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一年級美術下冊《摸一摸畫一畫》的教學設計新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美術下冊《摸一摸畫一畫》的教學設計新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一年級美術下冊《摸一摸畫一畫》的教學設計新版1
知識技能:
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畫一畫”的活動,初步認識正比例圖象。
2、會在方格紙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對應的點,并能在圖中根據(jù)一個變量的值估計它所對應的變量的值。
3、利用正比例關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數(shù)學思考與問題解決:
合理運用數(shù)形結合思想,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滲透探索問題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態(tài)度:
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習慣,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與美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畫一畫”的活動,初步認識正比例圖象。
2、會在方格紙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對應的點,并能在圖中根據(jù)一個變量的值估計它所對應的變量的值。
教學難點:
1、會在方格紙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對應的點,并能在圖中根據(jù)一個變量的值估計它所對應的變量的值。
2、利用正比例關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養(yǎng)成訓練點: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學、獨立思考、作業(yè)認真、與人合作交流善于表達的良好習慣。
教法學法:
實驗法、演示法、探究法、合作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活動一;判斷下面的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
1、每行人數(shù)一定,總人數(shù)和行數(shù)。
2、長方形的長一定,寬和面積。
3、長方體的底面積一定,體積和高。
4、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數(shù)值。
5、長方形的周長一定,長和寬。
6、一個自然數(shù)和它的倒數(shù)。
7、正方形的邊長與周長。
8、正方形的邊長與面積。
9、圓的半徑與周長。
10、圓的面積與半徑。
11、什么樣的兩個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通過復習,提高了學生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的能力。
二、新授
活動二:探索一個數(shù)與它的5倍之間的關系。
1、求出一個數(shù)的5倍,填寫書上表格。自己獨立完成。
2、判斷一個數(shù)的5倍和這個數(shù)有怎樣的關系?說說你判斷的理由
小結:一個數(shù)和它的5倍之間具有正比例關系。
3、根據(jù)上表,說出下圖中各點的含義。(圖見書上)。請觀察橫軸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然后說說各點表示的含義。
4、連接各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注:所描的點都在同一條直線上。
5、利用書上的圖,把下表填完整。
6、估計并找一找這組數(shù)據(jù)在統(tǒng)計圖上的位置。
自己獨立完成。
在統(tǒng)計圖上估計一下,看看自己估計地是否準確
要引導學生將估算的結果與運算的結果進行比較。
三、練習
活動三:試一試。
1、在下圖中描點,表示第20頁兩個表格中的數(shù)量關系。
2、思考;連接各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活動四:練一練。
1、圓的半徑和面積成正比例關系嗎?為什么?
教師講解:因為圓的面積和半徑的比值不是一個常數(shù)。
2、乘船的人數(shù)與所付船費為:(數(shù)據(jù)見書上)
(1)將書上的圖補充完整。
�。�2)說說哪個量沒有變?
�。�3)乘船人數(shù)與船費有什么關系?
(4)連接各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每人所需的乘船費用沒有變化。
乘船費用與人數(shù)成正比例。
所有的點都在一條直線上。
3、回答下列問題:
�。�1)圓的'周長與直徑成正比例嗎?為什么?
