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1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高中生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中面對著升學的壓力,不僅需要擁有扎實的學科知識,更需要有幸福健康的心理;诜e極心理學的研究視角,其研究的第一大內容就是積極情緒與幸福感。就影響高中生幸福指數(shù)的因素來看,大致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本研究將高中生情緒智力作為影響其幸福指數(shù)的內部因素,將高中生的同伴關系作為影響其幸福指數(shù)的外部因素進行探究分析,來了解高中生的情緒智力、同伴關系和幸福指數(shù)的基本情況及其關系,為培養(yǎng)高中生的情緒智力和建立良好同伴關系提供實際有效的理論依據(jù)。
一、對象與方法
(一) 研究對象
在某中學共隨機發(fā)放300份問卷, 回收問卷292份,有效問卷281份。其中男生112人,女生169人;高一102人、高二108人、高三71人;城市89人、農村192人;獨生子女92人、非獨生子女189人。
(二) 研究工具
1. 情緒智力量表(EIS)
Schutte 根據(jù)梅耶(Mayer)和薩洛維(Salovey)的情緒智力模型編制而成, 其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3,重測信度0.86,信度較好。
2. 同伴關系問卷
郭伯良教授編制的同伴關系問卷, 問卷共有22道題目,原始分依次評定為1-4分。分數(shù)越高的人,同伴關系就越差。該問卷α系數(shù)為0.71, 信度較好。
3. 幸福指數(shù)量表(GWB)
段建華修訂后的量表,共計18道題,其α系數(shù)女性為0.95,男性為0.91,重測信度為0.85。統(tǒng)計分析法:將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錄入Spss16.0軟件中并進行相應的統(tǒng)計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統(tǒng)計、獨立樣本t 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和相關分析。
二、研究結果
(一) 高中生情緒智力的分析結果
1. 高中生情緒智力的描述性分析
高中生情緒智力總分的均值為125.75,標準差為12.354,說明高中生情緒智力得分整體上不平衡。
2. 高中生情緒智力在人口學變量上的統(tǒng)計分析
(1)情緒智力在性別上的差異分析
高中生男女的情緒智力在情緒知覺維度上有著顯著性的差異(t=-2.23,p<0.05), 43.44="">40.37),在整體水平上,高中生的情緒智力在男女水平上并無顯著差異(t=-1.446,p>0.05)。
(2)情緒智力在年級上的差異分析
不同年級的高中生情緒利用維度存在顯著的.差異(F=2.720,p<0.05),而在情緒智力總分上并不存在顯著差異(f=1.383,p>0.05)。
(3)情緒智力在是否獨生子女上的差異分析
高中生是否獨生子女的情緒智力得分在他人情緒調控(t=-2.593,p<0.01)、情緒利用(t=-2.061,p<0.05) 以及情緒智力總分(t=-4.552,p<0.01)上存在顯著差異。
(4)情緒智力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異分析
不同生源地的高中生情緒智力在整體水平上并沒有顯著差異(t=-1.846,p>0.05), 只有在情緒知覺維度上高中生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得分才存在顯著差異(t=-2.54,p<0.05)。
(二) 高中生幸福指數(shù)的研究結果
1. 高中生幸福指數(shù)的總體狀況
高中生幸福指數(shù)得分最大值為106,最小值為56,跨度較大,均值為76.33, 標準差為9.525,說明高中生幸福指數(shù)的個體差異較大,但總體上幸福指數(shù)狀況良好。
2. 高中生幸福指數(shù)在人口學變量上的統(tǒng)計分析
(1)高中生幸福指數(shù)在性別、年級上的差異分析
高中生的幸福指數(shù)總分在性別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t=1.17,p>0.05), 在年級上不存在顯著差(F=1.233,p>0.05)。
(2)高中生幸福指數(shù)在是否獨生子女上的差異分析
高中生幸福指數(shù)在是否獨生子女上存在顯著差異(t=2.98,p<0.05),且獨生子女的幸福指數(shù)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的幸福指數(shù)(78.75>73.66)。
三、分析與討論
(一) 高中生情緒智力的特點分析
根據(jù)本研究的結果表明,所選被試樣本的情緒智力水平在個體上有較大差異,其在總量表得分上差異較大,表現(xiàn)出高中生情緒智力水平的不平衡性。從其四個維度的分析結果來看,情緒利用和他人情緒調控維度相較其它兩個維度,其得分偏低。出現(xiàn)這個結果有可能的原因是:高中生面臨著極大的高考壓力,這不僅來自于自身,更來源于學校與家庭的期望,他們沒有多余的時間和條件接觸以及思考更多學習以外的事物,學生能夠和外界接觸的時間寥寥無幾,而人際交往機會的貧乏和單一的生活圈子直接影響了高中生在實際生活中掌握他人情緒并運用情緒的能力。
情緒智力在性別和年級上并不存在顯著的差異,但在情緒知覺維度上,男女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女生的情緒智力平均分要高于男生,這可能是因為:女生比男生更加細心,更加關注生活中的一些細節(jié),并喜歡用豐富的面部表情、語言和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在現(xiàn)代社會,女生更加被賦予善解人意、溫柔體貼的社會期望,所以女生較男生在情緒知覺、情緒調控與情緒運用方面會比男生得到更多更好的發(fā)展機會。
所選高中生被試的情緒智力在是否獨生子女上存在顯著差異,這可能是因為非獨生子女有長時間相處在一起的兄弟姐妹,能夠更加考慮到他人的情緒與感受,長時間的接觸與家庭教育使得非獨生子女學會管理自己與他人情緒并能夠利用情緒解決一定的實際問題。
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生源地的高中生情緒智力在整體水平上并沒有顯著差異, 只有在情緒知覺維度上高中生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得分才存在顯著差異,城市高中生在情緒知覺上的得分略高于農村高中生,這可能是因為:來自于城市的高中生較農村的高中生知識面廣,接觸社會機會多,學習能力強,家庭重視程度高, 使得學生不斷提高了他們的情緒感知、表達及評價能力。
(二) 高中生同伴關系的特點分析
根據(jù)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所選高中生被試的同伴關系得分整體上差距較大,范圍較寬,但總體上同伴關系發(fā)展較好。所選被試的同伴關系在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高三學生的同伴關系要顯著優(yōu)于高一和高二學生的同伴關系,這可能是因為:剛踏入高中,學生們都剛剛接觸,其同伴關系沒有建立起來,關系并沒有很好,但是到了高三,通過長時間的相處使他們漸漸產生感情,其同伴關系就會越來越好。
(三) 高中生幸福指數(shù)的特點分析
所選高中生被試的幸福指數(shù)得分基本上處于中等水平,對于即將參加高考,面臨著巨大升學壓力的他們,其幸福指數(shù)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高中生幸福指數(shù)在性別上,男生的幸福指數(shù)顯著高于女生。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包括由于男女性別上的差異從而導致他們生理和心理特點不同, 女生可能更加敏感,對于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心情容易產生波動,而男生可能更加粗心,不太在意一些細枝末節(jié),從而導致男女生幸福指數(shù)的差異。
(四) 高中生情緒智力、同伴關系和幸福指數(shù)的關系特點
1. 高中生情緒智力和同伴關系的關系狀況
情緒智力較高的人更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更易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在高中校園里,良好的同伴關系有利于學生建立自信,快速融入集體,獲得自己的地位,并影響學習成績,所以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非常重要,而良好同伴關系的建立,需要個體具有較高的情緒智力水平,故培養(yǎng)高中生的情緒智力非常重要。
2. 高中生情緒智力與幸福指數(shù)的關系狀況
從總體上看,情緒智力和幸福指數(shù)顯著正相關,情緒智力水平高的人幸福指數(shù)也較高。個體在與他人、社會的交往過程中,具有較高的情緒理解與評價能力,并懂得如何表達利用情緒的人會獲得大多數(shù)人的認可,人際交往能力也較強,從而能夠體驗到更多的幸福感。
3. 高中生同伴關系與幸福指數(shù)的關系狀況
本研究顯示,同伴關系與幸福指數(shù)顯著相關,總體上呈負相關。當高中生個體擁有較好的同伴關系時,良好的人際環(huán)境,往往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加成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就更易對自己的生活產生積極的評價,體驗更多的幸福感。
四、結論
(一)高中生獨生子女的幸福指數(shù)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而情緒智力卻顯著低于非獨生子女;
(二)高中女生的同伴關系好于男生,且高三學生同伴關系好于其他年級;
(三)高中生情緒智力水平越高,同伴關系越好;情緒智力水平高的人其幸福指數(shù)也較高;同伴關系越好的人其幸福指數(shù)也越高。
積極心理學2
達成心理健康的七種練習
心理可以被定義為一種樂觀、,能讓你對每件事情保持愉快的。它和身體很像。為了要達成這個,你一定要每天不斷地去做,直到它成為你的第二天性為止。
這樣的過程并不容易,但是不斷的與持續(xù)的練習將會讓你辛勤耕耘之后得到豐收。這種過程絕對會讓你整個變得更好。
你整天都可以進行這七項心理練習來保持積極、樂觀及心理的。各行業(yè)里最的專業(yè)人員都會采用這些練習。這些練習是每個領域中,心理建設的基礎。
積極的自我對話
這七項練習的第一項是積極的自我對話。幾十年來,心理學的研究已經發(fā)現(xiàn)到,自我對話的方式比其他任何一種因素更能決定你的。你的生活情緒或“生活的情趣’’取決于你內心的對話及信仰。
賓州的馬西?謝利格曼(Martin Selignmn)教授,在他《學習來的樂觀主義》(Learned Optimism)一書中,稱此為“解釋形態(tài)”(explanatory style)。
你的解釋形態(tài)就是你對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物的解釋方式。神經語言學家稱之為“加框”(framing)。你對這些事件的自我解釋,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解釋,則稱之為重加框。
這就是你對你周邊事件的解釋方法。它組成了你的內心對話,也就是說,當你從外在環(huán)境得到訊息之后,腦海中立刻會閃過一些文字,然后你會透過思想加以處理。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的.:“事情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全看你怎么去想它!
