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逢入京使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逢入京使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逢入京使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學習重點:
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學習難點:
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學習內容:
1、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2、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一、 導入
二、 作家作品導知
這是一首邊塞詩,(盛唐)時代,是邊塞詩空前繁榮的時代,出現(xiàn)了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他們的創(chuàng)作為百花齊放的盛唐詩壇,增添了色彩。 此詩約寫于天寶八載(749),這年(岑參)第一次從軍西征,他辭別了居住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岑參的從軍,思想上有兩根精神支柱:一個支柱是(建功邊陲)的理想在鼓舞著他,他曾自言:“功名只應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另一個支柱是,他認為從軍出塞.是為了(報效祖國),赴國家之急。他曾自我表白:“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闭腔谶@兩點,所以他的邊塞詩多數(shù)是昂揚(樂觀)的,表現(xiàn)出唐軍高昂的士氣和震撼大地的聲威。但當一個戰(zhàn)士踏上征途之后,他們不可能沒有(思鄉(xiāng))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
三、作品欣賞:
1、詩的第一句“故園東望路漫漫”是寫眼前的(實景)。“故園”指自己的家園,“東望”點明家園的位置,也說明自己在走馬西行!奥仿比,說明(離家之遠)。詩人辭家遠征,回首望故鄉(xiāng),自覺長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處?“漫漫”二字,給人以茫茫然的感覺。下句詩“雙袖龍鐘淚不干”寫思鄉(xiāng)的(情狀)。思鄉(xiāng)之淚,龍鐘交橫,涕泗滂沱,這多少有點夸張,但仍不失真實,我們仍然可以說上句寫的是實景,下句寫的是(實情)。
2、“馬上相逢無紙筆”句,(“逢”)字點出了題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馬倥傯,交臂而過,一個繼續(xù)西行,一個東歸長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長安,正好托故人帶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無紙筆,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帶個口信,“憑君傳語報平安”吧。這最后一句詩。處理得很簡單,收束得很干凈利落,但簡凈之中寄寓著詩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頗有韻味。
3、如果將這四句詩比高下的話,我以為后兩句詩更有味,這兩句詩好就好在詩人提煉出特定環(huán)境下的典型情節(jié),既自然、合情合理,又別出心裁,詩人攝取的生活鏡頭,有濃厚的邊塞生活氣息!榜R上相逢”的情節(jié),很有軍旅生活的特色,描繪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無紙筆而用口信代家書,既合情合理,又給人以新鮮之感。
4、此詩語言自然質樸,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來,隨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雋永,耐人尋味。
四、 作業(yè):
a) 背誦課文。 b) 默寫
逢入京使教學設計2
一.作者簡介
岑參(718年-769年),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或南陽棘陽(今河南南陽市)人,唐代詩人,與高適并稱“高岑”。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二.寫作背景
根據(jù)劉開揚《岑參詩集編年箋注岑參年譜》,此詩作于公元749年(天寶八載)詩人赴安西(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庫車縣)上任途中。這是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充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此時詩人34歲,前半生功名不如意,無奈之下,出塞任職。他告別了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陽關,奔赴安西。
岑參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見一個老相識。立馬而談,互敘寒溫,知道對方要返京述職,不免有些感傷,同時想到請他捎封家信回長安去安慰家人,報個平安。此詩就描寫了這一情景。
三.古詩原文和譯文
逢入京使
岑參〔唐代〕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譯文
向東遙望長安家園路途遙遠,思鄉(xiāng)之淚沾濕雙袖難擦干。
在馬上匆匆相逢沒有紙筆寫書信,只有托你捎個口信,給家人報平安。
注釋
入京使:進京的使者。
故園:指長安和自己在長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遙遠。
龍鐘:涕淚淋漓的樣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淚龍鐘。”這里是沾濕的意思。
憑:托,煩,請。傳語:捎口信。
四.古詩賞析
在路上遇見回京的使者,請他捎句話給家人不要掛念,這是人之常情,但通過詩人表達出來就深了一層,結句尤讓人覺得似含有無數(shù)悲辛。