圓的周長與直徑成正比例關系。
�。�2)根據(jù)右圖,先估計圓的周長,再實際計算。
(3)直徑為5厘米的圓的周長估計值為(),實際計算值為()。
�。�4)直徑為15厘米的圓的周長估計值為(),實際計算值為()。
4、把下表填寫完整。試著在第一題的圖上描點,并連接各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表格見書上)所有的點都在同一條直線上。
課后反思:
畫一畫這節(jié)課實際上是對正比例圖像的教學,對課標要求和前一節(jié)課學生對《正比例意義》的掌握,本節(jié)課進一步引導學生從表格——關系式——圖像來加深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與掌握。對正比例圖像的學習,把它看做是理解正比例意義的一種途徑,通過分析圖像,更好的理解成正比例的兩個量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進行函數(shù)思想的滲透。所以在教學時,我沒有簡單地停留在描點、連線和機械敘述等技能訓練上,而是引導學生觀察圖像、分析圖像,加深了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減少學生枯燥的學習,節(jié)省了時間。
小學一年級美術下冊《摸一摸畫一畫》的教學設計新版2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領域,與第七課成為一個色彩知識單元。本課在學生了解色彩調(diào)和知識的基礎上,了解鄰近色相關知識,學習運用鄰近色進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1、知識:認識什么是鄰近色,學習運用鄰近色表現(xiàn)畫面內(nèi)容的基本方法。
2、技能:學會使用鄰近色畫一幅畫。
3、情感:感受運用鄰近色給人帶來的美感,激發(fā)學生運用鄰近色表現(xiàn)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學習鄰近色的知識,掌握運用鄰近色表現(xiàn)畫面的方法,感受鄰近色的色彩美。
教學難點:
運用鄰近色組織創(chuàng)作色彩和諧的美術作品。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水粉用具等。
教學活動:
一、學習鄰近色的知識。
1、用色彩表達感受。
今天,天氣雖然有些寒冷,但有這么多老師來到我們學校,給我們的美術學習以指導幫助,老師的心里感到很溫暖,誰能用顏色來表達老師此時的心情,請你快速地涂在這張紙片上。
2、這些顏色都是不同的,為什么都可以表達老師此時的感受呢?
3、鄰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顏色。如紅與橙、橙與黃、黃與綠、綠與青、青與藍、藍與紫、紫與紅等。 鄰近色,會給人色彩和諧統(tǒng)一的感覺。色彩世界是奇妙的世界,而自然是最偉大的色彩家。
二、欣賞,感受鄰近色的美,揭示課題。
1、欣賞自然圖片:這是大自然中鄰近色給我們帶來的美的享受。
——自然是美麗的,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是美麗的。不同的鄰近色帶給我們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2、欣賞畫家作品:
●欣賞《紅土地》
有一位著名的.版畫家,他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自己生活的土地的熱愛,我們一起來走近他:
(1)《紅土地》,著名版畫家李成忠創(chuàng)作,1996年獲“第十三屆全國版畫展”銀獎。作品中運用了哪些顏色?給你怎樣的感受?
�。�2)李成忠的版畫作品,都是想從人和宇宙之間找到一種和諧的對應。他通過對人的思考、對自己所生存的這塊土地的思考,深深悟出了人和高山白云間的關系�!都t土地》就是最好的例證——畫面色彩明亮且空間廣闊,顯示了他對滇東紅土地真誠熱愛之情,所以這張畫為版畫中的精品。
●欣賞《顧盼》:
�。�1)畫中描繪了什么內(nèi)容?
——畫面的大部分是一層覆一層的大葉片,有如荷葉般大小,由于光線原因,每片葉片都綠得不一。在畫面的左下角,密密覆蓋的樹葉片下現(xiàn)出一個大空隙,有一根粗壯的枝干伸出,枝干上還伸出一條條小枝,小枝上掛滿了野果,仿佛飽滿得要壓著枝干下垂的樣勢。有兩只嬌小、可人的鳥兒分別停棲在大葉片的莖與桿干上伸出的小枝條上,它們歪著頭相互對視著。
�。�2)畫面以綠為主給我們怎樣的感受?(寂靜、深幽)
3、揭示課題:以鄰近色為主的繪畫作品,給人色彩和諧統(tǒng)一的感覺。要想畫一幅色彩和諧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鄰近色,不用或少用對比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畫一幅色彩和諧的畫”,出示課題。
三、學習運用鄰近色表現(xiàn)畫面的方法。
1、談話:鄰近色并不是相臨的兩個顏色,而是不同深淺的顏色組的顏色。和諧的鄰近色不僅可以描繪自然的真實美,還可以表達情感或意境,如果是你,想用這個鄰近色畫一幅怎樣的畫?
