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動課評課稿
心理活動課評課稿1
這是一節(jié)小學四年級的心理輔導活動課,教師主要通過引導學生對各種案例分析得出處理誤會的方法,從而提升處理以后自己所遇到的誤會的方法。下面,我就從輔導活動課設計的選題、單元設計和基本環(huán)節(jié)與實施來對這節(jié)課進行評價。
一、從輔導活動設計的選題評價
小學生發(fā)生誤會是很稀疏平常的事情,王老師的這節(jié)課輔導理念到位,抓住學生的共性,以“如何解決誤會”為切入口,讓學生有話可說。尊重學生的觀點,俗話說的好,“適合的才是最好的”。社會心理學理論認為,處于社會關系中的個體時時刻刻在扮演著各種各樣的社會角色,并且不同的社會角色有著不同的角色形象和角色行為要求。王老師的精心選題,從“哭泣的小芹”到“小芹,開心吧”讓學生體驗誤會、學會幫助別人,并引導學生認識自我從而尋找解決誤會的各種途徑。整個教學設計理念現實、符合實際,指導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這堂課從說別人的事到說自己身邊的事到說自己的事,讓學生能自然的敞開心扉,以達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來看,這堂課很好地符合了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原則。
二、從輔導活動的單元設計評價
王老師這節(jié)課從開始的熱身游戲——“幸運猜猜猜”,請一位同學上臺做動作,讓下面的同學來猜這個動作的意思,同一個動作出現的多種不同答案,指出平常生活中的一句話或一個動作可能引起的多種理解,從而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誤會,引出本課的活動主題,導入自然。整堂課從“哭泣的小芹”到“小芹,開心吧”為主導線,中間通過各種案例以及發(fā)生在自己身邊和自己的事情的分析找到解決誤會的各種各樣的方法,最后幫助小芹解決誤會,讓她開心。
《一份快餐》的設計,前面埋下伏筆,出現的結果讓人意外,引起學生心理的矛盾,讓學生得到思考。最后以“故事接龍”的形式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讓學生體驗、感受當時小伙子的`心情和白發(fā)老漢的心情。感悟小伙子的處理方式,引發(fā)對我們生活學習中如何處事更恰當的思考。另外,在課堂上,老師把每個單元活動所需的時間都有一定的控制和把握,在一堂課時間內把各個單元流程都做下來,活動緊湊。
三、從實施的基本環(huán)節(jié)與實施評價
1、本節(jié)輔導課依據目標展開,所設計的活動與輔導目標一致。學生對《一份快餐》中小伙子和白發(fā)老漢的評價得出他們“心地善良、寬容、心胸寬闊、心中有他人”等值得讓人學習的寶貴品質,這也是個心靈凈化的過程。
2、本節(jié)輔導活動設計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和體驗。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在互動分享和接受反饋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把別人的以及在活動中獲得的新經驗與自身的經驗相整合,真的為我所用,從而達到輔導的效果。
3、本節(jié)輔導活動設計又促成了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輔導活動課并不是隨著下課鈴聲的響起而結束的,它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將課堂中的收獲運用到生活當中去,采取實際行動去演練成果,及時促成行動,并且通過布置一定的課外作業(yè)進行強化。在這堂課中,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外進行實際的行動,提升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收獲和感受。真正意義上的延伸到了課外,用得到的解決誤會的方法來解決平常生活中的誤會。
總的來說,這是一節(jié)很成功的心理輔導活動課。
心理活動課評課稿2
學生心理漫畫是借助漫畫手法將自己學習生活中的心靈感悟表達出來的途徑,能詮釋心理健康知識的深刻內涵,宣傳普及心理學知識,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意識,心理漫畫是繪畫治療技術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它是集通俗性、幽默性、教育性于一體的心理輔導方式,它源于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具貼近性和針對性,寓教于樂,引導學生關注心理、關注自我,提高心理素質。
此次心理漫畫展征集了各學院推薦的優(yōu)秀學生作品,同學們分別用不同的漫畫形式表現出有關心理健康的問題。所展示的漫畫中,取材于大學生活的點滴小事,內容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富有啟發(fā)性和勵志性,簡單的漫畫中體現了深刻的道理,學生用夸張的筆墨和幽默的語言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的心理變化和發(fā)展的過程,內涵豐富,融思想性和藝術表現力于一體,展示了我校大學生積極健康、青春活力的精神風貌,精彩的漫畫展吸引了眾多師生駐足觀看。
心理健康節(jié)心理漫畫展的舉辦,以輕松的方式引發(fā)了同學們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反思,充分挖掘了同學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對于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推動我校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次心理漫畫活動效果顯著。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還使學生在生活化的場景中凈化了心靈,提升了素養(yǎng),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進一步得以了深化,激發(fā)同學們積極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同時也能為有志于心理漫畫創(chuàng)作的同學提供一個展現風采的舞臺,在快樂中感悟人生。
