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音樂中的繪景寫意》
《音樂中的繪景寫意》1
內 容:欣賞作品《苗嶺的早晨》、《綠葉對根的情意》,了解音樂中繪景寫意、情感抒發(fā)兩大審美特征。
教 材:上海市高中藝術教材 第二冊第二單元
年 級:高一年級
教 時: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師生互助式賞析《苗嶺的早晨》、《綠葉對根的情意》,領會音樂中繪景寫意、情感抒發(fā)兩大審美特征,了解音樂是通過哪些手法來進行繪景寫意、情感抒發(fā)的。
2.演唱《綠葉對根的情意》,增強愛國情感。
3.通過欣賞、創(chuàng)作與表演等活動,提高音樂鑒賞、創(chuàng)作、表演以及與不同藝術門類的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音樂中繪景寫意、情感抒發(fā)兩大審美特征。
教學難點:即興創(chuàng)作、表演具有繪景寫意與情感抒發(fā)特征的作品。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打擊樂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與體驗
1.欣賞《苗嶺的早晨》
(1)欣賞片斷并對作品與作曲家作簡單介紹。
(2)思考(學生討論、回答):
a.聆聽作品的同時, 你的眼前浮現(xiàn)了怎樣的景象?
b.作曲家是通過哪些手法來描繪景色的?
。3)師生合作歸納:
音樂具有繪景寫意的審美功能。
作曲家借助音色模擬、節(jié)奏模擬等手法,模擬、表現(xiàn)自然界音響,以此引發(fā)人們想象和聯(lián)想,達到繪景寫意的目的。
音樂的繪景寫意同視覺藝術描繪景物不一樣,視覺藝術有著直觀、具象和再現(xiàn)的特點,而音樂卻是抽象的、表現(xiàn)的,所以音樂能使被描繪的自然景觀蘊含更多的神秘內涵,也會給欣賞者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
2.欣賞《綠葉對根的情意》
。1)欣賞歌曲錄音和教師范唱
。2)思考(學生討論、回答):
a.這首歌曲體現(xiàn)了怎樣的審美功能?
b.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炎黃子孫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c.通過哪些要素來表現(xiàn)?
。3)師生合作歸納:音樂的另一重要審美功能是抒發(fā)情感。通過力度、速度、旋律、音色等音樂要素,在歌曲中還借助歌詞來抒發(fā)人們的情感。
。4)學唱《綠葉對根的情意》。
先后跟鋼琴、錄音學唱,體驗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和相關要素在抒發(fā)情感上的作用。
。5)對歌曲進行藝術處理并有感情地演唱。
啟發(fā)學生從音樂的力度、速度、旋律走向、樂曲結構、歌詞內容、情感高潮等角度對歌曲進行分析與處理,并有感情地演唱。
說明:本環(huán)節(jié)圍繞《苗嶺的早晨》與《綠葉對根的情意》兩個作品進行比較欣賞,引導學生對音樂中繪景寫意、情感抒發(fā)兩大審美特征有一定的了解與認識。
二、表演與創(chuàng)造
1.學生分組討論,即興創(chuàng)作、表演具有繪景寫意與情感抒發(fā)特征的作品。
2.分組展示、評議。
說明:本環(huán)節(jié)是本課重點,目的在于通過創(chuàng)作與表演等活動加深學生對音樂兩大審美功能的體驗,同時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
三、拓展與總結
欣賞作品《蔭中鳥》片斷,師生共同歸納:
1.作曲家在繪景寫意的作品中常常用音樂模擬自然界的音響,正因為這些“像什么”但又“不是什么”的音響效果賦予了音樂作品豐富的審美資源,給表演者和欣賞者留下了無限的`創(chuàng)作和遐想空間。
2.繪景寫意的最終目的是借景抒情。
說明:這個環(huán)節(jié)意圖將前面所探討的音樂的兩個審美功能進行理論上的拓展、歸納與提升。
結束語:這堂課,我們一起探討了“音樂中的繪景寫意與情感抒發(fā)”這一課題,相信大家對音樂的兩大審美功能及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都有所感悟。我特別為大家感到高興與自豪的是同學們出色的回答與精彩的創(chuàng)作表演,你們的表現(xiàn)讓我了解到了同學們的天賦與能力!靶蕾p音樂、感悟人生”,相信大家會從音樂中獲得更多、更多……
四、課后記載
本課在“表演與創(chuàng)造”部分,學生分三大組即興創(chuàng)作,表演具有繪景寫意與情感抒發(fā)特征的作品。第一組創(chuàng)作了“日寇入侵――我軍反擊――凱旋閱兵”這一繪景寫意的作品,由多名管樂隊的學生用樂器即興演奏,較好地再現(xiàn)了抗戰(zhàn)的情景。第二組創(chuàng)作了一段長笛即興獨奏,帶有較明顯的思念、憂傷、哀怨的情緒,配上一名同學朗誦抒情詩“鄉(xiāng)愁”,他們的表演感染了全班同學。第三組創(chuàng)編了一段載歌載舞的歡慶舞蹈,引得其他同學和老師都參與到歡樂的歌舞之中。作為教師的我,被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所體現(xiàn)出來的藝術天賦和創(chuàng)造能力深深打動,至今興奮不已。
