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

時間:2024-06-21 12:11:09 信息技術 我要投稿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精華【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信息技術教學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精華【15篇】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

  信息技術新課程改革強調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而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信息技術教師最關注的問題。在這樣的機遇和挑戰(zhàn)下,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深入課堂,研究學生的認知特點,反思自己的每一節(jié)課,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著積極的探索。現就如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談談筆者的看法。

  一、激發(fā)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和主動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究、勇于思考的動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是使學生學好信息技術這門課的基礎和保障,也是增強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手段。

 。ㄒ唬﹦(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興趣

  根據認知理論,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強調通過不斷疑問和實踐來獲取新知的過程。教師要創(chuàng)設恰當的問題情境,通過問題引起學生認知的沖突,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求動機,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從而使學生獨立地解決問題,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二)提高課堂提問的趣味性

  課堂提問是教與學雙方交流與互動、傳遞與反饋的有效方式,它可以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開闊學生的思路,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重點、難點,及時調整教學進程,促進課堂教學的和諧發(fā)展。提高課堂提問的趣味性,能夠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課堂氣氛活躍。

 。ㄈ┳⒅亟虒W評價,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

  高中新課程改革必修、選修的每一個模塊都有綜合活動課,讓學生將個人作品或小組的活動成果進行展示、對比和評價,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和別人的優(yōu)點,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通過客觀、科學的評價,更容易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使學生更快地獲得新知。如在學生學完一個單元或一節(jié)課后,教師讓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結果,對比自己上傳作品的滿意情況,寫下如“我今天的表現?”“我覺得我還要加強?”等問題,讓學生的自我評價有效地促進后續(xù)學習。

  二、優(yōu)化教學設計,把握教材重難點,形成高效學習的氛圍

  要達到預期的課堂效果,合理的教學設計也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重要因素之一,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設計學生是核心。教師要有效地設計教學,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滿足學生求知、情感和發(fā)展的需要,這是“以人為本”理念的體現,也是教學設計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比如,在《多媒體信息的表達與加工》中,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根據學生層次設計基礎題和探究題,探究題提供給能力較強的學生;A題也不是千篇一律,教師可設計制作賀卡、介紹自己、明星簡介、產品介紹等主題,充分了解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特點,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才能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形成高效學習氛圍,教師心中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分散難點,觀察學生在課堂中種種表現,及時、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設計出有深度的探究問題,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在多樣化的探究活動中迸發(fā)活力。此外,課堂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教師本身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學素質。教師在熟悉教材、大綱的同時,應有一個完整的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清晰,呈現出的知識點也容易被學生接受,學生的學習思維也會漸漸清晰,學習到新知也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以任務展開教學,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典型“任務”為主。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教學任務,將學生的學習活動與任務或問題相結合,化知識為任務,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以任務探究來引起和維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如在講《信息技術基礎》第三章第二節(jié)的“表格的信息加工與表達”內容時,我事先找到我校學生月考的成績統(tǒng)計表給學生看,通過一些數據和圖表的展示讓學生感受EXCEL數據處理的強大魅力。學生看到后感到非常好奇和驚訝,產生了強烈的學習欲望。我設計出與他們月考成績有關的一系列任務,同時鼓勵學生開展合作與交流,用這些任務來引導學生完成學習過程。通過任務驅動,教師既檢測了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又為學生提高能力提供空間。

  四、注重集體備課,優(yōu)化教學設計

  教育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是集體備課的價值取向,也是建立高效課堂的方式之一。同一個備課組的教師經過各自鉆研教材和了解學生之后,提出自己的教學設想和觀點,一起進行分享和討論,資源共享,集思廣益,根據自身的特點和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對集體研討的內容進行取舍。這樣加深了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拓展了教學的方法與思路,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五、合作探究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新課程著眼于能力培養(yǎng),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和政治教育功能,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是以一個活動或案例為核心,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達成學習目標。如在講《信息技術基礎》第六章的“網站制作簡介”內容時,教師可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將一個任務分成若干個模塊,每一個模塊安排2~3人合作完成。教師一邊指導學生一邊觀察小組任務的完成情況,觀察中發(fā)現的一些“特別”學生,不可以直接點名批評,要在下課前為“特別”學生提出幾個問題,要他們和小組成員通過集思廣益來完成。通過合作探究,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獲得了小組成員的尊重。

  總之,新課程改革下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教育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問題,信息技術教師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使學生掌握信息技術,更好地適應信息進代的要求。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只有在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上做出不斷的探索與嘗試,加強教學研究,不斷完善教學過程,總結教學經驗,才能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2

  當前,信息技術的應用日益普及,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把人類社會帶入到了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它已對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及思維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術課列入必修課范疇,在未來五至十年內中學信息技術課教學將逐步發(fā)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性學科。作為信息技術課教師,擔負著培養(yǎng)一代新人的重任,不僅要使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為其他學科更好地開展多媒體教學提供良好的技術基礎,使信息技術更好地滲透到學科教學中。根據學科特點,探討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整體教學效率是中學信息技術課所面臨的一個迫切而又艱巨的任務,F就本人多年來的實踐,談談我的看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啟迪思維

  情境,是客觀現實存在的東西,同時兼有情感因素,不僅能引發(fā)人們思考,更能開啟人們的智慧。良好的情境,是學生產生興趣,產生聯想的物質基礎,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學,能起到舉一反三,融匯貫通的目的.。我在教學回收站時,放了一段錄相,錄相的內容是一對新婚夫婦,有了一個新家,搬家那天,他們把所有的廢品扔在斗車準備處理,丈夫掃視一眼斗車里的廢品,發(fā)現初戀時送給愛人的一對小泥人,隨手從斗車里撿了回來,其他廢品倒入了垃圾車,搬到新居后,妻子突然想起他們之間戀愛時的信件也被當作廢物處理了,想找回來,可垃圾車已走了,她懊悔莫已。這段錄相雖然不很精彩,但學生興趣卻很濃,隨后我設置了幾個問題:1.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2.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復嗎?3.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4.回收站是硬盤上的一塊區(qū)域還是內存中的一塊區(qū)域?5.回收站的大小能改變嗎?學生通過比較、討論,很快就解決了問題,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二、類比遷移,靈活運用

  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被動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動地建構意義,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的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教師通過類比讓學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為背景,對新知識進行認識和編碼,從而建構自己的理解,也就比較容易掌握新知識。例如在講授計算機硬件結構和工作原理時,把它與工廠生產進行類比,調度室相當于控制器,生產車間相當于運算器,倉庫相當于存儲器,原材料購進相當于輸入設備,成品運出相當于輸出設備,調度室對原材料和成品的需求進行規(guī)劃,安排生產,儲存,運輸;相當于控制器對輸入輸出設備進行控制,從存儲器中取出指令和數據到運算器中進行運算,再把運算結果存回存儲器,需要時從存儲器中取出運算結果送往輸出設備。又如講到文件對象的選擇時,可用Shift和Ctrl鍵結合鼠標選取連續(xù)和不連續(xù)文件,也可用鼠標拖動法畫出一虛框將所選文件圍住進行選取,再講到Word時,我要求學生選擇文字塊時,也用選取文件的方法來試,學生很快發(fā)現了相似點和不同點,再對Word圖形進行選取時,也發(fā)現了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學生不僅記得牢,而且在以后學習中容易進行類比,起到靈活運用已學知識突破新知識的遷移作用。再如講文件移動和復制時,步驟是:1.選擇對象(文件或文件夾);2.剪切或復制;3.打開目標文件夾;4.粘貼。將它與Word進行比較:步驟是:1.選擇對象(文字塊);2剪切或復制;3.將光標移動插入點;4.粘貼。當然也可直接用鼠標拖動法,兩者非常類似。教師也可通過打開多種應用程序窗口,對菜單進行比較,發(fā)現通常情況下,文件和編輯菜單中的項目基本相似,所用的鍵盤命令也相同。學生通過比較,找出了相似性,為以后知識的遷移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使用這種方法時,選擇的類比對象要恰當,否則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觀察對象,培養(yǎng)能力

  對象的方法與理論在計算機科學中有著非常巨大應用,它被認為是計算機科學中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其實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是通過對一個個對象的認識來實現的。例如動物、植物、有形物體和無形物體,他的不同性質決定著不同用途。在教學中,通過對Windws中不同元素進行類似的處理,有利于學生對各種操作對象統(tǒng)一認識,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例如在文件類型教學中,可以把文件比作不同種類的動物或植物,不同動物它的屬科不同,秉性不同,文件也可以看成一個對象,它有文件名、文件類型、大小、最后修改的日期時間、圖標、打開的應用程序、只讀、存檔、隱藏等屬性,不同植物生物的環(huán)境不同,不同動物的窠不同,不同類型的文件也要有相對應的應用程序窗口才能打開。在教學中,多讓學生仔細觀察,發(fā)現不同文件類型的圖標和擴展名不同,它的內容也不同,教師再通過打開各自應用程序窗口,讓學生完全明白不同文件它處理的對象(文字、聲音、圖形、圖象、影像、動畫等)是不同的,使學生對不同對象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培養(yǎng)了學生循序漸進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設置問題,自主學習

  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依靠教師,而實踐操作卻很大部分需要學生自行解決,在教學中設置相關任務,通過自主操作、集體討論,解決問題,這是信息技術課教學常用的方法。跟其它學科相比,軟件的操作變化多端,而且這些操作之間常常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所以如果僅僅單獨的羅列這些基本操作會使學生感到無所適從。如果教師通過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來把這些操作串接起來講解,學生就容易接受和掌握,在實際操作中碰到類似的問題就能自己去分析解決。例如在Word文字處理綜合練習時,教師可以提出事先打印分發(fā)一篇文章,設置相關問題,如標題的排版,文字的修改,段落的連接,分段,段落調整,段落排版,調整字間距和行間距,設置打印頁面等等問題,讓學生通過上機,依靠集體力量,自行討論解決任務。也可以采用這樣一種方法,如拿一張已排版好的較為復雜的文章或表格,讓學生盡量做到與樣文或樣表一致,通過自主完成的作業(yè)就是自己的一件作品,使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和喜悅感,可以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電腦的興趣。這種方法更能讓學生主動自主學習,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拓寬認知,促進發(fā)展