天寶八載(749),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充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他告別了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見一個老相識。立馬而談,互敘寒溫,知道對方要返京述職,頓時想到請他捎封家信回長安去。此詩就描寫了這一情景。
第一句是寫眼前的實景!肮蕡@”指的是在長安自己的家!皷|望”是點明長安的位置。離開長安已經(jīng)好多天,回頭一望,只覺長路漫漫,塵煙蔽天。
第二句帶有夸張的意味,是強調自己思憶親人的激情,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書的微意了!褒堢姟痹谶@里是淋漓沾濕的意思!褒堢姟焙汀皽I不干”都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對長安親人無限眷念的深情神態(tài)。
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氣。走馬相逢,沒有紙筆,也顧不上寫信了,就請你給我捎個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參此行是抱著“功名只向馬上取”的雄心,此時,心情是復雜的。他一方面有對帝京、故園相思眷戀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豪邁的胸襟。
這首詩的好處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摯。詩人善于把許多人心頭所想、口里要說的話,用藝術手法加以提煉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義。清人劉熙載曾說:“詩能于易處見工,便覺親切有味。”(見《藝概詩概》)在平易之中而又顯出豐富的.韻味,自能深入人心,歷久不忘。岑參這首詩,正有這一特色。
?碱}型
一.理解性默寫
1.詩中借寫眼前景色,點明路途遙遠的句子: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2.反映詩人面對前路迢迢,不禁回首故鄉(xiāng),卻愁思縈懷的詩句: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3.詩中描繪詩人偶遇老友,萬分喜悅,并托友人捎信向家人報平安的詩句: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4.詩人極具夸張地寫自己的思鄉(xiāng)情結,暗暗透露想要鴻雁傳書想法的詩句: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5.詩中借走馬相逢的生活細節(jié)描寫,蘊含詩人復雜情感的詩句: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二.古詩賞析
。ㄒ)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1、“雙袖龍鐘淚不干”中的“龍種”是什么意思?在這里有何表達效果?(2分)
2、本詩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1答:“龍鐘”在這里是沾濕的意思,它形象的描繪了詩人對親人無限眷念而情不自禁流淚的神態(tài)。
2表達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xiāng)、懷親之情。
。ǘ)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1、解釋詞語:
故園:漫漫:
龍鐘:憑:
傳語: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3、“憑君傳語報平安”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理?
4、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描繪一下前兩句所展現(xiàn)的畫面。
5、一二句“龍鐘”“淚不干”的濃重色彩與三四句“憑君傳語報平安”的輕描淡寫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樣理解的?
答案:
1、解釋詞語:
故園:指作者在長安的家
漫漫:形容路途遙遠
龍鐘:沾濕
憑:托
傳語:捎口信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表達了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xiāng)懷親之情。
3、“憑君傳語報平安”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理?
答:表達了詩人掛念親人而又無可寄托,擔心親人掛念自己的復雜心理。
4、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描繪一下前兩句所展現(xiàn)的畫面。
答:離開長安已經(jīng)好多天了,回頭一望,只覺長路漫漫,塵煙蔽天.詩人又思念起家鄉(xiāng)和親人,不禁掩面抽泣,淚水很快就沾濕了雙袖。
5、一二句“龍鐘”“淚不干”的濃重色彩與三四句“憑君傳語報平安”的輕描淡寫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樣理解的?
答:不矛盾!榜R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沒有紙筆,趕緊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達了思家的深情。這“傳語”二字,寄托了詩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卻是家人最掛懷的訊息。純樸的描寫流露出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xiāng)懷親之情。
逢入京使教學設計3
一、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的誦讀,掌握詩歌的節(jié)奏
過程與方法:讀通讀懂詩歌內容,掌握文中重點實詞的含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品味詩中思念親人又不愿讓親人掛念的復雜情感
二、重難點
重點:體會作者對親人的無限眷戀之情
難點:結合背景,理解邊塞詩的風格
三、教學策略及輔助工具
朗讀法、點撥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課件
四、教學過程
。ㄒ唬┕适聦,知人論世
