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shè)計

時間:2024-04-19 15:00:54 設(shè)計 我要投稿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shè)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shè)計,借助教學設(shè)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shè)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shè)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shè)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shè)計1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自主探索正方體體積公式以及將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歸納為“底面積×高”的過程。

  2、掌握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知道字母表達式,會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理解體積公式“底面積×高”的實際意義,會利用公式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3、在把長方體體積計算遷移到正方體體積計算及公式歸納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思考的條理性和數(shù)學結(jié)論的確定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其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1號長方體,長4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2)2號長方體,長4厘米,寬4厘米,高4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二、學習新課

  探究正方體體積公式:

  問:通過計算2號長方體的體積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

 。1)這個長方體長、寬、高都相等,實際上它是一個正方體。

 。2)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板書)

 。3)如果用V表示正方體體積,用a表示它的棱長字母公式為:V=a

  教師提示:a也可以寫作“a3”讀作“a的立方”表示三個a相乘。所以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一般寫成:V=a3(板書)

  三、議一議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有什么相同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底面的面積叫做底面積。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如果用S表示底面積,上面的公式可以寫成:

  V=Sh

  四、鞏固練習

  計算下面圖形的體積

  板書設(shè)計:

  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V=a3 V=Sh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shè)計2

  教學內(nèi)容:

  冀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操作、觀察、猜想、驗證、交流和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能應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并能解決相關(guān)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探索數(shù)學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抽象概括、遷移類比等能力。

  教學重點:

  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模型12塊;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什么叫做體積?

  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3、填空:

 。1)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

 。2)棱長是()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3)棱長是()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

  二、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揭示課題

  1、讓學生觀察:這兩個是什么圖形?(出示兩個形狀不同的長方體)哪個長方體的體積大些?觀察猜測。

  2、引導學生得知用肉眼估算這種方法去計算日常生活中集裝箱、體育館等長方體的體積是不科學不可取的,引出課題并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三、動手操作,探索思考。

  1、操作準備。

 、盘岢霾僮饕螅河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12個擺成長方體,按教師要求小組擺出不同的長方體。

 、茖[出的長方體放在桌上,并在答題卡上登記結(jié)果。

  2、觀察思考。

 、盘釂枺耗隳芸闯鲞@些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嗎?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并說說是怎樣看出來的,然后將這些長方體的長、寬、高依次記錄在表格中。

  ⑵啟發(fā):怎樣才能知道這些由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擺成的長方體的體積?引導學生依次去數(shù)每個長方體中包含的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并記錄在表格中。 ⑶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相核對填寫的結(jié)果是否正確;選擇一些長方體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數(shù)出它們所包含的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的。

  3、分析推想。

  (1)提問:觀察表格中的這些長方體的長、寬、高以及它們的體積,再聯(lián)系剛才數(shù)出它們體積的過程,你能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

  引導學生提出猜想:長方體的體積是它的長、寬、高的乘積。

  四、出示教學例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談話:通過剛才的操作和討論,我們提出了一個猜想。那么長方體的體積是不是它的長、寬、高的乘積呢?這個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2、依次出示例題中的三個長方體,提問:如果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出這三個長方體,各需要多少個小正方體?

  啟發(fā):看著圖想一想,你能根據(jù)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來思考上面的問題嗎?

  3、組織交流:擺出的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這個結(jié)果與你操作前的想法一樣嗎?

  追問:如果再給你一個長5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你以想像出怎樣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擺出來嗎?擺出這個長方體一共要用多少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

  五、概括公式:

  1、提問:根據(jù)剛才操作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你能說說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有什么關(guān)系嗎?怎樣求長方體的體積?

  通過交流得出公式: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2、繼續(xù)提問: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h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出示如教材所示的長方體的直觀圖),你能用字母表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嗎?學生嘗試后,交流得出:V=abh。

  3、長5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長縮短1厘米(圖上從右邊去掉一排),高增加1厘米(圖上在上邊增加一排),此時的長、寬、高各是多少?變成了什麼圖形?

