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望天門山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感情朗讀古詩,能背誦并默寫古詩。
2、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抓住詩中的重點詞語,想像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詩人對祖國山川景色的贊美之情。
教學準備:收集李白的資料,側重于寫景方面的。
vcd課件:
教學方法:讀讀畫畫,讀讀講講。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古詩作為我國悠久文化中的寶貴遺產(chǎn),深受同學們的喜愛。最近,你又背誦了哪些古詩?背給大家聽。
2、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古詩《望天門山》,大家說可以怎樣來學習?教師引導歸納學法:
(1)說作者
。2)讀詩文
。3)講詩意
。4)畫風景
(5)評意境
。6)背課文
(7)賞類文
二、學習古詩《望天門山》
1、說一說作者:李白。學生根據(jù)收集到的資料,談自己對李白的了解。師相機補充:
李白,唐代大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現(xiàn)存詩約700余首,與杜甫齊名,人稱“李杜”,其詩作對當時及后世影響大。這首詩是作者遇赦返鄉(xiāng)途經(jīng)天門山時,看見長江流經(jīng)天門山附近一段的雄奇壯麗的景色后寫下的一首詩。
2、讀一讀。
、賻煼蹲x;②自己讀、小組合作讀,利用字典,課后注釋和文中插圖自學古詩,讀通,試著說意思。③抓住重點詞語讀。(斷、開、回、出)④集體讀。(注意音調和詩的平仄)。
3、說一說
。1)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a、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結合畫面說)
b、師相機提問補充:
“天門”指天門山,天門山怎么了?從中間斷開了, 一個“斷”字,讓人覺得奇,為什么斷了?是楚江水沖斷了,能把山?jīng)_斷的江水,是怎樣的浩大和洶涌?楚江水使天門山從中間斷開,沖開了(板書:出)一條順暢的通道,可以想象出天門山地勢的險要。
“碧水”指楚江水,“碧”寫出了江水的顏色,“東流”,向東流去。“至此回”,原文說是“直北回”,回的意思是到這里拐彎,(板書:回),楚江在這里因山勢而轉,形成回旋北流的氣勢。從前兩行詩,我們可想象出山之險,水之大。(感情讀一讀)。
“青”,綠色,寫出了山的顏色,青山隔江對峙,相對而出,(板書:出)“出”,冒出來,體現(xiàn)了山之高。“孤帆”,孤是單一的意思,孤帆是江里只有一只小船。由于山勢險要,江水奔流氣勢非凡,帆船在長江里顯得很小。由于作者是遠望,所以感覺到小舟仿佛來自水天相接的地方,仿佛來自太陽升起的地方。(板書:來)作者赦免返鄉(xiāng),坐船順流而下,感覺兩岸青山相對而來。這也是作者行船的感受。給人以遼闊、浩瀚之感。
c、看板書的四個動詞,把全詩的意思連起來講一講。
d、同桌互相講一講。
4、畫一畫。
學生在準備好的.畫紙上畫一畫,指名到臺上說一說畫了些什么,為什么要這樣畫。
5、評一評
(1)李白的這首詩,寫得很優(yōu)美,特別是動詞的運用,如“斷”“開”“回”“出”,生動形象,給全詩帶來活力。(運用動詞帶活力)
。2)李白把天門山這么美麗的畫展現(xiàn)在大家眼前,從色彩上看,楚江水(碧)綠,天門山(青)綠,日(紅),色彩明麗。畫中的山是靜態(tài)的、水、孤帆是動態(tài)的,行船的感受中,山也動起來了“出”,組成了一幅有動有靜的畫,景物色彩明麗,動靜結合。
。3)短短的四行,描繪了長江流經(jīng)天門山附近一段的景色,真可謂是雄奇,壯麗的景色,還寫了作者的感受。真可謂是詩中有畫,畫即為詩。
6、背一背
齊讀古詩,體會詩的意境美,音韻美,思想美,這首詩贊揚了祖國的山川之美,表達了作者樂觀、豪邁的情懷。指名讀,分組讀,背古詩。
7、賞一賞
欣賞大家收集整理李白的其它的描寫景物的詩。
。ㄕn件出示)師生誦讀
三、課堂小結
四、作業(yè)。用語言描寫《望天門山》,寫成一段話,完成圖畫填色。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能結合圖畫和注釋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想象《望天門山》描述的畫面。
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詩意和詩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和作者樂觀豪邁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了解詩文大意,體會詩中的意境。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
二、初讀詩文,掃清學習障礙
。、自由讀詩文。
要求:讀準字音,不錯字。
2、指名朗讀。
3、師生共同評議。
。场⒆杂勺x詩文,把不懂的地方劃下來。
。、學生質疑。
。ㄌ扉T山:今安徽省東梁山和西梁山的總稱。
楚江:古代長江中下游地屬楚國,因此流經(jīng)這里的長江為楚江。)
5、對學生不理解的字詞及時解決,不理解的'詩句板書在黑板上。
三、自主探究,深入體會
。薄⑿〗M交流。
借助注釋,學生小組討論,嘗試弄懂詩句的意思。
2、指名回答。
。▋砂肚迳较鄬Τ觯路黄者厑。聯(lián)系學生游三峽來進行體會。同時體會課題中的“望”)
。、教師小結。
。、自由朗讀詩文
要求:把自己的體會和感受讀出來。
。、指名朗讀
教師及時指導朗讀。
四、背誦詩文。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
2.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3.讀懂詩句意思,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
詩歌美的意境。
教學重難點:
讀懂詩句意思,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我也非常喜歡,因為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自古以來,優(yōu)美詩作就浩如煙海。據(jù)我了解,同學們已經(jīng)背誦了不少的古詩了,誰愿意把你最喜歡的一首詩背給老師聽一聽?(3、4名同學,及時評價)
同學們背的詩真不少,看來都非常善于積累。
二、了解詩人及寫作背景、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詩,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板書:李白)對于李白,同學們并不陌生,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李白呢?(指名說)
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望天門山》(齊讀)
三、初讀古詩
1.自讀
大家喜歡這首詩嗎?那就趕快自己讀一讀吧,注意讀準字音,待會兒老師檢查,看誰讀得好。
2.檢查讀
剛才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大家注意聽他字音讀準了沒有。
大家覺得他讀得怎么樣?指名點評
誰還想讀給大家聽?師點評
四、小組合作學習
為了把古詩讀得更好,老師建議大家再來讀古詩。合作理解詩意,再來讀古詩,相信大家會讀得更出色。(個人自學開始)
現(xiàn)在,小組交流一下你的學習收獲。
五、交流、品讀
同學們交流的非常認真,下面我們就談一談,你從這首詩中體會到了什么樣的美景呢?
1.天門山
你們知道天門山在哪里嗎?為什么叫天門山呢?
。ǔ鍪咎扉T山圖片)
你們看,這就是天門山,你們覺得天門山怎么樣?
雄偉險峻的東、西梁山分別矗立在長江兩岸,兩山隔江相對,猶如天然的江上巨門,浩瀚的長江水從中間擠開一條通道,奔騰前行。
2.學習前兩句詩
此時,作者李白看到了這壯觀的景象,不由得吟出了前兩句詩。
(1)誰來讀一讀前兩句?
(2)誰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這種情景?
真是山水相依,你沖我擋。
(3)從這兩句我們可以體會出江水怎么樣?
(洶涌的江水錄像)
你們看,洶涌的江水正奔流而下,多有氣勢!
