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時間:2022-11-18 15:50:55 盛林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精選21篇)

  故事是一種文學體裁,生動的,美妙的故事可以幫你認識社會、理解人生,引導你做一個通達事理、明辨是非的人。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精選21篇)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1

  從前有一位老年人,在他臨終時,三個兒子圍在床前。

  他對兒子們說:“我有十七匹馬,留給你們,三個人分。分馬的時候,老大呢,出力最多,得總數(shù)的二分之一;老二嘛,得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老三最小,你呀,就拿總數(shù)的九分之一。”

  勉強說完這幾句,老人就去世了。三兄弟執(zhí)行遺囑時,一致認為這些馬是父親生前心愛之物,決不能將其中任何一匹劈成幾塊瓜分。但是遺囑又要完全照辦,如何是好呢?

  正巧,這時他們的老娘舅騎馬趕來了,聽完事由,眉毛一揚,說:“我來分!

  猜猜看,老娘舅怎樣分馬?

  因為希望每人得到的馬都是整數(shù)匹,所以根據(jù)遺囑,在分馬的'時候,馬的匹數(shù)應該是三個分母的公倍數(shù)。分母2、3、9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18,因而在分馬時的馬匹總數(shù)最好能成為18的倍數(shù)。老人留給兒子們的馬是17匹,老娘舅把自己帶來的一匹馬臨時借出來湊數(shù),共有18匹馬參加分配。

  準備就緒,老娘舅開始宣讀和執(zhí)行遺囑:

  “……分馬的時候,老大呢,出力最多,得總數(shù)的二分之一……”宣讀到這里,老娘舅數(shù)出9匹馬,讓老大領過去:

  老二嘛,得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讀到這里,老娘舅數(shù)出6匹馬,讓老二領過去:

  “老三最小,你呀,就拿總數(shù)的九分之一!弊x完最后這一句,老娘舅數(shù)出2匹馬,讓老三領過去:

  三位晚輩分到手的馬,總和恰好是父親留下的17匹:

  9+6+2=17。

  分馬場地上的18匹馬,現(xiàn)在剩下最后一匹,這當然就是老娘舅自己帶來臨時借用的那匹,依然物歸原主。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2

  明朝大數(shù)學家程大位,從事商業(yè),終日奔波于大江南北,集市商行,每遇到有關數(shù)學軼聞就馬上記錄下來。

  有一次,一天勞碌下來,程大位與兩位伙計住到了洛陽郊外的一座來客棧,住進朝北的兩間客房。店主笑臉上迎端上香噴噴的飯菜,程老剛要用飯,忽聽得東邊和西邊此起彼伏地吵嚷起來,程老對二人說:“你們?nèi)タ纯此麄優(yōu)槭裁催@樣叫嚷,弄得四鄰不安?”

  伙計甲回來說:“他們是眾人分銀,要是每人分七兩多出四兩,每人九兩就少半斤,一直爭執(zhí)不休!

  伙計乙回來說:“西邊是一伙買綾羅綢緞的商人,他們商量分綾,每人分六匹少四匹,每人分四匹正好相當,也是爭執(zhí)不下!

  程老聽罷哈哈大笑:“今天他們分銀分綾自有調(diào)處,我的收獲也不小,現(xiàn)在你們痛痛快快地吃完飯,我寫兩道算術詩給他們留下,讓以后來往住店的人解解算謎!钡诙,他們走后,墻上留下程老的'兩道算謎:

  1.隔墻猜客。

  隔墻聽得客分銀,不知人數(shù)不知銀。七兩分三多四兩,九兩分三少半斤。(注:古制1斤=16兩)

  2.分綾求人。

  隔墻聽得客分綾,不知綾數(shù)不知人,每人六匹少四匹,每人四匹恰相停。

  同學們,你們能求出這兩道算謎中的人數(shù)各是多少?有多少銀兩?多少綾羅綢緞?

  答案:

  1.(4+8)÷(9-7)=6(人), 7×6+4=46(兩);

  2.4÷(6-4)=2(人),4×2=8(匹)。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3

  新年就要到了,家住鄉(xiāng)下的叔叔,給住在城里的親戚小明家送來了三箱子水果,但是,幽默的叔叔見到小明之后,并沒有直接告訴小明什么箱子裝的什么水果,因為,他想要考考正在上小學的小明,于是,一道精彩的數(shù)學題就產(chǎn)生了。

  一個裝50個蘋果,一個裝50個梨,一個裝25個蘋果和25個梨。三個箱子上各貼了一個標簽,分別寫有“50個蘋果”、“50個梨”、“25個蘋果+25個梨”,F(xiàn)在知道這三個箱子上面貼的標簽都是錯的(標簽與里面裝的真實水果不符合)。問題是,你最少可以取幾個水果,判斷出3個箱子各裝了什么?