點 評:浦鐘興
本節(jié)課緊緊環(huán)繞“音樂中的繪景寫意和情感抒發(fā)”這兩大審美特征設計、組織教學活動,以審美為主線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較好地將“聽、動、演、賞、創(chuàng)”五大音樂實踐活動運用到高中音樂欣賞課中,試圖通過多種經歷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繼而形成經驗(理論知識),體現(xiàn)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和培養(yǎng)終身學習能力的先進理念。從課堂教學實況來看,在“表演與創(chuàng)造”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學習,將歌唱、奏樂、舞蹈、朗誦等藝術表演形式綜合運用到各小組創(chuàng)編的音樂片段中,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及較高的即興創(chuàng)編能力。在拓展部分點出“繪景寫意的目的最終是為了借景抒情”這可謂是一種升華,實屬點睛之筆。最后的課堂小結一反枯燥乏味的說教模式,而從老師的感受說起,既體現(xiàn)了師生的親密情感與平等關系,又很好地激勵了學生繼續(xù)參與音樂學習的熱情,值得推廣。
《音樂中的繪景寫意與情感抒發(fā)》教學說明
本課是上海市高中藝術教材第二冊第二單元“歌情樂韻悅耳爽心”中“音樂中的繪景寫意與情感抒發(fā)”內容。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欣賞、創(chuàng)作與表演等活動,了解音樂中繪景寫意、情感抒發(fā)兩大審美特征,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創(chuàng)作、表演以及與不同藝術門類的綜合能力。本課力圖體現(xiàn)二期課改中這樣幾個教學理念:
1.引導學生通過多種經歷、多種體驗來獲得學習經驗。
藝術有著一種特殊性,它很大程度上是那種“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東西,單憑欣賞,而沒有學生親身體驗與參與,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本課中學生除了對兩首優(yōu)秀音樂作品的欣賞,還進行了創(chuàng)編、即興表演等活動,目的是引導學生能夠通過各種審美體驗了解音樂的兩大審美特征,并能夠更好的感悟音樂魅力之所在。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標強調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意義,早已被人們所認識,它不僅影響著學生是否能夠積極、主動、自主學習,同時也是學生在藝術方面持續(xù)發(fā)展,終生熱愛藝術的根本保證。愛因斯坦的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即是一句至理名言。本課中,教師力圖創(chuàng)設一種歡快、活潑、和諧、積極的課堂氣氛,并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與表演內容,教師對學生所表現(xiàn)出的積極學習行為給予贊賞和鼓勵,使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不斷生成和強化。
3.強調學習方式的改變,提倡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獨立獲取知識。
長期以來,教師始終把自己看作一個教育者,而把學生當作灌輸的對象,教師不自覺地成為了課堂的主體,學生也形成了“從教師那里學知識”的思想意識。這種課堂教學沒有充分尊重學習主體,忽略學習者的藝術潛質和成長的能力,甚至可以說是扼殺了他們創(chuàng)造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本課中,我打破以往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聆聽的課堂舊模式,通過欣賞、音樂創(chuàng)作等活動,完成角色轉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體,引導學生通過討論、評價、表演等形式,自主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獨立的獲取知識。
本課教學緊緊圍繞著“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這一理念,力求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yǎng),為學生終生學習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