。4)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指名讀,生點評優(yōu)點或缺點
。5)學生練習,再指名讀,女生讀、男生讀、齊讀
3.學習后兩句
。1)讀到這里,我不由得要問:這么壯美的景色,詩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呢?你怎么知道的?
詩人是在船上看到的:兩岸青山------相對出
(2)“相對出“什么意思?青山為什么能出來呢?
。ùS著激流前行,詩人望著人前方迎面的天門山撲入眼簾,又向后移去,好像是出來迎接自己一樣。感覺不是船在動,而是青山在逐漸靠近自己。)
。3)生活中你有這種感受嗎?(行駛的車輛)
詩人用詞多么精妙啊,一個“出”字把山給寫活了。
。4)這青山仿佛是要出來迎接自己一樣,詩人的心情怎樣呢?
。ǜ吲d、激動、自豪)
那你就是李白,請你讀出詩人的這種心情。指名讀
。5)李白在高大的天門山面前,絲毫沒有感到自己的渺小,自己雖從遙遠的天邊來,卻有這青山專程相迎,這又是多么豪邁呀!
讓我們齊讀后兩句。
小結:
詩中這么幾個字,我們卻品味欣賞了這么久,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詩歌中藏著的美,并從內(nèi)心產(chǎn)生一種震撼,一種敬畏,這就是詩的魅力。
4.再讀悟情
。1)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再把詩讀一讀,看看詩中都描繪了哪些色彩鮮明的景物?(板書:青山碧水白帆紅日)
同學們都有一雙慧眼,你們看,青的山、綠的水、白白的帆、紅紅的太陽,構成了一幅多么精美的圖畫呀!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2)同學們,詩歌感動人心的藝術魅力不僅在于寫景如畫,更在于借景抒情,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呢?
。ò鍟簾釔圩鎳蠛煤由剑
。3)請同學們帶著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滿腔的愛一起朗誦。
評價:非常有感情,體現(xiàn)出了長江流經(jīng)天門上時的壯觀景象。
五、欣賞錄像
1.下面就讓我們走近長江,去領略一下它的風采。
。úシ拧对僬f長江》的片段)
解說: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在這個世界上已經(jīng)生活了千千萬萬個春秋了,可她還是這樣年輕,這樣清秀,充滿著青春的活力。
你們看,這兩岸陡壁聳立,直插云天,浩瀚的長江水只好緊束腰身,使出渾身力氣,從兩山之間擠出一條彎彎的水路,奔騰洶涌,勇往直前。她是那么百折不撓,銳不可當。有人說長江像一幅展不盡的山水畫;也有人說長江是一條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長廊;依我看,長江倒更像一部輝煌的交響樂!你們聽,由江流組成的主旋律多么高亢、多么雄壯!
2.我聽到了同學們的驚嘆,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3.同學們說得非常好,看到這驚心動魄的.江山勝景,我和你們的感受一樣,難怪當年的李白看到后詩興大發(fā),寫下這如此不同凡響的《望天門山》,連清代的乾隆皇帝都稱贊這首詩:“詞調高華,言盡意不盡。”
六、背誦
1.同學們,這么好的一首詩,你們想不想背下來?試試看
誰愿意上前面背給大家聽?(配樂)
2.你們都能背下來嗎?
請同學們站起來,面向聽課的老師,讓我們用激情的朗誦把詩中的情傳送給在座的每一位老師。
同學們朗誦的非常精彩,讓我感受到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七、總結拓展
李白一生熱愛大自然,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因此,也寫下了大量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詩,你們想一想,我們曾學過李白的哪一首詩也是抒發(fā)了這種感情?(《望廬山瀑布》)同學們記得可真清楚。
這首詩通過描繪廬山瀑布的壯美景象,抒發(fā)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江山真是美如畫,歷代詩人都為之陶醉,并留下了許多經(jīng)典之作,像這種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詩不僅李白寫過,其他詩人也有很多,請你們回去后繼續(xù)搜集背誦,我們開一個“贊美祖國誦詩會”!
板書:
望天門山
青山碧水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白帆紅日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理解《望天門山》這首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3、通過詩中描繪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古詩的內(nèi)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通過想象、感受“斷、開、回、出”這幾個動詞的意思。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李白和他的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釋題:
天門山:在今安徽和縣與當涂西南的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門戶。
二、范讀詩歌
三、自讀詩歌,提出疑問。
四、試講詩歌大意
1.同座對講。2.指名試講。
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
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
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
一葉孤舟從太陽旁邊飛速飄來。
五、指導朗讀
這首詩熱情贊頌了祖國山河的.壯麗,氣勢十分雄偉。從中充分展現(xiàn)了詩人自己那開闊的胸襟和熱情豪放的性格。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六、動手做
根據(jù)這首詩的詩意,參考書上的插圖,請你用彩筆畫一幅圖。圖上要有青山、江水、孤帆、太陽。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感悟理解詩句的意思和意境,激發(fā)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2.通過詩中描寫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情感朗讀,感悟詩境。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出示各種字體的“山”及《望天門山》的草書作品,初步感知書法魅力。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你們愛游山玩水嗎?都去過哪些山?
2.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祖國大好河山看不完、道不盡。有一位唐代詩人,他游歷了許多名山古川,寫下了千余首流傳千古的詩歌,被人們稱為“詩仙”,又被稱為“游俠”。他就是——李白。(板書)
3.出示課件(《望廬山瀑布》《游泰山》),讀后揭題:他還去過一座山,山名就在剛才那幅字里,看得出是去哪座山嗎?(師板書:天門山)
4.今天,就讓我們隨大詩人李白去望天門山。(師板題)釋題:“望”就是看,那么李白在這兒望到了什么,又是在什么位置望的?讓我們?nèi)ピ娭袑ふ掖鸢赴?
二、讀通詩文,初悟詩意
1.學生自讀古詩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讀,正音,強調:“中”是個多音字,“中斷”就是“中間斷開”的意思,因此在詩中讀第一聲。
3.教師范讀,學生評議。
4.學生自由練讀,讀出節(jié)奏。
5.指名讀。
6.有人說: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如果說這首詩是一幅畫,畫里都有些什么呢?
7.再讀詩,畫出詩中寫景的詞語。
8.全班交流。(課件出示:天門、楚江、孤帆、日。)
三、繪畫想象,感悟詩境
1.請同學們再去讀讀詩句,想象這些畫面。
2.誰愿意用朗讀和大家分享自己想象的畫面?
3.詩畫詩畫,詩畫不分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當一回小畫家,把詩人所看到的景象畫下來。首先,你認為天門山是怎樣的山?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4.是啊,名為天門,必為天之門戶也。(師板畫天門山。)詩中哪一句寫到這天門山?(出示第一句)
5.傳說中這天門原是閉合的,只因一把利劍以不可抵擋之勢將它劈開。再讀讀這句話,你找到這把利劍了嗎?引導學生根據(jù)注釋理解“楚江”。
6.讓我們想象著奔騰東去的楚江水,咱們一起讀!
7.這又是怎樣的水啊!詩中哪一句寫了?又是誰有如此能耐讓洶涌不可擋的楚江“至此回”呢?理解“至此回”。指名讀讀!(出示第二句)
8.看,湍急的河水流到這里受到了山的阻擋。閉上眼睛,讓音樂帶著我們走得更近些。
9.音樂是流動的畫,你看到了怎樣的一幅畫面?指名答后再讀。
10.讓老師用線條為你們勾勒——這是險峻如刀砍劍劈的天門山,楚江水洶涌而至,撞擊天門山形成巨大回旋,之后又浩蕩而去。(齊讀1、2句)
11.你們讀出了山的氣勢,水的澎湃!詩中還有哪兒讓你感受到了這樣的氣勢?
