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試卷分析經典【7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試卷了,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究竟學到了什么?需要試卷來幫我們檢驗。大家知道什么樣的試卷才是規(guī)范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歷史試卷分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年級歷史試卷分析1
一、試題分析
本次考試的是八年級歷史下教學的內容,本試題滿分為100分。從題量上看共二個大題,設計出了30個問題,覆蓋的知識面比較廣、全,能夠全面測出課標上中國近代史部分對學生所要求的知識內容的掌握情況。其目的在于考查學生掌握歷史基礎知識的程度以及運用所學的歷史知識判斷、分析、理解、綜合評價歷史現象、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能力。試題共分二大類,一類是選擇題,一類非選擇題。
二、試卷分析
第一大題共25個選擇題,分值為50分,總體來看學生得分基本在30分左右,錯誤的主要是
4、5、13、18、23小題,原因如下,第4小題學生對題材干中的時間判斷不準,所以造成學生出錯;第5小題學生容易在B、C兩個選項上搞混;第13、18題學生審題不認真,23小題學生對基本的知識點掌握不準確。學生答題情況說明,在基礎知識的落實與鞏固方面還需要加強。
第二大題材料分析題,第26中第1問學生對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不會分析、第27題第1問對材料反映的歷史實不會判斷、第3問三大改造的完成,很多同學答題不完整,第28的第2問歷史背景寫不準。第3問對自由發(fā)揮的問題把握不住要點,學生不能針對問題回答,第30題中的第2問,學生不會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導致答題失誤。第3問不會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學生答題情況說明,在分析歸納歷史知識的能力方面還需要再下功夫。
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教師課堂講的較多。導致學生課堂練習時間較少,基礎知識掌握不牢。 盡管對部分學生的進行了檢查督促,但效果不明顯。主要是查的不力,訂的不緊。過多依賴學生的自覺性。
2.個別學生學習習慣差,學習被動,方法呆板。在本次考試中表現出的問題,說明有不少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很馬虎。
四、改進方法
(一)教師平時的授課,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教學內容是否具體?重點、難點是否突出?時間和內容分配的是否合理?內容講解是否過多,是否需要對課外的內容作適當補充?
。ǘ⿲W習的主體是學生。課堂教學的好與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參與教學活動的人。學生是否有學習熱情?學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課堂的全過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簡單地說學生該聽的聽了沒有?學生該懂的懂了沒有?學生該做的'做了沒有?學生該想的想了沒有?學生該說的說了沒有?課堂教學一定要把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起來,讓學生自始至終都精神飽滿地、主動地投入學習、參與活動。只有學生積極主動,才能保證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ㄈ┰谡n堂教學方面,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教學過程關注常態(tài)課堂,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質量,尤為重要。
。ㄋ模┘訌姀土曔^程的督查,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能夠系統(tǒng)掌握。上復習課,教師不能只就題講題,而應該縱觀全局。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能夠分析的問題教師決不代勞。歷史基礎知識不應只局限于識記,而要引導學生尋找聯(lián)系點。只有這樣才能理清知識,連點成線。要讓學生學會理清歷史線索,這對學生識記知識有極大的幫助,理清歷史線索更是學生提高能力的重要基礎。
八年級歷史試卷分析2
這次期中考試的試題有單項選擇題、材料分析題,每部分都有錯題。選擇題以3、6、7、11、13、題做錯的人數較多,審題不清,個別知識點換種方式出現,學生就不會運用;對個別歷史事件的時間容易混淆。第21題考查的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相關知識點,難度適中,大部分學生答得不錯。第22題考查的是1901-1921年的幾個歷史事件,前兩個問題學生還是可以做出來的,第三、四個問題需要學生的理解能力,難度較大。第23題考查的是第二單元的知識點,這部分學生做的一般,主要是審題不清楚。第24題考查的是第三單元的內容,第2、5個問題的難度較大,大部分學生沒有完成,學生失分非常嚴重。
問題和分析
1、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是失分的主要原因。本次試題基礎題占一半,容易題占一半左右,從答題情況看,材料題失分相對較多,主要原因是基礎不扎實,課本知識掌握不夠。
2、教師課堂雖對重點,難點花足功夫,細致講解,重復強調。但課后,由于學生沒能自覺及時做好復習,練習鞏固,使學生知識消化不良,課本基礎知識不熟悉或理解不透甚至混亂,沒能在理解的基礎上做好適當的識記,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