2、老師這里有一張還沒來得及涂色的畫,請你們根據(jù)要求任選一個討論一下,用怎樣的鄰近色比較好。
要求:
(1)表達節(jié)日的喜慶
(2)追求安靜的環(huán)境
3、示范。
四、學生實踐創(chuàng)作。
1、我們先來看一下同學們畫的色彩和諧的畫。
2、根據(jù)自己的想法,畫一幅色彩和諧的畫,教師巡回輔導。
五、作品展評。
1、說說自己的作品,2、說說今天的學習感受。
六、拓展。
我們不僅要讓我們的作品給人帶來和諧的感受,我們也要讓建立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最后,讓我們在一組和諧的居室環(huán)境中結束本課的學習。下一次課,我們將進一步學習怎樣用好鄰近色。
小學一年級美術下冊《摸一摸畫一畫》的教學設計新版3
二、設計思想
1.教學指導思想
以學習者為中心,提高學生自主發(fā)展能力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通過體驗不同材料的質感,利用造型語言表達獨特的觸覺。
2.設計理念
�。�1)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2)充分利用本課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3)通過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4)創(chuàng)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學情分析
《摸一摸畫一畫》屬于造型表現(xiàn)領域,內(nèi)容比較抽象,但對于發(fā)展學生的造型語言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而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學。好動,對新事物充滿興趣和好奇,容易與老師共情。溝通,這是他們的優(yōu)勢,但是他們年齡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等是他們存在的不利因素。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體驗不同材料給全身帶來的不同感覺,并讓學生嘗試表達觸覺的感受。
2.引導學生體驗,探索色彩,點,線條,肌理等造型語言并從中獲得快樂趣。
3.引導學生運用造型語言表達自己對觸覺的獨特的感受,發(fā)展視覺表達能力。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
四、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運用造型語言表達自己對觸覺的獨特的資料感受,發(fā)展視覺表達能力。
五、教學難點
怎樣引導學生運用造型語言表達對觸覺的獨特的感受。
六、教學準備
1.各種表現(xiàn)身體觸覺的圖片資料,不同的材料以及各種繪畫制作工具。
2.學生準備鉛筆和水筆,油畫棒,絨線,棉布,山頭,木片,膠水,彩色紙等各種繪畫制作工具。
七、教學過程
1.導入部分
同學們請舉起你們的小手,跟老師一起做手指操。接下來我們做一個游戲,請跟老師一起拍手,有慢到快。
師:誰來說一說剛才拍手的感受?
生:手疼。
生:手熱,發(fā)麻。
生:手變紅,很累
生:很高興,快樂、興奮
師:你們有了這么多的感受試著把它畫出來吧!
2.自由感受點線的感情色彩
師:你們都非常勇敢地嘗試了將身體的'觸覺畫了出來,這說明“觸覺”也是可以畫出來的,只不過還沒有找到好的表達形式,我們可以大膽來尋找�;貞浺韵挛覀兤綍r畫畫用的什么方
法?畫一畫
生:用線、點,還有顏色
(出示有關的點和線)
3.嘗試部分
師:我們有了這么多的方法再來試一試吧,首先我們分組摸一摸,體驗、觀察面前的冰,然后請同學說說感受。
生:很涼,很滑,天熱摸著很舒服,還冒著白煙,冰化成水手上很濕
師:大家試著把這種感覺畫出來吧。(學生分組畫冰的感覺)
請同學介紹自己的畫,為什么用這樣的線畫冰?
因為冰是滑的所以用光滑的,快速的弧線。
生:我認為冰斷開后回有楞,所以我用折線畫。
生:我用藍色畫冰
師:你們比剛才找到了更多的表現(xiàn)觸覺的方法,想不想看看畫家是怎樣表現(xiàn)觸覺感受的(多媒體出示有關圖片資料)
4.欣賞提高
《里特大街》威廉。德庫寧
《睡蓮》莫奈
《三位舞蹈者》巴不羅。畢加索
米羅的畫
5.深入體驗
大家面前有這么多的材料,一定想感受一下,那就開始吧!
