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個歷史典故成語故事 推薦度:
- 武王伐紂歷史典故 推薦度:
- 高山流水的歷史典故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歷史的典故(14篇)
關(guān)于歷史的典故 篇1
孟子小時候厭倦學習,有一天不愿讀書,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織布,見他逃學回來,一句話沒講,就將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意味著馬上將要織成的`一匹布全毀了。孟子非常孝順,忙跪下來問:您為什么要這樣?孟母告訴他:“讀書求學不是一兩天的事,就像我織布,必須從一根根線開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織成一匹 ,而布只有織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讀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這樣半途而廢、淺嘗輒止,以后怎能成才呢?”孟子如夢初醒、恍然大悟,從此一心向?qū)W,再也不隨便曠課,后來繼孔子而成為“亞圣“。
《弟子規(guī)》中說:“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應(yīng)順承!睂Ω改搁L輩的責備,理應(yīng)樂于聽受,也要視為一種教誨。
關(guān)于歷史的典故 篇2
膽小如鼠
南北朝時,有一個十分膽小的人,名叫元慶和,他本來是北魏時期的官員,擔任刺史一職。一天,他的手下找到他:“大人,敵人已經(jīng)攻到城下了,我們是不是要跟他們決一死戰(zhàn)?”而他雙手發(fā)抖的說道:“不,不...,,傳令下去,讓所有的將士放下兵器,準備投降...雖手下極力勸阻,可他好像心意已定,出城投降。從此,他所掌管的.區(qū)域全部劃入了梁朝的版圖。
梁武帝得知此事倍感詫異:”元慶和竟然投降,就封他為‘魏王’吧!幾年后北魏分裂成了東魏和西魏,又一次元慶和奉了梁武帝的命令,帶領(lǐng)梁朝的將士去攻打東魏的項城。他的士兵報告道:”報告王爺,大軍已經(jīng)到達項城了,聽聞東魏的大軍沒多久也會到達那里!痹獞c和謹慎地說道:“你知道東魏的大軍多少人嗎?”士兵信心滿滿地說“大約有三萬人!”元慶和如晴空霹靂一般,被徹底驚到了。
神色慌張地說道:“快,,快傳令下去,馬上撤退。”士兵們不情愿的按照他的旨意照做了。梁武帝得知,大怒,立刻傳元慶和!罵道:“豈有此理!你這樣就退兵!膽子簡直小得像老鼠一樣!看來,你不適合替‘朕’打天下,‘朕’要把你貶農(nóng)村養(yǎng)豬去!成語也就由此而來了。
關(guān)于歷史的典故 篇3
孟嘗君,本名叫田文,雖然出生在王侯之家,父親靖郭君田嬰是齊威王的兒子,也是齊宣王同父異母的弟弟,但是因為他的母親只是一個小妾,他又出生在五月五日這個不吉利的日子,因此曾經(jīng)差點便被父親丟棄了。還是她的母親不忍遺棄曾經(jīng)的孩子,田文才能活下來。在田文長大之后,他的才能和智慧逐漸顯現(xiàn)出來,父親也慢慢消除了對他的偏見,最后田文通過自己出色的表現(xiàn)戰(zhàn)勝了他的四十幾個兄弟,繼承了父親的爵位。
田文在繼位之后,廣納賢士,給予他們最好的待遇,因此有很多的人都來投靠他。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對所有來投靠他的人都是一視同仁。有一次,田文因為瞧不起自己門客中的`一個人,因此便想著要趕他走。這時另一個門客魯仲連勸說他:猿猴如果離開樹木在水上肯定沒有魚鱉游的快,良馬攀登巖石肯定比不過狐貍......可見一個人如果舍棄長處而使用短處,肯定是做好事情的。你現(xiàn)在派他去做他不擅長的事情,做不好就說他愚笨,因此便要拋棄他。如果他將來怨恨你而對你進行報復,這哪里是治理國家和教導百姓的方法呢?”田文聽了之后,便打消了趕走門客的想法。
這個故事主要告訴我們每個人都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沒有必要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而應(yīng)該找到自己的長處,這樣才能走向成功。
關(guān)于歷史的典故 篇4
有一次,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到營地附近散步,看到許多小戰(zhàn)士在一棵大樹下休息、打鬧,玩得不亦樂乎。他就主動參加了他們的活動,和年輕的戰(zhàn)士們一起談天說地,非常高興。
忽然,從頭頂上傳來幾聲鳥叫,劉伯承順著聲音一看,原來不知什么時候,大樹上站著一群烏鴉。他不由心中一動,立刻對周圍的戰(zhàn)士們說:“你們哪個的槍法最準,快打只烏鴉下來,讓大家飽餐一頓吧!”
戰(zhàn)士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肯開槍打烏鴉。他們有的是怕槍法不準,當面丟臉;有的是不愿在總參謀長面前賣弄武藝。
這時,其中一個年輕、調(diào)皮的警衛(wèi)員,跟劉伯承開玩笑說:“總參謀長,你文武雙全,是全軍出了名的神槍手,今天就請您給我們來個‘神槍打烏鴉’吧!”
“好藹—”
“歡迎——”戰(zhàn)士們不約而同地拍起巴掌來。還不停地歡呼著:“參謀長,來一個!”
劉伯承略一沉思,哈哈大笑,回答說:
“你們還給我來個‘’?好吧,就讓我來試試看!
說著,他不慌不忙地從腰里拔出,看也不看,也不用瞄準,手一舉,“啪”的一聲,一只烏鴉“撲棱棱”地落下來,黑光閃閃的翅膀還在不停地抖動。樹上的烏鴉“轟”的一聲,全都嚇得飛走了。
“好槍法!”