3、學生考試過程中審題作答存在隨意性,考試技巧有待提高等問題,導致知識無法得以有效運用,客觀題失誤頻頻;主觀題有一部分學生語言表述不規(guī)范,要點不突出,邏輯性不強;
閱讀不認真,有效信息獲取不足,概括歸納信息的能力欠缺;舊教材的.知識點學生了解的少,得分不多。
改進措施
1、繼續(xù)抓基礎,反復練習。
2、放慢新授課的速度,使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吸收達到更好的效果。
3、培養(yǎng)學生閱讀、概括、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4、考試作業(yè)的批改,評講要及時,應注意審題技巧,答題規(guī)范性等問題的指導與訓練,對癥下藥,適當的訓練是鞏固和理解知識點的必備途徑。
5、加強學法指導,指導筆記。
八年級歷史試卷分析3
本次歷史試卷,注重基礎,重視應用,凸顯能力。以新課標為準繩、本學科的重點內容為核心,設計巧妙,立意高遠,與時俱進。以基礎立意轉向基礎與能力并舉,穩(wěn)中求進,突出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把握了教學的改革方向,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導向鮮明,是一份融綜合性、開放性和時代性于一體的好試題。
一、試題及答題情況分析:
1、試題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考查?疾榈闹R點全面、覆蓋面寬,立意高遠。
2、選擇題共計40分。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選擇題得分率為78%左右,說明學生在平時的歷史學習中比較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把握,這對于開展歷史課堂教學改革和實施新的課改方案提供了良好的傳統(tǒng)。
3、非選擇題共計60分。本卷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學生的水平不等,結果丟分較多。這充分反映了學生歷史學習與考試的各項基本技能和綜合能力有待提高。表現在:
⑴學生的基本功不扎實,有待提高。錯別字現象、字跡模糊不清現象、觀點不明、語言表達不通順現象等大量存在。
、茖忣}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不強。答卷中答非所問,文字表達不切要點等現象也很嚴重。有許多同學做題不認真,沒有認真審題,對題意理解不深,張冠李戴,考慮問題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丟分。如,第23題,舊民主革命時期中國進行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抗爭與探索,請寫出四次重大抗爭與探索活動的名稱及相對應的代表人物,由于學生審題不清,答成對侵略戰(zhàn)爭的反抗
、菦]掌握做材料解析題的方法、綜合能力較差。如第21小題對教材內容不熟悉;根據圖片不能概括全面。說明學生的綜合能力較差,不能從整體上去分析、整理、概括。
⑷學生的應試能力不強。如:第22小題,很多學生在回答第二小問時思路還停留在第一小問上,不能展開回答,造成失分。表明學生如何選擇有效信息作答的應試能力有待提高。
二、改進措施:
為提高教學成績,下學年努力做到:
1、加強審題訓練,尤其是做過的題有必要反復聯(lián)系,利用課前幾分鐘的時間,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關鍵是找好關鍵詞,對基礎知識掌握到位。對題干和選項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對于認真審題答對習題的同學給予表揚。每個同學要善于發(fā)現自己審題過程中的'問題及時總結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改正。
2、加強材料題的思路分析,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進行前伸后延。進行有跨度、有聯(lián)系、有對應的綜合復習,采用形象視圖、逆向思維等方式,查漏補缺,重點內容仍然作為重點復習。課上現場讓學生答題,每節(jié)課至少做一道大題。老師巡視,發(fā)現學生的問題及時解決,共性的問題統(tǒng)一強調,這樣學生就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做到有針對性的彌補和改善。對做過的同類的習題進行整理總結,在總結中升華提高。
八年級歷史試卷分析4
分析與探究(本題滿分18分)
22、我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黨和政府歷來重視三農問題。某校八年級同學以“建國以來黨的農村政策與農業(yè)的變化”為課題開展研究性學習,請你參與。
【政策回顧】
(1)1950年,中央政府頒布了《》,大規(guī)模的'___________運動在全國開展。(4分)
(2)1953年,黨中央制定過渡時期總路線,決定對農業(yè)實行________。(2分)
(3)1958年,黨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隨后在全國開展了“大躍進”和___________運動。(2分)
(4)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經濟體制改革的浪潮首先從農村掀起,其主要內容是在農村實行_______________。(2分)
【分析對比】
黨的農村政策對農業(yè)發(fā)展產生的影響:
(1)1952年底,我國徹底廢除了制度;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迅速恢復和發(fā)展。(2分)
(2)1955年,全國掀起農業(yè)化的高潮,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在農業(yè)經濟中占主導地位。(2分)