分組體驗感受,然后討論。(將準備好的各種不同質感的材料讓學生感受)
6.用你喜歡的工具和方法來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
7.作業(yè)展評
(1)互評
�。�2)自評
八、教學反思
在上這一課前我也感到一種忐忑,因為過去我也聽過初中。高中上這樣的造型。表現(xiàn)課,用造型語言表達抽象的聽覺。情感等,習慣了畫具象的物象,他們面對這樣的課題還感到無從下手,更何況是一年級的小孩子,面對挑戰(zhàn)我就本著對教材的理解以及對學生情況的理解認真鉆研教材,查找資料,尋找資源,進行精心的課堂設計。
從課堂效果來看,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循序漸進,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學生一開始就進入了角色,積極投入,氣氛活躍,通過看、聽、觸摸、想象等活動來表達觸覺感受,使學生自然進入思考、探索尋求表現(xiàn)的方法。通過教學活動我收獲很多,作為老師盡自己的最大潛能把一節(jié)課上好,是一件非�?鞓返氖�。課后我還在思考,如果把觸覺如摸冰換成想象摸冰會是一種什么效果?如果有可能,讓學生用其他的造型方法如雕塑、舞蹈表現(xiàn)觸覺的感受會怎樣呢?
小學一年級美術下冊《摸一摸畫一畫》的教學設計新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掌握色彩基本知識,了解明度、純度的概念和純度漸變的調(diào)配方法。
2、過程與方法:要求學生通過色彩純度漸變的調(diào)配練習,學會色彩,掌握其繪制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分析色彩對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培養(yǎng)對色彩的漸變的興趣,體驗出純度漸變的藝術風格,提高表現(xiàn)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純度的概念,感受純度漸變的構成規(guī)律,練習掌握其繪制的方法。教學難點:探索純度漸變的規(guī)律,繪制豐富的純度漸變圖案。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的學習用品,做好學習準備。
二、導入新課:
1、師吟誦《論語》中的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我們都學過哪些色彩方面的知識?板出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復習鞏固已學知識。
三、講授新課:
1、師介紹純度、色相、明度合稱為色彩三要素。
2、師吟誦唐代杜牧的“學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3、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對色彩的純度的'理解,派代表進行匯報。
4、閱讀小知識,了解純度的概念。
5、師吟誦南朝劉勰的“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6、欣賞書中的畫家作品,感受色彩的純度在作品中的應用及其效果。
7、小組討論:A、說說書中紅顏色和黃顏色的純度是如何變化的?B、什么是復色?C、色彩的純度與調(diào)色時顏色的數(shù)量有什么關系?D、對比純度變化的作品,哪一幅純度高,哪一幅純度低?分別給人怎樣的美感?E、使一種顏色的純度發(fā)生變化,有哪些方法?
四、藝術實踐:
用色彩純度的變化畫一幅畫,要正確調(diào)色、涂色,保持作品的干凈、整潔。設計意圖:知道色彩三要素,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正確認識色彩的純度,體會純度所產(chǎn)生的畫面效果。利用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鼓勵學生多練、多看,重視合作學習。
1、學生藝術實踐,教師巡視指導。
2、滲透《弟子規(guī)》中的“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利用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
五、課堂總結:分組展評優(yōu)秀作品。
六、板書設計:
高純度(加入灰色或其他色)→低純度
