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馬克思主義哲學課后題答案

時間:2023-09-20 14:55:41 興亮 哲學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馬克思主義哲學課后題答案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許多人都需要跟練習題打交道,只有多做題,學習成績才能提上來。學習就是一個反復反復再反復的過程,多做題。你所了解的習題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課后題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馬克思主義哲學課后題答案1

  多項選擇題:

  1.下列各項屬于哲學基本問題內容的有(ACDE)

  A、思維與存在何者第一性

  B、思維能否掌握理論

  C、思維與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D、思維能否正確地反映存在

  E、能否在我們關于現(xiàn)實世界的概念中正確地反映現(xiàn)實

  2.以下各項屬于主觀唯心主義觀點的有(ABDE)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觀念的復合

  C、理在事先

  D、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E、吾心即宇宙

  3.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前的唯物主義的缺陷有(ABCE)

  A、用機械力學的尺度去衡量物質的一切運動

  B、不能把世界理解為處于不斷變化發(fā)展中的過程

  C、對社會歷史的觀點是唯心主義的

  D、不承認存在決定意識

  E、不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4.下列觀點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有(ABCDE)

  A、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B、“理在事先”

  C、世界是“絕對觀念”的外化

  D、“未有天地萬物,已有天地萬物之理”

  E、現(xiàn)實的國家是國家觀念的外化

  5.唯物主義形態(tài)的發(fā)展經歷了(ADE)

  A、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

  B、自然科學的唯物主義

  C、庸俗唯物主義

  D、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E、辯證唯物主義

  6.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嚴重缺陷有(BCD)

  A、否認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

  B、用機械力學的觀點解釋一切現(xiàn)象

  C、不能把世界理解為處于運動變化中的過程

  D、不能把唯物主義觀點貫徹到社會歷史領域

  E、否認世界的可知性

  7.哲學上的二元論(BD)

  A、既是唯物論,又是唯心論

  B、最終必然導向唯心論

  C、本質上屬于唯物論

  D、不能把自己的主張堅持到底

  E、是超越唯物論和唯心論的基本派別

  8、下列選項中,屬于唯物主義歷史形態(tài)的有(ACD)

  A、樸素唯物主義

  B、庸俗唯物主義

  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D、辯證唯物主義

  E、自然唯物主義

  9、近代機械唯物主義的嚴重缺陷是(BDE)

  A、否認世界可知性

  B、機械性

  C、否認自然規(guī)律客觀性

  D、形而上學性

  E、不徹底性

  10、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ABC)

  A、人的主觀意識

  B、人的主觀感覺

  C、人的心

  D、宇宙精神

  E、絕對觀念

  馬克思主義哲學課后題答案2

  多項選擇題:

  1.以下屬于主觀唯心主義觀點的有

  A.人的命,天注定

  B.自由選擇的意志高于一切

  C.心外無物

  D.存在即被感知

  E.世界不過是絕對觀念的影子

  2.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條件包括

  A.資本主義生產的發(fā)展

  B.無產階級斗爭的需要

  C.自然科學的新成就

  D.批判繼承德國古典哲學

  E.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

  3.以下說明意識的本質的有

  A.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

  B.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C.意識是社會勞動的產物

  D.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

  E.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4.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

  A.占主導地位的矛盾

  B.起決定作用的矛盾

  C.占主導地位的矛盾方面

  D.對抗性的矛盾

  E.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方面

  5.理性認識的特點有

  A.抽象性

  B.直接性

  C.形象性

  D.間接性

  E.具體性

  6.以下屬于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有

  A.邏輯理論

  B.自然科學理論

  C.法律思想

  D.政治思想

  E.宗教

  7.社會形態(tài)發(fā)展的多樣性表現(xiàn)在

  A.同一社會形態(tài)中的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各有特點

  B.不同國家在某一社會形態(tài)中具有的典型意義不同

  C.不同國家由低級社會形態(tài)向高級社會形態(tài)的過渡形式各有特點

  D.一個國家可能超越某個社會形態(tài)

  E.一個國家可以既有占主導地位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也有不占統(tǒng)治地位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8.社會主義改革是

