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個歷史典故成語故事 推薦度:
- 歷史典故 推薦度:
- 春秋時期歷史典故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經(jīng)典歷史典故(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xué)習(xí)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yōu)秀的典故吧,典故的來源大致有三個。第一,來源于民間故事、傳說、民間習(xí)俗、神話、歷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個地名等。你知道經(jīng)典的典故有哪些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經(jīng)典歷史典故,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經(jīng)典歷史典故1
安步當車的典故
【安步當車的典故出處】
。ㄎ鳚h)劉向《戰(zhàn)國策·齊策四》。
【安步當車的典故釋義】
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形容人能安于淡泊的生活而不追名逐利。
【安步當車的歷史典故】
戰(zhàn)國時齊國有位賢者,名叫顏蜀。齊宣王十分仰慕他,便把他召進宮來。顏蜀走進宮內(nèi),來到殿前,就停住了腳步,不再前進。齊宣王叫他上前,顏蜀不僅一步不動,還叫齊宣王下來迎接他,說:“如果是我走到大王面前,說明我羨慕大王的權(quán)勢;如果是大王走過來,說明大王禮賢下士。與其讓我羨慕大王的權(quán)勢,還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的好!饼R宣王生氣地說:“到底是君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顏蜀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士人尊貴!從前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曾經(jīng)下過一道命令,有誰敢在高士柳下季墳?zāi)刮迨揭詢?nèi)的地方砍柴的,格殺勿論!他還下了一道命令,有誰能砍下齊王腦袋的,就封為萬戶侯,賞金千鎰。由此看來,一個活著的君主的腦袋還不如一個死了的士人的墳?zāi)鼓!大禹的時候,諸侯有萬國之多,是因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湯時代,諸侯有三千之多;如今,稱孤道寡的才二十四個。由此看來,重視士人與否是得失的關(guān)鍵。從古到今,沒有不務(wù)實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王要以不經(jīng)常向人請教為羞恥,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學(xué)習(xí)而慚愧!
齊宣王聽到這里,才覺得自己理虧,于是對顏蜀說:“聽了您的一番高論,茅塞頓開,希望您接受我拜您為師,今后您就住在這里,有肉吃,有車乘,您的家人個個衣著華麗!鳖伿窬芙^道:“玉,產(chǎn)于山中,一經(jīng)匠人加工,就會破壞;雖仍寶貴,但失去了本來的面貌。士人生在窮鄉(xiāng)僻壤,如果選拔上來,享有利祿,他外來的風貌和內(nèi)心世界就會遭到破壞。所以我希望大王讓我回去,每天到點吃飯,像吃肉那樣香,安穩(wěn)而慢慢地走路,足以當做乘車。平安度日,并不比權(quán)貴差。清凈無為,純正自守,樂在其中!鳖伿裾f罷,向齊宣王拜了兩拜便離開了。
【成長心語】
在大富大貴面前,顏蜀能夠安于淡泊的生活而不追名逐利。做人需要幾分淡泊,只有如此才能豁達地面對人生的得失。淡泊,是一種境界,是一種從容不迫的生活態(tài)度。有時候追求的目標因能力所限無法達到,并不能代表沒有獲得或距離成功很遠,只要思想達到了,結(jié)果必然是一樣的。坦然地面對生命中的榮辱、得失、進退,其實是人生命中最為可貴的.品格。我們所看到的世界,被我們漸染了內(nèi)心的色彩,如果我們先把內(nèi)心描繪得五彩繽紛、色彩斑斕,世界就是光明和美好的。
中流擊楫的典故
【出處】
《晉書·祖逖傳》。
【釋義】
中流:河流的中央;擊:敲打;楫:船槳。渡河時在河流的中央拍打船槳。比喻收復(fù)失地,報效國家的激昂之氣。
【歷史典故】
祖逖原本出身于西晉末年的北方大族,后來家道中落。在當時的亂世之中,祖逖帶了幾百鄉(xiāng)親來到淮河流域一帶。在逃難的過程中,祖逖主動把自己的車馬讓給老弱有病的人,把自己的糧食、衣服也分給大家。鄉(xiāng)親們都十分敬重他。
不久,逃難的人群來到了泗口(今江蘇靖江北)。這時,祖逖手下已經(jīng)聚集了一批壯士。他們都是背井離鄉(xiāng)的人。大家眼看著自己的家園被外族侵占,都很憤恨,見祖逖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就推選祖逖做了首領(lǐng),希望祖逖帶領(lǐng)他們早日打回家鄉(xiāng)去。
當時,司馬睿還沒有即位做皇帝,祖逖曾勸說他領(lǐng)兵收復(fù)失地,司馬睿當時并沒有收復(fù)中原的打算,但聽祖逖說得慷慨激昂,也不好推辭,就勉強答應(yīng)了祖逖的請求,并派他做豫州(今河南東部和安徽北部)刺史,撥給他一千個人吃的糧食和三千匹布,但不給他戰(zhàn)衣和兵器,還讓他自己想辦法集結(jié)士兵。
祖逖帶著隨同他一起來的幾百鄉(xiāng)親,組成一支隊伍,橫渡長江。船到江心的時候,祖逖拿著船槳,在船舷邊拍打,向大家發(fā)誓說:“我祖逖如果不能掃平占領(lǐng)中原的敵人,絕不再過這條大江!”他激昂的聲調(diào)和豪壯的氣概,使隨行的壯士個個感動,人人激奮。
到了淮陰,祖逖停了下來,一面制造兵器,一面招兵買馬,等到聚集了兩千多人馬后,才向北進發(fā)。當時,長江以北的不少豪強地主,趁中原大亂的機會,占據(jù)堡塢,互相爭奪。祖逖說服他們停止內(nèi)爭,隨他一起北伐,祖逖的威望越來越高。
祖逖的軍隊一路上得到人民的支持,迅速收復(fù)了許多失地。后來,祖逖收復(fù)了黃河以南的大部分領(lǐng)土,許多敵軍也陸續(xù)向祖逖投降。晉元帝即位后,覺得祖逖功勞太大,于是封他為鎮(zhèn)西將軍以節(jié)制其權(quán)力。
【成長心語】
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說話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有始有終,絕不能半途而廢。祖狄以他自己的微薄之力實現(xiàn)了自己的誓言,實現(xiàn)了對自己、對眾人的承諾。他也讓我們領(lǐng)悟到了誓言的真諦,它不應(yīng)該是一種決心,而應(yīng)該是一種實際的行動與作為。當你想要許下誓言的時候,請先想想你真的愿意去做嗎?你真的有能力去做嗎?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wù),去維護誓言的可信度。
白頭如新的典故
【出處】
。h代)鄒陽《獄中上書自明》。
【釋義】
白頭:頭發(fā)白了,代指老年;新:新交。互相認識的時間雖久,卻跟剛認識一樣。形容交朋友彼此不了解。
【歷史典故】
鄒陽是西漢時期的齊國人,他聽說梁孝王禮賢下士,就到梁國來游學(xué),并上書給梁孝王,縱談天下大事,以展示自己的才華。羊勝和公孫詭都是鄒陽的朋友,他們也都是有才之人,但是羊勝嫉妒鄒陽的才華,幾次在梁孝王面前說他的壞話,終于有一天,梁孝王信以為真,下令將鄒陽關(guān)進監(jiān)牢,準備處死。
鄒陽十分激憤,他不甘心就這樣被人陷害,于是,在獄中給梁孝王寫了一封信,信中列舉事實說明:待人真誠就不會被人懷疑,純粹是一句空話。他寫道:“荊軻冒死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始皇,為燕國報仇,可是太子丹還一度懷疑他膽小畏懼,不敢立即出發(fā);卞和將寶玉獻給楚王,可是楚王硬說他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他的雙腳;李斯盡力輔助秦始皇執(zhí)政,使秦國富強,結(jié)果被秦二世處死。俗話說:‘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馑际牵弘p方互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輩子,頭發(fā)都白了,也還是像剛認識一樣;真正相互了解,即使是初交,也會像老朋友一樣。相知與否,不在于相處時間的長短!
