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月光曲》教學素材

時間:2022-06-23 19:47:09 語文 我要投稿

《月光曲》教學素材

  第一課時

《月光曲》教學素材

  第一部分

  師:今天我們要講哪一課?

  生:《月光曲》。

  師:《月光曲》的“曲”是什么意思?

  生:我覺得“曲”就是歌曲的意思。

  師:那怎么不叫“月光歌”?

  (眾笑。)

  生:因為它沒有歌詞。

  師:那么你再重新解釋一下這個“曲”。

  生:沒有歌詞的歌曲叫做曲。

  師:沒有歌詞就不是歌曲了。

  生:沒有歌詞的音樂叫做曲。

  師:沒有歌詞的音樂,“音樂”這兩個字還不合適。

  生:我覺得是沒有歌詞的,用樂器演奏的曲。

  師:樂曲,對。沒有歌詞的,用樂器來演奏的那叫什么?

  生:曲。

  師:這個“曲”字還有一個讀音,讀曲(qū)。誰能按“曲”(qū)來組詞。

  生:彎彎曲曲。

  師:彎彎曲曲,對不對?

  生:對。

  生:曲水流觴。

  師:對,曲水流觴。這是咱們紹興的一個名勝。講王羲之《蘭亭序》的事,是不是?

  生:是。

  師:還有嗎?

  生:曲折。

  師:對,還有嗎?我再組一個吧。行不行?

  生:行。

  師:曲服,決不曲服。

  (生有說對,有說不對。)

  師:那是哪個“曲”呀?

  生:應該是屈原的屈。

  師:對,咱們紹興的同學不愧是歷史名城的人,組詞都用歷史名人在組詞。好,《月光曲》這篇課文是講誰的?

  生:貝多芬。

  師:貝多芬是什么人?

  生:他是一位早在一百多年前德國的一位音樂家。

  師:是個什么樣的音樂家?

  生:是一個著名的音樂家。

  師:你怎么知道他著名?

  生:我以前從書上看到過。

  師:今天的書里有嗎?

  生:有。

  師:那你為什么不說今天的書啊?今天的書是怎么說的?

  生:今天的書上說的是“一百多年前……”

  師:我就要能說明“著名”的那一點。

  生:他譜寫了許多著名的曲子。

  師:對了,是他譜寫的樂曲很著名,當然他也就著名了。這篇文章說的是他的什么曲子?

  生:《月光曲》。

  師:我們剛才說的是課文的第一段,是嗎?

  生:是。

  師:那咱們挺痛快,把第一段已經(jīng)學完了對不對?

  生:對……不對。

  師:你說第一段沒學完,你讀讀第一段,大家聽一聽還有哪兒沒學?

  (一學生讀第一段。)

  師:大家聽出來沒有,剛才哪兒沒講?都講了沒有?

  生:都講了。

  師:整篇文章是寫他譜寫《月光曲》,那整個課文還有哪一段和他描寫《月光曲》的過程沒有什么關系?

  生:是課文的最后一段。

  師:他說最后一段和譜寫過程沒有關系。那么他彈完鋼琴,飛奔回客棧,連夜寫下來曲子,這個曲子叫什么曲子?

  生:《月光曲》。

  師:一個曲子為什么這么著急,干嘛飛奔回客棧,還要連夜寫下來?

  生:因為他當時有了靈感,如果第二天寫的話,靈感就沒有了。

  師:“當時有了靈感,”就回去創(chuàng)作了?不是這樣吧?

  生:因為我們俗話說,“趁熱打鐵”他是趁著靈感還記著,如果明天,靈感消失了,那就不可能把它記下來了。

  師:“靈感”這個詞這樣說不太合適。但我明白你的意思,按你這么說,他剛才彈的曲子不是他心里早已有的?

  生:對。

  師:臨時彈出來的,對嗎?

  生:是。

  師:所以他趕緊回去把它記錄下來。那么他回去做的只是個記錄過程,而不是創(chuàng)作過程是不是?

  生:是。

  師:是不是現(xiàn)在我們把最后一段也學完了?

  生:是。

  師:哪兒還沒學完,再看一看,學完沒有?

  生:學完了。

  師:我們這兩段課文學得真痛快!好了,你們把還沒學的部分好好讀一遍。注意,我讓大家讀書,有一個要求,這個要求很簡單,但也很難。我要求一邊讀,一邊想,一邊思考,讀完了就有話想說,想壓你也壓不住。有這種激情,才是最好的閱讀。能不能做到這一點?

