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夜歸鹿門歌》教學實錄
引導語:孟浩然的《夜歸鹿門歌》相信很多人都學過,而開展完網(wǎng)《夜歸鹿門歌》課堂教學后,相關(guān)的《夜歸鹿門歌》教學實錄要怎么寫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夜歸鹿門歌》教學實錄
師: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笔呛稳耍罾畎兹绱司把?
生(齊):孟浩然。
師:又是何種風流,令李白愛慕不已?今天我們就走進孟浩然的《夜歸鹿門歌》,去感悟斯人的高風余韻。
我們認識孟浩然可能從他那首簡單的《春曉》開始,而詩人的一生也顯得那么簡單。正如李白所言,他是“紅顏棄軒冕”,早年一直隱居于家鄉(xiāng)。四十歲時游長安應試,本想一鳴驚人,不料卻名落孫山。他漫游幾年后返鄉(xiāng),從此“白首臥松云”。他經(jīng)歷簡單,但在詩壇上的地位很高,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與王維齊名,并稱“王孟”。
《夜歸鹿門歌》是一首古體詩,請大家結(jié)合注釋自由吟讀這首詩歌。
生:(自由吟讀)
師:我們讀一首詩,往往從語言開始,初讀后,你覺得這首詩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生:就像在和誰聊天似的。
生:很樸素。
生:輕描淡寫。
生:云淡風輕。
師:感覺有了,我們借助一下聞一多的評價(見課后相關(guān)鏈接)。他說:“淡到看不見詩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詩。不,說是孟浩然的詩,倒不如說是詩的孟浩然!痹谶@段話中,哪一個詞最關(guān)鍵?它能比較準確的概括聞一多先生對孟浩然的詩以及詩的孟浩然的特質(zhì)。
生:淡。
師:淡,但是有味。誰用自己的聲音將這首詩演繹一遍?
生:(投入地誦讀)
。◣熒u讀)
師:正如同學們所言,這首詩不是濃墨重彩的油畫,而是一幅流動的淡淡的水墨長卷。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將它描述一下,以此方式為我們具體展示這幅“水墨長卷”。
。ㄒ魳钒樽唷稓w去來》)
生甲:黃昏時候,山寺里傳出報時的鐘聲。漁梁渡口,渡船邊喧嚷著搶渡的人。
生乙:沿著水邊的沙岸,人們走向江畔的鄉(xiāng)村。我也乘坐著小船兒,回歸我的鹿門。
生丙:朦朧月光下,鹿門山的樹木都煙云繚繞。不知不覺中,我已來到龐公的隱居舊地。石門松徑,長寂寥。只有幽人,自來去。
生(全體):(沉醉其中)
師:大家愿意再讀一遍,感受一下嗎?
生(欣然地):愿意。(齊讀)
師:標題中“夜歸鹿門”是敘事性的,關(guān)鍵詞是……?
生(齊):“歸”。
師:“歸”應該有過程,它的線索是什么?
生:應該是“時間”的變化。
師:何以見得?
生:首句有個“昏”字,即寫的是黃昏時歸途上的所見所聞。而第五句出現(xiàn)了“月”字,表明已到了夜晚。
師:伴隨時間變化的,還有什么呢?
生:地點。從詩句看,先在江邊,后來離舟上岸,到了山中“龐公棲隱處”。
師:以“時空變換”為線索,這段歸途可分為哪兩幅圖景呢?
。ㄉ懻摚涣鳎
生:“黃昏江邊爭渡”圖和“月夜山中鹿門”圖。
師:很凝練。詩人從江邊一直不停地向前,直到山中,這表明他愿意從什么樣的生活回歸到什么樣的生活?
生:從“世俗”生活回歸到“隱居”生活。
師:所以標題中的“歸”字,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行為,而是……?
生(齊):歸隱。
生:一種志向。
生:一種追求。
師:由世俗到隱逸,返璞歸真,詠懷“歸隱”的情志,這就是此詩的主旨。為了很好地表達主旨,詩人有意或無意地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呢?
。ㄉ懻,交流)
生:對比。
師:好,請結(jié)合具體詩句說說。
生:前后四句所各側(cè)重的“世俗”生活與 “隱居”生活就形成鮮明的對比。
師:能不能說得更細致些?
生:有“爭渡喧”的“世人”與“自來去”的“幽人”的對比。
生:還有動靜對比。前者側(cè)重動態(tài);后者側(cè)重靜態(tài)。
師:還有其他什么對比嗎?
生:有。“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中“我”和“世人”的方向不同,心境不同,志向也不同。
師:可謂“殊途異歸”?