小學一年級美術下冊《摸一摸畫一畫》的教學設計新版5
課題:
摸一摸,畫一畫
課時:
一課時
教材簡析:
本課的內(nèi)容比較抽象,但對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要讓作業(yè)富有游戲形式,但必須將基本方法和要求滲透于造型游戲之中,使學生在愉快的造型游戲中自然的接受到美術知識。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表現(xiàn)身體的觸覺。
�。�、引導學生體驗色彩、點、線條、肌理等造型語言。
�。场⒁龑W生運用造型語言來表達自己對觸覺的獨特感受,發(fā)展視覺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實際觸摸對對象產(chǎn)生知覺,自覺地采用不同的線條、色彩、采用不同的筆觸,進而產(chǎn)生新的表現(xiàn)形式。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各種表現(xiàn)身體觸覺的圖片資料、不同的材料以及各種繪畫制作工具。實物投影儀
學生準備水彩筆、絨線、棉花、石頭、木片、膠水、彩色紙等。
教與學活動的過程:
活動一:
“你來猜猜我?guī)У氖鞘裁�?”游戲,選一位同學將自己帶來的東西裝到布袋里,另外一位同學將手伸到袋子里,說說自己摸到的東西的觸覺感受,從而引導大家判斷出袋子里裝的是什么。
活動二:
想想如何描繪表現(xiàn)出剛才的'觸覺。
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表現(xiàn)觸覺的大師作品,讓學生了解運用各種造型語言表現(xiàn)觸覺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表現(xiàn)欲望。
活動三:
由學生表述自己的觸覺,教師實際操作示范各種用筆方法,做出不同的筆觸效果和肌理效果以表現(xiàn)不同的觸覺
活動四:
鼓勵學生自己選用不同的工具、材料、通過畫、拼貼等造型手段表現(xiàn)出自己對不同觸覺的感受。
在活動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的表現(xiàn),通過多次實踐,力爭表現(xiàn)出對某一種觸覺的獨特感受。
引導學生上訪設法突破平面的繪畫形式,將繪畫與制作結合起來。
活動五:
作業(yè)完成后展示在教室里,又學們互相猜一猜對方畫的是什么觸覺。
收拾與整理。
課后拓展:
引導學生回家與家長一起做一些觸摸實物的游戲,并與家長一起感覺與表現(xiàn),提高造型語言的應用能力。
教學:
�。�、是否積極地參與造型游戲。
2、能否將繪畫與其他造型方法結合運用。
札記:
這一課的作業(yè)效果好的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學生雖然在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觸覺時不夠到位,但卻能用生動的繪畫語言將其表現(xiàn)出來。如:一位平時不太愛說話的學生運用不同節(jié)奏的的波浪線表現(xiàn)出了“肚子餓得咕咕叫”的感覺,雖然不是觸覺,但這種感覺卻是人人都有過的,但一般人沒有用繪畫形式來表現(xiàn)的。還有“燙得直跳”、“心怦怦跳”等感覺,孩子們表現(xiàn)得都很好。這說明本課的教學目的已達到,學生已能運用造型語言來表達自己對觸覺的獨特感受,發(fā)展自己的視覺表達能力。
小學一年級美術下冊《摸一摸畫一畫》的教學設計新版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表現(xiàn)摸一摸,畫一畫身體的觸覺。
2、引導學生體驗色彩、點、線條、肌理等造型語言,摸一摸,畫一畫。
3、引導學生運用造型語言來表述自己對觸覺的獨特感受,摸一摸,畫一畫發(fā)展視覺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1、是否能積極地參與造型游戲。
2、能否采用繪畫與其他造型方法結合運用。
3、是否對學習過程產(chǎn)生興趣,并激發(fā)出想象、創(chuàng)新的熱情。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表示身體觸覺的圖片資料以及各種繪畫不同質感的物品。
2、學生準備:鉛筆、蠟筆、彩色水筆、彩色紙等各種繪畫工具。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要請你閉上眼睛來摸一摸,看你摸到的有什么樣的感覺。
�。烂妗�、地面自自的臉,問:是什么感覺?)