心靈學派大師(Sufi)以色瑞?甘(1zrat)曾經寫過一句話:“生活就是一連串的問題!蹦愕纳钏坪跏潜灰恍┴撁娴氖录涑狻
所有收音機及電視節(jié)目、新聞報導、報紙及新聞雜志都充滿了負面和感傷的故事。你周邊所討論的內容大都是繞著問題、是非、憂慮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打轉。你和客戶討論的話題,也不外乎為什么他們的生活和企業(yè)的狀況會不好,而無法購買你的產品和服務。
你一不小心就會陷入習慣性的負面思考。你會一開始先看到事情的負面,再看到正面。
你會一開始先去注意到玻璃杯里有一半是空的,而沒看到另一半是滿的。你偏向負面思考的是一種很自然的傾向。
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老是在談論那些讓你生氣、讓你受委屈的人。你一再擔心自己的財務困擾、本身的問題及恐懼。即使并非故意要如此,但你會發(fā)展出一種負面的。
這種會影響你的個性,進而影響你的業(yè)績。你很容易慢慢地變成一種很消極、懷疑而且憤世嫉俗的人。而且因為你周邊的人都有同樣的想法,你就會有一種錯覺,認為“這世界本來就是這樣子!
但是,你可以利用控制內心對話及積極的自我對話,而非消極的對話方式來對抗這種負面的傾向。
你能決定自己要怎樣去跟自己說話,進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緒。這個決定控制內心對話的行動,將帶給你樂觀的與個人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你對自己一些簡單的自我肯定對話,往往會帶來很驚人的效果。你只要對自己再肯定,用一種非常熱忱且堅定的口吻對自己說:“我喜歡我自己!”和“我熱愛我的工作!”等等,你就會把這項訊息深深植入你的潛意識中。
你會覺得更加肯定樂觀,并更能控制自己的生活。你會覺得更有能力與,更加盼望下一次的拜訪及展示。
你越是對自己重復說這些話,就越它們是真的。
當你說服自己是位“最杰出的人士”時,你的談吐、行為以及行動都會開始和這樣的想法相符合。
舉例來說:你若對自己的不好,你就無法真正對自己說出“我喜歡自己!”這句話。不管周邊發(fā)生了什么事,你越說“我喜歡自己!”,就會真的越來越喜歡并尊敬自己。你會覺得更、積極、樂觀,每一件新的嘗試都會表現(xiàn)得更好。
我最喜歡的,而且也行之有效的一個組合肯定句就是:“我喜歡自己并且熱愛我的工作!”這些字眼在你開始新年度,或是為一個訪問做心理準備的時候尤其有效。
控制你的內心對話,就是控制你跟自己說話的方式,是達到巔峰表現(xiàn)的關鍵。
這就是主導自己的心思并把焦點集中在你渴望的,而不僅維持現(xiàn)狀的方式。這是你克服困難阻力而讓思想能夠經常保持積極的一種方式。
請記住,要對中的自己說話,而不要和現(xiàn)在的自己說話。你要說真話,但是提前說!
積極心理學3
一 積極心理學
傳統(tǒng)心理學將焦點更多放在心理缺陷和能力喪失上,較少關注個體的韌性、資源和更新能力。為了彌補這個基于缺陷的傳統(tǒng)心理學取向,美國的馬丁. 塞里格曼教授創(chuàng)立了積極心理學。這個新的心理學分支是對傳統(tǒng)心理學的批判和繼承,它注重培養(yǎng)、建構個體的積極特質,致力于激發(fā)個體潛在的力量,倡導用積極的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來應對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更好的幫助個體積極、幸福生活。
對于畢業(yè)生而言,在就業(yè)過程往往同時伴隨著畢業(yè)設計、畢業(yè)論文答辯、戀愛關系受挫等事件,因此青年學生在就業(yè)、擇業(yè)過程中難免產生緊張、焦慮、自卑等消極情緒,這類消極情緒會使個體處于一定的應激狀態(tài),嚴重者會危及畢業(yè)生的身心健康,影響大學生的就業(yè),貽誤最佳就業(yè)時間和就業(yè)機會。由于就業(yè)的重要性,眾多高校紛紛開設了就業(yè)指導課程,但是不少高校在進行就業(yè)指導時,將關注點過多的放在了緩解就業(yè)壓力、心理負性情緒疏導等方面。這種以“解決問題”出發(fā)的教育模式非常被動,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就業(yè)心理問題,鮮有高校將視角放在學生積極情緒體驗和積極心理潛能的開發(fā)上面。
二 大數(shù)據(jù)下大學生就業(yè)心理問題分析
(一) 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自編調查問卷抽樣分發(fā)的方式,在江蘇省內的部分高校隨機抽取20xx 屆、20xx 屆畢業(yè)生對其進行就業(yè)心理方面的問卷調查。問卷從個人基本情況、就業(yè)心態(tài)、就業(yè)認知三個部分展開,共計包含50 道題目,主要從自我認知、就業(yè)觀念、求職方式、就業(yè)心態(tài)、就業(yè)服務等方面維度綜合了解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心理狀態(tài)。調查問卷發(fā)放的過程采取全面覆蓋性的隨機抽樣方式。
(二) 調查對象分析
20xx 年1 月至20xx 年6 月間,對江蘇省部分本科高校20xx 屆、20xx 屆畢業(yè)生1200 人進行問卷調查,涉及工學、理學、文學、醫(yī)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專業(yè)學生。調查結束后共收回有效問卷1092 份,有效率91%。其中1092 份有效問卷中,男生579 人,女生513 人,分別占比53.02%和46.98%;江蘇籍881 人,非江蘇籍211 人,分別占比80.68% 和19.32%;城鎮(zhèn)戶口646 人,農村戶口446 人,分別占比59.16% 和40.84%。本次調查所選取的調查對象基本可以反映江蘇省內多所高校就讀的大學生就業(yè)心理狀態(tài),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當前大學生的就業(yè)心理。
(三) 調查結果分析
結合《大學生就業(yè)心理調查問卷》可以看出,多數(shù)大學生的就業(yè)觀和就業(yè)心態(tài)是積極穩(wěn)定的,但仍可以從調查結果中看出,部分大學生在就業(yè)觀和就業(yè)心態(tài)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就業(yè)認知不明確、負性情緒困擾等。下面文章將從人類心理活動的三種基本形式,即認知、情感、意志三方面對大學生就業(yè)觀和就業(yè)心態(tài)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1. 認知層面分析。就業(yè)認知是大學生對自己所要從事職業(yè)的認知和追求,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內容,即自我認知、職業(yè)認知和社會認知。就業(yè)認知對大學生就業(yè)起到指引和導向作用,對于大學生能否準確定位,能否處理好就業(yè)過程中的負性情緒等有著重要的影響。
在對“工作的意義”調查中,32.67% 的大學生選擇“工作就是一種謀生手段”,17.21% 的大學生選擇“在工作中提升個人能力”,43.85% 的大學生選擇“通過工作實現(xiàn)個人的社會價值”,6.27% 的大學生選擇“借助工作達到出人頭地、贏得權力”;在對“大學生求職時首先考慮的影響因素”調查中,22.55%選擇“個人是否有進一步發(fā)展機會”,41.76% 的大學生選擇“個人的價值實現(xiàn)”,16.31% 的大學生選擇“福利待遇和薪酬”,14.27% 的大學生選擇“個人興趣”,5.11% 的大學生選擇“父母期望”。在“理想工作地點”調查中,78.24% 的同學想留在“蘇錫常、南京、上海等經濟發(fā)達城市”,13.46% 的同學想回小城市發(fā)展,僅有6.30% 的同學志愿到西部或偏遠地區(qū)發(fā)展。在對“大學生主要求職方式”調查中,92.98% 的大學生選擇“人才市場招聘”、“校園各類招聘會”、“網(wǎng)上直接投簡歷”,但是仍有近7% 的大學生選擇“父母親戚朋友介紹”。
盡管國家出臺了很多鼓勵畢業(yè)生到基層就業(yè)和志愿服務的就業(yè)優(yōu)惠政策,但廣大同學們的積極性仍顯不足。由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當前部分大學生就業(yè)觀念和就業(yè)動機較為功利和現(xiàn)實,缺乏奉獻意識,就業(yè)過程中不能精準定位,但同時一部分大學生能準確認知,注重自我發(fā)展,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整體就業(yè)觀念呈現(xiàn)多元化。另外絕大部分學生在就業(yè)形勢日趨嚴峻和就業(y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能積極主動查找就業(yè)信息,參與各類招聘會和網(wǎng)上求職,少部分大學生缺乏主動就業(yè)意識,存在“依賴”和“從眾”心理。
2. 情感層面分析。即將走出象牙塔面對紛繁復雜社會的大學生們在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以及日趨激烈的就業(yè)競爭面前面臨著多種劇烈情感層面的心理沖突,這些心理沖突會伴隨著就業(yè)狀況的變化而變化。依據(jù)調查問卷對大學生就業(yè)情感層面分析如下:
(1)焦慮。調查顯示,焦慮心理與就業(yè)的階段、性別、環(huán)境、專業(yè)、期望等存在很大關聯(lián)。其中“在面試前”近82% 的大學生存在焦慮心理;由于社會環(huán)境以及女生的生理特點,87.63% 的女生表示求職時曾感到焦慮,女生的焦慮水平也遠遠高出男生;在對“大學生身邊的好友或同學找到理想的工作”后的'反應調查時,57.74% 的同學表示“高興同時為自己擔心”;68% 的文科專業(yè)學生焦慮水平顯著高于理科學生。適度的焦慮對大學生就業(yè)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可以激發(fā)潛能,使大學生從心理上產生緊迫感,更努力地尋找就業(yè)機會?墒且坏┙箲]過度,上升到“焦慮癥”就會危及大學生身心健康,高校管理者應該及時給予關注和心理干預。
(2)自卑與自負并存。自卑的大學生往往缺乏自信心,不敢競爭,尤其在遇到挫折時,很容易產生強烈的自卑心理,使得部分大學生悲觀失望、憂郁孤僻,而且有礙于自身聰明才智的正常發(fā)揮。依據(jù)調查問卷,自卑心理容易在一些相對就業(yè)冷門專業(yè)、學習成績不佳、性格內向的大學生以及女大學生中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對于這樣的大學生高校管理者需要加強關注和鼓勵其樹立信心,不自卑,但也不能“過了頭”,產生擇業(yè)自負心理。從調查中可以發(fā)現(xiàn)58.15% 的大學畢業(yè)生自認為“綜合素質優(yōu)秀”,在擇業(yè)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自負、自傲心理。擇業(yè)自負的心理多見于重點大學高校畢業(yè)生、熱門專業(yè)畢業(yè)生和優(yōu)秀畢業(yè)生。擇業(yè)自負,容易使畢業(yè)生產生錯誤的就業(yè)觀念,不能對自身準確定位,心理定位偏高,結果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埋沒才華。
(3)攀比心理。在就業(yè)過程中,同學們之間“互相攀比”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尤其有些同學再找就業(yè)單位時,往往是拿自己身邊同學的就業(yè)擇業(yè)標準來定位自己的標準,抱著“他能去,我更能去”的態(tài)度找一個條件相當?shù)膯挝,而不考慮自身的條件、社會需要特點及就業(yè)中的機遇因素。還有些大學生自恃條件很好,可以大有作為,但在擇業(yè)時卻常常要么碰壁要么找到的工作不滿意,很容易產生浮躁的心理,不能客觀認知自己。
3. 意志層面分析。意志:意,心理活動的一種狀態(tài)。志,對目的方向的堅信、堅持。就業(yè)層面的意志是指畢業(yè)生自覺地確定目標,積極求職,克服困難,實現(xiàn)就業(yè)目的的心理狀態(tài)。擁有良好的意志品質的畢業(yè)生時刻充滿朝氣與活力,能在遇到挫折與壓力時從容應對,不斷拼搏,最終成長成才。然而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部分大學生意志品質存在種種問題,突出表現(xiàn)在:
(1)挫折應對。就業(yè)形勢的嚴峻意味著大學生在就業(yè)過程中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因此不可避免在求職過程中會遇到挫折。在“求職時屢次被拒絕時的反應”調查中,69.74% 的大學生表示“很快調整低落情緒能冷靜面對,準備再找”,16.33% 同學認為“被拒絕是積累求職經驗的好機會”,但仍有13.93%的同學表示“很沮喪,情緒低落,害怕再找工作”;在“會采用何種方式來應對就業(yè)挫折”中,39.32%的大學生會“采取發(fā)火、上網(wǎng)、打游戲等方式發(fā)泄”,21.79% 的大學生會“憋在心里,自己承擔”,僅有38.89% 的同學表示會“尋求朋友、老師的幫助”。
(2)缺乏恒心。本次調查,特別在20xx 年6 月選取了230 名大三年級立志考研的大學生,進行了長達半年的跟蹤調查。20xx 年9 月,由于暑期未能堅持做好考研復習工作,考研人數(shù)下降為207 人;20xx年11 月,由于周邊同學就業(yè)環(huán)境影響、自身復習等因素,考研人數(shù)下降為182 人;20xx 年12 月最終走進研究生考試考場參加考試人數(shù)為154 人。調查結果顯示66.96% 的抽樣大學生能堅定自身的目標,而33.04% 的大學生缺乏恒心。恒心是意志堅韌性的重要表現(xiàn),即使計劃再縝密、科學,如果缺乏恒心,仍然會功虧一簣,從本次調查和現(xiàn)實情況看,不少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都存在由于缺乏恒心導致事件功敗垂成的經歷。
