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影響考研備考的幾大心理學效應
一、共生效應
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diào),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xiàn)象,稱之為“共生效應”。事實上,我們?nèi)祟惾后w中也存在“共生效應”。英國“卡迪文實驗室”從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現(xiàn)了25位諾貝爾獲獎者,便是“共生效應”一個杰出的典型。
人是群居動物;蛟S我們比植物更渴望共生。為什么很多同學都感覺考研是一件感覺比較痛苦的事情?就是因為考研的時候,同學們往往感到很孤獨,似乎是自己一個人在面對考研這場戰(zhàn)斗。這是由考研本身的特色所決定的。在考研的時候,本來是一個班的同學,往往會報考不同的院校,甚至是不同的專業(yè),那么在進行考研復習的時候,因為大部分專業(yè)課考試的內(nèi)容都不一樣,于是就讓人感到無所適從,不像高考的時候,大家同在一個戰(zhàn)壕,面對同樣的試卷。而一個人的復習道路,又往往沒有前方的明確目標,容易讓人對自己現(xiàn)狀感到茫然。在這種情況下,孤獨感油然而生,越來越重。所以我們需要一個班級,讓我們共同成長。鄭州分校的郝雨萌老師說飛躍計劃的學員會在一年的時間里,在自己的班級中形成比、趕、幫、學的良好氣氛,促進大家共同提高。
二、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是指某人或某事由于其突出的特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忽視了其它的心理和行為品質(zhì)。它有時會產(chǎn)生“積極肯定的暈輪”,有時會產(chǎn)生“消極否定的暈輪”,這都會干擾對信息的評價,要克服暈輪效應就必須堅持客觀,不摻雜主觀成分。
正確的選擇是成功的一半。但很多同學,特別是第一年考研的同學,往往在進行選擇的時候發(fā)生偏差?佳懈呖疾灰粯樱笙冗x報志愿,再進行考試,所以就不能等到出成績之后再根據(jù)成績報學校,而只能是確定學校之后,根據(jù)學校的要求進行各個科目的復習。郝老師說我們曾經(jīng)在全國大四學員中進行調(diào)研,當問到“你是怎么選擇目標院校”的時候,37%的學生說,會報考自己高考時的第一志愿,希望拼一把去圓夢;32%的學生表示,必須要考一個985,要不然就覺得很虧;17%的學生表示比較茫然,不知道怎么選擇;14%的學生表示,能考上就行,不管是什么學校,但是,他們也不了解自己能考上什么學!(jīng)的夢想,名校的光環(huán),往往吸引著大批考生盲目報考,而忘記了自己考研的最重要目標。每個人考研都有自己的理由:是為了就業(yè)?為了提升學歷?為了走進一個更發(fā)到的地區(qū)?為了學術上的深造?在進行院校選擇的時候需要克服“暈輪”的影響,學會理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目標。郝老師說這也就是院校專業(yè)分析師存在的意義。掛在天上的月亮是很美好的,但如果沒有實力登月,還不如腳踏實地的前進,去挖掘?qū)儆谧约旱膶毑亍?/p>
三、“酸葡萄”和“甜檸檬”
“酸葡萄”心理是指自己努力去做而得不到的東西就說是“酸”的,是不好的,但這種方法可以緩解我們的一些壓力。比如:別人有一樣好東西,我沒有,我很想要,但實際上我不可能得到。這時不妨利用“酸葡萄”心理,在心中努力找到那樣東西不好的地方,說那樣東西的“壞話”,克服自己不合理的需求。
“甜檸檬”心理就是認為自己的檸檬就是甜的,“甜檸檬”是指自己所有而擺脫不掉的東西就是好的,要學會接納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特點,千萬不要輕易說自己這不好,那不如人,不妨試試“甜檸檬”心理學會接納自己,逐漸增強自信。
有時候人是需要阿Q一點的,曾經(jīng)有同學私下找班主任說:“我們班好多同學,都報考武大,廈大,這一類的學校,我就報個一般的211,是不是太丟人了?”985名校的確很吸引人,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考上,更不會成為所有人的最佳選擇。如果周圍的人都報考了層次很高的學校,而自己卻并不具備沖擊名校的實力,那么可以安慰下自己:那個雖然好,但并不適合我。我聽不懂閩南語,我不喜歡潮濕的氣候,所以我才不要去報考什么什么的……而我所做出的選擇,是老師們結(jié)合我的成績,根據(jù)我的意愿,幫我得出的最佳答案。適合我的,就是最好的。
四、前攝抑制與后攝抑制
前攝抑制指之前學習過的材料對保持和回憶以后學習的材料的干擾作用。后攝抑制是后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先前學習的材料的干擾作用。
當我們學習英語單詞時,我們以前學習過的漢語拼音對我們的記憶有干擾,這就是前攝抑制,前面學習過的材料對記憶的影響;當我們能熟練使用英語單詞時,英語單詞又對我們回憶漢語拼音會有干擾,這就是倒攝抑制。在我們?yōu)槠谝荒甑目佳袕土曔^程中,往往有同學會苦惱:為什么我學著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呢?特別是英語,似乎我這個月多做了點翻譯題,再去做閱讀,就感覺沒有上個月正確率高了。
要解決這一類問題,就必須要注重學習方法的總結(jié),即在學習過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規(guī)律性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如果你真的不會總結(jié),那么老師幫你總結(jié)好了,你自己記住,總是可以的吧?