生:是。“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中“悠然的.鐘聲”與“塵雜的人聲”形成對比,一顯幽人的清靜,一現(xiàn)世俗的喧囂。而后者又與后四句的內(nèi)容形成對比。
師:很好,能夠整體把握。那“悠然的鐘聲”對后四句的內(nèi)容起到什么作用呢?
生:為后四句內(nèi)容做了鋪墊。
生:也襯托了隱居地環(huán)境的清幽。
生:對比中又有襯托。
師:還有嗎?
生:還有一處對比。從最后一句看,雖說詩人追隨了龐公的蹤跡,但龐公是自愿的,而詩人卻顯得無可奈何。
師:感悟很深刻。但這兩人應是“同”大于“異”。對于“幽人”,你已經(jīng)分不清他到底是龐公的精靈,還是詩人自身了。那么,運用對比有什么好處?
生:它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詩人的氣定神閑。詩人顯得很灑脫,很恬淡。
生:白衣飄飄,超凡脫俗。
師:(小結(jié))概括地說,運用對比,凸顯了清高灑脫的隱士形象,歌詠了歸隱的情志。
師:剛才提到襯托,詩中還有別處用到它嗎?
生:有,用環(huán)境描寫襯托人物心情或形象。
師:再結(jié)合具體詩句說說。
生:最后四句“月照開煙樹”,“巖扉松徑長寂寥”渲染了清幽靜淡的氣氛。
生:本來是伸手不見五指的,因一路有月陪伴,有月指引,景色朦朧而清幽。
生:一個“忽”字,寫出詩人一路上都陶醉在這景色中,不知不覺就到了目的地。詩人似乎與大自然融合在一起。
師:如果不是陶醉,會用哪個詞?
生:才。
生:可。
師:(小結(jié))是啊,“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享受過程,一路陶醉。以景襯情,情景交融,在景色描寫中寄托自己的情志。
師:剛才有同學認為詩人追隨龐公,卻顯得無可奈何。你如何看待詩人的“歸隱”呢?可以結(jié)合其他詩作略作探討。
(大屏幕投影:《春曉》、《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歲暮歸南山》)
生:(討論,交流)
生:從本詩看,“忽”也可理解為是詩人走向歸隱之處的一種下意識的很自然的選擇,這表明歸隱對他來說是一種無形的牽引與召喚,使他產(chǎn)生潛意識里的向往。
生:可是“長寂寥”、“惟有”等詞又顯得他“煢煢孑立,形影相吊”,似乎歸隱是一種無奈之舉。
師:能否從“知人論世”的角度談一談?
生:詩人往往是浪漫的,當處境不如意時,總會潛意識地選擇歸隱,這應該是一種追心逐夢的理想化的行為。
生:“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孟浩然醉心山林,不過是面對世間種種不如意而做出的排遣憂愁,逃避現(xiàn)實的無奈選擇。他只能離群索居,蜷縮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我慰藉,自我陶醉。我理解他但并不認同他的行為。畢竟“中隱隱于市,大隱隱于朝”,只有“小隱”才“隱于林”。
生:孟浩然生當盛唐,有用世之志,清高灑脫,卻仕途失意。所以他詩中靜淡的意象,冷清的色彩,都隱含著他個人的失意、落寞。
生:深究當時的時代背景,孟浩然隱逸有深意。身處盛唐,墨客雅士比比皆是。“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他渴望入世,又苦于無門,怎么辦?隱逸,并非真正意義上的遺世獨立,而是另有用意,是一種造勢,以在人才濟濟的時代引人注目。一顆看似寧靜而實則渴望入世的心主導著詩人的行為。他的歸隱與陶淵明的歸隱有很大區(qū)別。
師:貌似恬淡灑脫,實則無可奈何。而《春曉》中那句“花落知多少”的感嘆,難道詩人感嘆的僅僅是春花的凋落嗎?看來,孟浩然的人生中充滿心靈矛盾?磥怼
。ㄍ队埃┱嬲屔钍ド实,不是傷痛,而是心靈的落寞;真正讓臉上失去笑容的,不是苦難,而是心靈的困惑;……“修養(yǎng)”心靈,修養(yǎng)人生,寧靜優(yōu)美的人生,往往要從心(新)開始。
師:課外請以“修養(yǎng)心靈”為話題寫一段文字,800字左右。
師:好,下課。
【《夜歸鹿門歌》教學實錄】相關(guān)文章:
《夜歸鹿門歌》教學設計05-03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實錄07-28
《狼和鹿》的課堂教學實錄07-04
《狼和鹿》課堂教學實錄07-04
游鹿門寺作文06-02
狼和鹿的課堂實錄07-02
《獅子和鹿》課堂實錄07-02
獅子和鹿課堂實錄07-02
狼和鹿課堂實錄07-02
大海的歌課堂實錄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