(3)惰性。青年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充滿朝氣和活力、銳意進取的群體,但惰性正一點一滴地侵蝕著部分大學生的活力和意志,消耗著他們的青春與進取心。調查顯示86.59% 的畢業(yè)生表示自己“日常起居無秩序,作息時間紊亂,起床困難”;62.19% 的同學承認自己存在“拖延癥”;除正常的休息時間外,41.8% 的大學生白天呆在宿舍的時間大約是3 小時以上。而在宿舍的時候,92.4% 的大學生會選擇上網(wǎng)、看電影或者打游戲來打發(fā)時間。惰性實際上是意志活動無力的表現(xiàn),是影響大學生積極進取、張揚青春活力的天敵。
三 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就業(yè)觀研究的指導意義
(一) 提升幸福感,培養(yǎng)積極心理品質
大學生在就業(yè)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心理問題,與主觀幸福感缺失有很大關聯(lián)。羅素在《走向幸!芬粫性浱岢,“種種不幸福的根源,部分在于社會制度,部分在于個人心理”。積極心理學更注重個體的優(yōu)勢而不是劣勢,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或者幫助個體在認知、情感、意志三方面形成積極的取向,幫助個體找尋持久的快樂與幸福感,從而養(yǎng)成積極心理品質。同時也為《大學生心理健康》這門課提供了新的視角,那就是應逐步將傳統(tǒng)的心理問題危機干預模式向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模式的轉變。
(二) 挖掘自身潛力,增強就業(yè)競爭力
積極的心態(tài)有助于個體調動出積極的思維,進行積極的思考,一方面可以引導大學生向積極的方向邁進,一方面也能激發(fā)大學生的潛能。人在思維活躍的時候可以產生無數(shù)的創(chuàng)意火花,在一次次的嘗試中必然會發(fā)覺自己潛藏已久的潛能,并發(fā)揮出強大的作用。
(三) 養(yǎng)成堅韌意志,提高挫折耐受力
堅強的意志是一種強大的韌力,時刻督促個體跟隨信念,會支撐個體堅持不懈地奮斗,以應對人生的各種挑戰(zhàn)和挫折。
積極心理學4
《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這本書,給了我的教育方式一次新的洗禮,我們應該基于兒童的心理視角,以兒童的積極體驗為途徑,以培養(yǎng)兒童的積極人格為目標,為孩子的未來指引一條走向幸福的大道,從而自己也能與孩子一起感同身受。
一、做孩子積極的榜樣
兒童善于模仿,可塑性強。榜樣對學生來說,有很大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學生改變認識,提高自我評價的能力。上面的例子正是由于小學生往往將老師對事物的認識看成是唯一的真理,也習慣于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在他們心目中,老師是十分完美的。因此,通過上述例子我們應該反思,我們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榜樣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做學生成長路上的指路人。如:有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班上到了下午地面上就有了紙屑,而且三番五次的教訓他們要保持整潔,看到垃圾要主動撿起來,但就是不管用,后來我就什么也不說,看到垃圾我微笑著主動撿起來扔到垃圾桶,持續(xù)一個星期,留心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慢慢地發(fā)現(xiàn)我班的衛(wèi)生變好了,再也不要我說教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生活中有句名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老師勤奮,孩子就明白了努力;老師艱辛,孩子就學會珍惜;老師盡責,孩子就明白做人要擔當;老師冷靜,孩子就學會觀察;老師認真,孩子就學會方法;老師寬容,孩子就不會計較;老師開懷,孩子眼里快樂的.事就多了;老師仁愛,孩子的心一定是寬廣,善良,充滿陽光的。
二、留給孩子教育“空白”。
在現(xiàn)實中生活中,很多老師都是特別認真負責的,他們希望學生能取得好成績、健康成長,可是使了很大的勁兒,效果卻并不理想。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很多老師的努力是違背心理規(guī)律的。在教學中的我,我每天都在認真而仔細也有同樣的感受,我仔細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包辦一切,忙得不亦樂乎,孩子們像個陀螺似的轉著,敢怒不敢言。殊不知在這種情況下,扼殺了孩子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自由學習機會與能力;殊不知這種滿堂灌,給孩子們造成了心理上極大的負擔。
魚湯雖好,但不宜過多,知識雖好,卻需自我消化;殊不知教育需要講究“空白”藝術,適當?shù)目瞻,才能產生美感,才能讓孩子們有自己的認識,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念。就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 正如書中所說,讓孩子的心理在學習與生活中獲得免疫力吧。讓孩子遠離“時間貧困”和“空間貧困“。拉近師生間的精神距離,指引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和孩子成為自己人。
新型的師生關系就是一種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是師生互相關愛的結果。首先,我們要尊重學生,了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叵胛覀兤綍r的點滴教育,當孩子犯下錯誤時,可能會不問青紅皂白地批評孩子,用老師的權威來壓孩子,殊不知人天生就有抗拒感,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遠離你的教育,讀了此書后,我們感悟到要做孩子的“自己人效應“,蹲下身子聆聽孩子的心聲,主動與學生交流,講道理,一起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案。當然,也要適當?shù)亟o孩子一些必要的懲罰,跳出”自己人效應“。例如當孩子出現(xiàn)了一些原則性的問題后,如果一味地沉入自己人效應,那將不利于孩子問題的改正。
總之,我們老師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果斷的處理好師生之間的”故事“,在一個個”故事“中塑造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質。
積極心理學5
積極心理學是一門致力于研究人的發(fā)展?jié)摿兔赖碌确e極品質的科學,它強調對心理生活中積極因素的研究,如主觀幸福感、美德、力量等,而不是把重心放在對消極、障礙、病態(tài)心理等方面的探討。它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積極的情感體驗,如幸福感、滿足感、幽默、愉悅、希望、好奇心、謙虛、審慎等,利用各種現(xiàn)有的方法探討這些積極情感體驗的機制和影響;二是積極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質,如自尊、創(chuàng)造、努力、寬恕、勇敢、堅持、熱情、善良、愛、正直、領導能力、合作能力、自制、感恩、虔誠等,探討這些特征和品質的形成過程;三是積極的社會制度系統(tǒng),如積極的工作制度怎樣促進和諧的工作環(huán)境等。
在創(chuàng)建陽光校園的過程中,我們注入了積極心理學元素,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一、營造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陽光氛圍
我們始終堅持以“積極心理學”思想為主導,通過教師培訓、家長學校、校園心理劇、心理拓展訓練、團體輔導課、同伴互助、個體輔導、青春期健康教育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思想,增強學生的“力量”和“美感”,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建設能力。
(一)轉變理念,優(yōu)化管理
我們在理念上做到了三個“轉變”:一是變個體心理咨詢和團體心理輔導課的單一模式為強化生命教育的綜合預防模式;二是變學校心理教育單一取向為積極整體心理教育取向,大力促進學生自我心理建設能力的提高;三是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創(chuàng)建環(huán)境,營造氛圍
在德育內容中滲透積極心理學思想。我們把中小學生自我心理建設能力的培養(yǎng)納入學校德育的內容,充實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提升了學校德育教學的內涵,為學校德育注入新的活力。
在班級管理中滲透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美國管理心理學家羅伯·崔比說:“欣賞性探詢是提升成功循環(huán)的過程,而非僅僅修正錯誤。它能產生強烈的激勵作用,幫助人們獲得自我實現(xiàn)感,而非陷入充滿憂慮與陰暗的宿命的泥潭!币虼耍覀冊诎嗉壒芾碇型菩小靶蕾p式班級管理”理念,并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三)搭建平臺,促進成長
積極心理學提出了積極預防的思想,認為在預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進步是來自于在個體內部系統(tǒng)地塑造各項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
學校教育向學生傳授自我開發(fā)、自我提升能力的方法,激勵學生走向成功。我們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為載體,為學生陽光心理建設提供大環(huán)境,通過多種渠道培養(yǎng)學生,使其獲得這些能力,并逐漸掌握開發(fā)自己能力的能力,以便學生個體將來能夠積極面對生活。
課堂教學為學生陽光心理建設提供主陣地。學生的喜、怒、哀、樂大部分發(fā)生在課堂上或者起源于課堂之中,所以日常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進行簡單的心理咨詢或上幾節(jié)心理健康輔導課,而應是全方位、文體化、綜合性的教育過程。為此,我們在學科教學上提出了并試行這樣的五大理念,即語文課堂重在求善,數(shù)學課堂重在求細,科學課堂重在求真,英語課堂重在求實,體音美勞班會課重在好學。同時,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建設進行有效評估,提出后階段的輔導方案。
家庭教育為學生陽光心理建設提供大展臺。為防止出現(xiàn)“5+2=0”的現(xiàn)象,我們必須要用好家庭環(huán)境這塊資源。在積極心理學的指引下,最有效的利用方式就是讓家庭和學生一起去體驗積極情緒,感受積極心理學的無窮力量。
二、構造積極心理場統(tǒng)攝的陽光課堂
積極心理學倡導用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來對許多心理現(xiàn)象做出新的解讀,并以此來激發(fā)每個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實際的或潛在的積極品質。積極心理場不僅能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對學生的注意力、情感,始終都有較強的統(tǒng)攝力,能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原動力。
(一)全新倡導快樂教學
積極的心理場能產生巨大的激勵效應。在快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雙邊的積極性都受到激發(fā),雙方都有積極的情感投入,教師教得積極,學生學得投入,因而能在學習中形成愉悅的情感體驗,擁有獲得知識后的自豪和神圣感,這種心境通過內化、遷移,最后積淀為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和良好的個性。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經常引導學生進入快樂學習的狀態(tài)。
(二)全心處理教學內容
學生所接受的視聽信息的質和量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心理場”的質量,所以,教師要善于深入體驗教學內容,用生動、活潑、形象、幽默并富有情趣和感染力的語言去感染學生,把握學生的情緒,時時掌控課堂教學進度,做到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三、打造陽光活動