“好!真是神槍手!”
戰(zhàn)士們異口同聲地歡呼稱贊。那位警衛(wèi)員卻依然半信半疑地說:“樹上那么多烏鴉,不是撞到一只的吧?”其他戰(zhàn)士聽了,都默不做聲地看著劉伯承,怕他生氣。
但劉伯承聽了毫不動怒,只是笑了笑說:“也許是吧,不妨再考考,看到底及格不?就麻煩你去給我找個雞蛋來!
那個警衛(wèi)員不知道他要搞什么名堂,就跑到炊事班要來了一個雞蛋。劉伯承叫他用力朝天上扔,能扔多高就扔多高,他立刻明白了,用最大的.力氣把雞蛋朝天上拋去。
雞蛋飛向天空,越飛越高,看上去就像一粒黃豆。此時,劉伯承把槍一舉,“砰”的一聲,雞蛋隨著槍聲四分五裂,蛋殼、蛋黃、蛋白紛紛灑落下來。
戰(zhàn)士們都連聲叫好,那個調(diào)皮的警衛(wèi)員連忙伸出大拇指,夸贊劉伯承是神槍手。
戰(zhàn)士們紛紛要拜劉伯承為師,請他教練槍法。劉伯承謙虛地說:“什么神槍手,業(yè)精于勤嘛!不說什么老師、學生的,我們互相學習好了。槍法準,才能更好地消滅敵人啊!”
從此,劉伯承就擠時間給戰(zhàn)士們講習槍法,沒過多久,紅軍隊伍中讓他訓練出一大批神槍手。
紅軍這種官兵平等,其樂融融的軍隊氣氛,不僅得到紅軍戰(zhàn)士們的一致好評,使許多人都愿意來當紅軍,連敵人也十分羨慕這種關(guān)系呢。
長征后期,包座戰(zhàn)役取得勝利時,曾經(jīng)抓了幾百個俘虜。紅軍對待俘虜從來都是很寬松的,講過道理后,愿意留下的就留下,不愿意留下的,發(fā)放路費讓回家。
當時,幾百個俘虜兵中,有三成是想回家的,紅軍領(lǐng)導們就把他們編成了兩個連,準備依照他們各自家鄉(xiāng)的遠近,發(fā)放路費。
趁著等候的時間,幾位紅軍領(lǐng)導,到俘虜?shù)年犖槔锶フ勗,了解情況。俘虜們可打開了話匣子。
一個士兵說,他們原來的十九路軍戰(zhàn)敗時,死傷很嚴重,許多營、連級的干部都戰(zhàn)死了,只有一個被俘虜?shù)摹?/p>
團長和副團長見大勢已去,都跳河自盡了。
紅軍領(lǐng)導接著問:“為什么跳河?”
士兵說宣傳的紅軍很可怕,動不動就要殺人,俘虜更是不要想著活下來,還要受折磨。
“那現(xiàn)在怎么樣?受了什么折磨?”
“沒有啊!給飯吃,還給錢回家!笔勘拖骂^:“我勸團長別跳的……”又一個士兵站出來:“不相信我們十九路軍,在那里,每天都有人監(jiān)視著我們!
“是啊,紅軍這里挺好的,長官沒有架子!
這時,有幾個十幾歲的孩子,吃飽了飯,擠在一起聊天打鬧。見紅軍領(lǐng)導來了,都圍了上來。搶著說:
“我要當紅軍!我不回家了!”
“我給你當勤務(wù)兵,我以前就是勤務(wù)兵。”
“你待人真好啊,整天笑笑的。不像我們長官,那么兇!
……
“好,都留下!奔t軍領(lǐng)導微笑著回答。
這時一個領(lǐng)導拉住一個孩子的手,問他:“紅軍好不好?”
“好!
“為什么好?哪里好呢?”
“紅軍不打人!
“還有什么好?”
“官兵平等!
“還有?”
“官兵都是吃一樣飯,穿一樣衣服,我們長官要吃小灶的!焙⒆酉肓讼耄芸隙ǖ卣f。其他孩子都跟著點頭。
“還有嗎?”
“還有教我們讀書!
“還有?”