  信息技術課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應當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工具軟件,進行拓寬知識面教學,信息技術課本中的知識畢竟有限,而實際應用卻上無限發(fā)展的,軟件的開發(fā)應用日新月異,能否利用工具軟件進行加工處理所需信息,是培養(yǎng)學生素質的重要體現,如圖形圖象的制作、聲音文件的處理、簡單動畫制作、網頁制作、防毒殺毒等,拓寬這些知識面對學生的發(fā)展能起促進作用,因此,教學中要穿插工具軟件教學,如看圖軟件Acdsee、豪杰圖象瀏覽器,圖形圖象處理軟件畫圖、Photoshop,動畫制作軟件Flash,視頻播放器MediaPlay、超級解霸,Mp3播放器,音頻處理超級錄音機,防毒殺毒Kill、Kv3000、瑞星殺毒軟件等,教學中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讓學生對各種對象處理有一個了解也就足夠了,這些工具軟件的學習不僅不會給教學效果帶來不利,而且能鞏固所學知識,促進各種基本操作及應用能力的發(fā)展。

  當然,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以操作技能培養(yǎng)為主線,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學生在實踐中嘗到成功的快樂,這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關鍵所在。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3

  摘要:在新課程不斷深入改革的當下,初中時期對于學生而言是非常關鍵的,是學生性格和習慣逐漸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他們人生觀和價值觀養(yǎng)成的關鍵階段。因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堅持做到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現狀,開展興趣教學,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開展多種教學方式,以此來不斷提高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為他們未來的學習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構建

  一、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現狀

  在初中的信息技術課上,老師的任務就是教會學生計算機的基礎操作,因為信息技術課不在中考考試范疇內,所以老師對于這門課也是敷衍了事。老師不用心備課,學生也就不會認真學習。例如,在老師操作演示之后讓學生上機體驗,學生就開始玩游戲、上網聊天,導致一堂課毫無收獲。因此,在學習這門課程的時候,老師和學生都要端正態(tài)度,不要因為沒有考試壓力就放松學習。學好這門課程,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是很有益處的。

  二、開展興趣教學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要對學習有了興趣,就會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有效地實施興趣教學,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但是,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夠僅僅有樂趣,還要有一定的壓力,學生才會更加珍惜自己的學習成果。在進行班級內學生作品比賽時,老師要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這個科目在上課的時候才會有氣氛,在課堂效率提高的同時,學生也會有較大的興趣去學習。在比賽時,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去競爭,這樣在比較中學習,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提高。比如,在教授WPS演示文稿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一個作業(yè),用自己已經掌握了的WPS知識去給家人或者朋友寫一封信,或者老師給一些故事圖片,去要求學生根據這些圖片編寫一個故事,可以讓學生去進行自我選擇,并給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去策劃練習。對于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就可以要求他們兩個作業(yè)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對于基礎相對一般的學生就不必嚴格要求,完成一個也是可以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對于計算機應用的記憶就會更加深刻了。

  三、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地方,這個地方的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影響,能否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這就要求老師在上課期間一定要相對靈活地去應對課堂。對于一些問題,老師完全可以讓學生去回答,從而達到引領學生思維的目的。比如,老師可以根據具體的課堂問題去調節(jié)進程,盡量多地運用各種方式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的思維活躍起來。與此同時,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運用,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學到知識,印象會很深刻。

  四、開展多種教學方式

  在多種教學方式中,有著明顯效果的就是競爭教學和合作教學這兩個相對極端的教學方式。競爭對于提高效率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因此,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完全可以讓學生通過一些比賽去在提高課堂效率,在一定的競爭下,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可以有意識地去進行訓練,在鼓勵了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也達到了教學目的,讓學生在日常學習和訓練中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對于知識的學習,老師的講解是一方面,學生的理解又是一方面,但關鍵在于學生的理解。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應用軟件也在不斷更新,技能只是當時一個階段時間的學習,但是應用卻是一生受用。在上課期間,老師可以根據課堂學習去詢問一些專業(yè)性的知識,讓學生來解答,這樣就會讓學生有了學習的自主性。這兩種教學模式都是可以去運用的。比如,設定學生在一定時間內打夠多少字數,分小組完成,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競爭作用,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能力。再比如,在教學生如何去使用WPS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先獨立思考應該如何做,提出問題,然后再共同思考,引導學生去不斷地嘗試、實踐,找到解決的辦法。老師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得學生對答案更加印象深刻。綜上所述,在當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初中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時,要不斷加強學生的自身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習慣,以此構建出高效的課堂。

  參考文獻:

  [1]吳宏偉.信息技術課堂高效模式的創(chuàng)建與反思[J].華夏教師,20xx,(07).

  [2]郝景霍,邢玉芬.實現信息技術課堂高效的策略探析[J].中華少年,20xx,(26).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4

  1.為語文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能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語文學習不能脫離一定的環(huán)境,而在課堂教學中,由于時空限制,很多生活情境難以在課堂上再現,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便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重新將生活情境置于課堂之中,圖文并茂、良好的人機交互,從而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認真地觀察、主動積極地思考、生動活潑地感知,縮短學生對新知識的認識過程,幫助他們較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酈道元《三峽》一課時,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教師在課前先播放了光盤《三峽的美麗風光》的片段,優(yōu)美的音樂和極富動感的畫面,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然后點題,再進入課文的具體教學工作,這時學生的思維會一下子被激活起來,從而能夠以最大化的注意力、積極性、思維敏捷性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在此基礎上再次結合畫面,學生對畫面的理解就能夠自然過渡到對課文文言語句和課文內容重點難點的理解當中,使原先枯燥的文言文學習變得更具趣味性、有效性,從而充分調動了學生各種感官的參與,自始至終讓學生的學習情緒處于亢奮狀態(tài)。

  運用先進的科技技術,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情感激勵的工具與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工具,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人與物化信息、網絡世界、現實世界之間的交互。教學過程中語文課程信息就會由抽象變得形象、從枯燥變得趣味等等;能夠實現學習的主體化、多元化、社會化,從而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效益;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夠有效地把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視頻和聲音等多種信息進行綜合加工處理,并能同時呈現,這種立體式的表達效果以及良好的人機交互方式,能夠同時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從而讓學生更直觀、更全面地了解所學課程內容,能夠激活學生的悟性、認知興趣和思維積極性,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

  2.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如語文課文的預習工作,課文的寫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相關的內容就都可以通過網絡來全部實現,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的預習充滿樂趣,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可以對比較深入的知識進行更廣泛的了解,這就改變了傳統(tǒng)的只對課文進行閱讀的簡單預習。這是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查閱資料自己解決問題,真正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人身份,更是利用網絡的資源共享、開放性,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fā)展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

  利用網絡,學生還可以對所學內容進一步拓展,對自己所感興趣的內容深入學習。網絡實現資源的共享。網絡環(huán)境下,教學信息不僅以豐富的文本形式,還以超文本的形式表達給學生,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網絡的開放性真正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能夠與老師進行交互式學習,能夠親身參與,訓練動手能力;網絡的開放性能夠讓學生得到更廣的學習空間,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實現資源共享,進行更廣泛的交流合作,從而拓寬自身的思維空間和想象空間,更全面地發(fā)展自身全面、綜合的能力;網絡的運用有助于學生協(xié)作學習的展開,促進學生高級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和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在增強學生社會交流技能的同時,會讓學生能夠更容易順應未來社會的信息化趨勢,激發(fā)學生不斷探求、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最終使學生在現代社會中得到良好的生存和發(fā)展,從而又能夠不斷促進社會的發(fā)展。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5

  一、市場營銷課程的概述

  市場營銷實際上指的是以市場為基礎,運用交換手段來滿足自身需求的過程。運用市場營銷,企業(yè)可以更加有效的經營企業(yè)經濟活動,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業(yè)的管理職能。對于一個企業(yè)來說,市場營銷是最根本的一項職能,能夠促進企業(yè)未來發(fā)展[1]。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認清市場營銷這門學科的特點:首先,市場營銷屬于軟學科,在教學內容方面更偏向抽象的理論講述;其次,市場營銷屬于綜合性課程,與其他學科有著很強的關聯性;最后,市場營銷需要進行大量的信息采集,僅僅依靠模擬實驗無法讓學生充分理解。學生通過市場營銷課程,能夠培養(yǎng)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應變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時間動手能力。

  二、信息技術與市場營銷教學的整合情況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計算機技術已經逐漸在各個領域中。近年來,很多學校都嘗試著將信息技術與市場營銷課程整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方法、內容,還是模式上,都發(fā)生了一些改變。但從當前情況來看,在對兩者進行整合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包括以下兩個主要方面:

  (一)認識不足

  在市場營銷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不同的教師在課程深度與課程內容的理解上會存在一些差異,一部分教師對信息技術的了解不夠深入,對兩者之間的整合沒有辦法充分理解,認為兩者的整合只是單純的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即可,這是教師思想上的重大偏差,甚至一些教師將文字與圖片強加到市場營銷課程中,不僅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還分散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適得其反[2]。

  (二)側重偏差

  現階段,網絡技術已經普遍運用到了課堂教學中,使知識傳達得更加清晰與快捷,但是,在對網絡技術進行運用的過程中,其教學效果卻遠遠比不上真實的教學場景。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網頁資源的依賴性過強,制作課件時,只是單純的將素材呈現給學生,這讓學生對市場營銷學科相關信息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無法對一個問題深入了解。

  三、信息技術與市場營銷教學的.整合

  (一)整合思路

  在對兩者進行整合的過程中,思路之一便是使教學組織模式多元化,如個人學習、小組學習、班級學習等,還要將課上學習、課后鞏固、課程實踐、期末考核等關系處理好,運用導學制與模塊制結合的教學方式,強化改革力度。思路之二便是以學校網絡教學硬件為基礎,通過校園網,開展在線學習與BBS答疑活動,讓學生可以更好的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在整合課程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明確市場營銷課程的基本特征,從而將其傳達給學生。