  A.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B.必須在共產黨領導下進行

  C.要依靠群眾支持

  D.要在安定團結的環(huán)境下進行

  E.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相統(tǒng)一的

  9.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關系是

  A.世界觀決定人生觀

  B.人生觀是世界觀的基礎

  C.人生觀和世界觀沒有必然聯(lián)系

  D.人生觀對世界觀有重大影響

  E.人生觀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10.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有

  A.生產力高度發(fā)展,社會產品極大豐富

  B.生產資料歸社會所有,按勞分配

  C.消滅舊式分工,個人得到全面發(fā)展

  D.自由得到充分展現(xiàn),不受規(guī)律制約

  E.國家完全消亡,代之以社會管理機關

  參考答案:

  1.BCD32.ABCD33.BDE34.CE35.AD36.CDE37.ABCDE38.ABCDE39.ADE40.ACE

  馬克思主義哲學課后題答案3

  單項選擇:

  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B)

  A、社會和自然的關系問題

  B、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

  C、政治和經濟的關系問題

  D、實踐和理論的關系問題

  2.哲學所研究的一般規(guī)律,適用于(C)

  A、客觀物質世界的某些領域

  B、客觀物質世界的某一領域

  C、客觀物質世界的一切領域

  D、社會的經濟和政治領域

  3.馬克思主義認為,哲學是(B)

  A、人們自發(fā)形成的世界觀

  B、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

  C、科學的世界觀

  D、無產階級的世界觀

  4.肯定思維和存在有同一性,這是(D)

  A、辯證法的觀點

  B、形而上學的觀點

  C、唯心主義的觀點

  D、可知論的觀點

  5.唯心主義的基本形式是(A)

  A、客觀唯心主義與主觀唯心主義

  B、一元論唯心主義與二元論唯心主義

  C、經驗論唯心主義與為理論唯心主義

  D、辯證唯心主義與形而上學唯心主義

  6.下列觀點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的是(A)

  A、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B、理在氣中,理隨事變

  C、富貴在天,死生由命

  D、理在事先,事隨理變

  7.下列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是(D)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感覺的復合

  C、意識是萬物的本原

  D、理在事先

  8.“存在就是被感知”是(D)

  A、機械唯物主義觀點

  B、客觀唯物主義觀點

  C、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D、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9.唯物主義一元論與唯心主義一元論的對立屬于(C)

  A、世界發(fā)展的動力問題上的對立

  B、意識的本質問題上的對立

  C、世界的本質問題上的對立

  D、真理的本性問題上的對立

  10.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根結為(D)

  A、絕對觀念

  B、客觀實在

  C、理念世界

  D、“原初”物質

  .中國古代哲學家荀子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边@是一種(D)

  A、宿命論觀點

  B、唯意志論觀點

  C、機械唯物論觀點

  D、樸素唯物論觀點

  12.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不曾存在(B)

  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

  B、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斗爭

  C、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

  D、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斗爭

  13.“人為自然立法”的觀點屬于(B)

  A、宿命論

  B、主觀唯心主義

  C、機械唯物主義

  D、客觀唯心主義

  14.判斷一種哲學是否是“真正的哲學”取決于它(D)

  A、是否堅持唯心論

  B、是否堅持辯證法

  C、是否堅持唯物論

  D、是否是時代精神的精華

  15.哲學是(C)

  A、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B、科學性和革命性相統(tǒng)一的世界觀

  C、理論化和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

  D、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16.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C)

  A、客觀存在的各種物體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現(xiàn)象

  C、物質的具體形態(tài)和結構

  D、某種具體的“原初物質”

  17.哲學上的一元論就是承認(D)

  A、世界是物質

  B、世界在本質上是精神

  C、世界是發(fā)展的

  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個

  18、古希臘唯物主義的代表是(D)

  A、柏拉圖

  B、亞里士多德

  C、蘇格拉底

  D、德謨克利特

  19、舊唯物主義不能徹底戰(zhàn)勝唯心主義的根本原因是(D)

  A、主張物質的決定作用

  B、否認意識的能動作用

  C、無法駁斥唯心主義狡猾的詭辯

  D、不懂得科學的實踐觀點

  20、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個方面內容的不同回答是(A)

  A、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

  B、劃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標準

  C、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

  D、劃分辯證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標準

  21、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屬于(D)

  A、內容和形式的關系

  B、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C、原因和結果的關系

  D、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哲學課后題答案4

  單項選擇:

  1、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式是(b)

  a、形而上學唯心主義和辯證唯心主義b、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

  c、徹底的唯心主義和不徹底的唯心主義d、自然觀上的唯心主義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種具體實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這種觀點屬于(a)

  a、樸素唯物主義b、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c、辯證唯物主義c、庸俗唯物主義

  3、馬克思主義認為,哲學是(b)

  a、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b、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c、人們自發(fā)形成的世界觀d、人們對人生目的意義的根本觀點

  4、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在世界統(tǒng)一性問題上的根本分歧是(d)

  a、肯定世界的統(tǒng)一性還是否認世界的統(tǒng)一性b、認為世界統(tǒng)一于運動還是統(tǒng)一于靜止

  c、認為世界統(tǒng)一于主體還是統(tǒng)一于客體d、認為世界統(tǒng)一于物質還是統(tǒng)一于精神

  5、相對靜止是指(c)

  a、事物絕對不動b、事物永恒不變

  c、事物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d、事物運動的普遍狀態(tài)

  6、時間和空間是(c)

  a、物質的唯一特性b、物質的根本屬性

  c、物質運動的存在方式d、物質運動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辯證法認為,發(fā)展的實質是(d)

  a、事物數(shù)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變化

  c、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d、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堅持適度原則,防止“過”和“不及”。這在哲學上符合(b)

  a、內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質相統(tǒng)一的原理

  c、理論和實踐相統(tǒng)一的原理d、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學家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現(xiàn)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這是一種(c)

  a、庸俗唯物主義觀點b、唯心主義非決定論觀點

  c、形而上學的機械決定論觀點d、辯證唯物主義決定論觀點

  10、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是在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領域普遍起作用的規(guī)律,它在(10、a)

  a、事物完成一個發(fā)展周期后表現(xiàn)出來b、事物經過一次辯證的否定后表現(xiàn)出來

  c、事物發(fā)展的任何階段上都表現(xiàn)出來d、事物經過量變向質變轉化后表現(xiàn)出來

  11、在現(xiàn)實中還沒有充分的根據(jù),也不具血必要的條件,在目前不能實現(xiàn)的可能性,屬于(d)

  a、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

  c、現(xiàn)實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

  12、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認識的本質是(d)

  a、主觀精神的產物b、客觀精神的顯現(xiàn)

  c、主體對客體的直觀反映d、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13、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是(c)

  a、可知論與不可知論b、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

  c、唯物主義反映論與唯心主義先驗論d、能動革命的反映論與直觀被動的反映論

  14、任何科學理論都不能窮盡真理,只能在實踐中不斷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這說明(c)

  a、真理具有客觀性b、真理具有絕對性

  c、真理具有相對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

  15、判斷一種觀點對錯的依據(jù)是(d)

  a、偉人之言b、吾人之心c、眾人意見d、社會實踐

  16、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c)

  a、一切從實際出發(fā)b、理論聯(lián)系實際

  c、實事求是d、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

  17、理解全部人類歷史的鑰匙,應當從(b)

  a、階級斗爭發(fā)展史中去尋找b、生產勞動發(fā)展史中去尋找

  c、地理環(huán)境變遷史中去尋找d、政治制度演變史中去尋找

  18、地理環(huán)境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主要通過(d)

  a、對人的生理結構的影響來實現(xiàn)b、對人的心理素質的影響來實現(xiàn)

  c、對民族氣質的影響來實現(xiàn)d、對生產過程的影響來實現(xiàn)

  19、馬克思根據(jù)人的發(fā)展狀況把人類歷史劃分為集資更替的三大社會形態(tài).這三大社會形態(tài)是(c)

  a、自然經濟社會、商品經濟社會、產品經濟社會b、無階級社會、階級社會、階級消滅了的社會

  c、人的依賴性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個人全面發(fā)展的社會d、原始公有制社會、私有制社會、共產主義公有制社會

  20、國家就其起源來說,它是(d)

  a、暴力掠奪的產物b、社會契約的產物

  c、產品分配不公的產物d、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电影,国产精品久在线观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馬克思主義哲學課后題答案】相關文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名言(精選120)09-27