  啟發(fā):正方體的棱長有什么特點?你能直接寫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嗎?交流得出: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進一步啟發(fā):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也可以用字母來表示。請你打開課本看一看。

  33aa讓學生閱讀后說說正方體體積的字母公式,并重點追問的含義,進一步明確的讀、寫方法。

  六、應用拓展:

  1、做“試一試”。

  先讓學生說說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正方體的棱長是多少,再讓學生獨立計算。交流時,注意讓學生先說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再說說分別是怎樣列式的。

  2、做“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分別說說每個圖形的長、寬、高或棱長,再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時關(guān)注學生是怎樣得到每個幾何體的體積的。如果有學生仍舊是用數(shù)小正方體個數(shù)的方法,要引導學生與用公式計算的方法相比較,強調(diào)用公式計算更簡便。

  3、做“練一練”第2題。

  選擇幾個式子讓學生說說其表示的意思,再讓學生計算出每個式子的得數(shù)。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shè)計3

  教學基本

  內(nèi)容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十一冊P25—26。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使學生經(jīng)歷操作、觀察、猜想、驗證、交流和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能應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并能解決相關(guān)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探索數(shù)學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歸納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及難點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方法

  及手段本課設(shè)計了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從中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促進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積累探索數(shù)學問題的經(jīng)驗,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法指導

  討論交流,并認真聽講思考。

  集體備課個性化修改

  預習閱讀書本25、26頁,并初步理解解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

  一、以舊引新

  師: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誰能對著模型再來介紹一下?

  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今天我們來學習怎樣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通過操作、觀察、猜想來認識長方體的體積與長、寬、高的關(guān)系。

  師: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成長方體,要求四人小組內(nèi)每人擺出的長方體各不相同。

  師:將擺出的長方體放在桌上,并編號。

  請同學們說一說這些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你是怎樣看出來的,將這些長方體的長、寬、高依次記錄在表格中。

  引導學生依次去數(shù)每個長方體中包含的小長方體的個數(shù),并記錄在表格中。

  問?觀察表格中的這些長方體的長、寬、高以及它們的體積,再聯(lián)系剛才數(shù)出它們體積的過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通過剛才的操作和討論,我們想一想,長方體的體積是不是它的長、寬、高的乘積呢?

  依次出示例10中的三個長方體,問:如果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出這三個長方體,各需要多少個小正方體?

  師:擺出的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這個結(jié)果與你操作前的想法一樣嗎?

  2、驗證、交流后歸納出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及字母公式。

  通過剛才操作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同學們能說一說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有什么關(guān)系嗎?怎樣求長方體的體積?

  通過交流得出公式: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問: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h分別表示長方體長、寬、高(出示如教材所示的長方體的直觀圖),你能用字母表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嗎?

  交流得出:V=abh.

  3、根據(jù)正方體與長方體之間的聯(lián)系,得出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師:正方體的棱長有什么特點?你能直接寫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嗎?

  交流得出: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重點理解的含義,進一步明確的讀法、寫法。

  做“試一試”。

  作業(yè)做“練一練”。

  做練習六第2題

  課堂作業(yè):做練習六第1、2題

  板書設(shè)計

  執(zhí)行情況與課后小結(jié)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shè)計4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nèi)容來自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chǔ)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學生以前雖然接觸過長方體和正方體,但只是直觀形象的認識,要上升到理性認識還有一定難度。本單元前幾課時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學習了表面積的計算,。這節(jié)課要在此基礎(chǔ)上掌握體積的概念和常用的體積單位,學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掌握公式的意義和用法。這是下一步學習體積單位進率的基礎(chǔ),更是以后學習容積的基礎(chǔ)。因此,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必須掌握熟練。

  二、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操作,引導學生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熟練地運用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通過探索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

  重點: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并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理解體積公式的意義。

  三、教法與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好奇心促使他們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動手嘗試。而他們的思維特點又一般都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然后形成表象,再通過一系列的.思維活動,上升到理性認識。因此要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實踐,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對所學內(nèi)容有所領(lǐng)悟,進而內(nèi)化為己有,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本課以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與探究為主,教師同時配合多媒體課件演示,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揭示課題。

  任何新知識都是以原有知識體系為依托,因此在復習中我設(shè)計了如下內(nèi)容來為新課做好鋪墊。

  1.什么叫體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用學具手勢或其他方式描述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別有多大。

  2.多媒體課件出示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利用動畫演示把它們切割成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請學生說一說他們的體積分別是多少?是怎樣知道的。從中使學生體會到長方體、正方體是由多少個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組成的,它的體積就是多少立方厘米。

  這時學生就會產(chǎn)生疑問:生活中遇到的計算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問題,多數(shù)不能切開來數(shù),這種方法在實際生活中行不通,又該怎么辦?這樣就在學生心里形成了一種懸而未決的狀態(tài),一方面自然而然地引出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另一方面也激起了學生探索新知識強烈愿望。

 。ǘ┎僮飨胂,探索公式。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根據(jù)這一特點,先利用直觀學具,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首先吸引學生,刺激感官,啟迪思維,提高興趣,在頭腦中建立清晰的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也是引導學生的思維逐步由形象走向抽象。

  具體的過程是:

  (1)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擺長方體,邊擺邊在表格里記錄:長、寬、高和體積

  (2)匯報交流,學生在事物投影上演示講解,教師依次板書在表格中。

 。3)請學生觀察所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與它的體積有什么關(guān)系?