五、反饋效應
反饋原來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輸出電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輸入電路中,以增強或減弱輸入訊號的效應。心理學借用這一概念,以說明學習者對自己學習結(jié)果的了解,而這種對結(jié)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強化作用,促進了學習者更加努力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這一心理現(xiàn)象稱做“反饋效應”。
心理學家布朗做了這樣的實驗:把一個班的學生分為三組,每天學習后就測驗。主試對第一組學習的結(jié)果每天都告訴學生,對第二組學生只是每周告訴他們一次,而對第三組,則一次也不告訴。如此進行了8周教學。然后改變做法,第一組與第三組對調(diào),第二組不變,也同樣進行了8周教學。結(jié)果除第二組穩(wěn)步地前進,繼續(xù)有常態(tài)的進度外,第一組與第三組的情況大為轉(zhuǎn)變:即第一組的學習成績逐步下降,而第三組的成績則突然上升。這說明及時知道自己的學習成果對學習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并且是即時反饋比遠時反饋效果更大。
在考研復習中,必須要分階段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和整體水平,必須清楚自己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學習效果如何。學生都應找到自己的定位,教學老師根據(jù)學生的階段測評,做出指導和反饋。學生只有在了解了自己的優(yōu)劣勢之后,才能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方案和復習進度,才能談到進一步的提高。一個在黑暗中自行摸索的人,總是很難走得快的。而到北京參加過集訓營的學生,往往會對自己有個更深刻的認識,因為他們見識到了來自全國的學生,知道自己能排第幾!
六、木桶效應
一個木制水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塊木板決定的,所以在一個團隊、群體中,劣者的危害極大。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木桶效應”。
很多人都知道木桶效應,但是很少人去對照自己的情況分析自己的短板在哪里。藝術類的考生,一般專業(yè)課素養(yǎng)都不錯,但英語實在慘不忍睹;數(shù)學系的學生,數(shù)學底子都不錯,但如果要跨專業(yè)的話就有150分是從零開始。人貴有自知之明,想要走到一個更好的平臺,就得對自己有個全面的認識,英語太差的要么別碰34所自劃線,要么跟著老師拼命補上;反映比較遲鈍理解能力不行的,要么放棄數(shù)學,要么至少聽課聽兩遍再多多做題。想要達到更高的平臺,就需要全面提升自己,把短板早早補上吧!
七、詹森效應
有一名運動員叫詹森,平時訓練有素,實力雄厚,但在體育賽場上卻連連失利。人們借此把那種平時表現(xiàn)良好,但由于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zhì)而導致競技場上失敗的現(xiàn)象稱為詹森效應。
在每年的1月份,同學們走上考場的時候,往往會有一批人發(fā)生“馬失前蹄”的“杯具”。由于心理壓力過大,很多人在考場上無法發(fā)揮出自己原有的水平。曾經(jīng)有一個男生,平時學習非常踏實,得到老師們的一致肯定,結(jié)果,因為當年十一月份在打籃球的時候意外受傷——腳踝嚴重扭傷,導致一周時間不能下床,就給他的心理上造成了嚴重恐慌,認為自己已經(jīng)不行了,復習時間不夠了,心懷忐忑地掙扎到了最后,在一月份考試時發(fā)揮大大失常。對于女生來說,這種情況發(fā)生的概率更高,有的女生甚至因為考前三天忽然感冒頭疼,而擔心得痛哭流涕,怕自己上不了考場。最壞的情況是可以通過情緒安撫避免的。只是一個星期的時間不能到自習室全力復習,并不代表自己在宿舍復習就會毫無效果,更不代表前半年的學習付之東流。而冬季屬于感冒多發(fā)季節(jié),每年大概都有十分之一的學生流著鼻涕上考場。郝說心理比較脆弱的學生,一定要找老師做心理疏導,讓自己始終保持平穩(wěn)的狀態(tài)。人,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首先要把自己穩(wěn)定。
【影響考研備考的幾大心理學效應】相關文章:
職場常見的心理學效應07-10
關于留面子的效應心理學08-04
怎么準備考研?07-10
心理學對教育的影響04-15
2015年考研備考月歷,研究生備考時間?07-10
有效準備考研英語復試的方法07-11
2014年考研復試綜合面試備考計劃07-11
影響世界的經(jīng)典管理心理學定律04-05
心理學考研如何選擇書目?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