12.(師板畫兩岸的青山)這又是怎樣的山呢?僅僅是綠嗎?你是從哪個字里讀出來的'?(引導學生抓“出”理解。)
13.兩岸的青山相對著,怎么會有出來的感覺呢?讓我們再來讀讀下一句:“孤帆一片日邊來!蹦阒懒耸裁?誰來畫一畫?(生板畫孤帆、紅日。)
14.現(xiàn)在我們聯(lián)系這兩句來探討探討詩人李白是在哪兒望天門山?你又是從哪個字讀出來的?
15.引讀3、4句。
好一個“出”字啊,讓我們覺得這兩岸的山象在比高矮。讀——
好一個“出”字啊,讓我們知道了詩人的船是由遠及近,這兩岸的山就好像張開手臂在迎接他。讀——好一個“出”字啊,盡顯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文采。讀——
四、入情入境,深悟詩
1.(播放視頻)師述:唐玄宗開元13年,25歲的李白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懷著濟世安民的雄心壯志,又帶著對未來前途的忐忑之心。當他乘舟順江而東,途經(jīng)天門山,天門山就像大門一樣敞開,讓他的眼前豁然開朗。于是,他揮毫寫下了這首《望天門山》。
2.聽完老師的介紹,你覺得詩人當時是怎樣的一種心境呢?
3.看,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一條小船慢慢地駛過來了。讓我們和詩人一道坐上這只小船,望見這樣的山——“天門中斷楚江開”。(齊讀)望見這樣的水——“碧水東流至此回”。(齊讀)小船順流而下,從兩山之間穿過,只見——“兩岸的青山相對出”。(指名讀)穿過狹窄的河道,看見的又是——“兩岸的青山相對出”。(指名讀)再拐過一道彎,看見的還是——“兩岸的青山相對出”。(指名讀)這是因為——“孤帆一片日邊來”!(齊讀)
4.山的熱情、水的澎湃,皆是因為詩人那喜悅的心情。(出示課件:幾種不同字體的古詩)讓我們來看看這些作品,你認為哪一幅最能表達詩人的情感、表現(xiàn)詩的意境呢?
5.是啊,這幅草書行云流水,好像讓我們看到了天門山的氣勢,(讀1、2句)這幅字暢快淋漓,仿佛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喜悅的心情,(讀3、4句)
6.配樂背詩。
點評: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將古詩與書法的魅力融為一體,既讓學生初步感受草書的內(nèi)涵,又是課前交流的巧妙延伸。
五、總結方法,賞析拓展
1.(指板畫,配樂)瞧——青山、綠水、紅日、白帆,多美的一幅畫啊!(貼草書詩句)看,書法也以獨特的方式向我們詮釋著剛勁之美。(板書:書畫)
2.詩可以是一幅美妙的畫,也可以是一行行靈動的字,難怪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課件出示)生齊讀。
3.正因為天門山的熱情讓李白感動,所以他在天門山逗留了多日,還寫下了另外一首詩《天門山》和一篇文章《天門山銘》。一個地方留下兩首詩、一篇文章,這在李白寫詩的生涯里是不多見的,可見天門山在他的感情生活里的地位。
4.讓我們一起把這首詩留在心底吧!(加動作背《天門山》。)
5.總結:相同的地點不同的詩,我們又可以用怎樣的畫、什么樣的字來表現(xiàn)呢?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賞析寫景的古詩。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和默寫《望天門山》。
◎自讀自悟、小組合作,體會詩句含義。
◎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和默寫《望天門山》。
難點:體會詩句含義,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導入)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山河壯麗。請同學們欣賞一幅圖片,大家知道這是哪里嗎?這就是位于安徽和縣與當涂縣西南的長江兩岸的山。兩山隔江相對,形同門戶,所以又被叫做天門山,誰來說說自己看了這些圖片之后有什么感受?(生自由發(fā)言)很多年前,詩人李白也去了天門山,看到了這樣的美景,很有感觸,于是寫下了《望天門山》這首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教師出示節(jié)奏劃分,指導學生讀出節(jié)奏及古詩的韻律。
◎指名讀,全班齊讀。
◎出示作者介紹。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自由朗讀,標示出不理解的字、詞。
明確:中斷,從中間割斷;出:聳出來;帆:船上的風帆,指代船。
◎同桌交流,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古詩的意思。
明確:浩蕩東流的長江沖破天門山奔騰而去。碧綠的江水到這里突然轉了個彎,向北流去。兩岸的青山相互對峙,一只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
◎教師范讀,學生閉眼想象:詩歌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明確:天門山的雄偉、有氣勢;青青的水、綠綠的水;兩岸的'青山相對而望,一只小船在水中蕩蕩悠悠。
◎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你最喜歡哪一句?
明確:
(1)“天門中斷楚江開”——“中斷”一詞寫出了天門山的氣勢,令人向往。
(2)“碧水東流至此回”——“碧水”“至此回”寫了水的清秀。
(3)“兩岸青山相對出”——“青山”寫出了山的秀美與雄偉。
(4)“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句話寫出了天門上景色的清幽。
◎畫一畫天門山的景色。
(四)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李白,你看到這樣壯麗的景色會說些什么呢?
(五)小結作業(yè)
學生談收獲,教師總結。
作業(yè):◎背誦詩歌◎讀一讀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望天門山》是唐代詩人李白赴江東途中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絕。此詩歌描寫了詩人舟行江中順流而下望天門山的情景,既寫出了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又寫出了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作品意境開闊,氣象雄偉,在教學中雖然引導學生想象畫面,理解天門山景色的壯闊,但是學生由于生活閱歷的限制,對于天門山的景色理解仍不夠深入,需要教師拓展資料,激發(fā)學生的想象。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會寫“斷、楚、孤、帆”四個字。
2.能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古詩表達的意境以及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古詩。
4.能正確默寫《望天門山》。
教學重點:
1.有感情的誦讀古詩。
2.理解古詩大意。
教學難點:
體會古詩表達的意境以及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田字格貼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賞圖片,揭示課題
1.導語: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山河壯麗。大家看——(課件播放天門山圖片)
2.師:大家知道這是哪里嗎?這就是位于安徽和縣與當涂縣西南的長江兩岸。兩山隔江相對,形同門戶,所以又被叫做天門山,誰來說說自己看了這些圖片之后有什么感受?