“好玩兒!焙⒆油嶂^,頑皮地笑了笑。
領(lǐng)導也笑了笑,這還是一群真正的孩子呀。
最終,要走的人中,又有一半留下來當紅軍了,畢竟這里官兵平等,親如一家,也不用受“長官”的氣了。
為人親切,替戰(zhàn)士們考慮,平易近人,這是紅軍將領(lǐng)們普遍具有的品質(zhì)。朱德、、陳毅、賀龍、劉伯承、聶榮臻……比比皆是,他們都是這種品質(zhì)的突出代表。
長征中,正是這種同甘共苦,親如一家的官兵關(guān)系,才讓紅軍戰(zhàn)士互相幫助,最終戰(zhàn)勝了困難,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關(guān)于歷史的典故 篇5
破釜沉舟,以一當十
公元前 208 年,秦將章邯指揮秦軍主力合圍巨鹿,項羽率兵前往解救。為了表現(xiàn)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決心,項羽帶領(lǐng)全部軍隊渡過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項羽率軍斷秦軍糧道,與秦軍進行了九次激烈的較量,“楚戰(zhàn)士無不以一當十” 。秦損兵折將,項羽乘勝追擊,迫使章邯率其殘部投降。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后,項羽在鴻門(今陜西臨潼附近)設(shè)宴“招待”功臣漢高祖。在宴會上,項羽的謀士——亞父范增幾次示意項羽趁機殺掉漢高祖以除后患,但項羽因不忍而不予理會。于是,范增便讓項莊以舞劍助興為名,想借機刺殺漢高祖。漢高祖的謀臣張良看到形勢緊迫,就出外召樊噲說:“現(xiàn)在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常在沛公!庇谑欠畤埑謩﹃J入宴會廳,當面喝斥項羽不守信義,項羽被樊噲的壯士氣勢所折服,因而與其對飲。漢高祖借故脫離險境。
還鄉(xiāng)定都,沐猴而冠
滅秦之后,項羽引軍入咸陽,大肆燒殺,咸陽火三日不絕。謀臣韓生勸項羽說:“關(guān)中山河四塞險阻,土地肥美,可以作為霸王之都!倍椨鹨浴案毁F不
垓下之戰(zhàn)
垓下之戰(zhàn)是公元前202年楚漢戰(zhàn)爭中的'最后一場戰(zhàn)役。這場戰(zhàn)役后,劉邦統(tǒng)一了中國,建立了漢朝。在這場戰(zhàn)役中,劉邦將項羽圍困在垓下(今中國安徽省固鎮(zhèn)縣)。項羽在四面楚歌當中率800騎兵突圍,渡過淮河后被漢兵追上,最后項羽只剩下28人。項羽逃到烏江后,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拔劍自刎。劉邦徹底贏得勝利。
漢王四年 (公元前203年)九月,在成皋爭奪戰(zhàn)中,項羽與劉邦議和,以鴻溝為界,東屬楚,西屬漢。不久項羽率軍東歸,劉邦也想退兵。這時,張良、陳平建議說,我們已奪了大半河山,四方諸侯又都歸附,項羽兵疲糧盡,眾叛親離,正是消滅他的大好時機,若放他回去,必然養(yǎng)虎為患。劉邦一聽,立刻改變了主意,決心東進。劉邦率軍追項羽至固陵,本來與韓信、彭越約好合力攻楚,結(jié)果二將未至。項羽反攻,劉邦大敗,遂堅壁固守。后用張良計,籠絡(luò)手下幾員大將,遣使封韓信為齊王,彭越為梁王,英布為淮南王,又策反了楚大司馬周殷叛楚。
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劉邦、韓信、彭越、英布會師,共約 30余萬人, 由韓信指揮,全力追擊楚軍,在垓(該) 下(今河南鹿邑東,一說今安徽靈壁東南)將 10萬楚軍團團圍住。韓信命各路軍分作十隊,在四面埋伏,連環(huán)接應(yīng)。韓信出陣挑戰(zhàn),項羽幾次突圍沖殺均被伏兵截擊而回,人數(shù)越來越少。夜晚,韓信命手下士兵唱起楚地歌謠。項羽聽見四面楚歌之聲,以為楚地盡失,遂告別心愛的虞姬,率領(lǐng) 800子弟兵突圍南走,被漢軍追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刎身亡。楚漢戰(zhàn)爭以劉邦全勝而告終。次年二月,劉邦稱帝,建立漢朝,中國重歸一統(tǒng)。
關(guān)于歷史的典故 篇6
1、三國時期,曹操手下的張遼,樂進共守合肥。一次孫權(quán)發(fā)乒十萬來攻,二人是五子良將之二,同等功績,以前素有矛盾,但面對強敵,仍能互補互助,共進共退。終于大破敵軍。
2、管仲和鮑叔牙。管仲家貧,自幼刻苦自學,通“詩”、“書”,懂禮儀,知識豐富,武藝高強。他和摯友鮑叔牙分別做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的師傅。齊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齊國動亂,公孫無知殺死齊襄王,自立為君。一年后,公孫無知又被殺,齊國一時無君。逃亡在外的公子糾和小白,都力爭盡快趕回國內(nèi)奪取君位。管仲為使糾當上國君,埋伏中途欲射殺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銅制衣帶鉤上。小白裝死,在鮑叔牙的協(xié)助下?lián)屜然貒巧暇。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齊桓公;腹次唬O(shè)法殺死了公子糾,也要殺死射了自己一箭的仇敵管仲。鮑叔牙極力勸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為齊國強盛著想,忘掉舊怨,重用管仲;腹邮芰私ㄗh,接管仲回國,不久即拜為相,主持政事。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華。
3、有感于古語說,“勢單力薄聯(lián)絡(luò)諸侯”。也有經(jīng)濟學者說“實力未夠,就自己做車箱,掛人家的火車頭”?上攵献鞯闹匾。 任何大一點的事都是群體完成的,決不是個人的能力問題。沒有漢初三杰及屠夫豪杰們的合作劉邦不可能建立漢朝;沒有桃園三結(jié)義,賣履小兒怎可能三鼎天下;沒有瓦崗排座次,那來成就褐衣公子。還有古語說:“一箭易折,五箭難摧”。可見結(jié)伙合作的重要性。一定要求和存異地合作才能更好地做好業(yè)務(wù)。
4、(1)一個和尚挑水喝,二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2)一只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兩只螞蟻來搬米,身體搖來又晃去。三只螞蟻來搬米,輕輕抬著進洞里。
5、上帝分給兩個家庭兩把長筷子。第一個家庭把長筷子當作普通筷子使用,把食物只往自己嘴里送,可是筷子太長了,他們根本就吃不到食物,結(jié)果都餓死了。而第二個家庭卻把食物往對方的嘴里送,他們互相喂食,互相幫助,他們一家就活了下來。所以這告訴我們:要生存就要互相合作,這樣才能團結(jié)進步。