  生:能。

  師:一邊讀,一邊準備一下要說什么話。開始。

  (學生各自讀課文。)

  師:讀完了嗎?

  生:讀完了。

  師:想說站起來就說,不用舉手。

  生:我讀了第二段到第九段,我覺得貝多芬是一個同情窮人、熱愛勞動人民和熱愛大自然的偉大音樂家。

  師:你怎么看出他熱愛大自然了?

  生:因為他譜寫了《月光曲》是與自然結合在一起,第九段里有明確的說明。

  師:你的認識超過了我的認識,非常好。誰還講?

  生:我從第九段知道了《月光曲》的內容。我還知道了……

  師:(打斷)你先等一下,你說你知道了《月光曲》的內容,能不能再談具體一點?

  生:是月光照耀下波濤洶涌的大海。

  師:好吧,接著講。

  生:我從第二段到第九段還知道了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傳說,我還知道了貝多芬非常熱愛同情可憐人,他是名人,卻不要錢為一個窮苦的人彈琴。

  師:好,還有嗎?

  生:課文第三節(jié)的最后一句“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边@一句是姑娘說的,其實她不是“隨便說說”,她是為了安慰哥哥,不讓哥哥內疚而說了 “隨便”。這說明妹妹很懂事,對家里的處境也很清楚,表現(xiàn)了兄妹互相關心的情感。還有我想給剛才那位同學補充一句:第九段不僅僅寫了月光照耀下波濤洶涌的大海,它寫了大海從平靜到波濤洶涌。這一段是皮鞋匠的聯(lián)想,通過皮鞋匠的聯(lián)想,寫出了貝多芬琴聲的優(yōu)美和窮兄妹倆對音樂的熱愛。

  師:好,好。誰還想說就快點。

  生:我讀了這篇課文,從第三節(jié)可以看出盲姑娘十分懂事,因為她想去聽貝多芬的音樂會,可是哥哥說音樂會的入場券很昂貴,我們家又窮所以買不起。從這里可以看出盲姑娘很懂事。

  師:好的,但沒說太清楚。

  生:我想說的是,貝多芬為什么給盲姑娘彈琴。有兩點原因:第一是他不嫌貧愛富,他身為一個高級音樂家,他譜寫了許多著名的曲子,卻義務為盲姑娘彈自己寫的曲子;第二是貝多芬覺得盲姑娘是自己的知音,她不但愛音樂,還十分懂音樂。所以貝多芬要為她彈曲子。

  師:非常好。

  生:我讀懂了(讀)“一曲完了,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我覺得這一句是分兩部分來寫的。第一部分是盲姑娘對貝多芬的彈琴的評價,說他彈得十分純熟,還有感情很深;第二部分寫了盲姑娘不但愛音樂,而且還十分懂音樂,她有很高的欣賞水平。

  師:你們說的把我要講的都說完了,那這堂課就別上了。好,同學們注意,下課!(學生不動)我打算要講的你們都說了,那不是該下課了嗎?我再講是不是多余了?下課,起立!(同學們起立)哎呀,我又想起來了,先坐下。(眾笑)我不知道你們還有沒有不懂的地方,能不能提一提呢?

  生:課文第七節(jié)他說:“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我想問一下為什么貝多芬沒有承認自己就是盲姑娘所說的貝多芬先生,他為什么不肯承認呢?

  師:你的意思是貝多芬應該這個時候站起來掏出一張名片來給她,(眾笑)也就是說應該亮明自己的身份,是嗎?

  生:對。

  師:但他沒有亮明,為什么?那你就帶著你自己的這個問題來聽講?茨懿荒苊靼,如果最后問題還是不能解決,你就站起來再問我,好不好?(生點頭)誰還有問題?

  生:我想問為什么貝多芬彈了一首還要彈一首?

  師:是啊,彈一首行了吧?為什么還要彈一首?誰還有問題?你們沒問題了,我可有問題。讓不讓我提?

  生:讓。

  師:這一篇文章的題目是《月光曲》,我備課的時候讀了半天,剛才你們也說了半天,可是文章并沒有寫《月光曲》,這《月光曲》在哪兒呢?

  生:第九節(jié)。

  師:那是大海和月光的變化,沒寫《月光曲》呀!

  生:我覺得他是通過寫兄妹倆的想象,來寫出貝多芬彈的這首曲子非常好。皮鞋匠和盲姑娘聯(lián)想到了這個景色,所以我認為他在從側面來寫這個《月光曲》。

  師:我還是沒有聽清。你沒有解釋得太清楚,誰能解釋清楚給我聽?