1.導入:唐天寶八載(749),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任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他告別了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漫漫征途。在通往西域的大路上,他遇見了一個返京的使者,兩人立馬而談,互敘寒溫。詩人知道對方還要返京述職,頓時想到請他捎封家信回長安去。此時就描寫了這一場景。
2.作者簡介:岑參(約715--770)江陵(今湖北荊州市荊州區(qū))人,唐代詩人。曾任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世稱“岑嘉州”。與高適并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人的代表。其詩題材廣泛,有《岑嘉州詩集》。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看看這篇寄托了岑參復雜情感的邊塞詩——《逢入京使》。
。ǘ├首x課文,初步感知
1.展示任務:先自由誦讀,再請同學個人讀。
(通過誦讀讓孩子們進入到文章的情境中,為下一步的梳理和理解做鋪墊。)
2.反饋指導:
(1)初讀,讀準字音。
岑參(cén)袖(xiù)憑(píng)傳語(chuán)
(2)再讀,讀出節(jié)奏。
《逢入京使》是一篇七言絕句,可以按照二二三的節(jié)奏來進行劃分,請同學們試著來劃分節(jié)奏,再讀詩歌。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課件出示)
(3)范讀,示范朗讀。(配樂)
(4)齊讀,鞏固強化。(師生共讀)
。ㄈ┦崂砦囊,掌握內容
1.導語:通過剛才多遍的誦讀,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讀音、節(jié)奏等方面的內容,接下來,讓我們通過對文章的梳理,進一步把握這篇文章的內容。
2.解題:逢:遇到。入京使:回京城長安的使者。這首詩歌是寫詩人在遠赴邊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勾起了詩人無限的思鄉(xiāng)之情。
3.出示任務:以小組的方式,分工梳理文章內容(按照“讀-重點字詞-翻譯”順序,準備做展示,梳理過程中如果遇到了不懂或有疑問的地方,標注出來。)
4.選取兩個小組,先后進行小組合作梳理成果展示,其他同學隨時質疑,補充。黑板上展示的內容要隨時進行確認。)
需要重點強調的字詞:
入京使(回京城長安的使者)
故園(指詩人在長安的家)
漫漫(路途遙遠的樣子)
龍鐘(淚流縱橫的樣子)
憑(請求,煩勞)
傳語(捎口信)
。ㄕn件一句句出示譯文重點內容)
通過剛才同學們小組間的合作,我們一起掌握了這篇詩歌中的重點字詞,對于詩歌內容我們已經(jīng)有了較為充分的了解,下面讓我們進一步思考這些內容,看看作者通過這篇詩歌要表達什么樣的情感。
。ㄋ模┥钊胩骄,把握情感
1.全詩分析
詩中表現(xiàn)詩人強烈感情的句子是: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1)故園東望路漫漫
譯文:回頭向東看自己的故鄉(xiāng),路途遙遠
【寫眼前的實景!肮蕡@”指長安的家;“路漫漫”三字,給人茫然的感覺,說明離家之遠!
2)雙袖龍鐘淚不干
譯文:滿面淚水沾濕了衣袖,擦都擦不干
【用夸張的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對親人的無限眷戀之情,為下文寫捎書回家“報平安”做了鋪墊!
詩人遠涉邊疆的思鄉(xiāng)懷親之情的句子是: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譯文:途中與君邂逅,想要寫封信卻沒有紙和筆,煩勞您給我的家人捎個口信,就說我一切安好。
【這兩句寫遇到返京使者時想要捎書信給家人報平安又苦于沒有紙筆的情形,完全是馬上相逢、行色匆匆的口氣,寫得十分傳神】
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詩歌通過描寫的是詩人在遠赴邊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托使者帶平安口信以慰家人的場景,抒發(fā)了詩人報國與親情難以兩全,以及思念親人又不愿讓親人掛念的復雜感情。
五、課堂檢測
1.解釋詞語:
故園:漫漫:
龍鐘:憑:傳語:
【答案與解析】
故園:指作者在長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遙遠
龍鐘:沾濕憑:托傳語:捎口信
2.下列對本詩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第一句是寫眼前的實景!肮蕡@”指的是在長安自己的家。“東望”點明長安的位置。離開長安已經(jīng)好多天,回頭一望,只覺長路漫漫,塵煙蔽天。
B.第二句帶有夸張的意味,是強調自己思憶親人的激情,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書的微意了!褒堢姟痹谶@里是淋漓沾濕的.意思!褒堢姟焙汀皽I不干”都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對長安親人無限眷念的深情神態(tài)。
C.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氣。走馬相逢,沒有紙筆,也顧不上寫信了,就請你給我捎個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參此行是抱著“功名只向馬上取”的雄心,此時,心情是復雜的。他一方面有對帝京、故園相思眷戀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豪邁的胸襟。
D.一、二句“龍鐘”“淚不干”的濃重色彩與三、四句“憑君傳語報平安”的輕描淡寫似乎有些矛盾。
【答案與解析】
D(不矛盾!榜R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沒有紙筆,趕緊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達了思家的深情。這“傳語”二字,寄托了詩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卻是家人最掛懷的訊息。純樸的描寫流露出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xiāng)懷親之情。)
3.“憑君傳語報平安”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理?