梁孝王讀了鄒陽的信后,很受感動,立即把他釋放,并奉為上賓。
【成長心語】
友情是一種不能完全用理智去對待的情感。兩個人之間的友誼,與地位無關(guān),與年齡無關(guān),與時間亦無關(guān)。有些人,你即使與他相處一生,他也無法了解你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但有些人,你們即使只是初相遇,他也已經(jīng)可以看出你心底最深處的渴望。朋友也是要講究緣分的!朋友是人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你不僅要知道財富為何物,還要善于創(chuàng)造財富,善于從茫茫人海中找到那個知你心的朋友,并及時將那些永遠無法溝通的人從朋友行列中驅(qū)逐出去。
經(jīng)典歷史典故2
在禹州大部分人都知道,禹王鎖蛟井位于禹州市區(qū)西北,古鈞臺南街中段東側(cè),是為紀念大禹治水功績而建,清朝末年被人覆蓋,1980年重修,占地約1500平方米。
井壁以磚券至頂,環(huán)形巨石甃口,井口左側(cè)矗立一石柱,有鐵索一端系石柱,另一端下垂井底縛于蛟項。井上建卷脊挑角亭榭式建筑,內(nèi)粉壁彩屏,繪大禹治水神話故事二十四幅,后壁前立大禹塑像。但又有多少真正人知道禹王鎖蛟的故事傳說呢?
《禹王鎖蛟》傳說
大禹治水的時候,禹州城北關(guān)住著一對老年夫婦,膝下無子,收留了一個被水沖來的孤兒做干兒。這孩子聰明伶俐,老兩口愛如掌上明珠。但他一不學(xué)文,二不習(xí)武,整天跑到潁河里戲耍。老兩口心里不安,生怕兒子有個三長兩短。他們無論怎樣勸阻都不濟事。那孩子死活不改,非下河玩水不可。老兩口沒辦法,只好任他去玩。
十冬臘月,寒風刺骨。大禹洽水從潁河邊經(jīng)過,突然見河里有一頑童在玩水,渾身冒著熱氣。大禹定睛一看,發(fā)覺這頑童是蛟龍所變,不由暗自驚奇,立即派人盯住這孩子,暗地察看他家在哪里。
原來這只蛟龍曉得大禹的厲害,生怕被大禹捉住,因此變化成小孩,躲在這一老漢家里暫時藏身。
第二天,大禹扮作一個老漢來到頑童家里,以喝水為名,和老人攀談起來,問道:“老哥,你家有幾口人,膝下有幾個孩子?”
老漢長嘆一聲:“唉,命中無子,收了個干兒子生性頑皮,每天啥事不干,只知道去河里洗澡,俺老兩口多次勸說,他都當耳旁風。哎!把人快氣死了!
大禹說:“大冷天我見個孩子在河里玩水,想必就是他吧?”
老漢說:“正是!
說話間,天已晌午,老人便留大禹在家吃飯,大禹滿口答應(yīng)。老漢讓老伴做了面條招待大禹。飯剛端上桌,只見那孩子從河里回來了。他進門看見大禹,二話不說,轉(zhuǎn)身就走。說時遲,那時快,大禹順手中捏起一根面條,叫聲“變”,面條立即變成一根又粗又長的鐵索。他手拿鐵索,只聽“嘩啦”一聲,套在那孩子的脖子上。大禹喝道:“畜牲,還不快現(xiàn)原形!”話音沒落,那頑童變成一條身長數(shù)丈,口如血盆、眼象燈籠、張牙舞爪的蛟龍。老人一見嚇得渾身哆嗦。
大禹說:“老人家,不必驚慌,我實話告訴你,他本不是人,原是一條蛟龍,怕我拿它,才變成人形,暫時到你家躲藏!贝笥碚f罷,把鎖住的蛟龍壓到一口八角井內(nèi)。那蛟龍苦苦求告說:“我啥時候能出來?”
大禹說:“除非石頭開花那天!”