  (二)整合效果

  課程整合能夠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在整合過程中,教師需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進行科學合理的可行性分析,樹立整合效果的相關指標,以達到最終的整合要求,F階段,教學理念與教學態(tài)度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所以,在學校需要更加重視學校中的計算機設備,強化對相關設備的維護,為以后的教學做好物質準備[3]。另外,學校還需要強化軟件工程的相關建設,提升教師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真正實現市場營銷與信息技術之間的整合。

  (三)影響因素

  大體上講,對課程整合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種:第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課程設計、教學方法以及課件制作等方面的影響,教師需要運用更加多元化的實踐教學方法,以幫助學生理解市場營銷的理論知識,提升學習效果。第二,在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與學生加強互動,消除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感,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接受教師所傳達的信息,對市場營銷課程的理解也會更加充分與深入。第三,市場營銷需要獲取很多動態(tài)的信息,而信息技術正是一種動態(tài)廣泛的技術,兩者之間的相互整合更有利于教師從網絡上獲得更多的市場信息,且這些信息與資料的更新速度更加快速,便于教師向學生傳達更多的實踐與理論知識。

  四、結語

  在信息技術與市場營銷課程中,需要強化培訓教師的相關技能,使教師能夠對兩者有一個正確且充分的認識,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將兩者充分結合起來,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有針對性的教學,多開展實際操作的相關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從而提升教學效果與教學水平,進而為市場營銷課程的發(fā)展提供更適合的思路。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6

  一、信息技術在高校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

  隨著經濟水平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作為新媒體時代產生的新事物結合至教育領域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并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信息技術主要是指結合了文字、圖像、音頻和視頻等技術,是能夠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來的教學模式。研究實踐表明,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相結合能夠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并且能夠將繁雜的知識轉變?yōu)榫喕闹R內容,繼而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和形象。例如利用矩陣進行數值分析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鎮(zhèn)定性,對于學生思維能力和邏輯性要求較強,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能夠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矩陣方法。將信息技術與高校數學教學相互結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首先能夠增強數學教學的多樣化,繼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其次,利用信息技術能夠豐富對數學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

  二、信息技術在高校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現實意義

 。ㄒ唬┨岣呓虒W質量。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的普及發(fā)展使得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將其結合至教育領域中將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創(chuàng)新發(fā)展高等數學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首先,信息技術與高校數學教學相結合能夠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傳統(tǒng)的數學教育理念中忽視了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因此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活動的結合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豐富和擴展高校數學教學內容,繼而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其次,將信息技術與高校數學相互結合能夠轉變教學方式,實現有效性的數學教學。在學習三維幾何、向量幾何知識時,學生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使用相應的學習軟件實現對圖形的構造,借助點擊、拖拉的動態(tài)效能,深入學習幾何圖形的特點與相關性質,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二)轉變師生角色。傳統(tǒng)的高校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處于數學教學的主體地位,學生更多的情況下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因此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活動相結合,能夠轉變師生的角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F代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活動相結合主要體現在課堂上和課堂外,在課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數學知識進行整理和歸納,后由學生進行總結和發(fā)言,使得學生充分參與至數學學習活動中,實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師更多的是進行指導和輔助。其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促使一些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平臺應運而生,例如微課教育、慕課教育和翻轉課堂等。高校數學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制作成微視頻上傳至在線學習平臺,從而打破時間和空間對于學生數學學習的限制,并且在線學習平臺中的視頻、音頻內容豐富,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喜歡和愛好進行選擇,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三)實現因材施教。高校數學教學結合現代信息技術能夠推動數學教育的現代化發(fā)展,促進因材施教的實現。將信息技術結合至高校數學教學活動中將不同于傳統(tǒng)利用教材進行教學的模式,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學生需要時間進行筆記的整理,不僅影響教學的進度和效率,并且限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新媒體背景下,信息技術能夠創(chuàng)建在線學習平臺,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利用在線平臺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并且教師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和拓展,并且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喜好和需求進行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現代技術使得學生擺脫了課堂對其的限制,并且能夠制定具有針對性學習計劃,使得因材施教得以實現,并提高數學教育的意義和價值。

  三、信息技術在高校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具體原則

 。ㄒ唬┍WC教學方式和教學目的相互協(xié)調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高校數學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幫助學生尋找正確的價值方向,繼而提升其人文、文化和精神素質。因此高校的數學教學活動應堅持與時俱進,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展,F代化的信息技術與高校數學教學相互結合能都幫助數學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但由于我國信息技術起步較晚,因此教師的現代化教學能力不足,導致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相互結合事半功倍。信息技術在高校數學教學中的結合和應用應堅持教學方式和教學目的相互結合的原則,充分發(fā)揮信息教書輔助教育的作用,在教學目標和教學手段之間產生矛盾時,以教學目標為主,根據現實狀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教學調整。(二)保證信息技術與教師講課相互協(xié)調將信息技術結合至高校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對于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在具體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確保信息技術與教師授課之間的關系協(xié)調發(fā)展。將信息技術與高校數學教學相結合中,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將展現得更加明顯,現代教育技術和理念能夠有效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繼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教學情景。但是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講授之間仍需要進行合作和協(xié)調,并且有著重要的意義。例如在利用幾何畫板來完成向量平移化平行四邊形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主完成,主要的步驟如下,首先建立幾何畫板,再利用“畫線段”以及“文本工具”完成基礎操作,使用“選擇工具”選取A、B兩點并標記A指向B的向量,確保選中線段AC和點C,通過菜單“變換”-“平移”,實現線段AC和點C向向量AB的平移,將出現的第四定點標記為點D。(三)保證情感教學和知識傳輸相互協(xié)調信息技術在高校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過程中,應堅持證情感教學和知識傳輸相互協(xié)調的原則。教學活動主要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因此不僅是知識講授和學習的過程,其中也包括師生之前的情感交流,因此將信息技術結合至高校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保證情感教學與具體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相互協(xié)調。信息技術作為科技的產物不具備情感交流和互動的功能,更多的是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無法感染和引導學生的思想和心理成長。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掌控好信息教學技術使用的程度和時間,并且掌握正確的使用方式,并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重點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等。學生通過數學的學習提升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主要仍需依靠教師進行引導和幫助,因此信息技術與高校的數學教學相結合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完成教學任務,與此同時要做好情感教學和知識傳授之間的相互協(xié)調發(fā)展。

  四、信息技術在高校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ㄒ唬﹤湔n階段。信息技術與高校數學教學相結合,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效,將數學教學內容通過圖片、文字或是視頻等形式展現出來,能夠有效地改善高校現階段數學教學中的不足。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相結合中,教師應重視課前備課工作,從而確保數學教學的順利開展。首先,教師在課前應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制作PPT,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現教學內容,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和熱情,F階段的教學課件設計中缺乏多樣性和針對性,并且教學課件內容與數學教材中的內容大致相同。教師應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和拓展,從而確保接下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具有實效性和實用性。其次,教師在課前備課環(huán)節(jié)中應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確保自身的教學態(tài)度是端正,并且正確認知現代信息教學手段。部分教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會認為信息技術能夠更加省時省力,不許要再對知識進行講解。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中應熟練掌握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技術,并且了解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轉換的時間節(jié)點。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知識時,教師在課前可以組織學生利用幾何畫板或是Flash軟件進行自主學習,借助動態(tài)的形式了解“割補法”以及“平移法”,繼而深化學生對于勾股定理的感性認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ǘ┙虒W階段。信息技術在高校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教師在教學階段中需要掌握好教學的節(jié)奏,并提升自身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數學教學的專業(yè)技能。首先,現代信息技術與高校數學教學相結合是教育現代化實現的重要途徑,并且相較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更具實效性和創(chuàng)新性。將信息技術與高校數學教學相結合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與此同時教師應掌控好教學節(jié)奏,基于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開展教學實踐活動,避免節(jié)奏過快或是過慢影響教學效率。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主要利用課本進行教學,學生會有一定的記憶和理解時間。但是信息技術教學模式下,需要教師具備一定掌握教學節(jié)奏的能力,教師講課節(jié)奏不能過快,否則將使得學生無法徹底理解數學知識。以“勾股定理”課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幾何畫板軟件進行操作,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更多的證法。其次,教師應提升自身使用現代化數學教學軟件的意識和能力。數學學科是一門邏輯較強的學科,因此對于教師得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要求較高,結合信息技術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利用由美國研制出品的商業(yè)數學軟件MATLAB,該數學軟件能夠進行矩形運算、繪制函數以及實現算法等,其高效的數值計算功能能夠幫助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避免繁瑣復雜的數學運算過程,利用完備的圖形處理功能實現數學教學的可視化,有效的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將信息技術與高校數學教學活動相結合,高等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將更加生動和形象的展現出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ㄈ┹o導階段。高校數學課后輔導答疑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同樣重要。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相結合,需要教師結合實際的數學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課程設計,從而最大程度上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高等數學知識。課后的數學答疑輔導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和教師進行交流互動的重要方式,能夠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繼而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和熱情,提高高校數學教學的實效性和實用性;谛畔⒓夹g的高校數學課后輔導可分為兩種形式,即教師在線輔導與學生自主復習。首先,利用現代化的信息交流平臺教師和學生可以實時在線交流互動,例如微信、QQ等。教師可以組建數學,學生在復習中遇見問題時可以第一時間與教師進行交流和互動,打破了時間和空間對于學生復習的限制。并且在線交流能夠為學生們之間的交流和資源共享提供平臺,幫助大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其次,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在線學習平臺,將數學的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制作成微視頻上傳至在線學習平臺,例如慕課教育、微課教育等。學生在課后復習中可以利用Flash軟件了解和學習面積平移的相關證法,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使得學生在課后也能進行有效的學習,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綜上所述,基于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將信息技術與高校數學教學相結合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隨著經濟水平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作為新媒體時代產生的新事物結合至教育領域中能夠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并且能夠將繁雜的知識轉變?yōu)榫喕闹R內容,繼而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和形象。首先,信息技術與高校數學教學相結合能夠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并且能夠提高學生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提高高校數學教學的整體教學質量。其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對于學生數學學習的限制,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喜歡和愛好在線學習平臺中學習,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因此,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結合在有效整合數學教學資源的同時能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培養(yǎng)出更多高素質的綜合人才。

  參考文獻:

  [1]楊鵬.論高校數學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合[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xx(5).