  生:他寫大海,是寫《月光曲》的意境,就是說他在即興創(chuàng)作這首曲子的時候,兄妹倆想象到的意境,所以這也是說他在寫這首曲子。

  師:你是說大海和月光的變化是《月光曲》的意境。我連《月光曲》的旋律是什么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它的意境呢?比如有的文章寫彈一首曲子,他就寫這首曲子是多么高亢,多么低沉,節(jié)奏是什么樣的。有的還要比喻成什么“鶯鳴空谷”、“珠落玉盤”等等。這些都一定要說的。這一篇呢,我什么也沒看到,曲調怎么樣,節(jié)奏怎么樣?

  生:我從第九節(jié)上,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開始是波光粼粼的海面,后來霎時間灑滿了月光,最后是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

  師:沒聽懂,這還不是在寫月光和大海嗎?──不過,我也聽出你們的意見了。你們都認為第九節(jié)是講《月光曲》的曲調的,對嗎?

  生:對。

  師:那么你們把第九節(jié)很有條理地讀一下,然后講給我聽,我才能明白,F(xiàn)在自己看第九節(jié),想朗聲讀就朗聲讀,想默讀就默讀,想互相讀也可以,用各種方式讀都可以。讀完了講給我聽,開始。

  (學生開始以不同方式讀文。)

  第一課時

  第二部分

  師:誰能說給我聽?

  生:我覺得(讀)“月亮正從水天……輕紗似的微云!边@里寫它的意境很美,說明它的旋律很優(yōu)美。

  師:你能不能概括一下你剛才讀的這幾句話是什么情景?

  生:就是講海面上很靜,月亮從水天相接的地方慢慢升起來。

  師:月亮升起來,還有嗎?

  生:就是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

  師:等等,現(xiàn)在月亮升起來了,后面呢?

  板書:

  月亮升起

  生:(讀)“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來……”

  師:沒到那么遠吧?你先思考一下,另一位同學接著講。

  生:應該是月光升起來了,海面上灑滿了銀光。

  師:海面上灑滿了銀光,還有一個詞呢?

  生:霎那間。

  師:你把這一段讀一下我聽聽。

  生:(讀)“皮鞋匠靜靜地聽著……灑滿了銀光!

  師:灑滿了銀光以后整個海面上是什么樣?有一個詞,是什么?

  生:微波粼粼。

  師:我不會寫這四個字,你幫我寫吧。(一學生上前在“月亮升起”后寫“微波粼粼”)誰還接著說?已經(jīng)告訴我了,月亮升起來了,大海上波光粼粼。接著往下解釋,后來月亮怎么樣了?海面怎么樣了?

  生:后來“海面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

  師:那月亮跑哪去了?

  生:月亮……

  師:書上怎么說你就怎么讀。

  生:應該是(讀)“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

  師:你的意思說現(xiàn)在月亮升高了,接著往下說,穿過微云以后呢?

  生:(讀)“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

  師:是不是月亮和大海都產(chǎn)生了變化?

  生:對。

  師:(指板書)這里是月亮剛剛升起,海面上微波粼粼,剛才說的是什么樣的啊?

  生:月亮升起。

  師:我再寫個“月亮升起”?

  生:越升越高。

  師:誰越升越高?

  生:月亮。

  師:那怎么寫啊?月亮越升越高,我只要四個字。

  生:月亮升高。

  師:對,海面上怎么概括?

  生:海面上波濤洶涌。

  師:不對,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是不是這兩句呀?那這兩句用四個字能概括嗎?

  生:刮風起浪。

  師:也可以,但不太美。

  生:狂風巨浪。

  師:這風有點太大了。

  (笑聲。)

  生:刮風卷浪。

  師:能不能這么說,風怎么樣?

  生:卷。

  師:卷什么樣的浪?

  生:巨浪。

  師:對了,“風卷巨浪”這四個字多好呀!把兩個意思都說了。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概括成“風卷巨浪”行不行?

  板書:

  風卷巨浪

  生:行。

  師:(對一學生)你去把“月亮升高”寫在“風卷巨浪”的前面。(學生上前寫)再往下看,還有嗎?后面月亮怎么樣呢?大海又怎么樣呢?說不來的“使勁”讀一讀,誰把皮鞋匠看他妹妹后面那一段讀一讀。

  生:(讀)“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濤洶涌的大海!

  師:大家一起來讀。接著我的話來讀“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

  生:(讀)“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

  師:現(xiàn)在月光怎么樣了?