(一)陽光的節(jié)日伴成長
緊緊圍繞元旦、春節(jié)、元宵節(jié)、端午、六一、國慶、中秋等法定節(jié)日,開展“陽光節(jié)日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樂翻天,在快樂中展示才能。如“集郵活動”“口琴齊奏” “剪紙藝術”等各種形式的活動,使學生在學習中活動,在活動中充分實踐,在實踐中全面發(fā)展,讓節(jié)日的'陽光伴隨他們度過幸福的學校生活。
(二)陽光社團添力量
結合中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我們精心組織、合理安排,推出各式各樣的“陽光社團”,由具備專業(yè)特長的教師擔任輔導工作,以最好的力量來促進學生最大限度地全面發(fā)展。如成長社團、航模社團、德清方言研究社團等,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特長和愛好,接受美的陶冶,充實自我,展示自我,豐富才情,快樂放飛夢想。
(三)陽光假日助飛翔
我們開展了一系列“陽光假日活動”,讓學生們直接體驗和感受,豐富親身經歷,以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如禮品包裝、模擬法庭、自護自救等一系列活動。學生可在每一次的活動中,在家人與老師指導和同伴的互助下,自主選擇,創(chuàng)意實踐,多元展示。
四、塑造陽光少年
(一)優(yōu)化心理環(huán)境,提高自我意識水平
創(chuàng)設濃郁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調動學生自覺參與到積極心理建設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活動中來。充分利用墻報、名人字畫、閱報欄、紅領巾廣播、國旗下講話等方式開展積極心理科普宣傳活動,校園里隨處可見“積極心理的十大標準”“心理小故事”等美文,使學生處處感受到積極心理、陽光心態(tài)的重要性,從而積極追求積極的情緒體驗。
(二)積極調適情緒,提高自我分析水平
通過“自我認識—自我設計—自我實踐—自我評價”這四個環(huán)節(jié)來引導學生學會積極歸因,促進他們形成更為強烈的主觀幸福感;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課,運用團體輔導課對學生進行積極有利的歸因訓練。
(三)倡導助人自助,提高自我疏導水平
我們以“三助”模式(即合作互助、咨詢他助、調節(jié)自助)為主,通過加強學生的自我意識水平和自我分析水平來提高學生的自我疏導能力,教會學生掌握“三大調控策略”——行為調控、認知調控和人格調控。
(四)注重家庭氛圍,提高自我完善水平
我們還通過各種形式對家長進行積極心理學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應用技巧的培訓。培訓的內容分為“巧妙引領,主觀幸福”“智慧塑造,積極人格”“善用激勵,事半功倍”“積極溝通,共享成長”“平常心態(tài),精彩人生”五大塊,廣受家長歡迎,提高了家長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技巧,改善了學生與父母之間的關系,使得學生的自我完善水平不斷提高。
運用積極心理學,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積極向上、人與人之間團結友愛、充滿活力的陽光校園,有利于推動學校各項事業(yè)的積極、健康發(fā)展;有利于師生在積極參與“陽光校園”建設的過程中獲取知識、陶冶情操;有利于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的素質;有利于青少年學生的快樂、健康成長。
積極心理學6
1、據(jù)一項調查研究統(tǒng)計,在心理學中消極研究和積極研究的對比是21:1。
鼓勵個人的成長,增進個人的健康比治愈自己的強迫行為和強迫觀念容易,也遠比治愈真正的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容易的多。
消極研究多用于心理治療,是為了解除痛苦,把人從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中解放出來,恢復健康,但是難度比較大,占用了過多的精力和資源。積極研究多用于預防和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康復后的積極恢復,促成人向健康的方向變化,增強了應對挫折和不良情緒的能力,但是對已經陷入心理障礙的人作用有限。只關注消極研究會讓人只看到人性中消極的、黑暗的一面,而積極研究關注人性中美好的、善的一面,同時從這兩個角度看問題才會對人性有一個合理的認識。積極心理學讓心理學從只關注補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時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形成了一種平衡。
2、目前現(xiàn)實中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障礙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因為一方面人們的意識程度提高了,對于不良情緒障礙的認識水平、診斷水平和相關知識的普及程度提高了,也就是說以前不良情緒障礙同樣存在,只不過
由于以上原因人們沒有意識到存在的問題是不良情緒障礙,沒有診斷出來而已,并不是不存在。另一方面不良情緒障礙在客觀上確實增加了,1、隨著社會和文明的進步,人們對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要求提高了,也就是說對于生活的滿意度標準提高了,而滿足需求資源的有限和匱乏特別是優(yōu)質資源的稀缺始終存在,因此滿足需求的難度也提高了,需要的受挫容易導致不良情緒的產生。2、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和對物質、精神追求的不平衡導致不良情緒的產生,對舒適安逸生活方式的過度追求和對未成年人的不合理培養(yǎng)方式降低了我們的適應能力。3、信息的泛濫和傳媒的發(fā)達等原因讓未成年人在還沒有做好準備,沒有有效應對方法的`時候就受到了不良文化信息的影響,辨別能力不夠容易被誤導,應對方式不合理容易導致不良情緒的產生。
3、為什么應該研究和推廣積極心理學?
因為首先集中研究有用的東西至關重要,會變成現(xiàn)實,在世界上起更大的作用。其次積極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領域的研究學科是重要的,這是因為快樂并非對痛苦的否定,擺脫我正在經歷的抑郁或者焦慮并不意味著我同時就變得快樂了,情況并非是這樣,問題不會這樣被解決。最后預防在今天來說非常重要,預防困苦,不管是抑郁還是焦慮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過專注于培養(yǎng)積極心態(tài)來解決。
4、專注于有效方法的重要性:
積極心理學的目標是促成一種變化,讓心理學從只關注補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時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專注于研究有效的東西至關重要,不管是對我們自身,還是對我們的關系,對于其他人和社會,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獲得更多有效的東西。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專注于研究有效的東西?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于我們提出的問題的本身,好的問題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問題可以引領我們去探索未知,讓我們去關注我們忽略了的重要的東西。
5、幫助高危人群的研究。
開始時是消極研究,考慮的問題是為什么這些人會失敗?健康的文化造就健康的個人,病態(tài)的文化造就病態(tài)的人。這些人的失敗中的確有文化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但是要改變對人造成不良影響的環(huán)境和文化因素難度很大,付出巨大收效甚微,甚至情況還會繼續(xù)惡化。后來出現(xiàn)了范式轉移,也就是問了一個相反的問題,同樣是面對不理想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把關注的焦點從環(huán)境轉向個人,對成功的原因進行研究,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找到了問題的實質研究出了有效的東西才能模仿和推廣,對大家起作用。
積極心理學7
假期來臨了,我們的共讀書目是陶新華的《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趁著假期我想好好靜下心來看看書。當看到這本書時,我是很期待的,因為以前我就對心理學很感興趣,一直覺得心理學很炫、很酷,可以洞察人的內心,F(xiàn)在當了老師,就更想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知識了,想了解孩子的世界是怎么樣的,尤其是想知道當碰到棘手的問題時我應該怎么做。帶著這樣的想法我開始了我的閱讀之旅。
整本書的內容正如書名所言,作者認為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工作和生活,當視角不一樣時,就會看到不一樣的結果。書中說:“通常,幸福的人大多樂于奉獻,奉獻的時候可以擁有更多的幸福,這是一種良性循環(huán)!庇袝r候我們會抱怨工作很多很繁瑣,希望工作能夠輕松一點,但是如果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們就不會這樣想了。多工作,多奉獻,這樣的生活更充實更有意義,而且我認為工作著就是快樂的,雖然辛苦,但是有一種滿足感和認同感,無所事事則會消磨我們的意志,使我們變得更消極。
本書中還談到了對“早戀”的.態(tài)度,“早戀”不以結婚為目標,“早戀”不是戀愛,“早戀”只是對異性表達愛慕的正常的情感反應。我們教師當發(fā)現(xiàn)學生的“早戀”情況時,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粗暴阻止,而是要正確引導,對學生進行必要的青春期教育。
看完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問題,大多數(shù)老師以分數(shù)來區(qū)別對待學生,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成績好的學生犯錯了也會給他找客觀理由,大多數(shù)時候比較寬容。而如果差生犯了一點點錯就被會批得狗血淋頭,老師心里肯定在想:“學習不好,還不遵守紀律,天天給我找事兒,這個學生怎么這么差勁!”越批越狠,說的差生好像一無是處。我們根本不聽學生的辯解。有的時候真的是有一些客觀情況我們不了解,誤會了學生的情況也是有的。我就在心里想我有時候也是這樣的,沒有真正的公平看待每一個學生,把成績看的更重要,學生的身上有很多的閃光點,而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雖然成績不好,但是體育比較好,有的學生喜歡勞動,也有的學生音樂方面有特長,所以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我們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自信、陽光、快樂。
看了這本書我收獲很多,知道了理想教師的積極特質有:職業(yè)理想、詩意激情、自我效能、團隊合作、學習反思、靈活創(chuàng)新、愛心責任、勇敢堅韌、積極面對。我激勵自己不斷學習,力爭成為學生喜歡的好老師,成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教師。
積極心理學8
作為教師,常常會遇到一些非!安欢隆钡膶W生,他們有的會經常違反學校紀律,把老師的叮囑當成耳旁風;有的會在同學交往中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顯露出自私、不為別人著想的特點;還有的竟敢與老師頂撞,毫無尊師重道之言。這些學生令老師非常頭疼,費了很大的勁兒,收效卻甚微。
《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一書中講到,“不懂事往往是沒有能夠將社會規(guī)范和準則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標準,在交往和溝通過程中出現(xiàn)了問題。”人的成熟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人通過社會實踐,得到了許多不同體驗的過程。那為什么有的孩子能夠遵守社會規(guī)則,有的就很困難呢?“不懂事的孩子大多是被寵壞了,或者與現(xiàn)實社會過度隔離造成的!甭(lián)想一下曾遇到的“不懂事”的學生,的確大多屬于這兩種情況。
記得有一個叫小江的學生,經常和同學鬧矛盾,每次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從來都不讓步,從不認為自己是錯的。個人的自理能力很差,不會擦桌子,不會系鞋帶,衣服總是穿得歪歪扭扭的。后來得知,他上小學之前跟奶奶一起過,奶奶非常寵他,事事以他為中心,所以才養(yǎng)成他不知道考慮別人感受的`不良習慣。對于這類學生,他其實本質上并不壞,只是缺少自我控制的訓練,在家庭教育中,從沒有明確生活中的原則,所以要在生活小事中訓練他的規(guī)則意識和合作能力。教師在原則問題上決不讓步,必要時嚴格執(zhí)行,強化認識,讓社會規(guī)范入腦入心。
