去了這種平等,學生就很難與教師交心。對學生合理的合份的要求,要慷慨地給予,不要質疑學生的動機,處處為難。

  記得有一次我班有個男生,平時英語聽寫都是不及格。有一次,我意外發(fā)現(xiàn)他的聽寫拿了90分,我有點吃驚和懷疑。我查看了他同桌的聽寫本是100分,于是我更加起疑心。下課后,我把他拉到辦公室,我用嘲諷的語氣說:“你這次聽寫拿了90分,進步可是突飛猛進啊。”他用清澈的眼睛望著我說:“老師,我昨天晚上回家很認真的背過了,我也想爭取拿到進步獎!痹捳Z剛落,我的心愣住了,然后勉為其難的答道:“老師相信是你努力的結果,那你可不可以把這幾個短語拼出來?”男生很自信的拼讀出了我要求背誦的幾個短語。事后,我感覺自己對這名男生的不信任或許給他帶來了心理上的陰影。

  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表達關愛的方式,首先應該是尊重和信任。教師對學生的良好的期望能夠促使學生朝著教師所期望的目標發(fā)展,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在教學過程當中,作為教師應該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而不是戴著“有色眼鏡”去審查那些所謂的后進生。最美的教育往往是最簡單的,我們只需要一顆平常心,信任學生,修煉自己,學生有無限的人生可能,往往也會帶給我們無可限量的成長空間。請不要用一個有行的方框匡住了學生的心理空間。

【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體會】相關文章:

讀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有感12-10

最簡單的作文03-18

教師業(yè)務筆記讀《最美教育最簡單》所感08-04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后感09-03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后感02-18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心得總結(精選23篇)03-11

(優(yōu))《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后感02-18

雪糕最簡單的做法07-25

最簡單的班級公約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