  生:照耀。

  師:大海怎么樣了?

  生:波濤洶涌。

  師:誰來寫這八個字?(一學生上前寫)既然海面是這樣變化的,你能不能通過你的讀把這個變化讀出來呢?放開聲音,各自練一遍,把海面上的三次變化用不同的語調讀出來。開始。

  (學生各自讀課文。)

  師:誰愿意讀“月亮升起,微波粼粼”這一點兒?誰接著他讀“月亮升高,風卷巨浪”這一點兒?誰讀“月光照耀,波濤洶涌”這一點兒?(三個學生站起來)一個人讀完下一個接著讀。大家聽一聽他們三個讀得有沒有變化,像不像微波粼粼、風卷巨浪、波濤洶涌。開始。

  (三個學生分別讀這三段話。)

  師:大家一齊來讀,我給你們打上拍子,你們一邊讀一邊用眼角掃一下我的手勢,我怎么指揮你就怎么讀。咱們看看讀起來有意思沒意思。預備,起!

  生:(讀)“皮鞋匠靜靜地聽著……波濤洶涌的大海。”

  (教師隨機給予指導。)

  師:這回誰起來再讀?誰讀第一層?沒有發(fā)過言的舉手,已經(jīng)發(fā)過言的先放下手。(教師讓三個學生站起來)開始。

  (三生分別讀。)

  師:太好了,誰還想讀?(一女生站起來)你現(xiàn)在先挑一層,這三層隨便你想讀哪一層,讀完了,你想和哪位同學挑戰(zhàn),你就點他的名。(女生點了姓趙的同學)好,你先讀,開始。

  女生:(讀)“皮鞋匠靜靜地聽著……灑滿了銀光!

  (趙生也讀這一層與她比。)

  師:滿分是五分,全體同學用你們的手給女生亮分。

  生:五分。

  師:五分,好,給第二個同學亮分。

  生:五分。

  師:也是五分,很好。都讀得不錯。誰還想比?還有兩個名額。(指一舉手的學生)隨便讀一段,誰敢應她的戰(zhàn)?(馬上有一男生站起來)好,開始讀。

  女生:(讀)“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涌過來!

  (男生重讀這一部分。)

  師:兩個人都讀得不錯,還有一個名額,誰來讀?

  (又一女生站起,另一男生站起應戰(zhàn)。)

  女生:(讀)“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濤洶涌的大海!

  (男生重讀。)

  師:兩位同學讀“波濤洶涌”真的波濤洶涌。前面看見妹妹恬靜的臉,讀得很溫柔。這位男同學讀得也很溫柔。(眾笑)好啦,大家讀得也不錯,講得也不錯,但我還是不明白,我說《月光曲》的曲調在哪?旋律是什么?我找不著。你們告訴我,這兒(指板書三層)寫的是月亮和大海,這哪是《月光曲》呀?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因為它是用語言文字來代替這個《月光曲》的。

  師:噢,代替了,那《月光曲》就是:(唱)“月亮升起……”

  (眾笑。)

  生:不是,不是,它的旋律,用語言文字來表示它的旋律。因為課文不可能把《月光曲》整一首的譜子寫下來,要是那樣的話,我們不用學《月光曲》了。

  師:成音樂課了是吧,他的話解釋清楚了嗎?

  生:沒有。

  師:非常遺憾,沒講清楚,誰能幫我解釋清楚?

  生:我覺得“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是非常平靜的,聲音很輕的;然后“月亮升高,風卷巨浪”是慢慢地感情加重;最后“月光照耀,波濤洶涌”應該是感情已到了極點了。所以就是聲音從輕到高,這樣的過程,就是《月光曲》的旋律。

  師:你光這么說不行,我知道波濤洶涌是“轟隆、轟隆”的非常大的海浪,我知道它的聲音很大,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支老師,黑板上都寫的是皎潔的月光照耀著大海。

  師:對呀!

  生:那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月亮是很……

  師:(打斷)你想怎么聯(lián)想就怎么聯(lián)想?不對。我還可以聯(lián)想到我小時候,我媽媽生氣了,一開始不太厲害,到后來揍了我一頓。(眾笑)我還可以聯(lián)想到這個呢。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我覺得它第一層的意思是說《月光曲》的第一段非常柔和。它……

  師:(打斷)你怎么認為它是《月光曲》的第一段?我還認為我媽媽剛剛生氣呢!(眾笑)你說它是《月光曲》的第一段不行呀,你怎么來證明呢?好好讀書,再把第九節(jié)好好看一下。

  (學生各自看書。)

  師:想想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發(fā)生了嗎?

