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tǒng),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阿房宮賦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 1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賦”的文章體裁特點,體會本文的語言風格,了解文言詞語的活用現(xiàn)象和文言句式。
2.學習文章多用對偶、排比的語言風格,并使之運用于今后的寫作中,增加習作的文采。
3.正確對待人生中的成功與進步,絕不驕傲自滿,而應始終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和具有一定的憂
患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生掌握重點文言知識。
2.難點:正確對待人生中的成功與進步,絕不驕傲自滿,而應始終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和具有一定的憂
患意識。
三、教學方法
朗讀體悟法、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總結(jié)歷史的興亡教訓可以補察當今為政的得失。在總結(jié)秦亡的教訓,針對唐敬宗繼位后,廣造宮室,天怒人怨的現(xiàn)實,杜牧作《阿房宮賦》以諷時刺世,那么,在這篇賦中,杜牧提出了怎樣的觀點呢?讓我們通過學習來體會。(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聽課文錄音,邊聽,邊理解。
2.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投影學生在預習課文時遇到的字詞句理解方面的問題,同學討論,教師強調(diào)重點,師生合作共同解決。
(三)深入研讀
1.課文內(nèi)容填充: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老師課前把文章讀了一遍又一遍,越讀文章越短,最后只讀成一段文字,我想同學和老師的感受是一樣的,請看投影:
阿房之宮,其形可謂()矣,其制可謂()矣,宮中之女可謂()矣,宮中之寶可謂()矣,其費可謂()矣,其奢可謂()矣。其亡可謂()矣!嗚呼!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可()矣。
答案:雄、大、眾、多、糜、極、速、悲
2.請學生在文中找出“雄、大、眾、多、糜、極、速、悲”的具體內(nèi)容,并朗讀這些內(nèi)容。
杜牧為文,十分重視辭彩的“華赫而莊整”,作者充分利用賦的特長(“賦者,鋪也。鋪采攡文,體物寫志也!薄段男牡颀垺ぴ徺x》),潑墨如云,鋪陳渲染描繪阿房宮。請看課文第1、2段。
3.誦讀1、2段,感受賦體特點
(1)這兩段文字極力描寫阿房宮的宮貌是如此的富麗堂皇,宮人是如此之眾多,生活是如此之驕奢糜爛,齊讀,CAI教學媒體展示音(配樂《漢宮秋月》)像。
思考:這兩段文字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特點?(或找出自己認為好的句段并說明理由)
例如:
品析“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品析“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何虹”;
品析“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學生討論,七嘴八舌地補充,教師適當點撥。
配樂《漢宮秋月》(二胡)
過秦論》、《六國論》、《阿房宮賦》比較分析,理解作者寫作意圖
4.(1)比較《過秦論》/《阿房宮賦》對秦亡原因的見解。
啟發(fā)思考:同樣是借秦諷時,賈誼在《過秦論》中指出秦亡的原因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同樣,杜牧對秦滅亡也作了深層思考,他提出的'見解是——? “滅六果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思考:為什么說“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呢?——“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那么為什么說“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呢?我們一起學習第3、4段。
從這里,我們看到“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歷史的辯證法。杜文以阿房宮作為切入口,在杜牧筆下,阿房宮成了秦皇驕奢的見證,封建獨裁的象征,秦朝滅亡的標志。(板書)
(2)比較閱讀:《阿房宮賦》末段/《六國論》末段(課堂練習,附后)根據(jù)同學們反饋的情況再作評析。
(三)鞏固提高
仿照下面的排比句的形式,以“啊,老師!”開頭,寫一個句式相同的句子。(不超過60字)
出示投影:(學生討論,老師點撥) 啊,黃河!有了你乳汁的澆灌,這貧瘠的土地,才有了青山綠水,才有了茅屋、雞鳴、老牛的蹄印和孩子的嬉戲繪織而成的田園風光,才有了那神奇而燦爛的文化。
(四)小結(jié)作業(yè)
嘗試背誦這篇文章。
五、板書設計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 2
《阿房宮賦》是一篇流傳千古的名篇,筆勢雄健又不失精妙絕倫,華麗鋪陳又不失犀利批判,光彩四射又不失異樣的光輝。品讀《阿房宮賦》就如同與中國文化做一次高層次的對話,如同與杜牧做一次深入的思想交流,對于這樣的經(jīng)典之作,教學目標擬以杜牧的“凡為文,以意為主,氣為鋪,以辭彩章句為之兵衛(wèi)”,抓住“詩人之賦麗以則”賞析文章的藝術(shù)特色,分析文章借古諷今的思想意義。故而理讀和品味應該成為本課的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
設計思路
1、淡化畏難情緒,突破作品古文形式
高一的學生一看到如此長的古文,便有看不下去的畏難情緒,本文詞語豐富生疏,學生理解頗覺困難,但由于教材注解十分詳細,因此必須用生動的導入,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借助注釋誦讀全文這一環(huán)節(jié)必須認真落實,教師不可替代,使學生首先進入到課本中去,這樣才有品味鑒賞的基礎。
2、從文章的“兵衛(wèi)”入手,逐步品到作者為主的“意”
在古文運動的影響下,一部分賦又呈現(xiàn)出由駢麗返回散體的傾向,不講求對偶、韻律、藻采、典故、章法開放流暢,句式錯落多變,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暢快的氣勢,稱作文賦!栋⒎繉m賦》是代表之一,《阿房宮賦》除了這一“麗”之外,還有一個借古諷今之“則”,故而細品詞藻文氣的同時深入挖掘其文意,使學生既能感其華麗又能明其“意”氣。
教學實施步驟
一、導入興趣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國度,文化是人們生活方式的總和,中國的吃穿用度自成一格。就住就五花八門,樓、閣、軒、榭、臺、宮等,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宮殿有哪些?(多媒體投影圖片,大明宮、阿房宮、故宮、布達拉宮、未央宮等)其共有的特點是雄偉壯觀、富麗堂皇,其中阿房宮給后人留下了許多議論它的機會,為什么呢?現(xiàn)在我們來學習杜牧的《阿房宮賦》,看看杜牧又因何而議論它。
二、自讀疏通
1、運用多媒體展示后人通過想像繪畫出來的阿房宮及阿房宮的地埋、歷史等知識,引起閱讀興趣。
2、投影閱讀要求:
。1)文章哪些段描寫,哪些段議論,寫了什么,議了什么?
。2)阿房宮的特點。
。3)宮中的生活特點用一個詞語概括,作者如何把這一特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4)哪一句話能作本文的中心論點?
。5)作者是怎樣論證這一論點的?
3、學生閱讀后,反饋信息,教師引導其正確把握文章內(nèi)容及文章的結(jié)構(gòu),分析描寫與議論之間的聯(lián)系。
三、品味創(chuàng)新
1、感受課文形象生動的比喻、豐富瑰麗的想像、大膽奇特的夸張。由學生自己在文中找出,每人找一句,并進行適當點評,并把好的點評展示出來。通過“找”、“評”、“示”,可使學生品味賦文的“麗”和由此而形成的“氣”。
2、品出簡言當中的豐意。文章中有很多看似平淡無奇的語句,卻飽含了無限深意,鼓勵學生深入挖掘。例如: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分析:起勢雄健,涵蓋全文。乍看似乎僅僅是敘事;實則于敘事中寓褒貶,并為此后的許多文字埋下根子。起筆極言秦興之驟,實為下文議秦亡之速埋下伏筆!傲酢睘槭裁磿爱叀?“四!睘槭裁茨堋耙弧?一亡一興,關(guān)鍵何在?讀完全篇,這些問題就會得到解答!傲酢敝爱叀,其原因就在自身,那么,秦能統(tǒng)一四海的原因,也就不言可知了。這兩句一抑一場;而揚秦又是為更有力地抑秦蓄勢。后二句“蜀山兀,阿房出”,一因一果,反映了一苦一樂,六個字概括了無限深廣的內(nèi)容!柏!薄俺觥眱勺,力重千鈞,而從“!钡健俺觥钡倪^程,更給讀者留下了馳騁想像的.廣闊天地。阿房宮的宏大,秦始皇的驕奢,人民的血汗和生命,均可由此想見。更深一層來想,“六王”既以“不愛其人”而覆亡,秦始皇又將自己的淫樂建筑在人民的苦難之上,那么,從“六王”的已“畢”,不是很可以預見秦的將“畢”嗎?以四個三字句發(fā)端,一句一意,層層逼進;又句句押韻,音節(jié)迅急,有如駿馬下坡,俊快無比。
3、創(chuàng)意組合。本文對句特別豐富,充分展示了駢散結(jié)合的語言魅力。尤其是那些一氣呵成的排比,令人耳目一新。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特別設計了集句對聯(lián)的活動方式,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出相關(guān)語句,略加組合,進行對聯(lián)創(chuàng)作。
