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教材修訂凸顯文化自信
據消息,新修訂的中小學語文教材進行了大幅調整,40%原有課文被替換。新版教材大幅增加反映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課文比重,相關課文最高占到全部課文的40%,并且增加了古詩文教學內容。語文教材修訂,迅速成為廣受熱議的話題。
語文不僅僅包含工具性的語言知識,而且兼具承載哲學思想、陶冶人心等諸多功能。受此傳統(tǒng)影響,今天語文教材課文的遴選仍然廣受關注,常被視為時代精神、文化傳承、文學藝術乃至情感趣味的風向標。那么,這次大幅調整入選課文體現了什么?
增加古詩文教學、增加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內容所占比重,就是要更加強調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厚重的國家,擁有幾千年不間斷的歷史記錄,中華文化在全世界獨一無二。同時,我們還擁有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
無論是對于當下,還是對于未來,這些傳統(tǒng)文化都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價值。然而到了當代,隨著年青一代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陌生和疏離,文化名家越發(fā)難尋。如何改變這種現象?學校教育大有可為。
要接續(xù)傳統(tǒng)、傳承文化,古詩文教學是一把關鍵鑰匙。歷代哲人、詩人、作家扎根于廣闊的社會生活,深刻地體驗社會和人生,強調人類的基本情感,專注于語言的藝術,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不朽篇章。這些篇章與整個歷史文化脈絡血肉相連,蘊含著其所處時代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思想文化,承載著極具中國特色、中國風范的文化價值。古詩文教學的意義,是激揚它們承載的文化價值,并使其在現代社會的語境下煥發(fā)神彩。因此,對它們的學習不僅是“技能性”的,更體現了我們在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自信。
同時,此次語文教材的修訂也有與時俱進的一面。一些原來收入教材的文章此次進行了調整,比如溫書林的《南京大屠殺》這次就替換成了從張純如著作《南京大屠殺》里節(jié)選的《死里逃生》。對照著讀溫書林和張純如的兩篇文章,可謂各有千秋。張純如的著作,資料更加扎實,細節(jié)更加生動,對于人物的刻畫也更加層次豐富、性格生動。她在文中除了揭示大屠殺的殘酷性之外,也展示了主人公李秀英不畏殘暴、勇于抗爭的英雄氣概,塑造了令人感佩的中國女性形象。
時代在變,語文教材和語文教育也在不斷改變。緊扣時代脈搏,跟上時代腳步,在傳承中變革,既固本又開新,應該是語文教學一個永恒的課題。
【語文教材修訂凸顯文化自信】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修訂二冊教材答疑07-01
小學數學教材修訂07-05
人教版小學語文修訂二冊教材答疑詳解07-02
人教版小學語文修訂二冊教材答疑分析07-02
人教版小學語文修訂二冊教材答疑介紹07-01
人教版小學語文修訂二冊教材答疑參考07-01
回顧語文教材文化的發(fā)展史07-01
英語一年級教材修訂要點06-30
文化自信作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