 。2]羅靜彥.多媒體在高校數學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xx(7).

  [3]李繼成.順應在線教育發(fā)展趨勢舉辦全國高校數學微課程教學設計競賽[J].大學數學,20xx(5).

  作者:杜飛飛 單位: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7

  摘要:為順應社會發(fā)展需要,各職業(yè)院校將信息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為職業(yè)院校創(chuàng)新型教學發(fā)展做出很大貢獻。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將信息技術與職業(yè)院校課堂教學相結合,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了教學質量。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去,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實現職業(yè)院校創(chuàng)新教學的發(fā)展。本文就利用信息技術來完善職業(yè)院校創(chuàng)新教學發(fā)展展開討論。

  關鍵詞:信息技術;職校;創(chuàng)新;教學

  一、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職校創(chuàng)新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更為廣闊的信息資源,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專業(yè)技能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豐富的信息資源,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不斷探索學習新知識。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協(xié)調老師、學生和教學內容等教學因素之間的聯系和影響,在充分利用信息資源的基礎上,保持整個教學系統(tǒng)的統(tǒng)一性,提高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將信息技術引入到職校創(chuàng)新教學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意義。

  首先,可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職業(yè)院校創(chuàng)新教學的發(fā)展。信息化技術為傳統(tǒng)課堂注入了新鮮血液,許多更為先進的教學方式和教育理念走進課堂,帶動了課堂教學改革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應用完全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課堂格局,形成了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格局,在這樣的教育下,學生更有主人翁意識,也更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其次,滿足培養(yǎng)信息時代發(fā)展高素質人才的需要。當前是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時代,要求培育一批實踐能力強、大膽創(chuàng)新、自主學習和協(xié)調溝通能力強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信息化社會的今天,既有人才競爭又有信息競爭,現代社會對信息化人才是極其渴求的。信息化技術在職校教育中占據著一席之地,職校教育為順應現代社會的發(fā)展需求,也在積極地與社會發(fā)展接軌,為培養(yǎng)信息化的人才不遺余力。信息技術是近年來比較新興的學科,教師和學生都處在探索階段,也是一個與信息技術發(fā)展一起成長的階段,二者一旦同步,勢必會碰撞出令人驚喜的火花,職校教育也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信息化人才,走在技術發(fā)展的前列,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

  最后,促進信息技術發(fā)展,優(yōu)化課堂管理,促進教學模式改革。信息技術在職校課堂中的應用,正在逐步發(fā)展中,不同的學科應用信息技術的程度不同。但無論其應用信息技術的程度深淺,信息技術都會應用到。這樣的應用在潛移默化中讓教師和學生接受了信息化技術帶給他們的變化,包括教學模式的變化,課堂管理手段的變化。信息技術在實際中的應用,又促使信息技術繼續(xù)發(fā)展完善。

  二、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完善職校創(chuàng)新教學的發(fā)展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改變教育觀念。

  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職校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求教師改變教學觀念,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大力倡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為實現創(chuàng)新型教學營造良好環(huán)境,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有自己的見解,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為促進創(chuàng)新教學課堂改革,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是重點,職校老師要樹立不斷學習新知識的意識。在加強自身專業(yè)知識和信息技術知識積累的同時,還要了解前沿知識,豐富自身的知識水平,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熟練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構建完整的創(chuàng)新教學系統(tǒng)。

  信息技術讓職校教師從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走出來,順應現代教育的發(fā)展需求。比如,本人所教學科為計算機應用基礎,不僅學生要學,教師更要學,無論是哪一學科的教師,在現代課堂教學上都要用到多媒體,而多媒體的基礎就是計算機的應用。掌握計算機操作,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是現代職校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業(yè)務技能隨之提升。因此,信息技術的出現帶動了教學觀念的轉變,也促使教師素質得到提升。 2.改變教學方式,推進職校創(chuàng)新教學發(fā)展。

  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去,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利用多媒體,讓生動有趣的圖片、動畫和音樂吸引學生,將演示文稿穿插到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思考,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

  信息技術發(fā)展的產物之一是電子商務。在電子商務中,一切交易的發(fā)生都有賴計算機技術。在學校的電子商務教學活動中,理論課和實踐課平分秋色,很少有課程能做到實踐課程占如此大的比例。這是由于電子商務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需要學生熟悉實際操作整個系統(tǒng)運作的流程。這一現象的出現改變了固有的教學方式。從前的教師重理論,輕實踐,幾乎是紙上談兵,使得學生走入社會后,動手能力差,不能很好的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電子商務的出現,讓學校對教學方式有了全新的認識,根據課程性質的不同,以及對動手能力和理論知識掌握水平的不同,合理分配學生的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學習時間。電子商務的教學方式,讓職校重新審視了各課程的教學方式。不斷的`將合理的教學方式應用到其他課程中,推進職校創(chuàng)新教學的發(fā)展。

  3.加強學生信息技術培養(yǎng),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教學手段,加強學生信息技術知識的培養(yǎng),更有利于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知識的熱情。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自由發(fā)言,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以便更好發(fā)揮信息技術在職校創(chuàng)新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無論學生將來從事何種職業(yè),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是現代社會對人才最基本的要求。在教學期間,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加強學生信息技術培養(yǎng)的過程,充分挖掘學生的巨大潛力,讓學生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職業(yè)道路,人盡其才。

  即使是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也需要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比如,對工商管理專業(yè)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專業(yè)看似與信息技術無關,但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yè)中都有廣泛的運用,在工商管理中的應用尤為深入,F代企業(yè)要想在商海繼續(xù)生存下去,就必須進入信息化的時代,利用信息技術為本企業(yè)的各種業(yè)務服務,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才符合市場規(guī)律的。一些大型企業(yè)的管理早就步入了信息化的時代,在他們的日常工作中,業(yè)務的處理和交易都是通過信息手段完成的。幾乎一切管理都依賴信息技術完成,比如企業(yè)的財務、人力資源等都是在信息系統(tǒng)的支撐下完成的。

  三、總結

  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職校創(chuàng)新教學中去,不但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也是建設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需要。觀念引領行動,學校要大膽嘗試,充分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改變教學方式,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加強信息技術知識的培訓和改變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實現課堂質量和效益的最優(yōu)化。鼓勵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現創(chuàng)新教學。

  參考文獻:

  [1]王文霞;楊改學;;對信息技術與中小學課程教學整合的思考[J];軟件導刊;20xx年20期

  [2]孟奕杉;中小學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模式及支撐軟件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xx年。

  [3]楊成,邵敏;對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xx年10期。

  [4]隋金雪;楊莉;;自動化類專業(yè)課程在信息技術整合下的探究式教學研究[A];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xx年。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8

  摘要: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是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必然產物。要想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提高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激發(fā)學生學好這門學科的興趣,提高初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效率呢?本文從更新教育理念、實施分層教學、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采用多元化評價等方面來探討信息技術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理念;分層教學;多元化評價

  當今是一個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fā)展,它在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因此,在初中階段的學校教育中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的培訓變得越來越重要。于是信息技術課程在這樣的時代召喚下應運而生。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基礎的信息技術知識,能夠進行基本的操作,并且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何上好這門課是我們一直在思索和探究的課題。下面,我結合自己近幾年來的教學工作,來淺談自己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作為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我們要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

  要做好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工作,教師首先要從理論上武裝自己,用先進的教育教學觀念來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1.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觀念,要認識到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實施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目標,明確現代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終身教育打下堅實且良好的基礎。

  2.教師要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傳統(tǒng)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教師要學習運用現代先進的教育技術,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3.教師要將信息技術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整合,以全新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次教學

  大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基礎,但是由于每個學生的認識水平、家庭環(huán)境以及學習環(huán)境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他們在步入初中之后,信息技術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如果教師采用“一刀切、齊步走”的教學方式,顯然是行不通的,極易造成好學生“吃不飽”、中等生學不好、后進生“吃不了”的不良局面。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會使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無法實現高效的信息技術教學。所以,在平時的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我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來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以求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具體操作如下:我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學習能力和知識基礎的不同把學生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學生為學習基礎比較好、電腦基礎知識和操作熟練的優(yōu)等生,第二層次的學生為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一般的`中等生,第三層次為學習基礎比較差、學習能力也相對較低的后進生。在備課過程中,我會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來設計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在課堂教學中,我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能被充分調動起來,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三、教師要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要想讓學生真正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提高操作技能,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只有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調動起來,才能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表現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使學生智慧的火花在交流和討論中碰撞出絢爛的光彩。課堂教學的時間畢竟有限,教師可以傾向于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礎操作技能的訓練,但是在課外的時間里,學生的思維應該是無拘無束的,教師要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自由發(fā)揮,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延伸到課外的活動中,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第二課堂繼續(xù)學習和鞏固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四、教師要采用小組互助的方式進行教學,減輕教師的輔導負擔,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基本上都是在微機室里完成的。在具體的上機操作過程中,幾乎每個學生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技術問題。尤其是剛剛開始進行操作學習的階段,教師在微機室里忙來忙去,還是無法兼顧到全體學生,以至于部分學生因為無法得到教師的幫助,不能及時解決操作時遇到的問題而逐漸失去了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想出了一個小組互助學習,用學生來輔導學生的辦法。這個辦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解決了教師忙不過來的難題,又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辦法是這樣的:在剛開始的教學過程中,我會認真觀察哪些學生能夠快速準確地完成教師布置的操作任務,然后我會大力地表揚這些學生,并且宣布讓這些學生來充當教師的小幫手,把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這些學生分別負責輔導一組學生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并開展小組競賽,來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他們更是干勁十足。在學生輔導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巡視指導工作,充分發(fā)揮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有重點地輔導某些學生或者班內存在的共性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減輕了教師的負擔,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了及時的幫助和指導,一舉多得。而且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要比師生的交流更容易,因此學生輔導學生的效果甚至比教師的講解更好。總之,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信息技術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項重要措施。作為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我們要避免傳統(tǒng)教育的缺陷,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提高操作技能,為信息技術的普及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鄒桂開.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實踐與思考[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4).