四、探究拓展
1、第二段通過描繪宮中美人和寶藏,來反映秦人驕奢淫逸的生活,奢侈生活可從吃穿用度來反映,可作者為什么只寫美人?上網(wǎng)查資料,了解宮人的生活,并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用多媒體會總資料并作出評價和討論。
2、“綠云”,比喻頭發(fā)黑而密,古人常用它來代指婦女的美發(fā),為什么用“綠”來形容頭發(fā)?在古代,綠還可用來形容哪些黑色的東西?現(xiàn)在還這樣用嗎?要求學生通過查閱有關(guān)資料和上網(wǎng)查資料完成,并在課堂上用多媒體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理解本文“文賦”的文體特點及所運用的“賦”的表現(xiàn)手法(形象生動的比喻、豐富瑰麗的想象、大膽奇特的夸張);
2.學習借鑒本文借古諷今,敘議結(jié)合的構(gòu)思和寫作特點;
3.積累掌握“一”“愛”“取”“畢”“辭”“獨”“族”“焉”“而”“夫”等實詞和虛詞的多種用法;
4.背誦課文。
二、教學設想:
第一課時誦讀1、2段,重在學習文賦的“體物”(敘述、描寫);第二課時誦讀3、4段,重在體會本文的“寫志”。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解題:
1、阿房宮:“阿房宮”的“阿房”舊讀為ēpáng。為什么叫“阿房”?一說是地名或山名,遺址在今西安的西南;一說因?qū)m殿的“四阿”(屋蓋四角彎曲處)造得寬闊得名,“房”同“旁”,寬廣的意思。但據(jù)《史記》記載,似以前說為是。《史記秦始皇本紀》對“阿房宮”的記載是很簡略的,大意是:秦始皇以咸陽城小人多,舊建宮廷不夠大,決定在渭水以南的上林苑中興建大規(guī)模的宮殿。首先是在阿房修建前殿,東西五百步(一步六尺),南北五十丈,殿上可坐萬人,殿下可建五丈旗,周邊馳道修成閣道,直抵終南山,山巔是高聳的宮闕(宮殿正門),再從宮闕興修復道(上下兩層的通道),渡過渭水,直達咸陽。這一巨大工程,直到秦代滅亡都沒完成。
2、賦:在古典文學中,詩、詞、歌、賦并稱。賦是由《詩經(jīng)》《楚辭》發(fā)展而來,前者是賦的遠源,后者是賦的近源。賦大體上經(jīng)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等幾個發(fā)展階段。在晚唐時的古文運動的影響下,賦又發(fā)展為“文賦”,它句式參差,押韻比較隨便,重視清新流暢,杜牧的《阿房宮賦》就是一篇文賦。至于賦的作用,班固說:“或以抒下而通諷喻,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币簿褪钦f,賦的作用是用來表達人民的愿望,諷喻政寧。在特點上,劉勰說過:“賦,鋪采chi文也。”借景抒情,鋪敘風物,極盡鋪陳夸張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顯志,以寄諷喻之意是它的寫作特點。杜牧的《阿房宮賦》是在《史記》記載的基礎上通過想象寫成的。作“賦”時他僅23歲,作“賦”的目的是借秦亡的教訓來規(guī)諫唐敬宗。敬宗李湛16歲時繼位為君,一為君就大興土木,游宴無度,不視朝政,沉溺聲色,在位3年就被宦官殺害,可見這篇“賦”在當時是很有現(xiàn)實意義的。
3、杜牧,唐時期杰出的詩人,“賦”和古文也都堪稱大家。在詩歌方面,人稱他為“小杜”,以別于杜甫的.“老杜”,又把他與李商隱并稱,稱“小李杜”。他的古文頗多針貶時事的作品,(可引導學生背誦《過華清宮》、《泊秦淮》等詩歌)。他對“賦”這種文體的發(fā)展,也有著卓越的貢獻。唐宋古文運動興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寫作方法作賦,使之由駢驪趨向散文化,稱為“文賦”以區(qū)別于六朝的“駢賦”和唐代用來科考取士的“律賦”。杜牧的這篇《阿房宮賦》就是這樣的作品之一,歷來被人們視為“文賦”的初期典范之作。
二、指導學生自讀課文1、2兩段。
1、教師說明:這篇文章的體裁是“賦”。“賦”的字義是鋪述,這種文體的特征是“鋪采chi文,體物寫志”(劉勰語),也就是要運用鋪陳夸飾的手法來直陳其事,用新奇美麗的辭藻來描摹事物(體物),抒寫情志。我們初次接觸這種文體,尤應抓住這個特點來研讀課文。即不但要像讀別的文言文那樣準確理解字句,疏通文意,而且要看作者是怎樣運用鋪陳夸飾的手法,華美的文辭來“體物寫志”的。
2、要求反復研讀三遍:
第一遍,借助注釋和工具書仔細自讀,著重點是理解字句,疏通文意。自讀完后,教師對一些重點詞語和疑難語句進行點撥;
第二遍,借助教師提供的內(nèi)容提綱仔細自讀,著重點是弄清兩段各自的內(nèi)容層次,讀完后,教師指導學生回答“思考和練習”第一題;
第三遍,借助教師提供的韻腳輕聲朗讀,著重點是通過朗讀體味文辭的優(yōu)美和駢散結(jié)合的和諧韻律。
3、重點詞語:
“廊腰縵回”——“縵”的本義是沒有文采的帛,又通“慢”,“慢”有“寬緩”、“遲緩”等義;這句的“縵”,注釋為“索繞”,是由“寬緩”義引申而來,下文“縵立遠視”的“縵”,注釋為“久”,是“遲緩”義的引申!盎亍,注釋為曲折。
“鉤心斗角”——課文用的是它的原始意義,與現(xiàn)在用作成語的意思有別。在文言中也常用來指寫作中的巧思,如:“近時詩家詠物,鉤心斗角,有突過前人者”。
“矗不知其幾千萬落”——“落”,注釋為“座”、“所”,是由“院落”義引申為建筑單位的量詞。
“妃嬪媵嬙”——“嬪”(pín)和“嬙”都是宮中的女官名,地位低于“妃”;“媵(yíng)”指陪嫁的人,把它與“妃、嬪、嬙”并列,是用來足成四音節(jié)詞語。
“輦來于秦”——“輦(niǎn)”,本義是手挽的車,秦、漢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車,這里用作動詞。
“盡態(tài)極妍”——這里的“盡”和“極”是互文,都是“盡量、極力”的意思。整個詞語是指用盡心思使姿態(tài)美好,用盡一切辦法使容顏妍麗的意思。
4、疑難語句:
“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薄@兩句歷來解說紛簇,但都難令人滿意。由“暖響”引起“春光融融”的感覺,由“冷袖”引起“風雨凄凄”的感覺,這是一種“通感”的現(xiàn)象,這樣來理解是大家同意的。但舞袖為什么用“冷”來形容?聯(lián)系下句看為什么會“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有人回答第一個問題,說用“冷袖”,是因為古人常用“舞袖”來詠“雪”,或用“雪”來“舞袖”,如:“舞袖回雪,歌聲遏云”(舒元輿詩句);“據(jù)似飛燕,袖如回雪”(張衡詩句)。這很有道理,但聯(lián)系下句看,仍難說通。我的看法是,前一句的“歌臺”、“舞殿”和“暖”、“響”,實際上均為互文見義,寫“歌”時同時包括“舞”,寫“舞”同時兼指“歌”。后一句的“氣候”,不是現(xiàn)代漢語的“氣候”,在古代常用來指“節(jié)令”,或用來指環(huán)境氣氛(均見《辭!)。這兩句合起來,意謂:在一個宮中,正在演奏歡快的歌舞,在另一宮內(nèi),則正在演奏凄冷的歌舞,這就給人一種“在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節(jié)令不同或環(huán)境氣氛有異的感覺。
“綠云擾擾,梳曉鬟也”——這一句,課本無注!熬G云”,比喻頭發(fā)黑而密,古人常用它來代指婦女的美發(fā);“擾擾”,這里是“繚繞”的意思;“曉鬟”指“晨妝”,“鬟”是一種環(huán)狀發(fā)髻。為什么用“綠”來形容頭發(fā),因為古代訓詁學有一條輾轉(zhuǎn)相訓(解釋)的原則,“綠”與“青”、“黑”可以輾轉(zhuǎn)相訓!熬G嶂百重,青川萬轉(zhuǎn)”(吳均句),“綠”和“青”是同一種顏色。不用“青云”,而用“綠云”,能給人一種更美的色感。
三、學生完成課后練習一,并練習背誦1、2段。
教師的點撥:第1、2段由外到內(nèi),由樓閣建筑到人物活動,鋪敘阿房宮建筑宏偉、豪華,極寫宮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1段:鋪敘阿房宮建筑宏偉、豪華。一層(段首前12字)兩句偶句,交待建宮背后的巨大耗資。二層(“覆壓”……“直走咸陽”)寫宮之宏偉規(guī)摸。三層(“二川溶溶”……“不知西東”)渲染宮內(nèi)的宏偉、豪華、奇麗、壯觀。四層(“歌臺暖響”……“氣候不齊”)宮中人物活動。
第2段:鋪敘統(tǒng)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一層(前6句)寫供玩樂的宮人來源。二層(“明星熒熒”……“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極寫宮中生活荒淫、奢靡。三層(余下各句)從珠寶陳設寫荒淫,揭示搶掠行徑。
第2段是全文中寫得最精彩,最能典型地反映初期“文賦”特色的一段文字。從內(nèi)容上看,作者從“宮人”、“珍寶”兩方面對秦皇荒淫奢靡進行了充分的鋪陳夸張的描繪。這種鋪陳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在句法上,是基本上采用了駢文的四言句式(駢文主要是交替使用四言、六言兩種句式),但又不像駢文那樣講究嚴格的對仗,句與句間只有跳躍性,而是具有散文的意脈,一氣貫通,文意鮮明。表現(xiàn)在修辭上,不但用語凝練,而且靈活、綜合地運用了排比、夸張、比喻等修辭方法,特別是用“明星”來比喻妝鏡的繁、多,用“綠云”來比喻頭發(fā)的美感,用“煙橫霧斜”來喻指香煙的濃郁,不但奇特新穎,而且能給人以充分的美感。全段文字雖極力鋪陳,卻不顯得枯燥;雖極力夸飾,卻不顯得浮靡,有著強烈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反復誦讀,就會體會到作者運筆行文的美妙。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1、2段。
2、熟讀、翻譯課文3、4段。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識歷史事件,了解秦滅亡的原因以及作者的寫作目的。