心理活動課評課稿3
張老師給大家上了六年級的這一節(jié)心理活動課,我聽后很有感觸,歸結有三:
一、突顯心理味兒
大家知道,什么課要上出什么味。作為心理活動課,如何突顯心理味就值得大家好好研究探討。很多時候,我們認為自己是人師,起著教化的作用。使得我們的眼光高高在上,以自己的感悟理解,代替學生的感悟理解。
如何體現心理味,第一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要有學生自主的活動及活動中體驗,讓學生在討論中明理,在活動中有所體驗,不是教師的灌輸,不是教師本身的理解。第二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符合學生心理認識的特征,抓住學生的心理,針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有效的展開教學。
張作金老師的《老師朝我發(fā)威了》,面向全體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選題很有現實性。同時,課堂中安排了很多體驗感悟的材料,設置了系列問題帶動學生的體驗,使活動突顯了心理味。
二、設置問題有效度
心理活動追求實效,張老師很多環(huán)節(jié)的處理都透露出這樣的信息。首先以小品的形式演繹了學生自己身邊的人和事,激發(fā)了強烈的參與欲望,接著馬上拋出了兩個問題:“假如你是小剛,你會怎么做?如果你是這位老師,你又會怎么做?”讓學生分別從站在“小剛”和老師這兩個對立的角色上直觀地感受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從而讓學生自發(fā)地從內心深處感受老師批評的真正意義,激發(fā)學生來認同老師平時的做法。然后通過談話“哪個老師的批評讓你這輩子也忘不了”引導學生將心理的“結”掏出來,通過和老師、同伴的聊天互動打開“心結”有效地疏通了學生的心理,最后讓學生在心愿卡上寫出“心目中的老師”將活動推向了高潮,讓老師也明白了學生的想法。通過這樣的問題貫穿課堂,帶領學生在挫折上體驗,在感悟中提升,在頓悟中分享。對學生以后面對批評時,就有一定的借鑒作用。這樣就更加的突顯了問題的效度,更好的達到預設的目標。
三、處理細節(jié)是關鍵
細節(jié)可以突顯品位,心理活動課更是如此。一句話回應的質量,可以看出是在教育學生還是在教輔學生,同時也暴露出自己的教學理念。張老師在這節(jié)課中作了充分的預設,無論是活動方案還是課堂中的回應,體現了一個心理教師的應有的素質。真是可圈可點。但在一男生回憶時說:老師在批評時我在那里笑,老師就讓我吃粉筆的事情回應上,稍顯欠缺。這本是一個很好的生成點。張老師剛開始的回應也非常的機智,說:“你是在什么情況下笑”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自己的問題,但明顯老師讓學生吃粉筆也是一種體罰行為,應該要予以否認,但課堂中老師過于強調老師的威信,并沒有指出老師的不對之處,很明顯在“師生”這個天平上,張老師偏向了老師這邊,這樣會讓學生感覺:學生做錯事馬上會受到批評,有時還會受到自尊心的傷害,但老師做錯事仍然不會受到批評,讓學生感覺老師始終是高高在上的,師生之間還是不公平的。包括后面教師總結時:其實老師批評我們是希望我們好,如果老師在批評我們時能“偶爾”照顧一下我們的心理、自尊心,那么我們就用正確的態(tài)度去面對老師的批評了。我認為學生的心理、自尊心作為一個心理老師應該而且必須照顧到,而不是“偶爾”!否則,很可能學生的“心結”好不容易解開了,這會兒又重新打上了“結”。
四、源于生活,歸于生活
無論是何種形式,在這次心理健康活動中,張老師始終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整個過程讓學生多想、多動、多參與、多感悟,教師不作過多的講述、講解,使學生把活動課上所獲取的心理體驗運用于實際生活中,指導實踐。即使是在教給學生掌握問題解決的方法和技巧時,也應充分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總結、去想辦法,教師只在必要時給以提示,最后幫助歸納、總結、補充和提煉。這種讓學生自得自悟的方式顯然要比教師直接給出答案有意義得多,體會也深得多。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心理活動課看似簡單,但簡單的背后就是深深地沉淀。如何使心理活動課上到學生的心坎上去,在課堂中出現一個盎然的春天,還需要我們教師共同的努力,不懈地追求。
以上是我在這次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幾點看法和做法。當然,要真正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發(fā)揮出它最大的作用,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發(fā)現和解決;要真正做好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事業(y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還需要更多、更強關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力量。
【心理活動課評課稿】相關文章:
心理活動課評課稿通用08-11
心理活動課評課稿(精選22篇)04-10
心理活動課評課稿3篇03-08
活動課評課稿04-28
心理活動課評課稿集合(3篇)07-22
心理課評課稿01-18
心理課評課稿06-07
(精)心理課評課稿06-12
心理課評課稿精選9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