社戲的閱讀題答案08-04

以答案為題的作文04-13

豐碑閱讀題及答案06-01

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08-08

偉大的悲劇閱讀題及答案08-04

山鄉(xiāng)秋色閱讀題答案09-27

高校攝影實用基礎課后習題答案11-07

關于初中散文閱讀題及答案01-09

馬克思主義哲學課后題答案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許多人都需要跟練習題打交道,只有多做題,學習成績才能提上來。學習就是一個反復反復再反復的過程,多做題。你所了解的習題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課后題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馬克思主義哲學課后題答案1

  多項選擇題:

  1.下列各項屬于哲學基本問題內容的有(ACDE)

  A、思維與存在何者第一性

  B、思維能否掌握理論

  C、思維與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D、思維能否正確地反映存在

  E、能否在我們關于現(xiàn)實世界的概念中正確地反映現(xiàn)實

  2.以下各項屬于主觀唯心主義觀點的有(ABDE)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觀念的復合

  C、理在事先

  D、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E、吾心即宇宙

  3.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前的唯物主義的缺陷有(ABCE)

  A、用機械力學的尺度去衡量物質的一切運動

  B、不能把世界理解為處于不斷變化發(fā)展中的過程

  C、對社會歷史的觀點是唯心主義的

  D、不承認存在決定意識

  E、不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4.下列觀點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有(ABCDE)

  A、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B、“理在事先”

  C、世界是“絕對觀念”的外化

  D、“未有天地萬物,已有天地萬物之理”

  E、現(xiàn)實的國家是國家觀念的外化

  5.唯物主義形態(tài)的發(fā)展經歷了(ADE)

  A、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

  B、自然科學的唯物主義

  C、庸俗唯物主義

  D、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E、辯證唯物主義

  6.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嚴重缺陷有(BCD)

  A、否認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

  B、用機械力學的觀點解釋一切現(xiàn)象

  C、不能把世界理解為處于運動變化中的過程

  D、不能把唯物主義觀點貫徹到社會歷史領域

  E、否認世界的可知性

  7.哲學上的二元論(BD)

  A、既是唯物論,又是唯心論

  B、最終必然導向唯心論

  C、本質上屬于唯物論

  D、不能把自己的主張堅持到底

  E、是超越唯物論和唯心論的基本派別

  8、下列選項中,屬于唯物主義歷史形態(tài)的有(ACD)

  A、樸素唯物主義

  B、庸俗唯物主義

  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D、辯證唯物主義

  E、自然唯物主義

  9、近代機械唯物主義的嚴重缺陷是(BDE)

  A、否認世界可知性

  B、機械性

  C、否認自然規(guī)律客觀性

  D、形而上學性

  E、不徹底性

  10、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ABC)

  A、人的主觀意識

  B、人的主觀感覺

  C、人的心

  D、宇宙精神

  E、絕對觀念

  馬克思主義哲學課后題答案2

  多項選擇題:

  1.以下屬于主觀唯心主義觀點的有

  A.人的命,天注定

  B.自由選擇的意志高于一切

  C.心外無物

  D.存在即被感知

  E.世界不過是絕對觀念的影子

  2.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條件包括

  A.資本主義生產的發(fā)展

  B.無產階級斗爭的需要

  C.自然科學的新成就

  D.批判繼承德國古典哲學

  E.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

  3.以下說明意識的本質的有

  A.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

  B.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C.意識是社會勞動的產物

  D.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

  E.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4.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

  A.占主導地位的矛盾

  B.起決定作用的矛盾

  C.占主導地位的矛盾方面

  D.對抗性的矛盾

  E.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方面

  5.理性認識的特點有

  A.抽象性

  B.直接性

  C.形象性

  D.間接性

  E.具體性

  6.以下屬于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有

  A.邏輯理論

  B.自然科學理論

  C.法律思想

  D.政治思想

  E.宗教

  7.社會形態(tài)發(fā)展的多樣性表現(xiàn)在

  A.同一社會形態(tài)中的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各有特點

  B.不同國家在某一社會形態(tài)中具有的典型意義不同

  C.不同國家由低級社會形態(tài)向高級社會形態(tài)的過渡形式各有特點

  D.一個國家可能超越某個社會形態(tài)

  E.一個國家可以既有占主導地位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也有不占統(tǒng)治地位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8.社會主義改革是