  [2]司清清.農村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軟件導刊,(2).

  [3]滕飛.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之我見[J].中華少年:教學版,(18).

  [4]李志河.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應用發(fā)展性評價的實驗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5).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9

  【摘要】本文討論在現代信息技術下教師該如何將信息技術與物理課堂教學進行整合,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適應新形勢下的物理教學工作。

  【關鍵詞】信息技術;物理教學;整合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全面提出,這一場影響深遠的教育變革已經深入人心。它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也必需重新進行定位,而信息技術正悄然走進我們學習和生活之中。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不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物理世界其實既豐富多彩又奇妙有趣,只是因為目前學校教育中應試的觀念仍相當嚴重,加上許多學生從小就被灌輸了物理難懂難學的思想,讓本應該生動活潑的物理課堂死氣沉沉,學生學習變成了只為了應付考試……。如何讓物理回本溯源,讓學生回歸到一個奇妙的物理世界里呢?在這方面多媒體技術為我們的課堂提供了豐富的方法和手段。多媒體表現手法多種多樣,能達到聲圖并茂、平面立體的展示,同時作用于學生的視覺、聽覺。如一些物理學史中的常有經典小故事、物理學家們的趣味軼事,均可通過動畫、視頻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一些極具趣味性,又富物理哲理的而又無法在課堂上直接完成的小實驗;一些需要經歷漫長時間的實驗;一些克服了宏觀、微觀、時間、空間的限制的物理現象與物理過程。有了現代信息技術這一手段,都能夠在課堂上呈視出來,將形象資料進行恰當的呈現,結合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用一幅幅富有生氣、富有規(guī)律的圖片、視頻、音頻進行展示。

  二、應用虛擬實驗室進行物理實驗教學

  在傳統(tǒng)物理課堂教學中總是存在著些先天的缺陷。如一些宏觀的物理過程、微觀的物理進程、極快、極慢的.物理過程、特定時間、特定季節(jié)發(fā)生的物理過程,都存在著無法在課堂適時演示的缺陷。若是能恰當地運用模擬課件、實際實驗視頻,就能夠讓學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進行模擬實驗或進行實驗觀察。甚至能靈活地放大或縮小,加快或減慢物理過程,將這些物理過程形象、生動的還原給學生,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增強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又能使學生對物理現象加深認識,深化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實時處理實驗數據、化數據為圖表

  許多物理實驗需經多次操作重復實驗以減小實驗誤差,這就會產生龐大的數據量,而對這些原始數據進行重復并且機械的處理,如:數據的運算、錯誤數據的剃除等一些既繁瑣、又耗時耗神的工作,讓課堂上的寶貴時間就在這種機械重復不知不覺中溜走了。當然,學生偶爾進行這類訓練還是有其必要性,但大量的重復的機械的運算卻是沒必要的,也正是這些枯燥無味的機械操作讓許多學生對實驗產生了厭煩感。其實大可將這些工作交付電腦完成,比如如今漸入中學課堂的DIS數字實驗室系統(tǒng),只要設置幾個公式,就能將這些工作完全交由計算機自動處理。還可將這些數據自動篩選處理后畫成透視表或透視圖,將這些枯燥乏味的數學符號直接轉化成直觀的圖像,一些物理規(guī)律自然的在圖中體現了出來。即使沒有這個先進系統(tǒng),我們也可以引導學生應用office辦公系統(tǒng)中excel軟件中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也能達到甚至超過DIS系統(tǒng)所能達到的結果。

  四、利用人機交互及時反饋、因材施教

  作為目前較先進的一種教學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最顯著的特點就在于它具有的交互性,能夠實時實現人機的互動,這就具備了在實際教學中及時反饋信息的功能。比如我們在課堂上學習了某個概念、某個規(guī)律之后,我們可以設計一些相關的練習課件,還可在課件中添加如掌聲、惋惜聲等激勵機制,老師在教師機能及時獲取學生情況。這就能方便地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教師就能對學生進行個別實時指導,從而真正達到因材施教。

  五、整合資源、提高課堂容量、課堂密度

  中學物理課程存在學時少、課程多,學生只“埋頭趕路”、不“抬頭看路”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能夠盡可能提高課堂容量,內容密度。信息技術的應用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條捷徑。

  針對大量信息如何進行優(yōu)化處理,需要教師的精心備課、精選習題,設計出最適合學生實際的課件,通過語音、圖形、動畫、視頻的運用,讓學生多種感官并用,增強學生的學習效度、使課堂容量增大。當然也可利用現成的、網絡下載的CAI的聲、光、電的多媒體課件來加大教學密度和課堂容量,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達到將有限的課堂時空拓寬和拓深的目的。教師還應能充分利用好網絡上共享資源,擴展信息來源,通過網絡,現代信息技術能夠提供海量的相關信息,從面可以實現課堂高密度教學。

  六、避開整合誤區(qū),提高課堂效度當然,信息技術與物理課堂的整合也要注意其有效性,從實際出發(fā),注重優(yōu)化學習過程,促進課堂效率,切不可為了整合而整合。在實際物理課堂教學中,物理教師應注意避開以下一些整合誤區(qū):

  1.濫用信息技術、生搬硬套、高級設備低級用,僅以PPT課件起到取代黑板的作用。

  2.以缺乏說服力的模擬實驗課件取代演示實驗或學生的動手實驗,扼殺學生動手機會。

  3.大容量繁雜信息不經篩選,只重呈現不重效度。

  4.大量精力投入在課件的開發(fā)設計中,忽視網絡的資源共享。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0

  一、大學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層次

  1.低層次的整合,使用現代科技產品進行英語教學

  電腦和投影儀代替?zhèn)鹘y(tǒng)的黑板粉筆在教室里的大量使用是這一階段的顯著特點。教育工作者關注這些現代化教學設備,練習并熟練地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方法和運行特點。通過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知識,老師能夠很好地利用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呈現學習內容,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得到極大的提高。這一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主要表現為一種學習對象。

  2.全方位立體式整合

  現代教育技術不僅僅在英語學習的課堂上被使用到,在課下的作業(yè),考試,自學等各個方面都被廣泛使用。教師通過使用信息技術產品與學生互動,學生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參與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并能在現代教育技術支持下進行自學。學習資料來源的多樣化和便利性使得信息技術的利用對于學生學習來說更加方便,F代教育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不僅僅表現在學習層面,更能夠達到一種社會文化層面。信息技術在這一階段的整合才真正表現為一種教學手段。

  二、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課程整合中要達到的目標

  1.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這一定義或內涵可以表述為

  所謂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或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就是通過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于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來營造一種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實現一種既能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方式,從而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較充分地發(fā)揮出來,使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fā)生根本性變革——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轉變?yōu)椤爸鲗А黧w相結合”的教學結構。

  2.“主導,主體”教學結構的構建

  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初步整合主要表現為教師在課堂上對信息技術的利用。對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來說,它突破了教師“一言堂”式的教學,使得新式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手段更加多樣。然而僅僅在課堂上進行改進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只能滿足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還不能達到學生自主探索,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信息技術的高度發(fā)展,一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學習資料的大規(guī)模產生。而學生用在正式課堂上的學習時間相對于學生的全部時間來說畢竟只是很少一部分,因此學生能否采用大量的課余時間進行課程的預習,復習,甚至自學,是決定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相整合的程度問題。英語學習更是如此,以前的英語學習者會在學習的間隙抱怨沒有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在說中文的環(huán)境中很難學習一門外語。然而,隨著信息技術與新課程的整合程度加深,學生所處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有了很大的改變。學生不僅僅在課堂上練習“聽說讀寫”各項基本技能,在課下,學生更能夠學習到廣泛存在于周圍的大量英語學習資料。

  三、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教學課程整合所要遵循的方法和途徑

  1.課堂教學與課外自學相結合的方法

  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課程的整合包括課堂和課外兩個部分。課堂上的整合包括教學課件的制作,多媒體器材的使用。課件的制作要結合英語教學的特點,從文本到聲音,從圖片到視頻,能夠做到由簡到繁,由易到難,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樂趣和學習自信。課外的整合由學習資料的建設和指導學生自學組成。英語學習資料眾多,現代媒體技術的發(fā)達使學生能夠很容易接觸到各種學習資料,包括語音和視頻。教師的作用在于指導并分配學生課外學習的任務,使學生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課后自學的形式包括有音像視頻資料的收聽和觀看,學生作業(yè)的完成,學生之間利用信息交流工具互動。

  2.學教結合,以學為主,注重學生學習實際情況并強調整合過程的設計

  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實際情況不一樣,因此,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的整合要根據教學對象,即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對于基礎英語學習階段的學生,應該使用大量的圖片和音樂。而對于中高級的英語學習者來說,使用英語音頻和視頻文件將有利于給他們營造更加真實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當然,音像視頻的長短也取決于學生學習程度的高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應當是循序漸進的,從基本的語音學習到簡單的語法知識掌握,從簡單句的講解到復雜句的句子成分分析,從閱讀到寫作,從一般生活或學習當中的口語對話練習到專門領域的行業(yè)英語學習,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過程是全方位并且也是具體的。

  3.英語學習與信息技術發(fā)展有相似關聯的方法

  人類思想有著高度的相似性和局限性,因此不同學科的學習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不易察覺的聯系。英語學習和信息技術之間也有思想方面的相似性。成功的整合包括對這些相似性的深入發(fā)掘,比如信息技術強調信息的獲取,收集,處理,輸出等過程,語言的學習正是要研究學生對于語言材料的獲取,處理并做出反映的過程,因此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課程的`整合不僅僅是作為一種學習工具的整合,還可以體現為一種學習內容的整合。