2、了解本文借古諷今的寫法和一些重點字詞的含義或用法。
3、理解文中形象生動的比喻、豐富瑰麗的想象、大膽奇特的夸張等藝術(shù)特點及其對突出主題思想的作用。
說明:
本文含有很多知識點,相關(guān)的歷史知識,寫作知識,文言實詞的古今異義和詞類活用,句式類型等都有比較新的知識,尤其是對秦滅亡的原因的分析既要照顧到文本,又要兼顧到歷史事實。因此這篇課文的知識含量十分豐厚,課內(nèi)外都需要花較多時間。
根據(jù)二期課改的精神,在設計教學過程中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對于這樣一篇高深的賦體散文,學生的自學有很大困難,怎樣使學生對這篇散文感興趣,幫助學生自學并遷移能力是一個難題。課堂上要合理適度地讓學生思考和討論交流。為了避免學生學習因難度而造成的學習性疲勞,教師要設計一些較淺的問題;為了避免學生機械性疲勞,課堂的教學活動方式要多變。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
本文寫作背景及寫作目的。
理解文中形象生動的比喻、豐富瑰麗的想象、大膽奇特的夸張等藝術(shù)特點及其對突出主題思想的作用。
2、難點:
了解賦的特點。
了解“鉤心斗角”、“鼎鋮玉石”、“函谷舉”等詞句的含義或用法。
說明:
本文的主要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正確認識歷史。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對歷史知識還是一知半解,缺乏辯證的唯物的認識方法,要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動機和寫作方法,同時也必須指出秦滅亡的諸多原因和根本原因。對于阿房宮是否真的如賦中描述的那樣,只需簡單說明,關(guān)鍵是說明寫作目的與寫作手法之間的關(guān)系,了解賦本身的特點。由于是賦,語言就十分精練形象,比喻、夸張等手法的作用也應該是重點,但可設計在練習中加以強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
課前預習教師根據(jù)學生擁有的相關(guān)資料布置預習作業(yè)或補充預習作業(yè),可較為詳細地發(fā)給學生。查閱相關(guān)資料,預習課文。圈點課文,根據(jù)注解理解課文,找出問題。或分組解決談論題。要求了解寫作背景。目的在于使學生整體上對課文有所了解,讓他們帶著問題進入新課,可激發(fā)聽課積極性。同時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檢測預習教師可用多媒體技術(shù)檢測,也可發(fā)放印刷的練習題。也可讓學生口述有關(guān)題目。
教師可適當評價,可先不置可否,先設置一個課堂懸念,引發(fā)學生興趣。例如:這個學生對“賦”的認識是否正確,我們現(xiàn)在不輕易下結(jié)論,等我們把課文學完后再來評論,將更合理些。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例如:口述對“賦”的理解;解釋一些加點的字詞;對課文主題的把握。以檢測促預習,是一貫的`方法,讓學生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便于引入新課。
導入新課可根據(jù)前一課的內(nèi)容導入,也可借助預習情況導入,也可利用時事導入。例如:根據(jù)現(xiàn)在的考證,阿房宮只留下了一個東西長1270米、南北寬426米、現(xiàn)存最大高度12米左右的夯土臺基。(也夠大的了,兩三年里堆起來也不容易。)根本就沒能造成。杜牧對阿房宮的描寫又是怎樣的呢?根據(jù)預習時分組完成的任務,學生介紹作者有關(guān)情況和所知的杜牧的詩句。
教師可補充。
讀第一個注解,初步了解寫作目的。吸引學生了解課文與事實之區(qū)別,了解文體特點。
整體把握聽朗讀。
請大家邊自讀邊概括課文每一段落的內(nèi)容。
1.描述阿房宮之壯闊規(guī)模。
2.描述宮中的奢靡生活。
3.夾敘夾議秦之滅亡。
4.議論點明原因和寫作目的。根據(jù)老師的要求做。先個別完成再集體交流匯總。
注意“描述”“議論”這些詞。培養(yǎng)語感。
整體感知課文的內(nèi)容。
第二課時
分步分析導入第二課時:本文每一小節(jié)的內(nèi)容是什么?
請個別學生朗讀第一節(jié)。
第一節(jié)從哪些方面描述阿房宮的壯闊?
翻譯“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集體朗讀第二節(jié)。
給第二節(jié)分層,看看寫了哪些內(nèi)容?
寫宮女的目的是什么?
請個別同學翻譯“燕趙只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鼎鋮玉石,金塊珠礫”。
注意,第三節(jié)在表達方式和內(nèi)容上與上兩節(jié)有何不同?
請翻譯“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戍卒指誰?誰攻克函谷?楚人指誰?
“可憐”一詞表現(xiàn)出作者怎樣的心情?為什么對阿房宮的焚毀只用了這么八個字而已?
自由熟讀最后一段。
這一段中出現(xiàn)的幾個“后人”具體指哪些人?
。ㄇ匾院蟮娜耍惶刂柑瞥,主要是統(tǒng)治者;唐以后的人)
聯(lián)系這一節(jié),能否為“可憐”一詞添一點含義?
復述段落大意。
總寫空間之廣
宮室之多
結(jié)構(gòu)之復雜
1.宮女之多及其生活情況(奢侈而又寂寞)
2.珍寶之多。
和物一起只是擺設,都表現(xiàn)出秦統(tǒng)治者生活的奢靡。
學生交流后推薦回答。
可憐:可惜
作者用這兩個字有著無窮的感慨: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農(nóng)民起義的沖擊下土崩瓦解,迅速滅亡;覆壓三百余里的阿房宮,也在一場烈火中化為灰燼。神奇瑰麗的阿房宮被燒固然讓人惋惜,顯赫的王朝這么快就滅亡了,令人嘆息。只用八個字來寫其毀滅,更突現(xiàn)其崩潰之快。
唐王朝又大起宮室了,不免使作者憂心忡忡,“可憐”一詞中流露出作者的不安和憂憤。有詳有略地按段落分析課文,以免遺漏有關(guān)字詞,也突出了課文的中心內(nèi)容和有些重點的字詞。
訓練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勇于承擔責任,勇于發(fā)表見解的精神。
以討論促思維,同時避免形式單調(diào)而造成的乏味。
為下文的分析留下余地,等分析到借古諷今時,再談“可惜”一詞的含義。
以“可憐”一詞為本段分析重點,解讀作者的感情及用意。
總結(jié)歸納
1.根據(jù)上面的分析,請為四個自然節(jié)分段落。
第一部分:鋪敘阿房宮建筑之宏偉,宮中生活之奢靡。
第二部分:議論分析秦滅亡原因,點明寫作意圖。
2.前一課時我們說過,阿房宮其實只完成了臺基,根本就沒有造成,那么是否等于說秦統(tǒng)治者并不是奢靡的?秦朝滅亡的原因是什么?杜牧為何極力鋪敘其豪華和奢靡?請先思考確定理由,再與同學交流。
3.通過學習,請你談談“賦”的特點。
。ń橛陧嵨暮蜕⑽拈g,多用鋪陳夸張手法,極盡渲染,講究對偶,注重聲律,辭藻華麗,富有文采)思考問題。
交流感受及理由。
回答要點:
秦的奢靡是無疑的。這可以有其他作佐證。阿房宮的地基很大,說明本來的確是想造一個宏大的宮殿。
作者極力鋪敘阿房宮建筑之精良,宏大,宮女之多,生活之奢靡,珍寶之多,突出說明秦統(tǒng)治者生活之奢侈腐化以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而維持這種生活所進行的橫征暴斂,正是導致它覆亡的根本原因。
點明:借古諷今注意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要給學生思維的空間。
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辯證客觀的認識方法。
讓學生組織好語言,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讓學生試著欣賞賦的特點。
復習鞏固再次朗讀課文。注意幾個關(guān)鍵詞
布置課后練習。注意:賦:鋪陳夸張
借古諷今奢靡、橫征暴斂招致滅亡。加深記憶。
預習內(nèi)容
1、朗讀課文,查詞典為生字注音。
2、閱讀課文,根據(jù)注解利用課余時間與同學交流口譯,把不一致的翻譯或解釋不通的句子紀錄在作業(yè)本上。
3、分組查閱資料:A組查杜牧的生平及其年代背景;B組查杜牧的詩句;C組查秦滅亡的原因;D組查阿房宮的資料。
檢測預習
1、為下列加點字詞注音
mànyìngchénglǐyǐpiāochuán
縵立妃嬪媵嬙鼎鋮玉石棄之邐迤剽掠其人架梁之椽
yánqǖnqūnniǎnjiànzīzhù
檐牙高啄囷囷焉輦來于秦直欄橫檻錙銖
2、解釋下列加點詞
縵立縵回輦來于秦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
鉤心斗角鼎鋮玉石金塊珠礫
思路點撥
1、阿房宮在哪里?
2、為什么在介紹阿房宮之前先寫“六王畢,四海一。蜀山!?
注意“六王畢”的意義和“蜀山!钡暮x,及“一”、“!钡挠梅。
3、整個蜀地的山林都變得光禿禿的了,建立起來的阿房宮具有什么樣的規(guī)模?
4、寫它的規(guī)模和妃嬪以及阿房宮中的生活、珠寶的目的是什么?
5、“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中“一人”指誰?解釋這句話。
6、第三節(jié)內(nèi)容和寫法上與前兩節(jié)有何異同?
注意帶進賦的特點。同:都是大膽想象,鋪陳夸張,都突出了秦統(tǒng)治者生活的奢靡。
不同:前者較少議論,鋪敘中有大量形象生動的比喻。后者鋪敘時更多的是對比,在內(nèi)容上側(cè)重于分析秦滅亡的原因。
7、稱秦始皇為“獨夫”表現(xiàn)出作者對他怎樣的態(tài)度?對阿房宮的毀壞,作者又是持什么態(tài)度?
8、從“嗟乎”到“嗚呼”,再到“嗟夫”,作者一連串地用了三個語氣嘆詞,表現(xiàn)了怎樣的心情?
