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春節(jié)的祭祖習俗
在中國,春節(jié)祭祖是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除夕之夜,民間有舉家團聚,設堂供齋,點香燒燭,恭請祖宗或已故的親人回家過年的習俗。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jié)的祭祖習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祭祖來源
祭祀分成祭拜祖先和祭拜各種鬼神二類。祭祀乃起源于商朝,商人認為鬼神有很大的權威,能夠決定人們的命運,所以他們十分崇敬鬼神。他們把鬼神分為天神、地祇、人鬼三類,且以人鬼-祖先為祭拜的主要對象。他們認為祖先雖然死了,靈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禍、賜福與子孫,因此他們每天都排定日程,虔誠祭祀。這種崇拜祖先的觀念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今,形成我國文化的特色。再者,東漢時的丁蘭(二十四孝之一)以砍柴為生,常因母親未能按時送飯,而怨怒再三。一日因見烏鴉反哺恩情受感,見母前來便迎向前去,母不解其舉,于驚慌之余,竟投河自盡。丁蘭救援不及,只得一木,于是以之為母日夜祭拜,此一孝舉流傳民間,亦形成日后人們祭祖之習俗的由來。
祭祖民俗相沿數(shù)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節(jié)日。據(jù)史書記載,秦漢時期,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嚴延年傳》記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guī)范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之后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
不同地方春節(jié)祭祖習俗
北京
大年初一的子時,也就是凌晨1點的時候,家長要率領全家老幼,男左女右地站成兩排,向祖宗神位焚香燒紙,按照輩分長次向祖宗跪拜,禮節(jié)非常隆重。
天津
除夕晚上9點以后,家長帶著一眾家人向神佛、祖先上香叩拜,這時外姓婦女不能進入家門,同樣自家女人也不能到別人家串門。
陜西關中
除夕下午,家中的男人要到祖墳前去請先人。由族中長子領頭,在墳前先從高位祖先請起,依輩分大小一一將祖先請全了才能回家。除夕晚上,在家中先人的靈前獻上一碗飯,然后從家長開始,眾人依次向先人的牌位上香、磕頭。磕頭必須五體投地。大年初一早上,天還沒有亮,第一碗臊子面要獻給先人,之后全家一起祭拜祖先,祭拜過后才開始吃飯。從初一到十五,每天一早一晚,家人都要到先人靈前祭祀,并注意及時續(xù)上香火。正月十五晚上家長撤去先人靈前的祭品,挑上燈籠,燃放一串鞭炮,送先人回到祖宗墳地。
臺灣地區(qū)
過年的第一件大事是祀神、祭祖,這時紅燈高照,人們嚴肅誠敬地奉上清茶、紅豆等祭品,祀神后人們要叩拜祖先這叫“開春”,祭奠最后是燒金紙獻給祖宗。
川西地區(qū)
長輩帶領男女老幼,男左女右地站立在祖宗的神位前,向神位焚香點蠟燒紙。向祖宗跪拜、上酒、供飯、焚化紙錢。
浙江寧波
正月初一,在祖先遺像前,點著香燭,供上湯團、禚、餅、水、果,家人依次跪拜。也有把祖先的遺像供在祠堂里的,家人就同去祠堂行祭祖禮儀。
廣東東莞
正月初一,大多數(shù)人家先在日歷上擇一個吉利的時辰舉行祭祖典禮,祭品是茶、酒、白飯、攢盒、生果、如龍(年糕)、祿堆和齋菜。祭祖的程序是焚香、點燭、燒元寶、放串炮,全家人依輩分、年齡的秩序拜祖先。中上人家的祭祖都是燈火長明,香煙不絕。
河南開封
除夕夜守歲到五更的時候,要先行盥洗,然后穿著禮服在供桌上擺好祭品,香燭齊燃,爆竹爭放,一家人依長幼輩姓連續(xù)向祖宗跪拜致祭,拜祝。年福。
湖北
正月初一的早晨,到祠堂去祭祖拜年,看守祠堂的人早已準備好祭品供奉在祖宗神位之前。再準備一支長竿掛著鞭炮,等族人來到時,便點火燃放,表示歡迎前來祭祖。
東北地區(qū)
大年初一的子時時分,全家男女老幼都換上新衣、新帽、新襪、新鞋,然后一起祭拜祖先,在供奉祖宗的神位前面點燭、燒香、焚紙、放炮,子孫跪拜如儀,稱之為發(fā)紙接種。
【春節(jié)的祭祖習俗】相關文章:
祭祖節(jié)的習俗07-01
上海冬至祭祖習俗10-25
除夕祭祖習俗來源介紹02-05
清明節(jié)祭祖掃墓習俗12-13
中元節(jié)民間祭祖習俗08-09
中元節(jié)習俗之祀先祭祖06-28
春節(jié)的習俗02-12
春節(jié)的習俗02-06
春節(jié)的習俗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