還有一類學生與之相反,不是被寵溺過度,而是被隔離過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過于嚴格,與社會接觸較少,對周圍環(huán)境產生畏懼、恐懼或者敵意的心理。他們很敏感,一個微笑有可能被理解為挖苦嘲笑,一個動作可以被誤解為攻擊,他們自我防御機制非常不成熟,常常以攻擊性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環(huán)境。記得有個學生叫小可,家教很嚴,在家寫完作業(yè),就是隨便玩玩,但不允許去別人家玩,也不能帶朋友來自己家,如果出去玩,就會招來家長的辱罵。有一次上課時,有位同學沖他笑了笑,課下他就把那位同學打了,問原因,他說是因為他被人嘲笑了。還有一位同學,和同學發(fā)生爭執(zhí),拉都拉不住,嘴里還振振有詞:“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兩天不抽,皮肉發(fā)餿!睂τ谶@類學生,不要指望短時間內就能改變。首先要從家庭開始改變,創(chuàng)設一個安全有愛的家庭環(huán)境至關重要,孩子有了安全感,便會卸下很多防備。在學校里,要進行規(guī)范化要求,讓他們在合作交往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繼而總結經驗,改變之前的錯誤做法。
對于“不懂事”的學生,有時真得很上火,也很無奈,但終須要面對的,無論如何,不能放棄,不能貼標簽,以積極的心態(tài)、積極的方法去獲得積極的體驗,理解學生獨特行為和背后的原因,找到解決方法,才會守得云開見月明。
積極心理學9
高職心理學健康教育以積極心理學為引導,不斷轉變教育思想,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塑造積極人格特質,提高他們的幸福感,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積極心理學成為當前研究和應用的新領域,立足當前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測量手段,更好地研究人類的美德和力量等積極方面,已經成為一種思想理念,一種技術,在心理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并獲得了深遠影響。
一般從三個方面進行綜合研究,首先是作為主觀層次的個體體驗,重點研究人的主觀幸福感;其次是從個體層面來研究的人的人格特質,尋找更好地塑造個體積極人格特質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再次,從群體層面來研研究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全面進行公民道德教育。
從整體上研究人性的積極一面,運用有效方法和積極手段激發(fā)人的活力,提升人的創(chuàng)造力,幫助人們樹立信念,尋求更大的幸福。用積極心理引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塑造積極人格特質,提高他們 的幸福感,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充分挖掘個人潛力,營造積極的學習和發(fā)展氣氛。
一、積極心理學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分析
1、積極心理學確立了高校心理健康家園目標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沒有心理問題或者心理疾病就是心理健康,這是傳統(tǒng)的心理學觀念,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重點關注那些人際交往有障礙、有明顯自卑心理、存在學習和生活困難以及有人格或者性格缺陷的學生,對他們進行更多的指導,提供各種咨詢服務和心理輔導。
這樣的教育一方面對象較為為狹窄,不能讓更多學生受到關注和幫助,讓大多數(shù)人的心理健康被忽視;另一方面,又會形成一種意識,凡是進行心理咨詢或者教育幫助的人都是由心理疾病的人,對不少學生造成一定的外在壓力,不少學生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心理問題,進一步加重了他們的心里負擔,影響健康教育效果。
積極心理學則是對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的顛覆,更加注重積極層面的強化和提升,關注每一個人的心理感受,讓更多的學生能夠結合個人經歷獲得更好地體驗和心理狀態(tài),保持樂觀的心理,對未來充滿信心,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這樣的教學理念與當前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復合高校提升個人潛能的培養(yǎng)理念,也為當前的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明確了教育目標和方向,那就是運用積極心理學做指導,優(yōu)化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塑造健全的性格和人格,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陽光的心態(tài),讓學生能夠積極適宜社會,能夠學會面對各種問題,能夠擁有樂觀豁達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實現(xiàn)身心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培養(yǎng)健康的高素質有人才。
2、積極心理學是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內涵的深化和升華
傳統(tǒng)的心理學教育較為被動和消極,更多的是對學生已有的問題進行疏導,重點集中在那些有問題的學生身上,針對心理危機進行各種疏導。例如,根據(jù)學生的存在的問題進行心理輔導,提供各種問題的心理咨詢,做好各種不利因素的防范和干預。
然而,運用積極心理學指導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對那些有心理問題和疾病的學生進行積極指導和干預,更多對大多數(shù)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和教育,關注更大的群體;不僅有問題的學生如何克服,回歸正常,更關注普通人如何向更高的層次提升,讓人更加積極樂觀,讓人從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幸福,不斷樹立他們的更加強大的自信,讓他們更加勇敢的面對生活,學會處理各種問題,培養(yǎng)積極的心態(tài),塑造完美的性格和人格,讓每個個體能夠獲得更多的幸福感,提升他們 的幸福指數(shù)。
積極心理學突出“積極”,從積極的視角來審視各種問題,選用更加主動有效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質,用積極思想影響學生的積極思想。為此,積極心理學理念指導心理健康教育是對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和升華 ,為高校心理學研究和實踐提供了新的路徑。
3、積極心理學指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豐富了教學內容和途徑
積極心理學突出了人本理念,研究人的積極因素,強化人的優(yōu)點和長項,注重正面積極引導,挖掘人的內在潛質。以這種思想來指導心理健康教育,能夠豐富教育內容,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思維,豐富學生的認知方法,強化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更加堅定的信念,鍛煉他們的品質和意志。
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和實踐訓練,讓他們獲得更多的幸福體驗。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為指導,就會承認每一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都能夠成就更大的自我,這就為高校心理學健康教育提供更加豐富的實施途徑。
首先可以強化學生的積極意識,其次,可以鼓勵更多的教育輔導人員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積極健康引導;再次,能夠營造更加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實踐,讓更多的人時刻受到影響和感染,促進整體健康發(fā)展。
二、積極心理學指導下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改革
1、樹立積極教育理念
積極心理學對傳統(tǒng)的消極心理學全面解構,倡導積極取向,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關注人的.存在,更關注人的發(fā)展。作為教育者需要首先更新教育理念,樹立積極教育理念。積極心理學體現(xiàn)人文關懷,凸顯人性化。
在這樣一個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在人類向更發(fā)達的方向前行的背景下,沒有必要在時時刻刻用消極來提醒自己,而是應該用更加積極的目標指引自己,不斷積蓄奮斗前行的力量,不斷強化人的自信,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每一個人應該保有的積極心理。為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做到思想解放,觀念更新,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運用積極心理學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和實踐,培養(yǎng)更多人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造就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
2、注重積極教育實踐
在對傳統(tǒng)消極教育反思的基礎上提出的積極心理學健康理念,是一次深化和升華,在實踐中不僅要糾正學生的問題,對學生存在的缺點進行克服,更為重要的是不斷發(fā)掘學生的潛質,培養(yǎng)他們的優(yōu)秀品質。
心理教育需要營造較好的環(huán)境,讓學生積極主動研究,不斷進行自我修復和提升,尤其是鼓勵他們能夠積極自我提升,不斷強化自己的勇氣,而不是對學生實施過多的控制和約束。
另外,積極的心理教育不是針對一小部分,而是讓所有人都能向著一個理想目標發(fā)展。
為此,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強化積極教育,讓學生能有充分的體驗,充分感知積極心理、積極品質和積極心理帶來的幸福體驗,更好獲得更多心理享受,從中找到生活的快樂。遇到消極事件不膽怯,不沮喪,能夠積極應對,找出解決的有效方法,不斷強化自己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真正能夠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實現(xiàn)心理品質優(yōu)化。
3、建立積極心理治療模式
積極心理治療是指積極心理學思想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這不是特定療法,是一種相對傳統(tǒng)病理性心理治療的矯正,重在培養(yǎng)和增進人自有的積極力量,這種療法實際上體現(xiàn)的是一種佛道思想,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接納自我,強化自我,提升自我,不斷強化學生的自我信任,建立他們的自我安全生活模式。
為此,高職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引導所謂的困難學生從積極的角度重新審視自己,對自己進行重新認識,重新發(fā)現(xiàn),發(fā)掘自身的無盡潛力,提升自我發(fā)展的修復力量,重新找回那個充滿自信的自我,那個樂觀積極的自己,那個充滿熱情、勇往無前的自己。
總之,高職心理學健康教育以積極心理學為引導,不斷轉變教育思想,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面向全體學生,拓展健康教育事業(yè),轉變教育思路,讓學生能夠找回自我,重塑自我,讓學生更多感知快樂、樂觀、勇氣、希望與幸福,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積極心理學10
積極心理學是從另一個視角看待人類心理的心理研究科學,它重視培養(yǎng)人類的積極面的天然能力,關注人類在正常狀態(tài)下能夠健康幸福的因素。大學生教育中的目標正與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方向不謀而合。本文探討了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以及帶來的對大學教育的思考和啟發(fā),并對積極心理學的實踐應用做出嘗試,提出了可以應用于教育實踐中的一些應用模式。