  生:不是,是聯(lián)想。

  師:誰的聯(lián)想?

  生:皮鞋匠和妹妹的聯(lián)想。

  師:皮鞋匠和妹妹的聯(lián)想,他們這種聯(lián)想是怎么產(chǎn)生的?

  生:他們是聽了貝多芬彈的樂曲后聯(lián)想的。

  師:那聽他的曲子,腦子里就出現(xiàn)了這種情景,是這個意思嗎?

  生:是。

  師:噢,誰還能說得更清楚一點?

  生:我覺得他們是聽貝多芬的曲子聽得十分投入,腦子里才聯(lián)想出這番景象。

  師:噢,我明白了,這回你們算給我講明白了。(指板書)這些月光和海面的變化,是《月光曲》在演奏的時候,所引起的兄妹倆的聯(lián)想。那么,什么樣的曲子,什么樣的旋律才能讓他們想到月亮剛剛升起,大海微波粼粼?你們想想當時的鋼琴曲是什么樣呢?能形容一下嗎?是快呢,是慢呢,是輕呢,是重呢?

  生:我覺得月亮剛剛升起的時候,應該是比較很柔和的。

  師:很柔和,還有什么呢?

  板書:

  柔和

  生:然后到……

  師:(打斷)等一下,光是柔和嗎?

  生:還有比較緩慢,寧靜。

  師:比較緩慢,徐緩。后來呢?

  在板書“柔和”后面寫:

  徐緩

  生:后來到風卷巨浪的時候,它的曲調聲音應該響起來了,速度也加快了,聲音從柔和變成高昂了。

  師:不到高昂吧,有勁沒勁?

  生:有勁。

  師:對,有力了。

  板書:

  有力

  生:最后是高昂。

  師:最后是高昂,(在“有力”下寫“高昂”)還有嗎?(指“有力”的后面)節(jié)奏呢?

  生:加快了,速度快了。

  師:節(jié)奏加快了,(在“有力”后寫“快速”)這兒呢?(指“高昂”后)波濤洶涌了。

  生:波濤洶涌應該是更加快。

  師:更快了,情緒激蕩了!(在“高昂”后寫“激蕩”)我們寫這一個詞行不行?浪花在激蕩,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師:那么誰能從頭到尾地,系統(tǒng)地幫我解釋一下,使我能更加明白?我先說個開頭,你接著往下說──貝多芬面對著月光,彈起琴鍵來,一開始,他的琴聲是柔和的、徐緩的,所以聽在他們兄妹倆的耳朵里,產(chǎn)生了月光升起,微波粼粼的聯(lián)想,誰接著往下說?

  生:接著貝多芬的旋律是有力的,快速的,兄妹倆的聯(lián)想中是月亮升高,風卷巨浪,最后,貝多芬的旋律是高昂激蕩的,兄妹倆的聯(lián)想中是月光照耀,波濤洶涌。

  師:對不對?

  生:對。

  師:這樣一個音樂(指板書“柔和、徐緩”等)引起了如此聯(lián)想,(指板書“月光大!钡)對嗎?

  生:對。

  師:這是咱們猜想的,貝多芬的《月光曲》真是這樣的嗎?想不想聽一聽?

  生:想。

  師:聽過沒有?

  生:沒有。

  師:咱們試試,看咱們研究得對不對。不過我想,貝多芬是那么偉大的音樂家,他的樂曲不一定像我們研究的那么簡單:可能在一片平靜的大海中,也會偶然跳起幾個雪白的浪花。可能不可能?

  生:可能。

  師:也可能在洶涌的浪峰之間也有低沉的波谷是不是?

  生:是。

  師:這樣呢,就使他的樂曲旋律更豐富了,咱們聽一聽。(教師播放《月光曲》錄音帶,并配合音樂節(jié)奏打拍子,同時根據(jù)旋律的變化,指向板書相應內容)咱們先讓貝多芬休息一會,就這么一段你們聽出來沒有?

  生:聽出來了。

  師:基本上是(指板書)這么一個旋律變化是不是?

  生:是。

  師:咱們下課以后再仔細聽。這個問題在你們的幫助下我弄明白了,謝謝大家!經(jīng)過咱們的一段研究,講清楚了,但是我又產(chǎn)生新的問題了。剛才你們說貝多芬非常同情窮苦人,所以他就創(chuàng)作了這首曲子,彈了一首又一首。第二首就是《月光曲》了,是吧?