(3)黨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中產生了嚴重的失誤,農業(yè)生產遭受到嚴重破壞。
(4)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推動了中國農業(yè)的大發(fā)展。
【歷史認識】
通過上述“分析對比”,你從中能得到什么結論和啟示?(4分)
八年級歷史試卷分析5
一、試卷評價
試題本著有利于基礎教育為培養(yǎng)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合格人才與勞動力的水平測試,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與考試標準的基本要求,在題型、題量、難度系數基本保持穩(wěn)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優(yōu)化了知識考查內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對指導基礎教育歷史課程改革具有較強的導向作用。
從試卷中我們可以看出:
(1)全卷五種題型,即:選擇、材料分析、探究題、讀圖題、歷史檔案題。五種題型的優(yōu)化,全面考查了學生的歷史學科能力。全卷主客觀試題分配恰到好處,其中選擇題占了45%,便于檢測學生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而其他題占55%,則側重考查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五種題型的配置充分體現了水平測試的雙重功能。充分反映了課改、教改與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學生正確處理歷史材料以及綜合分析與表達能力。
(2)全卷涉及的知識面廣,且知識范圍分配合理。試題全面覆蓋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材,涉及經濟、政治、文化、民族、等各個方面知識點,而且知識范圍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課程標準與考試標準的要求。這就有利于全方位檢測學生對不同時代、不同地區(qū)、不同側面的歷史知識。
(3)突出了對學科主體內容和歷史知識內部聯(lián)系的考查。今年試卷考查的內容全部都是學科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沒有偏題、怪題,體現了初中歷史教學的普及性、基礎性。同時材料分析題和論述題又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現實性,特別是從歷史事件本身的聯(lián)系與影響方面著題。
(4)試題充分體現了課標與考標規(guī)定的知識與能力目標,靈活考查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理解、比較、分析、綜合及遷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很明顯地反映出考查學生理解、分析、綜合層次的知識內容達70%,側重考查了學生多元歷史思維能力。
二、答卷評述
1、總得分偏低,及格率不高。原因有三點:一是相當一部分教師在歷史教學中仍然只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與記憶,還沒有真正轉軌到能力的培養(yǎng)上來,而許多學生只知道死記書本;二是試題綜合性較強,難度偏高。三是有部分題目超邊了。
2、客觀試題、基礎知識試題得分率較高。
3、主觀試題及考察學生綜合能力的試題得分率較低。
總之,考生在答卷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一系列表象,為指導我們今后的歷史教學和考試提供可貴的一手資料,我們應深刻剖析。
三、關于教研教改的理性思考
20xx八年級水平測試卷本身的特色和考生答卷反映的表象讓我們清晰感覺到嶄新的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的脈搏在沸騰,我們只有全面更新全體師生教與學的理念,徹底轉變師生教與學的方式,才能不斷提高歷史教學質量,因此借助這次水平測試,我們作出了如下理性的思考:
1、全面更新教學理念,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新的課改指導下的歷史教師,應全面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指導學生全面地辨證地觀察、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學生應全面轉變學習方式,倡導積極主動的探究式學習,勇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避免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從而把新的.課程改革推向高潮。
2、熟練把握課標和考標,高度重視歷史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面對教考改革的新形勢,我們應以“兩標”為基礎,組織學生理清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注重中外歷史知識的有機滲透,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歷史概念;應反復運用歸納法、演繹法、聯(lián)想法、比較法、啟發(fā)式等多種教學方法組織教學,全方位,多層次地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罰,讓學生的思維在“發(fā)散--集中--發(fā)散”的多次循環(huán)往復中產和豐富的“歷史智慧”,從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能力和基本的歷史素質。