  這里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給他們充足的討論時間,讓他們有機會各抒已見,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共同總結(jié)出: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4)用字母表示公式,要注意書寫形式的指導。

 。5)完成例1,學以致用,加深理解。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并且在剛才的實驗操作中,也有學生擺出了正方體,因此學生很容易就能夠由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推導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需要注意的是用字母表示公式時,使學生明確三個a相乘也可以寫成a3,3寫在a的右上角。

  (三)鞏固練習,擴展應用

  練習是數(shù)學中教學鞏固新知,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手段,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使學生能正確運用公式,我設(shè)計了多層次的練習:

  1通過讓學生完成教科書第43頁的“做一做”的第一題,先讓學生動手操作,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的關(guān)系,掌握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2.做第43頁“做一做”的第二題,鞏固剛學過的“立方”的知識,要使學生弄清,什么情況下可以寫成一個數(shù)的立方,一個數(shù)立方應該怎樣計算。做題時,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把3個相同數(shù)連加與連乘混淆起來,教師應及時糾正。

  拓展運用:

  完成練習七第5—8題,讓學生運用公式計算。

  設(shè)計意圖:學生明確求體積應先量出它的長、寬、高,再進行計算。這樣設(shè)計,既能使學生加深對計算長方體的計算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jié)全課,質(zhì)疑解惑。

 。1)談收獲:讓學生說說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

 。2)質(zhì)疑解惑:還有什么疑問。

  這樣設(shè)計目的對新知識進行一次全面的回顧,梳理,內(nèi)化的過程,同時培養(yǎng)學生總結(jié)概括能力和回顧與反思的習慣。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shè)計5

  長方體的體積計算這一內(nèi)容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的概念,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的基礎(chǔ)上學習的。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在今后的生產(chǎn)和生活中實際測量和計算一些物體的體積,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到知識來源于實踐、用于實踐的道理,學習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并且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聽了葉老師執(zhí)教的《長方體的體積》一課,深受啟發(fā)。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亮點:

  一、重視引導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探究過程。

  究竟長方體的體積與長、寬、高有什么定量關(guān)系呢?葉老師安排了操作活動,引導學生用小正方體擺4個不同的長方體,通過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長方體體積與長、寬、高的關(guān)系,逐步歸納得出計算方法。這一過程都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究的過程,而不是教師的簡單說教。

  二、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葉老師展示出6個大小不同的長方體,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長、寬、高與體積的關(guān)系的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過程。葉老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長、寬、高與體積的關(guān)系,讓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長方體的體積正好是它們長、寬、高的乘積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過程。葉老師引導學生用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擺不同的長方體的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老師引導學生練習的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過程。在這一系列的探索活動中,學生通過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發(fā)散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策略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重視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脫離生活的數(shù)學,把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與學生身邊的事物割裂開來,既不利于學生理解抽象概括的數(shù)學知識,又無法讓學生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意義。在課后練習中“一個長方體木箱長5分米,寬和高都是0.4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在課程接近尾聲之時,葉老師始終沒有忘記讓學生再次感受我們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是解決我們身邊的一些實際問題,我們學習了它,就應該把它運用到生活中。通過聯(lián)系實際,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應用所學的知識。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激發(fā)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數(shù)學問題的興趣。

  四、重視反饋糾正。反饋糾正是改善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葉老師在教學中反饋形式多種多樣,隨堂提問、課堂交流、布置練習等反饋及時,糾正有力。反饋面較廣,反饋角度多方面,有效地防止了學生知識缺陷的積累,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總之,這節(jié)課充分體現(xiàn)了葉老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和高超的教學藝術(shù),充分體現(xiàn)葉老師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過程,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和借鑒。當然,藝無止境,教學尤其如此,針對這堂課,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還需再繼續(xù)探究,以達更好的教學效果呢?

  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逐一展示每個長方體,要求學生記錄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體積等有關(guān)數(shù)據(jù),這樣更直觀。更便于學生發(fā)現(xiàn)體積與長、寬、高之間的關(guān)系。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shè)計6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和實踐活動,經(jīng)歷探索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掌握并能正確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2、經(jīng)歷觀察、操作、探索的過程,發(fā)展動手操作、抽象概括、歸納推理的能力。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運用體積計算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探究活動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樂趣,學會與人合作。

  2、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長方體體積公式的意義。

  3、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一個長方體拼制模型

  4、標簽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激趣引入

  同學們,最近你們發(fā)現(xiàn)的城市有哪些變化呢?在城市里為什么要建這么多高樓大廈呢?如果建平房,會怎么樣?