【答案與解析】
表達了詩人掛念親人而又無可寄托,擔心親人掛念自己的復雜心理。
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案與解析】
表達了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xiāng)懷親之情。
六、板書設計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眼前實景)
雙袖龍鐘淚不干。(思念深情)
滿上相逢無紙筆(行者匆匆)
憑君傳語報平安。
七、作業(yè)布置
1.收集有關于思鄉(xiāng)的詩詞,或邊塞詩做摘抄并背誦。
2.背誦課文,會默寫。
逢入京使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讀出節(jié)奏感,讀出感情;
2.通過把握詩歌中的物象來體會詩人的情感;
3.感受岑參在詩中流露出思鄉(xiāng)與報國難以兩全的深情,學習岑參博取功名報效祖國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通過把握詩歌中的物象來體會詩人的情感。
三、教學難點:
使學生透過詩中的思鄉(xiāng)情,去感悟更深的博取功名報效祖國的深情。
四、教學方法:
朗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五、教學課時:1課時
六、教學媒體:PPT音頻,視頻
七、教學過程:
。ㄒ唬⿲耄
一首《使至塞上》的歌曲引入;
這首歌曲大家或許不熟悉,但是大家應該不陌生王昌齡的《出塞》,王翰《涼州詞》,這是我們熟悉的邊塞詩。在唐代,有大量文人涌向邊塞,投入戰(zhàn)斗,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文人棄筆從軍呢?我們和同學們共同看一段關于岑參的視頻,相信大家看完視頻之后會明白岑參為什么棄筆從軍的原因,也能體會他棄筆從軍的這種復雜而微妙的情感。
。ǘ┽瘏⒁曨l介紹:
通過視頻,了解岑參的家世背景及仕宦經(jīng)歷,把握詩人棄筆從軍,報效祖國,實現(xiàn)自己建功立業(yè)強烈愿望。
。ㄈ┏踝x詩歌節(jié)奏:
1:學習詩歌,首先我們要讀詩,怎么去讀?需要把握詩歌的節(jié)奏。(呈現(xiàn)詩歌朗讀的節(jié)奏的方法)
2:了解詩歌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的方法,我們和同學們一起讀詩,請同學們注意朗讀的停頓,重音,語速,有情感的朗讀詩歌。
男生讀;
女生讀;
示范讀;
配音讀;
。ㄋ模┰僮x詩歌內容:
我們剛剛和同學們一起讀出了節(jié)奏,重音。這只是學習詩歌的一小部分,我們還要讀懂詩歌的內容,F(xiàn)在請同學們根據(jù)詩歌內容,借助課本上詩歌導讀內容,用詩化的語言描述詩中展現(xiàn)的畫面,可以適當?shù)脑黾雍侠淼南胂蟆?/p>
(1):部分同學展示自己描述畫面內容;
(2):多媒體呈現(xiàn)詩歌內容;
。ㄎ澹┨骄吭姼枨楦:
在讀懂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我們還應該了解和感受一下詩人在詩中所流露出的復雜的情感。
請同學們在詩歌中找出一些物象,看看詩人是如何將自己的情感寄予在物象上,抒發(fā)詩人怎樣的情感?
故園:思念家鄉(xiāng),對家鄉(xiāng)的依戀;眷戀。
路:表明離家之久,行路之遠,路上歷盡風霜的`心酸。
人生之路,能否實現(xiàn)自己的報國愿望。
淚:思鄉(xiāng)念親的悲痛,一路上的風餐露宿的心酸,獨身一人的孤苦。
由此可見,詩人在本詩中除了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之外,還有更深的愛國情。他棄筆從軍,渴望建功邊陲,報效祖國,赴國家之急,正如他自己所說:“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闭腔谶@一點,所以在他的詩歌中也流露出了昂揚樂觀的感情基調,那位同學試分析一下他的感情基調。
前兩句我們讀出了思鄉(xiāng)念親的悲苦淚。
第三句我們讀出了偶遇入京使的驚與喜。
第四句我們讀出了報國的豪邁胸襟。
。┬〗Y:
岑參此行是抱著功名馬上取的雄心,此時的心情是復雜的。一方面有對長安,故園的眷戀,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yè),報效祖國的豪邁胸襟。詩人并沒有沉浸在思鄉(xiāng)的悲苦中,而是振作精神,盡在一聲“傳語”中,抒寫報國與親情難以兩全,親情與豪情交織在一起,昂揚樂觀,感人至深。
。ㄆ撸┌鍟O計:
逢入京使
思鄉(xiāng)報國
難兩全
逢入京使教學設計5
學情分析:
班里大多數(shù)學生對古詩詞賞析基本沒問題,但也有部分學生連拼音和識字都不能進行,更別說寫作以及理解。對于教材中要求背誦的段落,詩詞,多數(shù)的學生都能完成,在閱讀的過程中,能積累一些好的詞語和句子,在讀古詩方面,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到讀正確,但是對于理解古詩意象,意境,感受作者情感,還存在一定困難。學生對本課《逢入京使》的內容容易把握,但對其平淡中見真摯的語言特色不易體會,可以從詩的分析入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習佳句,背誦詩詞,品味語言,體味詩詞意境。
過程與方法:通過正確流利的誦讀,品味把握詩詞內容,意境和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能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熱愛祖國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在此基礎上類推學習體會邊塞詩。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詩詞鑒賞方法賞析自己喜歡的詩句,并拓展.