不知過了多少年月,有一個新上任的州官來到“禹王鎖蛟井”旁,他想看看井里被鎖的蛟龍到底是啥樣子,但又怕頭上的'紗帽掉進井里。所以隨手摘掉紗帽,戴在井旁的石柱子上。井內(nèi)蛟龍看見石柱上花花綠綠的帽花,以為是石頭開了花,它掙扎著想出來。轉(zhuǎn)眼間,井里呼呼聲響,井水一個勁往上漲,州官嚇得魂不附體,掉頭就跑。衙役取下紗帽趕緊給州官送去。蛟龍看不見石柱上頭的花,才又老實實躺在井里。
經(jīng)典歷史典故3
平橋豆腐是江蘇淮安的一道漢族名菜,屬于蘇菜-淮揚菜。選用內(nèi)脂豆腐,將其切成一致的菱形小塊,配以雞肉丁、香菇丁、香菜沫,用鯽魚腦起鮮,因其起鍋時淋了一層明油看似不冒熱氣,其實很燙,一定要小心慢用。平橋豆腐經(jīng)濟實惠,美味可口,食而不膩,清素入肺。
平橋豆腐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具有補五臟、療虛損的功效,在夏季食用功效更顯著,許多中外顧客在當?shù)仄穱L這道歷史名菜后,對其滋味之鮮美,均贊不絕口。肉質(zhì)細嫩,清香爽滑,口味鮮咸。豆腐鮮嫩油潤,湯汁醇厚,油封湯面,入口滾燙。豆腐片潔白細嫩,輔以雞汁海鮮,味美湯濃,深受食者喜愛。
平橋豆腐是提及這菜的來歷,還與乾隆南巡有關(guān)。平橋是隸屬淮安的一座古鎮(zhèn),瀕臨京杭大運河的.東岸,古色古香的街道,加上淳樸敦厚的鄉(xiāng)風民俗,使這里很自然地成為了富有情趣、令人向往的地方。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時,乘龍舟路經(jīng)這里。當時有位名叫林百萬的大財主,認為這是天賜良機,是討好皇上的大好時機,于是他依仗自己擁有百萬家產(chǎn),令人在淮安至平橋鎮(zhèn)四十多里的路上,張燈結(jié)彩,鋪設(shè)羅緞,硬是把皇上接到了家里。
林百萬是個很有心計的財主,早在接駕之前,他就派人探聽到皇上的飲食口味,所以他命家廚用鯽魚腦子加老母雞原汁燴當?shù)氐奶厣垢畲。乾隆雖然嘗遍山珍海味,可是他何曾品味過如此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呢?因此他品嘗以后,連連稱好。接駕以后,鮮美可口的平橋豆腐便不脛而走,從此譽滿江淮,成為淮揚菜系里的傳統(tǒng)名菜。
平橋豆腐雖然名氣甚大,但是它的制作方法并不復(fù)雜。燴制時,用原汁雞湯,加上鯽魚腦和蟹黃、豬油、蔥、姜等佐料,煮沸后,將去鹵的精豆腐片和熟肉丁、蝦米、少許醬油一起放進鍋里。燒開之后,用菱粉勾芡,再加少許味精便可起鍋了。若要增加香味,還可稍加一點麻油或胡椒粉。判別是否是平橋豆腐,除了上述的輔佐料以外,關(guān)鍵在于豆腐的刀工。平橋豆腐的碎片,就像瓜子一般,切得越薄,越顯出功夫,同時也越入味。
如今漫步平橋鎮(zhèn),已經(jīng)無法尋覓林百萬的子孫后裔了,但是平橋鎮(zhèn)的街鋪里,還到處懸掛著正宗平橋豆腐的招牌。南來北往的行人,路經(jīng)這里,免不了要品嘗一下。除了那菜肴確實令人回味不已外,那與之并存下來關(guān)于乾隆皇帝的傳聞,經(jīng)過幾百年來的加工打造,乍一聽來,也是津津有味的。
1984年接待美日華僑,1986年接待開發(fā)洪澤湖會議的十一個國家的代表,餐桌上皆有平橋豆腐。平橋豆腐受到了中外賓客的一致贊揚。1981年被評為淮安市十佳產(chǎn)品。1984年,北京人民大會堂特派兩名廚師專程來平橋?qū)W習(xí)制作技藝。
經(jīng)典歷史典故4
柏樹溝村村名因柏樹溝村的柏林寺而得名,柏林寺最早可追溯至唐初。
據(jù)傳唐初年,有謀士建議將全國的名山大川上的風水寶地修建寺廟,占據(jù)這些風水寶地避免這些寶地被人修墳造墓而產(chǎn)生新的天子,威脅到唐朝的統(tǒng)治,后來選中村北龍門山頂?shù)奈恢,?jù)說當時本地山上并無柏樹,只有龍門山頂范圍內(nèi)有成片的`柏樹,故寺名叫做柏樹寺,柏樹寺外面的村里也被叫做柏樹溝。
經(jīng)典歷史典故5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釋義】烹:煮燒。飛鳥打盡,弓被擱置不用;兔被捕殺后,獵狗則被烹食。比喻事情辦成,功臣被害。
【歷史典故】
春秋末期,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滅吳復(fù)國,這其中起關(guān)鍵作用的是他的兩大功臣:范蠡和文種。
勾踐打敗了吳國,稱霸一時。就在歡慶勝利的時刻,范蠡急流勇退,隱姓埋名,棄政經(jīng)商去了。他出走之后,給文種寫了一封信說:“飛鳥打盡了,彈弓就被收藏起來;野兔捉光了,獵狗就被殺了煮來吃;敵國滅掉了,謀臣就被廢棄或遭害。越王為人,只可和他共患難,不宜與他同安樂。大夫至今不離他而去,不久難免有殺身之禍!
文種以為范蠡太多心了,不過,從此以后他也不大過問國事了,終日稱病在家?墒牵篡`并沒有放過他。一日,他借探病為名,來見文種,問道:“先生曾以滅吳的七種手段指教過我,我只采用了其中的`三種,便將吳國滅了,剩下四種,你打算再怎么去使用呀?”
文種說:“我看不出它們還有什么用處。”
勾踐說:“請先生帶了這四種手段,到九泉之下去輔佐我的先人吧!”說罷起身登車而去,留下了一把名為“屬鏤”的利劍。
文種明白,勾踐容不下他了,便自刎而死。
【成長心語】
鳥盡弓藏,對于一些掌權(quán)者來說,有能力的人是他們的工具,用完了不會讓其與自己分享勝利果實,只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但兔死狗烹之事有違正道,乃小人之流的卑鄙行徑,長此以往,必然大失人心,眾叛親離。朋友是處出來的,關(guān)系是走出來的。朋友之間的幫忙也需要講究感恩之情。
時刻記住別人對你的好、對你的幫助,你就會對他好,循環(huán)下去,你們彼此友好地處下去,友誼不是更堅固嗎?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歡迎別人,以施惠于人為樂,享受施與的快樂,那才是人間最美的事。
經(jīng)典歷史典故6
百尺竿頭
宋朝時期,長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號招賢大師。他佛學(xué)造詣高深,時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jīng)。大師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的人總是會深受感染。
一天,招賢大師應(yīng)邀到一座佛寺去講經(jīng)。前來聽講的僧人雖然很多,但法堂內(nèi)除了大師的'聲音外,一片寂靜。大師講經(jīng)完畢后,一名僧人站起來,向他行了一個禮,然后提了幾個問題,請求大師解答。大師還了禮,慢慢地回答他。那僧人聽到不懂處,又向大師提問,于是兩人一問一答,氣氛親切自然。他倆談?wù)摰氖怯嘘P(guān)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內(nèi)容。為了說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招賢大師當場拿出了一份偈帖。所謂偈帖,就是佛教中記載唱詞的本子。大師指著偈帖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思是: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進一步,十方世界才是真正的高峰。
經(jīng)典歷史典故7