  小明聽了題目之后,思考了良久,還在紙上進行了好些計算,但是,最終都沒有得出結果,看到小明著急的樣子,叔叔最后就把答案公布出來了。

  答案:一個就可以解決了。

  先拿“25個蘋果+25個梨”的那個箱子,如果拿出來的是蘋果的話,那么這個箱子應該是蘋果的。那么貼蘋果的.箱子里裝的應該是梨,貼梨的箱子應該就是“25個蘋果+25個梨”。如果貼“25個蘋果+25個梨”的箱子里面拿出來的是梨的話,那么貼梨的箱子就應該是蘋果,蘋果的箱子就應該是“25個蘋果+25個梨”。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4

  小熊的媽媽生病了,為了能掙錢替媽媽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魚,趕早市到菜場賣魚。

  一天,小熊剛擺好魚攤,狐貍、黑狗和老狼就來了。小熊見有顧客光臨,急忙招呼:“買魚嗎,我這魚剛捕來的,新鮮著呢!”狐貍邊翻弄著魚邊問:“這么新鮮的魚,多少錢一千克?”小熊滿臉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崩侠菗u搖頭:“我老了,牙齒不行了,我只想買點魚身!毙⌒苊媛峨y色:“我把魚身賣給你,魚頭、魚尾賣給誰呢?”狐貍甩甩尾巴道:“是呀,這剩下的'誰也不愿意買,不過,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點魚肉。這樣吧,我和黑狗牙好,咱倆一個買魚頭,一個買魚尾,不就既幫了狼大叔,又幫了你熊老弟了嗎?”小熊一聽直拍手,但仍有點遲疑:"好倒好,可價錢怎么定?”狐貍眼珠一轉(zhuǎn),答道:“魚身2元1千克,魚頭、魚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嗎?”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兒畫了畫,然后一拍大腿:“好,就這么辦!”四人一起動手,不一會兒就把魚頭、魚尾、魚身分好了,小熊一過秤,魚身35千克70元;魚頭15千克15元,魚尾10千克10元。老狼、狐貍和黑狗提著魚,飛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魚頭魚身魚尾配好,重新平分了。

  小熊在回家的路上,邊走邊想:我60千克魚按4元1千克應賣240元,可怎么現(xiàn)在只賣了95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頭緒來。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5

  鵬鵬是五年級的小朋友,在學習中,一直是班級中最棒的學生,他的各科成績都很好,其中有一科是最值得大家學習的,那就是他的數(shù)學,他最喜歡有難度有挑戰(zhàn)的數(shù)學題目,有時候在夢中也會做數(shù)學。

  那天,他做了一個夢。

  在夢中,鵬鵬還在做數(shù)學題目,在他的數(shù)學練習本上寫著一個大大的“8”,鵬鵬看著這個數(shù)字8,它突然就開始說了,這個8把鵬鵬嚇了一大跳,8突然間告訴鵬鵬了一個秘密,它說:“我其實是天上的神仙,一次不小心才到的民間,知道你是個愛學習的好孩子,我想考考你”。聽了8的話,鵬鵬高興極了,他講到:“快把題目告訴我吧”。

  只見8在鵬鵬的面前一揮就出現(xiàn)了一個題目,題目是這樣的,運用你所學習過的數(shù)學符號在這些數(shù)字之間間隔,使最后的`運算結果得到8.

  1234=8,

  12345=8,

  123456=8,

  1234567=8,

  12345678=8.

  鵬鵬還沒來得及做這道題就從夢中醒來了,第二天,他來到學校,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他們一起完成了這道題,下面,就是他們運算的展示。

  12÷3+4=8,

  12-3+4-5=8,

 。1+2+3+4)÷5+6=8,

 。1+2-3)×4+56÷7=8,

  [1×(2+3-4)+56+7]÷8=8.

  這個神仙8是不是很有意思,如果你也喜歡數(shù)學,那就拿起你的筆進行運算吧。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6

  題目:

  牧童騎在牛背上趕牛過河,共有甲、乙、丙、丁4頭牛。甲牛過河需1分鐘,乙牛過河需2分鐘,丙牛過河需5分鐘,丁牛過河需6分鐘。又知,每次只能趕兩頭牛過河。那么牧童要把這4頭牛都趕到對岸最少要用幾分鐘?

