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歷史典故[經典14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典故都不陌生吧,典故的來源大致有三個。第一,來源于民間故事、傳說、民間習俗、神話、歷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個地名等。為了幫助大家積累更多經典典故,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歷史典故,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歷史典故 篇1
1.文君當壚:
據《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富家卓王孫有個女兒叫文君,剛守寡不久,非常愛慕司馬相如,相如就同文君私奔來到臨邛,把自己的車馬全部賣掉,買下一家酒店,做賣酒生意。并且讓文君親自主持壚前的酌酒應對顧客之事,而自己穿起犢鼻褲,與雇工們一起操作忙活,在鬧市中洗滌酒器。
這個故事后來成為夫妻愛情堅貞不渝的一段佳話,臨邛也成為釀酒之鄉(xiāng)。
2.王羲之蘭亭流觴:
王羲之素有“書圣”之稱,他最為后人所稱道的《蘭亭集序》更是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相聚會稽山陰蘭亭,曲水流觴,飲酒賦詩,王羲之揮毫書寫詩序,既著名的'《蘭亭集序》,王羲之適逢酒酣,趁興揮筆,瀟灑自如,寫下這絕代書法佳作。
3.清圣濁賢:
三國魏初建時,曹操嚴厲禁酒,人們只好私下偷著飲酒,但諱言酒字,故用"賢人"作為"白酒"(或"濁酒")的隱語,用"圣人"作為"清酒"的隱語。清圣濁賢演變成一個典故。還有一個"青州從事,平原督郵"的成語,也是美酒和惡酒的隱語。南朝人劉義慶在《世說新語》中記載,桓溫手下的一個助手善于辨別酒的好壞,他則把好酒叫做"青州從事",青州是一個地名,青州的轄境內有個地方叫齊郡,"齊"喻"肚臍",好酒叫做"青州從事",是因為好酒喝下去后,酒氣可以通到臍部;他把壞酒稱做"平原督郵",是因為平原的轄境內有個地方叫鬲縣,"鬲"喻"膈",意思是說壞酒喝下去,酒氣只能通到膈部。
關于歷史典故 篇2
馬革,指馬皮,指在戰(zhàn)場上死去以后,沒有棺木盛殮,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后來,人們常用這句話形容英勇作戰(zhàn),拼死疆場。
這句成語見于《后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東漢時,有一位能征善戰(zhàn)的將軍叫馬援,扶風茂陵人(今陜西興平東北人),字文淵。
有一次,馬援在外作戰(zhàn)凱旋回京,許多人前來歡迎慰勞。在這些歡迎的人中間,有一個叫孟冀的,也隨同眾人向馬援道賀。馬援說:“我總以為你要和我說什么大事,怎么也這樣隨波逐流地一味夸獎我呢?”孟冀笑了笑,沒說什么。
馬援說:武帝時代的伏波將軍路博德,開拓了七郡的.地方,不過封了幾百戶的侯爵。我現(xiàn)在倒封了這樣大的地盤,賞過于功,能夠保住長久嗎?
現(xiàn)在匈奴、烏桓還不時侵擾北方邊境,我想自告奮勇前去討伐。作一個好男兒,就應當準備把生命犧牲在疆場上,用馬革裹尸而歸,怎能躺在床上死在妻子、兒女的身旁!