《音樂中的繪景寫意》2
教材來源:
高一年級藝術欣賞(下冊)第二單元音樂中的繪景寫意
教材內容說明:
本節(jié)課通過音樂作品中的繪景手法,感悟出人的心境與天人合一的意境。音樂作品是平臺,一、了解音樂作品是如何描繪景色的;二、學習欣賞音樂作品的方法;三、理解藝術作品、藝術家繪景是為了抒發(fā)情感,理解景與情、心境(心態(tài))與意境(創(chuàng)作手法)之間的關系。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加強學生對我國民族文化的了解,激發(fā)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學生情況分析:
一、高一第二學期的學生應該接觸過一些音樂作品,對音樂的繪景寫意手法有一定的了解,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中尤其注意新舊知識的承接。
二、我校是一所市級重點中學,也是實驗性示范性學校,因此學生的總體文化素養(yǎng)較好,課外知識比較豐富。針對這一情況,我在教學中比較強調知識系統(tǒng)性的梳理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如:針對學生文學功底比較好這一點從古代詩詞中繪景寫意手法的分析作為本課的導入。
教學目標闡述:
學會如何欣賞繪景類的音樂作品:
1、了解分析音樂作品從音樂元素入手:音樂旋律、音樂節(jié)奏、音色、音的區(qū)域和音(和聲)、調性等。
2、了解音樂作品產生的年代和作曲家介紹。
3、理解在中國文化土壤上孕育出來的音樂藝術,同中國的文學、哲學、繪畫的密切關系。
設計思想:
本節(jié)課在設計教學思路時,圍繞二期課改學生主體性原則,來制訂教學方案,力求突破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教學圍繞“教案”進行的陳舊模式,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以學生為中心,以學定教。
教學過程與方法:
步驟一:導入:對對碰古詩。全班分成兩個大組,老師說上句,學生對出下句;一個小組說出詩句的時間地點事情,另一個小組說出詩句的心境和意境。理解古詩中寫景的目的是為了抒發(fā)情感。
步驟二:了解音樂要素:旋律、節(jié)奏、音色;和聲:了解結構手法:作品的塊面段落構成等;了解“三境”――畫境、心境、意境之美;
1、分析作品題目:了解所表現(xiàn)的.景觀、所屬地區(qū)、民族、環(huán)境和時間。
2、欣賞《苗嶺早晨》第一段“引子”啟發(fā)法(什么樂器、音區(qū)、旋律特點)
3、欣賞《苗嶺早晨》中間段,猜猜作品是表現(xiàn)什么情緒的。
4、上網查尋有關作曲家陳剛的簡介。
3、改變音區(qū)、節(jié)奏、音色等音樂元素,看看是否有美感;
4、初步理解“三境”之美;
步驟三:欣賞音樂作品,合作小組討論進一步理解“三境”之美(可以由各合作小組自帶音樂作品);
1、欣賞《春光明婿鳥語花香》(梁祝第一段)。
2、欣賞《雨打芭蕉》(廣東音樂)
3、口頭作文:“聽雨”;
步驟四:課堂小結
1、說說你最喜歡的繪景類的音樂作品,并說說表現(xiàn)哪“三境”;
2、如何欣賞理解繪景類的音樂作品?
步驟五:研究性作業(yè):聽賞《藍色多瑙河》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POWERPOINT課件、實物投影儀、DVD、鋼琴等
教學策略:在教學設計上,從文學導入音樂,從文學的理解牽引到音樂作品的感悟。通過對音樂旋律、節(jié)奏、音區(qū)、音色的變化,在實踐中理解,只有這樣才有美感,才能體現(xiàn)畫境、心境與意境。這節(jié)課是講授音樂知識點的課,容易沉悶,事先請各合作小組帶一些他們喜歡的繪景類的音樂作品,分析理解他們熟悉的音樂作品,在情感上更容易有親和力,更愿意接受。力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最后歸納總結由學生做,對于高中學生來說,這一點并不困難,以提高歸納總結的能力和進一步探索學習的能力。
重、難點處理:
教學重點:音樂作品繪景寫意,掌握作品“三境”即畫境、心境和意境之美。
教學難點:
1、從音樂元素出發(fā),分析作品的景與情的關系。
2、中國古詩中的景與情的人文內涵。
板書設計:
一、《苗嶺早晨》題目及所包含的信息:時間、地點、民族、地區(qū)等;
二、音樂作品分析的著力點:音色、旋律、節(jié)奏、調性等;
三、《苗嶺早晨》作品簡介,陳剛簡介!读鹤!、《陽光照在爐臺上》等作品簡介。
四、三境特寫:畫境、心境、意境。
【《音樂中的繪景寫意》】相關文章:
寫意外的驚喜作文05-18
音樂中成長作文04-05
音樂中的物理學05-13
聽中感悟,聽中創(chuàng)造――音樂案例《春天來了》08-17
關于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03-18
陶醉在音樂中作文4篇01-26
繪本教學設計05-07
讓學生做音樂課堂中的“自由天使”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