教學方法:
自學,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教師搜集材料,制作幻動片,多媒體視頻,學生做好預習。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當你離開家去尋找更好生活的時候,那是你主動選擇的。如果你根本就沒有選擇,命運讓你四處漂散,那叫漂泊,兩者有質的區(qū)別,但無論是哪種,家都是你永遠的思念。
接下來請同學們跟隨老師的短片,走進我么今天的學習內容,在觀看短片前老師先提幾個要求:1、請拿出你的筆和練習本打開書P80頁。2、在觀影過程中請隨時拿筆記錄下你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領悟到的,又或者你不理解的或記在書上、或記在本子上(開始、畫畫)。
賞詩詞:
。ㄖ獣宰髡撸私獗尘,讀出節(jié)奏,品味情感)
1.學生結合課文注釋,預習和短片,相互合作探討詩意。
2.提問學生或自薦談談對詩的理解。
3.引導學生賞析詩歌
同學們讓我們深情款款的來讀一下這首詩。
生;齊讀。指名讀。
師:影片觀看完畢,接下來時間交給你們互相探討下我們這節(jié)課所要學的內容(給1-2分鐘)討論到這。大家來交流下吧。
。A設)生: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的是《逢入京使》。我的理解是遇上進京的使者。
我通過路漫漫知道作者要去的地方很遠。
我從東望能想到作者的家在他要去的地方的東面,并能想到的畫面是他在望家鄉(xiāng),望父母、望妻子、望兒女。
我覺得這首詩的情感是充滿悲傷的。因為作者流淚了(非常好。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我覺得詩人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方法,又能夠有多少淚水可流呢?兩個袖子沾濕還不干,所以我想作者運用夸張的手法是想來突出作者對家鄉(xiāng)對親人思念很深。(真了不起,這一句話確實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方法)
兩人相遇時沒有紙和筆寫信,只能捎口信。
我覺得也可能是時間緊迫,沒有更長時間來寫,用這樣的寫法更真實,更能突出出關邊塞人的無奈。
師:很好。同學們,你們分析得已經(jīng)很透徹了,那么老師也來補充些。這首詩的作者、岑參,讀起來很拗口,其邊塞詩尤多佳作。風格與高適相近。后人多并稱“高岑”,兩人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
作者岑參可不可以選擇不去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必須去。因為他一直認為男兒就應該建功邊陲,就應該從軍邊塞,報效祖國、赴國家之急。他曾言(功名只應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世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
師:說到這那,老師又要提出問題考考大家了。結合短片、課前預習,作者介紹來回答老師幾個問題吧。
1、誰能給大家描繪下詩歌呢?
往東遙望自己的家鄉(xiāng)。只見長路漫漫沒有盡頭。滿面淚水已經(jīng)沾濕了衣袖。涕淚依然擦不干,途中與你馬上相遇。想要寫封信卻沒有紙和筆。只能請你轉告我的家人朋友,說我一切平安。
2、詩的主題是。懷鄉(xiāng)思親的.凄苦心情。(思念家鄉(xiāng),親人情感)
寫詩人遠涉邊疆的思鄉(xiāng)懷親之情的是
寫作者強烈的思鄉(xiāng)感情的是
作者使用的寫作手法是(采用夸張)
3、本詩的寫作特色是;語言樸實,不加雕琢,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道。卻包含著兩大情懷,思鄉(xiāng)之情與渴望功名之情,一親情一豪情,交織相融,真摯自然,感人至深。
板書:類型:邊塞詩。主題:思鄉(xiāng)懷親。寫作手法:夸張?zhí)厣?/p>
師;就著我們今天所學的這首詩老師想給大家再來補充些知識。邊塞詩他在主題上在老師看來可以分兩種。一種是積極地,以渴望建功立業(yè),保家衛(wèi)國,實現(xiàn)個人理想以及追求的。用(紅筆板書:渴望建功立業(yè),報國殺敵)一種是消極的。寫戰(zhàn)爭殘酷,將士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藍筆板書:思鄉(xiāng)懷親厭戰(zhàn))
詩的風格呢也有所不同積極地價呈現(xiàn)的是悲壯豪邁,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消極的自然是悲涼凄苦。