  生:對。

  師:那么究竟他的創(chuàng)作激情,創(chuàng)作的靈感從哪兒來的?你先告訴我,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得從哪兒去找根據(jù)?

  生:應該是到四、五、六、七、八段去找。

  師:四、五、六、七、八段,第二、三段沒有事了?

  生:第二、三段,它是講……

  師:你們從第二段開始讀一讀,看看怎么樣解決這個問題,它的靈感是從哪兒來的?第二段到第七段都是在寫他和盲姑娘兄妹認識的過程,開始是怎么回事,后來是怎么回事,最后是怎么回事,你看明白了,再講給我聽。可以互相研究。

  (學生讀文。)

  師:時間到了,大家休息一會,咱們先下課。

  第二課時

  第一部分

  師:好了,大家再來看一看,貝多芬和盲姑娘的認識過程,再給兩分鐘時間,你能說出來,他們是怎么樣一步一步來認識的,開始看書。

  (學生各自讀文。)

  師:下面發(fā)言的方法,你站起來先讀出你作為根據(jù)的這段課文,然后你把這段課文概括一下,貝多芬怎么了?誰來?

  生:(讀)“一天夜晚……彈的正是他的曲子。”貝多芬先是聽到有人彈他的樂曲,他就沿著樂曲找到了一所茅屋。

  師:你簡單地告訴我,在你讀的這段課文里,貝多芬怎么了?

  生:聽到了。

  師:聽到了琴聲對不對?你建議這四個字怎么寫?

  生:聽到琴聲。

  師:對,再后來呢?還是讀出相關的課文,然后進行概括,誰來讀讀?

  板書:

  聽到琴聲

  生:(讀)“貝多芬走近茅屋……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蔽覐倪@兒……

  師:(打斷)你先待一下,你認為這是第二個過程嗎?

  生:……

  師:說了半天還是一個“聽”字,剛才聽到琴聲,現(xiàn)在聽到談話,都是用耳朵,都是聽,可見這個過程還不對。

  生:應該是(讀)“貝多芬聽到這里……可是眼睛瞎了!

  師:這兒貝多芬怎么了?

  生:貝多芬走進茅屋。

  師:看見誰了?

  生:看見盲姑娘和她哥哥。

  師:盲姑娘和她哥哥,簡單點怎么說?

  生:兄妹倆。

  師:不要“倆”行不行?

  生;兄妹。

  師:看到兄妹行不行?

  生:行。

  師:(叫剛才回答問題的學生上前在“聽到琴聲”下寫“看到兄妹”)再接著往下說。

  生:下面是(讀)“姑娘連忙站起來讓座……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師:這叫“激動”地說,夠激動嗎?

  (此生重讀最后一句盲姑娘說的話 。)

  師:最后這點最激動了怎么讀?加快點速度一齊來讀,開始。

  (學生們一齊有語氣地重讀這句。)

  師:這兒我該怎么寫?

  生:應該寫彈奏樂曲。

  師:彈奏樂曲?貝多芬彈完了,盲姑娘說了一句話,你從這句話里看出什么來了?

  生:我看到了盲姑娘她十分懂音樂。

  師:你怎么知道她十分懂音樂?

  生:她能從貝多芬彈的樂曲中聽出貝多芬彈得很純熟,感情很深。

  師:意思是對的,還能說得更清楚一點嗎?

  生:我從貝多芬彈一首曲子時,盲姑娘能聽出他是貝多芬先生,說明她很懂音樂。

  師:是這個意思,你來說說。

  生:我覺得盲姑娘她雖然眼睛瞎了,可她的心里是明亮的,她非常懂音樂,她用心去聽音樂,她聽出來……

  師:(打斷)這句話說得太好了。哪兒好,你們誰聽出來了?

  生:用心去聽音樂。

  師:用心去聽音樂,還有,“心是明亮”的,說得多好!接著說。

  生:她用心去聽音樂,聽出來了,既然彈得這么純熟,感情這么深,他一定是貝多芬先生。

  師:我問你“彈得多純熟啊”這是對貝多芬彈琴什么方面的評價?

  生:對貝多芬彈琴非常熟練,充滿激情。

  師:是從他的技巧上的評價對嗎?

  生:對。

  師:那么感情多深哪,是對什么方面的評價?

  生:……

  師:一個是評價他的彈琴技巧,那么純熟!案星槎嗌钅摹保@是什么方面的評價?