注意引出作者對唐王朝的又愛又憂的復雜心情,以及作者的寫作目的。
練習舉隅
第一課時課后作業(yè)
1、翻譯下列句子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鼎鋮玉石,金塊珠礫。
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
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2、指出下列加點詞的活用情況。
四海一蜀山兀輦來于秦朝歌夜弦鼎鋮玉石
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不霽何虹未云何龍
3、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課后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簡單論述秦亡的原因。(200字左右)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 5
一、教材的處理和分析。
在前面文言散文學習的基礎上,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教學基本可以在課文注釋和隨堂練習的幫助下讓學生自學完成,我覺得本文教學的重難點應放在兩處:
教學重點:
1、內(nèi)容上:深刻體會作者撰寫此賦的根本目的,即借揭露秦滅之因,闡述天下興亡之理,暗中勸戒當時唐朝的皇帝應清明政治,愛民如子。
2、形式上:充分理解文章的藝術(shù)特色,即賦的體裁特點,感受散文的語言美和音樂美。
教學難點:散文的精義在于“形散而神不散”,在本篇中,依然有著很典型的表現(xiàn)。怎樣讓學生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把握形神之間的聯(lián)系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1、品位文章語言:從具體描寫中極盡華彩的形,影射出繁華背后荒淫、奢靡的神。
2、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從宮殿規(guī)模到宮中生活到秦的滅亡的形,得出族秦者秦也的神。
3、挖掘作者思路;從六國自滅秦自族的形,推出后人哀而不鑒必復使后人哀之的神。
二、教學目標和確立的依據(jù):
德育目標:認識封建統(tǒng)治者驕奢淫逸、橫征暴斂、不顧人民死活的罪惡,必然會導致覆滅的.道理。教導學生以浪費為恥,以節(jié)約自律為榮。
知識目標:了解賦的特點,積累“愛”、“取”“族”“一”等文言實詞,掌握“焉”“而”等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能力目標:學習本文借古諷今,敘議結(jié)合的構(gòu)思和寫作方法,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
美育目標:品位本文駢句散行,錯落有致的語言美,鑒賞本文鋪陳夸張的藝術(shù)手法和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
《阿房宮賦》的語言絢麗多姿,朗朗上口,運用了排比.比喻、對比等修辭方法。中學生正處于語言積累時期,鑒賞語言的能力非常重要,潛移默化積累語言知識,使有意而變?yōu)闊o意從而提高語言的品位,不但能提高語文素質(zhì),也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學生的審美基礎,語文知識水平,理解能力等所確定
三、教學方法
如何提高學生學習《阿房宮賦》的興趣,充分調(diào)動他們學習探討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是我設計教學方法的根本依據(jù)。為此,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多媒體教學法
21世紀的社會是全球信息化的社會,21世紀的課堂是屬于多媒體的課堂。所以,利用網(wǎng)絡優(yōu)勢搜集各種文字、圖片、視頻資料,給學生以最直觀最生動最感性的認識,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最佳手段。
在本文中,我以幻燈片課件的形式,涵蓋了整個教學過程的各項內(nèi)容。例如:引言用的就是一段電影“西楚霸王”中的剪輯,導出疑問,刺客為什么要刺殺秦始皇?后面習題考察,作者簡介,歷史背景,結(jié)構(gòu)分析,體裁特點,課外遷移等層次分明,結(jié)尾用一段仿阿房宮建筑的記錄片剪輯謝幕,使文字想象轉(zhuǎn)化成實際場景,打開聯(lián)想,鞏固記憶。整個課件生動,形象,連貫,完整。
(二)、提問法和歸納法
要真正將教學演繹成“引”和“導”,而不是“灌”和“填”,那么提問法和歸納法就顯得猶為重要了。正如著名教育家波莉亞所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性質(zhì)和聯(lián)系!
本文教學有兩個部分的提問最重要。
例如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時,前三段所描寫的內(nèi)容分別是什么,這些內(nèi)容說明了什么問題?跟文章最后一段的關(guān)系是什么?,聽完學生的回答,再歸納總結(jié),讓學生一步步自己靠近文章主旨,體會作者寫此文的良苦用心。
再例如講述賦的特點的時候,先簡介賦的發(fā)展歷史,然后從課文中選出一些典型語句,按照類別分組,分別提問它們的修辭或者特點,聽完學生的回答,最后歸納總結(jié),讓學生自己得出賦的藝術(shù)特色,深刻認識文章體裁,同時滿足他們主動學習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三)、比較閱讀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本文內(nèi)容和形式上的特點,可以與《過秦論》做一個比較。思考:
1、 從內(nèi)容和形式上看,《過秦論》《阿房宮賦》的相同點是什么?
2、 從材料的詳略安排、藝術(shù)構(gòu)思等方面看,《過秦論》《阿房宮賦》的不同點各是什么?
讓學生分小組討論,集思廣益,從而提高他們鑒賞分析古代散文的興趣和能力。
(四)、課外遷移法
如果教學僅僅只局限于文章本身,作者時代,就太狹窄了。在已經(jīng)基本把握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課外遷移訓練,是很好的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
結(jié)合本文,我所進行的課外遷移就是從阿房宮出發(fā),用同朝代的屈辱和自豪并存的長城作比,以引出學生對于歷史功過在時間發(fā)展上的縱向認識。讓學生用新時代的眼光重新對它進行思考、定位,得出觀點和結(jié)論,教師要盡量以鼓勵為主,多看學生思想的閃光點加以引導,切忌“一棒子打死”的做法,扼殺了也許是天才的心靈。
這種能力拓展對于啟發(fā)學生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潛力十分有益,是真正讓教學走出書本,活起來的最佳手段。
四、學生學法
教法是為學法服務的,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學,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學習是我們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目標。為此我安排學生的學法如下:
(一)、預習法
在前面一個文言散文單元學習的前提下,學生的熟悉程度和自學文言文的能力都有適度的提高,為此,為了更好地貫徹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突出教學重難點,正式教學之前安排學生先自我預習,借助課文詳細的注釋,解決基本的正音和詞句疏通工作,為后來在課堂實現(xiàn)教學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誦讀法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對于語文教學,朗讀絕對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更何況是文言文呢?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范讀和學生的朗讀一定是貫穿其中的。
另外,本賦極盡華彩的語言,瑯瑯上口的節(jié)奏,這些美感的真正體會不是靠師生理性的分析總結(jié)就可以得到的,于是,讀就顯得猶為重要。
所以在課文中穿插朗讀,務必使用多種形式,比如泛讀,精讀,分段,分句,分組,分人等等,在朗讀中遷移默化的感知本文。
最后,讀熟之后還要要求學生背誦,積累感性認識,為日后文言文的學習鋪一層堅實的臺階。背誦時要指導學生運用意義記誦法,記誦要和理解結(jié)合在一起,這樣才符合學生的記憶規(guī)律。
(三)、練習法
運用恰當?shù)臅r機,讓練習在課前、課中和課后成為輔助手段,對于教師驗整篇文章的教學效果,學生肯定自己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成果,都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在練習中還能引導學生積極討論,提高其對集思廣益的認知。
在本文中,課初對預習效果的檢查,可以用練習考察學生對于實詞的掌握,對句子意思的理解和翻譯。課中還可以用練習引出對文章藝術(shù)特色的思考,最后還可以用練習來鞏固所學知識,如虛詞和詞語活用等等。(具體練習見課件展示)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 6
一、素質(zhì)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課文善用豐富的想象、對偶、比喻、排比、夸張等修辭方法的特點,并明確它們對突出主題思想的作用。
2.掌握“一、愛、取、族”等實詞的用法,培養(yǎng)朗讀、背誦的能力。
(二)能力訓練點
學習本文善于從多種角度,具體、生動、細致地描寫藝術(shù)形象,并在此基礎上議論的寫作特色。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作者對秦亡原因的闡釋,了解本文作者借古諷今、諷時刺世的寫作目的,認識封建統(tǒng)治者驕奢淫逸、橫征暴斂、不顧人民死活、必然會導致覆亡的道理。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教學重點是明確本文運用想象、夸張等多種方法具體描寫阿房宮這一藝術(shù)形象,描寫為議論蓄勢,議論使描寫加強了深度的寫作特色。
2.教學難點是文字較艱深。
解決以上重點、難點的方法是加強誦讀,加大教師指導、講析的分量,以讀讀、講講、議議、背背的形式貫穿課堂始終。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學生讀、背課文。
2.學生自我理解課文內(nèi)容,疑難詞、句、意,課堂向老師、同學質(zhì)疑。