  四、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課程整合的內容

  1.英語基礎知識的整合

  相對于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課堂來說,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被廣泛應用的優(yōu)勢主要表現為視聽說方面。首先,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必然離不開語音語調的學習,信息技術對聲音的處理技巧突出了現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點。其次,英語語法方面框架式的結構采用動畫效果處理會更加有層次感,學生體會的程度更加深刻。再次,大量的語言聽力和口語學習資料能夠營造更加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鞏固學生對英語詞匯的記憶。另外,閱讀量的增加對于成功學習英語也是重要的保障。這幾點都是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語言教學工具來進行的整合。

  2.語言文化和信息技術的整合

  以前的學生學習英語耗時長,見效慢,為什么?無外乎沒有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學生缺乏對語言的良好感知能力。在信息技術廣泛發(fā)展之下,學生處在隨手可得的英語學習資料的信息海洋里,語言環(huán)境得到極大改變,從而能夠上升到學習語言文化的層面,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外語的使用內涵,從根本上樹立學生學習外語的信心和積極性。信息技術在發(fā)展的同時離不開語言的支持,學習信息技術與學習英語知識相輔相成。計算機程序語言就是大量的英語命令組成的,信息化時代要求語言承載教育教學的更多功能,其中就離不開對計算機技術的學習。因此,英語教學和信息技術的整合不僅僅是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學習工具的整合,更多的則是時代文化內容方面的整合。

  五、關于英語教學和信息技術整合的結論

  總而言之,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關鍵在于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全新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解決傳統(tǒng)語言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視聽說方面的問題,從而使學生能夠立體化地感知語言素材,形成良好的語言聽說能力。同時,創(chuàng)新現代化的英語教學課堂同時,改變了傳統(tǒng)的以老師講解課文為主要的教學方式,把學生的學習放在教學的中心點,形成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引導的新型教學模式。在新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能夠得到實現,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能夠得到很好地發(fā)掘。這也是英語教學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目標所在。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1

  如何借用現代教育手段的應用推動課程體系、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全面改革,是廣大科學教師面臨的課題。我們要使之成為現實我們該做些什么呢?

  一、為在科學課堂中創(chuàng)建信息技術環(huán)境做準備工作

  國務委員陳至立曾指出:“充分認識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發(fā)展對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要求!彪S著國家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在現代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資源,優(yōu)化課堂形式勢在必行。

  在科學課堂中創(chuàng)建信息技術環(huán)境必然會改變教學過程的模式,那如何優(yōu)化教學過程,較大地提高教學質量,這就對教師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引導和指導,因此教師本身素質的高低就成為教育成敗的關鍵。教師需要正確認識和操作信息技術,這種認識和操作運用不只是簡單的技巧,而且包括教師的教學觀念的變化。

  如果教師的教學觀念不轉化,即使有了出色的多媒體軟件教材,也只是一個簡單的教具,作為課堂教學的點綴而已。如有的教師雖然采用了多媒體教學,但教學方法是陳舊的,與普通的掛圖沒有什么兩樣,沒有真正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無疑是一種浪費。

  因此只有教師改變了教學觀念,從而改變了教學方法,創(chuàng)建一個真正的信息技術環(huán)境,并使其發(fā)揮作用。

  二、在科學課堂中創(chuàng)建信息技術環(huán)境的教學工作

  教學中我們應嘗試利用信息技術這片廣闊的天地來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課件中的視頻和圖片、網絡的資源等形式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增強了對知識接收能力,以及解決一些常規(guī)實驗不能解決的問題。

  1、多媒體課件的運用

  在科學課堂中創(chuàng)建信息技術環(huán)境的主要教學方式是運用多媒體課件。首先,多媒體上的學習材料融文字、圖片、影像、音樂等信息為一體,不僅豐富多彩,有“聲”有“色”,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渴。

  其次,教學資源方面,突破了僅呈現教材內容和情景畫面的單一模式,增加了學生自主選擇內容,從而極大地豐富了學生探索學習的內容,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主動發(fā)展精神。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例如: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4課《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讓學生根據經驗講述什么食物生吃、什么食物熟吃時,如果只讓學生舉例生、熟食肯定會顯得無聊無趣,而把食材全部帶來課堂也是不現實的,這時利用白板課件把食物圖片放在一頁上以閃光燈形式一一呈現,就顯得十分生動有趣了。

  2、網絡資源的運用

  首先,把網絡材料應用于觀察教學,在豐富教學材料的同時,還可以借助其真實、及時、知識性來提高學生對觀察課的興趣,進而極大提高教學效率與效果。

  其次,教師還可以按教學大綱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提供網址或制作網頁,要求學生通過網絡自主進和學習,這種教學模式能很好地照顧學生的興趣與個性差異,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例如:我在教授《地球內部的運動改變了地球的地形地貌》時,發(fā)現這些教學內容比較宏觀、抽象,離學生的思維比較遠,因此我借助信息技術,解決無法跨越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宏觀的現象濃縮進教室。我?guī)ьI學生來到電腦教室,讓學生上網查詢資料、信息。

  先從學生最關注地震和火災入手,了解現狀,并且注意從學生周圍熟悉的現實生活中尋找科學知識的“原型”和最新的信息,查詢有關圖片以及文字資料。由于本課的信息技術是作為一種“探索工具”與實驗教學整合,由此,使全班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空前高漲,在整堂課中,不僅大大發(fā)揮了學生的探索精神,而且使他們人人積極動腦思考,小組間團結合作。

  三、在科學課堂中創(chuàng)建信息技術環(huán)境的注意事項

  1、不能隨意濫用多媒體

  在課堂教學中,有的課件中穿插了大量圖像、藝術字、動畫、視頻、音樂等素材,令人眼花繚亂,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缺乏思維的空間和時間。例如:圖片、文字的出現加了旋轉、聲音等特效,學生只是注意了旋轉、聲音,卻忽視了最為重要的圖片和文字的內容。視頻、動畫過長,浪費了時間,常常使課堂教學有始無終,學生無法對所學知識進行消化。

  2、不能讓信息技術一攬包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并不能替代教師的作用。有的教育家認為,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工作能力,強調學生的自主性、主體性,就要淡化教師的作用。這顯然是不正確的。

  同樣地,小學科學是以探究實驗為基礎,探究是研究科學最基本的一種手段,我們不能單純靠老師講解、演示,必須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切身體驗。在自主觀察、探究中,在發(fā)現現象、總結規(guī)律,掌握各種知識和技能。有的教師認為學生的動手探究實驗,浪費時間、并且實驗過程難組織,不如用多媒體課件模擬實驗進行演示,效果好。

  那么可能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整節(jié)課學生沒有做過一個實驗,沒有真正思考過一個問題,也沒有自主學習過什么內容,只是欣賞了精彩的動畫模擬演示實驗,全無思索地回答了一些簡單的問題。這種過分依賴動感、直觀的學習材料的整合,必將形成思維上的惰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質量,教學的有效性將無從談起。

  四、在科學課堂創(chuàng)建信息技術環(huán)境的展望

  目前,我們已經深深地感到在科學課堂創(chuàng)建信息技術環(huán)境對于改革自然教學的模式、策略等方面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在科學課堂創(chuàng)建信息技術環(huán)境需要我們廣大教師的不斷探索和艱苦努力。

  相信隨著在科學課堂中創(chuàng)建信息技術環(huán)境深入發(fā)展,必將進入全方位的改革階段,實現課程改革的更高目標,科學教學也必將與其它學科一樣,會加速實現現代化的跨越式發(fā)展。同時學生的學習內容也更加具有時代性,既豐富多彩又充實完整。

  而且,這種學習內容直觀呈現的形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學習、發(fā)現學習和主動學習的能力,在拓寬相關學科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使之更好地應對信息化社會的各種挑戰(zhàn)。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2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對于高等職業(yè)院校來說,深入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不僅會促進現代職業(yè)教育理念的更新,而且會促進高等職業(yè)教育高職地理教學方式、高職地理教學環(huán)境、高職地理教學模式的變革。在新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研究當前高職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同時深入分析如何在高職地理教學中運用以多媒體計算機、網絡通信為主的信息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職地理;應用研究

  一、當前高職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信息技術在高職地理教學中應用的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結合自身及同行在多媒體高職地理教學中的實踐經驗,歸納總結出以下幾點當前存在的問題。

 。ㄒ唬└呗毜乩斫處熑诤闲畔⒓夹g的水平有待提升

  在我們傳統(tǒng)的高職地理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學都是以高職地理教師為中心,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溝通模式。雖然教學技術在不斷進步,但多數高職地理教師都是簡單地利用多媒體進行照片展示和課件放映,并沒有深入挖掘多媒體的功能,以及深入研究信息技術與學科內容的融合和整合,擴展高職地理教學途徑,提高工作效率。這種高職地理教學中的“表面文章”,既是對人力財力的浪費,也無益于高職地理教學。

  (二)教師、學生與課件三者錯位

  多媒體高職地理教學中,在“以高職地理教師為中心的教”“以高職學生為中心的學”與“以多媒體為中心的手段”之間,過分強調其中的一面,都會走向極端,不能取得好的高職地理教學效果。目前高職地理教師過分強調“以高職地理教師為中心的教”,同時又過于突出“以多媒體為中心的手段”,更加忽視了“以高職學生為中心的學”,使得高職地理教師、高職學生、課件三者錯位,并沒有形成新的教學方式,依然是傳統(tǒng)教育三中心的高職地理教學方式,沒有突破了傳統(tǒng)課堂中人數及地點的限制。

  二、信息技術在高職地理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ㄒ唬└呗毜乩斫虒W中缺乏對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效果評價

  很多高職院校都投入很大的力量進行軟硬件建設,推動教育現代化的建設,但是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并沒有進行科學和系統(tǒng)的效果評價。總之,由于缺少對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效果評價機制,導致了大量現代高職地理教學媒體的浪費,而且高職地理教師缺少對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動機,這不利于高職地理教師素質的提高,也不利用高職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

 。ǘ└呗毜乩斫虒W中信息技術有待提升

  高職地理教學媒體日益豐富,而其在高職地理教學中的利用率卻不高,這與高職地理教師信息技術薄弱有很大關系。這里所指的信息技術不僅包括多媒體軟件的'利用,還包括相應多媒體利用的知識技能。許多高職地理教師缺乏對高職地理教學媒體功能、特性的分析能力及選用媒體應遵循原則等基本知識技能,影響了高職地理教學媒體的合理選擇和有效的設計、利用。