1、三國時期,曹操手下的張遼,樂進共守合肥。一次孫權(quán)發(fā)乒十萬來攻,二人是五子良將之二,同等功績,以前素有矛盾,但面對強敵,仍能互補互助,共進共退。終于大破敵軍。
2、管仲和鮑叔牙。管仲家貧,自幼刻苦自學(xué),通“詩”、“書”,懂禮儀,知識豐富,武藝高強。他和摯友鮑叔牙分別做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的師傅。齊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齊國動亂,公孫無知殺死齊襄王,自立為君。一年后,公孫無知又被殺,齊國一時無君。逃亡在外的公子糾和小白,都力爭盡快趕回國內(nèi)奪取君位。管仲為使糾當上國君,埋伏中途欲射殺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銅制衣帶鉤上。小白裝死,在鮑叔牙的協(xié)助下?lián)屜然貒,登上君位。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齊桓公。桓公即位,設(shè)法殺死了公子糾,也要殺死射了自己一箭的仇敵管仲。鮑叔牙極力勸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為齊國強盛著想,忘掉舊怨,重用管仲;腹邮芰私ㄗh,接管仲回國,不久即拜為相,主持政事。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華。
3、有感于古語說,“勢單力薄聯(lián)絡(luò)諸侯”。也有經(jīng)濟學(xué)者說“實力未夠,就自己做車箱,掛人家的火車頭”。可想而知合作的重要。 任何大一點的事都是群體完成的,決不是個人的能力問題。沒有漢初三杰及屠夫豪杰們的合作劉邦不可能建立漢朝;沒有桃園三結(jié)義,賣履小兒怎可能三鼎天下;沒有瓦崗排座次,那來成就褐衣公子。還有古語說:“一箭易折,五箭難摧”。可見結(jié)伙合作的重要性。一定要求和存異地合作才能更好地做好業(yè)務(wù)。
4、(1)一個和尚挑水喝,二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2)一只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兩只螞蟻來搬米,身體搖來又晃去。三只螞蟻來搬米,輕輕抬著進洞里。
5、上帝分給兩個家庭兩把長筷子。第一個家庭把長筷子當作普通筷子使用,把食物只往自己嘴里送,可是筷子太長了,他們根本就吃不到食物,結(jié)果都餓死了。而第二個家庭卻把食物往對方的嘴里送,他們互相喂食,互相幫助,他們一家就活了下來。所以這告訴我們:要生存就要互相合作,這樣才能團結(jié)進步。
6、事實上我們中國人民卻沒團結(jié)合作起來。人家都說:“一個中國人是一條龍,三個中國人是三條蟲!边@不就是說明我們中國人不團結(jié),還經(jīng)常搞“內(nèi)戰(zhàn)”。聯(lián)想到以前曾聽說過一片報道:在一個國際學(xué)生夏令營的一次活動比賽中,單項比賽的冠軍幾乎都給中國學(xué)生包了,而在合作項目中,中國學(xué)生就都是自顧自,一點都不團結(jié)合作。就算有一個人能的第一,但總分卻非常落后。
7、從前,吐谷渾國的國王阿豺有20個兒子。他這20個兒子個個都很有本領(lǐng),難分上下?墒撬麄冏允驯绢I(lǐng)強,都不把別人放在眼里,認為只有自己最有才能。平時20個兒子常常明爭暗斗,見面就互相譏諷,在背后也總愛說對方的壞話。阿豺見到兒子們這種互不相容的情況,很是擔心,他明白敵人很容易利用這種不睦的局面來各個擊破,那樣一來國家的.安危就懸于一線了。阿豺常常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來苦口婆心地教導(dǎo)兒子們停止互相攻擊、傾軋,要相互團結(jié)友愛。可是兒子們對父親的話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表面上裝作遵從教誨,實際上并沒放在心上,還是依然我行我素。阿豺的年紀一天天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會很久了。兒子們怎么辦呢?再沒有人能教誨他們、調(diào)解他們之間的矛盾了,那國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嗎?究竟用什么辦法才能讓他們懂得要團結(jié)起來呢?阿豺越來越憂心忡忡。有一天,他也終于有了主意。他把兒子們召集到病榻跟前,吩咐他們說:“你們每個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兒子們不知何故,但還是照辦了。阿豺又叫過自己的弟弟慕利延說:“你隨便拾一支箭折斷它!蹦嚼禹樖謸炱鹕磉叺囊恢Ъ,稍一用力,箭就斷了。阿豺又說:“現(xiàn)在你把剩下的19支箭全都拾起來,把它們捆在一起,再試著折斷。”慕利延抓住箭捆,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咬牙彎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騰得滿頭大汗,始終也沒能將箭捆折斷。阿豺緩緩地轉(zhuǎn)向兒子們,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你們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輕輕一折就斷了,可是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怎么也折不斷。你們兄弟也是如此,如果互相斗氣,單獨行動,很容易遭到失敗,只有20個人聯(lián)合起來,齊心協(xié)力,才會產(chǎn)生無比巨大的力量,可以戰(zhàn)勝一切,保障國家的安全。這就是團結(jié)的力量啊!”兒子們終于領(lǐng)悟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想起自己以往的行為,都悔恨地流著淚說:“父親,我們明白了,就放心吧!”折箭的道理告訴我們:團結(jié)就是力量,只有團結(jié)起來,才會產(chǎn)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
經(jīng)典歷史典故8
《孟母三遷》
孟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3歲喪父,由母親撫養(yǎng)長大。孟母很有教養(yǎng),非常重視對孟子的教育。
孟家附近有一塊墓地,送葬的隊伍經(jīng)常從他家門前走過。孟子經(jīng)常模仿隊伍中吹鼓手和婦女哭啼的樣子,還不時到墓地上玩死人下葬的把戲,在地上挖一個坑,把朽木或腐草當作死人埋下去。孟母對兒子這樣玩耍很生氣,認為不利于他讀書,便把家遷到了城里。
到了城里孟母要兒子熟讀《論語》,像孔子那樣做人?墒撬姨幱隰[市中,打鐵聲、殺豬聲、叫賣聲終日不斷,聽著聽著,他就讀不下去了。接著,他就和鄰居家的孩子玩起了做買賣的游戲,孟母覺得這個地方,確實很難集中心思讀書,便再次搬遷到城東的學(xué)宮對面居住。學(xué)宮那里的環(huán)境很好,書聲瑯瑯,讀書的氛圍很濃。孟子很快的安下心來讀書。有時,他還向?qū)W宮里張望,觀看里面的學(xué)生是怎樣讀書,又是怎樣跟隨老師演習(xí)周禮的,回到家里,也模仿起來。一天,孟母發(fā)現(xiàn)兒子在磕頭跪拜,以為他又在玩埋死人的把戲了,心里很難,在聽兒子說是在演習(xí)周禮后,就又高興起來。