  生:貝多芬在這首音樂里面,傾入了自己的激情,所以盲姑娘才聽得出來他感情很深。

  師:就是貝多芬把自己的激情,投入到他手下的琴鍵中了是吧?

  生:是。

  師:說來說去這都是對什么的評價?

  生:對貝多芬……

  師:音樂的內涵是不是?

  生:是。

  師:這種評價就深一點了。那么最后一句呢?“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生:第一個“您”,帶有問的意思。

  師:她是懷疑?“您是不是貝多芬先生?”是這個意思嗎?

  生:不是。

  師:你再讀一遍。

  (生再讀。)

  師:她是以疑問的口氣來表達自己的什么?

  生:來表達自己的激動。

  師:表達自己的判斷和肯定。她現(xiàn)在肯定是誰在她面前?

  生:是貝多芬。

  師:那么反過來從貝多芬來說,他在這個小茅屋里遇見什么人了?

  生:遇到了知音。

  師:對,遇到知音。(讓一學生把這四字寫在“看見兄妹”的下面)什么叫知音?

  生:知音就是懂得自己心里在想什么的人,叫知音。

  師:我是你的知音不是?

  生:不是。

  師:為什么?

  生:因為您不懂我心里在想什么。

  (眾笑。)

  師:對,說得非常對。現(xiàn)在我給大家提供一個故事,我不講,你們回去查一下成語詞典,查一下“高山流水”這個詞,記下來。這兒講了中國古代的兩個人的一段佳話,解釋了知音這個詞,F(xiàn)在我不講,留給你們課下的作業(yè),回去查成語詞典。好啦,現(xiàn)在大家再回到課堂上來,貝多芬在這里意識到遇上了什么?

  生:知音。

  師:這個知音是普普通通的知音嗎?

  生:不是。

  師:特殊在哪兒?

  生:特殊的是這位姑娘是個盲人。

  師:盲人有什么特殊的?

  生:盲人就是眼睛看不見。

  師:那看不見有什么特殊?

  生:就是內心溝通的。

  師:有點意思,還沒說清楚。

  生:作為盲人,她知道貝多芬心里在想什么。

  師:還不太明確。

  生:她不知彈琴的人是誰……

  師:咱班有沒有練習彈鋼琴的?

  生:有。

  師:舉起手來我看看,(幾個學生舉手,教師指一個學生起立)你正在學鋼琴是吧?

  生:是。

  師:我問你,你彈鋼琴的時候,需要不需要看譜?

  生:有的時候要看,有的時候不用看。

  師:什么時候不用看。

  生:彈曲子的時候不需要。

  師:你不看譜是因為你心里已經(jīng)有這個譜子了是吧?

  生:是。

  師:所以你就不用看譜子,“導—來—米—發(fā)”自然就出來了,但給你一個新的譜子,你要不要看?

  生:要看。

  師:那么我把你眼睛蒙上,你能行嗎?

  生:不能,但我只要聽過一遍,應該能摸索出來。

  師:如果這個曲子很復雜,剛才放的《月光曲》,你聽過一遍了,回家以后能摸索著彈出來嗎?

  (眾笑。)

  生:不能。

  師:不能,你又謙虛起來了!(眾笑)如果我把《月光曲》的譜子放在你面前你能彈嗎?

  生:能彈。

  師:你可能彈得很熟練,也可能彈得斷斷續(xù)續(xù)了,但是你總算能彈了是不是?

  生:是。

  師:我再問你,要是我把你的眼睛蒙上,讓你彈《月光曲》,你行嗎?

  生:不行。

  師:但是你有眼睛,你好學,盲姑娘好學不好學?

  生:不好學。

  師:我再問你,打個比方吧,如果你是個孤兒,家里又很窮,你想學彈琴,好學不?

  生:不好學。

  師:你想聽一場音樂會,連票都買不起,能學嗎?

  生:不能。

  師:那么你通過這些聯(lián)想一下,盲姑娘學音樂的困難。

  生:盲姑娘第一她眼睛看不見,所以彈琴就要靠耳朵聽,盲姑娘雖然看不到是誰,但是她能通過聽,能聽出來給她彈琴的是貝多芬。所以我認為貝多芬遇到了知音。

  師:對不對?

  生:對。

  師:在這個特殊的晚上,在這么一個特殊的窮鄉(xiāng)僻壤間,他遇到了一個特殊的知音,貝多芬心里激動不激動?

  生:激動。

  師:激動得很厲害是不是?