  小朋友們在進行這類題目的計算時,孩子們需要將所有的情況都列舉出來,然后,選擇最優(yōu)的,因此,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情況吧。

  第一次,牧童趕甲、乙兩頭牛過河,用2分鐘;然后騎甲回來,用1分鐘。

  第二次,牧童趕甲、丙兩頭牛過河,用5分鐘;然后再騎甲回來,用1分鐘。

  第三次,牧童趕甲、丁兩頭牛過河,用6分鐘。

  總共用了:2+1+5+1+6=15(分鐘)

  然而,這并不是最短的時間,實際最短的'時間是13分鐘,為什么呢?

  最優(yōu)的方案:

  第一次,牧童趕甲、乙兩牛過河,用2分鐘;然后騎甲回來,用1分鐘。

  第二次,牧童趕丙、丁兩頭牛過河,用6分鐘;然后騎乙;貋,用2分鐘。

  第三次,最后趕甲、乙過河,用2分鐘。

  這次四頭牛全部過河,只需用:2+1+6+2+2=13(分鐘)

  原因分析:在第一種方案的時候,只考慮回來的時間要最少,卻將用時最多的兩牛分開過河了。讓用時最多的兩牛同時過河,再騎用時較少的牛返回,不是更省時嗎?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7

  數(shù)學、奧數(shù)的學習是枯燥的,怎樣才能激發(fā)孩子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愛上數(shù)學呢?不如從小學數(shù)學趣味故事開始啟發(fā)孩子的數(shù)學思維。

  可愛的小豆子在周末的時候跟爸爸要了一毛六分去并冰激凌吃,張奶奶是買冰激凌的`,看到很多人在排隊買冰激凌,一邊要拿冰激凌,一邊還要算錢,所以非常地忙。

  這個時候,小豆子跟張奶奶說,可以幫助張奶奶算錢,因為小豆子說他的數(shù)學很好,一定不會給張奶奶添亂的。

  這個時候,張奶奶當然是高興得不得了,然后跟小豆子說,冰激凌有三種,有一毛錢一根的,有一毛五一根的,還有兩毛錢一根的,小豆子非常開心,一邊收錢,一邊還在心里想,肯定這是在做好事兒,媽媽和爸爸一定在表揚我呢。

  不一會兒,小豆子就將所有收到的錢給了張奶奶,總共是12塊4毛六,張奶奶卻說,錢不對,這下可把小豆子給急壞了,急忙對張奶奶時候絕對沒有出錯,因為自己收錢非常認真。

  張奶奶說,冰棍是一毛錢一根,一毛五一根,兩毛一根,這些都是五的倍數(shù),一定不會出現(xiàn)零頭的,你看一看是哪里算錯了,這個時候,小豆豆才想起來原來把自己要買冰棍的錢算進去了,然后把情況告訴了張奶奶,張奶奶將一毛六和冰棍一起給了小豆豆,說以后要細心,今天是奶奶請他吃冰棍,小豆子偷偷把錢遞給了奶奶,然后就跑掉了。回到了家之后,暗暗告訴自己,以后做事一定要細心。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8

  數(shù)字4和數(shù)字10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它們之間從來沒有因為什么事情而鬧過脾氣,但是,后來很多數(shù)字都和10講:“你看看,你比4大那么多,你也比它厲害,為什么要和它平起平坐!眲e人的`這些話,在數(shù)字10看來也很有道理,于是,它對數(shù)字4總是鄙視和瞧不起。

  剛開始數(shù)字4不在意,但是,有一天數(shù)字4實在忍無可忍了,就勇敢的向數(shù)字10發(fā)起挑戰(zhàn),數(shù)字4說:“我之前和你是好朋友,希望以后也是,我要是證明自己不弱小,那么請你以后不要再鄙視我”。聽了數(shù)字4的話,數(shù)字10也覺得有道理。

  用四個4和適當?shù)臄?shù)學符號,可以分別得到1、2、3、4、5、6、7、8、9、10.

  4÷4+4-4=1,

  4÷4+4÷4=2,

 。4+4+4)÷4=3,

  4+4×(4-4)=4,

 。4×4+4)÷4=5,

 。4+4)÷4+4=6,

  4+4-4÷4=7,

  4+4+4-4=8,

  4÷4+4+4=9,

  (44-4)÷4=10.

  看到數(shù)字4的這些展示,數(shù)字10慚愧的地下了頭,后來它們還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9

  有9片竹籬笆,長度分別是1米、2米、3米、4米、5米、6米、7米、8米和9米。從中取出若干片,順次連接,圍出一塊正方形場地,共有多少種不同取法?