后來孟母把孟子送進了學(xué)宮,學(xué)習(xí)《詩經(jīng)》、《尚書》!懊夏溉w”教子的故事流傳至今。
《斷機教子》
“斷機教子”,講的是孟母鼓勵孟子讀書不要半途而廢的故事。孟子少年讀書時,開始也很不用功。有一次,孟子放學(xué)回家,孟母正坐在機前織布,她問兒子:“《論語》的《學(xué)而》篇會背誦了嗎?”孟子回答說:“會背誦了,”孟母高興地說:“你背給我聽聽!笨墒敲献涌偸欠瓉韽(fù)去地背誦這么一句話:“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孟母聽了又生氣又傷心,舉起一把刀,“嘶”地一聲,一下就把剛剛織好的'布割斷了,麻線紛紛落在地上。孟子看到母親把辛辛苦苦才織好的布割斷了,心里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忙問母親出了什么事。孟母教訓(xùn)兒子說:“學(xué)習(xí)就像織布一樣,你不專心讀書,就像斷了的麻布,布斷了再也接不起來了。學(xué)習(xí)如果不時時努力,常常溫故而知新,就永遠也學(xué)不到本領(lǐng)!闭f到傷心處,孟母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孟子很受觸動,從此以后,他牢牢地記住母親的話,起早貪晚,刻苦讀書。
孟母施教的種種作法,對于孟子的成長及其思想的發(fā)展影響極大。良好的環(huán)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禮儀風習(xí)的熏陶,并養(yǎng)成了誠實不欺的品德和堅韌刻苦的求學(xué)精神,為他以后致力于儒家思想的研究和發(fā)展打下了堅實而穩(wěn)固的基礎(chǔ)。
還有一個版本:孟子之少也,既學(xué)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xué)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泵夏敢缘稊嗥淇。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廢學(xué),若我斷斯織也。夫君子學(xué)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于斯役,而無以離于禍患也。……”孟子懼,旦夕勤學(xué)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選自《列女傳》
《買肉啖子》
原文:
孟子少時,東家殺豚,孟子問其母曰:“東家殺豚何為?”母曰:“欲啖汝!逼淠缸曰诙,曰;“吾懷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世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蹦速I東加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譯文:
孟子少年時,有一次東家鄰居殺豬,孟子問他的母親說:"東家為什么殺豬?"孟母說:"要給你吃肉。"孟母后來后悔了,說:"我懷著這個孩子時,席子擺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這都是對他(孟子)的胎教,現(xiàn)在他剛剛懂事而我卻欺騙他,這是在教他不講信用啊。"于是買了東家的豬肉給孟子吃,以證明她沒有欺騙。
孟母不僅重視客觀環(huán)境對少年孟子的影響,而且十分注重言傳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啟發(fā)教育孟子。“買肉啖子”的故事,講的就是孟母如何以自己的言行對孟子施以誠實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
《截發(fā)延賓》
一次,鄱陽郡孝廉范逵途經(jīng)陶侃家。時值冰雪積日,倉促間陶侃無以待客。陶母剪下自己的長發(fā)賣給別人做假發(fā)換得酒菜,又砍下家中幾根屋柱,全都劈開當柴燒,還將坐臥用的草墊鍘碎作為馬料?腿藭筹嫎O歡,連仆從也受到未曾想到的招待。
范逵知陶母所為,既嘆其才識,又深愧其厚意,曾感嘆的說:“沒有湛氏這樣的母親,生不出陶侃這樣的兒子!狈跺痈鎰e時,陶侃相送百余里。
范逵問:“你想到郡中去任職嗎?”陶侃回答:“想去,可苦于無人引薦。”范逵拜見廬江太守張夔,極力贊美陶侃。張夔召陶侃為督郵,領(lǐng)樅陽縣令。在任上以有才能而著名,又遷任主簿。張夔后來舉薦陶侃為孝廉。從此,陶侃仕途開了掛。
經(jīng)典歷史典故9
立為皇后
許氏是大司馬、車騎將軍、平恩侯許嘉的女兒,漢元帝劉奭母親恭哀皇后許平君的堂侄女,漢成帝劉驁的表姑姑。公元前34年(建昭五年),漢元帝悼傷母親許平君成為皇后不久而遭霍氏暗殺,就將表妹許氏許配給皇太子劉驁為太子妃。元帝令中常侍和黃門中親信之人侍送許氏入太子宮,回來后講述了太子歡喜的樣子,元帝心中大喜,對左右說:“斟酒來為我祝賀!”左右都山呼萬歲。許氏為皇太子劉驁生下一子,但早夭了。
公元前33年(竟寧元年)五月,漢元帝去世。六月二十二日,皇太子劉驁繼位,是為漢成帝。漢成帝繼位后,許氏又為漢成帝生下一女,也早夭了。公元前31年(建始二年)三月十九日,漢成帝立許氏為皇后。許皇后生性聰慧,擅長于寫隸書,從太子妃到皇后,十分得漢成帝的寵愛,后宮嬪妃很少能得到漢成帝的召見,寵冠后宮十數(shù)年。
禍起遭廢
許皇后寵冠后宮之時,正是太后王政君的哥哥大司馬大將軍王鳳掌管朝政,王氏外戚如日中天。王政君和王氏外戚擔心成帝沒有子嗣,恰逢從公元前30年(建始三年)起,連續(xù)三年出現(xiàn)“異象”(月食),進諫的人多把罪過推到王鳳身上,但劉向、谷永等人認為是后宮榮寵太盛,意指是皇后的過失。劉向、谷永皆是王氏外戚的黨羽,許皇后這才意識到王家的矛頭已經(jīng)指向了自己。公元前28年(河平元年),漢成帝決定減省椒房、掖廷的開支用度。許皇后寫了一道上疏交給成帝,陳述己見,希望他體察實情。成帝則以劉向、谷永之言回復(fù),認為災(zāi)異現(xiàn)象歸咎于后宮。
久而久之,漢成帝對許后的寵愛與日俱減,后宮有許多嬪妃得到寵幸。公元前18年(鴻嘉三年),趙飛燕姐妹入宮后,許后的地位更是不穩(wěn)固。許后的姐姐平安剛侯夫人許謁等人行婦人媚道詛咒后宮懷有身孕的王美人和大將軍王鳳等人,事情敗露,皇太后王政君大怒,將這些人投入監(jiān)獄嚴刑拷問,許謁等人被處死,許氏親屬都被遣回他們的封邑山陽。十一月十六日,許皇后被廢黜,退居昭臺宮,一年之后,從昭臺宮遷到長定宮居住,世稱長定貴人。許氏一共在皇后位十四年。
謀復(fù)后位
公元前10年(元延三年),許后的姐姐龍額思侯夫人許孊寡居在家,定陵侯淳于長趁機與許孊私通,把她娶來作偏房小妻。許后看到淳于長倍受皇帝寵信,于是通過其姐姐許孊大肆賄賂淳于長,想讓淳于長向成帝為自己說情,復(fù)立為婕妤。淳于長接受許后送的錢財、車馬、坐車穿的服裝、駕車用的用具等財物,以金錢計成千上萬,欺騙她說會向成帝進言復(fù)立她為左皇后,許后信以為真,沉浸在淳于長編織的'“左皇后”幻想中。許孊每次入長定宮看望許后,淳于長都托她帶書信給許后,信中戲侮許后,言辭輕佻。
公元前9年(元延四年),漢成帝憐憫許廢后,頒下詔書說:”先前平安剛侯夫人許謁犯下大逆不道之罪,家人有幸蒙受赦令,回到原籍。令平恩侯許旦和許氏在山陽郡的親屬回到京城!