3.討論本文的立論與《過秦論》有何相似之處?它們的立論角度有何不同?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總結(jié)歷史的興亡教訓可以補察當今為政的得失。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賈誼寫了《過秦論》,其中心論點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贬槍h初的情況,主張施行仁政。同樣是總結(jié)秦亡的教訓,針對唐敬宗繼位后,廣造宮室,天怒人怨的現(xiàn)實,杜牧作《阿房宮賦》以諷時刺世,那么,在這篇賦中,杜牧又提出了怎樣的觀點呢?讓我們通過學習來體會。
(一)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正音。
回màn囷焉qūn不何虹jì
妃pín yìng qiáng焚蘭jiāo lù
不知其所之也yǎo盡態(tài)極yán掠piāo
鼎chēng lǐ yǐ zīzhū
賀梁之chuán在之粒yǔ sù橫jiàn
ōu yā cēncī
2.學生大聲地自讀。
3.在預習的基礎上,讓學生課上對照注解疏通全文,將疑點劃出,以備質(zhì)疑、釋疑。
4,完成課后練習第一題,從總體上把握全文。
(二)學習第一段
1.提問課后練習第一題答案,從總體上把握全文。
2.找一學生讀第一段,注意讀出阿房宮的.宏偉氣勢和賦鋪張揚的特點。
3.學生齊讀。
4.學生質(zhì)疑、教師指導、明確重點掌握的詞。
(1)需要掌握的重點實詞:
六王完了、結(jié)束北而西折動詞,架木做屋
未何虹雨止初晴
(2)特殊用法
四海“一”數(shù)→動統(tǒng)一
構(gòu)而折“驪山”名→狀從驪山
“北”、“西”名→狀向北、向西
未何“云”名→動出現(xiàn)云彩
“龍”名→動出現(xiàn)龍
未霽何名→動出現(xiàn)虹
歌臺暖動→名歌聲
5.段意理解。
分四層。
第一層:開首十二字,交代時代背景,點出地理環(huán)境!柏!薄俺觥彪m是粗筆勾勒,但已顯愛憎,揭示了秦始皇統(tǒng)一后驕縱享樂,幾十萬勞動者的辛勞與血淚才換得阿房宮“出”。
第二層:“覆壓……流入宮墻!笨鋸埵址,總寫阿房宮的宏偉規(guī)模!案矇骸毖云鋸V,“隔離”言其高。驪山,起伏不斷;二川,滔滔不絕,這兩句將宮殿趨向、座落地勢、規(guī)模之大形象鮮明地描繪出來。
第三層:“五步……不知西東!币源罅康膶ε、排比等駢句,極力描繪、渲染了阿房宮內(nèi)樓臺殿閣的宏偉、豪華,橋梁復道的奇麗、壯觀!拔宀健薄笆健保瑢懗鰳情w之密;廊腰飛檐,指出宮室之美。廊腰縵回突出曲線美;鉤心斗角突出結(jié)構(gòu)美。“盤盤焉、囷囷焉”,是概括各式各樣樓閣的形狀,像蜂房那樣邃密,如漩渦那樣紆回。“矗不知其幾千萬落”,擲筆長嘆,言非筆墨所能盡言。
第四層:本段最后部分。
從行文上看,這部分帶過渡性質(zhì),從建筑寫到宮殿中人物的活動,“歌臺暖響”等四句既寫宮中歌舞之盛,也寫出這歡歌狂舞背后隱藏著宮人的無限悲戚!啊罩畠(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重在寫人之感受,親疏各別,冷暖不均。
6.小結(jié)“賦”的特點。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賦的特點是“鋪采摘文,體物寫志”。作者圍繞一個事物,就某一客觀對象反復描寫,多方渲染,極盡鋪陳之能事,以達曲傳其義,情盡意足之效果。本文的第三段就體現(xiàn)了上述特點。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理解常見文言詞語“一”“焉”“之”“流”“走”等的含義和用法。
2、了解體會作者對秦亡的原因的看法,以及文章的寫作目的。
3、了解唐代文賦的特點及與駢體文的區(qū)別。
4、體會本文駢散結(jié)合的特點,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詞語用法與作者觀點。
教學難點:
駢散結(jié)合的特點。
教學方法:
賞讀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理解時代背景,了解作者,知道“賦”的大體特點。賞讀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孟子曾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荀子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亦能覆舟!边@些至理名言道出了顛撲不破的真理:國富民強必以民為本。秦王不愛其民而大肆奢侈以致亡國的事實,在后代的著作中多有論及。在唐代,杜牧又在《阿房宮賦》中兩次提起,為什么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解讀這篇賦。
二、解題
1、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萬年(陜西西安)人,著名詩人、文學家,唐宰相杜佑之孫。文宗太和二年(828)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文人耿介,不屑逢迎。曾為宣州、揚州等府署幕僚;鼐┖螅瑲v任監(jiān)察御史,黃、池、睦等州刺史,官終中書舍人。杜牧年少時即有經(jīng)邦濟世的遠大抱負,猶喜論政治、軍旅之事,主張固邊、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孫子兵法》十三篇,人稱其有“王佐之才”。文學上主張“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兵衛(wèi)”,強調(diào)文章形式要為內(nèi)容服務。文、賦、詩皆工,詩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2、背景。
阿房宮,秦宮名,故址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北。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役夫七十余萬,工程浩大,至秦滅時仍未完工。因其前殿所在地為阿房,故稱“阿房宮”。杜牧此文寫于唐敬宗寶歷元年(825),自稱有諷喻敬宗“大起宮室,廣聲色”之意。
3、賦。
“賦”是古文中介于韻文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形成于漢代,盛行于六朝。多用鋪陳夸張手法,極盡渲染之能事,語言講究對偶,注重聲律,辭藻華麗,富有文采,稱為駢賦。唐宋時,它已經(jīng)爪尖散文化,句式參差,長短不齊,多以散代駢,押韻也比較自由,人稱“文賦”。
三、指導自讀課文1、2兩段。
1、誦讀指導。
明確:要求反復研讀三遍。具體進程是:第一遍,借助注釋和工具書仔細自讀,著重點是理解字句,疏通文意。自讀完后,教師對一些重點詞語和疑難語句進行點撥;第二遍,借助教師提供的內(nèi)容提綱仔細自讀,著重點是弄清兩段各自的內(nèi)容層次,讀完后,教師指導學生回答“思考和練習”第一題;第三遍,借助教師提供的韻腳輕聲朗讀,著重點是通過朗讀體味文辭的優(yōu)美和驕散兼行的和諧韻律,讀完后,指導學生回答“思考和練習”第三題。
2、關(guān)于重點詞語和疑難語句的點撥。
、僦攸c詞語。
明確:“廊腰縵回”——“縵”的本義是沒有文來的帛,又通“慢”,“慢”有“寬緩”、“遲緩”等義;這句的“縵”,注釋為“索繞”,是由“寬緩”義引申而來,下文“縵立遠視”的“縵”,注釋為“久”,是“遲緩”義的引申!盎亍,注釋為曲折。按“回”,《文言常用實詞表》列為本課應重點掌握的實詞,它的本義是“轉(zhuǎn)”、“掉轉(zhuǎn)”(“回車叱牛牽向北”),引申義有“旋轉(zhuǎn)、回旋”(“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曲折、迂迎”“回轉(zhuǎn)、返回”(“碧水東流至此回”)、“取回、拿回”(“添酒回燈重開宴”),等等,要仔細分辨。
“鉤心斗角”——課文用的是它的原始意義,與現(xiàn)在用作成語的意思有別。在文言中也常用來指寫作中的巧思,如:“近時詩家詠物,鉤心斗角,有突過前人者”。
“矗不知其幾千萬落”——“落”,注釋為“座”、“所”是由“院落”義引申為建筑單位的量詞。
“妃嬪媵嬙”——“嬪”(pín)和“嬙”都是宮中的女官名,地位低于“妃”;“媵(yíng)”指陪嫁的人,把它與“妃、嬪、嬙”并列,是用來足成四音節(jié)詞語。
“輦來于秦”——“輦(niǎn)”,本義是手挽的車,秦、漢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車,這里用作動詞。
“盡態(tài)極妍”——這里的“盡”和“極”是互文,都是“盡量、極力”的意思。整個詞語是指用盡心思使姿態(tài)美好,用盡一切辦法使容顏妍麗的意思。按“盡”,《文言常用實詞表》列為本課應掌握的實詞,本義是“空、沒有了”(擔中肉盡,止有剩骨),引申義有“完全、全都”(秦地可盡王也)、“盡量、盡可能”、“到盡頭、到頂點”(林盡水源)、“死”(轉(zhuǎn)側(cè)床頭,惟思自盡),等等,要仔細分辨。
、谝呻y語句。
明確:“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這兩句歷來解說紛簇,但都難令人滿意。由“暖響”引起“春光融融”的感覺,由“冷袖”引起“風雨凄凄”的感覺,這是一種“通感”的現(xiàn)象,這樣來理解是大家同意的。但舞袖為什么用“冷”來形容?聯(lián)系下句看為什么會“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有人回答第一個問題,說用“冷袖”,是因為古人常用“舞袖”來詠“雪”,或用“雪”來“舞袖”,如:“舞袖回雪,歌聲遏云”(舒元輿詩句);“據(jù)似飛燕,袖如回雪”(張衡詩句)。這很有道理,但聯(lián)系下句看,仍難說通。我的看法是,前一句的“歌臺”、“舞殿”和“暖”、“響”,實際上均為互文見義,寫“歌”時同時包括“舞”,寫“舞”同時兼指“歌”。后一句的“氣候”,不是現(xiàn)代漢語的“氣候”,在古代常用來指“節(jié)令”,或用來指環(huán)境氣氛(均見《辭!)。這兩句合起來,意謂:在一個宮中,正在演奏歡快的歌舞,在另一宮內(nèi),則正在演奏凄冷的歌舞,這就給人一種“在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節(jié)令不同或環(huán)境氣氛有異的感覺。
“綠云擾擾,梳曉鬟也”——這一句,課本無注。“綠云”,比喻頭發(fā)黑而密,古人常用它來代指婦女的美發(fā);“擾擾”,這里是“鐐繞”的意思;“曉鬟”指“晨妝”,“鬟”是一種環(huán)狀發(fā)髻。為什么用“綠”來形容頭發(fā),因為古代訓詁學有一條輾轉(zhuǎn)相訓(解釋)的原則,“綠”與“青”、“黑”可以輾轉(zhuǎn)相訓!熬G嶂百重,青川萬轉(zhuǎn)”(吳均句),“綠”和“青”是同一種顏色。不用“青云”,而用“綠云”,能給人一種更美的色感。
由外到內(nèi),由樓閣建筑到人物活動,鋪敘阿房宮建筑宏偉、豪華,極寫宮中生活荒淫、奢靡。
四、研習第一段
1、補充解釋。
①六王畢,四海一一:數(shù)詞作動詞,統(tǒng)一。
、隗P山北構(gòu)而西折而:表順接的連詞。北、西:名詞作狀語。走:達。
、鄹鞅У貏荼В哼m合,隨著。
、鼙P盤焉焉:……的樣子。
⑤矗不知其幾千萬落落:量詞,座,所。
⑥復道行空行空:橫跨半空。
、卟恢鳀|西東:互文見義,指各個方向。
、喔枧_暖響響:聲響,指歌聲和樂聲。
、岫鴼夂虿积R而:然而。氣候:天氣(風雨晴雪),指情況。齊:相同。
2、本段主要寫什么?分幾層來寫?