  1+2+3+4+5+6+7+8+9=45(米)。

  由于

  4×11<45<4×12,

  可見所得正方形邊長最大不超過11米。

  其次,因為各片籬笆的長度互不相等,所以在正方形的四條相等的.邊中,至少有三條邊是由兩片或更多片籬笆連成的。由此可見,至少要取出7片籬笆,因而其中至少有一片籬笆的長度大于或等于7米。

  這樣就確定了,正方形的邊長可能取值范圍是從7米到11米。在這范圍內(nèi),可以列舉出全部可能取法如下:

  邊長為7:(7,6+1,5+2,4+3),1種。

  邊長為8:(8,7+1,6+2,5+3),1種。

  邊長為9:(9,8+1,7+2,6+3),(9,8+1,7+2,5+4),(9,8+1,6+3,5+4),(9,7+2,6+3,5+4),(8+1,7+2,6+3,5+4),5種。

  邊長為10:(9+1,8+2,7+3,6+4),1種。

  邊長為11:(9+2,8+3,7+4,6+5),1種。

  提示:題目問“共有多少種”,不能有遺漏。為此,可以首先估計一下正方形邊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確定搜索范圍。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10

  代數(shù)學這個詞,是從拉丁文來的,不過它最早的源頭是阿拉伯文。因為發(fā)明這個詞的人是阿拉伯數(shù)學家花拉子模。

  花拉子模大約生活在1400年前,出生在波斯北邊的城市花拉子模,所以他的名字也叫這個。據(jù)說他出生于一個商人的家庭,所以有機會跟著父親的`商隊到處游歷。他到過阿富汗、印度好多國家,后來定居在巴格達,所以,他對這些國家的科學都非常了解。后來,他擔任了阿拉伯王朝的官員,對天文、地理、數(shù)學都很精通。

  花拉子模生活在阿拉伯王國最強大的時代。那個時候,阿拉伯正在不斷對外擴張,它的版圖橫跨歐、亞、非三個大洲。中國的史書上把它叫做大食國。大食國吸收外國的文化,把希臘、波斯和印度的書籍都翻譯成阿拉伯文。所以,阿拉伯科學家就有很多可以研究的資料;ɡ幽>褪窃谶@樣的條件下研究代數(shù)學的。

  花拉子模寫了一本書,叫做《代數(shù)學》。他在這本書里討論了方程的解法,第一次給出了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還把方程的解叫做根。這個說法一直用到現(xiàn)在。

  趣味數(shù)學故事《代數(shù)的由來》:后來,這本書傳到歐洲。有個叫羅伯特的科學家把它翻譯為還原于對消的科學,也叫做方程的科學。這就是拉丁文里面的代數(shù)學。這樣,歐洲的數(shù)學家們也了解了代數(shù)的知識,后來還有許多人不斷地去研究它。

  在中國,代數(shù)學這個名稱最早出現(xiàn)在1859年,那個時候還是清朝。中國數(shù)學家李善蘭和一個英國數(shù)學家一起,翻譯了一本英國的代數(shù)學方面的書,當時就定名為《代數(shù)學》。李善蘭還指出了,所謂代數(shù)學,就是用符號來代表數(shù)字的一種方法。

  花拉子模的《代數(shù)學》這部偉大的作品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財富。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11

  許多人有著驚人的心算能力,有的是通過某種速算法而取得的,有的則是天生的。

  我們先說說第一種。話說有一天,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生病了,一位朋友去看他,為了給他解解悶,給他出了一道乘法題。

  朋友問:29742926的多少?

  愛因斯坦很快地說出:8701924!

  完全正確!朋友不禁驚訝:你是怎么算得這么快的呢?

  經(jīng)典趣味數(shù)學故事《速算奇人》:原來,愛因斯坦用的是一種速算法。他發(fā)現(xiàn)74+26=100,所以就先用2930,等于870,而7426=(50+24)(50-24)=1924,把這兩個答數(shù)接起來,就得了8701924。

  我們再說第二種,有些人天生就有著速算的天才。一百五十多年前,在英國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叫亨利的10歲男孩,他擅長心算,一位科學家給他出了一道題:365365365365365365乘以365365365365365365等于多少?

  大家都認為這是一道很難的題,亨利一定算不上來,誰知亨利思索了一會兒,便報出了答案:

  1334444491850208566925016658299941583225。

  幾個大人手忙腳亂地用手算了半天,驚奇地發(fā)現(xiàn):亨利報出的.答案完全正確!