孟冀聽了馬援的話,不勝佩服,說:“這不愧是一個大丈夫呀!”后來,馬援擔任了隴西太守一職,率軍擊破先零羌,并一直在軍中征戰(zhàn),直到六十三歲,病死軍中,實現(xiàn)了他“馬革裹尸”的諾言。
關于歷史典故 篇3
蛇鼠一窩
蛇吃鼠半年,是說熱天,蛇到老鼠窩吃老鼠,鼠吃蛇半年,是說冷天,蛇冬眠了,老鼠到蛇窩吃蛇,老鼠和蛇是經常共用一個窩的,因為老鼠打洞,地下窩很龐大很復雜的。所以可以這樣。
人們在鼠洞捕鼠時往往趕出來的'是蛇,原來蛇也在鼠洞內捕鼠。人們卻認為老鼠與蛇住在一起-----“蛇鼠一窩”
形容蛇和鼠住在同一個窩里,比喻現(xiàn)在的人與人之間同流合污,狼狽為奸。這個詞跟狼狽為奸、狐朋狗友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指壞蛋都是一家的,一個性子。
關于歷史典故 篇4
夢中殺人
為防止別人暗算,曹操他對照料、服侍自己飲食起居的侍從們說:“我有個毛病,或者說特殊功能,當我在睡夢中時,只要人稍一接近我,我就會跟夢游癥似的,馬上跳起身來殺死這個人,所以今后當我睡著、尤其是熟睡之際,千萬不要靠近我,以免誤殺!
曹操為使眾人相信自己的話,于是在一天夜晚睡覺時,故意蹬開被子,裝作受凍而不知的酣睡狀態(tài)。
一個平日深受曹操喜愛、對曹操的照料也十分精細入微的小男童,見主人在寒夜受凍,出于職責、更出于對曹操的愛戴,便小心翼翼、輕手輕腳地走到曹操臥床前,剛要伸手撿起地上的被子給主人蓋好,曹操突然翻身跳起,抽出床頭寶劍,狠命一揮,男童即刻身亡。曹操殺人之后,一言不發(fā),重新躺倒,呼呼大睡起來。
其他侍從嚇得面無人色,都呆傻般一動不能動。很長時間才清醒過來,但誰也不敢再靠近曹操。那個被殺的`小童也就一直橫在曹操床下。
第二天清晨,曹操醒來,一見床頭床尾濺滿鮮血、床下又橫臥著已死的小童,大驚之后便大怒:“誰敢殺我所愛之人?!”
曹操的這種伎倆,只有一人看得透明之極。這個人就是楊修。當曹操裝模做樣為小童送葬時,他扶棺苦笑道:“不是曹公在夢中,而是你在夢中啊!“曹操見楊修戳穿了自己的計謀,深恨楊修,后來終于找了個借口殺死了楊修。
關于歷史典故 篇5
挾天子以令諸侯
漢朝末年,國運的衰敗已經到了極點。這個時候,太尉楊彪想到了曹操,他對漢獻帝建議,曹操現(xiàn)在在山東兵強馬壯,可以召他入朝,輔助王室。漢獻帝滿口答應,立即派使者去山東,召曹操進宮。曹操接了詔書,約定時間起兵朝洛陽進發(fā)。,幫助漢獻帝剿滅了李決、郭汜兩個叛賊,深得漢獻帝的'信任,曹操趁機奏請皇上說:“洛陽荒蕪已久,并且很難重建,糧食轉運也十分困難。許昌靠近魯山,城墻宮室是現(xiàn)成的,錢糧物以及民工充足可用。臣貿然請求皇上遷都許昌!睗h獻帝雖不情愿,但有不得不同意。其他的大臣都畏懼曹操的勢力,也不敢提出異議。這樣,便選了一個日子,曹操率軍護駕,文武百官都尾隨其后,遷都許昌。
到達許昌后,曹操大興土木,蓋宮室殿宇,建廟立寺,修城墻建衙門。自封為大,又任命了一批軍政要員。自此,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的實權歸于曹操。朝廷事務,均先報告曹操,然后才報皇帝。
關于歷史典故 篇6
周武王姬發(fā)滅商建周后,將東方的土地分封給有功之臣和周王室的子孫,又向各邊遠地區(qū)派出大批使者,以宣揚自己的文治武功,希望他們都歸順于周室。
于是,許多遠方的小國和部族便派使者送來貢物,以示臣服。其中有一個部落送來一只叫做獒的狗。這只狗身上的毛呈黃褐色,身體較大,尾巴較長,四肢比較短,性格兇猛,善于搏斗。同時,它又很有靈性,在武王面前匍匐在地,好像是在行跪拜之禮一樣。武王對此很是喜歡,便重賞了前來進獻獒的`使者,然后就高興地逗起獒來。
召公知道這件事后,作了一篇名叫《旅獒》的奏章,呈給周武王。奏章的大意是:如果沉湎于侮辱和捉弄別人,就會使自己喪失崇高的德行;如果沉湎于所喜愛的事物,就會使自己喪失積極進取的志向。周王朝的建立很不容易,不能讓它立刻滅亡啊!讀了這篇奏章,周武王覺得召公的話很有道理,頗受感動,想起了從前紂王荒淫無度,導致商朝滅亡的慘痛教訓,就下令將貢物分別賞賜給各位功臣和各國的諸侯。
關于歷史典故 篇7
高山流水
春秋時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搖深,常人難解,僅鐘子期能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贊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辈佬种驹诹魉,鐘子期嘆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無論是“志在高山”,還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現(xiàn)某一主題或意象時,鐘子期必能領會其意。一日,伯牙與鐘子期共游于泰山之陰,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巖下。伯牙心情郁悶,于是彈奏了一會琴。