6、事實上我們中國人民卻沒團結(jié)合作起來。人家都說:“一個中國人是一條龍,三個中國人是三條蟲!边@不就是說明我們中國人不團結(jié),還經(jīng)常搞“內(nèi)戰(zhàn)”。聯(lián)想到以前曾聽說過一片報道:在一個國際學生夏令營的一次活動比賽中,單項比賽的'冠軍幾乎都給中國學生包了,而在合作項目中,中國學生就都是自顧自,一點都不團結(jié)合作。就算有一個人能的第一,但總分卻非常落后。
7、從前,吐谷渾國的國王阿豺有20個兒子。他這20個兒子個個都很有本領(lǐng),難分上下?墒撬麄冏允驯绢I(lǐng)強,都不把別人放在眼里,認為只有自己最有才能。平時20個兒子常常明爭暗斗,見面就互相譏諷,在背后也總愛說對方的壞話。阿豺見到兒子們這種互不相容的情況,很是擔心,他明白敵人很容易利用這種不睦的局面來各個擊破,那樣一來國家的安危就懸于一線了。阿豺常常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來苦口婆心地教導兒子們停止互相攻擊、傾軋,要相互團結(jié)友愛?墒莾鹤觽儗Ω赣H的話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表面上裝作遵從教誨,實際上并沒放在心上,還是依然我行我素。阿豺的年紀一天天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會很久了。兒子們怎么辦呢?再沒有人能教誨他們、調(diào)解他們之間的矛盾了,那國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嗎?究竟用什么辦法才能讓他們懂得要團結(jié)起來呢?阿豺越來越憂心忡忡。有一天,他也終于有了主意。他把兒子們召集到病榻跟前,吩咐他們說:“你們每個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兒子們不知何故,但還是照辦了。阿豺又叫過自己的弟弟慕利延說:“你隨便拾一支箭折斷它。”慕利延順手撿起身邊的一支箭,稍一用力,箭就斷了。阿豺又說:“現(xiàn)在你把剩下的19支箭全都拾起來,把它們捆在一起,再試著折斷!蹦嚼幼プ〖,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咬牙彎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騰得滿頭大汗,始終也沒能將箭捆折斷。阿豺緩緩地轉(zhuǎn)向兒子們,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你們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輕輕一折就斷了,可是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怎么也折不斷。你們兄弟也是如此,如果互相斗氣,單獨行動,很容易遭到失敗,只有20個人聯(lián)合起來,齊心協(xié)力,才會產(chǎn)生無比巨大的力量,可以戰(zhàn)勝一切,保障國家的安全。這就是團結(jié)的力量。 眱鹤觽兘K于領(lǐng)悟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想起自己以往的行為,都悔恨地流著淚說:“父親,我們明白了,就放心吧!”折箭的道理告訴我們:團結(jié)就是力量,只有團結(jié)起來,才會產(chǎn)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
關(guān)于歷史的典故 篇7
【歷史典故】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yīng)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他都會設(shè)法辦到,因此廣受大家的贊揚。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項羽兵敗后,季布孤身一人殺出重圍,開始了他亡命天涯的生活。而當了皇帝的劉邦一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于是下令通緝季布。
那些仰慕季布的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化裝后,到山東一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來,朱家去找汝?侯夏侯嬰說情。在夏侯嬰的勸說下,劉邦不僅撤銷了對季布的通緝,還封他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季布有一個同鄉(xiāng)曹邱生,聽說季布做了大官,就馬上去見季布。但季布對他有些誤會,知道他要來,就虎著臉,準備發(fā)落幾句,讓他下不了臺。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么?沉,話語多么難聽,只是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并說:“你我都是楚地人,既是同鄉(xiāng),便應(yīng)該珍視鄉(xiāng)情才對。我聽說楚地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窃趺茨軌蛴羞@樣的好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皆因你是我的同鄉(xiāng),我才到處宣揚你啊。你為什么不愿見到我,與我結(jié)為朋友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對于他的誤解頓時消除了,兩人從此成為至交。
【成長心語】
誠實守信、信守諾言是為人處世的一種美德,更是為人處世之本。如果一個人言而無信,失去了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就如同失去了比千金還寶貴的.東西。誠實的人能忠實于事物的本來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實,同時也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光明磊落,言語真切,處世實在。誠實的人反對投機取巧,趨炎附勢,見風使舵,爭功推過,弄虛作假,口是心非。誠實守信首先是一種社會公德,更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關(guān)于歷史的典故 篇8
杯酒釋兵權(quán)