邊塞詩無論它想表現(xiàn)哪一類的主題,我想都無可避免的要講到戍邊戰(zhàn)士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所以老師又找了些思鄉(xiāng)懷人類的詩歌來和大家共同學習。(看大屏幕)出事思鄉(xiāng)懷人類詩歌概念。
師:請同學們看屏幕上的這些詩歌,總結一下思鄉(xiāng)懷人一類詩的特點,或者說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判斷詩的情感類型屬于思鄉(xiāng)懷人詩。
。▽W生有討論和交流匯報)
老師出示大屏幕展示總結
思鄉(xiāng)緣由戰(zhàn)亂頻頻父戍邊關宦游不歸情感內容羈旅愁思
布置作業(yè)
1.拓展練習(鷓鴣天)
2.搜集相關邊塞詩,摘抄并背誦
3.整理筆記
板書設計:
。ǚ耆刖┦梗
主題:思鄉(xiāng)懷人
手法:夸張
語言特色:樸實,不加雕琢,情深意切
。ㄟ吶姡
紅筆板書:建功立業(yè),報效祖國(積極的)
藍筆板書:思鄉(xiāng)懷人,厭戰(zhàn)(消極的)
逢入京使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讀詩入韻。在讀正音的基礎上,運用平長仄短的方法,讀出詩文的輕與重、緩與急、抑與揚,延與頓的變化,再層層推進的誦讀中感受古詩的聲韻之美。
2、讀詩曉意。借助人物背景的穿插,引導學生抓住“東望”、“淚不干”、“報平安”這些詞,從人物神態(tài)、人物心態(tài)、人物事件三方面進行聯(lián)想,在有序的聯(lián)想中構建詩意所描述的畫面,從而現(xiàn)實讀詩曉意,品詩察情。
3、析詩察律。指導學生數(shù)一數(shù)這首詩的字數(shù)與句數(shù),發(fā)現(xiàn)詩的句式特點,引導學生按平長仄短的方法再讀詩,自主發(fā)現(xiàn)七絕詩的平仄規(guī)律,進而掌握七絕的平仄格律,形成寫近體詩的基本方法。
4、依律寫詩。選擇另一首七絕古詩,引導學生根據(jù)詩的大意,按照七絕的平仄格律仿寫古詩,讓學生在拓展的練筆中實現(xiàn)學習方法與運用方法的整合,同時培養(yǎng)學生讀與寫的結合。
教學策略:
1、堅持詩文積累與方法傳承并重。重視古詩誦讀方法的培養(yǎng)與古詩格律的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在古詩的誦讀中,貫徹讀、思、悟、練的相統(tǒng)一。
2、注重主線設計與模塊組合并行。采取以讀為主線,以觀察、聯(lián)想、分析、運用為支點,形成課堂教學的相應模塊,有機地古詩的法、意、情、理四層次的教學元素融為一體。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古詩誦讀的方法,并在誦讀中理解古詩的主要意思與情感
2.難點:運用古詩的平仄規(guī)律,學會仿寫古詩。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學生熟讀詩文;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夕陽染血墜西山,狼煙起兮赴邊關。征程回望思念長,漫漫黃沙淚滿衫。岑參的一首《逢入京使》有道不盡的回望,更有拭不盡的離人淚,古詩以其短小的句式,凝練的'語言,起伏跌宕的聲韻,展示著它特有的魅力。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岑參的《逢入京使》這首詩,去聽聽詩人在起伏跌宕的聲韻中的生命吟唱。(配樂,板書課題)
二、讀詩入韻
1、讀詩正音(2分鐘)
師:首先讓我們讀一讀詩題,預備,讀。(指導讀題節(jié)奏)
生:逢入京使。
師:詩題中的逢字后面要有停頓。再讀一遍。(師相機指導)
生:逢/入京使。
師:詩詞之美,美在音韻,字正則音正,腔圓則韻足。讀詩講究字正腔圓,首先要讀準字音,做到聲音洪亮、飽滿,下面請同學們放聲自由讀讀這首詩。
生:自由讀詩。
師:現(xiàn)在誰來把這首詩讀給大家聽聽?——你來讀!
生:故園東望路漫漫——(指明學生個別讀)
師預設1:你讀的字音真準,像播音員。詩人的名字“岑參”讀作cén shēn。
師預設2:令老師感到欣喜的是,你居然把第一句中的古今讀音差異字漫(mán)讀對了。
師:還有誰來讀讀?(生讀)
師預設3:你的聲音真洪亮,老師都被你震撼住了。
師:來,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字正腔圓地讀一讀這首詩,預備,讀。
2、讀詩入味
師:詩之味在于輕重有別,緩急有序。怎么讀出古詩輕重有別的感覺呢?看著古詩中的拼音,聽老師讀第一句,看看哪些字是重讀?哪些字是輕讀?聽出來了就舉手示意下。
師示范:故園東望路漫漫,(兩遍)學生交流:故、望、路是重讀,園、東、漫漫是輕讀的。
師:重讀的老師用“I”線來表示,輕讀的字老師用“-”來表示。
師:你們再看看重讀的這些字的聲調!