琴曲起初表現(xiàn)的是雨落山澗的情景,接著模擬山流暴漲和巖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彈奏完畢,鐘子期“輒窮其趣”,把曲中意象說的窮極通透。伯牙于是離開琴而嘆道:“善哉,善哉,閣下能聽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隱藏的了我的.音聲呢?”于是二人成為人生知己。但《列子》中并無伯牙因鐘子期離世而從此不再鼓琴的內容。”后來鐘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廢琴終身不彈。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難遇,也指樂曲絕妙。
關于歷史典故 篇8
春節(jié)降臨,萬象更新,象征著一年的開始;標志著人生的另一個起點。其實,關于中國的春節(jié),以及春節(jié)的各種習俗,都有很多奇妙動人的神話故事,快要過年了,爸爸媽媽也可以給寶寶講講這些關于壓歲錢的歷史典故
壓歲錢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兩種說法。
1、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fā)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合眼。
半夜里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fā)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
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后大家學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
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暗中來保護孩子的。因為“祟”與“歲”諧音,之后逐漸演變?yōu)椤皦簹q錢”。
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到了近代則演變?yōu)榧t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里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貨幣改為紙幣后,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愿孩子“連連高升”。
2、源于古代“壓驚”。說是太古時有一種兇獸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來傷害人畜、莊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則以燃竹響聲驅“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為“壓驚”。年久日深,便演變?yōu)橐载泿糯澄,至宋便有“壓驚錢”。據史載,王韶子南陔,因被壞人背走,于途中驚呼,才被皇車所救,宋神宗即賜了他“壓驚金犀錢”。以后才發(fā)展為“壓歲錢”。
關于歷史典故 篇9
貴妃醉酒歷來被公推為中國傳統(tǒng)四大美人圖之一。在此次酒局中,楊貴妃美中見醉,醉中見美,與太監(jiān)宮女們演了一出好戲。這是十大酒局中唯一的美人酒局,而且是唯一以女子為主角的'酒局,所以不可不選。
卻說這天傍晚,皇宮院內涼風習習,皓月當空。唐玄宗與楊貴妃本來相約在百花亭品酒賞花,屆時玄宗卻沒有赴約,而是移駕到西宮與梅妃共度良宵。良辰美景奈何天,雖然景色撩人欲醉,楊貴妃也只好在花前月下悶悶獨飲,喝了一會不覺沉醉,邊飲邊舞,嘴里念叨著“李二郎你枉為人君,說話不算數(shù)……”萬般春情,此時竟難自排遣,加以酒入愁腸,立時便醉。一時春情萌動不能自持,竟至忘乎所以,面對高力士等一干太監(jiān)宮女,楊貴妃頻頻作出種種求歡猥褻狀,倦極才怏怏回宮。
《貴妃醉酒》是出著名的京戲。據說《貴妃醉酒》最早的版本是昆曲。原曲目中楊貴妃大醉后自賞懷春,輕解羅衣,春光乍瀉。當然高力士們不解這種風情,倒也無傷大雅。后來梅蘭芳同志親自出手,以霹靂手段對這部作品做了“去污化處理”,所有少兒不宜內容統(tǒng)統(tǒng)被切掉了。于是,《貴妃醉酒》也就從當初的**變成了今日8歲以上孩童也可觀賞的正劇。
關于歷史典故 篇10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云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郭翰很有禮貌地問: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zhàn)機,心里很是著急?墒牵巯聨兹f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辈懿傧肓艘幌抡f,“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導說:“你什么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于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仿佛已經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關于歷史典故 篇11