  不要說是手算,有的時候,一些速算奇人的心算速度是如此之快,就是別人用計算工具,也趕不上。在1944年的時候,電子計算機的創(chuàng)始人馮諾依曼和另兩位物理學家費米、范曼在一起加緊原子彈的研制,有時喜歡用計算尺的費米、喜歡用手搖計算機的范曼和喜歡用心算的馮諾依曼三個人同時算一道題,結果總是馮諾依曼最先算完,而且算得準確。費米和范曼都稱贊道:馮諾依曼就像是一臺驚人的計算機啊!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12

  游戲規(guī)則是這樣的:兩人各伸出一只手,一只手只有5個指頭,任意出幾個指頭。一邊出手,一邊說數(shù),如果誰說的數(shù)正好等于兩個人伸出的指頭數(shù)的和,誰就算贏。有人認為,這完全沒有規(guī)律,贏都是靠運氣,雙方贏的機會相同。其實,仔細分析,其中還和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密切相關呢。

  下面先分析甲出0時的情況,乙可能出0、1、2、3、4、5,和就是乙出的手指數(shù);

  甲出1時,乙可能出0、1、2、3、4、5中的任意一個,出不同的手指,和也不同,最后的和是乙每次出的手指數(shù)加1。

  甲乙兩人手指的組合形式,還有以下24種:

  甲出2,乙出0、1、2、3、4、5,和是2、3、4、5、6、7;

  甲出3,乙出0、1、2、3、4、5,和是3、4、5、6、7、8;

  甲出4,乙出0、1、2、3、4、5,和是4、5、6、7、8、9;

  甲出5,乙出0、1、2、3、4、5,和是5、6、7、8、9、10。

  孩子們好好看看上面的分析,是不是對答案也有所期待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如何才能夠取勝吧。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在這些組合中,指頭和為0、10的情況各一種;和為1、9的各兩種;和為2、8的各3種;和為3、7的各4種;和為4、6的`各5種,和為5的共6種?梢,和為5的組合最多,也就是說,說5贏的機會相對較多。因為不管對方出幾個指頭,你都可以和它湊成和為5。除此之外說別的數(shù)則不然,比如說2,對方要出2個以上指頭,你怎么出也不行;再如說8,對方要出8個以下指頭,你怎么也無濟于事。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13

  一天,閑得無事,就在老家鄰近的院子逛逛,恰好碰到一位老木匠(這位老木匠是本村的,我們都認識)在給一人家做木貨。我們相互打了招呼。隨后,老木匠用卷尺量一個木桶的底,量得周長為4尺。老木匠說:“吳老師,你是一位老師,我出個問題給你算算,剛才這只木桶的半徑是多少寸?”我一時語塞,說:“老師傅,一時用口算算不出來。”

  緊接著老木匠就一口報出底面半徑約等于6寸4。我聽到老木匠報出木桶的底面半徑,一時很吃驚。

  我在心里用公式C=2πr檢驗老木工的計算結果,感到很困難,就用紙筆檢驗: r=(C/2π)≈(40寸/2×3.14)≈6.37寸≈6.4寸。

  結果與老木匠的'結果只相差那么一點點,而老木匠的計算方法是多么的快,又是多么的準確。

  這時,我興趣更濃,請老木匠說說他的計算方法。老木匠說:“就六個字:尺變寸,加六成。”原來老木匠的計算方法是這樣:四尺變四寸,四六得二寸四(即4寸×0.6=2.4寸),共4寸+2.4寸=6.4寸。

  隨后,我又舉了一例:如果圓周長為3尺,用老木匠的算法是:三尺變?nèi)纾ǔ咦兇纾,三六一寸八,共?+1.8=4.8(寸)。

  用公式C=2πr檢驗:r=(C/2π)≈(30寸/2×3.14)≈4.78寸≈4.8寸。

  結果相差無幾。這是為什么呢?

  回到家里,我對“尺變寸,加六成”的算法進行了一番研究:

  設圓周長為C,半徑為r,用代數(shù)式來表示這種算法是:

  r=(C/10)+0.6×(C/10)=16C/100,π=C/2×(16C/100)=3.125。

  原來,老木匠把圓周率π當作3.125,盡管有誤差,但算法簡便,在估計半徑時很實用。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14

  有一天,阿凡提騎著自己的小毛驢來到田邊。他四處欣賞著美麗的田園風光。突然,聽到有人叫他,回頭一看,原來是兩位給地主巴依老爺干活的佃農(nóng)。阿凡提忙問:“兩位朋友有什么事嗎?”其中一位農(nóng)民說:“阿凡提,我們遇到一個難題,想來請教你!比缓筮@位農(nóng)民就把這個難題的由來講了一遍。原來,這兩位農(nóng)民被地主巴依老爺雇傭干活,眼看到發(fā)工錢的時候了,地主卻打起了壞主意。他和賬房先生一計算,要給這兩位農(nóng)民各20塊銀元。地主心里非常不樂意,仿佛拿走他的錢就像割他的肉一樣。于是和老婆一起想出了個主意,

  阿凡提聽完,笑了笑說:“兩位朋友不用擔心,你們只要按我說的'去辦,保證能拿到工錢,而且還能賺取路費!卑⒎蔡嶂v完,把兩位農(nóng)民叫到眼前。悄悄地把解難題的辦法告訴了兩位農(nóng)民。兩位農(nóng)民聽了以后,非常高興,對阿凡提千恩萬謝。