  老師帶來一件衣服,誰想試一試?(點名讓一胖一瘦上來)問:同樣一件衣服,為什么有的寬松,有的緊?(因為他們體型不一樣,也就是占的空間不一樣)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跟空間有關(guān)的內(nèi)容。板書課題:體積

  二、學習“體積”、“體積單位”的概念

  1、出示大、小蘋果,問:哪只蘋果占的空間大?你能從自己的身邊選兩件物體,比比它們的大小嗎?

  2、出示差不多大的土豆和一個長方體石塊,你知道它們哪個大嗎?那你有什么辦法?

  演示書上的實驗,得出:土豆占的空間小,石塊占的空間大。

  3、師揭示: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土豆和石塊相比,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

  4、計量體積的大小,要用到什么呢?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請同學們自學14頁中間部分。

  5、學生匯報:

 。1)常用的體積單位

 。2)拿出課前做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體,說說哪邊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3)立方米是怎么規(guī)定的?老師用3根1米長的木條搭成一個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墻角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并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跟1立方米差不多大。

  6、擺一擺:用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木塊,擺成下圖中不同形狀的模型,你知道它們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見教材)

  得出: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三、自主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

  1、猜一猜: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跟什么可能有關(guān)?

  2、實踐:拼擺長方體,四人一組,用不少于16塊小正方體拼擺長方體,并分別記下擺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和體積。

  3、小組合作:學生四人一小組操作并做好實驗記錄。

  思考:

  (1)每排擺幾個?每層擺了幾排?擺了幾層?

 。2)一共擺了多少個小正方體?

 。3)這個圖形的體積是多少?

  4、匯報實驗結(jié)果

  每排個數(shù)

  每層排數(shù)

  層數(shù)

  小正方體個數(shù)

  所拼長方體的體積

  5、探究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讓學生觀察表格中填寫的各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每排個數(shù)×每層排數(shù)×層數(shù)

  ‖‖ ‖ ‖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6、學生匯報,交流,板書

  7、討論:擺出的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有什么關(guān)系?得出結(jié)論: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用字母表示:V=abh

  8、應用公式,學習例題:一個長方體的長是7厘米,寬是4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讀題,思考:求磚的體積就是求什么?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什么?利用公式,直接求出體積。

  四、知識遷移推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1、師: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生: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長方體。

  師:根據(jù)這種關(guān)系,你能推導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嗎?

  2、師生共同歸納: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用字母表示為:V= a×a×a= a3

  師強調(diào):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3 a表示3個a相加。

  3、應用公式:

  例題2:一塊正方體的石料,棱長是6厘米,這塊石料體積是多少?課堂小結(jié)

  回顧一下,今天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

  板書

  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每排個數(shù)×每層排數(shù)×層數(shù)

  ‖ ‖‖‖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 =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 = a×a×a= a3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shè)計7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2.能運用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用具

  教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體24塊,1立方分米的立方體1塊.

  學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體20塊.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提問:什么是體積?

  2.請每位同學拿出4個1立方厘米的立方體,把它們拼在一起,擺成一排.

  教師提問:拼成了一個什么形體?(長方體)

  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4立方厘米)

  你是怎樣知道的?(因為這個長方體由4個1厘米3的正方體拼成)

  如果再拼上一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呢?(5立方厘米)

  談話引入: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今天我們

  來學習怎樣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二、學習新課.

  (一)長方體的體積【演示動畫“長方體體積1”】

  1.拼擺長方體:請同學們四人為一組,用12個小正方體來拼擺長方體,并分別記下擺

  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

  2.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教師提問:這些長方體有什么共同點?(體積相等)

  不同點?(數(shù)據(jù)不同)

  為什么形狀不同而體積相等呢?(因為它們都含有同樣多的體積單位——

  12個1立方厘米)

  教師引導:請觀察自己擺出的長方體長、寬、高的數(shù),除了表示出長方體的長、寬、高的長度外,還表示什么?

  師生共同歸納:表示長的數(shù),如4,除了表示4厘米長外,還表示出一排擺了4個1

  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同樣的道理,表示寬的數(shù)還表示擺了幾排,表示高的數(shù)還表示有幾層.

  3.【演示動畫 “長方體體積2”】

  第一組:請同學們擺出一個長4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的長方體,說出它的體積.

  一排擺出4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一共擺了三排→擺兩層

  第二組:同上要求擺出長3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的長方體.

  一排擺出3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一共擺了3排→擺2層

  第三組:想象一個長5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說出體積.