運籌帷幄
劉邦稱帝后,曾問群臣自己為何得天下。高起、王陵都稱贊他是因為大仁大義。劉邦道:“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并認為,自己能任用張良、蕭何、韓信三人,因此得天下。
退隱黃袍山
相傳漢相張良助劉邦平定天下后,即尋其師黃石公居住的通城縣張師山(張良老師隱居之山命名為張師山,位于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西北)。張良在張師山相距約50公里處訪得一風景宜人的黃袍山隱居下來(黃袍山位于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東南),張良并修建了“良山道觀”,在道觀不遠處創(chuàng)辦了“伐桂書院”,以授當?shù)睾⒆游淖。伐桂書院遺址位于湖北省通城縣黃袍山大堝山谷中,伐桂書院古石碑仍存。黃袍山后人為了紀念張良,為其修建了圮橋和石墓。
北宋時期詩人黃庭堅7歲隨父游黃袍山,黃庭堅造訪張良退隱黃袍山的“良山道觀”和“伐桂書院”時,有賦詩一首:《牧童》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明清朝時期有一帝王訪此山,親書“圮直德眙”,以紀念這位漢朝時期的智相!佰葜钡马簟惫咆椰F(xiàn)高掛于通城縣黃袍山大堝的黃庭堅故居“魯直第”的側堂之上。
暗度陳倉
同年七月,張良送劉邦到褒中(今陜西褒城)。此處群山環(huán)抱,沿途都是懸崖峭壁,只有棧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別無他途。張良觀察地勢,建議劉邦待漢軍過后,全部燒毀入蜀的棧道,表示無東顧之意,以消除項羽的猜忌,同時也可防備他人的.襲擊。這樣,就可以乘機養(yǎng)精蓄銳,等待時機,再展宏圖了。劉邦入漢中后,勵精圖治,積極休整。同年八月,劉邦用大將韓信之謀,避開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乘機從故道“暗渡陳倉”(今陜西寶雞),從側面出其不意地打敗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一舉平定三秦,奪取了關中寶地。略定三秦,劉邦倚據富饒、形勝的關中地區(qū),便可以與項羽逐鹿天下了。一個“明燒”,一個“暗渡”,張、韓攜手,珠聯(lián)璧合,成為歷史上的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張良與道教
據《仙傳抬遺》記載,張良曾遇黃石公授書,讀后便能應機權變,輔佐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張良還以此修之于身,能煉氣絕粒,輕身羽化。與綺里季、東園公、甪里先生、夏黃公,為云霞之交。后解形于世,葬龍首原。赤眉軍起義,有人發(fā)其墓,但見黃石枕,化而飛去,不見其尸形衣冠,得《素書》一篇及《兵略》數(shù)章。
相傳張良登仙后,位為太玄童子,常從太上老君于太清之中。其八世孫張道陵亦得道。又據《巢縣志》記載,巢縣白云山有子房洞。相傳為張良辟谷隱修之地,后人置祠,歲奉香火。又陳縣(今河南開封東南)天授觀為奉祠之所,宋政和(1111—1118年)間封為“凌虛真人”。
關于歷史典故 篇12
依舊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依舊是孔子的'弟子。閔損,字子騫。他的生母早亡,父親續(xù)弦。繼母生了兩個兒子,經常虐待閔損。冬天的時候,給閔損穿蘆花做的衣服,而給弟弟們用的是棉花。
這一天,隨父親出門,牽車的時候因為太冷而打顫,繩子掉在地上。父親很生氣,提鞭就抽,抽破衣服飛出來的卻是蘆花。父親回家要休妻,閔損跪在地上求父親放過繼母。
說:“如果母親留下,那么只有我一個人受凍,如果您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受凍”父親十分感動,留下了母親。
而他的繼母聽說此事,痛改前非,自此待閔損如親兒子一樣。閔氏有賢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賢母在,三子免風霜。
關于歷史典故 篇13
【歷史典故】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他都會設法辦到,因此廣受大家的贊揚。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項羽兵敗后,季布孤身一人殺出重圍,開始了他亡命天涯的生活。而當了皇帝的`劉邦一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于是下令通緝季布。