在當前大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討論中,常見的論調都傾向于消極面,例如挑剔不能吃苦、喜歡新奇怪論不好管教、垮掉的一代等。我們承認在學生總體中確實有少數(shù)存在心理問題的個案,但是并不代表著大部分學生都是負面的心理狀況。這些論調其實假設了學生的病態(tài)模式,如此大學生教育就不可避免地把注意力放在改變他們不符合傳統(tǒng)學校價值觀的方面,而忽視了大學生原本具有的能力和天性美好的一面,阻礙兩代人真正的溝通和理解,使得教育的消極內耗增加。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剛好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如果能夠得到廣泛的應用,必然能夠改變大學教育的整體面貌。本文將探討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帶來的啟發(fā)以及如何在大學教育中實地運用的具體操作模式。
一、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及其啟發(fā)
1.積極心理學是研究如何正確把握人生的科學。積極心理學和社會流行的成功學以及享樂主義是完全不同的。后者是利用人性的弱點激發(fā)出暫時高漲的熱情,漠視問題本身,并且不以認清事實為基礎,所以雖然能取得暫時的好狀態(tài),但無法持久,更不用說以此來指導學生的一生了。積極心理學的基本前提是:人類的確存在缺點和脆弱,但是在萬年以計的生命傳承中留下來并進化為萬物之靈的情況下,人類存在很多優(yōu)點和長處,然而人們的注意力通常忽視人類本身做的好的方面,從而導致看待自己的角度有了偏差。積極心理學是對人類自身的重新審視,并重點關注那些可以提升生命價值的內容。積極心理學并不否定挫折,而是把挫折看作是實現(xiàn)更高的價值和更深的幸福感的必要部分。人生同樣有著低谷,積極心理學不會拒絕去面對,也不會否定其糟糕程度,但是同時承認生命中美好的一面同等重要。正常的社會人其實大部分都是如此,具備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的能力,也具備應對挫折,并且走出低谷的能力。積極心理學通過發(fā)現(xiàn)和鼓勵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使人的積極特質得到更充分的發(fā)展。這其實也是大學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即能夠幫助學生充分發(fā)展自己的天賦特質,并建立起發(fā)揮自己的才能的信心和能力,在社會實踐中實現(xiàn)正向的價值和良好的心態(tài),因此更能應對挫折和痛苦。
2.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積極心理學研究的對象為:積極體驗、積極特質和積極的關系。
積極體驗包含快樂、愉悅、滿足感、成就感等。積極體驗有淺有深,上網(wǎng)聊天玩游戲可以得到立即的愉悅滿足,這是種淺層的愉悅。淺層的愉悅帶給人快速的滿足但是很快會消失,如果縱容它則會不斷地尋求更強的刺激和滿足感。同時這種快速的滿足弱化了人們面對挫折戰(zhàn)勝困難而后得到更深層更大的滿足感的能力,其心理韌性同樣會衰弱。這也是為什么沉迷于游戲網(wǎng)絡的大學生更容易自暴自棄,無法自拔,經常連基本的學業(yè)都無法完成。積極心理學通過有效的誘導學生逐漸實現(xiàn)更深的積極體驗的方式,在快樂中建立起自信和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能力。
積極特質包含性格特點、天賦、興趣和價值觀,這些是比積極體驗更穩(wěn)定的方面。大學生教育的核心,應該是發(fā)現(xiàn)學生的積極特質并有智慧地引導,從而使學生明白自己的天賦專長并且享受于發(fā)揮特質的成就感的快樂當中,如此以來可以促進其一生的健康成長。
積極的關系對于大學生來說包含家庭、班級、社團、學校等。積極的關系不能決定個體一定是積極的狀態(tài),但是它會促進積極體驗的產生和積極特質的發(fā)揮。積極心理學探討好的關系如何產生,有哪些方法可以促進好的關系的建立,甚至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本身就可以是良好關系的起步,我們更可以期待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的推進,并可以培養(yǎng)他們進入社會后具備和他人建立積極關系的能力。
3.積極心理學的目標是幫助人們得到真實的幸福。在積極心理學的領域中,幸福并非遙不可期的東西。通常人們覺得幸福遙不可及,往往是錯誤的理解了幸福的含義。例如感覺愉悅不是幸福,它很快就會消失。金錢和財富不能帶來幸福,已經得到的物質占有欲很快會失去滿足的程度,必須去不斷地追求更多才能得到滿足,最終永遠也幸福不起來。有一個研究表明,在22名中了樂透大獎的人的追蹤了解中,發(fā)現(xiàn)他們最后都降回到原來的幸福指數(shù)附近,贏得大獎并沒有令他們比其他人更幸福。
積極心理學發(fā)現(xiàn),優(yōu)勢和美德可以帶來不同一般的愉悅滿足的幸福感。在人們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和天分應對挑戰(zhàn)并且圓滿完成時,會獲得幸福感,這種幸福感是人格特質的一部分,會在生活中的不同時間和不同場合中反復出現(xiàn),帶來積極的感受和滿足。美德和利他行為會帶來完全不同于自我滿足感的更深廣的快樂和幸福感,當人們在發(fā)揮美德進行利他行為時,是關注于他人的,是一種完全投入和忘我的狀態(tài),并且充滿幸福感。
二、積極心理學的應用模式
通過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和對大學生教育工作的比對,可以在實際工作中使用的有以下幾個應用模式。
1.對學生以無條件的關愛和有條件的稱贊與批評。無條件的關愛可以給人以安全感和積極的體驗,學生更愿意接近教師并進行積極的溝通。有條件的`稱贊與批評針對的是很多學生在家庭教育中被寵愛而剝奪了超越自己的快樂和能力,這在大學生中十分常見。根源通常是在家庭教育中過度的溺愛或者沒有足夠的關注,這樣會使得孩子變得被動,因為不管他的任何行為都會得到稱贊或者忽視。更不幸的是他無法享受真正的成功或者真心稱贊帶來的快樂。
2.教導學生寫下每天三件進展順利的事情。在每天結束前,寫下三件進展順利的事情,這三件事可以是很小的事情,例如今天早晨按時起床并且沒有遲到,并在每件事情中,思考為什么事情會順利進行。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樣簡單的習慣在持續(xù)六個月后,被試者的幸福感普遍增加了。這種歷數(shù)積極祝福的過程,在長期的持續(xù)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積極因素的能力,從而更容易愉悅快樂起來。
3.在團隊中幫助別人“發(fā)光”。我們通常的教育都是鼓勵學生成為團隊中的領導或者最優(yōu)秀的人,忽視了成為一名好隊友本身的重要性和它所能帶來的滿足感,這其實就是強調淺層的滿足而忽視了群體本身的積極意義,最終社會上的每個人都陷于渴望最優(yōu)者的焦慮和苦惱當中。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理解成為好隊友的快樂,更為令人鼓舞,并且會顯著增加整個團隊的氣氛和士氣。
4.引導學生體驗流暢感(heart flow)。流暢感是一種伴隨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動而出現(xiàn)的心理狀態(tài),忘記一切而同時有深層的滿足和快樂。在學校中可以有各種形式的內容,例如讓學生作涂鴉畫,引導學生的興趣和技能,提供學生有挑戰(zhàn)的活動和支持,創(chuàng)造更適合發(fā)揮學生能力的復雜環(huán)境。
5.幫助學生識別自己的標志性力量。積極心理學建立了性格力量測試量表,通過量表的測試,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性格中得分較高的項目,并引導學生在每周的生活學習中注意加強應用自己的標志性力量。當這種應用貫穿到生活中后,會帶來持續(xù)不斷的積極體驗并真實地提升學生把握自己的積極特質的能力。
6.用ABCDE模式反駁悲觀的想法。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B(belief)代表當事件發(fā)生時自動浮現(xiàn)的念頭、想法,C(consequenc)代表這個想法所產生的后果,D(disputation)代表反駁,E(energization)你成功進行反駁后受到的激發(fā)。當學生遇到不好的事件發(fā)生后,練習反駁自己的悲觀想法,就可以改變自己受事件打擊時的反應,使自己變得更有朝氣和面對打擊的信心和勇氣。積極心理學中還有更多可以挖掘的應用模式有待于實施到大學生的教育當中。
三、應用積極心理學的可預期結果
目前的傳統(tǒng)心理學的討論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和治療的方法,但并不能夠解決如何預防這些心理問題發(fā)生的困難。積極心理學認為,要預防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就必須從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學生的天賦能力以及建立美德入手,令學生能夠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并學會應對生活挫折的勇氣和信心。學生不是通過矯正缺點變得更好,而是引導他們發(fā)揮出自己的優(yōu)勢,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生活。當學生能夠把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好的時候,就可以幫助學生對抗自己的缺點,抵擋人生挫折,并且可以是痛苦和低谷的緩沖帶,使得大學生在進入社會后安身立命,得以全面發(fā)揮自己并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積極心理學的應用目前還是在發(fā)展初期,大學生教育工作迫切需要改變成為積極的面貌,推動社會整體的進步。大學教育應該能夠做到把學生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放在了社會中適合他的正確的位置,就可以發(fā)揮自己的能力,成為有益于社會的人。同時能夠享受自己的敬業(yè)工作帶來的幸?鞓,以及樂意培養(yǎng)自己的美德,享受美德所帶來的幸福,對整個社會的價值將不可估量。
積極心理學11
初中物理是讓學生站在理性的角度對周圍的自然現(xiàn)象進行分析和解釋,對于學生以后的認知和學習起著奠基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積極心理學,就是讓教師注重挖掘學生性格中的優(yōu)秀品質,將學生潛在的能力挖掘出來,這樣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發(fā)展.在教學中,教師在關注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要讓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幫助學生挖掘自己的潛質,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進行物理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將積極心理學運用到初中物理教學中,關注學生積極的人格,借助周圍積極的環(huán)境,讓學生充滿熱情,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從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率.
一、創(chuàng)造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
在運用積極心理學進行物理教學時,教師要營造良好的物理學習環(huán)境.初中學生的學習過程受環(huán)境的影響較大,不良的學習環(huán)境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同樣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就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動力.在營造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時,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將學生放在主體學習的地位,而不是對學生進行命令式的教學,要營造出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激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和學生是一種輕松合作的關系,這樣就能啟迪學生的思維.例如,在講“電阻”時,為了讓學生對“影響電阻的.因素”進行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進行思考,有的學生提出與材料有關,有的學生提出與電阻的粗細和長短有關.學生提出這些想法后,教師通過演示實驗對學生的猜想進行驗證,學生都會聚精會神地觀察.通過實驗,學生能夠對影響電阻的因素有所了解.