3、努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今后的歷史考試能力要求越高,學習難度越大。因此,培養(yǎng)興趣是關鍵,我們的歷史教師要想方設法,生動活潑地開啟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主動地自我探究,自主求知,尤其要重視后進生的轉化與提高,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我們只有堅定不移地堅持課程改革,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讓我校的歷史教育教學改革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
八年級歷史試卷分析6
一、試卷分析
此份試卷主要考察學生對八年級下冊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試卷總分100分,以基礎知識為重點,所學的內容都已覆蓋到,難度適中,本試卷時間為60分鐘,滿分為100分。試卷共四大題,由以下幾個題型構成。第一題選擇題,共計30分,第二題歸納列舉題,共計30分,第三題是材料分析題,共計20分,第四題是探究題,共計20分。本套試卷沒有偏題、怪題,整個試卷難易適中。特點
1、整套試卷對教材各單元知識點的考查分配較均勻,涵蓋較全面。
2、部分選擇題設置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3、本套試卷充分考慮到城鄉(xiāng)差別和基礎教育的基本要求,試題比較容易。
二、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1、(選擇題1小題)新中國成立之初,相當于國家憲法一部文獻是
答案選B,很多同學選A。
錯誤原因: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能力不夠牢固。
2、(選擇題6小題)中國迄今為止舉行的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是上海APEC會議,學生多答A. WTO
錯誤原因: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固,憑感覺答題。
3、(選擇題13小題)寫新中國的`藝術成就
錯誤原因:對問題認識不清,復習是沒有把該項內容放在重點上,另外11、12、14、小題 錯誤也較多,究其原因就是對基本概念不清,掌握基礎知識不牢固造成的。
4、材料分析題,倆題中對
(1)小題的回答,大部分同學答的較好。
。2)小題大部分同學答非所問,沒有弄清題意。
(3)小題,大部分同學對其取得成就的原因分析不夠全面準確,是造成失分率高的原因。
5、探究題中17題
(1)小題的回答大部分同學都能回答正確,小部分同學答題不全面,基本都能夠說出,此題得分較高。
(2)小題第一問大多能回答出來,第二問就回答的不夠好,分析其原因,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較差。
(3)小題是一開放性的問題,學生普遍答的不夠好,暴露出學生的總結分析能力較差。
18題有點難度,即綜合課程內容有體現活學活用的能力,一道好題,能看出學生平時的功底。所以學生能大好該題說明學生會學習。我們學生有85%能很好的回答該題。
三、整改辦法:
1、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不能因課改而丟棄基礎知識的教學,沒有基礎知識,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能忽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忽視對中下學生的輔導;A知識是思考問題、解決和分析問題的工具,離開了對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研究和分析問題就只能停留在表層,不可能深入,只能是泛泛而談。
。病⒓訌妼W生歷史記憶能力的培養(yǎng)
現在學生學習的對象是各學科基礎知識的一些基礎理論,只有掌握了這些基礎理論,才可能為未來的再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學生記憶能力訓練的主要途徑。
總體上本次歷史試卷,注重基礎,重視應用,凸顯能力,滲透德育。以課標準為準繩,學科的重點內容為核心,緊跟時代脈搏,設問巧妙,立意高遠。以基礎立意轉向基礎、能力并舉,穩(wěn)中求進,突出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把握了教學的改革方向,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導向鮮明,是一份融綜合性、人文性、開放性和時代性于一體的好試題。
八年級歷史試卷分析7
一、試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試為閉卷考,試卷共兩大題,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試卷總分100分。涵蓋了歷史與社會第一、二單元和思想品德第一、二單元的主要內容,其中第一大題是選擇題歷史與社會和思想品德各20分,第二題非選擇題歷史與社會和思想品德各30分。本套試卷注重基礎,考察全面;重視應用,凸顯能力。整套試卷對教材各單元知識點的考查分配較均勻,涵蓋較全面,部分選擇題設計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本套試卷充分考慮到基礎教育的基本要求,沒有偏題、怪題,整個試卷難易適中。
二、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參加考試人數351人,年級平均分62.46分,優(yōu)秀率10.06,及格率64.50,最高91分,最低10分。
學生做題中出現的問題:
1、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對主干知識記憶理解不夠到位。思路不清、抓不住考題的“靈魂”,導致學生答不到點上,不審題,題目中要求選錯誤的,可學生一眼看過去只選了一個正確的。
2、錯別字較多,對一些常見常用的地名、人名寫錯,知識系統(tǒng)性差,缺乏必要的梳理;