3.師抽答。
4.大家都說了自己看了天門山的圖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詩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門山,看到了這樣的美景,很有感觸,于是寫下了《望天門山》這首詩。
5.下面請大家齊讀課題——第二十一課,古詩兩首《望天門山》(教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導生字的讀音。
3.班齊讀,分小組讀,指明反饋讀。
4.教師出示節(jié)奏劃分,知道學生讀出節(jié)奏及古詩的韻律。(課件出示)
三、逐句品讀,理解詩意
1.再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標示出不理解的字、詞。(教師將詩句寫在黑板上)
2.指名反饋:哪些字、詞無法理解?(天門:天門山。中斷:從中間割斷。至此回:到這里回旋。出:聳出來。孤帆:單獨一只船。帆:船上的風帆,指代船。)
3.多媒體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圖文結合,理解古詩的'意思。(先抽同學逐句解釋,再指導全詩一起說一說。)
。ㄔ娢慕忉專汉剖帠|流的長江沖破天門山奔騰而去。碧綠的江水到這里突然轉了個彎,向北流去。兩岸的情商相互對峙,一只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
四、再現(xiàn)畫面,體會意境
1.教師示范閱讀,學生閉目想象。
2.指名反饋:腦海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一句詩,一幅畫)
3.感悟動詞“斷、開、流、回”的氣勢磅礴。
4.指導學生讀出雄偉磅礴的氣勢。
5.教師:同學們,這首古詩,緊扣一個“望”字,通過對天門山兩岸景色的描繪展示了祖國山河的壯麗雄偉,體現(xiàn)出詩人借景抒發(fā)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板書“雄偉秀麗、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6.配樂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
1.指導書寫“斷、楚”
2.教師總結:麗日照著江水,一葉輕舟在江上揚帆而行,駛過臨江兩岸的青山翠峰,這是一幅十分愜意和美好的圖景。李白借助這些雄麗的景色,表達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以及自己豁達、寬闊的胸襟。
3.背誦并默寫古詩
4.為生字“斷、楚、孤、帆”組詞
板書設計:
天門中斷—楚江開
氣勢磅礴
碧水東流—至此回雄偉秀麗
望天門山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青山——相對出
山水相映
孤帆——日邊來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8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小學語文課程中的古詩詞教學一般應遵循這些原則:
(一)以閱讀、記誦為主的原則。
(二)循序漸進的原則。
(三)注重朗讀指導的原則。
(四)借助歷史,還原現(xiàn)場的原則。
(五)整體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則。
(六)情感教育與情景感悟相結合的原則。
下面我以三年級上冊的一篇古詩《望天門山》的教學案例,談談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一些設計和做法。
教學目標:
1、自讀自悟、小組合作,體會詩句含義。
2、背誦和默寫《望天門山》。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他體驗詩人的感情。
3、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神奇壯麗,感受作者豪邁的情感。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回憶詩人,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了解李白嗎?誰來背背他寫的詩呢?
指定學生起來背一背李白的一些古詩。
2、師:看來同學們非常喜歡李白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
學習一首他寫的詩——(學生齊讀課題)《望天門山》。
設計意圖:激趣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讀詩樂趣。
二、讀通詩句,了解詩意。(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
1、學生初讀課文。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讀不準的字音多讀幾遍,在讀不懂的地方打一個問號。
2、檢查交流。
(1)多媒體出示課文中的生字:斷楚孤帆亦妝
(讓學生讀生字,并幫助正音。)
(2)多媒體出示課文《望天門山》。如果大家把這些生字帶到詩中一定會讀得更好的!
(學生讀詩句,個人讀,集體讀。)
3、自讀自悟詩意。請大家聯(lián)系課文中的注釋,并參考一些工具書,想一想詩句的意思。
(1)學生個人讀悟。
(2)在學習小組中交流。
(3)在全班交流:提出疑問,大家商討解決。
(4)教師引導大家說說詩意。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自學詩歌的能力,獨立理解詩歌的意思。
三、誦讀全詩,感悟詩情。(遵循了“注重朗讀指導的原則”和“以閱讀、記誦為主的原則”)
1、教師范讀,學生自由體驗。
2、多媒體配樂練習讀,整體體驗,力求讀出詩情。
3、指名朗讀,讀完后,請介紹為什么讀得這么好!
4、指導背誦:這么美的詩大家想不想永遠留在自己的記憶中呢?(自由練背,同桌互相背,多媒體配樂有感情地背。)
設計意圖: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熱愛古詩。
四、書寫生字,默寫古詩。
1、練習寫生字“斷、楚、孤、帆”。
2、默寫古詩《望天門山》。
設計意圖:養(yǎng)成天天練、天天寫的好習慣。
五、總結全詩,深化感悟。(遵循了“情感教育與情景感悟相結合的原則”)
讀完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呢?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感受表達出來。
設計意圖: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六、走出課文,拓展延伸。
新課標三上:《望天門山》教學反思
《望天門山》是唐玄宗開元13年,25歲的李白懷著濟世安民的雄心壯志第一次離開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覽,接著又興致勃勃乘舟順江而東,在經(jīng)過安徽省當涂縣的東西梁山時寫下了《望天門山》這首詩。此時的李白年輕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豐富的想象力。古詩主要描繪的是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秀麗景色;在古詩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還要注意課內(nèi)外結合,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初步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如,課前,讓學生查閱有關李白的資料。課后,收集李白的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jié)課、一本書,從而擴大學生信息量的交流。這樣做,可充分發(fā)揮語文課本為工具書的作用,不僅加大了教學密度,而且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一、打破,F(xiàn),改革古詩教學的課堂結構。
這節(jié)課,較大的突破就是改變了古詩教學由老師牽引著學生,逐字逐句串講詩意的傳統(tǒng)做法。課堂上,從學生自由背誦學過的古詩開場,引出今天要學的兩首古詩。而后,安排自學時間,使學生有一個潛心讀書的過程。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讓學生匯報“讀懂了什么”,師生共同討論,互相補充。對于學生沒有弄懂的問題,老師安排了質疑環(huán)節(jié),啟發(fā)學生共同探討。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在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的探討中,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設計,體現(xiàn)出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參與者、合作者。
二、把思考的空間還給學生。
自學時間充分。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學,學生能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寫寫畫畫,動手查查字典,同桌的還可以商量商量,學生學得主動,的確有所收獲。同時滲透了學習古詩的方法,潛移默化培養(yǎng)自學能力。
三、創(chuàng)設情景,以讀為本。
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朗讀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計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師的配樂范讀,投影打出的畫面,有感情色彩的激勵語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開了想象,提高了教學效率。
與此同時,我以讀為本,把讀和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合,并不斷提高讀的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學習理解地讀,投入感情地讀,配畫加上動作地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直至會背誦,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詩詞的想象力,領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凝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老師舍得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自由練讀”,讓讀得不夠的學生再讀,重視了群體活動,同時也注意到了學生的差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
四、主導作用發(fā)揮得當,讓學生把古詩畫成一幅畫。
在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老師能順勢引導,隨機應變,表現(xiàn)出對古詩的準確把握和深刻理解。你覺得應該畫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讓學生把古詩畫成一幅畫。
五、加強了課內(nèi)外的結合
課堂上啟發(fā)學生互相交流查閱資料的收獲,不但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對學生終生有益。特別是課后作業(yè)的布置:“除了學過的,同學們再找一兩首,下節(jié)課你們來做老師,給大家介紹。”很有新意,它打破了課內(nèi)外的界限,擴大了學生的課外閱讀,這正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9
學習目標
、僬J識亦、妝2個字。會寫斷、楚、孤、帆4個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③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課前準備
、傥覈娘L景名勝和生字詞、古詩的課件。
、趯W生課前搜集有關古詩內(nèi)容及詩人的資料,搜集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
第一課時
學習《望天門山》
回憶詩人,導入新課
①同學們,你們了解李白嗎?誰來背背他寫的詩?
、诳磥硗瑢W們非常喜歡李白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他寫的一首詩--(學生齊讀課題)
讀通詩句,了解詩意
①學生初讀課文。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讀不準的字音多讀幾遍,在讀不懂的地方打一個問號。
、跈z查交流。
a.多媒體出示課文中生字:斷
楚
孤
帆
亦
妝
讓學生讀生字,并幫助正音。
b.多媒體出示課文《望天門山》。如果大家把這些生字帶到詩中一定會讀得更好!