  一排擺出5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一共擺了4排→擺2層

  思考:請觀察這些從實際操作中得出的數(shù)據(jù),結(jié)合拼擺成的圖形,看一看這些數(shù)據(jù)與長

  方體的體積有沒有關(guān)系?是什么關(guān)系?

 。ㄩL方體的體積正好等于它的長、寬、高的乘積)

  教師板書: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教師:用V表示體積,a表示長,b表示寬,h表示高,公式可以寫成:

  板書: V=abh.

  出示投影圖:

  4.自學例1.

  一個長方體,長7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7×4×3=84(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84立方厘米.

 。ǘ┱襟w體積.

  1.【演示課件“正方體體積”】

  教師提問:此時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變成了什么圖形?

  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可以求出來嗎?

  2.練習 棱長為2分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平方分米?2×2×2=8(立方分米)

  棱長為4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平方厘米?4×4×4=64(立方厘米)

  3.歸納正方體體積公式.

  教師板書: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用V表體積,a表示棱長

  V=a·a·a或者V=

  4.獨立解答例2.

  光明紙盒廠生產(chǎn)一種正方體紙板箱,棱長是5分米,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米3)

  答:體積是125立方分米.

 。ㄈ┯懻撻L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是否相同.

  學生歸納:因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在正方體中長,寬,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

  b,h都變?yōu)閍.變換后,雖然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寫出來不相同,但計算方法的實質(zhì)是一樣的,都是長×寬×高.

  三、鞏固反饋.

  1.口答填表.

  長

  方

  體

  長/分米

  寬/分米

  高/分米

  體積(立方分米)

  5

  1

  2

  4

  3

  5

  10

  2

  4

  正

  方

  體

  棱長/米

  體積(立方米)

  6

  30

  0.4

  2.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① ( )

 、 ( )

 、垡粋正方體棱長4分米,它的體積是: (立方分米)( )

 、芤粋長方體,長5分米,寬4分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60分米.( )

  四、課堂總結(jié).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新知識?誰來說一說?

  五、課后作業(yè).

  1.一塊磚的長是24厘米,寬是12厘米,厚是6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塊正方體的石料,棱長是7分米,這塊石料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石料重2.7千克,這塊石料重多少千克?

  六、板書設(shè)計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2.能運用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用具

  教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體24塊,1立方分米的立方體1塊.

  學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體20塊.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提問:什么是體積?

  2.請每位同學拿出4個1立方厘米的立方體,把它們拼在一起,擺成一排.

  教師提問:拼成了一個什么形體?(長方體)

  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4立方厘米)

  你是怎樣知道的?(因為這個長方體由4個1厘米3的正方體拼成)

  如果再拼上一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呢?(5立方厘米)

  談話引入: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今天我們

  來學習怎樣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二、學習新課.

 。ㄒ唬╅L方體的體積【演示動畫“長方體體積1”】

  1.拼擺長方體:請同學們四人為一組,用12個小正方體來拼擺長方體,并分別記下擺

  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

  2.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教師提問:這些長方體有什么共同點?(體積相等)

  不同點?(數(shù)據(jù)不同)

  為什么形狀不同而體積相等呢?(因為它們都含有同樣多的體積單位——

  12個1立方厘米)

  教師引導:請觀察自己擺出的長方體長、寬、高的數(shù),除了表示出長方體的長、寬、高的長度外,還表示什么?

  師生共同歸納:表示長的數(shù),如4,除了表示4厘米長外,還表示出一排擺了4個1

  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同樣的道理,表示寬的數(shù)還表示擺了幾排,表示高的數(shù)還表示有幾層.

  3.【演示動畫 “長方體體積2”】

  第一組:請同學們擺出一個長4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的長方體,說出它的體積.

  一排擺出4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一共擺了三排→擺兩層

  第二組:同上要求擺出長3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的長方體.

  一排擺出3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一共擺了3排→擺2層

  第三組:想象一個長5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說出體積.

  一排擺出5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一共擺了4排→擺2層

  思考:請觀察這些從實際操作中得出的數(shù)據(jù),結(jié)合拼擺成的圖形,看一看這些數(shù)據(jù)與長

  方體的體積有沒有關(guān)系?是什么關(guān)系?

  (長方體的體積正好等于它的長、寬、高的乘積)

  教師板書: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教師:用V表示體積,a表示長,b表示寬,h表示高,公式可以寫成:

  板書: V=abh.

  出示投影圖:

  4.自學例1.

  一個長方體,長7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7×4×3=84(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84立方厘米.

 。ǘ┱襟w體積.

  1.【演示課件“正方體體積”】

  教師提問:此時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變成了什么圖形?