賜毒自殺
公元前8年(綏和元年),衛(wèi)尉、侍中淳于長在皇上和太后面前很得寵,大受信任和重用,權(quán)貴壓倒公卿。十月,與王莽因輔政之職產(chǎn)生矛盾,王莽遂向皇帝和太后揭發(fā)淳于長長期接受許廢后的賄賂等劣行,太后十分震怒,漢成帝將信將疑,但迫于太后的壓力,只好免去淳于長的官職而不治罪,要他離開京師回到封國去,許氏雖未被追究但復(fù)位之事已無望。十一月,淳于長想通過賄賂紅陽侯王立向皇帝說情,請求恢復(fù)自己的官職,王立被豐厚的賄賂打動為其說情,但紅陽侯王立與淳于長恩怨頗深已久,這一反常之舉引起漢成帝的懷疑,下令對淳于長進行徹查。十二月,淳于長承認自己“戲侮長定宮(指許廢后),謀立左皇后”的罪行,漢成帝立即下詔,將淳于長誅殺于獄中。
漢成帝徹查淳于長罪行時,知曉許氏重金賄賂淳于長謀復(fù)后位,且與淳于長數(shù)通書信,淳于長于書信中言辭輕佻。于是派廷尉孔光拿著符節(jié)賜給許氏毒藥,許氏服毒藥自殺,死后安葬埋葬在延陵交道廄的西面。
經(jīng)典歷史典故10
典源出處《列子 ·天瑞篇》:“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淙嗽唬骸蔚貕暮?’曉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ci) 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釋義用法周代杞國有個人害怕天塌地陷,使人無處安身,愁得寢食俱廢。經(jīng)過別人開導(dǎo),才明白過來。后以此典指不必要的、多余的憂慮。
用典形式
【杞天】 唐·杜甫:“但求椿壽永,莫慮杞天崩。”宋 ·汪元量:“杞天愁欲墜,黑入太陰中。”
【杞憂】 清·趙翼:“陰陽調(diào)燮何關(guān)汝,偏是書生易杞憂!
【憂天】 宋·文天祥:“壯心欲填海,苦膽為憂天!
【天墮憂】 清·黃遵憲:“烏知都城不見日,人人反抱天墮憂!
【杞人思】 清 ·林昌彝:“海涸山枯事可悲,憂來常抱杞人思!
【杞再崩】 明 ·湯顯祖:“乙?guī)は珊蚊,丁年杞再崩!?/p>
【杞國憂】 唐·劉禹錫:“欲遂東人幸,寧虞杞國憂?”宋·張元干:“可是文園病,何堪杞國憂?”金 ·元好問:“劫石拂未窮,杞國浪自憂!
【憂天語】 清·黃鷟來:“杞人強效憂天語,壯士聊為斫地歌。”
【憂天傾】 唐·李白:“白日不照吾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
【青天墜】 元·張昱:“杞人惟恐 青天墜,精衛(wèi)難期碧海干。”
【杞人憂天】 清·邵長衡:“縱令消息未必真,杞人憂天獨苦辛!
【杞憂天墜】 明 ·張煌言:“杞憂天墜屬誰支,九鼎如何系一絲!
【人憂杞國天】 清·沈元滄:“虛疑世有桃源路,共笑人憂杞國天!
【天墜杞人憂】 清·梁佩蘭:“海填精衛(wèi)恨,天墜杞人憂。”
【杞國痛天摧】 宋·黃庭堅:“謫去長沙憂服入,歸來杞國痛天摧。”
經(jīng)典歷史典故11
牛頓科學(xué)巨人
牛頓是科學(xué)史上的巨人之一。他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建立了成為經(jīng)典力學(xué)基礎(chǔ)的牛頓運動定律;他進行了光的分解而創(chuàng)立了光學(xué);在熱力學(xué)方面,他確定了冷卻定律;在天文學(xué)方面,他創(chuàng)制了反射望遠鏡,考察了行星運動規(guī)律,科學(xué)地解釋了潮汐現(xiàn)象,預(yù)言了地球不是正球體;在數(shù)學(xué)方面,他是微積分學(xué)的.創(chuàng)始人……恩格斯在《英國狀況》一文中對他的偉大成就贊嘆不已。然而他自己卻非常謙遜。當他臨終的時候,來探望他的親朋好友在病榻邊說:"你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偉人……"他聽了"偉人"二字便搖搖頭說:"不要那么說,我不知道世人是怎樣看我,我自己只覺得似乎是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孩子,偶然拾到了幾只光亮的貝殼。但真理的汪洋大海在我眼前還未被熟悉,被發(fā)現(xiàn)哩。"停頓片刻,他又說:"假如說我比笛卡兒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的緣故。"說完這段話,他平靜地閉上了眼睛。
經(jīng)典歷史典故12
當戰(zhàn)役開始后,兩翼交鋒的騎兵即展開廝殺。波利比奧斯是如此形容當時情形的:當左翼的西班牙與高盧騎兵進攻羅馬騎兵時,粗野的戰(zhàn)斗便接踵而來。迦太基的騎兵很快便戰(zhàn)勝了右翼較弱的羅馬兵,并展開追擊。部份迦太基騎兵則由自軍左翼出擊,越過羅馬軍右翼,進入羅馬騎兵的后軍里。羅馬兵已變得分散,而迦太基人不斷攻進其內(nèi),對其展開包圍切割。當羅馬人進攻時,一陣熱西風夾雜著塵埃向羅馬軍隊迎面吹來,并阻礙了其視野。然而那陣西風吹來的塵埃并非主要因素,交戰(zhàn)雙方所做成的塵埃才最阻礙行軍視野。而漢尼拔在此前數(shù)天對羅馬人作出的襲擊使其得不到充足的食水供應(yīng)亦對羅馬軍的表現(xiàn)造成影響。
戰(zhàn)役部署
羅馬軍隊的基本單位是步兵百人隊,原先由一百名士兵組成,但是通常進入戰(zhàn)斗編隊的不過六十至八十人。兩個百人隊合為一個中隊。每個羅馬主要戰(zhàn)術(shù)組織(即軍團)中有三十個中隊。每個中隊在戰(zhàn)斗中排成一個小方塊隊,其正面為十四至十六人,縱深十人。但是,與希臘人與馬其頓人的更為密集的傳統(tǒng)方陣不同的是:在傳統(tǒng)方陣中士兵們并肩作戰(zhàn);而在羅馬方塊隊中士兵與士兵之間有1.5米左右的間隔。這樣一來,每個羅馬步兵可以輪圓了揮動其武器,長矛或長約30厘米的短劍。在實際激激戰(zhàn)中要保持這樣的間隔可不容易,這需要常年的訓(xùn)練和戰(zhàn)地的經(jīng)驗。但是這樣編隊的一個好處是一旦前排士兵力乏或負傷時,他們可以通過身后的間隔后撤,馬上就有一排生力軍上前補替他們。而且由于有間隙,隊形的變化比較靈活,對不同的地形的適應(yīng)性比較好。