學生讀詩句,個人讀,集體讀。
、圩宰x自悟詩意。請大學聯(lián)系課文中注釋,并參考一些工具書,想一想詩句的意思。
a.學生個人讀悟。
b.在學習小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問,大家商討解決。
d.教師引導大家說說詩意。
誦讀全詩,感悟詩情
①教師范讀,學生自由體驗。
、诙嗝襟w配樂練習讀,整體體驗,力求讀出感情。
③指名朗讀,讀完后,請介紹為什么讀得這么好!
、芤龑П痴b:這么美的詩大家想不想永遠留在自己的記憶中呢?
自由練背。
同桌互相背。
多媒體配樂有感情的背。
書寫生字,默寫課文
①練習生字斷、楚、孤、帆。
、谀瑢憽锻扉T山》。
總結全詩,深化感悟
讀完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呢?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感受表達出來。
第二課時
學習《飲湖上初晴后雨》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文
、俨シ盼骱吧恼n件。提問:西湖的景色美嗎?如果你欣賞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別有一番滋味呢!
、诎鍟n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詩《飲湖上初晴后雨》。
自由誦讀,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诮處熤攸c指導:瀲liànyàn
空蒙kōngméng
淡妝濃抹dànzhuāngnóngmǒ
相宜xiāngyí
、圩x通課文:如果把這些生字新詞放入詩中,大家一定會讀得更好!
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詩的朗讀節(jié)奏。
、芡プx全詩,并相互正音。
熟讀成誦,體驗情境
、倮首x交流。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集體讀。
②體會詩意。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墼僮x課文,讀出詩情。你能將西湖雨中的美景讀出來嗎?
學生借助多媒體的音畫反復誦讀體驗。
、軐W生自由背誦。
走出課文,拓展延伸
、俳涣髡n前搜集的描寫祖國壯美河山的詩。
、谂e行美麗的祖國古詩詞朗誦會。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通過對“斷”、“開”、“回”、“出”等字的理解,并充分發(fā)揮想象,感悟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景色;
3、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詩人李白的其他詩歌、ppt課件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句的意境。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理解詩意。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古代圣人孔子曾經(jīng)說:“不學詩,無以言”,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意境優(yōu)美,而且想象豐富。說起意境開闊想象豐富的古詩,有一個人就不得不說,他的詩也不能不讀。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不知思出了多少游子的悠悠鄉(xiāng)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不知送給友人多深的切切情誼;還有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九天直下的何止是廬山瀑布啊?這些詩都是出自他之手,他是誰(生答)是的,李白(板書:李白)
詩仙李白,一生熱愛大自然,他對自然美景有著非同一般的欣賞力。一次,25歲的李白第一次離開自己的家鄉(xiāng),乘舟沿江而下,經(jīng)過天門山,眼前奇特偉美的景色勾動了他的詩興。于是,一首不朽的詩篇——《望天門山》在他那枝猶有神助的魔筆下誕生了。大家齊讀課題(板書:望天門山,齊讀:望天門山李白)
二、讀通詩歌,初悟詩意
1、請同學們大聲自由朗讀這首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師板書“中”“帆”)
2、指名讀詩,正音,強調上面幾個字。(師:其中有兩個字容易讀錯,“中”“帆”,第一個“中”,它是多音字,指名說,這里應該讀什么?“中斷”就是中間斷開,所以讀第一聲,“中斷”讀,第二個“帆”,指名讀,你真棒,好多大人都會讀錯,第一聲,“船帆”,以前的船啊,要靠風把張開的船帆吹動才能行駛,“船帆”。指導寫“帆”字)
3、指名讀。(相信大家一定能讀得非常通順了,誰想讀,指名兩個學生讀)
4、范讀。(你們讀得這么好,萬老師也想讀一讀了,好嗎?可不能只是豎著耳朵聽,還要仔細聽聽我讀詩時候的節(jié)奏和停頓。準備好了嗎?)
5、生自由讀,初悟詩意。(指名讀,誰想模仿老師讀一讀。還有許多想讀的同學,讀給你的同桌聽吧。一邊讀還可以一邊想想,哪里還不太明白,可以在讀不懂的地方畫一個問號,還可以聯(lián)系課文注釋和插圖來理解詩句意思。開始吧。)
6、生提出疑問。(你有哪里還不明白的嗎?指兩名生說)
7、不急(沒關系),這些問題我們學著學著,你就能豁然開朗了。詩題是望天門山,詩人到底望見了什么呢?讀讀詩,和同桌討論一下吧。
8、指名說(引導:天門、楚江、孤帆、日,分別板書)
三、激發(fā)想象,感悟詩境
1、請同學們再去讀讀詩句,想象這些畫面。
2、首先,你認為天門山是怎樣的山?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3、是啊,名為天門,必為天之門戶。詩中哪一句寫到這天門山?
4、傳說中這天門原是閉合的,只因一把利劍以不可抵擋之勢將它劈開。再讀讀這句詩,你找到這把利劍了嗎?從哪兩個字里看出來是楚江把天門山劈開的呢?(引導學生根據(jù)注釋理解“楚江”)。“開”?能組一個詞嗎?怎么開的呢?讀讀這一句吧。
5、是啊,一個“斷”一個“開”就寫出了這奔騰東去、洶涌澎湃的楚江水,一起讀這句!(板書:洶涌)
6、這又是怎樣的水啊?詩中哪一句寫了?又是誰有如此能耐讓洶涌不可擋的楚江“至此回”呢?理解“至此回”。(板書:雄偉)(師:至此回是怎樣的呢?由于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jīng)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回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
7、閉上眼睛,你能看到這幅畫面了嗎?指名答(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是啊,湍急的河水流到這里受到了山的阻擋。)回答完再讀(碧水東流至此回)。
9、這是險峻如刀砍劍劈的天門山,楚江水洶涌而至,撞擊天門山形成巨大回旋,之后又浩蕩而去。(齊讀1、2句)
10、你們讀出了山的氣勢,水的澎湃!詩中還有哪兒讓你感受到了這樣的氣勢?(無人回答就引導到后兩句詩)
11、這又是怎樣的山呢?僅僅是青是綠嗎?你是從哪個字里讀出來的?(引導學生抓“出”字理解。是靜止的嗎?哪個字可以看出來?)
12、兩岸的青山相對著,本來靜止不動的山,怎么會有出來的感覺呢?讓我們再來讀讀下一句:“孤帆一片日邊來!(我們坐車的.時候,是不是發(fā)現(xiàn)窗外的景物都往后退呢?)你知道為什么了嗎?
13、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詩人李白是在哪兒望天門山?你又是從哪個字讀出來的?(“來”)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xiàn)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兩岸的青山好像紛紛出來迎接詩人呢!)