  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可以求出來嗎?

  2.練習 棱長為2分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平方分米?2×2×2=8(立方分米)

  棱長為4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平方厘米?4×4×4=64(立方厘米)

  3.歸納正方體體積公式.

  教師板書: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用V表體積,a表示棱長

  V=a·a·a或者V=

  4.獨立解答例2.

  光明紙盒廠生產(chǎn)一種正方體紙板箱,棱長是5分米,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ǚ置3)

  答:體積是125立方分米.

  (三)討論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是否相同.

  學生歸納:因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在正方體中長,寬,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

  b,h都變?yōu)閍.變換后,雖然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寫出來不相同,但計算方法的實質(zhì)是一樣的,都是長×寬×高.

  三、鞏固反饋.

  1.口答填表.

  長

  方

  體

  長/分米

  寬/分米

  高/分米

  體積(立方分米)

  5

  1

  2

  4

  3

  5

  10

  2

  4

  正

  方

  體

  棱長/米

  體積(立方米)

  6

  30

  0.4

  2.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① ( )

 、 ( )

 、垡粋正方體棱長4分米,它的體積是: (立方分米)( )

 、芤粋長方體,長5分米,寬4分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60分米.( )

  四、課堂總結(jié).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新知識?誰來說一說?

  五、課后作業(yè).

  1.一塊磚的長是24厘米,寬是12厘米,厚是6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塊正方體的石料,棱長是7分米,這塊石料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石料重2.7千克,這塊石料重多少千克?

  六、板書設(shè)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shè)計8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27頁,練習六4—8題的內(nèi)容。

  [教材簡析]

  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公式,除了有一般與特殊的關(guān)系(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是長方體體積公式的特例),還有相同的內(nèi)容。認識它們的相同,能簡化知識結(jié)構(gòu)。第27頁教學這個內(nèi)容,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底面。教材在長方體、正方體的直觀圖上,用涂顏色和文字標注等辦法呈現(xiàn)它們的底面,讓學生看到“底面”一般指長方體、正方體的下面(認識長方體時曾指過上、下、前、后、左、右三組相對的面)。第二步認識底面積。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底面,都是表面的一部分。教材指出,長方體和正方體底面的面積,叫做它們的底面積,幫助學生建立底面積的概念,要求學生研究計算底面積的方法,聯(lián)系求表面積的經(jīng)驗,得出長方體的底面積=長×寬,正方體的底面積=棱長×棱長,進一步加強對底面的認識。第三步演變原來的體積公式。在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里,如果把“長×寬”看成先算底面積,那么體積公式可以演變成“底面積×高”。在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里,如果把“棱長×棱長”看作先算底面積,那么體積公式也演變成“底面積×高”。由于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都能演變成“底面積×高”,因而獲得了統(tǒng)一。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掌握底面積的計算方法。

  2.通過自主探索,掌握長方體體積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都可以寫成“底面積×高”,獲得體積公式的統(tǒng)一,從而進一步理解體積的意義。

  3.能發(fā)展解決問題的策略,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體積計算公式“底面積×高”。

  教學難點:自主探索、推導體積公式“底面積×高”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鞏固體積公式。

  出示習題:計算下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學生獨立完成,請兩名學生板演。

  交流:(1)20×16×10=3200(平方米)

  (2)5×5×5=125(平方厘米)

  提問:你還能用其他的方法來計算出它們的體積嗎?今天我們繼續(xù)來研究它們的體積公式。(板書課題)

  [設(shè)計意圖:通過復習鞏固已學知識,并通過簡單的一句提問“你還能用其他的方法來計算出它們的體積嗎?”,把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起來,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探索體積公式“底面積×高”。

  1.認識“底面”。

 。1)引出“底面”概念。

  出示:(如圖)

  提問:老師剛才在長方體、正方體的直觀圖上,用涂顏色和文字標注等辦法呈現(xiàn)它們的底面。你們知道什么是底面嗎?

  同桌探討,交流引出:“底面”一般指長方體、正方體的下面。

 。2)鞏固對底面的認識

  1)出示:粉筆盒、冰箱、紙巾盒等圖,讓學生指出其底面。

  2)出示:請學生指出此長方體木料的底面,并介紹邊長是0.3米的正方形是此木料的橫截面。

  [設(shè)計意圖:認識“底面”,是計算底面積和計算體積公式的關(guān)鍵所在,本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復習了已學的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基礎(chǔ)上,并在復習用的兩幅圖上引出底面,讓學生感受知識就在身邊,同時也為研究體積公式“底面積×高”奠定了知識基礎(chǔ),讓學生體會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索交流,指一指各物體的底面,并通過長方體木料的教學,區(qū)分了底面和側(cè)面,加深了學生對于底面的認識。]

  2.認識底面積。

  提問:認識了底面,那什么是底面面積呢?