那些仰慕季布的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化裝后,到山東一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來,朱家去找汝?侯夏侯嬰說情。在夏侯嬰的勸說下,劉邦不僅撤銷了對季布的通緝,還封他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季布有一個同鄉(xiāng)曹邱生,聽說季布做了大官,就馬上去見季布。但季布對他有些誤會,知道他要來,就虎著臉,準備發(fā)落幾句,讓他下不了臺。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么?沉,話語多么難聽,只是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并說:“你我都是楚地人,既是同鄉(xiāng),便應該珍視鄉(xiāng)情才對。我聽說楚地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您是怎么能夠有這樣的好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皆因你是我的同鄉(xiāng),我才到處宣揚你啊。你為什么不愿見到我,與我結為朋友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對于他的誤解頓時消除了,兩人從此成為至交。
【成長心語】
誠實守信、信守諾言是為人處世的一種美德,更是為人處世之本。如果一個人言而無信,失去了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就如同失去了比千金還寶貴的東西。誠實的人能忠實于事物的本來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實,同時也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光明磊落,言語真切,處世實在。誠實的人反對投機取巧,趨炎附勢,見風使舵,爭功推過,弄虛作假,口是心非。誠實守信首先是一種社會公德,更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關于歷史典故 篇14
四面楚歌的歷史典故
四面楚歌,我國古代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到達孤立無援的窘迫境地。
四面楚歌的典故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四面楚歌的故事
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后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guī)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經過幾次激戰(zhàn),最終韓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計策,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間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么他的部隊里面楚人這么多呢?”說著,心里已喪失了斗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里面喝酒,以酒解憂,自己吟了一首詩,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力量能搬動大山啊氣勢超壓當世,時勢對我不利啊駿馬不能奔馳。駿馬不能奔馳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樣安排你!”,并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和。歌數(shù)闕,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低著頭一同哭泣。唱完,虞姬自刎于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帶了800余名騎士突圍,最終只余下28人。他感到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最終自刎于江邊,劉邦獨攬?zhí)煜隆?/p>
因為這個故事里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著又失敗自殺的情節(jié),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huán)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產,游手好閑;但后來卻被那些壞人逼迫得無以為生,求助于別人時,別人也因他平日行為太壞,絕不同情更不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學校里討論學術問題,其學生不學無術(成語,意即沒有學術)、信口雌黃、顛倒是非,同學們群起而攻之,這學生便完全處于孤立地位,這也可叫做“四面楚歌”。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錯,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了。