  A.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B.必須在共產黨領導下進行

  C.要依靠群眾支持

  D.要在安定團結的環(huán)境下進行

  E.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相統(tǒng)一的

  9.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關系是

  A.世界觀決定人生觀

  B.人生觀是世界觀的基礎

  C.人生觀和世界觀沒有必然聯(lián)系

  D.人生觀對世界觀有重大影響

  E.人生觀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10.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有

  A.生產力高度發(fā)展,社會產品極大豐富

  B.生產資料歸社會所有,按勞分配

  C.消滅舊式分工,個人得到全面發(fā)展

  D.自由得到充分展現(xiàn),不受規(guī)律制約

  E.國家完全消亡,代之以社會管理機關

  參考答案:

  1.BCD32.ABCD33.BDE34.CE35.AD36.CDE37.ABCDE38.ABCDE39.ADE40.ACE

  馬克思主義哲學課后題答案3

  單項選擇:

  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B)

  A、社會和自然的關系問題

  B、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

  C、政治和經濟的關系問題

  D、實踐和理論的關系問題

  2.哲學所研究的一般規(guī)律,適用于(C)

  A、客觀物質世界的某些領域

  B、客觀物質世界的某一領域

  C、客觀物質世界的一切領域

  D、社會的經濟和政治領域

  3.馬克思主義認為,哲學是(B)

  A、人們自發(fā)形成的世界觀

  B、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

  C、科學的世界觀

  D、無產階級的世界觀

  4.肯定思維和存在有同一性,這是(D)

  A、辯證法的觀點

  B、形而上學的觀點

  C、唯心主義的觀點

  D、可知論的觀點

  5.唯心主義的基本形式是(A)

  A、客觀唯心主義與主觀唯心主義

  B、一元論唯心主義與二元論唯心主義

  C、經驗論唯心主義與為理論唯心主義

  D、辯證唯心主義與形而上學唯心主義

  6.下列觀點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的是(A)

  A、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B、理在氣中,理隨事變

  C、富貴在天,死生由命

  D、理在事先,事隨理變

  7.下列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是(D)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感覺的復合

  C、意識是萬物的本原

  D、理在事先

  8.“存在就是被感知”是(D)

  A、機械唯物主義觀點

  B、客觀唯物主義觀點

  C、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D、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9.唯物主義一元論與唯心主義一元論的對立屬于(C)

  A、世界發(fā)展的動力問題上的對立

  B、意識的本質問題上的對立

  C、世界的本質問題上的對立

  D、真理的本性問題上的對立

  10.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根結為(D)

  A、絕對觀念

  B、客觀實在

  C、理念世界

  D、“原初”物質

  .中國古代哲學家荀子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边@是一種(D)

  A、宿命論觀點

  B、唯意志論觀點

  C、機械唯物論觀點

  D、樸素唯物論觀點

  12.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不曾存在(B)

  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

  B、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斗爭

  C、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

  D、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斗爭

  13.“人為自然立法”的觀點屬于(B)

  A、宿命論

  B、主觀唯心主義

  C、機械唯物主義

  D、客觀唯心主義

  14.判斷一種哲學是否是“真正的哲學”取決于它(D)

  A、是否堅持唯心論

  B、是否堅持辯證法

  C、是否堅持唯物論

  D、是否是時代精神的精華

  15.哲學是(C)

  A、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B、科學性和革命性相統(tǒng)一的世界觀

  C、理論化和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

  D、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16.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C)

  A、客觀存在的各種物體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現(xiàn)象

  C、物質的具體形態(tài)和結構

  D、某種具體的“原初物質”

  17.哲學上的一元論就是承認(D)

  A、世界是物質

  B、世界在本質上是精神

  C、世界是發(fā)展的

  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個

  18、古希臘唯物主義的代表是(D)

  A、柏拉圖

  B、亞里士多德

  C、蘇格拉底

  D、德謨克利特

  19、舊唯物主義不能徹底戰(zhàn)勝唯心主義的根本原因是(D)

  A、主張物質的決定作用

  B、否認意識的能動作用

  C、無法駁斥唯心主義狡猾的詭辯

  D、不懂得科學的實踐觀點

  20、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個方面內容的不同回答是(A)