  第二天早晨,巴依老爺和老婆一起來到地里檢查兩位農(nóng)民任務完成的情況。巴依老爺以為兩位農(nóng)民這次肯定一分錢都拿不到,所以臉上帶著得意的笑容?墒亲叩降剡厖s發(fā)現(xiàn)麥子正好割了1/7畝。兩位農(nóng)民說:“老爺,你的任務我們已經(jīng)按時完成了,你也該給我們工錢了吧!”巴依老爺沒辦法,只得叫賬房先生給了農(nóng)民工錢。

  答案解析:

  我們可以看出1/6=1/2-1/3,1/12=1/3-1/4;1/20=1/4-1/5;1/30=1/5-1/6,1/42=1/6-1/7,所以原式=1/2-1/2+1/3-1/3+1/4-1/4+1/5-1/5+1/6-1/6+1/7=1/7。所以兩位農(nóng)民要割1/7畝地。解這類分數(shù)題目關鍵在于拆分,然后消元,實現(xiàn)簡化的目的。21:30:31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15

  數(shù)學故事杯子里的互質(zhì)數(shù)

  從前,在匈牙利,有一個叫埃杜斯的數(shù)學家。他聽人說,有個叫波沙的12歲男孩,非常聰明,特別能解數(shù)學題。埃杜斯就想,應該去考考他,看看這個小孩是不是真的像別人說的那么聰明。

  埃杜斯就找到了波沙的家,見到了小波沙。波沙家的人熱情款待了他。他向波沙提了一個問題:從1、2、3直到100,隨便取出51個數(shù),至少有兩個是互質(zhì)數(shù)的,你能說出其中的道理嗎?

  什么是互質(zhì)數(shù)呢?比如說,2和7,它們之間沒有公約數(shù),我們就稱它們?yōu)榛ベ|(zhì)數(shù)。

  波沙想了一會兒,就知道這個體該怎么解了。只見他把爸爸、媽媽和埃 杜斯先生面前的杯子都拿到自己的面前,說:先生,比如說這幾只杯子是50個。我把1和2這兩個數(shù)放進第一個杯子,把3和4這兩個數(shù)放進第二個杯子,這樣兩個兩個地往杯子里放,最后把99和100兩個數(shù)放進第50個杯子,我這樣放可以吧?

  埃杜斯先生點點頭。

  小學趣味數(shù)學故事《杯子里的互質(zhì)數(shù)》:小波沙又說:因為你剛才說,要從里面挑出51個數(shù),所以至少有一只杯子里的`數(shù)全被我挑走,而連續(xù)兩個自然數(shù),當然就會互質(zhì)了!

  埃杜斯先生問:你為什么這么說兩個連續(xù)的自然數(shù)會互質(zhì)呢?

  波沙說:如果兩個相鄰的自然數(shù),一個是a,一個是b,他們?nèi)绻换ベ|(zhì),那么他們倆就必然有大于1的公約數(shù)c,那么c一定是b-a的約數(shù)。可是b-a又等于1,不可能有大于1的約數(shù)。既然不可能,那就說明兩個相鄰的自然數(shù)一定是互質(zhì)的!

  埃杜斯先生感嘆地說:你答得真好啊!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16

  趣味數(shù)學聯(lián)系生活講數(shù)學,聯(lián)系生活學數(shù)學,把生活經(jīng)驗數(shù)學化,數(shù)學問題生活化,能夠真正將數(shù)學融入生活,激發(fā)同學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我們來看一下這篇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趣味數(shù)學故事吧!

  星期天,阿星全家坐著爸爸的摩托車外出踏青,晚春的郊外一切都顯得生機勃勃,青山綠水,鳥語花香,阿星躺在草地上,無暇顧及這美好的春光,為沒能幫卡卡奇找到能源而苦惱,爸爸的一句話又讓阿星看到了希望。爸爸查看油箱后說:回家后得加汽油了,要不明天就不能騎摩托車了。阿星興奮的說:爸爸,回家后你給些汽油我。

  爸爸一口回絕道:小孩子要汽油干什么?既不能吃更不能玩!阿星不能說出外星人卡卡奇的秘密,只能說:我只要一小杯,我們科學課要用汽油做實驗。爸爸這才答應了。

  一到家,爸爸拿出好幾瓶汽油準備給摩托車添油,阿星急著要。爸爸卻改口說道:除非你能回答上我的問題:現(xiàn)在我的摩托車里沒汽油,如果我倒進4瓶汽油后連車共重133千克,如果我倒進7瓶汽油后連車共重139千克,你能求出一輛摩托車和一瓶汽油各重多少千克嗎?