明確:本段主要寫阿房宮的雄偉壯觀,可分三層。
、俚谝粚(“六王畢”四句)寫秦統(tǒng)一的氣概,阿房宮的規(guī)模和建造它的辛苦。
、诘诙䦟(從“覆壓三百余里”到“不知西東”)從全景到本體構(gòu)筑,寫阿房宮的雄偉壯觀,宏偉瑰麗。其中“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兩句,勾勒出阿房宮占地廣闊,凌云蔽日的雄偉氣勢,給人一個總體的印象:廣、高。自“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到“高低冥迷,不知西東”,就廣、高兩方面作進一步的描寫。
、鄣谌龑(從“歌臺暖響”到段末)用夸張的手法描寫了歌舞之盛,襯托出阿房宮的宏大寬廣。
五、分析第二段
1、補充解釋。
、俎o樓下殿辭:離開。下:走下,名詞作動詞。
、谳倎碛谇剌偅好~作狀語,坐著輦車。
③朝歌夜弦朝、夜:名詞作狀語,在早上、在夜晚。弦:名詞作動詞,彈弦,奏樂。
、転榍貙m人為:成為。
、菥G云擾擾,梳曉鬟也綠云:黑發(fā)。
、蘩做@乍:突然。
、哞貌恢渌仓簞釉~,往,到。
、嘌嘹w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收藏、經(jīng)營:動詞作名詞,金玉珍珠。
⑨齊楚之精英精英:出類拔萃的人。
、饨饓K珠礫塊、礫:名詞作動詞,當土塊、當石子。
2、第2段主要寫什么?內(nèi)容可分為幾層?
明確:第2段寫阿房宮的美人和珍寶,揭露秦朝統(tǒng)治者奢侈的生活。本段內(nèi)容可分三層。
、俚谝粚(從“妃嬪媵嬙”到“為秦宮人”)接上文,點出那些供秦始皇享樂的歌舞者,乃是六國的“妃嬪媵嬙,王子皇孫”。同時又回應“六王畢,四海一”說明歌舞者的由來。
、诘诙䦟(從“明星熒熒”到“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通過六組排比句,寫宮人梳妝打扮,既表現(xiàn)了他們的悲慘命運,又揭示了秦始皇的驕奢淫逸。
、鄣谌龑(從“燕趙之收藏”到段末)承上歌舞之盛,美人之多,進而寫珍寶之富。由寫人的被欺壓轉(zhuǎn)而寫物的.被踐踏。
六、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領略了杜牧的華美的語言,希望同學們課后反復誦讀和咀嚼,模仿運用,只有如此,文章才有望增華。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賞讀第三、四段,欣賞文章結(jié)構(gòu),把握整體思路;比較閱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名篇《阿房宮賦》歷來受到人們的高評。“至杜牧之《阿房宮賦》,古今膾炙”(元·祝堯《古賦辨體》),“古來之賦,此為第一”。文章不僅有嚴謹?shù)慕Y(jié)構(gòu),而且還有絢麗華美的語言。這優(yōu)美的語言既有堆紅疊翠的亭臺樓閣,又有百姓的嘆息,宮女的啜泣,帝王的呵斥,戍卒的吶喊。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欣賞這優(yōu)美的語言吧!
二、指導自讀課文3、4兩段
這兩段難度不大,要求用略快的速度研讀。具體進程是:第一遍,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讀,讀完后教師提出若干詞語、文句來考查學生的理解情況,并略作點撥;第二遍,默讀、輕聲朗讀、斷續(xù)朗讀均可,邊讀邊體味結(jié)構(gòu)思路和表現(xiàn)手法,讀前教師提示用韻情況,讀后教師提出若干問題要求學生解答,并略作點撥。
關(guān)于詞語、文句的考查和點撥:
“錙銖”、“庾”、“九土”、“獨夫”、“舉”、“族”——這些詞語,文言中常用,課本中均有注釋,要牢牢記住。其中“錙銖”、“庾”要注意寫法;“九土”,即“九州”。用“九州”代指中國,源出《尚書》中大禹治水后巡行天下,分天下為九州的記載。“獨夫”,語出《孟子》,特指眾叛親離的殘暴君主;“族”,作“滅族”解,是封建時代的一種嚴刑。
“一人之心,天下人之心也”——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意,言生活得好的心理,自己如此,全天下的人又何嘗不這樣。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紛”,多;“紛奢”合用,指豪華、奢侈!澳睢鳖櫮。按“念”,《文言常用實詞表》列為本課應重點掌握的實詞,本義是“思念”,引申為“念頭、想法”、“惦念顧念”等,這兩句是緊承上句具體說明。
“南畝”——即“田畝”。語出《詩經(jīng)·七月》:“洗彼南畝”。注家謂古時農(nóng)田多在南面向陽之處,以后文言中就常用“南畝”代指“田畝”。
“架梁之椽(chun)”——指在屋梁上的承瓦木條。注意“椽”的讀音和寫法。
“管弦嘔啞”——“管弦”,管樂器和弦樂器的合稱,古詩文中常用來代指音樂!皣I啞”,形容樂聲嘈雜聒耳。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哀后人也”——“暇”的本義是“閑空”,文言中常用“不暇”來表示“來不及”!鞍А,哀嘆、悲悼。按:“哀”《文言常用實詞表》列為本課應注意掌握的實詞,本義是“悲哀、悲傷”,引申為“憐憫、同情”(“君將哀而生之乎”)、“哀嘆、悲悼”。4個“后人”均指秦亡以后的人,但第三個“后人”是指另三個“后人”更后的人。后一個分句,含蓄地警告唐敬宗,如不以亡秦為鑒戒,將使更后的人來哀嘆他的自取滅亡。
二、賞讀第三段
1、補充注釋。
、僖蝗酥模f人之心也心:心意,意愿。
、谇貝奂娚菁姡憾,繁華。
、廴艘嗄钇浼夷睿侯櫮。
、苣魏稳≈M錙銖奈何:怎么,為什么。
、荻嘤谀袭之農(nóng)夫于:比。南畝:田間。
、薅嘤谥苌碇|周:全。帛縷:借代衣物。
、呤浣,函谷舉舉:被攻占。
2、分析第3段的內(nèi)容和層次。
明確:本段由描寫轉(zhuǎn)向議論,顯示出作這篇賦文的本意。共分三層。
、佟坝弥缒嗌佟币陨蠟榈谝粚樱瑢η亟y(tǒng)治者的殘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擊。
②從“使負棟之柱”到“日益驕固”為第二層,用六組比喻句排比,盡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也寫出了郁積人民胸中的憤怒和仇恨。
③最后四句是第三層,寫了三件史實:“戍卒叫”寫陳涉、吳廣起義,“函谷舉”寫劉邦破關(guān),“楚人一炬”二句寫項羽火燒阿房宮。它們共同表現(xiàn)了貌似強大的秦王朝在人民起義的怒濤中迅速土崩瓦解灰飛煙滅的可恥可悲下場,突出了人民的巨大力量。
四、賞讀第四段
1、補充注釋。
、僮迩卣咔匾,非天下也族:名詞作動詞,族滅。
、谑沽鶉鲪燮淙,則足以拒秦使:如果。愛:愛護。
、蹌t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遞:傳遞。為:做。
、苷l得而族滅也得:能夠。
⑤秦人不暇自哀哀:哀嘆。
、藓笕税е昏b之鑒:意動用法,以為鑒。
2、分析內(nèi)容。
、佟皢韬簟币辉~用在段首,有什么作用,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嗚呼”之后的四句話說出了一個什么道理?
明確:“嗚呼”一詞領起全段,表現(xiàn)了作者對歷史教訓的沉痛感觸,加強感情色彩,起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的作用!皢韬簟敝蟮乃木湓捥岢稣擖c,闡明興亡自取的道理。
②“嗟夫”后用假設語氣要說明什么?
明確:“嗟夫”后用假設語氣申述論據(jù),指出愛民與長治久安的息息相關(guān)。
、邸扒厝瞬幌咀园,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一句中的四個“后人”,各指什么?這句話有什么深意?
明確:第一、二、四個“后人”指秦以后的人,包括作者當時的唐統(tǒng)治者,第個“后人”指唐以后的統(tǒng)治者。這句話提醒唐統(tǒng)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轍。
④作者認為六國與秦滅亡的原因是什么?請一句話概括本段段意。
明確:原因都是不愛其民。段意是總結(jié)六國和秦滅亡的歷史教訓,向當世統(tǒng)治者發(fā)出警告。
五、欣賞文章的結(jié)構(gòu)
1、根據(jù)內(nèi)容,文章可分為幾大部分?它們之間是怎樣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它們之間什么關(guān)系?(結(jié)合“賦”的特點)
明確:文章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1、2段)是敘事,第二部分(3、4段)是議論!百x”的特點在于“體物言志”,即鋪敘事情,抒發(fā)情志。因此說,兩部分之間是鋪事與寫志的關(guān)系。鋪事是寫志工的基礎,寫志是鋪事的目的。
2、文章的第3、4能否對調(diào)?為什么?
明確:兩段之間不對對調(diào)。第3段感慨是由第1、2段宮殿的奢華與人民的貧困對比中引申出來的。第4段的議論則穿透了歷代封建王朝改朝換代的表面現(xiàn)象,直逼其壓迫人民掠奪人民的本質(zhì)!把酃狻备钸h,將一千年前的“史實”與千年后的“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生發(fā)成一條規(guī)律。
3、這篇文章的結(jié)構(gòu)具有什么特點?