  A、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

  B、劃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標準

  C、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

  D、劃分辯證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標準

  21、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屬于(D)

  A、內容和形式的關系

  B、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C、原因和結果的關系

  D、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哲學課后題答案4

  單項選擇:

  1、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式是(b)

  a、形而上學唯心主義和辯證唯心主義b、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

  c、徹底的唯心主義和不徹底的唯心主義d、自然觀上的唯心主義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種具體實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這種觀點屬于(a)

  a、樸素唯物主義b、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c、辯證唯物主義c、庸俗唯物主義

  3、馬克思主義認為,哲學是(b)

  a、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b、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c、人們自發(fā)形成的世界觀d、人們對人生目的意義的根本觀點

  4、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在世界統(tǒng)一性問題上的根本分歧是(d)

  a、肯定世界的統(tǒng)一性還是否認世界的統(tǒng)一性b、認為世界統(tǒng)一于運動還是統(tǒng)一于靜止

  c、認為世界統(tǒng)一于主體還是統(tǒng)一于客體d、認為世界統(tǒng)一于物質還是統(tǒng)一于精神

  5、相對靜止是指(c)

  a、事物絕對不動b、事物永恒不變

  c、事物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d、事物運動的普遍狀態(tài)

  6、時間和空間是(c)

  a、物質的唯一特性b、物質的根本屬性

  c、物質運動的存在方式d、物質運動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辯證法認為,發(fā)展的實質是(d)

  a、事物數(shù)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變化

  c、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d、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堅持適度原則,防止“過”和“不及”。這在哲學上符合(b)

  a、內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質相統(tǒng)一的原理

  c、理論和實踐相統(tǒng)一的原理d、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學家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現(xiàn)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這是一種(c)

  a、庸俗唯物主義觀點b、唯心主義非決定論觀點

  c、形而上學的機械決定論觀點d、辯證唯物主義決定論觀點

  10、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是在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領域普遍起作用的規(guī)律,它在(10、a)

  a、事物完成一個發(fā)展周期后表現(xiàn)出來b、事物經過一次辯證的否定后表現(xiàn)出來

  c、事物發(fā)展的任何階段上都表現(xiàn)出來d、事物經過量變向質變轉化后表現(xiàn)出來

  11、在現(xiàn)實中還沒有充分的根據(jù),也不具血必要的條件,在目前不能實現(xiàn)的可能性,屬于(d)

  a、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

  c、現(xiàn)實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

  12、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認識的本質是(d)

  a、主觀精神的產物b、客觀精神的顯現(xiàn)

  c、主體對客體的直觀反映d、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13、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是(c)

  a、可知論與不可知論b、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

  c、唯物主義反映論與唯心主義先驗論d、能動革命的反映論與直觀被動的反映論

  14、任何科學理論都不能窮盡真理,只能在實踐中不斷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這說明(c)

  a、真理具有客觀性b、真理具有絕對性

  c、真理具有相對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

  15、判斷一種觀點對錯的依據(jù)是(d)

  a、偉人之言b、吾人之心c、眾人意見d、社會實踐

  16、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c)

  a、一切從實際出發(fā)b、理論聯(lián)系實際

  c、實事求是d、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

  17、理解全部人類歷史的鑰匙,應當從(b)

  a、階級斗爭發(fā)展史中去尋找b、生產勞動發(fā)展史中去尋找

  c、地理環(huán)境變遷史中去尋找d、政治制度演變史中去尋找

  18、地理環(huán)境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主要通過(d)

  a、對人的生理結構的影響來實現(xiàn)b、對人的心理素質的影響來實現(xiàn)

  c、對民族氣質的影響來實現(xiàn)d、對生產過程的影響來實現(xiàn)

  19、馬克思根據(jù)人的發(fā)展狀況把人類歷史劃分為集資更替的三大社會形態(tài).這三大社會形態(tài)是(c)

  a、自然經濟社會、商品經濟社會、產品經濟社會b、無階級社會、階級社會、階級消滅了的社會

  c、人的依賴性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個人全面發(fā)展的社會d、原始公有制社會、私有制社會、共產主義公有制社會

  20、國家就其起源來說,它是(d)

  a、暴力掠奪的產物b、社會契約的產物

  c、產品分配不公的產物d、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