  阿星想了想后說道:太簡單了!用(139-133)(7-4)=2千克,再用133-24=125千克。每瓶汽油重2千克,摩托車125千克!爸爸欣慰的稱贊道:阿星這段時間的`數(shù)學可大有長進!阿星得意的說:那當然了,卡卡奇天天教我數(shù)學!爸爸:哪天把卡卡奇帶回家,我們得好好謝謝他!阿星知道自己說漏嘴了,沒敢接話,就倒了些汽油就鉆進自己的書房和卡卡奇做起了試驗。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17

  在神秘的數(shù)學王國里,胖子0與瘦子1這兩個小有名氣的數(shù)字,常常為了誰重要而爭執(zhí)不休。瞧!今天,這兩個小冤家狹路相逢,彼此之間又展開了一場舌戰(zhàn)。

  瘦子1搶先發(fā)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沒有我這個瘦子1,你這兩個胖0有什么用?

  胖子0不服氣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風,想想看,要是沒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數(shù)來組成100呢?

  喲!1不甘示弱,你再神氣也不過是表示什么也沒有,看!1+0還不等于我本身,你哪點兒派得上用場啦?

  去!10結果也還不是我,你1不也同樣沒用!0針鋒相對。

  你1頓了頓,隨機應變道,不管怎么說,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沒有!

  這就是你見識少了。0不慌不忙地說,你看,日常生活中,氣溫0度,難道是沒有溫度嗎?再比如,直尺上沒有我作為起點,哪有你1呢?

  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間數(shù)或尾數(shù),如1037、1307,永遠不能領頭。1信心十足地說。聽了這話,0更顯得理直氣壯地說:這可說不定了,如0.1,沒有我這個0來占位,你可怎么辦?

  眼看著胖子0與瘦子1爭得臉紅耳赤,誰也不讓誰,一旁觀戰(zhàn)的其他數(shù)字們都十分著急。這時,9靈機一動,上前做了個暫停的手勢:你倆都別爭了,瞧你們,1、0有哪個數(shù)比我大?這胖子0、瘦子1啞口無言。這時,9才心平氣和地說:1、0,其實,只要你們站在一塊,不就比我大了嗎?1、0面面相覷,半晌才搔搔頭笑了。這才對嘛!團結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語重心長地說。

  數(shù)學趣味小故事大家都看懂了么?小朋友們不僅要好好學習課本的知識,也要學會做人的道理。希望這則小故事能對小朋友們有所啟發(fā)。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18

  我們知道,長方體的體積等于長乘以寬再乘以高,正方體的體積等于棱長的立方。可是你想過沒有,要想知道一只雞蛋的體積是多少,應該怎么來求?

  面對這個問題,你或許會一籌莫展,因為雞蛋的外形不規(guī)則,沒有現(xiàn)成的公式可用。

  其實,這個問題也很簡單!稙貘f喝水》這篇文章你一定讀過。烏鴉發(fā)現(xiàn)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口太小,水面又太低,怎么辦呢?聰明的烏鴉發(fā)現(xiàn)周圍有小石子,于是銜來石子,放入瓶中。每放進一塊小石子,水面就會上升一次;投進的石子體積越大,水面上升得就越高。這是因為投入的石子有“體積”,要占據(jù)一定的空間,于是,它就把與它體積相等的水“擠”上去。也就是說,被“擠”上去的水的體積恰好等于投進石子的體積。

  石頭的體積難以求出,那是因為它的.形狀很不規(guī)則。如果我們能計算出被它“擠”上去的水的體積,那么事情就好辦多了。只要我們用一個長方體器皿,就很容易算出被“擠”出來的水的體積了。

  假設這個長方體器皿底面是邊長4厘米的正方形,放入石頭后水面上升了2厘米,那么,石頭的體積是4×4×2=32(立方厘米)。到這里,你一定會高興地叫起來:“那我也會求雞蛋的體積了!

