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蘇轍文言文集錦精選及參考答案
閱讀下文,完成22—26題。(13分)
武昌九曲亭記
蘇轍
①子瞻遷于齊安,廬于江上。齊安無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諸山,陂陁蔓延,澗谷深密,中有浮圖精舍,西曰西山,東曰寒溪。依山臨壑,隱蔽松櫪,蕭然絕俗,車馬之跡不至。每風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載酒,乘漁舟,亂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聞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攜徜徉而上。窮山之深,力極而息,掃葉席草,酌酒相勞。意適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齊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谌粚⑦m西山,行于松柏之間,羊腸九曲,而獲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蔭茂木,俯視大江,仰瞻陵阜,旁矚溪谷,風云變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廢亭焉,其遺址甚狹,不足以席眾客。其旁古木數(shù)十,其大皆百圍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輒睥睨終日。一旦大風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據(jù),亭得以廣。子瞻與客入山視之,笑曰:“茲欲以成吾亭邪?”遂相與營之。亭成而西山之勝始具。子瞻于是最樂。
、畚粲嗌倌,從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為之悵然移日。至其翩然獨往,逍遙泉石之上,擷林卉,拾澗實,酌水而飲之,見者以為仙也。蓋天下之樂無窮,而以適意為悅。方其得意,萬物無以易之。及其既厭,未有不灑然自笑者也。譬之飲食,雜陳于前,要之一飽,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無愧于中,無責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樂于是也。
22.蘇軾因“遷”來此,卻“居齊安三年,不知其久”,為什么? (2分)
23.對③第段畫線句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及至滿足之后,沒有人不慨嘆自己此前的癡迷可笑。
B.及至厭倦之后,人又總是要慨嘆自己此前的癡迷可笑。
C.及至滿足厭倦之后,沒有人不慨嘆自己此前的癡迷可笑。
D.及至滿足厭倦之后,人又總是要慨嘆自己此前的癡迷可笑。
24.簡析第①段、第②段景物描寫的不同。(4分)
25.第③段展示了蘇東坡怎樣的形象?(2分)
26.選文綜合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請作具體闡述。(3分)
【參考答案】
22.(4分)要點:①著眼點——第②段,漢王身處逆境,表現(xiàn)蕭何謀略;第③段,漢王已取天下,突出蕭何功績。(2分)②寫法——第②段正面表現(xiàn);第③段側面烘托。(2分)
24.(2分)不以個人升遷得失為重;與好友相伴,縱情于山水之間,樂而忘返。
23.(2分)C
25.(4分)第①段是全景、遠景;大筆勾勒,展示江南自然、人文景觀。(2分)第②段是局部、近景;具體而微,描繪亭址周邊環(huán)境。(2分)
25.(2分)蘇東坡游山水,得之則喜,失之則憂;(1分)置身于秀山麗水之中,翩然若仙子。(1分)
26.(3分)選文將敘事、描寫、議論等表達方式融為一爐:(1分)敘游樂、建亭之事,描武昌諸山勝景,抒縱情山水之樂;(1分)景中有事、事中見人,景、事、人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從而凸現(xiàn)了建亭之人——蘇東坡的情懷。(1分)
【蘇轍文言文及參考答案】相關文章:
文言文《戴進》練習及參考答案07-01
沈周文言文參考答案07-01
tpo口語參考答案07-03
人像攝影參考答案08-02
外企面試經(jīng)典試題及參考答案07-02
《飲酒》學案設計(附參考答案)06-29
《勞動法》知識試題及參考答案07-11
《青稞餅的故事》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07-05
采購類職位的面試問題及參考答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