“杯酒釋兵權(quán)”是一個著名的酒局,也是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話說宋代第一個皇帝趙匡胤自從陳橋兵變后黃袍加身,榮登大寶,從昔日重臣搖身一變成為今天的皇帝。自打坐上龍椅之后,趙匡胤卻一直惴惴不安。他非常擔心歷史會重演這一幕,以后若是手握重兵的部下也效仿他當年的做為,自己的江山也就易主了。
趙匡胤想解除手下一些大將的兵權(quán)。于是在961年,安排一次酒局,召集禁軍將領(lǐng)石守信、王審琦等武將飲酒。酒席上趙匡胤效小兒女情狀,象失戀了一般唉聲嘆氣個不停。眾人問明白了才得知皇帝擔心他們手握重兵日后會造反。他們只好告老還鄉(xiāng)以享天年,并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他們的兵權(quán)從此被徹底解除了。在969年,又召集節(jié)度使王彥超等宴飲,解除了他們的藩鎮(zhèn)兵權(quán)。這也開啟了宋朝數(shù)百年重文輕武的國家體制。宋太祖的做法后來一直為其后輩沿用,三軍統(tǒng)帥常常是個文官,武人比文人低一等。這種做法主要是為了防止兵變,但這樣一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能調(diào)動軍隊的不能直接帶兵,能直接帶兵的又不能調(diào)動軍隊,雖然成功地防止了軍隊的政變,但卻**削弱了部隊的.作戰(zhàn)能力。以至宋朝在與遼、金、西夏的戰(zhàn)爭中,連連敗北。
在古代,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向來有效,拳頭就是硬道理。宋朝在這方面的表現(xiàn)在歷史上提供了一個非常奇特的范例,或者說是反面教材。若論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宋朝遠勝秦漢,甚至與盛唐相比也不遑多讓。然而宋朝的軍事實力卻不敢恭維,屢屢被起步于奴隸社會的遼、西夏、金、蒙古所擊敗。這種國富兵弱的格局,最后終于導致了宋朝的滅亡?梢,生存權(quán)都保證不了,一切都是白搭。所有這些后果,都起始于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quán)。所以這一場酒局,雖然政治影響力極大,但在大路眼里,由于它的負面作用,無論如何是不能讓它進入前五的。
關(guān)于歷史的典故 篇9
岳飛率軍返回鄂州后,席不暇暖,就收到前沿各地的警報。他得悉軍情緊急,“目疾雖昏痛愈甚,深惟國事之重,義當忘身”,遂于十一月十五日星夜率軍,急渡大江,“前去措置賊馬”。
在虢州,寇成得到援兵后,擊敗敵人。但是,他違背岳飛的政策,將俘獲的五百名敵軍官兵全部殺掉,因而受到岳飛的責備和彈劾。
在偽齊西京留守司統(tǒng)制郭德、魏汝弼、施富、任安中等人指揮下,進犯鄧州的敵軍有好幾萬人。張憲率一萬兵迎戰(zhàn)。雙方在內(nèi)鄉(xiāng)縣相持兩天。張憲召郝晸、楊再興等將商議說:
“賊勢甚銳,必欺敵。我以輕兵迎戰(zhàn),佯敗退走。賊見,必來追我,我即伏兵取勝!
大家都贊同此計。第三天會戰(zhàn),岳家軍的餌兵退卻后,偽齊軍果然乘勢追趕,遭到正兵和奇兵的前后夾攻。郭德、施富等一千人當了俘虜,岳家軍奪得戰(zhàn)馬五百余匹。魏汝弼等收殘兵逃回西京河南府。
牛皋率將官王剛等人,以步兵八千,在唐州方城縣東北的'昭福痛擊敵軍,一直追至和尚寨,斬偽齊將馬汝 翼,降敵軍一千人,得馬三百多匹
十一月十日,即岳飛渡江前五天,王貴率軍在離何家寨四十宋里的大標木,與依山布陣的五大王劉復主力軍激戰(zhàn)。劉復“務(wù)聚斂”,“乏遠圖”,“無他才能”,不懂用兵打仗,卻憑借與劉豫的親屬關(guān)系,充當一軍的主將。他的兵力幾乎是王貴的十倍,卻不堪一擊,被殺得尸橫遍野,劉復本人匹馬只身而遁。
岳飛率援軍到達前沿時,王貴的追兵已楔入偽齊控制的蔡州地界。岳飛考慮到再次大舉深入的準備還不充分,決定先進軍蔡州,如能攻占州城,則相機奪取,布置完防務(wù),再行班師。
岳飛領(lǐng)兵二萬前往,其中戰(zhàn)士一萬四千人,輜重兵、火頭軍等非戰(zhàn)斗人員六千人,共準備了十日口糧。王貴、牛皋、董先、傅選、李建等將,都參加這次北伐。隊伍從夜間二更部署,三更出發(fā),進逼蔡州城。顯然,這是一座守備堅固的要塞,一時不可能強攻急下。由于所帶糧食無法維持曠日持久的戰(zhàn)斗,岳飛當機立斷,下令撤軍。
岳家軍的第三次北伐,按其規(guī)模和聲勢,都比前兩次小;次鲬(zhàn)場有劉光世、張俊和楊沂中三部共同作戰(zhàn),而從商州到信陽軍,地面更加遼闊,卻只有岳家軍單獨作戰(zhàn)。岳家軍少數(shù)前沿部隊承受金和偽齊大軍的突然襲擊后,很快由防守轉(zhuǎn)入反攻,顯示了這支雄師的威力。事后王貴和牛皋因“掩殺逆賊五大王劉復、李成等,累立奇功”,分別晉升為正任的棣州防御使、龍、神衛(wèi)四廂都指揮使和建州觀察使。宋廷嘉獎岳飛的制詔中,也說這次北伐 “加兵宛、葉之間,奪險松柏之塞”,“至于牛蹄之役,尤嘉虎斗之強,積獲齊山,俘累載道”,此類文學性的描述,仍反映了實際情形。
關(guān)于歷史的典故 篇10
一、投桃報李:
出自《詩經(jīng)》: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從“木桃”到“瓊瑤”,只是一枚感謝的種子而已——緣于愛與被愛。這之間連接的不過是一份心意罷了。或許,木桃對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報之以瓊瑤,也未必就是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聲由衷的“感謝”吧。
二、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原文是“涓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書面記載最早為清代的《增廣賢文?朱子家訓》,原為民間俗語,后清代朱用純編輯收錄,為教子醒世用。
三、慈母之恩:
唐代詩人孟郊曾寫下《游子吟》一詩: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四、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出自明朝《增廣賢文》一書,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yǎng)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五、銜環(huán)結(jié)草,以報恩德:
結(jié)草與銜環(huán)都是古代報恩的傳說,出自《左傳》。前者講一個士大夫?qū)⑵涓傅膼坻硇屑奕耍皇寡吃,愛妾已死去的父親為替女兒報恩,將地上野草纏成亂結(jié),絆倒恩人的敵手;后者講有個兒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黃雀的性命,黃雀銜來白環(huán)四枚,聲言此環(huán)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潔白,身居高位。后將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當厚報,生死不渝。明朝時馮夢龍在《醒世恒言》中寫道:大恩未報,刻刻于懷。銜環(huán)結(jié)草,生死不負。
六、漂母的一飯之恩:
韓信少年時家中貧寒,父母雙亡。他雖然用功讀書、拼命習武,卻仍然無以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別人家吃“白食”,為此常遭別人冷眼。韓信咽不下這口氣,就來到淮水邊垂釣,用魚換飯吃,經(jīng)常饑一頓飽一頓;此吷嫌袀為人家漂洗紗絮的老婦人,人稱“漂母”,見韓信可憐,就把自己的飯菜分給他吃。天天如此,從未間斷。韓信深受感動。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后始終沒忘漂母的一飯之恩,派人四處尋找,最后以千金相贈。
七、知遇之恩: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彈奏琴弦,鐘子期擅長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游覽時,突遇暴雨滯留巖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彈了起來。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鐘子期聽到后,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隨后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二人因此結(jié)為知音,并約好來年再相會論琴?傻诙瓴纴頃悠跁r,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經(jīng)因病去世。伯牙痛惜傷感,摔破了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八、士為知己者死:
這是春秋末期晉國著名刺客豫讓說的,強調(diào)感恩報恩。因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趙襄子所殺,豫讓認為“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決心刺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第一次攻擊失敗以后,他用漆瘡爛身體,吞炭弄啞聲音,殘身苦形,使妻子不識,然后尋找接近趙襄子的時機。第二次行刺仍以失敗告終,但是被捕的豫讓說:“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義。”他請求趙襄子借衣服讓他砍一刀。趙襄子脫下了貴族的華服,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然后伏劍自殺。
九、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yīng)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關(guān)于歷史的典故 篇11
明史記載“大吏令不便,輒寢閣不行。有所擊斷,直行己意”,即上級的命令不切實際就束之高閣,不去執(zhí)行。與上司有所爭執(zhí),就徑自照自己的意思辦。
針對吳淞江下游水旱災害,重點考察了三江古道,撰寫、、等一批考察報告和研究文章,對疏浚吳淞江水道提出了許多有益的見解。他主張制定治田規(guī)矩,對沿吳淞江一帶被人私占圍墾的.茭蘆地,限期清退疏通;對官府攤派的各種不合理稅賦予以廢除;在災情發(fā)生之時,應(yīng)及時召募災民,采取“”的措施,盡快興修水利工程等等。
在自己的文章中,揭露了惡霸橫行、吏治腐朽的現(xiàn)實,為一名被流氓群兇殺害的弱女子張氏鳴冤。在歸有光和昆、嘉兩縣鄉(xiāng)紳、舉子的聲援和努力下,肆惡元兇終被法辦。
在長興縣做縣令時,歸有光一心要為民作主,憑著書生意氣,公開貼出,要求大戶們不許“刻剝小民”,這完全違反了官場的“潛規(guī)則”。
歸有光由大學士、等引薦升任南京太仆寺丞,且他被留在北京內(nèi)閣,負責纂修時,京城有權(quán)貴想籠絡(luò)他,歸有光不為所動,后某權(quán)貴日益為皇上所寵,他則“遂絕不與通”,深受時人贊嘆。
一個小的事情也可以從側(cè)面反映,他一直信奉“惟有讀書高”、“”的理念,以60歲高齡考上進士。
關(guān)于歷史的典故 篇12
古代中國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歷”——公歷的一月一日。從殷代定農(nóng)歷十二月初一為歲首,到漢代定在農(nóng)歷正月初一為歲首,曾有多次反反復復的改變。到民國時孫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時為“順農(nóng)時”、“便統(tǒng)計”,定農(nóng)歷正月初一為春節(jié),改公歷1月1日稱為歲首“新年”,但仍稱“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頒布統(tǒng)一使用“全國年節(jié)和紀念日放假辦法”,將公歷1月1日規(guī)定為元旦節(jié),并決定全國在此節(jié)放假一天。同時為區(qū)別農(nóng)歷和公歷兩個新年,又鑒于農(nóng)歷二十四個節(jié)氣中的“立春”,恰在農(nóng)歷新年前后,因此改農(nóng)歷正月初一稱為“春節(jié)”。
“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數(shù)之始稱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旦”即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開始。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jié)合起來,就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元旦一詞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齡等人寫的《晉書》上載:“顓帝以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奔窗颜路Q為元,初一為旦。南朝梁人蘭子云的《介雅》詩也云:“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