14、引讀3、4句。
好一個“出”字啊,讓我們覺得這兩岸的山象在比高矮。讀——
好一個“出”字啊,讓我們知道了詩人的船是由遠及近,這兩岸的山就好像張開手臂在迎接他。讀——
好一個“出”字啊,盡顯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文采。再讀——
四、入情入境,深悟詩情
1、這個時候,你要是坐在這片孤舟上,你會是什么樣的心情?(指名答)
2、是啊,詩人李白跟你有著同樣的心情。
3、師述:李白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懷著濟世安民的雄心壯志,乘舟順江而東,途經(jīng)天門山,天門山就像大門一樣敞開,讓他的眼前豁然開朗。于是,他揮筆寫下了這首《望天門山》。
3、山的熱情、水的澎湃,都是因為詩人那喜悅的心情、寬闊的胸襟和奔放不羈的情思。
4、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一條小船慢慢地駛過來了。讓我們和詩人一道坐上這只小船,望見這樣的山——“天門中斷楚江開”。(齊讀)望見這樣的水——“碧水東流至此回”。(齊讀)小船順流而下,從兩山之間穿過,只見——“兩岸的青山相對出”。(指名讀)穿過狹窄的河道,看見的又是——“兩岸的青山相對出”。(指名讀)再拐過一道彎,看見的還是——“兩岸的青山相對出”。(指名讀)這是因為——“孤帆一片日邊來”!(齊讀)
五、賞析拓展,總結全詩
李白自稱“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一生大半歲月是在隱逸漫游中度過的,李白漫游名山大川,寄清風明月,留下許多含而不露,意境深遠的山水詩的名篇。
入蜀中,便有了“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千古佳句;
出三峽,便有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空谷絕響;
東至齊魯,便有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蒼涼景色;
西游華山,便有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的雄奇篇章。
引讀:來到安徽當涂天門山,便有了(生讀全詩 )
師:李白的詩還有許許多多,都等著你們?nèi)プx呢!
六、指導書寫:(依據(jù)時間)
我們讀詩有點詩人的感覺了,寫字能不能像詩人一樣呢?古代的大詩人可是除了能寫一首好詩,還能寫得一手好字啊!我們來看看詩中幾個比較容易出錯的字,一起來寫一寫,好嗎?(“斷”、“孤”、“帆”、“楚”師講解強調 “斷”字的筆順,“孤”字下面一點,“帆”字橫折彎鉤,生在課堂作業(yè)本上書寫。)
七、板書
望 天 門 山
李 白
天門 雄偉
楚江 洶涌
孤帆
日
八、教學反思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并背誦古詩。
2、感受祖國山河壯麗,體會作者樂觀豪邁情懷。
教學難點:體會詩句所描寫的意境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學生課前準備:收集有關長江、李白的資料。
教學過程設計:
一、讀詩導入,了解長江。
1、課件出示一組有關長江詩詞,學生讀。
2、你對長江了解有多少?(匯報有關長江資料)
二、朗讀古詩,初悟詩意。
1、(課件出示古詩)請同學們自由出聲讀。
2、師范讀。
3、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全班讀。
三、品讀理解,感悟詩情。
1、理解詩意你有哪些方法?用喜歡的方法自學古詩。
2、匯報詩題。
。1)“望”是什么意思?
(2)“天門山”指什么?
(3)看作者把詩題的意思補充完整。
3、匯報第一句。
。1)指名解釋第一句(一、二名學生匯報)。
。2)啟發(fā)提示。
理解古詩中的“斷”、“開”和“回”。
。3)第一句詩中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色?
4、匯報第二句。
(1)指名釋意古詩(一、二名學生匯報)。
。2)看最后一句古詩,你認為李白現(xiàn)在在哪兒?現(xiàn)在能更完整地說出詩題的意思嗎?
。3)這“一片孤帆”從哪里來?作者正往哪行駛呢?
。4)點撥難點。
A:“出”字是一個表示什么的'詞?;
B:用動詞寫天門山你有什么疑問嗎?;
C:此句詩改成“兩岸青山相對立”好不好?;
D:用“出”字有何絕妙之處?;
E:學生討論匯報,并提出匯報交流要求。
聽別人的發(fā)言,請你認真思考,看對自己的想法有提示、幫助。
5、解釋整首詩的意思。
6、通過整首詩看出李白在贊美什么?表達了一種什么情感嗎?
四、拓展知識,豐富積累。
1、匯報交流有關李白資料。
2、能背出李白寫的其它古詩嗎?
五、結語升華,提出希望。
古詩是我國文化寶庫里的一朵奇葩,李白及他的詩歌只是這寶庫里一顆璀璨的明星。還有很多詩人和他們的詩歌也很有名,千古流傳,等待我們?nèi)バ蕾p、去誦讀。
課后同學們多積累古詩,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宣布下課)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12
學習目標:
一、智能目標:理解詞義句意,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情感目標: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
三、技能目標:
1、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讀懂詞句意思,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
2、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
教學設計: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讓學生自由誦讀已學過的古詩,說說認識的詩人。
2、簡介作者李白(著名詩人),導入新課(課件出示古詩)。
二、明確目標,嘗試學習。
1、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思考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并發(fā)現(xiàn)疑難。
2、展開想像與聯(lián)想,會把文字信息轉化為畫面,初步進入意境,并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三、引導學生逐詞逐句理解詩句的意思
“扶”學生學習第一句,初步掌握學習方法。
1、先運用不同手段突破“斷、開、回、出、來”這幾個難懂詞的意思。
2、指導學生串講句意:天門山被長江撞斷,浩浩蕩蕩向東流去。
3、教師指導學生想象——"天門中斷楚江開"寫出了浩蕩東流的長江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于長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在作者筆下,長江仿佛是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破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
4,總結學習方法:“ 先解字詞,再串句意。”
“半扶半放”引導學生學習第二句。
1、指導學生看教學圖,啟發(fā)想象,訓練“ 回”這個教學難點。
2、讓學生試著自己串講句意,教師點撥糾正。
3、指導學生開拓想象——“ 碧水東流至此回”
“放手”讓學生自學三,四句。
1、讓學生分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學習,然后匯報。
2、教師了解反饋,及時糾正。
3、再一次提示學生展開聯(lián)想——“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感悟理解詩句的意思和意境,激發(fā)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2.生字詞。
重點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和意境,激發(fā)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你們愛游山玩水嗎?都去過哪些山?
2.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祖國大好河山看不完、道不盡。有一位唐代詩人,他游歷了許多名山古川,寫下了千余首流傳千古的詩歌,被人們稱為“詩仙”,又被稱為“游俠”。他就是——李白。(板書)
3.出示課件(《望廬山瀑布》讀后揭題:他還去過一座山,山名就在剛才那幅字里,看得出是去哪座山嗎?(師板書:天門山)
4.今天,就讓我們隨大詩人李白去望天門山。(師板題)釋題:“望”就是看,那么李白在這兒望到了什么,又是在什么位置望的?讓我們?nèi)ピ娭袑ふ掖鸢赴桑?/p>
二、讀通詩文,初悟詩意
1.學生自讀古詩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讀,正音,強調:“中”是個多音字,“中斷”就是“中間斷開”的意思,因此在詩中讀第一聲。
3.教師范讀,學生評議。
4.學生自由練讀,讀出節(jié)奏。
5.指名讀。
6.有人說: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如果說這首詩是一幅畫,畫里都有些什么呢?
7.再讀詩,畫出詩中寫景的詞語。
8.全班交流。(課件出示:天門、楚江、孤帆、日。)
三、感悟詩境
1.請同學們再去讀讀詩句,想象這些畫面。
2.誰愿意用朗讀和大家分享自己想象的畫面?
3.你認為天門山是怎樣的山?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4.是啊,名為天門,必為天之門戶也。(師板畫天門山。)詩中哪一句寫到這天門山?(出示第一句)
5.傳說中這天門原是閉合的,只因一把利劍以不可抵擋之勢將它劈開。再讀讀這句話,你找到這把利劍了嗎?引導學生根據(jù)注釋理解“楚江”。
6.讓我們想象著奔騰東去的楚江水,咱們一起讀!
7.這又是怎樣的水。≡娭心囊痪鋵懥?又是誰有如此能耐讓洶涌不可擋的楚江“至此回”呢?理解“至此回”。指名讀讀。ǔ鍪镜诙洌
8.看,湍急的河水流到這里受到了山的阻擋。閉上眼睛,讓音樂帶著我們走得更近些。
9.你們讀出了山的氣勢,水的.澎湃!詩中還有哪兒讓你感受到了這樣的氣勢?