實戰(zhàn)時,三個中隊組成一個大隊,并排排開,約四百二十人。各中隊之間的間隔通常為50米。步兵大隊本身在軍團中又列成國際象棋方格隊形:羅馬軍團的傳統(tǒng)陣式由三條陣列構(gòu)成,第一陣列四個大隊,第二、第三陣列各三個大隊。大隊與大隊之間的間隔約為三百六十碼,或者說相當于一個大隊正面的寬度。正如在中隊與大隊內(nèi)部,前后排士兵可以替換作戰(zhàn),第二陣列大隊也同樣可以通過間隙向前推進替下第一陣列大隊,而第三陣列大隊又可以前移替下第二陣列大隊。第一陣列的士兵是戰(zhàn)斗經(jīng)驗相對少的年輕士兵,他們的武器裝備是兩桿重型投槍,一把30厘米左右短劍和一個長方形的盾牌。同弓箭相比,羅馬士兵似乎更垂青重型標槍,羅馬式的重型投槍是由一根長長的尖銳的金屬槍頭和一個沉重的木桿組成。在15到20米的短距離上,重型投槍的穿透力和沖擊力是弓箭無法比擬的。對方的盾牌很容易被投槍穿透,即便持盾牌的敵人沒有受傷,但是如果盾牌上扎著一桿投槍,槍柄的重量會讓盾牌墜得無法端持。
當兩軍交戰(zhàn)時,三個陣列邁著整齊的步伐逼向敵人,在距離敵軍15米左右時,第一線的士兵暴風驟雨般投出他們的所有的'投槍,然后手持盾牌沖向不知所措的敵軍,短劍上下翻飛。羅馬短劍在正常情況下無法刺穿鐵的或青銅的甲胄,然而牢固而又兩面開鋒的短劍對四肢卻有極佳的切割效果,短兵相接時能發(fā)揮出令人恐怖的威力。第二陣列是戰(zhàn)斗經(jīng)驗相對豐富的年輕士兵,他們通常是羅馬軍團中最粗野最精壯的戰(zhàn)士,他們的武器裝備和第一線的士兵一樣也由投槍,短劍和盾牌所組成。當?shù)谝魂嚵械氖勘共蛔×,精疲力竭地撤回第二陣列的空隙中時,第二陣列便替換上前,他們將投槍如雨般投向敵方后便以更凌厲的劍鋒和更瘋狂的砍殺發(fā)起第二波攻擊。站在最后的第三陣列是由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最有經(jīng)驗的老兵組成,他們手持盾牌和長矛,意志頑強,堅如磐石,構(gòu)成軍團的最后支撐,如果第一第二陣列都支撐不住了,便可以滲透進起保護作用的第三陣列中,在老兵們的帶領(lǐng)下,再次向敵人反撲。
中下層指揮官對這種羅馬方陣早已爛熟于心,士兵們閉著眼睛也能聽從指揮,履行自己的職責。明天留一萬人守護大本營,55000名重甲步兵和9000名輕甲步兵一字排開,前后擺成三個陣列,6000名騎兵分成兩撥,用來保護側(cè)翼。而明天戰(zhàn)場的指揮權(quán)將由瓦洛斯行使。對此瓦洛斯早已急不可待了。然而不知為什么,保盧斯心里總有些忐忑不安,作為一個沙場經(jīng)驗豐富的軍人和老牌政客,他的直覺告訴他,明天的戰(zhàn)斗將不會像大家想得那么簡單。但是瓦洛斯對保盧斯的過分小心卻是不以為然。不管從什么角度考慮他是在找不出可以擔心的理由。是的,瓦洛斯仔仔細細地推算過,跟迦太基的軍隊比起來,不管從人數(shù),裝備,軍事技能還是士氣來說,羅馬人都遠占上風?墒牵呗逅故裁炊伎紤]到了,卻忽視了一個人,他就是漢尼拔。
于此同時,位于河對岸的迦太基大本營的主帥帳中卻是靜悄悄的,漢尼拔正卷著披風躺在的地上,頭枕著盾牌,頭盔蓋在臉上。這是對物質(zhì)和舒適要求極低的漢尼拔素來的休息方式,他那似乎永遠用不完的精力和對饑餓以及寒冷的超出常人的忍耐力讓他手下的士兵將其敬為神人。平時他每天只需要很短的睡眠時間,而今天晚上他一反常規(guī)地讓自己休息一整個晚上,他必須好好養(yǎng)精蓄銳,為明天的戰(zhàn)役做好最充分的準備。自從計劃這場決戰(zhàn)開始,漢尼拔已經(jīng)許久沒有好好放松過了,好好睡一覺很有必要,但是他今天卻一點也睡不著,他決定一個人靜靜地把所有的細節(jié)再過一遍,雖然一切早已在下午的會議中布置好了。
戰(zhàn)役過程
漢尼拔站在較弱的中軍,擁踵的羅馬軍團開始失去了默契,各小隊間的隙縫開始變細。結(jié)果連拖展身手的空間亦沒有了。當羅馬中軍向著后撤的迦太基中軍的西班牙與高盧兵進攻時,忽略了迦太基兩側(cè)的非洲兵,結(jié)果反被其形成了新月形的包圍。與此同時,迦太基騎兵攻向羅馬中軍的后方,并對其完成包圍。這時漢尼拔的中軍已經(jīng)如同一只大海碗,開始逼使兩側(cè)的羅馬軍向中央靠攏,而羅馬步兵亦越陷越深,漢尼拔于是在此決定性時刻,下令左右兩方原來靜止不動的非洲兵向中央的羅馬步兵進行合圍。結(jié)果將羅馬軍的兩翼皆趕進碗里去,這是早期的鉗形戰(zhàn)術(shù)的例子之一。當兩側(cè)的非洲兵向中央逼近時,羅馬步兵再沒有發(fā)揮的空間,并且被分割包圍,即使是逃亡的空間亦沒有。漢尼拔成功建立了包圍羅馬軍的人墻并且將羅馬軍集中殲滅。
波利比奧斯記述道:當其被不斷切割,生還者被逼站在原地引頸就戮。羅馬三大歷史學(xué)家之一的李維這樣形容:數(shù)以千計的羅馬士兵俯伏地上部份還未戰(zhàn)死的羅馬士兵,其傷口被寒冷的晨風吹著,結(jié)果使其痛得醒了過來。但當其醒來時,滿地鮮血,遍地死尸,羅馬戰(zhàn)敗了。部分人發(fā)覺其頭部插入了泥土里,部份人成功挖開泥土,得以生還;部份人萬念俱灰,為自己與同伴挖掘墳?zāi)?部份人再沒力量掙扎,被泥土活埋。每分鐘大約有六百士兵被殺,直至夜幕低垂,這場血戰(zhàn)才終結(jié)。只有一萬四千名羅馬士兵成功逃脫(大部份人逃至最接近的城市卡流蘇門(Canusium))。在該天結(jié)束時,原來有八萬七千人的羅馬軍隊,只有約十分之一人生還。
自從兩年前他率領(lǐng)部隊翻越了阿爾卑斯山從意大利北部打得羅馬人措手不及以后,羅馬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已經(jīng)被他親手打破。一連串的勝利使他,漢尼拔,一個年僅26歲的迦太基將領(lǐng)的兒子,已成為讓整個羅馬最恐懼的人。他回想起了自己的孩童時代,他那和羅馬打了一輩子仗的父親讓當時只有9歲的他在迦太基神廟中的摸著祭壇上的祭物對天起誓,永生將和羅馬不共戴天。而今天晚上,漢尼拔感到他的目標從未有過的近在咫尺。他決心這一次在戰(zhàn)場上徹底打垮羅馬軍。他對羅馬軍團的戰(zhàn)斗力了如指掌,而對自己部隊的實力也有非常清醒的認識。