生:重讀的幾個字是第三、第四聲,輕讀的幾個字是第一聲與第二聲。
師:對,三、四聲的字相當于古代仄聲字,要讀得重而急;一、二聲的字相當于古代平聲字,要讀輕而緩。這就是平長仄短的讀詩的方法。來,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按照平長仄短的方法讀讀這一句(兩遍)
現(xiàn)在,請同學們按照老師這種方法快速地劃出這首詩的平仄,再按照平長仄短的方法讀一讀整首詩。(學生自行練習兩遍)記住方法再讀全詩。
師:無韻不成詩,在你們一遍又一遍的誦讀中,其中有一個韻始終在回響,是哪個韻呢?我們來讀讀這首詩的詩尾。
路漫漫,
淚不干。
無紙筆,
報平安。
師提示啟發(fā):看看最后一個字,
學生:其中漫、干、安是韻。
師:再看看他們的拼音?有什么特點?
生:都有一個“an”。
師:這就是古詩中的押韻,這三個字就是詩的韻腳,讀詩的韻腳時要比其他的平聲字讀得略重一些,聲音延長的時間要長一些。
師:按照老師說的方法讀一讀,讀出音韻回響的感覺來。
3、讀詩斷句(2分鐘)
師:詩句在輕重緩急中有抑揚,在停頓中有頓挫,再聽老師讀這一句,看看老師在哪些字詞之間有停頓?
師:老師示范讀:故園/東望/路漫漫,(兩遍)
學生:根據(jù)老師的讀,指出詩句中停頓的位置。
師:隨機引導學生進行誦讀詩句的節(jié)奏與停頓訓練。或插入聲斷氣連的指導(讀得好,好在哪?好在他在園字停頓的時候還保留了氣息。)
生:先個別讀,再全班集體誦讀:(教師起頭領讀,提示要求:注意輕重、緩急、停頓)
三、讀詩悟情
1、讀詩會意
師:古詩雖短卻可以敘事,也可以抒情。這首詩是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岑參辭別家人,從長安遠赴千里之遙的安西任職,在這漫長的征途路上寫下的詩。
再讀詩題,(逢入京使)逢是指?入京使是?
師:岑參在征途中遇到從遙遠的安西回長安述職的老朋友,在這從長安到安西的路上,一個是告別家人而遠去,一個是久別后即將與家人團聚。(板書:路)在這每一句詩里,在這遠行的路上,在這相逢的路上,你看到一個怎樣的岑參?現(xiàn)在請同學們先自己自由讀讀詩文后面的譯解和詩意再與同桌一個讀詩文另一個同學讀譯解和詩意一起合作讀讀這首詩,現(xiàn)在開始。
2、想象畫面
師:故園東望路漫漫,在這路上,你們讀出了一個怎樣的岑參?
生:岑參不停地回望自己的家,看著前面的路是這么遙遠。
師:哪個字體現(xiàn)了詩人的這種神態(tài)?
生:“望”字。(板書:望)
師:詩人在望什么呢?還有什么東西放心不下?
生:望家鄉(xiāng)。親人、朋友、家鄉(xiāng)都放心不下。
師:如果詩人此刻就在家鄉(xiāng),他又可能在干什么呢?
生1:如果詩人在家鄉(xiāng),他可能在與他的妻子在花園里散步賞花;
生2:可能與他的母親坐在燈下家長里短;
生3:正在看他的孩子追逐嬉戲;
生4:可能與他的朋友把酒言歡。
師:可是,詩人此時身處遠赴安西的征途中。(出示長安與安西的地圖)長安與安西雖是一字之別,卻相隔3000多公里。此次一別,歸期茫茫。怎能不讓詩人故園東望,雙袖龍鐘。古人言,歌以詠懷,詩以達情。在這首詩里,你讀出了岑參怎樣的心情?
生:失落、悲傷、傷心、思念家人、前途渺茫、孤獨!
師:哪個字集中體現(xiàn)了詩人的這種心情?
生:“淚”字。(板書:淚)
師:這淚為誰而流?(逐一問學生)
生:妻子、父母、朋友、自己。
3、悟情品境
師:是啊,有多少牽掛就有多少淚,“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出示一二句,師范讀)
師:來,讓我們讀出詩人心中那份凄楚的離愁和沉重的思念,讀。
師:就在詩人在這西征路上駐足東望、鄉(xiāng)愁難解時,一個老朋友正要回長安述職,(板書:逢)——在這西征的路上,在這相逢的時刻,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岑參呢?
生:岑參讓老朋友帶話回家報平安。(板書:報平安)
師:詩人他鄉(xiāng)遇故人,偏偏——馬上相逢無紙筆,唯有——憑君傳語報平安!