二、挖掘積極的學習動力
在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時候,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內在動力的激發(fā).許多學生對物理學習不感興趣,覺得物理很難,因此每學習一個知識點的時候,學生在學之前就會對自己進行消極的心理暗示:我物理成績不好,這部分內容我肯定學不會.學生懷著這種心理暗示,還沒有開始學習就已經放棄了自己,那么學習過程就會比較痛苦和艱難.在教學中,教師要挖掘學生內心中積極的心理因素,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暗示,讓學生內心中重新有一種“我能夠學好物理”的想法,這樣學生才能和教師積極配合,才能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學習.在積極的心理暗示下,能夠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例如,在講“歐姆定理”時,許多學生在學習前面的電路時被各種各樣的電路連接方式弄糊涂,就會產生“電學知識好難”的不良心理暗示.實際上“歐姆定理”很簡單,就是電流、電壓以及電阻之間的關系式.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這部分內容十分簡單,就是一個關系式.只要記住這個關系式,就能解決相關的物理問題”.教師要圍繞歐姆定理的公式進行教學,遇到問題時,讓學生從這個公式上進行思考.這樣,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之下,學生對物理學習的信心重新樹立起來.
三、開展積極的物理探究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有一部分內容是物理實驗,許多學生覺得實驗比較難學.因此,教師要運用積極心理學引導學生進行物理實驗,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起對物理實驗的興趣.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對于學生進步的地方要不吝嗇自己的表揚,讓學生內心中產生進行物理實踐探究的動力.在物理實驗探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在合作中學生互相學習,對物理知識就會有新的體會,尤其是通過實驗解決了自己的物理難題時,學生就會獲得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例如,在講“光的色彩顏色”時,教師指出:光是有紅、橙、黃、綠、藍、靛、紫這七種單色光組成的.在第一次面對這樣的知識點時,學生會感到疑惑,“為什么白光是由七種彩色的光組成的?肉眼看到的明明是無色的”.面對學生的疑問,教師可以讓學生使用棱鏡來對光進行分散,這樣學生就會在白色的墻壁上看到七色的光.當學生看到這個現(xiàn)象時,就會感到很神奇.在對物理理論知識加深印象以后,學生就會主動去探究“為什么自然光通過棱鏡以后會產生七色的光”,學生在積極的內心動力下,將折射的原理應用進來,學生能夠很快掌握這部分的知識點.學生在整個探究過程中養(yǎng)成了主動探究、積極探究的學習習慣.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多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明示或者暗示,讓學生能夠從物理學習中獲得樂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物理學習,并且將自己對物理學習的熱情傳遞給其他的同學.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探究積極心理學和初中物理學習結合的方式,以便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率.
作者:徐鵬海 單位:江蘇鹽城市初級中學
積極心理學12
1積極心理學在研究生外語教學中的應用
1.1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緒
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對教學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他們知識結構相對系統(tǒng),專業(yè)程度更高,接受能力更強,學習目的更加明確;但積極性較難調動,配合意識較差。在教學實踐中,可以把學生的主導情緒狀態(tài)分為三個類別:一是積極的、快樂的情緒狀態(tài);二是既不快樂,也不沮喪的中性的情緒狀態(tài);三是消極的、不快樂的情緒狀態(tài),如經常人們經常變現(xiàn)出來的的焦慮、緊張、煩躁等情緒。研究表明:強烈的求知欲、清晰的自我意識、獨立意識和進取心等積極的心理因素是學生賴以生存,不斷突破自己的驅動力。
1.2提升教師的.積極情感
積極心理學能夠發(fā)揮積極的心理能量,人們運用其自身外顯的或潛在的積極力量來調整心理狀態(tài),并改變其悲觀的人生態(tài)度。外語教師應積極主動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課堂管理能力,不斷從教學中獲得滿足感與自信。在此基礎上形成獨特的人格魅力以吸引學生,影響學生。教師應正視各種壓力,以此轉化為動力,享受外語教學的樂趣。積極心理學理念幫助教師更好的掌控自己,由“消極”變?yōu)椤胺e極”;激發(fā)自己的內在潛力,全面展現(xiàn)自己的愛心、責任心、耐心和寬容心。
1.3構建積極和諧的研究生外語課堂
外語課堂,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認識能力,對學生而言也是一種復雜的心理體驗過程,同時又是師生之間多形式的交互過程。研究生的學習時間和形式更加靈活,但這并不意味著外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可以被淡化或者忽視。怎樣能構建一個和諧的外語課堂,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課堂這個空間,促進學生身心積極的發(fā)展、能力的快速提高,是研究生外語教育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首先,改變傳統(tǒng)的外語教育關注理念。以往的教育過于關注學生的缺點,過分強調彌補弱勢,會造成忽視學生個性特點,抑制學生天性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外語教師,應特別注重學生固有的積極能力和積極潛能,創(chuàng)設良好課堂氛圍,讓學生進行積極的體驗,培養(yǎng)并形成積極的品質;在教學活動中既要發(fā)揮教師的獨特主導作用,又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程度地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身心最優(yōu)發(fā)展。第二,重視師生的情感需求。師生的情感需求既包括信任感、歸屬感、安全感,又包括自尊心、愛心、自信心、靈活性、趣味性等。在課堂上,教師需改變傳統(tǒng)課堂上的主宰者、決策者的角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學生換位思考,真誠的對待學生,努力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有助于消除學生的焦慮感,形成其安全感。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生活的快樂,這是學校教育的職責,更利于課堂環(huán)境中學生積極力量的調動、激發(fā)。學生,也應該尊重老師的付出,體諒老師的辛苦,積極的配合教師教學,讓教師在課堂上收獲滿足感,以更好的發(fā)揮積極力量投入到教學中去。學生之間,也要不斷增加積極的體驗,多參加小組活動,合作學習,增進了解和感情,以形成融洽的同學關系。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充滿自主性、安全感、歸屬感的積極、和諧的課堂會更好的發(fā)揮它的作用。第三,重視師生的雙向活動,使用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方法。課堂內容是有限的,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學科知識專長,豐富內容的情感性和趣味性。對教學內容進行情感性處理,盡可能賦予無情感因素的教學內容以適當?shù)那楦猩。針對研究生的特點,也可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自己的科研內容,介紹研究方法與思路,或對社會中的熱點問題進行討論,促進師生共同思考,參與性與趣味性共存,形成了積極參與的學習氛圍。
2小結
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師生的積極情緒體驗,培育師生的積極個性特征,促進師生雙方充分交流。本研究是一次把情感與認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有效結合的研究;有助于學生長效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提升研究生外語教學的質量,因此為其他高校研究生外語教學提供了一定的啟示作用和指導意義。
積極心理學13
隨著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教師已經在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心理學,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績。積極心理學主張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fā)展,其與傳統(tǒng)的心理學有極大的區(qū)別。因此,教師開始探究積極心理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以求為教學的發(fā)展提供新的`方向;诖耍疚脑诖藴\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積極心理學的有效運用,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并促進小學音樂教學改革。
一、運用積極心理學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不但要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更要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與發(fā)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積極心理學,其本質就是調動學生積極的心理、態(tài)度以及情緒,研究學生潛在的、積極的品質,進而引導學生保持健康與積極,最終健康地成長與發(fā)展。因此,教師應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善于發(fā)現(xiàn)其中積極的因素和資源,并利用積極心理學引導學生潛在的積極心理,使學生獲得健康的成長與發(fā)展。以《勞動最光榮》的欣賞教學為例,教師首先要完成基本的教學,要讓學生會聽、會唱,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這首音樂的內在元素,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最光榮的含義。此時,教師要調動學生潛在的心理,使學生產生勞動最光榮的意識,并主動參與到勞動中。在小學音樂教材中擁有大量積極的資源,如《可愛的家》。教師需要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緒,使學生健康地成長與發(fā)展。
二、運用積極心理學激發(fā)學生的潛力
積極心理學以激發(fā)人類的潛能作為重要目標。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潛力,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使其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例如,教師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大聲歌唱,能夠組織其他學生進行歌唱。這就體現(xiàn)出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就應該在積極心理學的引導下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能夠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合積極心理學能幫助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同時引導學生更好地成長。因此,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完善其運用,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與建設。
積極心理學14
當前社會對聾生生命狀態(tài)有諸多誤解或偏見。積極心理學為聾生生命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新的視角。主要通過對積極心理學教育觀應用及積極視角下師生關系的建立分析來挖掘積極心理學對聾生生命教育的啟示。
聾生作為真實、鮮活的生命個體存在于我們的社會中,有些人報以好奇、有些人也心存偏見,更多的人是同情。不管是何種感情都從某種程度阻礙了聾生自我潛能的發(fā)掘,阻滯生命自然張力的表達。如何公平地對待這一群生命體和發(fā)掘其生命能量,積極心理學為聾生的生命教育提供了一個比較合適的視角和豐富的素材。