  生:是。

  師:我在這兒加四個字。那么我們再回到前面去,他正在小樹林間散步,忽然聽見有人在斷斷續(xù)續(xù)彈他的曲子,他當時是一種什么心情呢?

  在板書“遇到知音”后寫:

  萬分激動

  生:他很高興。

  生:我覺得他會很奇怪,在這間小茅屋里會有人彈他的鋼琴曲。

  生:我覺得他很驚訝。

  師:大家都說得有道理。比如你晚上去散步,走到一家人的窗戶外面,聽到里面有朗讀聲,在朗讀什么?在朗讀你發(fā)表在作文選上的一篇文章,你心情會怎么樣?

  生:高興。

  師:很高興。剛才你們說的,很激動,很驚訝。心里怎么樣?動了一下沒有?

  生:動了。

  師:他被這個琴聲觸動了,是不是?他作為一個世界著名的音樂家,有人彈他的曲子奇怪不奇怪?

  生:不奇怪。

  師:只不過是心里動了一下對不對?

  生:對。

  師:我們寫心里有一分什么?(在“聽到琴聲”后寫“一分觸動”)一分觸動,可是后來看到兄妹倆,聽到?jīng)]有錢買什么?

  生:入場券(quàn)。

  師:對,這個字讀 quàn。就是這樣,她還在苦苦地學琴,那么清秀的一個姑娘眼睛卻瞎了,這樣的人在苦苦地學著,熱愛他的音樂,貝多芬感動不感動?

  生:感動。

  師:(在“看到兄妹”后寫“十分感動”)而且是什么呀?

  生:十分感動。

  師:這些是不是貝多芬那天晚上和兄妹倆的認識過程,和他當時的心情的變化,對不對?

  生:對。

  師:對,說到這兒,大家?guī)椭野堰@篇課文研究得比較明白了,但是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讓不讓我說?

  生:讓。

  師:我說了能幫我搞明白嗎?

  生:能。

  師:我記得我讀過李白的一首詩《望廬山瀑布》,你們讀過沒有?

  生:讀過。

  師:“日照香爐……”讀。

  生:“日照香爐生紫煙,遙望瀑布掛前川……”

  師:(打斷)一點情感都沒有,你們讀得像看見一掛瀑布掛在山間那么激動嗎?重新讀。開始。

  (學生在老師的手勢配合下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師:李白到廬山去游覽,看見這么一掛高懸百丈的瀑布,心里非常激動,他為祖國有這么壯麗的山河而激動,因此他就提起筆來,以語言和文字為工具,寫出了一首詩來,《望廬山瀑布》。這首詩,就是他由于心有所感,而表達的他對祖國河山贊嘆的情感,對不對?

  生:對。

  第二課時

  第二部分

  師:你們學過《伏爾加河上的纖夫》這篇課文沒有?

  生:沒有。

  師:沒學過。俄羅斯在很早以前,有位畫家叫列賓,他坐的船在伏爾加河上走,因為是逆流和頂風,所以船走不動,要用很多的纖夫拉著它走,知道不知道?

  生:知道。

  師:他看見衣衫襤褸的這些纖夫,那么苦,在拉著船往前走,他畫了一幅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他用他的色彩和線條作工具,來表達對纖夫的同情和當時的感受。那么現(xiàn)在貝多芬看見什么了,他才創(chuàng)作出這首曲子來?他是被什么感動了?

  生:他被盲姑娘雖然眼睛瞎了,而且家里很窮,卻還是那樣學他的樂曲所感動。

  師:你們剛才在最初讀了一遍課文以后發(fā)言,有的同學說,為什么貝多芬彈了一首又一首,創(chuàng)作出《月光曲》呢,有不少同學說,他是對窮人的同情,還有人說貝多芬不嫌貧愛富,他同情窮人就寫出這樣的曲子,你們還這樣認為嗎?

  生:不是。

  師:現(xiàn)在怎么認為?他為什么要創(chuàng)作《月光曲》?他的激情從哪來?

  生:他的激情是從姑娘身上來的。因為貝多芬覺得盲姑娘愛音樂,也很懂音樂,覺得遇到了知音,就不由自主地又彈了一曲。

【《月光曲》教學素材】相關文章:

月光曲教學實錄素材07-02

《月光曲》教學設計05-07

月光曲教學設計04-02

《月光曲》教學設計03-11

月光曲教學反思07-03

《月光曲》教學實錄06-28

教學實錄:月光曲06-28

月光曲教學實錄07-01

月光曲的教學實錄07-01

《月光曲》的教學實錄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