  交流得出:長方體和正方體底面的面積叫做它們的底面積。

  提問:長方體的底面積如何計算?正方體的底面積如何計算?

  學生獨立寫在自備本上。

  交流得出:長方體的底面積=長×寬,正方體的底面積=棱長×棱長。

  [設(shè)計意圖:通過交流探討,得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底面積,也進一步加強了對底面的認識。]

  3.演變原來的體積公式。

 。1)師:學到這兒,你能想到用其他方法來計算一開始的兩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嗎?

  學生同桌探討,再全班交流得出。

 。ò鍟 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長方體底面積=長×寬 } →長方體體積=底面積×高

  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正方體底面積=棱長×棱長 } →正方體體積=底面積×高

  講解:如果用S表示底面積,上面的公式可以寫成:V=Sh

  [設(shè)計意圖:學生主動經(jīng)歷推導過程,利用長方體體積=長×寬×高和長方體底面積推導出長方體體積=底面積×高,在推出正方體體積=底面積×高時,演繹推理能完成推導,因為正方體具有長方體的所有特征,或者用類比推理也能完成,并利用了簡單明了的圖示,幫助學生順利完成探索,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體積公式都能演變成“底面積×高”,獲得了統(tǒng)一,其本身是一次認知簡化。]

 。2)計算長方體木料的面積。

  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

  兩種不同的方法:

 。1)先算出底面的面積,再算木料的體積。

 。2)先算出橫截面的面積,再算木料的體積。

  思考:長方體體積公式還能演變成橫截面面積×長,那么正方形體積公式還可以怎樣寫呢?

  [設(shè)計意圖:充分挖掘教材,本題本是練習六中的習題,在得出體積公式“底面積×高”后,教學此內(nèi)容,一是鞏固了橫截面,二是讓學生體會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還能演變成長×橫截面面積、橫截面面積×棱長,從而對體積公式有更充實、更豐富的體驗。 ]

  三、聯(lián)系實際,應用提高。

  完成練習六第4、6、7、8題。

  在學生充分思考的基礎(chǔ)上再進行交流。

  [設(shè)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底面積、高和體積之間的關(guān)系,靈活運用于實際生活。]

  四、總結(jié)知識,升華提高。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我們是怎樣研究得出的?得出的這個結(jié)論對于今后的學習研究有什么用?

  [設(shè)計意圖:體積公式的記憶和運用并不是難點,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探索的方法,數(shù)學思維方法的習得將終身受用。]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shè)計9

  一、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材41頁42頁。

  二、教材分析:

  學生已經(jīng)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常見多邊形的特征,并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從研究平面圖形到研究立體圖形,是學生空間觀念發(fā)展的一次飛躍。對常見平面圖形特征及其周長、面積計算方法的探索,既為進一步探索長方體、正方體這樣的立體圖形的特征以及表面積、體積的計算方法奠定了知識基礎(chǔ),同時也積累了探索的經(jīng)驗,準備了研究的方法。通過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以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了解周圍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同時也能為進一步學習其它立體圖形打好基礎(chǔ)。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初步學會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2、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同時發(fā)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3、在活動中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重點: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五、教學難點: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六、教具準備:掛圖,若干個1立方厘米小正方塊

  七、學具準備: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16塊

  八、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揭示課題

  1、實物引入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體積和體積單位,誰來說說什么是體積,體積單位有哪些呢?

  昨天的知識你掌握的很好,相信你,前置作業(yè)完成的也很認真吧?你準備了幾個一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啊?都擺成什么形狀了?體積是多少呢?

  根據(jù)學生回答,其他學生也動手擺。

  你是怎樣知道的?因為這個長方體由4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拼成,所以它的體積是4立方厘米。圖下板書:4立方厘米

  如果再拼上一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它的體積又是多少呢?(學生操作)。

  再拼上一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這個長方體就含有5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它的體積就是5立方厘米。

  2、揭示課題,可見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樣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二、猜想驗證,探究新知

  1、提出猜想

  你能不能擺出一個長方體,并計算它的體積?出示表格。學生四人一小組,每組一張表格。

  長寬高正方體個數(shù)體積

  長方體1

  長方體2

  長方體3

  長方體4

  請同學們一小組為單位,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擺出4個不同的長方體,觀察擺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把上面的表格填寫完整。