10.(師板畫兩岸的青山)這又是怎樣的山呢?僅僅是綠嗎?你是從哪個字里讀出來的?(引導學生抓“出”理解。)
11.兩岸的青山相對著,怎么會有出來的感覺呢?讓我們再來讀讀下一句:“孤帆一片日邊來!蹦阒懒耸裁矗空l來畫一畫?(生板畫孤帆、紅日。)
12.現(xiàn)在我們聯(lián)系這兩句來探討探討詩人李白是在哪兒望天門山?你又是從哪個字讀出來的?
13.引讀3、4句。
好一個“出”字啊,讓我們覺得這兩岸的山象在比高矮。讀——
好一個“出”字啊,讓我們知道了詩人的船是由遠及近,這兩岸的山就好像張開手臂在迎接他。讀——好一個“出”字啊,盡顯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文采。讀——
四、入情入境,深悟詩
1.師述:唐玄宗開元13年,25歲的李白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懷著濟世安民的雄心壯志,又帶著對未來前途的忐忑之心。當他乘舟順江而東,途經(jīng)天門山,天門山就像大門一樣敞開,讓他的眼前豁然開朗。于是,他揮毫寫下了這首《望天門山》。
2.聽完老師的介紹,你覺得詩人當時是怎樣的一種心境呢?
3.看,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一條小船慢慢地駛過來了。讓我們和詩人一道坐上這只小船,望見這樣的山——“天門中斷楚江開”。(齊讀)望見這樣的水——“碧水東流至此回”。(齊讀)小船順流而下,從兩山之間穿過,只見——“兩岸的青山相對出”。(指名讀)穿過狹窄的河道,看見的又是——“兩岸的青山相對出”。(指名讀)再拐過一道彎,看見的還是——“兩岸的青山相對出”。(指名讀)這是因為——“孤帆一片日邊來”。R讀)
4.是啊,這幅草書行云流水,好像讓我們看到了天門山的氣勢,(讀1、2句)這幅字暢快淋漓,仿佛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喜悅的心情,(讀3、4句)
6.配樂背詩。
五、總結
讓我們一起把這首詩留在心底吧。觿幼鞅场短扉T山》。)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感悟理解詩句的意思和意境,激發(fā)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3、通過詩中描寫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自制的譜曲的詩句和李白其它山水詩的課件。
2、學生準備:朗讀古詩,平時積累一些李白的詩歌。
教學重點:
情感朗讀,感悟詩境。
教學難點:
感悟詩境。
課前談話:
師:聽說你們很聰明,那我考考你們。(板書:山),什么字?你能說帶有山或與山有關的成語嗎?喜歡游山玩水嗎?都游過哪些山?還想去游哪些山?
一、揭題
老師帶你們?nèi)ビ翁扉T山,怎么樣?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板書:望天門山。
二、讀通詩文,初悟詩意
1、剛才讓老師領略了你們扎實的語文基本功,現(xiàn)在再去過難關,有信心嗎?底氣不足呀。
會讀這首詩嗎?自己大聲讀讀。
你們剛才的表現(xiàn)也激起了老師的表現(xiàn)欲,我也要讀一讀。(師范讀,生鼓掌。)能說說你為什么給我掌聲嗎?
現(xiàn)在你們是否也想讀?你覺得我哪里讀得不錯,欣賞我的,你可以學習我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獨到的見解,你就讀出你自己的感覺。
男生來讀讀。女生來讀讀。全班一起讀。
2、有人說:一首詩就是一首詩,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如果說這首詩就是一幅畫,那畫里都畫了些什么呢?再去讀讀、找找、劃劃。
反饋:天門、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3、我還知道你們班畫畫水平很不錯的,來展示一下吧,把這首詩畫出來。想要把這首詩畫好,該做些什么準備?(讀詩、讀懂詩的意思)
生自由作畫。
誰來向各位展示一下自己的佳作,說說自己畫中的得意之處。根據(jù)生的回答追問你為什么這樣畫?有何依據(jù)?
三、想象,領悟詩意
1、師也畫一畫,板畫天門山。這是——?天門天門,顧名思義就是天上的門,可見——?能用“天門山真什么”來說說嗎?(高、俊秀、險……)
是呀,難怪詩人寫到天門山猶如被江水沖擊而隔斷似的,這么雄偉這么有氣勢,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哪!
2、師板畫江水回旋、向北流。老師畫的是什么?(水)怎樣的水?(碧水)碧水還可以說什么水?(清清的水、綠綠的水、干凈的水……)這樣的水流到天門山的時候,由于山勢的阻擋,產(chǎn)生回旋,轉向北流了(師結合板書加上手勢來說)。
現(xiàn)在,你的眼前仿佛浮現(xiàn)出什么畫面?你仿佛聽到了什么?(水狠狠地、猛烈地撞擊巖石,發(fā)出嘩嘩、很響的、震耳欲聾的聲音……)大自然的景色真是秀麗神奇!
其實我畫的水是一條江,叫什么?(楚江)楚江又叫什么?(長江)在古代,長江在天門山之前的中游流經(jīng)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地域,被稱為楚江,天門山之后的下游流經(jīng)吳國地域,被成為吳江。
我畫的其實就是詩里的`哪幾句?(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師神情并茂讀這兩句詩。你也想讀讀嗎?我們比賽讀,你們不先練練嗎?指名幾位生讀,評讀,評出優(yōu)勝者。
3、你們讀出了山的氣勢,山的磅礴,詩里還有寫山的嗎?(兩岸青山相對出)這又是怎樣的山呢?(請兩位生來表演,為了顯示山的高大,可以向上伸手臂并向中間*攏點,演示山向中間突出的樣子)師板畫兩岸的青山,同時板畫孤帆和太陽。
4、看看老師又畫了什么?怎樣的小船?怎么行駛的?從孤帆你還能聯(lián)想到什么?(作者在這船上欣賞風景,被美景陶醉了,寫下這流傳千古的佳作。)
剛才我畫的是哪兩句?(兩岸青山相對出,一片孤帆日邊來。)師做手勢范讀,生練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
四、誦吟古詩,拓展積累。
1、這么美的詩,能積累下來嗎?可以做做動作背。生自由背誦,指名背,齊背。
2、在古代,古人可不像你們這樣讀詩、背詩,他們是吟詩,吟唱詩歌,也就是把詩歌唱出來。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古人,唱一唱詩。課件出示:譜上曲的詩句。
師唱,生跟唱,師生齊做動作唱。
3、知道這么精彩的詩是誰寫的嗎?對李白你了解多少?
李白是我國唐朝著名的詩人,背后人譽為“詩仙”,現(xiàn)存詩歌將近1000首,其中有很多是寫山水的,你還知道李白哪些寫山水的詩?
老師也找了幾首,給同學們欣賞。課件出示:《獨坐敬亭山》、《望廬山瀑布》、《早發(fā)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天門山》。
五、結語
古詩是我國文化寶庫里的一多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星,還有很多詩人和他們的詩歌也很有名,千古流傳,等著你們?nèi)バ蕾p,去誦讀。
望天門山
一、課前:
讀有關長江的詩: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贫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鳁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宋蘇軾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唐白居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涡翖壖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宋柳永
這些詩有什么特點?通過讀詩,長江在你的眼里是怎樣的?