明確:文章的結(jié)構(gòu)十分嚴謹、巧妙。先寫阿房宮的排場建筑及如云美女,暗示著秦統(tǒng)治者的荒淫和奢侈,并暗示著他們的前途。再寫秦的紛奢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托出如火山即將爆發(fā)的形勢。最后寫秦不以六國為鑒,終于自食其果,那么當時統(tǒng)治者如不以秦為鑒,又會有什么結(jié)果呢?環(huán)環(huán)相扣,真可謂“筆所未到氣已吞”。
六、比較閱讀
簡要比較《阿房宮賦》與《過秦論》在寫法上與本文的異同。
明確:賦是介于詩和散文之間的一種文學樣式,所以它的文學色彩更濃一些,在行文上更注重描寫、鋪陳、夸飾等文學手法的運用,所以《阿房宮賦》前三小節(jié)不拘于具體的“現(xiàn)實和真實”,而是發(fā)揮想象和聯(lián)想極力描繪秦的奢靡荒淫!哆^秦論》嚴格說應是一篇史論,它應以史為依據(jù)、基礎,所以應集中更多的筆墨來陳述、記敘相關(guān)的歷史史實,再在史實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觀點
七、課堂小結(jié)
讀一篇好文章,總是唇齒留香,《阿房宮賦》就這種文質(zhì)兼美的好文章。好文不厭百回讀,希望同學們課后反復誦讀和咀嚼,模仿運用,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 8
教學目的
1、領會本文駢散兼行,音韻流暢的藝術(shù)風格。
2、理解本文詳略適宜的寫作特點。
3、體會本篇的鋪排手法和代古諷今的作用,以及豐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張。
4、理解并歸納“一、愛、取、族、焉、而、天”等詞語的用法。
5、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及難點
1、明確運用想象,夸張等多種手法具體描寫阿房宮這一藝術(shù)形象,描寫為議論蓄勢,議論使描寫加強了深度的寫作特色。
2、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背誦全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秦代時,秦始皇嫌都城咸陽人多,原來的'宮廷狹小,就在謂南營造新宮,面積龐大,隔離天日,到秦之都沒有完工。直到項羽帶兵攻入咸陽,一把火將它燒毀,據(jù)說大火足足燒了三個月不滅。這座龐大的宮殿建筑群現(xiàn)在只剩下夯工和臺基,它就是阿房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杜牧的《阿房宮賦》。
二、解題
1、文體
“賦”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文體,是介于散文和詩歌中間的一種體裁。《文心雕龍詮賦》中說:“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斌w物寫志,是賦的內(nèi)容;鋪采摛文,指鋪的手法。
賦講求字句的整齊和聲調(diào)的和諧;描寫事物時注重鋪陳和夸張;結(jié)尾多發(fā)議論,以寄托諷喻之意。
賦體的流變大致經(jīng)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多個階段。本文屬于文賦。
2、背景
本文寫于唐敬宗寶歷元年(公元825年),此時的唐王朝已是大廈將傾,風雨飄搖。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獵,務聲色,大興土木,不理朝政。杜牧此文意在借古諷今,通過描寫阿房宮的興建及毀滅,總結(jié)秦王朝驕奢遙逸終政亡國的歷史教訓,從而向唐朝統(tǒng)治者發(fā)出警告,希望唐朝統(tǒng)治者引以為戒,不要重蹈覆轍。
三、整體把握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讀,熟悉課文。
3、學生對照書下注釋疏通例文,劃出疑難。
四、指導學生自讀1、2段
(一)第1段:
1、第一層:“六五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睂懥税⒎繉m的背景。
重點詞:
兀:形——動,被砍光。
一:名——動,統(tǒng)一。
學生背誦。
2、第二層:覆壓三百余里。
寫阿房宮的面積。
學生背誦。
3、第三層:隔離天日,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寫規(guī)模氣勢。
重點詞;北構(gòu)而西折:北、西名——狀
直走咸陽:趨向。
學生背誦。
4、第四層;五步一樓……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寫阿房宮的樓閣廊檐。
重點詞:
鉤心斗爭:古今異義。
蜂房水渦:蜂房,水渦,名——狀,像蜂房,像水渦。
學生背誦。
5、第五層:長橋臥波……不知西東。
寫長橋復道。
重點詞:
未云何龍:云、龍、名——動,出現(xiàn)之出現(xiàn)龍。
不霽何虹:虹名——動,出現(xiàn)彩虹。
學生背誦。
6、第六層:歌臺暖響……而氣候不齊。
寫歌臺和舞榭。
重點詞:
氣候:環(huán)境氣氛。
學生背誦。
總結(jié):本段從阿房宮的興建背景,面積,規(guī)模,樓閣廊檐,宮內(nèi)的長橋復道,歌臺舞榭等方面描寫了阿房宮規(guī)模的壯麗。
。ǘ┑2段
1、第1層:妃嬪媵嬙……為秦宮人。
寫宮人的來歷。
重點詞:
輦名——歷乘車。
學生背誦。
2、第二層:明星熒熒……焚椒蘭也。
寫宮女眾多。
重點詞:
綠云:綠即青,不用青,給人一種視覺上的美感。
梳曉鬟也:曉梳鬟也。
學生背誦。
3、第三層:雷霆飛驚……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寫宮人的命運。
重點詞:
縵之:長久地。
而望幸焉:寵幸。
學生背誦。
4、第四層:燕趙之收藏……亦不其惜。
寫宮內(nèi)奢侈的生活。
重點詞:
鼎鐺玉石,金塊縷礫:把寶鼎當作鐵鍋,把寶石當作石頭,把金子當作土塊,把珍珠當作瓦礫。
學生背誦。
總結(jié):本段從宮人的情況和宮人的生活來寫阿房宮內(nèi)奢侈的生活。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1、2段。
2、預習3、4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二、指導學生自讀三、四段
1、重點詞:
。1)秦愛紛奢:豪華
(2)直欄橫檻:欄桿
。3)可憐焦土:可憐,可惜;焦土:名——動。變成焦土。
。4)族:滅族
。5)后人哀之而不鑒之:鑒,動——意動,以……為鑒。
2、段落大意:
第3段:寫秦始皇的荒淫導致秦國滅亡。
第4段:總結(jié)歷史教訓,希望當世統(tǒng)治者引以為戒。
3、總結(jié):
第3段用“嗟乎”緊承上兩段的鋪陳,轉(zhuǎn)入對秦之歷史教訓的議論,并領起后文一嘆再嘆的筆調(diào)。使用了六組“使……多于……”的比喻句排比,盡情揭露了秦王朝的奢侈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最后寫民眾的反抗,非常迅猛,摧枯拉朽。
第4段諷勸后人引以為戒,是前一段的擴展。作者連續(xù)慨嘆,情不自禁,“嗚呼”之后提出論點,闡明興亡自取的道理;“嗟夫”以下申述論據(jù),指出愛民與長治久安的息息相關(guān)。最后用“后人”,委婉提醒唐朝統(tǒng)治者不要重蹈秦亡的覆轍。
三、借古諷今
本文的寫作目的是借古諷今,借回領歷史來向當?shù)亟y(tǒng)治者進行諷喻,希望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提醒唐敬宗不要為自己享樂而勞民傷財,最終落得亡秦的下場。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3、4段。
2、完成練習二、三、四。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 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常用文言詞語的含義和用法。
2.理解課文中形象的比喻、豐富瑰麗的想象、大膽奇特的夸張等藝術(shù)特點及其突出主題思想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教師范讀,學生反復朗讀,體會阿房宮賦的雄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封建統(tǒng)治者驕奢淫逸、橫征暴斂、不顧人們死活的罪惡。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賦借古諷今的目的。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結(jié)合寫作背景,梳理文章內(nèi)容。體會阿房宮賦的雄偉。
【難點】
文言文修辭手法的使用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探究與合作法、情境設置法。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孟子曾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荀子又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边@些至理名言道出了顛撲不破的真理:國富民強必以民為本。秦王不愛其民而大肆奢侈以致亡國的事實在后代的著作中多有論及。在唐代,杜牧又在《阿房宮賦》中再次提起,為什么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解讀這篇賦。
運用談話法,自然引入課題,并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默讀全文。
2.學生互相交流難點字詞。安排同桌互查互助。
(三)品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定學生朗讀第一段。
2.難點解釋
明確:“廊腰縵回”——“縵”的本義有“寬緩”、“遲緩”等義;這句的`“縵”,注釋為“縈繞”,是由“寬緩”義引申而來,下文“縵立遠視”的“縵”,注釋為“久”,是“遲緩”義的引申!盎亍,注釋為曲折。按“回”,它的本義是“轉(zhuǎn)”、“掉轉(zhuǎn)”(“回車叱牛牽向北”),引申義有“旋轉(zhuǎn)、回旋”(“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曲折”“回轉(zhuǎn)”(“碧水東流至此回”)、“取回、拿回”(“添酒回燈重開宴”),等等。
3.從第一段中體會到阿房宮的規(guī)模如何?
明確:第二句:從全景寫阿房宮的雄偉壯觀。
第三四句:寫阿房宮依山水而建,突出它利用自然,巧奪天工的氣派。
第五句:由實寫樓閣、廊檐到虛寫長橋復道。
4.學習第二自然段,學生集體齊讀第二段。
5.難點解釋
明確:“盡態(tài)極妍”——這里的“盡”和“極”是互文,都是“盡量、極力”的意思。整個詞語是指用盡心思使姿態(tài)美好,用盡一切辦法使容顏妍麗的意思。按“盡”,本義是“空、沒有了”(擔中肉盡,止有剩骨),引申義有“完全、全都”(秦地可盡王也)、“盡量、盡可能”、“到盡頭、到頂點”(林盡水源)、“死”(轉(zhuǎn)側(cè)床頭,惟思自盡),等等。
6.第2段主要寫什么?內(nèi)容可分幾層?