 。ㄈ└呗毜乩斫虒W中多媒體定位錯誤

  多媒體高職地理教學是一種新的教育技術,代表著一種新的高職地理教學思想與高職地理教學模式,這更是現代教育的需求,這一先進的教學手段應該由先進的高職地理教學觀念和教育思想做指導。而有的高職地理教師只是表面上熱愛現代信息技術,內心則不以為然。于是便出現了用落后的理念指導先進的教學手段的“教育怪象”,在計算機輔助高職地理教學的先進教育形式下,沿襲著傳統(tǒng)高職地理教學模式。多媒體高職地理教學對傳統(tǒng)高職地理教學改革的影響僅僅是“治標不治本”。

  三、信息技術在高職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模式

 。ㄒ唬┰诟呗毜乩韺W導式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模式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即“以高職學生活動為主,高職地理教師講述為輔,高職學生活動在前,高職地理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的原則,根據高職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聯系實際安排高職地理教學內容。采用高職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學導式討論高職地理教學法。

 。ǘ┰诟呗毜乩韱柎鹗浇虒W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模式

  在高職地理問答式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模式,可培養(yǎng)高職學生初步學會利用課本以外的資源獲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地理學習能力,使高職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產生學習樂趣、積極的情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利用電腦課件,讓高職學生觀察衛(wèi)星云圖,可以培養(yǎng)實踐能力。

  (三)在高職地理講授式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模式

  在高職地理講授式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模式可以突破時間方面與空間方面、微觀方面與宏觀方面的限制,將高職地理教學內容中的地理事物、情景、過程全部再現于課堂,充分調動高職學生的興致,改變無趣的課堂,使高職地理教學重點和難點易于讓學生掌握。同時,計算機多媒體簡單、易操作,可以節(jié)省高職地理教學課件制作時間,提高高職地理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先明.信息技術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D].湖南師范大學,20xx.

  [2]于鐵成.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xx(9):68.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3

  摘要: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在改變著我們的工作、生活方式,也在影響我們的教育和學習方式。在英語教學中,借助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能拓展教育功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質量

  今天,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正在逐步走進學校,走進課堂,以其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促進了教育技術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眾人聽”這種以教師灌輸為主的傳統(tǒng)教法,構建其新型教學模式。計算機多媒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協(xié)作學習,促進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發(fā)展想象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的構建者,并且多媒體以其圖、文、聲、像、影合一和交互性等特點,極大地改變了英語教學的面貌,給我們英語教學帶來了機遇,課堂教學因此變得直觀形象,知識信息的傳輸效率也大大提高。筆者通過多年的實踐證明: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對發(fā)展學生語言學習、全面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方面有如下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教學是師生雙方共同進行的活動,只有調動雙方的積極性,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在英語教學中,有機地使用信息技術,充分利用計算機具有的儲存、自動編排歸檔和隨時檢索的功能,把多媒體和網絡運用到英語教學中,能快速地為教材編入新的英語語言信息,并隨時以不同的形式提取和積累。通過Authorware、PowerPoint等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將各種不同的信息,如數據、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有機地集成在一起,進而展示事物的本質特征與內在聯系,使抽象的圖形、數字,呆板的文字、圖片,變成賞心悅目的畫面,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的刺激,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真實的、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語言學習情景。這種生動活潑的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第二冊Lesson65中的新知識sunny,windy,cloudy,rainy時,可設計一個教學課件:⑴首先,將一幅陽光明媚的畫面展現在學生眼前,展示出sunny;⑵忽然,狂風突起,樹葉飄落,展示出windy;⑶接著,烏云密布,展示出cloudy;⑷最后,電閃雷鳴,緊接著瓢潑大雨嘩嘩而下,展示出rainy。這樣運用計算機創(chuàng)設出語言的真實情景,學生邊看邊接受新知識,不僅記得牢固,而且學得興趣盎然,情趣大增。與傳統(tǒng)教學的課本、錄音機相比,多媒體計算機提供了更為真實、更接近自然規(guī)律的語言輸入。這是任何其它媒體所不能替代的一種交互方式,它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并逐步培養(yǎng)和提高利用信息技術尋找和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2.有利于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英語情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信息技術作為英語教學輔助工具以及強大的認知工具,將革新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和理念,沖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構筑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教學過程。現行的新課程改革倡導的研究性學習是使學生變被動型的學習為投入型的學習,讓他們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學習和接受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而信息技術為新課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第二冊Lesson71,Ann’sBirthdayParty時,首先,用PowerPoint制作出教學課件,通過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展示:Ann邀請朋友參加生日聚會——朋友們高興地接受邀請——Ann和媽媽為此次聚會做準備——朋友們先后到來——送生日禮物——唱生日歌——吃蛋糕等,幫助學生閱讀和了解課文。然后設計有關問題,了解學生的理解能力。這樣就把學生帶入到一個具體而真實的情景中,達到語言的時間效果。其次是通過課件展示課文的'重要語言點,并進行為達到熟練運用目的的訓練。最后,提出問題:WhatdoyouthinkaboutAnn’sparty?。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問答。然后運用所學知識,分角色表演。這樣,整個課堂學生情緒高漲,興趣濃厚,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3.有利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交流環(huán)境

  外語學習首先要把外語作為一種技能來掌握,而不是作為一門知識來學習,這樣就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要多進行交流,并進行反復的大量實踐。因此,教師一定要事先對話題、情景、訓練項目進行精心設計。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運用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練習表達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習效率。而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因為教學課件可以不厭其煩地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它可以使教學內容呈現教學情景,使教學過程變得形象、生動、活潑,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使得語言訓練更富有靈活性和挑戰(zhàn)性。

  4.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充分利用Internet這一世界上最大的知識庫、資源庫。它所擁有的最豐富的信息資源都是按照符合人類聯想思維特點的超文本結構組織起來的,它實現了枯燥問題的趣味化、靜態(tài)問題的動態(tài)化,引導學生主動動口、動手、動腦,使外部的學習活動逐漸轉化為自身內部的智力活動,促進了知識與能力的提高,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英語學科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進行教學是培養(yǎng)素質型和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徑,它能使英語學科的教學真正實現“激趣入境——多向互動——樂學提高”。

  參考文獻

  伍小青.新課程中英語教學策略.中學外語教與學[J],20xx,(10):9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4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類信息層出不窮,而對于信息的處理與判斷成為信息化時代必備的素養(yǎng)。而大部分初中生并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yǎng)信息意識、信息道德、信息能力與信息知識相關素養(yǎng)尤為重要。為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要著重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意識,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環(huán)境、構建實踐活動體系,加強學生文化素養(yǎng),將對提高學生信息處理能力起到促進的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路徑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必須著重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使學生充分了解信息技術相關知識,在現實生活中能主動解決信息問題。同時,在實踐活動課程中,也應充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升學生信息分辨能力,最終提高其信息素養(yǎng)。

  一、信息素養(yǎng)概況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化應用,信息素養(yǎng)成為教育工作者們關注的熱點問題,雖其對信息素養(yǎng)的概念有著不同的看法,但將其綜合來看可知信息素養(yǎng)的來源主要為三個方面。分別是信息意識、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在處理信息時面臨道德問題的做法。而對初中生信息意識的培養(yǎng),主要指學生在接觸網絡信息時是否具有一定的敏感程度,并在接受信息時做出正確的反應。因此,在培養(yǎng)初中生信息素養(yǎng)前,需對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了解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一個具有優(yōu)秀信息素養(yǎng)的學生,能夠有效意識到信息的優(yōu)良,從而做出合理決策,也能對信息需求及潛在的信息問題做出甄別,并制定完善的解決方案。主動從信息庫中獲取信息,并對信息加以評價、組織,從而將其應用于實際生活。信息素養(yǎng)作為一個廣義概念而言,需要學生熟練運用信息技術,并在信息環(huán)境中具有獨立自主的`學習意識。

  二、中學生需具備信息素養(yǎng)基礎能力

 。保畔⒁庾R

  信息意識主要指學生對信息的敏感程度與注意力,學生可通過瀏覽信息了解信息的作用,從而生成積極的信息需求?梢哉f信息意識決定著學生使用信息的效果與程度。學生只有具備信息意識才能結合需求去主動尋找信息,并主動學習相關技術。信息意識具體來說主要包括意識信息的重要作用、確定信息時代創(chuàng)新觀念、對信息具有積極的需求。此外,學生還應將社會需求自覺轉化為個人需求,對信息具有一定敏感性與敏銳的觀察力,從而迅速發(fā)展具有價值的信息。

 。玻畔⒌赖

  信息道德主要指學生在網絡生活中表現出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準確來說是指對信息生產、加工、傳播與使用之間的關系進行調解、規(guī)范的準則。是每名網絡使用者需要遵循的信息道德標準。作為信息社會的新生力量,初中生需要具有信息道德責任感,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與人生觀,從而自覺避免不良信息,提高信息甄別能力,遵循信息思想道德,規(guī)范自身網絡行為活動,積極參與信息社會創(chuàng)建。例如,學生需要文明上網、不主動制造并傳播病毒、不散播不良信息等。

  3.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根本,主要指學生可利用信息資源對信息進行加工與處理,并主動創(chuàng)造具有積極作用的信息。只有學生掌握有效的信息能力,才能更好的開展信息活動,并利用信息創(chuàng)造信息,發(fā)揮信息環(huán)境下網絡信息的作用與價值,將信息作為學習動力進行傳播。通常情況下,學生應具備信息工具使用能力、信息獲取能力、信息處理與創(chuàng)造能力、信息表達與發(fā)揮能力、信息合作能力等。

  4.信息知識

  信息知識是培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的基礎,主要指學生對信息相關概念的了解,并對信息傳播源的掌握與利用。通常來說,信息知識包含傳統(tǒng)文化知識,例如信息技術讀寫、計算的能力;信息技術基本知識;信息化社會、環(huán)境的理解與認識、信息技術應用方法、信息技術應用準則等。同時,信息知識還需包含信息技術應用原理、作用、發(fā)展等知識。