二、開課:
1、書法欣賞(課件出示《望天門山》書法作品)
2、讓學生猜是哪一首詩?
3、這幅書法作品好不好?
三、默寫古詩〈望天門山〉
1、師生同默;
2、簡介李白;
3、結合詩歌的注釋,讀詩,問:你讀懂了什么?
4、再讀,問:這首詩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評讀
1、課件出示世人對這首詩的評價;
2、詩里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這種氣勢?
3、指導學生讀出這種氣勢。
五、品讀
1、由乾隆皇帝的評價引入。
2、“碧”的品讀;
3、“孤帆”的品讀,插入《李白是個怎樣的人》材料
六、拓讀
李白的詩〈天門山〉和文〈天門山銘〉
望天門山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神奇壯麗,感受作者豪邁的情感。
2.會讀,會背兩首古詩,理解古詩的含義以及詩中的字詞。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包含的哲理。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讀會默寫《望天門山》,了解古詩的大意。
2.讓學生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神奇壯麗,感受作者豪邁的思想感情。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一.導入新課
1.以前我們學過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大家還能背出來嗎?齊背《望廬山瀑布》。
2.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李白的《望天門山》這首詩通過對天門山景象的描述,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作者樂觀豪邁的感情。
二.簡介天門山和作者李白
三.學生自讀《望天門山》找出詩歌里不理解的字,詞。
四.教師范讀課文
五.學生自學古詩
1.指導學生通過查找資料,互相討論,了解詩歌的大意。
2.詩題:望天門山。望:就是觀看,欣賞。望天門山:就是欣賞天門山的美麗景色。
3.學生通過誦讀,想象,感受“斷、開、回、出”這幾個動詞的意思。然后把全詩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4.讓學生通過自由誦讀,結合看課文,掛圖,在頭腦自學形成畫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話說出來,還可以讓學生把想象的景象畫出來。
六.教師小結詩歌大意。
七.朗讀指導
八.作業(yè):
1.背誦《望天門山》
2.默寫《望天門山》
望天門山
一、課前:
讀有關長江的詩: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贫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鳁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宋蘇軾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唐白居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涡翖壖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宋柳永
這些詩有什么特點?通過讀詩,長江在你的眼里是怎樣的?
二、開課:
1、書法欣賞(課件出示《望天門山》書法作品)
2、讓學生猜是哪一首詩?
3、這幅書法作品好不好?
三、默寫古詩〈望天門山〉
1、師生同默;
2、簡介李白;
3、結合詩歌的注釋,讀詩,問:你讀懂了什么?
4、再讀,問:這首詩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評讀
1、課件出示世人對這首詩的評價;
2、詩里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這種氣勢?
3、指導學生讀出這種氣勢。
五、品讀
1、由乾隆皇帝的評價引入。
2、“碧”的品讀;
3、“孤帆”的品讀,插入《李白是個怎樣的人》材料
六、拓讀
李白的詩〈天門山〉和文〈天門山銘〉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15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磐瑢W們,你們喜歡游山玩水嗎?都游過那些山?還想去游那些山?你們知道嗎,在我國安徽省當涂縣,有一處雄奇秀麗的景色——天門山,早在唐朝時,大詩人李白就去過那里,并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望天門山》。板書:望天門山。
二、初識“天門山”
、颇銖脑婎}中知道了什么?
、偻嚎矗h處看。
②天門山:“天門”,顧名思義,就是天山的門,可見天門山是……(高、俊秀、險等)師補充:天門山就是安徽當涂縣的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合稱。兩山夾江對峙,像一座天設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天門”由此得名。
、抢畎走h望天門山,見到怎樣美麗的景色呢?今天,我們就跟隨李白一同游覽天門山。
三、游覽“天門山”
、逦夷茏x,
、葘W生嘗試,獲取體驗。(讀讀看,語句這么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
⑸教師示范,指導朗讀。
、僮x音準確;②停頓恰當;③有表情地朗讀;④有畫面地朗讀。
、首儞Q形式,反復誦讀。(指名讀——小組讀——男女讀——全班讀)(過程評價)
、嫖夷苷f,
、苏f一說這首詩讓你感受最深的一點。
、傥腋惺艿皆姼璋蹴绲臍鈩。理由:“斷、開”山斷而江開,可見江水的聲勢是多么浩大“流、回”兩山夾江,可見江流回旋湍急而浩蕩,那氣勢真是不可阻擋。
這首詩表現(xiàn)的就是這種磅礴奔放的氣勢,讓我們把這種氣勢讀出來。
、谖腋惺艿嚼畎變(nèi)心的激動。理由:孤獨的李白孤帆一片自上游順水而下,一到天門山,天門山就像大門敞開一樣,敞開自己的胸懷迎接自己,讓他的不開心,他的孤獨一掃而光,感受到了天門山的熱情。
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這首詩,注意最后一句要用高昂的聲音來表現(xiàn)內(nèi)心的激動。
、陶f一說這首詩你不理解的和有疑問的詞語或句子。
學情預測:
①“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中斷:從中斷裂;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開:通,流過的意思;回:回旋;至此回:長江東流至天門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天門山仿佛是被神斧攔腰從中劈開似的,長江從兩山之間奔騰而出。只見向東流去的碧綠的'江水,在這里打了個回旋徑直向北流去。
②“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出:突出,聳出來;孤帆:單獨的一只船;日邊:遙遠的天邊。
兩岸蒼翠的東西梁山隔江相對從船的兩邊掠過。一葉孤帆從天水相接的遠方徐徐駛來。
。ㄟm時補充:把這句詩改為:“兩岸青山相對立”好不好?為什么不好,用“出”字有何絕妙之處?①“出”比“立”好,“立”給人感覺呆板,而“出”給人感覺活躍。②“出”表現(xiàn)詩人在行舟過程中由遠到近看到天門山的樣子。③“出”給了我們動感,天門山由遠到近,由渺小到高大,顯現(xiàn)在我們眼前。小結:一個“出”字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tài)美,更讓我們?nèi)谌氲皆姷囊饩持。?/p>
、缥夷墚,
有人說:一首詩就是一首詩,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如果說這首詩就是一幅畫,那畫里都畫了些什么呢?再去讀讀、找找、劃劃。(天門、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文阌X得這首詩可以畫幾幅畫?說說你的理由。
①畫單一景物;②畫一個片段;③畫連環(huán)場景。
⑾作品展示。
⑿在講畫、評畫的同時加深對詩的理解,全詩緊扣一個“望”字,通過對天門山長江兩岸景色的描繪展示了祖國山川的雄偉壯麗。體現(xiàn)出詩人借景抒發(fā)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四、課堂小結。
小結:①你能想象得出作者舟行天門山時的感情嗎?
。ㄗ髡咴谶@船上欣賞風景,被美景陶醉了,寫下這流傳千古的佳作。)
、诖藭r,你最想說些什么?
。ㄎ襾辛⒃趤碜蕴爝叺墓路,多么令人心飛神馳;乘船迎天門而去,眼前是浩浩蕩蕩的急流翻騰著漩渦,多么令人驚心動魄!)
五、作業(yè)布置
這么好的詩應該背下來。大家試著讀讀背背。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15篇03-09
古詩《望天門山》優(yōu)秀教學設計(精選15篇)11-10
古詩《望天門山》優(yōu)秀教學設計(通用12篇)04-23
望天門山的教學實錄(通用17篇)03-23
關于望天門山的詩意04-12
《望洞庭》教學設計12-22
《春望》教學設計12-18
《望洞庭》教學設計02-05
望洞庭教學設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