明確:第2段寫阿房宮里的美人和珍寶,揭露秦朝統(tǒng)治者奢侈的生活。本段內(nèi)容可分三層。
第一層(從“妃嬪媵嬙”到“為秦宮人”)接上文,點出那些供秦始皇享樂的歌舞者,乃是六國的“妃嬪媵嬙,王子皇孫”。同時又回應“六王畢,四海一”說明歌舞者的由來。
第二層(從“明星熒熒”到“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通過六組排比句,寫宮人梳妝打扮,既表現(xiàn)了他們的悲慘命運,又揭示了秦始皇的驕奢淫逸。
第三層(從“燕趙之收藏”到段末)承上歌舞之盛,美人之多,進而寫珍寶之富。由寫人的被欺辱轉(zhuǎn)而寫物的被踐踏。
(四)總結(jié)文章前兩段寫作特點,體會語言
大膽運用想象、比喻、夸張等手法。
例如:第一段中對阿房宮的雄偉壯觀描繪得細致入微,虛寫了長橋、復道,運用想象將神奇瑰麗之景展現(xiàn)出來。然后用夸張和襯托的手法,借寫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宮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的怪現(xiàn)象,陪襯出它的宏大寬廣。
(五)作業(yè)設計
1.從文言知識和品味語言兩個方面預習3、4自然段。
2.背誦1、2自然段。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 10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走進杜牧,了解寫作背景;
2.了解“賦”這種文體;
3、理解常見文言詞語的含義和用法;
4、概括各段段意并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過程與方法:
1.小組合作,依據(jù)課下注釋,疏通文意,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
2.加強朗讀。讓學生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感受本文的語言特點,同時體會課文精彩的描寫藝術(shù)和蘊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最后能夠基本背誦。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批判封建統(tǒng)治者窮奢極欲、橫征暴斂、勞民傷財?shù)淖飷骸?/p>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總結(jié)歷史的興亡教訓,可以補察當今為政的得失!傲醍,四海一”,在《阿房宮賦》里,杜牧用這六個字概括了秦滅六國、一統(tǒng)寰宇的歷史進程。也許因為秦王朝過于短促,歷二代便驟然滅亡,讓我們再回唐朝,看杜牧是怎樣對秦的滅亡加以評述的?今天,學習杜牧的《阿房宮賦》。
。ㄒ唬┙忸}:
1、阿房宮:“阿房宮”的“阿房”舊讀為ēpáng。為什么叫“阿房”?一說是地名或山名,遺址在今西安的西南;一說因?qū)m殿的“四阿”(屋蓋四角彎曲處)造得寬闊得名,“房”同“旁”,寬廣的意思。但據(jù)《史記》記載,似以前說為是。《史記·秦始皇本紀》對“阿房宮”的記載是很簡略的,大意是:秦始皇以咸陽城小人多,舊建宮廷不夠大,決定在渭水以南的上林苑中興建大規(guī)模的宮殿。首先是在阿房修建前殿,東西五百步(一步六尺),南北五十丈,殿上可坐萬人,殿下可建五丈旗,周邊馳道修成閣道,直抵終南山,山巔是高聳的宮闕(宮殿正門),再從宮闕興修復道(上下兩層的通道),渡過渭水,直達咸陽。這一巨大工程,直到秦代滅亡都沒完成。
2、賦:在古典文學中,詩、詞、歌、賦并稱。賦是由《詩經(jīng)》《楚辭》發(fā)展而來,前者是賦的遠源,后者是賦的近源。賦大體上經(jīng)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等幾個發(fā)展階段。在晚唐時的古文運動的影響下,賦又發(fā)展為“文賦”,它句式參差,押韻比較隨便,重
視清新流暢,杜牧的'《阿房宮賦》就是一篇文賦。至于賦的作用,班固說:“或以抒下而通諷喻,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币簿褪钦f,賦的作用是用來表達人民的愿望,諷喻政寧。在特點上,劉勰說過:“賦,鋪采文也!苯杈笆闱,鋪敘風物,極盡鋪陳夸張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顯志,以寄諷喻之意是它的寫作特點。杜牧的《阿房宮賦》是在《史記》記載的基礎上通過想象寫成的。作“賦”時他僅23歲,作“賦”的目的是借秦亡的教訓來規(guī)諫唐敬宗。敬宗李湛16歲時繼位為君,一為君就大興土木,游宴無度,不視朝政,沉溺聲色,在位3年就被宦官殺害,可見這篇“賦”在當時是很有現(xiàn)實意義的。
3、杜牧,唐時期杰出的詩人,“賦”和古文也都堪稱大家。在詩歌方面,人稱他為“小杜”,以別于杜甫的“老杜”,又把他與李商隱并稱,稱“小李杜”。他的古文頗多針貶時事的作品,他對“賦”這種文體的發(fā)展,也有著卓越的貢獻。唐宋古文運動興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寫作方法作賦,使之由駢驪趨向散文化,稱為“文賦”以區(qū)別于六朝的“駢賦”和唐代用來科考取士的“律賦”。杜牧的這篇《阿房宮賦》就是這樣的作品之一,歷來被人們視為“文賦”的初期典范之作。
4、結(jié)合注釋1了解其寫作背景。
《阿房宮》的寫作緣由:“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杜牧做此文的目的是希望對當時的皇帝提出勸諫。
二、讀文:
方法:(課文應該在上課前要求學生預習,預習最主要的就是熟讀課文)
1、學生指名讀,一生讀其他學生糾錯;
2、教師范讀,進一步正音;
3、齊讀,進一步鞏固。(可能出現(xiàn)的難字):
縵回màn囷囷焉qūn
不霽何虹jì輦來于秦niǎn
妃嬪媵嬙Pínyìngqiáng焚椒蘭jiāo
轆轆lù杳不知yǎo
盡態(tài)極妍yán摽掠piāo
鼎鐺chēng邐迤lǐyǐ
錙銖Zīzhū架梁之椽chuán
在庾之粟粒yǔsù橫檻jiàn
嘔啞ōuyā參差Cēncī
驪山lí
三、翻譯課文:
方法:
1.字詞疏通。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jié)合課文注釋,弄懂本段大意。
2.歸納本段文言知識
3.一個小組派代表發(fā)言,其他成員可以補充,或者其他小組提出質(zhì)疑、糾錯。
第一部分:第一段
1、重點詞語:
六王畢,四海一一:數(shù)詞作動詞,統(tǒng)一
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北、西:方位名詞作狀語;而,表承接關(guān)系的連詞
廊腰縵回縵:名詞作狀語
各抱地勢抱:適合,隨著
盤盤焉焉:用于形容詞之后,……的樣子。
矗不知乎幾千萬落落:量詞,座
未云何龍,不霽何虹云、龍、虹:名詞作動詞
而氣候不同氣候:指宮室內(nèi)部的氣氛
2.這一段主要寫什么內(nèi)容?
明確:阿房宮建筑的宏偉壯麗。
行文思路:建宮背景——總體規(guī)!殞憙(nèi)部——(樓閣多、構(gòu)造奇、布局巧、橋道美觀)——歌舞盛況
第二部分:第二段、第三段“燕趙之收藏……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1、字詞疏通。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jié)合課文注釋,弄懂本段大意。
。玻畾w納本段文言知識
輦來于秦 輦:名詞作狀語,坐著車
朝歌夜弦 朝、夜:名詞作狀語,在早上,在夜晚。
弦:名詞作動詞,彈琴。
綠云擾擾 綠云:黑頭發(fā)
杳不知其所之也 杳:遠。之,到。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 收藏、經(jīng)營:動詞作名詞,收藏經(jīng)營的珠寶
齊楚之精英 精英:古今異義詞。古義為奇珍異石,今義為出類
拔萃的人才
鼎鐺玉石、金塊珠礫 鼎、玉、金、珠:名詞作狀語;
鐺、石、塊、礫:名詞作動詞。
歸納第二部分的段意:寫阿房宮里的美人,揭露秦朝統(tǒng)治者奢靡的生活,為下文的議論做準備。
第三部分:從“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至課文最后。
1.字詞疏通
2.歸納這一部分文言知識
使負棟之柱使:使得
釘頭磷磷磷磷:形容釘頭密密突出的樣子
九土之城郭九土:九州
使天下之人使:使得,讓
不敢言而敢怒而:連詞,表轉(zhuǎn)折
函谷舉舉:攻占。本句為被動句
可憐焦土可憐:可惜
族秦者族:滅族
使六國各愛其人使:假使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鑒:以……為鑒,意動用法
。1)詞類活用
1、可憐焦土名詞作動詞,變成焦土
(2)古今異義
1、可憐焦土古義:可惜;今義:值得同情,憐憫;
(3)特殊句式
1、戍卒叫,函谷舉被動句
2、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狀語后置
3、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判斷句式
第四段翻譯:
唉!滅掉六國的,是六國自己,并不是秦國。使秦宗族滅亡的是秦統(tǒng)治者本身,而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假使六國諸侯各自愛護他們的百姓,那么就能夠抵抗強秦;如果秦能夠愛護六國的百姓,那么就可以從二世、三世以至傳到萬世一直作君王,誰使他們被滅族呢?秦王朝的統(tǒng)治者來不及哀嘆自己,而只有后人去哀嘆它的滅亡;然而后人為他們哀嘆,卻不以他們的滅亡為教訓,也會使他的后代人又哀嘆他了(重蹈秦的覆轍)。
四、歸納大意:
1、鋪敘阿房宮的雄偉壯觀。
2、鋪敘宮內(nèi)的豪華奢靡。
3、轉(zhuǎn)發(fā)議論,指出秦亡的必然。
4、總結(jié)歷史教訓,諷諫唐統(tǒng)治者勿蹈覆轍。
五、總結(jié)全文:本節(jié)課我們重點翻譯了課文,我們要知道文言文必須會的幾個方面,實詞、虛詞,各種句式等。
六、作業(yè):背誦課文。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阿房宮賦教學設計03-03
《阿房宮賦》教案設計06-22
阿房宮賦教學實錄07-01
《阿房宮賦》教學實錄參考07-02
阿房宮賦翻譯07-03
阿房宮賦教案07-03
阿房宮賦原文及翻譯07-03
古詩《阿房宮賦》教案07-02
杜牧阿房宮賦原文及賞析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