  學生活動,師巡視。小組匯報?學生黑板前展示表格,并做詳細匯報。引導學生觀察表格:觀察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從中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呢?通過觀察比較,同學們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想:長方體的體積等于它的長、寬、高的乘積。這個猜想是否正確呢?我們還要進一步研究。

  (板書:)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2、驗證猜想

  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擺出下面的長方體,各需要多少個?先想一想,再擺一擺。

  1、長4厘米,寬1厘米,高1厘米。

  2、長4厘米、寬3厘米、高1厘米。

  3、長4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

  三個不同的長方體,根據(jù)剛才的發(fā)現(xiàn)能猜出它們的體積嗎?根據(jù)回答:4×1×1=4立方厘米4×3×1=12立方厘米4×3×2=24立方厘米

  那究竟對不對呢?讓我們再來擺一擺。學生小組討論,動手操作,師巡視。組織交流,課件出示拼擺后的圖形。

  你是怎么擺的?體積是多少?和我們之前的猜想一樣嗎?

  那如果再給你一個長7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一共要用多少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它的.體積是多少呢?出示例1

  7×4×3=84立方厘米,所以它的體積就是84立方厘米。

  3、概括公式

  根據(jù)剛才的驗證,得出之前這個結(jié)論是正確的。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h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你能字母表示長方體的體積嗎?

  V=abh

  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就是什么圖形?你能直接寫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嗎?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說一說。

  學生匯報:

  因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在正方體中長,寬,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長、寬、高都叫棱長,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變換后,雖然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寫出來不相同,但計算方法的實質(zhì)是一樣的,都是長×寬×高。

  出示正方體,出示公式。

  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也可以用字母來表示。但用字母表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時,還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書上對此作了詳細的說明。請大家打開課本看一看。學生閱讀課本。正方體的體積:V=a3

  強調(diào)寫的時候,3要寫在a的右上角,并且要寫的小一些。

  小訓練:完成例2,在練習本上完成,集體訂正。

  三、鞏固應用

  計算下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1、長9厘米、寬6厘米、高5厘米

  2、長0.5米、寬2.5米、高0.8米

  3、棱長6分米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你都有哪些收獲?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shè)計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體積的含義。

 。2)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能正確區(qū)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的不同。

  過程與方法

 。1)運用觀察實驗的方法理解體積的含義。

 。2)結(jié)合生活中的事物感知體積單位的大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2)滲透事物之間普遍聯(lián)系的辯證唯物主義。

  教學重點使學生感知物體的體積,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體積觀念。

  教學難點幫組學生建立體積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的表象,能正確應用體積單位估算常見物體的體積。

  教學用具教師準備:盛有紅色水的大玻璃杯一個,用繩捆著的大小石頭各一塊,沙一堆;投影儀和1立方米的木條棱架一個;體積是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各一個。學生準備:12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學具。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方法,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和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一些知識。

  二、探索研究

  1.實驗觀察

  觀察(1):把一塊石頭放入有紅色水的玻璃杯中,水位有什么變化?這是為什么?

  觀察(2):這只杯子里裝滿了細沙,現(xiàn)在把細沙倒出來放在一邊,取一塊木塊放入杯子里,再把剛才倒出來的沙裝回到杯子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情況?為什么?

  觀察(3):在(1)中把石塊換成小一點的,你觀察到什么?為什么?

  圖片觀察:投影出示課本上的火柴盒、工具箱、水泥板,哪一個物體所占的空間大?

  結(jié)論: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課題:體積)

  加深理解:(1)你知道什么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2)你能說出身邊的.哪些物體的體積較大?哪些物體的體積較。浚3)做第30頁的“做一做”。

  2.教學體積單位。

 。1)介紹體積單位。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1立方米、1立方分數(shù)、1立方厘米的體積各有多大。

  1立方厘米:①讓學生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并量出它的棱長。②看看我們身邊的什么的體積大約1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出示一個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你知道它的體積是多少嗎?我們生活中的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1立方分米。

  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木條棱架,讓同學們上來看一下1立方米的體積的大小。我們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1立方米?

  (3)建立表象,感知大小

  投影顯示第36頁的第2題,讓學生口答。

  3.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投影顯示第31頁的“做一做”的第一題,讓學生說。

  三、課堂實踐

  1、做練習七的第1題,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12個小正方體先擺后說。

  2、做練習七的第3題,學生獨立做后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jié)

  學生小結(jié)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

  旁批:

  后記: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shè)計03-02

長方體的體積和體積計算的教學設(shè)計06-23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shè)計05-02

正方體體積教學設(shè)計03-17

《長方體和正方體》認識教學設(shè)計04-05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shè)計02-13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評課稿06-24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評課稿04-08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評課稿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