  烏鴉的聰明之處,在于它借助小石子,使瓶中的水面上升,從而喝到了它想喝的水。

  人類的聰明之處,在于從烏鴉喝水想出了“等量代換”的妙計。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19

  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讀完了《趣味魔術與數(shù)學故事》。

  這本書寫了許多數(shù)學故事和迷惑人心的有趣魔術。我第一次看這么有意思的數(shù)學書籍,并知道了數(shù)學的空間是那么的寬大,無處不在,也知道了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

  這本有趣的書寫了許多事例,讓我講幾個來聽一下吧!有一天,作者去了一家大演院看魔術,一走進去就看見一個13歲小男孩出現(xiàn)舞臺上,他的助手飛快地潛入觀眾席,邊比試邊拿起觀眾的物品,提問舞臺上的小男孩,結果小男孩在既遠又昏暗的環(huán)境下毫不猶疑一一回答正確,觀眾發(fā)出暴風雨般的掌聲和熱烈的歡呼聲。作者非常驚訝,神奇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小男孩身上,想探個究竟,可小男孩遲遲猶豫著不肯說出真相,最后作者依依不舍的把自己珍藏郵集給了喜愛郵票的小男孩,才換來那“神奇”的答案。原來這一切奧秘來自簡單的“數(shù)字”。魔術師是利用了數(shù)字來暗示某一個物體,達到“神奇魔幻”的效果。如:“1”代表手提包;“2”代表煙;“3”代表銅幣等等。書中還說道“非凡的記憶”也是通過數(shù)字給單詞編號......數(shù)字魅力竟如此之大,吸引千千萬萬好奇的`目光。

  在生活中也有許多事物可以用數(shù)字編號,如:“三八”代表婦女節(jié)、身份證號碼、學生的學號......

  數(shù)學是研究數(shù)字之間關系的科學,它把抽象的數(shù)字變成具體可感的物體,把無形變成有形。數(shù)字就像是數(shù)學的衣裳,數(shù)字是數(shù)學的根本,正如“2012”是個充滿希望的“數(shù)”。

  讀數(shù)學故事,學數(shù)學知識!這本書還有許多有用的知識與有趣數(shù)學故事在等著我們。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20

  春節(jié)里,養(yǎng)雞專業(yè)戶小馬虎站在院子里,數(shù)了一遍雞的總數(shù),決定留下 ,1/2外,把1/4慰問解放軍,1/3送給養(yǎng)老院。他把雞送走后,聽到房內(nèi)有雞叫,才知道少數(shù)了10只雞。于是把房內(nèi)房外的雞重數(shù)一遍,沒有錯,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數(shù)。小馬虎奇怪了。問題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馬虎在院里數(shù)的雞是多少只嗎?

  來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強看見了問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

  家里來了客人了!薄皝砹硕嗌偃?”小林說:“我沒有數(shù),只知道他們每人用一個飯碗,二人合用一個湯碗,三人合用一個菜碗,四人合用一個大酒碗,一共用了15個碗!蹦阒纴砹硕嗌倏腿藛?

  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數(shù)學天才高斯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后,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師心里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原來呀,高斯已經(jīng)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

  從此以后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jīng)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數(shù)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shù)學天才!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 篇21

  在教學圓柱體積計算一課時,作業(yè)中出現(xiàn)這樣一題:已知圓柱側(cè)面積40平方厘米,直徑10厘米,求圓柱體積。同學們忙開了,嘴里還念念有詞:先求底面周長3.14×10=31.4(厘米),再求40÷31.4≈1.27,想計算出高,可又除不盡,接著還要算底面積3.14×﹙10÷2﹚2=78.5﹙平方厘米﹚,最后用底面積×高=圓柱體積。

  看著他們忙乎的樣子,我得意地說:“拿出你們的圓柱學具擺一擺,很快就能口算出得數(shù),學生很驚訝,于是又忙開了。在我的指導下,把已平均分成16等分的圓柱拼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體,讓學生觀察轉(zhuǎn)化后的長方體。

  把這個長方體的前面朝下放,現(xiàn)在這個長方體的底面積跟圓柱有什么關系?(圓柱側(cè)面積的一半),這個長方體的高跟圓柱有什么關系?(圓柱的半徑)。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因為長方體的體積等于圓柱體積,所以圓柱體積=圓柱側(cè)面積一半×圓柱半徑。即(40÷2)×(10÷2)=100(立方厘米)。本來計算挺復雜的一題,經(jīng)過大家這樣動手操作,用學具擺一擺便迎刃而解了。

  “直觀教學”看得見,摸得著,能直接說明問題,能幫助學生理解問題,使抽象知識形象化,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是學生從學習中得到無限樂趣。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只有讓學生在認識過程中感受自己的智力,體會到創(chuàng)造的愉快,才能激發(fā)學生高昂持久的興趣。雖說現(xiàn)在是多媒體的教學時代,但是教學中我們要針對學生特點,適當選用教學手段和方法,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發(fā)展。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趣味小知識04-23

數(shù)學小故事作文03-17

數(shù)學教學小故事05-19

數(shù)學的歷史小故事03-28

數(shù)學的歷史小故事05-29

中秋節(jié)趣味小故事(精選30篇)09-09

數(shù)學小故事(精選18篇)08-09

數(shù)學教學小故事(5篇)05-21

數(shù)學教學小故事5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