  三、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路徑

  1.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意識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大多僅教導學生信息技術理論知識與基礎金恩,而沒有對學生實際技能運用、生活與信息環(huán)境的關系等知識進行講解,這樣的信息技術教育對于初中生而言,無法使其具備優(yōu)秀的信息素養(yǎng)。因此信息技術教師需要按照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進行教學,先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意識,使學生認識到信息素養(yǎng)的重要性。為此,教師需將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意識作為工作目標之一,并利用自身教學經驗,為學生解答信息技術實踐難題,向學生強調在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時要遵守網絡道德與社會倫理,從而為初中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人生觀奠定基礎。此外,教師無法有效避免網絡不良信息的出現,此時,可將網絡不良信息作為反面教材,向學生展示錯誤例子帶來的不良后果。同時,教師還需對不良信息加以了解,尋找相關示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直觀地向學生展現。教師亦可對不良信息加以評論,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告知學生正確做法,久而久之,學生會對網絡不良信息有所甄別,并有效知曉處理不良信息的方法。學生不僅具有信息素養(yǎng)意識,也能在技術上有所進步,在思想道德上有所提升。

  2.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環(huán)境

  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環(huán)境。首先,教師可充分運用校內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嚴謹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提升學生運用信息能力,為營造自主學習環(huán)境奠定基礎。同時,教師還需提升自身教學技能,從而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教學工作。為此,教師需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yè)技能,真正做到與時俱進,且初中生思維較為跳脫,不夠穩(wěn)定,只有教師技能穩(wěn)步提升才能有效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為自主學習環(huán)境的構建起到促進作用。然后,教師可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提出疑問,并鼓勵學生自行解決,教師充當輔助人員,在學生出現困難時加以幫助。從而促進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也可有效挖掘出信息技術教材中促進學生信息素養(yǎng)發(fā)展的知識體系。例如,在講解專題知識后,可組織學生利用學校網絡環(huán)境互相討論,從而感受到網絡環(huán)境中各類信息帶來的沖擊,并引導學生自主解決相關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

 。常畼嫿▽嵺`活動課程

  實踐表明,提升初中生信息素養(yǎng)最重要的有效突進便是開展實踐活動課程。引導學生將信息技術知識與活動相結合,從而促進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與發(fā)展。例如,教師在講解利用“word”軟件編寫文檔時,可用此主題舉辦活動,組織研究性學習課程,引導學生主動對信息技術進行研究與討論,不僅有效提升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興趣,還通過課外延伸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同時,教師還可創(chuàng)建動手操作累課程,使學生主動對信息進行處理,有利于學生信息處理能力的形成,亦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形成。相較于傳統(tǒng)信息技術課程而言,實踐活動是信息技術學習的特點,為此,教師需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實際對信息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理解與實踐,從而促進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形成。例如,教師可在講解“E-mail的用法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創(chuàng)建郵箱,并收發(fā)文件,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在交流中,教師可促進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此外,初中生思想跳脫,思維較為躁動,教師需要提前對學生加以了解,并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及對信息接受特點,從而制定針對化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并能有效加強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形成。同時,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需對學生道德素養(yǎng)加以引導,發(fā)現學生遇到道德事件時,需要明確指出學生不當做法,引導學生正確道德觀的形成。教師亦可讓學生自主處理信息問題,觀察學生道德情況,并為學生提供幫助。

 。矗訌妼W生文化素養(yǎng)提升

  教師首先需對教學模式加以創(chuàng)新,并構建完善、科學的課程體系。信息技術教師要將提升學生信息技術、信息素養(yǎng)作為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中將任務驅動作為主線,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同時,還需將課程目標進行細化,分為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問題解決、道德素養(yǎng)等模塊,為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指引教學方向,教學過程清新明了,具有較強的明確性。究其根本需要加強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使學生具有基本信息知識,還要掌握信息加工、表達能力,使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中,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此外,學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是以學習基礎為根本,教師亦需注重學生各方面知識的全面發(fā)展,從而有效增強學生信息技能,并通過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與信息環(huán)境的影響,增強學生道德責任感,從而有效加強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担⒖茖W評判標準

  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判標準,可促使教師對學生學習狀況加以掌握,并及時給予學生學習建議,從而改變不良行為,提升自我。教師亦可充分了解自身教學過程的不足,從而及時糾正,為學生營造健康、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傳統(tǒng)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判標準皆以考試分出為主,應試教育的原則限制學生的發(fā)展,若要建立一個合理化評判標準,需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原則,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考核與評判,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同時,信息技術實踐性較強,若像其他科目一樣根據教材理論進行評判,無法有效得知學生實踐技能的優(yōu)劣。因此,教師還需從多角度綜合考慮,將學生學習過程、實踐過程、網絡應用過程納入到評判標準中,在基礎教學任務完成的基礎上,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

  四、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信息技術走入人們生活中,作為新生力量的初中生,其思維較為跳脫、活躍,在面對良莠不齊的信息時,學生無法有效進行甄別與處理。因此,針對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意識、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環(huán)境、加強文化素養(yǎng)提升,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從而有效提升初中生信息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郏保荻牌G霞.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有效教學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3,(42):109-110.

 。郏玻蔹S相才.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01):31-32.

 。郏常葳w虞斌.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策略[J].新課程,2010,(02):145-146.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5

  論文摘 要: 計算機已經成為現階段辦公的必要工具,成為人們正常工作要掌握的技能,因此人們對信息技術的學習非常迫切。如何做好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是一個值得認真探討研究的問題。我們應該把信息技術教育提高到培養(yǎng)學生未來生存能力的高度,讓學生認識計算機,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提升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論文關鍵詞: 信息技術 教育教學 信息安全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信息技術正悄悄地對人類社會進行一次技術改革,它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正在不斷地發(fā)展與深入。而信息技術的推廣與使用也極大程度地影響、改變我們的傳統(tǒng)教育,因此教育工作者應當正確認識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功能特點,科學而有效地使現代信息技術與基礎課程的教學相結合、相融合。信息技術,即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利用現代電子通信技術從事信息采集、存儲、加工、利用,以及相關產品制造、技術開發(fā)和信息服務。如何上好信息技術課?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師在教學工程中應該高度重視信息技術對學生教學的重要性,信息技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信息技術教育在現階段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著重探討如何做好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學工作,主要觀點如下:

  1.現階段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狀況

  由于掌握信息技術是踏入社會參加工作必需的技能,因此,人們對信息技術的關注程度在逐漸的提高。但是由于該學科的學習受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經濟狀況的制約,同齡學生中計算機相關知識及操作水平相差較大,且信息技術課的課時有限,課堂所能傳授的知識較少,這是現階段限制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重要因素。

  2.加強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的建議

  2.1提高全體師生對信息技術教學的認識程度。

  計算機是信息的主要載體和傳播工具,在教育中承擔較重的作用,利用計算機能夠完成相關工作文檔、計算、統(tǒng)計分析等相關任務。要充分讓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的缺乏將使自己成為可怕的“文盲”,不了解信息技術的人將在社會上寸步難行,與社會脫節(jié),無法獨立生存,因此應全面培養(yǎng)學生使用計算機、學會讓計算機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2.2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素養(yǎng)”的敏感性。

  培養(yǎng)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要求,主動地、有目的地去發(fā)現信息,并能通過有關途徑,如:利用媒體、互聯網、書籍、報紙等收集所需要的信息。然后將所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篩選鑒別,對有用的信息進行分類整理。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始階段,通常懷著好奇、興奮的心理,但隨著學習內容的不斷深入,部分內容需要反復的、大量地訓練,極大程度地消減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該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應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探索知識的熱情。

  2.3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當今社會是知識經濟時代,二十一世紀需要的是有創(chuàng)新意識、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力進行挖掘,鼓勵學生勤于思考,突出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強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盡可能多的思考、創(chuàng)新環(huán)境和機會,給學生留有更多的'思維空間。只有將學生放置在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里,學生才有可能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體驗創(chuàng)新的樂趣。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該學科的教學內容應與其他學科內容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目標處于一個具體的、現實的環(huán)境下。

  3.加強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正確理解

  由于網絡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和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互聯網絡資源。但是一些非法分子也利用網絡傳播的便利性,在互聯網上散布淫穢暴力等不健康內容,給青少年成長造成了極大的干擾和不良影響。因此在完成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學任務后,同時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鼓勵學生積極抵制不健康內容的傳播。針對青少年喜愛玩網絡游戲的特點,教師要采取不回避的態(tài)度,要對不同游戲區(qū)別對待,對健康、益智類游戲,允許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后進行游戲,而對于一些不健康游戲,則明確告知學生禁止的理由。同時為了加強對學生的約束力,營造良好的學習、交流環(huán)境,使學生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學習勁頭。

  信息技術教育是指學習、運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員的信息素質。信息技術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質,以適應信息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標準的要求。要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各種運用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處理、創(chuàng)新的能力。在信息時代,信息技術促進了全球經濟的發(fā)展,信息技術不僅以最為便捷的方式溝通了各國各地區(q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域乃國家的限制,把全世界有效地統(tǒng)一聯系在一起,推動了全球文化的迅猛發(fā)展。總之,21世紀是信息社會,信息技術將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技術教育將會被提上重要的地位。為此,加強對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探討是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王鑒,郝琦蕾.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誤區(qū)分析與方法反思[J].現代教育技術,20xx(01).

  [2]薛濤.試論游戲教育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的需要[J].知識經濟,20xx(08).

  [3]萬明秀,章潔.國內外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比較研究[J].教學與管理,20xx(06).

  [4]宋小明.試論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xx(17).

  [5]宮國順.職業(yè)院校計算機網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電腦知識與技術,20xx(18).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06-21

興趣教學信息技術論文12-10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必備)06-21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論文優(yōu)秀論文12-10

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連接教學論文12-10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1-13

信息技術教學分析論文07-03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05-27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發(fā)表論文07-02

中職信息技術的教學探究論文07-03