還有個傳說,是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于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zhèn)涞乃。堯(qū)λ凑f:“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焙髞硭窗训畚粋鹘o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后來人們把堯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lián),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lián)、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jié),嘉慶肇自茲。咸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庇浭鲈⿷c賀情景。
在民國以后雖然定1月1日為新年,當時只有機關(guān)、學校以及外國經(jīng)營的洋行大商號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認,仍延承古時舊習以農(nóng)歷初一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與民間均沒有什么歡慶活動。解放后將1月1日歲首改稱為“元旦”節(jié)后,政府仍按照幾千年來使用的農(nóng)歷歷法按農(nóng)時節(jié)令,在立春前后冬閑時期的“春節(jié)”放假三天,民間辦“廟會”等歡慶,傳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關(guān)于歷史的典故 篇13
以前,有個地主有很多地,找了很多長工干活,地主給長工們蓋了一批團結(jié)樓住著,一天,地主的謀士對地主說:“東家,長工們這幾年手上有點錢了,他們住你的房子,每月交租子,不劃算,反正他們永遠住下去,你干脆把房子賣給他們起個名堂叫做-----公房出售!告訴他們房子永遠歸他們了,可以把他們這幾年攢的錢收回來!钡刂髡f:“不錯,那租金怎么辦?”謀士說:照收不誤,起個日本名兒,叫物業(yè)費!地主很快實行了,賺了好多錢,長工們那個高興。
過了幾年,地主的村子發(fā)展成城鎮(zhèn)了,有錢人越來越多,沒地方住,謀士對地主說:“東家,長工們這幾年手上又有錢了,咱們給他們蓋新房子,起個名堂叫做舊城改造,他們把手上的錢給我們,我們拆了房子蓋新的,叫他們再買回去,可以多蓋一些賣給別人!钡刂饔謱嵭辛,這次,有些長工們不高興了,地主的家丁派上用途了,長工們打掉牙只好往肚子里咽,地主又賺了好多錢。
又過了幾年,地主的村子發(fā)展成大城市了,有錢人更多了,地主的土地更值錢了,謀士對地主說:“東家,咱們把這些長工的房子拆了,在這個地方建別墅,拆出來的地蓋好房子賣給那些有錢的大款還能賺一筆!钡刂髡f:“長工們不干怎么辦?”謀士說:“咱給他們錢多點兒,起個名堂叫貨幣化安置,咱再到咱們的豬圈旁邊建房子,起個名堂叫經(jīng)濟適用房,給他們修個馬車道讓他們到那邊買房住!钡刂髡f:“他們錢不夠怎么辦?”謀士說:“從咱家的錢莊借前給他們,一年6分利,咱這錢還能生錢崽,又沒風險,再起個洋名兒叫房屋貸款!钡刂饔謱嵭辛耍L工們拿到錢,地主的經(jīng)濟適用房到現(xiàn)在才建了一間,長工們只好排隊等房子,直到現(xiàn)在,還等著呢------
于是,長工們開始鬧事了,地主有點慌,忙問謀士怎么辦?謀士說:“趕緊通知長工們,房子要跌價了,別買了,租房住吧,正好把我們的豬圈租給他們!苯Y(jié)果,這么多年后,長工們的錢全沒了,還在租房住,直到永遠!
故事完了,你笑了嗎?!笑了?那說明你家是“地主”或者你家有大房子住,最起碼住的不是“豬圈旁邊”的那套。反正我沒笑,這其中飽含了太多的辛酸苦辣。。
蘇東坡買房的歷史典故
北宋那年的春天,蘇洵帶著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來到了汴京。汴京寬闊的大街上,兄弟二人左顧右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世上還有這么繁華的城市。在一處幽深的巷子里,那個花蝴蝶般的妓、女朝蘇洵招了招手,蘇洵的臉立即漲成了豬肝色。他看了兩個兒子一眼,對這座城市剎那間充滿了無名的恐懼。
照蘇洵的意思,在汴京租一處房子住下算了,等謀取了功名,說不準都是要外放的。蘇軾不同意。蘇軾說:“租房子哪如買房子!”蘇軾又說:“租的房子永遠是人家的,買的房子才是自家的。”
蘇轍也附和哥哥,說:“我們應(yīng)該買一處房子!
于是,他們就有了一棟房子。這棟房子在儀秋門附近,房前房后遍栽高大的榆樹和槐樹。房子的后面,是一處占地約半畝的小花園,園內(nèi)的花兒已開始含苞吐蕾,有早熟的蝴蝶在花蕾上扇動翅膀。
不久,朝廷的任命下達,蘇洵被任命為校書郎,在京城任職。蘇轍只有辭去外補職務(wù),陪同父親住在汴京,這是宋朝的規(guī)矩,無須贅言。
蘇軾卻去了鳳翔府,出任簽書判官,不得不告別剛剛?cè)胱〉姆孔。蘇軾的這一西行,在他以后人生的旅途中,或許埋下了某種暗示。
以后的若干年,蘇軾輾轉(zhuǎn)于鳳翔、杭州、徐州等地方任上,居住的都是官舍。年輕的蘇軾,一心想建立功業(yè),還沒有出現(xiàn)過為自己造房筑屋的念頭。
烏臺詩案后,蘇軾被貶黃州。在這里,他開始筑建他一生中最有田園風味的“雪堂”。
這一年的冬天,黃州飄起了鵝毛大雪,雪稍霽,蘇軾就開始在黃州東門外東坡故營地筑造房屋。房屋建好,蘇軾給它取名雪堂。
蘇軾在雪堂的四壁畫上了森林、河流及漁夫垂釣的景致。雪堂的石階下有一座小橋跨溝而過,除了下雨天,這條水溝都是干涸的。溝里常有野兔出沒。在雪堂的東邊,蘇軾栽了一棵柳樹,每天早晨,枝頭有黃雀梳理著羽毛。蘇軾雇人在柳樹下打了一眼土井,井水清澈,除了汲水做飯,蘇軾還用井里的水澆花、洗衣服。繞過柳樹,走下山坡,是一望無際的稻田,稻田旁栽著幾棵高大的.桑葚樹,桑葚成熟時,小孩子吃得滿嘴紅紫。
雪堂后邊,是一個小土崗,遍栽青翠的毛竹,蔭翳蔽日,蘇軾搬一把躺椅,就在這下邊乘涼,間或打個小盹兒,立即就有蝴蝶飛來,在他眉毛上翩翩起舞。
這一段時間,蘇軾喜歡讀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賦。在田間耕作時,他將《歸去來兮》中的句子打亂,重新組合起來,配上當?shù)孛窀栊≌{(diào),教家人吟唱。他用竹枝敲擊著接牛角,敲出了優(yōu)美的旋律。
一幅多么美妙的田園圖啊!