很多人對聾生的了解僅限于緘默、孤僻、膽怯、易怒、猜忌等這些負性詞語,包括很多學者和教育工作者也常常為聾生貼上這樣的標簽。這樣看待聾生是有失公允的,也不利于聾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這些負性品質并不是生而有之,它們不過是用主流文化對聾生行為進行不公平的解讀,以及在教育中忽視聾生潛能開發(fā)的結果。
長時間以來,聾校的生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以說教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和形式較為單一,沒有充分發(fā)揮和調動聾生的自我潛能的開發(fā),根本無法解決培養(yǎng)學生生命意識和生命情感,進而形成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熱愛生命的自覺行為?梢哉f沒有來自生命體內部力量,生命教育就無從談起。
而積極心理學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性是自主的、能進行自主選擇,心理學研究目的是發(fā)掘人固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并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并獲得良好的生活[1]。它為怎樣看待聾生生命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它要求激發(fā)和發(fā)掘聾生內在生命潛能,它要求教師為了每個學生的終身幸福而進行教育。
根基于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積極心理學認為人潛在具有智慧、勇氣、仁慈、公正、克制、超越以及責任、勇敢、愛、感恩、希望、寬恕等品質,學校教育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發(fā)掘這些品質和美德,讓它們由潛在狀態(tài)顯現(xiàn)于外,只有這樣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正如于丹曾經解讀《莊子》時說過,如果知道我們的內心有某種陰影,我們有某種殘缺,像斷去一腳一臂一樣,我們已經無法再把它重新接上,那起碼我們可以用一種遼闊的境界讓自己去跟天地之間,有更多的默契,獲得更廣的力量[2]。
這種境界就來源于我們對生命中幸福和苦難的恰當理解,來源于人內心深處的力量。這和積極心理學的主張不謀而合。從這個層面來講,學校的生命教育絕對不是每天向學生宣講熱愛生命、珍惜時間這樣簡單,它是一個非常復雜,需要教育智慧的過程,是需要用心去體悟和感悟一些靈性的東西,比如愛、仁慈、勇氣等。積極心理學對聾生生命教育的價值和啟示不僅僅體現(xiàn)在理論層面論述聾生生命內涵,它也表現(xiàn)在具體的聾生的教育及教學中。
首先,積極心理學的語言教學觀對聾生生命教育產生積極的影響。較之于身體的殘障帶來的不便,讓聾生更難適應社會的是第二信號系統(tǒng)即語言系統(tǒng)的發(fā)育遲滯。生命教育的底線要求人必須能夠理解和應用社會規(guī)則。因此,語言對聾生的生理缺陷的功能性代償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例如,在人際互動中,人們需要認識和應用情緒來理解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這看似和語言無關,其實不然。
作為一些與生俱來較為初級與生理需要直接相關的情緒情感:喜、怒、哀、樂,對于聾生來說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是這樣,讓他們能即時性“說”出來,也并非易事,它需要教師的引導,那么對于諸如自尊、感恩、惻隱之心、憐憫、榮譽、孤獨、羨慕、嫉妒等復雜的生命狀態(tài)更難訴之于“口”了。正如一些學者認為的那樣,由于聽力障礙兒童的認識水平有限,與正常兒童相比較,感情體驗相對膚淺,而越是高級的情感,聽力障礙兒童越難以體驗,越具膚淺性[3]。這些情緒情感被聾生在生命中那么真實地經歷過,只是不經意間已經流轉,他們來不及,也沒有相應的能力體驗它的力量,理解它的意義,因為它還沒在聾生的語言系統(tǒng)中編碼,因而不被理解,也就失去了情緒情感作為社交符號來優(yōu)化生命質量的意義。
因此,教師可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出一定場景,讓學生通過各種交際活動,交流彼此的體驗、感受,這不僅能加深聾生對自己和他人的了解,也使得聾生在交際過程中掌握語言,從而,使語言教學成為個人成長教育中的一部分,對學習者的一生產生影響[4]。要使這一過程對聾生生命意識的建立產生影響,關鍵在于教師要積極引導和鼓勵聾生在當下說出自己的生命中所經歷過的那些事,讓學生認識自己。積極心理學的先驅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認識自己是自我接納、自我實現(xiàn)的前提,是生命教育的開端。正如燕良軾所說教學的過程就是幫助學生找尋自我經驗的過程,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能不斷使學生獲得階段性的自我實現(xiàn),那么通過階段性自我實現(xiàn)的積累,學生自我實現(xiàn)的層次和水平也將不斷提高,最終達到生命之大成[5]。同時,這樣一種積極的語言教學觀也提高了聾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拓展了聾生對詞語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實現(xiàn)了借語言來建構聾生的心理和生命意識。積極語言教學觀實現(xiàn)了語言和生命意識相互構建的過程,對聾生生命教育產生積極的影響。
課堂只能承載部分生命教育功能,更多生命教育卻是存在于師生的關系中。建立一種積極的體現(xiàn)“學生為中心”的師生關系是積極心理學對聾生生命教育的'另一啟示。生命意識建立是在學生的感悟和體悟中完成的,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尤其是對于語言發(fā)展相對滯后的聾生,這一點尤為重要。
它對教師職業(yè)行為提出別于傳統(tǒng)模式的要求。傳統(tǒng)教育觀的模式影響下,教師在聾生面前具有絕對權威,把自己的教師形象定位于人類靈魂工程師和燃燒自己照亮學生的蠟燭。在很多教師看來,這些聽障學生是無知的、可憐的,需要他們高高在上地指導和無比仔細地關懷,才能夠健康茁壯成長的弱勢群體。
因此教師總是不斷地告誡學生諸多的“不要”,這些無一不體現(xiàn)教師的自大以及教師對聾生的極度不信任和操控。同時,教師還扮演著“慈母”的角色,在很多特校,教師替學生包攬生活小事,例如買洗衣粉、充電話費等,即使是節(jié)假日,只要學生提出要求,他們都會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來滿足他們的需要。
生活上,學生的大小事情就完全依賴教師。這樣一種師生關系,讓聾生徹底成為教師所要求價值的附屬品,不利于聾生自身生命意識的建立,有礙于聾生的生命成長。積極心理學認為教師應力求以真實、真誠、恰當?shù)淖约撼霈F(xiàn)在聾生面前,并且營造接納、關心、稱贊、積極無條件關注的師生交往氣氛。在一種溫暖、關心、喜歡、有興趣、尊重的師生互動關系中,教師的任務就是陪伴著聾生對生命奧秘進行自我探索和解讀,幫助聾生建立生命意識。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教師應該具有一個新的隱喻身份——好奇探索者。他們應該像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把自己的學生作為一座瑰寶去探索,用充滿驚喜的眼神積極關注自己的學生[6]。
同時對于生活的事情,教師也是應該要求學生首先自己去解決,讓他們不要遇到事情就來找老師幫助,自己學會面對和承擔責任,勇于擔當也是積極心理學所強調的。聾生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他們交往的范圍和接收信息的廣度和深度遠不及健聽學生。因此,師生互動過程中,教師行為傳遞出來的生命信息成為聾校生命教育的重要角色。教師是否能夠用平常心看待并相信聾生,是否能夠維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師生互動關系,是否充分接納和關注學生,是否始終把聾生看成能承擔責任的生命獨立個體是衡量聾生生命教育是否成功的關鍵。
人本主義強調對經驗的尋找和追尋[5]。而對經驗的尋找和追尋就要求個體不斷去體驗,只要生命存在,生命就需要有感受和體驗。馮建軍教授提出詩意的教育是關懷生命的教育,是致力于生命自我實現(xiàn)的教育,也是體驗生命過程的教育[7]。這一觀念被積極心理學學者進一步強調和實踐。
積極心理學強調沉浸體驗對人心理健康和生命質量的意義,它認為,沉浸體驗是指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文藝欣賞或投身大自然時,感受到一種奇妙、著迷、忘我并與外界融為一體的美好感覺[8]。由此可以看出心理體驗不但是個體生命意識建立的途徑也是評價生命質量的標準。個體就是在不斷探索自我經驗的體驗過程中,建立起生命意識,可以說沒有自我經驗體驗就沒有生命意識。因此,積極心理學對經驗的不斷追尋賦予生命教育生動的形式和鮮活的內容,而且這種有別于傳統(tǒng)模式的教育使得生命教育的精髓——體驗在師生、生生的互動過程中完成。這點對于聾生來說,顯得更具意義。
生命教育確切地說應該是生命與生命的碰撞中,學生生命狀態(tài)改變的過程。教師應非常注重學生自身的感受和體驗,雖然聾生很多時候,不能很好表達內心感受,但我們的教師也絕不應越俎代庖,應用自己的耐心和價值中立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自己和了解自己,促進學生不斷成長。
生命教育不僅僅是更多地修正聾生的錯誤或者教育聾生按指令做事,而更在于識別和發(fā)現(xiàn)他們最強的品質,助其建立生命意識,激發(fā)他們生活得最好的潛能,這種力量來自于他們內心深處的責任感、榮譽、夢想和勇氣等,這應該是聾生生命教育最終的目標和最大的意義,也是積極心理學之于聾生生命教育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積極心理學15
學校在暑假給每個教師都發(fā)了《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這本書,我認真拜讀完這本書后,感觸頗多。本書主要有兩篇內容:教師發(fā)展和積極心理學。教師的困惑和應對策落。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存在著兩股抗爭的力量:積極力量和消極力量。這兩股力量就像太極中的陰陽兩極,此消披長。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學一點積極心理學的知識,努力給自己注入積極的正能量,做一個幸福完整的人。以下是我的兩點體會:
一、教師要有播種幸福的價值觀
通常,幸福的人大多熱衷于奉獻,奉獻的時候可以擁有更多的幸福,這是一種良性循環(huán)。如果教師能夠成為播種幸福的人,則不僅自身可以擁有幸福,在生活當中充滿活力,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也將更有幸福感和創(chuàng)新活力。一直以來,作為一個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老教師,我不茍言笑,在學生犯了錯誤時總是大聲訓斥或冷臉相對,導致部分學生在課堂上不敢發(fā)言,生怕觸怒了我,課后這些學生也不敢和我溝通,總是繞道走。這種不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曾經讓我煩惱、反思,可一直沒有找到良好的改善方法。讀了這本書之后,播種幸福是教師存在的價值,讓我感觸特別大。教師傳遞給學生的幸福不單單只有知識,更多的是做人的品德、理想、激情和樂觀的心態(tài)。所有能讓孩子感覺幸福的體驗,都能體現(xiàn)我們的`價值,所以,在接下來的教學時光,我希望能成為一個傳播幸福的人,讓我的學生因為老師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二、教師要快樂生活的生活態(tài)度
教師的人生是有榜樣效應的,某種意義來說教師的生活對全社會的人來說是一面鏡子,當教師生活幸福、工作順利的時候說明我們的社會發(fā)展文明和諧。作為數(shù)學教師,令我頭疼的是學生的計算。每次當我改學生計算的時候,學生有時錯很多,我都大為惱火。每當靜下來的時候,也是很無奈,更多的是力不從心。當然,我也好幾次因為這個情況,到了半夜也沒睡好,慢慢地就陷入了焦慮當中,那段時間也是很不開心?戳诉@本書,書中說:“對于所有的教師來說,想擁有幸?鞓返娜松切枰梅e極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來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的!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調整自己:
1、積極、有規(guī)律地鍛煉身體(如果老師能有規(guī)律地進行鍛煉,就會使自己精力充沛,心情開朗,同時抗壓能力也會提升)
2、保持規(guī)律而充足的睡眠
3、保持穩(wěn)定的友誼
4、經常與好友聚會
5、為自己認定的有價值的目標而努力工作
總之,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學一點心理學的知識,努力給自己注入積極的正能量,做一個完整的人,當我們聚焦于積極面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進步和希望。
【積極心理學】相關文章:
積極心理學07-20
積極心理學心得12-28
積極心理學的心得10-12
積極心理學心得03-15
積極心理學的心得03-23
(通用)積極心理學07-20
積極心理學[必備]07-20
積極心理學感悟論文11-13
積極心理學與未來教育心得08-27
積極心理學心得15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