師:報平安,報平安,這是詩人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濃濃的牽掛呀!讓我們讀出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濃濃牽掛。
師:帶著詩人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和牽掛讀讀整首詩!故園東望路漫漫——讀。
四、察詩析律
師:同學們,現(xiàn)在咱們來數(shù)一數(shù)這首詩共有幾句?每句有幾個字?共多少個字?
生:四句,每句七個字,共28個字。
師:這樣詩在近體詩里叫做七言絕句。再看這首詩,哪幾句押了韻?
生:第1、2、4句押韻,第三句沒有押韻。
師:七言絕句的第2、4句必須押韻,第三句不能押韻,第一句有押韻的也有不押韻的。
師:除此,七言絕句中每個字的平仄也是有嚴格要求不能隨意改變的,所以,古詩不僅音韻美,形式也很美。
五、仿文填詩
師:詩人岑參的西征之路還在繼續(xù),他越走越遠,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也越濃,現(xiàn)在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根據(jù)文意,運用所學的知識,把這首詩填補完整,讓我們與岑參同行,盡情地施展我們的詩情和才情吧!
師:老師已經(jīng)根據(jù)左邊的詩意填寫出了第一句詩。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填補其他三句詩。
現(xiàn)在開始!
出示譯文:
走馬西來欲到天,
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
平沙莽莽絕人煙。
走馬向西行,將欲來到這天際邊,
辭別離家以后,只見過兩回月圓。
今夜不知道到何處去投宿,
平闊的沙漠莽莽,絕無人煙。
生:學生嘗試仿寫。
師:現(xiàn)在哪位同學第一個來與大家分享你寫的詩?(站到講臺上讀詩)(交流展示,運用幻燈展示學生作品,點評句式和用韻等。)
師:同學們,讓我們看看岑參是怎么寫的吧!看看我們的詩和大詩人的詩哪里不一樣?
師:同學們,你們能體會到詩人在這首詩里表達的是怎樣的感情嗎?
生:思鄉(xiāng)之情!
師:真棒,現(xiàn)在,讓我們用今天所學的讀詩技巧讀出詩中那股濃濃的思鄉(xiāng)情,讀——。
六、小結全文
從同學們讀詩和寫詩的過程中,老師已經(jīng)看到你們的詩情和才情了。希望大家能將這節(jié)課的收獲帶到生活中,用自己手中的筆抒寫出詩意的人生,讓自己的學習生活充滿詩意。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七、板書設計
逢入京使教學設計7
學習主題介紹
學習主題名稱:《逢入京使》
主題內容簡介:《逢入京使》描寫的是唐代詩人岑參在遠涉邊塞路上偶遇回京的使者,托使者帶平安口信,以安慰家人安心。這是一首邊塞思鄉(xiāng)詩,學習和體會作者在詩中寄托的情感以及體會作者在建立功業(yè)和思鄉(xiāng)之情之間交雜的情感。
學情分析
前需知識掌握情況:詩歌的學習是比較有趣的,七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本課的詩之前已經(jīng)在前期學過很多詩歌,對詩歌的學習掌握和理解上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知識技能,能在課前對詩歌的朗讀和認識上基本掌握,但是七年級的學生對進一步的對詩歌內涵的理解,詩歌整體語言的表達上還不是能掌握,需要引導深入學習。
對微課的認識:學生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之前采用的微課形式和使用微課學習的方式,在前期有讓學生初步接觸微課,學生對微課也有一定的了解,學生在微課學習上是很樂意接受的,因為微課內容呈現(xiàn)的內容比較豐富有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
學生特征分析
學習態(tài)度:七年級的學生學習上是比較好學和認真的,學生會持積極好學的學習態(tài)度。
學習風格:本班學生喜歡課前獨立思考學習,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課堂喜歡生動有趣的學習方式。
微課用于學生學習的教學策略分析
微課用于學生學習的目的.:我將使用微課讓學生課前預習和有感情的朗讀詩歌,理解這首邊塞詩所要表達的內容和體會詩歌的意境。課堂上將使用微課讓學生了解邊塞的風情風貌和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跟微課視頻朗讀詩歌深入學習,體會詩歌的語言表達方式。
微課用于學生學習的時機:我將在課前讓學生自主觀看微課學習,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課堂觀看微課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學生合作朗讀學習。
微課用于學生學習的方式:課前通過自主觀看微課學習詩歌的朗讀,跟讀學習詩歌的朗讀方式,體會詩歌朗讀的情感;課堂讓學生觀看微課小組合作討論每句詩所表達的內容和所傳遞的情感,交流討論學習。
【逢入京使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08-06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05-30
《從垃圾入桶開始》教學設計12-17
三年級《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學設計05-19
夜合花·自鶴江入京泊葑門外有感05-25
夜合花·自鶴江入京泊葑門外有感09-17
生日逢考試的句子05-28
絕處逢生作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