項王兵敗垓下,在烏江自刎,有關歷史上這一典故,李清照曾寫詩: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表達對項王的敬佩,思念之情。毛澤東也曾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表達了不同的思想感情。
成語故事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后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guī)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于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
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決定楚國命運的大戰(zhàn)在垓下(今安徽靈璧南)展開。
項羽首先率領部隊突擊前方的韓信部隊,項羽憑借一貫的勇猛,擊敗了韓信的先頭部隊。項羽全力追擊,但是韓信的部隊敗而不亂,反倒是項羽的部隊在追擊中陣型有點散了。由于孔熙、陳賀從兩翼包抄上來,后面跟著的是彭越、英布和劉邦的`部隊,態(tài)勢變得對項羽非常不利。項羽的反應非常快,他見一時不能摧毀韓信的中央軍團,而自己卻又被包圍的危險,就立即下令撤退。但是,這時項羽的部隊已經被包圍了。被包圍在垓下,項羽縱然勇武也無計可施。
韓信為了能夠更快的瓦解楚軍的士氣,使出了“四面楚歌”的方法,讓士兵們在包圍圈外吟唱楚地的歌謠。
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里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么他的部隊里面楚人這么多呢?”這就樣,楚軍戰(zhàn)士們聽到楚歌后,都倍感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加上連年作戰(zhàn),本來已經是身心俱疲,士氣低落,現(xiàn)在聽到四周的楚歌聲,于是開始了大量的逃亡。
項羽聽到楚歌聲后,也大驚失色,心想:難道楚地已盡失?他半夜里地來飲酒,對著自己的心愛的女人虞姬,對著自己心愛的坐騎烏騅馬,唱出了被后人們傳誦千古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聽了,滿眼淚水,也唱道: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此時此景真是悲凄,項羽如此人物,到了這個時候,也只能是英雄氣短,兒女情長。旁邊的人無一不是潸然淚下,為了不拖累項羽,虞姬當場橫劍自殺。
當虞姬了結了自己的性命后,悲憤的項羽率領騎兵連夜突圍,卻不幸誤入沼澤地。當他到達東城山頭時,被灌嬰的5000騎兵團團圍住。此時,項王身邊只剩28名隨從。他把28人分成四隊,分別向四個方向突圍,最后推到了烏江邊上。烏江的亭長已經給他準備好了渡船,建議項羽立即渡江。他說:江東地雖小,也足夠大王稱王了,況且現(xiàn)在江上只有這一只船,誰也沒辦法追上你。項羽大笑說:我項籍帶領八千子弟渡江,今天沒有一人能夠回來,還有何臉面去見江東父老?他把戰(zhàn)馬送給了亭長,和隨從一起與漢軍短兵相接,斬殺了漢兵數(shù)百人。項羽突然看見漢兵中有一個舊相識,就對他說:“漢王為購買我的人頭出資千金,懸賞萬戶侯,我把這個好處給你吧。”說完拔劍自刎。
因為這個故事里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看又失敗自殺的情節(jié),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huán)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項羽小傳
項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楚國貴族后裔。秦末農民起義領袖,杰出的軍事統(tǒng)帥。項羽作戰(zhàn)勇猛,歷史上無人能與其相比。巨鹿之戰(zhàn)和彭城之戰(zhàn)的勝利,都是用破釜沉舟、窮追猛打的勇猛精神而取勝的。但項羽有勇無謀,缺乏戰(zhàn)略眼光。楚漢戰(zhàn)爭開始后,不團結諸王,至使諸王相繼叛楚;不聽謀士范增的正確建議,養(yǎng)虎為患,讓劉邦逃走,使范增負氣而走;作戰(zhàn)中,糧道經常被斷,結果兩面作戰(zhàn),兵疲將乏。一系列決策上的失誤最終決定了他的失敗。最后,項羽自刎而死,讓后人悲嘆不已!
【歷史典故】相關文章:
經典歷史典故04-28
經典的歷史典故07-16
歷史的典故04-12
歷史典故04-12
經典歷史典故精選08-26
經典的歷史典故04-20
經典歷史典故[經典]08-02
(精選)經典歷史典故07-24
歷史的典故05-21
歷史典故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