然而,這種生活不久就被打破。朝廷一張詔書,蘇軾由黃州遷任汝州。是夜,蘇軾站在雪堂的院子里,遙望滿天星辰,長久地沉默不語。
蘇軾九月抵達金陵,和王安石在一起數(shù)日,飽覽了秦淮河兩岸的美景,他懷戀雪堂,想在這兒再置一處房子。他想,朝廷這樣把他調(diào)來調(diào)去,每到一地都得尋找房屋,很是操勞,不如趁早找一個養(yǎng)老的去處。
消息傳出,儀真的太守邀請?zhí)K軾,讓他把養(yǎng)老的房子建在儀真。
儀真靠近金陵,有著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
湖州太守騰元發(fā)是蘇軾的好朋友,親自登上門來,迎接蘇軾去湖州小住,并勸他在山清水秀的宜興買上一塊田地,還出主意,讓蘇軾上表朝廷,一家老小需要靠種田謀生,申請朝廷允許他把家安在宜興。
恰巧,騰元發(fā)有一個親戚,在宜興城外二十里的深山中有一處田地,每年可產(chǎn)八百擔大米,蘇家可以憑此衣食無憂了。蘇軾有點兒動心。托人賣掉了他父親當年在汴京買下的那處住宅,籌了銀兩,用來購買田產(chǎn)。
一天清晨,蘇軾去看那片田地。船在荊溪里行走,兩岸繁樹濃蔭,恍如仙境。想到將來要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頤養(yǎng)天年,蘇軾幾乎陶醉了。
那果然是一片肥沃異常的土地,可以說旱澇都能保住好的收成。
蘇軾站在那片田地上,開始謀劃起來,那兒種水稻,那兒種桑椹,那兒種柑橘。等等。他手舞足蹈,像一個小孩子。
蘇軾把這片地買了下來,又寫信給騰元發(fā),說已決定在荊溪邊買上一處房子,然后把家小接來,要長期定居于此了。
過幾天,房子找到了,這是一棟老宅子,房子建得古樸而精巧。
幾經(jīng)說合,原房主人同意五十萬錢出手,蘇軾掏干凈所有口袋,才湊齊這筆錢。買下房子,蘇軾掐著手指頭定了個黃道吉日,準備在那一天搬進新房子里去。
離搬進新房子的日子越來越近了。這天晚上,有著很好的月亮,蘇軾與朋友邵民瞻在月下散步,邵氏就是這所房子的說合者。他們偶然進了一個村子,聽到一個老婦人在一間茅舍里很傷心地痛哭。蘇軾聽得心酸,就推門進去問個究竟。
老婦人說:“我有一套房子,世代相傳好幾百年了,可我生個不爭氣的兒子,賣掉了房子,把我攆到這間茅屋里來了。看到明晃晃的月亮,想起祖宅,很是心酸!
蘇軾一問之下,暗自吃驚。老婦人所說的房子正是自己剛買下的那所。蘇軾彎下腰安慰那位老婦人說:“你不用傷心了,我就是買你房子的人,現(xiàn)在我就把房子還給你!碧K軾掏出買房的字據(jù),當著老婦人的面撕掉了。
蘇軾帶著家眷要離開宜興了。小船在荊溪里穿行,兩岸有怪鳥驚起。小兒子問蘇軾:“父親,我們的房子呢?”蘇軾站在船頭,抬目望向遠處。
遠處一片迷蒙。
關(guān)于歷史的典故 篇14
趙高勢傾人主,老臣皆被黜(chu)。嘗遇朝會,乃使人獻鹿于帝,高指曰:“此馬也!倍佬υ唬骸柏┫嗾`矣,此鹿也!比撼冀晕⑿Χ桓覔P聲。蓋高有篡奪之意,故指鹿為馬,以驗群情之順逆。后高使其婿閻樂殺二世于望夷宮,迎立扶蘇之子嬰。
秦朝秦二世的丞相趙高權(quán)勢很大,老臣都被他降職或罷免。曾經(jīng)一次早晨上朝,他于是叫人進獻鹿給皇帝秦二世,趙高指著鹿說:“這是馬!鼻囟佬χf:“丞相你錯了,這是鹿!贝蟪级嘉⑿s不敢發(fā)出聲音。
這就是趙高有篡權(quán)的意思,所你指鹿為馬,用來驗證大臣,看誰順從他,誰不順從他。
后來趙高叫他的`女婿閻樂在望夷宮殺死秦二世,立扶蘇的兒子嬰為皇帝。
【歷史的典故】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歷史典故03-23
經(jīng)典的歷史典故05-30
歷史的典故05-21
歷史典故05-19
經(jīng)典的歷史典故10-09
經(jīng)典歷史典故02-19
經(jīng)典的歷史典故【精選】05-30
(精選)經(jīng)典歷史典故07-24
友善的歷史典故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