3、學生閱讀理解歷史資料的能力較差。隨著能力考查的不斷加強,取自于課外的史料也不斷增多,閱讀理解史料是解題的關鍵。但在本次考試的材料分析題中發(fā)現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還是比較欠缺;
4、對歷史史實聯(lián)系和分析概括能力還很缺乏。例如材料分析題,很多學生知識掌握缺乏系統(tǒng)性、整體性,知識遷移能力較弱,對熱點不夠關心。部分學生對題目的理解與把握存在欠缺導致出現審題不清、答非所問現象。分析問題、提取信息能力不強,題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問,不會從材料中提取信息。
5、學習方法簡單滯后,以死記硬背為主,忽略學習過程。
例如:歷史與社會第11題第1小題考的是春秋戰(zhàn)國的時代特征,要求從圖1《春秋時期:孔子周游列國》和圖2《戰(zhàn)國時期:各國變法運動》中歸納概括,學生基本能答到“戰(zhàn)亂、變法”等相關知識點,答到“分裂割據、思想解放”的學生較少。
第2小題考的是孔子的政治主張這一基本知識點,大部分學生能回答出“德、禮”,但是回答完整“仁、克己復禮、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的學生較少,這說明學生對基礎知識沒有多加記憶,另外一小部分學生回答“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這是教育思想而非政治主張,這說明學生不會審題。
第3小題學生基本能答出“商鞅變法”但是有部分學生“鞅”字寫成了“秧”導致扣分,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強調錯別字問題,商鞅變法影響這一點學生能回答出來個大概,但是語言不夠規(guī)范,說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欠缺也沒有對歷史知識加以理解記憶。
社:13.(1)部分學生寫成基督教(2)圖5羅馬廣場石上的文字的解說詞大部分學生不會寫,平時不做重點知識點要求。(3)學生審題不清,要求結合相關史實,大部分學生沒有注意,材料的閱讀也不到位,所以得分率不高。
思想品德第11題 對知識點不清晰,記憶不夠,導致學生評價理由不會分析,純屬在散講。核心知識點的記憶還需加強。
思想品德第12題第3小題和第4小題都是讓學生講述如此做的理由,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但是都沒有結合書本知識點,沒有講到“對集體負責”與“與人為善、將心比心、換位思考”這些。
思品第13題 本題從一個新聞事件為情景,考察學生對誠信、責任和善良的理解。難度值預估在0.7左右。材料新,問法明確,提示清晰。
學生平均得分在5分左右。
失分原因分析:
1. 問題明確要求從誠信和責任角度講,學生很多只寫了其中一個方面。
2. 談談看法,首先要求學生做出判斷,很多學生此類題目答題不規(guī)范。
3. 企業(yè)家的作法是屬于善良的考察內容,學生無法從材料中分析出這個知識點,很多人還是從責任角度回答,缺乏對題目整體的把握和理解。
教學改進:
1. 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如對善良、誠信、平等、責任等不能很好的區(qū)分。
2. 答題的規(guī)范性(如答題格式,提示語的解讀等)需加強。
3. 語言不規(guī)范,出現了很多口語的表達。
三、對今后工作提出努力方向:
1、強化基礎,努力創(chuàng)新,強調對知識的理解性把握,注重在知識的基礎上發(fā)展能力,做到知識與能力并重,過程與結果并重;
2、強化訓練,要明確答題的一般步驟,掌握各種題型的.答題技巧,加強解題思路的訓練;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讓學生學會審題.
3、注重學生書面表達的訓練,運用規(guī)范的語言進行表述。
4、加強對學生在材料分析題中獲取,解讀有效信息,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
5、加強學法指導、培養(yǎng)答題技巧,向工整、規(guī)范答題要分,杜絕卷面臟亂差現象。
6、反復復習、當堂訓練、當堂記憶,體現有效教學。
四、教學建議:
1、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歷史資料的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讀教材,課堂上多引進一些課外史料,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
2、注重學生分析、概括和綜合能力的訓練。分析、概括和綜合是歷史學習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檢驗學生能力的基本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3、加強學法指導,教師在教學中要教學生如何審題,如何尋找試題的關鍵詞,捕捉有效信息。
4、在以后的講學稿中,主觀性題目還會適當增加,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主觀性題目還會適當增加,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經過期中考試我認識到了教學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不足。我將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本著提高成績的目的,從各個角度對學生加強管理、爭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
【八年級歷史試卷分析】相關文章:
歷史試卷分析11-23
歷史試卷分析02-11
歷史試卷分析06-12
【精選】歷史試卷分析反思07-06
歷史試卷分析反思11-22
【優(yōu)】歷史試卷分析07-05
八年級歷史試卷分析04-27
[優(yōu)秀]八年級歷史試卷分析07-05
(優(yōu))歷史試卷分析反思07-06
高二歷史試卷分析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