和羅馬軍團相比,迦太基的部隊只能用寒磣來形容,說好聽點是雜牌軍,說難聽點是一幫烏合之眾。迦太基的商人與富有的農(nóng)民們沒興趣也不愿意把歲月付諸戎馬生涯,故而迦太基的士兵絕大部分是從與其通商或被其戰(zhàn)敗的半開化部落中募來的。漢尼拔手下只有兩千五百名士兵(其中大部分是騎兵)為迦太基公民。其余兵眾來自許多非洲與南歐國家。迦太基軍隊中各部落沒有共同語言,所以命令和溝通很成問題,而且武器種類繁多,各個部落都有自己的獨門兵器,戰(zhàn)法也各不相同。利比亞腓尼基人步、馬戰(zhàn)并用,善使重型長矛。這些非洲人是漢尼拔最信賴的部隊。西班牙步兵與騎兵的主要兵器是巨劍,于近戰(zhàn)時用以砍、刺。(直到近代,西班牙的鑄劍技術(shù)一直是歐洲最高的,和阿拉伯人的大馬士革劍有得一比)法國人的祖先高盧人披著一頭染成紅色的長發(fā),通常進行步戰(zhàn)。他們赤膊上陣,近戰(zhàn)時揮舞一把大砍刀,打起仗來不要命的特像李逵。來自巴利阿里群島的士兵是使用投石器的能手,飛石傷人,百發(fā)百中,有如水滸中的沒羽箭張清。非洲兵體格強壯,吃苦耐勞,個個是田徑高手,但是軍事技能差了點,他們光頭文身,打仗時用長槍與弓箭,有時也用長劍。漢尼拔的優(yōu)勢在重騎兵,伊比利亞人的戰(zhàn)馬力大體壯,在行軍中通常每匹能載兩人。在作戰(zhàn)時,一人留在馬背上戰(zhàn)斗,另一人則下馬步戰(zhàn),像現(xiàn)代的步坦協(xié)同作戰(zhàn)。
高盧人也有騎兵,但是戰(zhàn)斗力最強的還數(shù)來自眾多努米第亞部落的非洲騎兵。他們手持標槍與劍,左臂披一塊豹皮或獅皮作為護衛(wèi),幾乎光身于馬鞍之上。他們是無畏、不倦與善戰(zhàn)的斗士,大概也是全軍最為精銳的作戰(zhàn)力量。由于各自背景不同,所以漢尼拔麾下的部隊士氣也參差不齊,比如西班牙人和高盧人的立場就很動搖,當年加入迦太基部隊多半也是革命機會主義。除了多努米第亞部落的非洲騎兵,其他部落戰(zhàn)斗力只能算平平,利拜爾人和凱爾特人更是菜鳥,根本沒有作戰(zhàn)經(jīng)驗。和人數(shù)上和質(zhì)量上占壓倒性優(yōu)勢的羅馬人對拼的話,漢尼拔幾乎沒有勝算的機會,除非有奇跡發(fā)生。
經(jīng)典歷史典故13
王祥,瑯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
兩條鯉魚。繼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隱居二十余年,后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nóng)、司空、太尉。
經(jīng)典歷史典故14
解鈴還須系鈴人
古時候有個泰欽小和尚自小悟性過人。有一天,有一個方丈開壇講法,問眾人:“老虎脖子上系了一個金鈴,誰能把它解下來?”眾人都回答不出。 這時,恰好小泰欽來了。法眼便問泰欽,泰欽說:“大家為什么不回答:‘系鈴的人能夠解下來呢?’” “解鈴還須系鈴人”這個成語比喻誰惹的麻煩仍須由誰去解決。
經(jīng)典歷史典故15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孟嘗君列傳》。
【釋義】鳴:叫;盜:偷東西。雞叫狗偷都不是高雅的事情,比喻微不足道的本領(lǐng),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歷史典故】
戰(zhàn)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為他們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嘗君率眾出使秦國。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相國。孟嘗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來。不久,大臣們勸秦王說,孟嘗君出身王族,而且在齊國有封地,必定不會真心為秦國辦事。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只等找個借口殺掉他們。
秦昭王有個最寵愛的妃子,他對這個妃子言聽計從。孟嘗君派人去求她幫助,這個妃子答應(yīng)只要拿到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做報酬,就幫孟嘗君。但是那件狐白裘在剛到秦國時,就已經(jīng)獻給了秦昭王。這時,有個門客說:“我去把狐白裘找來!”說完就走了。
原來,這個門客善于鉆狗洞偷東西。他知道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狐裘,將它藏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里。他借著月光,輕易地鉆進貯藏室把狐白裘偷了出來。妃子見到狐白裘,便設(shè)法說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嘗君的念頭,并準備過兩天為他餞行,送他回齊國。
孟嘗君怕夜長夢多,立即率手下連夜向東快奔。到了函谷關(guān)正是半夜,按秦國法規(guī),函谷關(guān)每天雞叫才開門。大家正犯愁時,孟嘗君的另一個門客學(xué)起了雞叫,附近的雞也紛紛跟著叫了起來,接著,城關(guān)外的雄雞都打鳴了。守關(guān)的'士兵以為天亮了,立即起來打開關(guān)門,放他們出去。孟嘗君靠著雞鳴狗盜之士逃出了秦國,等到秦王反應(yīng)過來時,已經(jīng)來不及了。
【成長心語】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重要的不是干什么,而是如何用心去做,付出了就會有回報。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因為,你并不比人差,世間正是有了差別美才更顯得豐富。不要妄自菲薄,是因為生活總是向前看的,不能預(yù)料的事情太多,努力抓住每次機會,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就是成功。
【經(jīng)典歷史典故】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的歷史典故01-13
經(jīng)典歷史典故04-28
經(jīng)典歷史典故精選08-26
歷史的典故04-12
歷史典故04-12
經(jīng)典歷史典故02-19
經(jīng)典的歷史典故04-20
頤和園的歷史典故04-25
歷史典故大全12-05
桂花的歷史典故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