二、講授新課:
1、導言: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百寶箱,這個箱內(nèi)有好多寶物,每個同學都可以拿到,但要看看你有沒有本事拿到它。在拿寶物前,老師要先問問大家人都有那些感覺呢?(學生回答: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味覺五種感覺)好,今天我們就利用這幾種感覺來作畫。
引出課題——板書《摸一摸畫一畫》
[通過一個百寶箱,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進而引出課題]
2、講授:通過老師的板書,同學們可以看出這節(jié)主要用了這五種感覺的那種感覺呢?(學生回答:觸覺)好,老師這就來說說拿寶物的要求,老師的這個寶箱上蓋著布,找一位同學到前邊來,老師把你的眼睛蒙上,然后你在寶箱中拿出一件物品,你只可用手摸,摸出后到黑板上畫出來,摸時下面的同學誰也不許告訴他,看看他摸的對不對。
講好要求后請同學們到前邊進行摸物品并畫出來。學生畫好后,由全班同學點評,看看這位同學畫的是否正確,然后向這位同學進行提問,你是通過什么來摸出這種物體的呢?(如:摸出的是蘋果,學生說蘋果外部給我的感覺很光滑,外部是圓形的,上下都有坑,上部還有個把,用鼻子一聞還有一股清香味,就確定它是蘋果并把它畫下來。)
教師總結:這位同學說的真好,他除了運用觸覺,還用了嗅覺,并畫出了它的形狀,畫得真好,這個蘋果就送給你。
[通過向學生講解運用幾種不同的感覺來拿寶,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為下邊解決重點做鋪墊。]
學生在自己玩游戲當中總結摸畫的方法,了解不同物體就會有不同的質感,進而解決教學重點。另一個同學摸到的是毛茸茸的玩具熊,學生畫好后問他是通過那些特點摸到的。(學生說用手摸到毛茸茸的感覺,外部有圓形的頭,半圓形的耳朵,圓圓的鼻子,四條毛茸茸的腿。一聞有股毛線味,不能咬。)學生說后教師總結,通過總結點評學生作業(yè),問學生毛茸茸的感覺應怎樣表現(xiàn)呢?而光滑的物體有怎樣表現(xiàn)呢?(學生回答不同材質物體的不同表現(xiàn)方法,如:毛茸茸的怎樣表現(xiàn),光滑的物體怎樣表現(xiàn),堅硬的物體又怎樣表現(xiàn)等。)
[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拿寶的游戲當中,拿不同質感物體的同時,讓學生自己說出是依靠什么感覺知道它的,并進行總結。使學生在自己玩游戲當中總結摸畫的方法,了解不同物體就會有不同的質感,進而解決教學重點。]
教師總結:我們在畫任何物體時除了要畫出它的外形,還要畫出它的`質地感覺,比如畫出它是毛的還是鐵的,是柔軟的還是堅硬的,用線是彎的還是筆直的等。通過學生自己實踐,自己總結來解決教學難點。
三、學生進行作畫:
通過老師剛才的講解,現(xiàn)在讓咱們同學自己試一試。同桌的兩位同學互相選擇一種物品。放到同桌的書桌內(nèi),讓對方同學把手伸到桌內(nèi)摸出是什么物體后并把它畫出來,一定要畫出它的質感。
四、學生互相點評作業(yè):
同學把畫好的作品向全班同學展示,并介紹自己的作品,由同學們提問,他是如何摸出這個物體的,并怎樣畫出來,怎樣表現(xiàn)出它的質感的
[通過學生黑板上的作業(yè),全班點評總結。要想表現(xiàn)好物體的質感,應想什么辦法解決。毛茸茸的怎樣表現(xiàn),金屬的怎樣表現(xiàn),柔軟的又怎樣表現(xiàn)。讓學生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興趣,又突破了難點。運用同桌互相藏物品互相畫物品,進一步增強學生作畫興趣。由學生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五、小結
現(xiàn)在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剛才是老師考大家,現(xiàn)在請你們來考老師。你們有什么物體來難難老師,老師這回閉眼摸閉眼畫。教師拿到物品后通過觸覺,嗅覺等感覺說出是怎樣摸到這個物體的。從它的外形,特點,手部的感覺來說出它是什么物體并畫出來。在學生考老師的過程中向學生總結作畫的方法,注意事項和閉眼畫的樂趣。通過教師作畫來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同學們,大家畫得都很好,今后我們在畫任何物體時除了觀察它的外部形狀,我們還可以用手摸摸,用鼻子聞聞,用嘴嘗嘗,利用其它的感覺來進一步了解這個物體,使我們能更好地用畫筆表現(xiàn)它。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種新方法,你也可以回家與家人試一試。
教學反思:
《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指出:“教學活動不是以單純的知識技能傳授為目的,而是要貼近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發(fā)展特征與美術學習的實際水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造型表現(xiàn)活動�!薄暗湍昙夒A段強調(diào)感受、體驗和游戲性。”本節(jié)是一節(jié)抽象的造型表現(xiàn)課,它強調(diào)的不是對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學生通過實際與造型游戲,運用基本造型語言表現(xiàn)對身體觸覺的獨特感受。從課堂的活動及作業(yè)來看,形式很好,很有特色,能潛移默化地傳受知識點,學生也能從畏懼的心理逐漸產(chǎn)生強烈的自我表現(xiàn)欲。
但是要用抽象的造型語言來表現(xiàn)感覺難度很大,并非每個學生都能做到的。雖然整個教學過程由淺入深,層層深入,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有個別學生只是跟在背后熱熱鬧鬧地“摸”,“畫”的時候卻無法按照要求用點、線、面、符號、色、塊來表現(xiàn),作業(yè)下來,還是離不開一只具象的”手”。因此,在輔導學生時,要更多的注意感受、體驗和游戲性。
如何上好這堂課?應有深度延伸活動,最好讓學回家后通過嗅覺、聽覺來進行感受,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欣賞一些抽象派大師的作品,讓學生明白原來用抽象的畫法可以產(chǎn)生這么美的作品,使他們從小就懂得藝術的奧妙所在,這將會震撼他們幼小的心靈,對他們的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產(chǎn)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小學一年級美術下冊《摸一摸畫一畫》的教學設計新版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和了解色彩的視覺規(guī)律,引導學生感受色對比的形式美感,運用色彩的對比完成一幅有動感的作業(yè)。
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藝術作品中色彩的對比,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教學重點:如何用色彩的`對比關系表現(xiàn)動感。
教學難點:對比色的運用及畫面動感的表現(xiàn)。
教學突破:通過教師講解、作品欣賞和教師演示來突破。
教學準備:圖畫紙或彩色復印紙、剪刀、膠水、課件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課件展示幾幅利用對比色制作的有動感的紙貼畫作品。
提問:這些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講授新課
出示課題:讓色彩動起來
1、欣賞課本上法國安德烈德蘭的作品《查靈克羅大橋》。
�。�1)課件介紹畫家
野獸派畫家的藝術共性是色彩明朗、筆觸粗獷。這幅作品正是畫家時斷時續(xù)的追隨野獸派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2)組織小組探究以下問題:
作品中運用了哪些顏色對比?給你什么感受?這幅畫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分組討論小組反饋
2、分析課本第11頁左上角第三、四、五幅作品。
3、提問:這幾幅畫是如何利用色紙產(chǎn)生色彩對比的?我們?nèi)绻脤Ρ壬髻N畫可以怎樣利用色彩或彩紙?
學生討論:如表現(xiàn)風景,可以選擇紅色的底。用綠色的紙剪貼一些樹,再用其他對比色剪貼一些形象?
4、這些作品能給我們動感,除了色彩還和其他什么因素有關系?教師引導學生感受如何對比色紙剪出有動感的形象。
三、作業(yè)設計:
利用對比色制作有動感的紙貼畫作品或畫一幅色彩畫。
學生作畫,教師個別指導。
四、課堂小結:
組織學生作品展并評價。出示部分用對比色畫的水粉畫。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小學一年級美術下冊《摸一摸畫一畫》的教學設計新版】相關文章:
畫一畫教學設計05-30
《小手摸一摸》課后反思06-21
小手摸一摸課后反思06-28
《畫汽車》一年級美術教學設計12-17
一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設計03-09
一年級美術教學設計《畫自身》案例07-03
初中美術齊白石的畫教學設計04-29
小學一年級畫教學設計10-30
小學語文《畫》教學設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